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高考语文 现代文阅读汇编【含答案】_第1页
2021年高考语文 现代文阅读汇编【含答案】_第2页
2021年高考语文 现代文阅读汇编【含答案】_第3页
2021年高考语文 现代文阅读汇编【含答案】_第4页
2021年高考语文 现代文阅读汇编【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1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专题汇编

[2021高考语文新课标1卷】

一、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十八世纪德国学者莱辛的《拉奥孔》是近代诗画理论文献中第一部重要著作。从前人们相信诗画

同质,直到莱辛才提出丰富的例证,用动人的雄辩,说明诗画并不同质。

据传说,希腊人为了夺回海伦,举兵围攻特洛伊城,十年不下。最后他们佯逃,留着一匹腹内埋

伏精兵的大木马在城外,特洛伊人看见木马,把它移到城内。典祭官拉奥孔当时极力劝阻,说留下木

马是希腊人的诡计。他这番忠告激怒了偏心于希腊人的天神。当拉奥孔典祭时,河里就爬出两条大蛇,

把拉奥孔和他的两个儿子一齐绞死了。

这是罗马诗人维吉尔《伊尼特》第二卷里最有名的一段。十六世纪在罗马发现的拉奥孔雕像似以

这段史诗为蓝本。莱辛拿这段诗和雕像互较,发现几个重要的异点。因为要解释这些异点,他才提出

诗画异质说。

据史诗,拉奥孔在被捆时放声号叫;在雕像中他的面孔只表现一种轻微的叹息,具有希腊艺术所

特有的恬静与肃穆。为什么雕像的作者不表现诗人所描写的号啕呢?希腊人在诗中并不怕表现苦痛,

而在造型艺术中却永远避免痛感所产生的面孔筋肉挛曲的丑状。在表现痛感之中,他们仍求形象的完

美。

其次,据史诗,那两条长蛇绕腰三圈,绕颈两圈,而在雕像中它们仅绕着两腿。因为作者要从全

身筋肉上表现出拉奥孔的苦痛,如果依史诗,筋肉方面所表现的苦痛就看不见了。同理,雕像的作者

让拉奥孔父子赤裸着身体,虽然在史诗中拉奥孔穿着典祭官的衣服。

莱辛推原这不同的理由,作这样一个结论:“图画和诗所用的模仿媒介或符号完全不同,图画用

存于空间的形色,诗用存于时间的声音。……全体或部分在空间中相并立的事物叫作‘物体',物体

和它们的看得见的属性是图画的特殊题材,全体或部分在时间上相承续的事物叫作‘动作',动作是

诗的特殊题材”。

换句话说,画只宜于描写静物,诗只宜于叙述动作。静物各部分在空间中同时并存,这种静物不

宜于诗,因为诗的媒介是在时间上相承续的语言。比如说一张桌子,画家只需用寥寥数笔,使人一眼

看到就明白它是桌子。如果用语言来描写,你须从某一点说起,说它有多长多宽等等,说了一大篇,

读者还不一定马上就明白它是桌子。

诗只宜叙述动作,因为动作在时间上先后相承续,而诗所用的语言声音也是如此。这种动作不宜

于画,因为一幅画仅能表现时间上的某一点,而动作却是一条绵延的直线。比如说,“我弯下腰,拾

一块石头打狗,狗见着就跑了",用语言来叙述这事,多么容易,但是如果把这简单的故事画出来,

画十幅、二十幅,也不一定使观者一目了然。

但是谈到这里,我们不免有疑问;画绝对不能叙述动作,而诗绝对不能描写静物么?莱辛也谈到

这个问题,他说:“图画也可以模仿动作,但是只能间接地用物体模仿动作。……诗也能描绘物体,

但是也只能间接地用动作描绘物体。”

换句话说,图画叙述动作时,必化动为静,以一静面表现动作的全过程;诗描写静物时,亦必化

静为动,以时间上的承续暗示空间中的绵延。

(摘编自朱光潜《诗论》)

材料二:

