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四年级数学说课稿汇编8篇四年级数学说课稿篇1
在进行了充分的教材分析以及对学生用字母表示数的实际状况调查后,我设定了如下三个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
结合具体情境,经受由具体到抽象认识用字母表示数的过程。
能用字母或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知道数和字母相乘的简洁写法。
学体会到很多实际问题都可以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培育符号意识和数学建模思想。
教学重点: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简洁的数量和数量关系,用字母表示数的必要性和优越性。
教学难点:含有字母的式子所表示的意义。
接下来是我的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我所设计的教学过程分为四大块:
1.情景导入,从生活中取材
2.创设情境,探究新知
3.稳固练习,能力提升
首先,我们来看第一个环节:情境导入,从生活中取材。
“老师这里有几张图片,你们猜猜这是哪里?〞这时大屏幕会出示FC,M,CCTV这三个带有字母的地方的图片。学生会特别快速的回答出这些地方的名称。
“你们怎么这么快就说出了这些地点的名称?〞学生在生活中积累的学问告知他们。看到这些特定的标志——字母的组合。就会认出这些地方。
“是啊,生活中这些特定的字母代表着特定的地方。其实字母在我们的数学课堂中同样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如今就让我们一起走入有关字母的'数学课堂,好吗?〞
[设计意图:本环节从学生熟识的生活中取材,在一开始就让学生进入本节课的主题词“字母〞的情境中,同时最终又从生活中回到数学课堂,拉近了课堂与学生的距离。]
接下来,是本节课的第二个环节:体会用字母表示数的优点,理解含有字母的式子所表示的意义。
“今日老师带来了两个新的小朋友——丫丫和妞妞,认真阅读她们的对话内容,你能解答妞妞提出的问题吗?〞对于这个问题学生会轻而易举的回答出4岁,“你是如何列式求出这时丫丫年龄的?〞顺着这个问题老师和学生开始一问一答的形式,黑板上会板书:
板书:
妞妞〔岁〕丫丫〔岁〕
11+3
22+3
33+3
┆┆
88+3
┆┆
1818+3
┆┆
“照这样列举下去,还要写多少?〞学生肯定会认识到还要写许多许多,“那我们能不能用一种简明、概括的方式表示出妞妞和丫丫的年龄呢?请大家先商量商量,然后再试着写一写。〞
这个问题是本节课一个关键性的问题。
在学生商量并试着写出表达方式后,我会有意选择几份具有代表性的表达方式。
例如:
〔1〕妞妞〔岁〕丫丫〔岁〕〔2〕妞妞〔岁〕丫丫〔岁〕
〔20〕〔20+3〕〔年龄〕〔年龄+3〕或〔〕〔妞妞的年龄+3〕
〔3〕妞妞(岁)丫丫〔岁〕〔4〕妞妞〔岁〕丫丫〔岁〕
〔〕(+3)(a)〔a+3〕
这四种表示方式我会逐一出示,因为这些表示方式事实上是有层次性的,出示一种我会让学生分析一种,层层推动,最终让学生意识到第四种方式既简明又概括。“今日我们就用a表示妞妞的年龄,a+3表示丫丫的年龄。〞
“a表示妞妞年龄时,可以是哪些数呢?〞学生可能会说可以是1、2、3等等许多许多,因为大部分学生在这里可能没有将a的取值与实际状况相联系,“a=200可以吗?〞信任这时有部分学生肯定会意识到如今人还不能活到200岁,“据了解,人的最长寿命也就是100多岁,所以这里的字母a能表示的数是有范围的。〞
“a+3除了可以表示丫丫的年龄,还能表示什么?〞有了前面自主书写表示方式的和后边分析的过程,学生应当能看出a+3可以表示丫丫比妞妞大三岁。“也就是说,a+3还表示丫丫和妞妞年龄上的关系。〞
接下来是代入求值的过程,也就是从一般回到特别的过程。
“如今依据丫丫和妞妞年龄的关系,只要知道妞妞的年龄,就能算出谁的年龄?〞
这时出示蓝灵鼠的问题:妞妞23岁时,丫丫多少岁呢?
