构建质粒 重组质粒的构建_第1页
构建质粒 重组质粒的构建_第2页
构建质粒 重组质粒的构建_第3页
构建质粒 重组质粒的构建_第4页
构建质粒 重组质粒的构建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构建质粒重组质粒的构建

构建质粒篇一:学会构建质粒这一招,你可以靠卖质粒发家致富啦!

你是否曾遇到这样的问题,老板让你讨论一个新的基因,你需要用到这个基因的质粒,可是试验室没有师兄师姐讨论过,所以光靠换载体这点技能已经不足以让你构建出你所需要的质粒了,然而公司的报价特殊高,一千两千还是廉价的,甚至还有报价上万的质粒,并且货期很长,老板督促你要结果,或者不情愿花那么多钱给你买质粒,这时候你该怎么办?今日教的这一招,你以后都可以自己动手从零开头构建质粒啦。

构建质粒,最重要的是两样东西,一个是这个基因的CDS片段,另一个是空载,对于常做分子克隆的试验室,空载是确定有的啦,没有的话去隔壁试验室借一点也是没问题的,所以问题的重心就是CDS片段怎么来!!

RNA大家都提取过吧,做QPCR之前要先从处理过的细胞中提取RNA,然后逆转录成CDNA。想到了吧,我们的CDS片段就可以从这一堆CDNA里挑出来,我们用来构建质粒的CDNA与用来做QPCR的CDNA唯一的不同在于,我们逆转录用的酶不一样,在这里给大家推举一款:

全式金的AT321

TransScriptTM

II

All-in-One

First-Strand

cDNASynthesis

SuperMix

for

PCR

用你手上有的细胞提取RNA,接着用此酶进行逆转录获得CDNA,之后就可以用这个CDNA作为模板来进行后面的试验了。有时候可能在某个细胞株中你所需要的基因恰好是有突变的,这时候你可以换个细胞株试试,也可以尝试把突变的地方再突变回来。

接着我们以KLF4基由于例来构建质粒:

1、首先在PUBMED中找到KLF4的CDS序列,在GENE中搜寻KLF4,选择HOMO,点击进入

2、进入下面这个页面之后,始终往下拉,

3、拉到这个位置,选择自己需要的转录本,在这里我选择第一个,点击进入

4、页面如下,往下拉,观察CDS,点击CDS可以使此基因的CDS序列显示为高亮文本,如图

5、为了可以完整的把CDS序列P出来,所以我们的引物应当设计在高亮文本以外的区域,打开Primer-BLAST来设计引物

6、将刚才查到的全部的序列复制粘贴入输入框中,输入引物的范围,产物的大小,最小为CDS的长度,最大为贴入这段序列的长度

7、点击GETPrimers

8、选择一对副产物少的引物就好了

9、引物合成后,就可以以CDNA为模板P出你想要的片段了。PCR结束之后跑DNA胶,看产物大小是否正确,若正确,进行切胶回收,便可进行下一轮的PCR。

10、其次次PCR使用的引物设计方法就跟换载体那种构建质粒的方法一样啦(同源重组法或者T4连接法都可以),不同的地方是,换载体的时候,我们使用的模板是已有我们基因序列的质粒,在这里我们使用的是第九步中的PCR产物。

11、在第十步中得到的PCR产物切胶回收后,再与酶切好的载体连接,之后做转化,长出克隆后进行测序,测序胜利之后就大功告成了。

策到这,相信大家已经把握这项新技能了吧!抓紧试一试,然后发家致富吧!

构建质粒篇二:两大方法帮你搞定质粒构建

质粒构建是分子生物学讨论中最常用的试验技术。原理依靠于限制性核酸内切酶,DNA连接酶和其他修饰酶的作用,分别对目的基因和载体DNA进行适当切割和修饰后,将二者连接在一起,再导入宿主细胞,实现目的基因在宿主细胞内的正确表达。

质粒构建方式多样,常规的T4连接酶,以及最近更受欢迎的重组酶方式。下面我就总结一下T4连接酶与重组酶构建质粒方法,通过比较,其最大的不同点可能在于目的基因的设计以及连接体系。

一.