《拉奥孔》所讲绘画或造型艺术和诗歌或文字艺术在功能上的区别,已成老生常谈了。它的主要

论点——绘画宜于表现“物体”或形态,而诗歌宜于表现“动作”或情事,中国古人也浮泛地讲过。

晋代陆机分划“丹青”和“雅颂”的界限,说:“宣物莫大于言,存形莫善于画。”这里的“物”是

“事”的同义字。邵雍有两首诗说得详细些:“史笔善记事,画笔善状物,状物与记事,二者各得一”:

“画笔善状物,长于运丹青。丹青人巧思,万物无遁形。诗笔善状物,长于运丹诚。丹诚人秀句,万

物无遁情”。

但是,莱辛的议论透彻深细得多,他不仅把''事”“情”和“物”“形”分开,还进一步把两者

各和时间与空间结合;作为空间艺术的绘画、雕塑只能表现最小限度的时间,所画出、塑出的不可能

超过一刹那内的物态和景象,绘画更是这一刹那内景物的一面观。我联想起唐代的传说:“客有以《按

乐图》示王维,维曰:'此《霓裳》第三叠第一拍也。'客未然,引工按曲,乃信。”宋代沈括《梦

溪笔谈》批驳了这个无稽之谈:“此好奇者之,凡画奏乐,止能画一声。”“止能画一声”五字也能

帮助我们了解一首唐诗。徐凝《观钓台画图》:“一水寂寥青霭合,两崖崔萃白云残。画人心到啼猿

破,欲作三声出树难。”画家挖空心思,终画不出“三声”连续的猿啼,四为他“止能画一声”。徐

凝很可以写“欲作悲鸣出树难”,那不过说图画只能绘形而不能“绘声”,他写“三声”,寓意精微,

就是莱辛所谓绘画只表达空间里的平列,不表达时间上的后继,所以画家画“一水”加“两崖”的排

列易,画“一”而“两”,“两”而“三”的连续“三声”难。

(摘编自钱键书读《拉奥孔》)

1.下列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莱辛是历史上质疑“诗画同质”观念的第一人,他的《拉奥孔》在近代诗画理论中产生了广泛影

响。

B.雕塑《拉奥孔》既呈现了拉奥孔被缠绞的表情,又不让这表情表现为丑态,体现了希腊艺术恬静

与肃穆的一面。

C.雕塑《拉奥孔》与史诗记载的不同主要体现在三处:一是拉奥孔的表情,二是大蛇缠身的部位,

三是人物穿衣与否。

D.莱辛的《拉奥孔》认为,由于诗和画拥有不同的媒介和符号,所以形成了各擅胜场的题材范围。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由于诗歌是时间的艺术,在描述一件事情时,即使是高明的绘画也不如诗歌来得生动和明白。

B.绘画只能是对所画对象某一瞬间的定格,因此后人根据画作是推想不出所画对象动作的过程的。

C.“红杏枝头春意闹”“春风又绿江南岸”“两山排网送青来”等诗句,化静为动,以动作来描绘

景致。

D.沈括质疑了唐代传说,从这个例子可判断,后人关于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说法其实没

有道理。

3.结合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中最能支持莱辛“诗画异质”观点的一项是()