当a=23时,a+3=23+3=26〔板书〕
“经过刚刚的讨论,我们发觉用字母不仅能表示数,而且含有字母的式子还能表示数量之间的关系。这就是今日我们讨论的内容:用字母表示数。〔板书〕〞
至此,本节课的重点环节讲授完毕。
[设计意图:本环节让学生经受了从特别——一般——特别的过程,实行一种比较开放式的问题导向,让学生经受自主讨论问题的解决方式,并通过对比,归纳等方法让学生充分明白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和优越性。]
下面是本节课的第三个环节,加深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必要性和优越性,把握含有字母的乘法运算的简写方式。
先出示一个铅笔盒及其单价,再出示3个铅笔盒,“列式表示出这3个铅笔盒的总价钱。〞学生可能会列式9×3或3×9。接着出示5个铅笔盒,15个铅笔盒,让学生列式表示出铅笔盒的总价钱。这时出示密密麻麻的一堆铅笔盒,,“买这么多铅笔盒需要多少元?〞如何列式?学生自然会用含有字母的式子列式。“你知道买x个铅笔盒需要〔〕元吗?〞,“9×x或x×9〞“这里的x可以表示哪些数?〞
对于这个问题,有了例1对于a的取值的考虑,学生应当会说出x可以表示许多数。“x=5.2可以吗?〞学生会恍然大悟,原来x的取值也是受限的,只能是自然数。
“像9×X、X×9这些含有字母的乘法式子,数学上还有更简洁的写法〞。这时大屏幕会出示阅读材料:9×x或x×9可以写成9·x或x·9,也可以简写成9x。1×x或x×1可以简写成x。随即会让学生自行阅读,并完成下面3个小题:×6=,s×1=,t+t+t=。
[设计意图:本环节通过学生充分自主的学习,对于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会有更深刻的理解。同时对于含有字母的乘法式子的简写实行了自行阅读的方式,锻炼了学生提取重要数学信息的能力。]
最终一个环节:课后练习
1.首先是一系列关于存钱罐的问题,通过不怜悯境的出现,让学生练习了关于含有字母的简洁的四则运算。本练习的最终一题将两种运算结合在了一起,到达了练习的梯度性的目的。
2.这道练习题是“奇妙的盒子〞,通过动画演示,让学生发觉输入与输出的数的关系,然后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这道练习对于学生来说是有挑战性的。
[设计意图:本环节练习题的设计实行层层递进的方式,让学生有一种“爬坡〞的感觉,这是一种不言而喻的感觉,其实有挑战性的才是真正能够引起学生兴趣的。]
板书设计:用字母表示数
妞妞〔岁〕丫丫〔岁〕9×3
11+39×5
22+39×15
33+39×x=9x
┆┆2n+2b=2〔n+b〕
88+33b-n
┆┆
1818+3
┆┆
aa+3
四年级数学说课稿篇2
一、教学内容
我今日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教材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混合运算》的第一课时
二、教材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基本把握了整数的四则计算,能进行连加、连减、加减混合以及连乘、连除、乘除混合等同级的两步运算基础上学习的,但运算顺序都是从左往右计算的。为了打破学生的思维定势,所以教材选择具有现实性和趣味性的素材,实行螺旋上升的方式,由浅入深地促使学生理解混合运算顺序,这一内容的学习也为今后的小数、分数混合运算打下的基础。
三、说教学法、学法
依据课程标准和教学内容并结合学生实际,我认为这节课要到达以下的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结合解决问题的过程认识综合算式,把握乘法和加、减法混合运算的顺序,并能正确地脱式计算。
(2)让学生经受由分步列式到用综合算式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可以列综合算式解决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感受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化。
(3)让学生在学生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亲密联系,增添应用数学的意识
结合教材的编写和本节课的特点我认为
教学重点:用递等式显示计算过程的格式。
教学难点:把握乘法和加、减法混合运算的顺序,并能正确地脱式计算。
四、教具预备
五、教学法、学法
有名的教育家叶圣陶说过: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本节课我利用情境、生活阅历等多种方法,使学生变苦学为乐学。
学生是学习是主体,学生的参加状态、参加度是决定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引导学生“观看、对比、总结等多种方式进行探究性学习活动。
六、教学过程
为了表达让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我以学生的学习为立足点。将设计以下的五个教学环节:
(一)、创设购物情境,自主解决问题
情境是最简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首先用课件出示P30主题图)星期天,小军和小晴一起来到商店,想买一些学习用品。让学生认真观看,商店里都有哪些学习用品?它们的单价各是多少?
依据图中提供的信息,结合自己的购物阅历,让学生提出一步计算的问题。一个
学生提出问题,全班同学口答。
【设计意图:数学源于生活。首先呈现学生熟识的购物情境,提出数学问题,使学生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二)、探讨含有乘法和加法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这段内容是本节课的重点:
为了把握运算顺序,把混合运算的学习和实际问题相结合。激起学生学习欲望,让学生动发觉方法、总结规律。分为五个步骤:
1.课件出示:小军“买3本笔记本和1个书包,你们能帮我计算出一共用去多少钱吗?〞绝大部分学生可能会进行分步列式,也可能会出现个别学生列出综合算式的状况。此时先让分步列式的同学汇报,我准时板书:先算3本笔记本多少钱?出示算式
5×3=15(元)再算一共多少钱?15+20=35(元)
2、看图解决问题
提问:要求“一共用去多少钱〞,先要算出什么?你们能不能把刚刚这两个算式合并成一个算式呢?给学生尝试列出综合算式的时间和空间,允许商量和沟通,然后板书:5×3+20
3、列综合算式:我手指5×3+20像这样的算式,它是由两个算式合在一起的一道两步算式,我们叫它综合算式。这个综合算式里,在计算时要先算哪一步?得数是多少?这个得数表示什么意思?让学生明白综合算式的意义。我再次总结指出:在计算综合算式时,为了看清晰运算的过程,一般都要写出每次计算的结果,用递等式表示。向学生介绍递等式表示方式。接着让学生用递等式稳固联系。
4、方法多样:假如我们把综合算式列成这样:20+5×3,可以吗?
让学生明确:要求一共用去多少钱,就是把一个书包和3本笔记本的总价合起来,所以符合题意,是可以的。
在这个综合算式里,要先算哪一步?得数是多少?为什么也要先算5×3?
让学生自己仿照上面的书写格式进行脱式计算,教师巡察,帮助困难生,捉错误资源。
5、展评作业:引导学生思索:通过这道综合算式的计算,让学生说说计算时要留意什么?