T4DNALigase即T4DNA连接酶,可以催化粘端或平端双链DNA或RNA的5’-P末端和3’-OH末端之间以磷酸二酯键结合,该催化反应需ATP作为帮助因子。

1.质粒载体的制备既可以选择单酶切也可以选择双酶切,一般推举使用双酶切。其实目的就只有一个,尽量使载体的末端具有特异性,防止自连。

[可选酶切体系]

VECTOR

3ug

CutSmartBuffer

5ul

限制性内切酶1

1ul

限制性内切酶2

1ul

酶切体系一般选择50ul,试剂加好之后37°C孵育6~8小时,或适当延长时间,保证质粒酶切完全。每隔一段时间振荡一下并离心以防液滴蒸发至管盖上。酶切后载体通过切胶回收线性化载体。

2.依据目的序列构建引物后,引物设计原则简洁总结一下:

(1)前向引物:5’端-爱护碱基序列+限制性内切酶1酶切位点序列+基因正向引物序列-3’端

(2)反向引物:5’端-爱护碱基序列+限制性内切酶2酶切位点序列+基因反向引物序列-3’端

假如目的基因片段较长的话,可以选择PCR方式扩增目的基因片段

[可选

PCR

扩增体系]

ddH2O:14ul

10xTaqbuffer:2ul

10umDNTP:1ul

10umprimerF:0.5ul

10umprimerR:0.5ul

模板DNA:1ul

Taq

酶:1ul

[可选

PCR

扩增条件]

(1)95℃:5min

(2)35cycle

95℃:30s

55℃:30s(退火温度可以依据目的引物TM值打算,一般退火温度根据引物TM值降低5度)

72℃:40s

(3)72℃:10min

(4)16℃:hold

引物扩增之后,首先要进行琼脂糖凝胶电泳验证条带大小,然后通过胶回收,获得纯化目的片段产物.由于加入爱护碱基,回收产物需要进行双酶切,双酶切方法与质粒酶切方法相同。

3.载体与目的基因的连接,推举在

10~20μl

反应体系中进行接反应。

[可选连接体系]

载体

25ng

退火产物

2ul

10xT4buffer

1ul

T4DNAligase

1ul

T4连接酶一般选择4度过夜

4.转化

将连接产物转化到受体菌中(一般为DH5a),涂板,培育过夜。

5.挑取单克隆,并鉴定

挑去平板上的单克隆培育,可以通过PCR或者酶切初步鉴定阳性克隆,对初步鉴定出来的阳性克隆进行测序。

下面开头重点介绍重组酶构建质粒,基于同源基因重组原理,适用于向几乎任何载体在任何位点进行定向克隆,无需考虑插入片段自身携带的酶切位点可高效克隆50bp~10kb片段,同时构建时间也大大缩短。

1.载体的制备一般推举双酶切线性化,线性化完全,假阳性克隆低。酶切体系同上。

2.对于使用重组方式连接来说,PCR要设计引物,设计引物时要依据质粒载体和基因序列选择合适的同源序列,通过PCR扩增方式进行连接,PCR的产物要纯化。

引物设计原则简洁总结一下:

(1)前向引物:5’端--上游克隆载体末端同源序列+基因正向扩增引物--3’端

(2)反向引物:3’端--基因反向扩增引物+下游克隆载体末端同源序列--5’端

假如设计的基因特异插入片段扩增产物长度较长,可以选择PCR方式进行目的引物的扩增。

[可选

PCR扩增体系]

ddH2O

14ul

10xTaqbuffer

2ul

10umDNTP

1ul

10umprimerF

0.5ul

10umprimerR

0.5ul

Vector

1ul

Taq酶

1ul

[可选

PCR扩增条件]

(1)95℃:5min

(2)35cycle

95℃:30s

55℃:30s(退火温度可以依据目的引物TM值打算,一般退火温度根据引物TM值降低5度)

72℃:40s

(3)72℃:10min

(4)16℃:hold

PCR扩增后,通过胶回收方式获得纯化的PCR产物。纯化后的PCR产物不需要进行酶切,直接用于重组反应。

3.目的引物与线性载体进行重组反应。

[可选重组体系]

5×CEIIBuffer

4μl

线性化克隆载体

50~200ng

插入片段扩增产物

20~200ng

Exnase®

II

2μl

ddH2O

xul

在冰水浴中配制,配制完成后,用移液器上下轻轻吹打几次混匀各组分,置于37℃反应30min。待反应完成后,马上将反应管置于冰水浴中冷却5min。重组效率在反应30min左右达到最高,反应时间不足或者太长都将会降低克隆效率,这样大大削减了连接时间。

4.转化

将连接产物转化到受体菌中(一般为DH5a),涂板,培育过夜。

5.挑取单克隆,并鉴定

挑去平板上的单克隆培育,可以通过PCR或者酶切初步鉴定阳性克隆,对初步鉴定出来的阳性克隆进行测序。

最终,几个主要留意事项:

1.载体克隆位点选择尽量选择无重复序列,且GC含量比较匀称的区域进行克隆。当克隆位点上下游20bp区域内GC含量均在40%~60%范围之内时,克隆效率将达到最大.

2.最适克隆载体与插入片段摩尔比为1:2,即最适插入片段使用量为0.06pmol。这些摩尔数对应的DNA质量可由以下公式粗略计算获得:

最适克隆载体使用量=[0.02×克隆载体碱基对数]ng(0.03pmol)

最适插入片段使用量=[0.04×插入片段碱基对数]ng(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