A.诗以空灵,才为妙诗,可以入画之诗尚是眼中金屑也。

B.文者无形之画,画者有形之文,二者异迹而同趣。

C.诗和画的圆满结合,就是情和景的圆满结合,也就是所谓的“艺术意境”。

D.图画可以画爱神向一个人张弓瞄准,而诗歌则能写一个人怎样被爱神之箭射中。

4.请简要分析材料一和材料二的论证思路。

5.嵇康诗有“目送归鸿,手挥五弦”一句,顾恺之说画“手挥五弦易,目送归鸿难”。请结合材料,

谈谈你对此的理解。

1.A

2.C

3.D

4.材料一围绕莱辛《拉奥孔》提出的“诗画异质”观,从缘由、推论到结论,纵向展开,引述其观

点,并结合作者个人的理解,以举例、引证的方法加以阐释;②材料二点出莱辛“诗画异质”的核心

观点后,以札记形式列举中国古人关于诗画关系的相关讨论,与莱辛观点形成照应。

5.①根据莱辛的观点,绘画宜于描写静物而诗歌宜于叙述动作,“手挥五弦”和“目送归鸿”这两

句诗都含有动作;②而作为空间艺术的绘画只能表现最小限度的时间;③与“手挥五弦”相比,“目

送归鸿”包含更长的时间先后承续的过程,所以更难以被转化为绘画。

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和分析材料重要信息的能力。

A.“莱辛是历史上质疑'诗画同质’观念的第一人”说法有误,原文只是说“从前人们相信诗画同

质,直到莱辛才提出丰富的例证,用动人的雄辩,说明诗画并不同质”,并不是质疑的第一人。且在

材料二中,也有相关表述:“《拉奥孔》所讲绘画或造型艺术和诗歌或文字艺术在功能上的区别,已

成老生常谈了。”“它的主要论点……中国古人也浮泛地讲过。”可见,“质疑'诗画同质’观念的

第一人”之说有误。

故选Ao

2.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信息的能力。

A.“在描述一件事情时,即使是高明的绘画也不如诗歌来得生动和明白”错误,根据原文“用语言来

叙述这事,多么容易,但是如果把这简单的故事画出来,画十幅、二十幅,也不一定使观者一目了然”

可见,只是用语言来描述一件事情更容易,并不是说绘画来描述事情比不上诗歌生动明白。

B.“因此后人根据画作是推想不出所画对象动作的过程的”过于绝对、武断,根据材料一“图画叙述

动作时,必化动为静,以一静面表现动作的全过程”可见,画作也可以一静面表现动作的全过程。

D.“后人关于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说法其实没有道理”错误,根据材料一“图画叙述动作

时,必化动为静,以一静面表现动作的全过程;诗描写静物时,亦必化静为动,以时间上的承续暗示

空间中的绵延”可见,绘画也可以叙述动作,抓住一个关键画面表现动作全过程;诗歌也可以描绘静

物,只是要化静为动,如王维的诗歌,大多是以动衬静,故而说他“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并非没有