小结:在一道既有乘法又有加法的算式里,无论乘法在前还是乘法在后,都要先算乘法,再算加法。像这样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运算,通常叫混合运算。这节课我们就来讨论怎样进行混合运算。(板书课题:混合运算)
【设计意图:数学课是抽象的,有时甚至是乏味的,尤其是计算课。为了激发学生兴趣,本环节设计中给学生留有思索的空间和时间,这样学生参加的时间就多,学生发表的观点就多,学生的自信念得到了满足。】
(三)、探讨合有乘法和减法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
1.首先谈话:同学们真爱动脑筋,帮助小军解决了问题,小军感谢你们。(同时课件出示:小晴说:我也想请你们帮忙,我买2盒水彩笔,付了50元,谁能帮我计算出“应找回多少元〞呢?)
让学生商量预备怎么来解决这个问题?
2.学生独立列出综合算式,再把自己的解题思路和同桌沟通。
全班沟通:你们是怎样列出综合算式的?为什么?
对比方法:此题与前面的综合算式比较有什么不同?应当怎样计算?如今你能用脱式进行计算吗?
学生尝试计算,教师巡察指导,捕捉错误资源。
可能出现的脱式计算有:
①50-18×2②50-18×2
=50-36=32×2
=14(元)=64(元)
③50-18×2④50-18×2
=36=36-50
=14(元)=14元)
依据学生的计算状况,相应进行商量评价。
3.小结:在一道既有乘法又有减法的混合运算中,我们在脱式计算时要留意些什么?要按什么顺序进行计算?
【设计意图:二、三两个教学环节中,把书中“想想做做〞的第2题与学生脱式计算的错误资源奇妙地糅合在一起,让学生在对错误资源的沟通、比较、反思中,对运算顺序和书写格式达成共识。这种经受不仅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而且学生对运算顺序和书写格式的理解也更加深刻了。】
(四)、应用稳固,提高能力
为了表达数学来源与生活,用与生活的`理念,我设计三个层次的练习:
1.首先让学生对混合运算的理解加以稳固,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
让学生说说每题的运算顺序,再在课本上写出计算的过程。要提示学生留意每一步的书写格式,后沟通计算结果。
联系生活解决实际问题,是我们学习的主要目的,是学问技能形成的重要手段。
2、接着课件展示:小明去公园买门票场景儿童每张8元,用100元买12张门票,
能找回多少钱?学生依据信息进行脱式计算。投影展示答案,共同订正。
2.“算24点〞游戏是我国劳动人民发明创造的,它具有益智、怡情等功能,因此备受人们的宠爱。今日,我让学生用三张牌来玩“算24点;〞的游戏
第一次游戏:呈现三张扑克牌:2、4、10。
待学生列出:2×10+4和4+2×10之后,教师追问:两道算式不同,都能算得24吗?为什么?
小结:算式中有乘法和加法时,先算乘法,再算加法。
第二次游戏:再呈现三张扑克牌:4、4、7。
4×7-4的算式中,我们应当先算什么?
【设计意图:练习设计,既重视基础学问的训练,又将学问性与趣味性融合为一体,学生兴趣盎然,主动参加。数学课因为有了学生的主动参加而拥有了生命力。】
(五)、课堂小结
今日我们学习了什么?能和大家一起共享吗【设计意图:让学生总结所学,在沟通反思中,意识到学习方式的重要性和数学内容的延续性,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究学问的欲望。
整节课的设计我是通过五个环节的教学设计,表达数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的理念。我通过引导、对比、沟通等形式,最大限度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爱数学,学数学,用数学过程。获得学问体验。
四年级数学说课稿篇3
教材分析:
《线段、直线和射线》是空间与图形认识中特别重要的内容,从学问上讲,它是最简洁、最基本的,是讨论冗杂图形如三角形、四边形的必要基础,可以说是一项特别重要的数学基础学问,为以后的学习起着奠基的作用。从思想方法上讲,线段、直线和射线的认识表达了由感性到理性,由具体到抽象的思维过程。
学情分析:
线段、直线和射线对学生来说是比较抽象的图形,又是简单混淆的学问。虽然学生在低年级时已初步接触过线段,但当时只是感性的初步认识。这次是学生第一次同时接触,要把感性的认识上升到理性的高度,在感知方面会有肯定的困难,这就需要借助直观和实际的例子加以说明,采纳观看想象、抽象概括等方法帮助学生理解三线的特征及区分联系。
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线段、直线和射线的特征。知道线段、直线和射线的联系与区分。
2、知道两点间全部连线中线段是最短的,把握用直尺画线段,及数线段的方法。
3、尝试用数学的意识观看生活,进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有条理的思索和表达能力,体会学习数学的价值。
教学重点:
认识线段、直线和射线的特征。
教学难点:
把握线段、直线和射线的区分和联系。
教学方法:
实行观看—探究—思索—发觉—验证的方法
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学环节: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知
1、出示奥运场馆图片:找出隐藏在图片中的线段?指着灯光发出的线问你知道这可以看成什么线吗?会有学生说出是射线。
2、那么,生活中除了线段、射线,还有各种各样的线,你还知道哪些线?学生可能会说出折线,曲线、直线?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入线的世界,重点来讨论线段、直线和射线。〔板书课题〕
意图:这个环节的设计是结合今年北京胜利地举办了奥运会,水立方是学生特别熟识的一个标志性建筑物,从学生所熟识的生活中的线抽象成数学中的线,不仅拉近了数学和生活的距离,而且引发学生对线段的留意,引入自然而顺利。
二、观看体验,探究新知
1、线段的认识
〔1〕首先出示学生小队活动时的照片:让学生推断哪个小队正在拔河,说出理由。学生会很快发觉左面小队的绳子是弯的,还没开始拔,右图中小队的绳子是直的,是正在拔河,因为只有双方用力拉,绳子才会是直的。〕
〔2〕揭示最前面的两位同学之间这段直直的绳子就可以看成线段,两位同学用手捏住的地方就是这条线段的两头,叫做这条线段的端点。并追问:这两个点叫线段的什么?线段有几个端点?〔2个端点〕
接着估计一下老师所画线段的长度,得出线段的长度能度量,是有限的。
〔3〕然后让学生用语言描述线段的特点:有两个端点长度有限可以度量意图:这样设计是通过学生宠爱的活动使学生形成线段的表象,再由形象的感性认识逐步上升到抽象的理性认识,将活动中“两手握住的地方〞和“端点〞形象地联系起来,化解了对概念“端点〞的理解难度。再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线段的特点,表达学生自主学习意识,使学生在循序渐进的学习活动中体验新知。
〔4〕最终观看自己四周,哪些物体上也可以找到线段的形象,学生可能会说到书本的边,门的边,黑板的边??再让我们走出教室,看看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上也有线。如标志牌上的人行横道,这段桥梁??
