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我的母亲》_第1页
《回忆我的母亲》_第2页
《回忆我的母亲》_第3页
《回忆我的母亲》_第4页
《回忆我的母亲》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7.回忆我的母亲

朱德佃农(

祖籍(

妯娌(

勉强(

迁徙(

慰勉(

)溺死(

衙门(

私塾(

调料(

不辍劳作(

仪陇(

)东挪西借(

)diànjílǒngzhóulimiǎnxǐwèinìyáshútiáochuònuó预习展示:字词正音

词语积累①不辍劳作:不停地劳动(耕作)。②任劳任怨:一切劳苦和怨言都能经受。任,担当、承受。③宽厚仁慈:待人宽大厚道,仁爱慈善。④为富不仁:有钱而心狠,残酷剥削穷人,压迫穷人。⑤节衣缩食:尽量节省。节,减省;缩,缩减。⑥支撑门户:勉强维持家庭。⑦东挪西借:文中指到处向人家借钱。⑧聊叙:叙谈叙谈。聊,姑且、略;叙,谈。预习展示:

朱德(1886-1976),中国人民伟大的革命战士、无产阶级革命家及党和国家卓越的领导人之一。他曾参加了辛亥革命,192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之后参加了南昌起义。抗日战争后,任八路军总司令,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朱德同志历任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人大常委会委员长。走近作者

1、跳读课文,把握感情思考下列问题:

(1)文章饱含了作者对母亲的哪些丰富感情?

(2)哪一种感情是全文的基调?

(有“爱”“敬”“哀”“思念”“怀念”“歌颂”“赞扬”“感谢”等等)

初读课文,了解母亲(“爱”是基本感情,是贯穿全文的感情。作者怀着对母亲深深的爱,而哀思母亲,敬重母亲,歌颂母亲,感谢母亲,唱出一支对母亲的深情赞歌。)

根据“倒叙—顺叙—倒叙”划分文章结构。(学生讨论)

第一部分(第1段),沉痛悼念母亲逝世,引出回忆的内容。

第二部分(第2-13段)回忆母亲一生主要事迹,歌颂她的美德。

第三部分(第14-17段)感谢母亲的养育之恩,抒发对母亲的思念之情,表达报答深恩的决心。寄其哀述其功颂其德2、速读课文,理清思路初读课文,了解母亲

跳读课文第2-13自然段,勾画表明时间的词语,并思考:这些时间母亲经历了什么事情?表现了母亲怎样的思想品质?

3、找出事件,理解品质初读课文,了解母亲时间母亲所做(或经历)的事情母亲的个性品质作者小时候(记忆时起)1885~1900年前后1905年1908年1919年大革命时期(1924-1927年)抗战以后1944年“整日劳碌着”,煮饭、种田、种菜、喂猪……聪明能干,勤劳俭朴,宽厚仁慈被逼退佃、搬家,遭遇天灾坚强不屈;爱憎分明节衣缩食,借债供作者读书支持、慰勉作者参加革命离开土地就不舒服,回家继续劳动独立支持一家人的生活过着勤苦的农妇生活不辍劳作识大体、明事理深明大义勤劳朴实勤俭持家理解、支持革命热爱劳动找出事件,理解品质

课文以平实朴素的语言表现了母亲勤劳朴实的特点。全文没有华丽的词藻,但于平静之中,字里行间流露出真挚深沉的爱。请同学们阅读课文,进行圈点勾画,品味作者在字里行间渗透的情感。1、品味语言,体会深情合作探究,感知母亲1.这类地主富人家看也不看的饭食,母亲却能做得使一家人吃起来有滋味。

明确:通过对比,表现了母亲的勤劳聪慧能干,善持家务,表达了结母亲巧于持家的敬佩之情。

2.母亲最大的特点是一生不曾脱离过劳动。母亲生我前一分钟还在灶上煮饭。

示例:以让人震惊的事实“母亲生我前一分钟还在灶上煮饭”来凸显母亲最大的特点——一生不曾脱离劳动。这样的话语虽无溢美之词,但母亲勤劳、坚强的形象却十分生动感人。

3.母亲又给我一个强健的身体,一个勤劳的习惯,使我从来没感到过劳累。示例:以可感的形象“强健的身体”“勤劳的习惯”表达母亲对自己的教育和影响,真切、真实、真挚。在虚实结合的写法与实实在在的叙述中,充满了作者对母亲的深深敬爱和怀念之情。

4.母亲现在离我而去了,我将永不能再见她一面了,这个哀痛是无法补救的。

示例:在生活中,人们表达对亲人的感情都是无须多加修饰的,同时又是最生动的。此段平白如话的语言,把一个儿子在失去母亲以后的悲痛表达得十分深切。

5.但我献身于民族抗战事业,竟未能报答母亲的希望。(‘竟’字能否去掉?为什么?)

明确:不能去掉。“竟”字既寄托了作者对母亲的无限哀思同时饱含着儿子未能报答母亲的愧疚。

又侧面表现了把民族,人民、党的事业放在首位的崇高品质。

找出文中抒情、议论的句子,仔细揣摩体会其作用,并归纳主旨。2、揣摩语句,探究主旨合作探究,感知母亲明确主旨:

文章回忆了母亲勤劳的一生,赞颂了母亲勤劳俭朴、宽厚仁慈、坚强不屈的优秀品质,叙述了母亲对自己的教育和影响,抒发了对母亲的深深怀念和无比崇敬的感情,表达了自己尽忠于民族和人民,尽忠于党来报答母亲的决心。合作探究,感知母亲

《我的母亲》(邹韬奋)《我的母亲》(老舍)

思考:两篇文章中的母亲形象、文章的写作手法、作品的语言风格等方面各有什么不同?(作业本P35)比较阅读,感恩母亲

比较阅读,感恩母亲角度母亲形象写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