道理。

故选Co

3.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与论证关系的能力。

A.“诗以空灵,才为妙诗,可以入画之诗尚是眼中金屑也”意思是:诗歌要空灵,才是好诗,可以入

画的诗还是眼中有“金屑”,即诗歌如果能入画,那就还有障眼之物,不算空灵的好诗。本句主要强

调的是诗歌要有空灵的意境,而画则要有形,二者虽不同质,但莱辛的观点是“图画和诗所用的模仿

媒介或符号完全不同,图画用存于空间的形色,诗用存于时间的声音”,是从空间与时间来划分的,

此选项不能支持莱辛的观点。

B.“文者无形之画,画者有形之文,二者异迹而同趣”意思是:文章是无形的画,画是有形的文章,

两种艺术形式不同而志趣一致。这是诗画同质。

C.“诗和画的圆满结合,就是情和景的圆满结合,也就是所谓的‘艺术意境'”,认为诗画能圆满结

合,显然是认为诗画同质。

D.“图画可以画爱神向一个人张弓瞄准,而诗歌则能写一个人怎样被爱神之箭射中”,这句描写中前

一句写图画摄取的连贯动作的某一画面,而后句写诗歌可以描绘出人被爱神之箭射中的后续过程,能

支持莱辛的观点。

故选D。

4.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材料论证思路的能力。

材料一先以莱辛的著作《拉奥孔》来引出论点“诗画并不同质”,接着概述史诗内容和莱辛对比史诗

中对拉奥孔被蛇缠绞的描写与雕像中的三点不同来得出结论“图画和诗所用的模仿媒介或符号完全

不同,图画用存于空间的形色,诗用存于时间的声音"'‘物体和它们的看得见的属性是图画的特殊题

材”“动作是诗的特殊题材”。接着是作者阐述自己对莱辛观点的理解,“换句话说,画只宜于描写

静物,诗只宜于叙述动作”,并各自举例论证,进行了详细的阐述。紧跟着针对疑问“画绝对不能叙

述动作,而诗绝对不能描写静物么”进行了解答,即“图画叙述动作时,必化动为静”“诗描写静物

时,亦必化静为动”。采用引用论证、举例论证等论证方式,通俗易懂。

材料二的作者是把莱辛的观点与中国古人的观点进行对比,首先提出“绘画宜于表现‘物体'或形

态,而诗歌宜于表现‘动作'或情事,中国古人也浮泛地讲过”,接着引用中国古人对于绘画和诗歌

的议论来证明该观点,指出中国古人划分“丹青”和“雅颂”的界限是一善于状物一善于记事。接着

分析莱辛的议论更加深刻,他“进一步把两者各和时间与空间结合:作为空间艺术的绘画、雕塑只能

表现最小限度的时间,所画出、塑出的不可能超过一刹那内的物态和景象,绘画更是这一刹那内景物

的一面观”。而该观点在中国古代中也有例子可循,举例沈括质疑王维可以通过图画看出乐曲处于那

个节拍,提出“凡画乐,止能画一声”的观点,又由此联想到唐诗“欲作三声出树难”的理解,通过

这些例子,证明“菜辛所谓绘画只表达空间里的平列,不表达时间上的后继”的观点。把中西方艺术

观点进行横向对比,突出画作不能表现时间上的“后续”的特点。

5.本题考查学生探究文本问题,提出个人见解的能力。

“目送归鸿,手挥五弦”两句,通过诗歌文字可以让人想象到诗人目送鸿雁飞去,双手拂动琴弦的画

面。

而呈现在画面上,由于“作为空间艺术的绘画、雕塑只能表现最小限度的时间,所画出、塑出的不可

能超过一刹那内的物态和景象,绘画更是这一刹那内景物的一面观",所以画“手挥五弦易”,因为

琴不移动,手指也可以抓住某一刹那的动态进行描绘;而“目送归鸿”则是一个连续性的动作,画家

只能画出诗人遥望高飞的鸿雁的姿态,却无法画出“目送归鸿”的连续画面,故说画“目送归鸿难”,

符合材料一“画只宜于描写静物”“动作不宜于画,因为一幅画仅能表现时间上的某一点,而动作却

是一条绵延的直线”和材料二”绘画只表达空间里的平列,不表达时间上的后继”的观点。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石门阵

卞之琳

“诸葛孔明摆下了八阵图,叫陆逊那小子,得意洋洋,跨马而来的,只见左一块石头,右一块石

头,石头,石头,石头,直弄得头都昏了,他一看来势不妙,就勒转了马头,横冲直撞,焦头烂额,

逃回了原路。——这《三国》里的故事,你们还记得吗?”

说到了这里,干咳了一声,木匠王生枝抬起了眼睛,打量了一番列在他面前的许多面孔。

男人的面孔,女人的面孔,小孩子的面孔。带胡子的有,麻的有,长雀斑的有,带酒窝的有,一

共十来张,在中秋前两天的月光里,有明有暗,可是全一眼不眨,只是点点头,意思要王木匠尽管讲

下去得了。

王木匠手巧。譬如,现在邻近各村常用的由煤油箱改造的水桶子,确是王木匠的发明。他的手艺

不止见长于他的本行。

“对,我正要给你们摆一个和八阵图差不多的石门阵,不过几句话,一点新闻,石门阵摆退鬼子

兵。”

老王捡去才落到颈脖子上的一片枯枣树叶子,随即干咳了一声。

“来了。”大家一起想。

果然——

”来了!来了,一群鬼子兵!”

王木匠转过头来望望山坡下转进村子里来的白路,仿佛日本兵当真从那边来了,把听众给吓了一

跳。

“他们先在远处山头上向镇上望,用望远镜,看得清清楚楚的。

“那条小街上有人吗?没有。

“那个院子里有人吗?没有。

“那堆小树丛背后有人吗?没有。

“八路军走光了。好,那个头儿,吩咐先下去五十个胆子最大的‘皇军’。

“'开步走!'他们下来了,那五十个鬼子,骑了马。”

"这条镇不是就完了吗?”宋长发很担心地插上了一句。

王木匠没有理他,干咳了一声,接下去:

“骑了马,得意洋洋!瞧,第一个麻子,腰板挺得多直啊。瞧,第二个是胡子,第三个是小耳朵,

小耳朵回过头来,看后面跟来的都很威风,就把头昂得高些。

“小耳朵的心是在一家老百姓的阁房里。

“胡子的心是在一家老百姓的铁柜里。

“麻子的心是在一家老百姓的猪圈里。”

“真不是好东西!”谁的声音?李矮子?因为隔壁李矮子院里的驴忽然叫起来了,仿佛怕给日本

兵抓去呢。

“说话间,不知不觉,已经走进了村子。

“麻子忽然在一家门口勒住了马。胡子、小耳朵和后边四十七个人都勒住了马。满街上鸦雀无声。

“麻子盯住了一家的屋门,不作声。

“小耳朵也盯住了那家的门,不作声。”

“他们看见了什么呀?奇怪。”小梅子插上来一句,仿佛代表了全场听众。

“他们看见了什么呀?奇怪——后边那四十七个'皇军’也这样问哪,可是没有出声,他们不作

一声在那边发愣,那五十个‘皇军’。

“他们看见了什么呢?奇怪。

“他们什么也没有看见,只看见门里堵满了石头——石头门。

“他们索性向前跑,沿街向左向右转了两个弯。

“一路上——

“向左看:石头门。

“向右看:石头门。

“石头门。石头门。石头门。”

“干脆说吧,别那么别扭的!”宋长发老婆着急了,也仿佛代表了全场听众。

“他们的脸都白了。听,四面山头上一片喊杀的声音!打枪的声音!八路吧?看,山头上那么多

人呢,糟了!糟了!”

“好了!好了!”谁的声音?仿佛大家的声音。

“他们勒转了马头,死命踢着马肚皮,向左,向右,转了两个弯,他们就横冲直撞,连奔带蹿地

逃命了。

“逃出了镇口,心里跳得像马蹄一样急呢。

“麻子还在想:我这一身肥肉不至于喂他们的麦田吧。

“胡子还在想:我抢来的钞票不至于被他们捡回去吧。

“小耳朵还在想:我怀里的相片不至于被他们拿去上报吧。”

“老王,你活像钻进了他们的心里了。”李矮子说,意思是两重的,表示不相信,也表示惊叹他

叫人不能不相信。

“胡老三,”王生枝说,把眼睛对准了一个衔着旱烟管的男子,“昨天你也在南教场听过政治指

导员的报告的,你说我可曾说谎。那条镇叫洪子店,在太行山那边。”

“大致还不错,”胡老三说了,“部队在镇东十五里地方,和敌人打了一昼夜。农民救国会集了

五百会员,三个钟头内把全镇上能搬的都搬走了,五百会员就拿起了枪,躲在围山上等了。不过,老

王,门是用砖头堵的。”

“那有什么关系,石头门说起来好听一点,只要不是木头门就行了。木头门烧得开。上次苏家峪

不是给门板都烧光了。洪子店也烧去了许多。可是我老王一年来明白了一个道理:守住了大门,不用

关二门。对,把我们的门板烧掉呢,我们就夜不闭户。”

“那你就少了生意了,人家以后还要你做门板吗?”

大家笑了,同情王生枝。

王生枝在月光里走回家去的时候,倒认真地想起当真到了处处夜不闭户的时代。他常常想做一张

极精致的衣橱,已经设计了多年,总可以有做成的一天了。不过他知道大家还得先摆多少次真正的石

门阵,不是用口,”也得用手。”王木匠看看自己结实的突起了老茧的掌心,说不出由于哪一种情感,

不由得感叹了一下:“我这双手呵!”