意图:这个环节的设计是在学生认识了线段特点的基础上,引导他们观看生活中的线段。既沟通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认识到现实生活中许多物体上都有线段,又促进了学生对线段的特征有更清楚地了解。下面继续引导学生认识射线
2、射线的认识
〔1〕首先课件出示一条线段,将它的一端无限延长,延长到了屏幕的边,还继续延长,延长,这时得到的线就是射线。
意图:这一环节利用动态演示由线段得到射线的改变,让学生直观感受它们的联系,在头脑中形成对射线一端无限延长的深刻表象。
〔2〕再去让学生描述射线的特点:射线有一个端点长度无限不行度量意图:这样做是为培育学生归纳、及语言表达结论的能力。
〔3〕在认识射线特点后找出生活中哪些线可以近似地看成射线,学生可能会说出手电筒发出的光,探照灯发出的光??这时教师准时出示图片:你知道这里是哪吗?左图是黑龙江的电视塔,右图是上海的东方明珠电视塔,这些彩色的灯光都可以近似地看成射线,沿着端点向一端无限延长〕
意图:联系生活举例后再通过实物图片强化射线一端无限延长的特点,从而培育学生仔细观看的习惯。
3、接着回忆刚刚认识过的线段和射线的特点,出示杭州一所工程公司的.夜景图,让学生找出藏在这幅图中的线段和射线。楼顶发出的光可以看成射线,这幢大楼的一些边可以看成线段。
意图:这样依托实物强化学生对线段、射线的认识,把握线段与射线的特点,进展学生的空间意识。
4、直线的认识
〔1〕出示一条线段,沿两个端点向两边无限延长,到屏幕边了,继续无限延长,延长,同学们闭眼想象一下吧,这条线还在向两端延长、延长、再延长、再延长,你头脑中出现这条线的形象了吗?这条线就叫做直线。〔教师板书“直线〞〕意图:到此,射线、直线都是依托于线段引出,加强了三线之间的联系。其中直线在生活中不能找到“原型〞,概念抽象,所以选择通过想象感知直线,培育了学生的想象力,把抽象事物更加形象化。
〔2〕紧接着让学生总结直线的特点:没有端点长度无限不行度量
5、在对三线进行归纳整理时支配了两个小环节,一是你能在一条线上分别表示出直线、射线和线段吗?试着画一画。此题具有挑战性,教师可以参加者的身份与学生进行平等和谐的沟通,得出可以在直线上点两个点,这两点之间是线段,第一个点向左,第二个点向右都形成的是射线。
三、然后出示表格,通过表格形式归纳整理三线的特征,进一步理解三线之间的区分与联系,明确线段、射线都是直线上的一部分。
1、填空
〔1〕把5米长的线段向两端各延长70米,得到的是一条〔线段〕。
〔2〕线段一端无限延长,得到的是一条〔射线〕。
〔3〕线段两端无限延长,得到的是一条〔直线〕。
其中第一题当中的第一小题学生可能会出现分歧,有的填成直线,有的填成线段,教师不要急于评价,要让学生再审题,在沟通当中统一认识,这条线段是向两端各延长70米,并不是无限延长,所以得到的应当是线段。
2、推断
〔1〕一条直线长12厘米。〔×〕
〔2〕直线比射线长。〔×〕
〔3〕线段是直线的一部分。〔√〕
〔4〕直线的长度是无限的。〔√〕
意图:在这里,通过推断、填空的练习,稳固学生对三线特征的记忆,并敏捷运用所学概念敏捷做题。
3、创设情境,这只小狗找不到吃的,都饿了一天了,突然它发觉远处有两根骨头,真想快点吃到它呀!同学们,有几条路能通道骨头那里?你能帮助小狗选择一条最近的路吗?在书上描出来,学生会立即想到是中间这条路,准时追问学生为什么不选另外两条路呢?学生会说出另外两条路绕远,假如将它们拉直,长度超过了中间这条路。
意图:这一环节设计的意图是通过实际操作感悟两点间全部的连线中线段最短,并知道连接两点间的线段的长度,就是这两点的距离。
4、画一条6厘米长的线段。让学生自主尝试选择不同的方法画线段,可能会出现先画线,再画端点,或者先画端点再画线,也可能先画一个端点,然后画线,再画另一个断电,在沟通中相互启发、补充,进一步强化了对线段特征的理解和把握,同时可以培育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
5、数一数有几条线段。
+1=3
可以线段的端点为顺序,第1个点形成2条,第二个点形成1条。
可以基本线段的条数为顺序,基本线段有2条,线段上有一个分点的线段有1条。得出:第1个点形成2条,总条数就是〔2+1=3〕条,第1个点形成3条总条数就是〔3+2+1=6〕或者看基本线段,有2条基本线段的就是〔2+1=3〕条,有3条基本线段的就是〔3+2+1=6〕条。
追问:假如一条线段上有5个点,6个点,可以形成多少条线段?