延安,1938年秋

(有删改)

6.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用煤油箱改造水桶子,既说明王木匠手巧,也为后文故事情节发展埋下伏笔。

B.王木匠讲故事不乏新意识,他的灵感除了来自“八阵图”,还来自“一点新闻”。

C.石门阵故事取材于政治指导员的报告,“麻子”“小耳朵”等鬼子均确有其人。

D.王木匠因追求手艺完美而无法做出理想中的衣橱,他对着自己的手发出了感叹。

7.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以王木匠重提诸葛亮八阵图战事开头,再写村民们的表情神态,这样,石门阵故事还未正式

展开,王木匠擅长讲故事的形象就已经确立起来了。

B.小说描写村民们的面孔,用“带胡子的有,麻的有……”,而不用“有的带胡子,有的麻……”,

突出了不同面孔最显著的特点。

C.小说调动了许多“声音”来配合王木匠的讲述,如小梅子等人的插话、王木匠的干咳声,乃至与

故事毫不相干的驴叫声,读来令人如临其境。

D.小说讲了一个王木匠讲故事的故事,这种故事套故事的结构颇具匠心,不仅使小说叙事变得更为

复杂,同时也使小说的主题更加多元。

8.王木匠讲石门阵时,多处使用反复手法,这种讲述方法有什么效果?

9.小说中多次出现的''门",在不同层面有不同含义,请结合文本加以分析。

6.B

7.C

8.(1)反复手法,在形式上可以抓住村民的注意力,引导听众的思绪,让听众跟着讲述者的节奏走,

比如:”干咳了一声”“那条小街上有人吗?没有。那个院子里有人吗?没有。那堆小树丛背后有人吗?

没有。”

(2)反复手法,在内容上扣人心弦,引人入胜,让听众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比如:“麻子盯住了

一家的屋门,不作声。”“小耳朵也盯住了那家的门,不作声。”“向左看:石头门。”“向右看:

石头门。”“石头门。石头门。石头门。”

表现王木匠擅长讲故事的特点,也使情节紧张跌宕,吸引读者阅读兴趣。

9.(1)一是指现实中真实具体的门,即文中的“木头门",如''木头门烧得开。上次苏家峪不是给

门板都烧光了",木头门挡不住日本侵略者。

(2)二是指石头门,众志成城抵抗侵略的“大门”,“守住了大门不用关二门”,是指众志成城把

侵略者挡在国门外。

(3)三是代指没有门,“处处夜不闭户的时代”,是老百姓对和平社会、和平生活的向往和期望。

6.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A.“也为后文故事情节发展埋下伏笔”错。在后文未见照应。

C."‘麻子'‘小耳朵’等鬼子均确有其人”错。这些人物只是王木匠在讲故事时使用的称呼,是

他自己编的,从文中看不出“确有其人”。

D.“王木匠因追求手艺完美而无法做出理想中的衣橱”错。文中只是说“他常常想做一张极精致的

衣橱,已经设计了多年,总可以有做成的一天了",可见他是因为战乱才不能做。

故选Bo

7.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

C.驴叫声并非与故事毫不相干,“仿佛怕给日本兵抓去呢”,驴叫表现了百姓对鬼子抢掠的憎恶,也

渲染了故事的紧张气氛。

故选Co

8.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鉴赏作品写作手法的能力。

首先要在文中画出使用反复手法的语句,结合上下文语境,分别体会其作用。

第一处。“那条小街上有人吗?没有。那个院子里有人吗?没有•那堆小树丛背后有人吗?没有”;

第二处,“小耳朵的心是在一家老百姓的闺阁房里。胡子的心是在一家老百姓的铁柜里。麻子的心是

在一家老百姓的猪圈里”;

第三处,“向左看:石头门。向右看:石头门。石头门。石头门。石头门”。

因为反复手法是王木匠讲故事过程中出现,分析效果时可从王木匠讲和听众听的角度,以及对表现人

物的角度进行分析。

9.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作品的文学形象及其作用的能力。

此题考查小说中“门”的含义,需要梳理文本,由浅入深地思考。

首先在文中找出写门的几处地方:“石门阵摆退鬼子兵”“他们什么也没有看见,只看见门里堵满了

石头一一石头门”“只要不是木头门就行了。木头门烧得开。上次苏家峪不是给门板都烧光了”“守

住了大门,不用关二门。对,把我们的门板烧掉呢,我们就夜不闭户”“倒认真地想起当真到了处处

夜不闭户的时代”。

接着进行分类梳理,文中的“门”有三类:木门、石头门、没有门夜不闭户。

最后再结合小说的主旨,分别写出这三类门的作用或深层意味。

[2021高考语文新课标2卷】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网络空间是将人群聚集起来的一种新型社会空间,更是年轻一代学习、娱乐和交往的平台,为保