意图:通过此类练习促使学生对线段的认识更丰富,更深刻,同时也较好地培育了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和有序性。
6、为防止学生的学习疲惫,我支配了这样一个环节--比比看,在规定时间内看谁过一点画出的射线多,通过动手操作使学生发觉过一点可画很多条射线,再去猜测过一点可以画多少条直线呢?有了动手操作的基础,学生会很快想到同样能画出很多条。
四、观赏图片,感受数学美
生活中有许多物体给我们以线段、直线、射线的形象。像奥运会开幕式上的道具〔火炬和拨浪鼓〕,厨房的天花板上特别明显的线段形象,世界公园中各国的建筑上也可以找到线的形象,物美超市,高架桥,激光发射器。从这些常见的事物入手,使学生感悟到数学学问就在我们身边,数学广泛应用在我们的生活之中。
接着引出利用线段还能创造出精致的图案,一起观赏一下,这一环节的设计表达了学科的整合,使得单调的内容变得丰富多彩,进一步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学习的乐趣和应用价值。
五、自主总结,兴趣延长
1、总结时学生可能说到通过这节课学习到了哪些学问,还可能会说通过这节课感受到生活中处处都有线的形象,还会感叹于线带给我们的数学之美。通过学生的自主总结,既使所学学问准时得到内化,又使学生体验到学习胜利的喜悦,培育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使教师准时了解教学效果。最终支配这样一个环节,
2、挑战一:你能用今日所学的学问创造出秀丽的图案吗?发挥自己的想象,完成自己的创作。
挑战二:先推断下面各组中两条线的名称,再推断它们是否相交。
此环节力求将数学课堂变成一个生动活泼、富有独特的活动场所,也表达了将课堂所学的学问延长到课外,培育了学生思维的敏捷性,激发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热情,
感谢各位老师的倾听!
四年级数学说课稿篇4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直观认识了平行四边形,初步把握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认识了垂直与平行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学好这一部分内容,有利于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增添创新意识,而且进一步进展了学生对“空间与图形〞的兴趣,因此,本节课在小学数学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教学目标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让学生亲身经受将实物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从而使它们真正把握数学学问与技能,理解数学思想与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阅历,为此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
〔1〕使学生把握平行四边形的意义及特征,能够正确画出底所对应的高。
〔3〕过观看、动手操作,培育学生抽象概括能力和初步的空间观念。
3、教学重难点
依据学生已有的生活阅历和学问基础,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理解并把握平形四边形的定义、各部分的名称。
把能够正确画出底所对应的高确定为教学难点。
二、说学情
本节课是学生在认识了平行四边形以及垂直与平行的关系及对平行四边形有了初步的认识的基础上学习的。且学生的思维水平正处于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过渡期,求知欲望强及好奇心极强,好奇心是学生学习的内部动机因此本节课多采纳学生动手,直观感知学问的由来,深切的体会平行四边形与梯形的特征。
二、说教法与学法指导
本课设计理念为:
1、课堂教学首先是情感成长的过程,然后才是学问成长的过程。
2、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个主动建构、动态生成的过程,教师要激活学生的原有阅历,激发学生学习热情,让学生在经受、体验和运用中真正感悟新知。
3、数学学习理应成为学生享受教师服务的过程。
基于以上理念,教学中,我遵循“引导探究学习,促进主动进展〞的教改思路,采纳如下教学方法:
〔1〕引导学生实行“观看、操作〞等方式进行探究性学习活动。
〔2〕组织学生开展有意识的小组合作沟通学习。
〔3〕适时运用多媒体教学,充分发挥现代教学手段的优越性。
学法:学生在学习时通过实际操作,动手试验,自主探究,合作探究的方法,经受学问的发生、进展和形成过程,进而在沟通中体验图形的特征,使他们的学习活动成为一个生动、活泼和富有独特的过程。
三、说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说说什么是平行线?
2、画一组平行线。
[设计意图:教学的任务是解决学生现有的学问水平与教育要求之间的.矛盾,我们必需关注学生已有的生活阅历和学问基础,为扩展新知作好铺垫。]
〔二〕创设情境,初步感知。
1、课件出示主题图,说说你从图中了解到了什么?
2、请同学们再仔细观看,图中哪儿用到了四边形呢?〔小组商量沟通〕
[设计意图:创设学生熟识并感兴趣的现实情境,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探究之中。]
〔三〕认识特征,明确关系。
新课程要求学生能通过观看、操作,认识平行四边形和梯形,依据这一要求,我有序地支配了七个层次探究活动。
1、画四边形。
同学们,刚刚我们在图中观看到许多四边形。在你们的生活中观看到的可能不只是这些,下面请同学们把刚刚观看到的四边形或在其他地方观看到的四边形,画在你们的图画纸上,好吗?
[设计意图:通过看、想、画这一过程,唤起学生头脑中对四边形的已有认知。]
2、作品展示。
〔把具有代表性的作品贴到黑板上〕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的表现欲,享受胜利的喜悦,激起探究新知的欲望。]
3、作品分类。
〔为了表达方便,将作品编上序号〕
〔1〕观看这些图形,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2〕哪些是你知道的图形?说出它们的名称。
〔3〕请小组合作把这些四边形分分类,并说说为什么这样分?(教师巡察,指导点拨)
〔4〕依据学生分类,教师引导学生认识平行四边形。
〔并随机板书:平行四边形〕
4、观看图形。
〔1〕想一想:平行四边形的边和角各有什么特点〔同学间相互沟通、商量〕
〔2〕沟通小结
平行四边形:两组对边分别平行且相等,对角相等。
[设计意图:在教师引导下,学生利用已有的生活阅历,观看、思索、探究、质疑,培育和提高他们的分析能力和综合能力。]
5、验证结论。
〔1〕请同学们打开书第64页,找到平行四边形,引导学生用直尺、三角板、量角器验证刚刚观看到的结论。
〔2〕检验自己画的平行四边形。
〔4〕揭示概念。同学们的猜测通过验证是正确的。
[设计意图:给学生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在动手实践、沟通商量中探究新知,把握图形的特征,还有机地进行了教材的重组,引导学生把握平行四边形的意义和特征。]
〔5〕练习〔64页做一做〕。〔出示课件:以下图形哪些是平行四边形?〕
[设计意图:准时反馈,既有利于学生在练习中稳固新知,内化新知,体验胜利之乐,又有利于教师了解学情,调控教学进度,以保证教学质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6、生活中的应用。
〔1〕说一说我们身边哪些物体上有平行四边形。
〔2〕课件展示生活中常见的平行四边形。
[设计意图:数学源于生活,联系身边的实物认识平行四边形,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生活中到处有数学,数学时时为生活服务,并激发他们喜爱生活的情感和剧烈的探究欲望,培育擅长观看的良好习惯。]
7、平形四边形的底和高。
〔1〕用ppt边演示边说明:从平行四边形一条边上的一点到对边引一条垂线,这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平行四边形的高,垂足所在的边叫平形四边形的底。
〔2〕继续ppt演示,找出相应的底和高。
〔3〕做一做:画出每个平形四边形的高,教师巡察指导。
〔4〕请学生议一议:平形四边形可以作多少条高?
[设计意图:通过看一看、找一找、做一做、议一议让学生更加直观的看到平形四边形高的作法,把握从平形四边形的一个顶点可以作两条不同长度的高,平形四边形有很多条高,轻松地突破了本节课的难点]
〔四〕引导看书,稳固练习。
1、自由看书,鼓舞学生质疑问难。
[设计意图:学生经过动手实践、合作沟通、反馈练习,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已基本到达,再引导学生将以前所学的零碎的、不完好的、模糊的信息通过看书商量,进行整理归纳,使学生能清楚明了地正确理解、把握新的学问。]
2、做一做:用小棒摆平行四边形。
[设计意图:通过分组练习,既培育了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又提高了学生间的合作探究水平,在学问上还加深了对平行四边形特征的认识,可谓是“一石三鸟〞。]
〔五〕总结反思,评价体验。
1、小结全课:谈谈你的收获及感想。
2、集体评价:学生自评、互评自己在本课中的表现。
3、教师评价。学生课堂学习状况,有代表性的行为表现等。
[设计意图:通过总结评价,帮助学生梳理学问脉络,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领会学习方法,获得数学学习阅历。]
〔六〕布置作业,拓展应用。
1、巧巧手
〔1〕你能把一个平行四边形剪成两个完全相等的图形吗?
[设计意图:将基础学问进行拓展,提高应用要求,让学生思维有进展的空间,鼓舞学生创新,以到达培育能力,进展独特的目的。]
2、火眼金睛
四年级数学说课稿篇5
一、说教材
《相交与垂直》是选自北师大版小学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三节的第一课时的内容,它是属于新课标中“空间与图形〞的一部分。在学习本课前,学生已经学习和认识了线、直线、射线、角等相关内容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相交与垂直的内容,这部分学问对学生今后继续学习正方形和长方形奠定基础。陈老师确定了以下的三维目标:
1、学问与技能目标:①初步感知平面图形中两条直线的相交与垂直。
②能利用三角尺画直线的垂线及过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
③理解点与直线之间的全部连线中垂线最短的原理,并能运用这一原理解决一些简洁的问题。
2、过程与方法:借助实际情境和操作活动,体会两条直线相互垂直的特征。
3、情感、看法与价值观:培育学生团结合作和勇于探究的精神,以及感知生活中到处皆数学,喜爱数学的感情。
教学重点:1、感知两条直线相互垂直的特征。
2、能正确画出点与线之间的垂线。
教学难点:能依据点与线之间垂直的线段最短的原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洁问题。
二、说教法
依据新课程理念和教学大纲,以及结合学生学问把握的状况,本课时陈老师主要采纳的教学方法是:1、引导学生通过“感知、观看、比较、分析、操作〞等方式进行探究合作学习的方法。
2、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
3、采纳的多媒体教学手段,充分发挥现代教学手段的优势,让丰富学生的感知,让学生能够精确的理解和运用所学的学问。
三、说学法
新课标强调“动手操作、自主探究、合作沟通〞是学生学习数学学问的重要手段,因此,在本课时的学法指导上,陈老师将让学生在感知体验、小组合作沟通、自己动手操作的过程中,经受学问的形成和进展以及运用的过程,让他们能够清晰地理解平面中两条直线相交与垂直的概念,如何过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使学生的学习活动生动而活泼。
四、说教学过程
为了实现教学目标和教学的重、难点,以及完成教学任务,本课时的教学过程陈老师分为四个环节六个小步骤来完成:
〔一〕学情调查〔二〕质疑探究〔三〕达标检测〔四〕拓展延长其中第二个环节是本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为了完成教学目标,将内容细化为四个小步骤,以便学生能够理解和运用学问。
第一个环节:学情调查陈老师设计让学生找生活中的平行线,得出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交平行线.