证网络空间的有序,制定和遵守相应的规则是必要的。不仅如此,网络空间还需要每个人对网上的其

他人给予应有的尊重。简言之,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

网络行为是由网民的观念意识引导的,而文明的网络行为是在一系列文明的观念意识支配下形成

的。由于青年是网民的主体,其网络行为对网络空间的文明状况有极大影响,因此引导他们树立文明

的网络行为观,无疑有助于网络行为失范的校正和网络空间的治理,有助于青年一代的健康成长。网

络规范必不可少,这已是共识。但需要有什么样的规范,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底线伦理或“负面清

单”是共识性最强也是最起码的网络行为规范,通过明确“不能做什么”来列出的网络行为负面清

单,通常也是有法律强制性的禁区,构成最低层次的网络道德规范。

归纳学术界对网络失范行为的分析,我们可以从“五不”来认识网络行为的底线要求,或以此作

为网民尤其是青年们文明上网的负面清单。不伤害——网络行为者既不要有意作恶,也不能无意为恶,

如在网上进行攻击、谩骂,诋毁他人的名誉,或侵犯他人的安全、自由、隐私和利益等。不偷盗——

在网络信息空间中,要像对待现实世界中的商品一样,以合法合规的方式获取所需的信任,抵制侵犯

知识产权的不道德行为。不造假——每一个网民要从不进行信息造假做起,确保自己在网上发送的信

息是真实的,尤其是自媒体,不能为了吸引眼球而编造耸人听闻或哗众取定的谣言。不浪费——即不

发生信息浪费的行为,向网络发送垃圾信息不但会造成网络资源的浪费,也会耗费网民的时间和精力。

信息时代工作效率的提高本来使我们获得了认知盈余,但网上的垃圾信息造谣与辟谣之间的拉锯战又

无端消耗了我们的认知盈余。不盲从——上网时保持冷静清醒的头脑,不轻信网络谣言而上当受骗,

没有造谣的网民,就没有网谣的市场,网民就不会被网络污染的策划者所利用,不会不明真相卷入人

肉搜索或网络围攻。

底线意识主要是从否定性的角度确立了网络中能做什么;而一旦在网络空间中产生了行为,无疑

就是开始了“做什么”,只要有行为,就必须有一定的规范和要求去主导人的行为,于是就有了肯定

意义上的网络行为意识。其中,做到平等待人或尊重他人可以说是形成积极网络行为的基准意识,而

这种基准意识可以通过“等效意识”“反身意识”“价值意识”和“契约意识”来具体体现。

所谓“等效意识”,就是当线上虚拟世界出现道德失范行为时,要将其视为与现实世界中的道德

失范行为具有等效的实际影响,因此需要一视同仁地对我们线上和线下的行为提出道德规范要求。所

谓“反身意识”,可以说是等效意识在自我和他人关系上的延伸,即一个人的不当行为有可能损害到

他人时,转换视角去设想当自己是这种行为的受害人时会有什么样的切身之痛,有了这样的反身意识,

就会自觉抵制许多不良的网络行为,就不会到网上去传播谣言。“价值意识”在网络行为中有多方面

的体现:第一,它表现为对他人信息劳动的价值认同,比如尊重知识产权;第二,重视信息内容的文

化意义,从而积极传播内容健康的信息;第三,意识到网络作为信息技术的价值负载,从而关注信息

技术使用的道德效应。由于技术普遍是负载价值的,不当使用网络可能会产生出负价值,如对网络游

戏的沉迷会耽误学业和事业,此外,网络是“内容为王”的空间,是各种思想交锋的新的疆场,青年

人尤其是被争夺的对象。因此,正确的价值观对他们而言具有主导性的作用。“契约意识”就是要具

有信息契约精神。网络空间中,在信息的生产、传播和使用中新出现了大量的利益分配乃至利益冲突

问题,冲击了传统的信任机制,通过订立契约的方式来规范各自权利和义务成为重构信任机制的重要

方式之一。当作为未来希望的青年一代在网上讲诚信、守契约、服从大局时,网络中新的信任机制可

随之形成。

(摘编自肖峰《从底线伦理到担当精神:当代青年的网络文明意识》)