第二个环节:质疑探究
第一步:自学课本,相互沟通。
这一步主要是让学生观看图后有什么发觉?有什么特点?引出课题.
第二步:自学课本这一步主要是让学生通过自学得出相互垂直的概念.
第三步:动手操作,进一步感知
让学生拿出正方形的纸,折一折,使两条折痕相互垂直。让学生自己验证折痕是否相互垂直,从而让学生真正理解垂直的概念
第四步:实践活动找生活中相互垂直的线..
第五步:画一画
这一步是实现教学目标的关键所在,为此又细分为三小步:〔1〕用三角尺画垂线。
〔2〕过点A画已知直线垂线。
第三个环节:达标检测,完成教材作业。将所学学问运用于实践,
第四个环节:拓展延长。淘气要过河,怎样走最近.让学生懂得用点到线段垂线距离最短的原理来解决现实中的问题。
四年级数学说课稿篇6
各位评委,各位老师大家好!
今日我说的是新北师大版义务教材四年级下《数学好玩》单元中的《数图形的学问》。
一、教材分析。
《数图形的学问》是简洁的排列组合问题,它不仅是学习统计概率的基础,在生活中也有着广泛应用。
这节课是在学生认识了线段、角、长方形、正方形等平面图形之后,继续让学生在经受不重复、不遗漏地数图形个数的过程中,进展学生有序思索的习惯,感受问题中隐含的数学规律,进展初步的几何直观能力,促进数学思维品质的提升。这样的支配落实了《课标》提出的“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进行简洁的有条理的思索〞的要求。
二、创新思索。
主要基于以下三个方面。
1、尝试翻转课堂,培育学生的自学意识和能力。让学生先通过课前微视频学习,完成图形计数问题。在自主学习过程中,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主动性。本课只是检查学习状况,针对学生存在问题进行稳固强化,在学生把握了数图形的方法之后,进而拓展延长,探究更高层次的学问,就是解决生活中的“握手问题〞“车票问题〞“竞赛场次问题〞。
2、渗透数学思想,培育数学归纳能力。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课程应注重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这是数学教育的基本目标之一。本节课我也是尝试在课堂中渗透数学思想——从简洁入手——探究规律——运用规律解决问题。旨在从能力和方法两个方面让孩子同样有所收获。
3、数学生活化,学有价值的数学。新课程理念还强调课程生活化,加强课堂与生活的联系,让学生体会学习数学的必要性和价值,体会生活即数学,数学即生活。所以,我从身边的握手,车票,竞赛入手进行设计。
〔新课程理念还要求,数学教学活动要敬重学生已有的学问和阅历,下来我来分析一下学生状况。〕
三、学情分析。
四年级学生已经学习了平面图形,线段、角、三角形、长方形,并且在以前教学中也进行过数数的拓展,已经能够数出简洁的图形的个数,但是不肯定做到按着肯定的顺序来数。只有极少数学生知道数图形的规律并用算式来计数,绝大多数同学并没有发觉数图形的规律,更不会用算式来计数。更谈不上离开图形,上升到数学计算来解决生活中的类似问题。基于以上状况,我在设计中留意兼顾各层面学生的不同需求,做到有层次、有梯度,促使学生主动地、富有独特的学习。
〔依据自己对设计理念的'思索,结合学生状况,我确定了本课目标及重难点如下:〕
四、目标及重难点。
【教学目标】
1、经受把生活中的现实问题抽象成数图形的数学问题,并利用多样化的策略解决问题的过程,进展几何直观。
2、在数图形的过程中,逐步形成有序思索的习惯,进展推理能力,感悟数形结合的思想。
3、积累有序思索及从简洁入手解决问题的活动阅历,获得解决问题的胜利体验,增添学习的自信念,提高探究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1.经受探究的过程,体验、发觉数图形的学问。
2.学习解决问题的思维策略,培育学生的归纳思维能力。
〔为了实现教学目标,突破难点、突出重点。在教法学法选择上,我进行了以下考虑。〕
五、教法学法。
1、说教法:教无定法,教学方法的选择要依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状况出发。本节课我主要采纳引导发觉法展开教学。通过《课前预习任务单》与《课堂探究任务单》的设计以及对课堂有效调控,落实教师的有效引导,较好地处理预设与生成的关系。运用引导发觉法有助于在“做〞的过程和“思索〞的过程中经受图形计数的完好过程,积累图形计数及解决问题的阅历。中思维得到进展。
2、说学法:学生学习学问是发觉、创造的过程。因此,本节课我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沟通的方式展开学习,组织学生在操作、观看、猜测、推理的过程中主动建构学问,获得“四基〞,提高“四能〞。
六、教学流程。
〔一〕回忆视频,沟通收获。
教学预设:通过回顾微视频,检查学生课前自主学习,由于学生已有数图形阅历,再结合微视频讲解,学生应当基本能根据顺序数或根据规律进行加法计算。
〔二〕自主探究,建构模型。
1.抛出问题,引发思索。
据了解今日到会的有21位老师,假如每两人握一次手,一共握多少次手呢?〔一般遇到困难的时候怎么办呢?〕
教学预设:这个问题引入主要是想激发学生思索,认知产生困难,引入转化,化难为易,化进为退。
2.拓展新知,探究算理。
〔1〕从简洁入手画一画、数一数。
2人握手。1次
3人握手。3次
4人握手。6次
21人握手。?次
〔2〕再次从简洁入手探究算法。
2人握手。1次
3人握手。3×2÷2=3次〔重点引导为什么除以2〕
4人握手。4×3÷2=6次
3.你发觉了什么?
4.应用规律,解决问题。
21位老师,假如每两人握一次手,一共握多少次手呢?
教学预设:让学生经受学问形成过程,在画图、和两种规律计算中,比较,优化,把握更为简便的解题策略。
〔三〕学以致用,解决问题。
〔1〕车票设计问题。
〔2〕竞赛场次问题。
教学预设:在学生把握了握手问题的规律和解题策略之后,解决类似的问题,在练习中查找联系,在练习中稳固学问,拓展学问面。
〔四〕总结回顾,反思收获。
同学们:你今日最大的收获是什么?心情怎么样?
你还想了解哪些学问?
教学预设:让学生在总结反思中回顾课堂所学,从学问、能力、情感多方面谈谈自己收获。也为今后学习留下悬念。
七、板书设计。
我力求能突出本课重点,从简洁入手,查找规律,解决问题,这
一核心思想,同时也要表达数学学科的简洁,明了之美。
对于本课教学重新建构,我是大胆的尝试,期望各位批判指正。
四年级数学说课稿篇7
新课开始,我用课件播放学生感兴趣的《坐井观天》故事,使枯燥的数学变得生动,富有吸引力,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使学生初步体会到观看位置不同,观看的范围也不同,为新课的学习作了很好的铺垫。
在由低到高观看物体时,由于内容很抽象,假如让学生去想象,有肯定难度。我奇妙的使用三维课件突破教学重难点,将课本上静止的图片做成形象逼真的动画,给学生提供了空间形象的直观阅历,丰富了表象,并很快推断观看位置低——观看的范围小,观看位置高——观看的范围大。
在由远及近观看物体的教学中,我利用课件展示课本中A、B两个观看点,让学生体验观看的范围:位置远----观看范围大,位置近----观看范围小后,我大胆的创设了一个C点,让学生再次感知观看点离小屋越近,观看的'范围就越小,这样效果就会很理想。
在解决试一试时,题目要求画出小明站在A、B位置时所能看到的树的范围这个问题时,我先用课件演示小明站在A点所能看到的范围,这样演示科学规范。为学生画出B点小明的观看视线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使学生直观、清楚地看到小明站在A、B位置时所看到的树的范围的大小,培育了学生的观看能力、动手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在拓展练习时,课件展示一组画面,有由低到高的观看顺序,也有由近及远的观看顺序,让学生充分感受到生活中到处有数学,数学就在我们身边。
总之,本课的课件从教材出发,从学生已有的生活阅历出发,利用可以利用的教学资源,注重图像、声音、文字设计的合理性,形象直观,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当然,课件中确定还存在着很多缺乏,恳请各位评委老师多多指导。
四年级数学说课稿篇8
我说课的课题是《确定位置〔一〕》。我将从教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学法、教学手段、教学过程、板书设计、教学预设效果等八个方面进行阐述。
教材分析:
“确定位置〔一〕〞是小学数学第七册《方向与位置》第一课时的教学内容。
这节课是在学生把握了前后、上下、左右等表示物体具体位置的学问,以及学习了简洁路线等学问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课教材编排表达了数学源于生活又运用于生活的特点,结合具体的生活情境,从学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班级户外策划方案
- 石河子大学《园林工程制图》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房屋维修协议书范本(11篇)
- 石河子大学《跨文化传播》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沈阳理工大学《数字图像处理》2022-2023学年期末试卷
- 沈阳理工大学《俄罗斯文学史》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沈阳理工大学《超精密制造工程》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国家工商总局 建设工程勘察合同
- 合伙人招募合同
- 2024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第三单元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第六课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课时作业含解析必修2
- 工业数字化智能化2030白皮书
- 田径竞赛规则与裁判法课件
- 隧道高空作业安全要求
- 装饰装修技术标范本
- 小学道德与法治人教六上册我们的国家机构我们是场外代表
- 国家开放大学2022年秋季《建筑测量》形成性考核及实验报告
- 【食品安全风险隐患排查记录】资料
- 第五版-FMEA-新版FMEA【第五版】
- 新疆纪要维吾尔族的起源和形成
- 动物遗传育种繁殖学
- 2023年全国高考体育单招考试数学模拟试卷试题(含答案详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