1.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青年是网络空间的参与主体,因此有必要制定相应的规则,来规范和管理网络。

B.网络上充塞的垃圾信息消耗了人们的认知盈余,导致线上工作效率不如线下。

C.青年在进入网络空间时首先应遵从“五不”底线,明确在网络中不能做什么。

D.“等效意识”要求网络行为的主体在现实和网络空间中的行为要始终保持一致。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五不”是从否定性角度对网络行为作出的范,如违反可能会受到法律的惩罚。

B.基准意识是对网络行为的积极耍求,说明“能做什么”,比“不做什么”更重要。

C.中国传统美德中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有助于我们理解何谓“反身意识”。

D.网络信息的生产、传播和使用产生了一些传信任机制框架内无法解决的新问题。

3.下列选项,最能全面而准确概括原文主要观点的一项是()

A.没有健全而成熟的网络立法,违法的网络行不被惩治,文明的网络行为就得不到保护,诚信社会

也难以建成。

B.网络行为必须要有文明的观念意识加以引导,而“等效意识”“价值意识”等能够规范人们的网

络文明行为。

C.“五不”作为网民尤其是青年们上网的负面清单,可以为网络行为的基准意识提供重要参照。

D.引导青年树立文明的网络行为观念,有助网络行为失范的校正和网络空间的治理,有助于青年一

代健康成长。

4.请简要分析文章的论证结构。

5.互联网上,有年轻人为炫耀技术故意在网络植入病毒,导致病毒传播。请根据文章,谈谈你对这

种现象的看法。

1.C

2.B

3.D

4.文本采取了总分式论证结构。首先指出制定和遵守相应的网络规则的必要性;然后亮出观点,引

导青年们树立文明的网络行为观,无疑有助于网络行为失范的校正和网络空间的治理,有助于青年一

代的健康成长;接着从“底线意识”的角度论述“五不”的内容;再从“基准意识”的角度论述“等

效意识”“反身意识”“价值意识”和“契约意识”的具体内容。

5.(1)为炫耀技术故意在网络植入病毒,导致病毒传播的行为不仅违反了网络行为规范,更触犯了

法律强制性的禁区,必将受到法律的严惩;(2)这样的青年不懂得“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缺乏

必要的文明的网络行为观,导致网络行为失范;(3)他们违反了“五不”原则中的“不伤害”,属

于无意作恶,侵犯了他人的安全和利益;(4)他们应当学习网络基准意识中“等效意识”“反身意

识”“价值意识”和“契约意识”,规范自己的行为,做一个合格、文明的青年网民。

1.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辨析信息的能力。

A.“来规范和管理网络”错。原文是“由于青年是网民的主体,其网络行为对网络空间的文明状况有

极大影响,因此引导他们树立文明的网络行为观,无疑有助于网络行为失范的校正和网络空间的治理,

有助于青年一代的健康成长”,可见应当规范的是青年的网络行为;

B.“导致线上工作效率不如线下”错。原文是“信息时代工作效率的提高本来使我们获得了认知盈

余,但网上的垃圾信息造谣与辟谣之间的拉锯战又无端消耗了我们的认知盈余”,可见没有对线上线

下的工作效率的比较;

D.“行为要始终保持一致”错。原文是“因此需要一视同仁地对我们线上和线下的行为提出道德规范

要求”,是对线上线下的道德要求一致,并非线上线下的行为一致。

故选Co

2.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辨析信息的能力。

B.“比‘不做什么’更重要"无中生有。原文先介绍了底线意识,即“五不”要求,然后说“底线意

识主要是从否定性的角度确立了网络中能做什么;而一旦在网络空间中产生了行为,无疑就是开始了

‘做什么',只要有行为,就必须有一定的规范和要求去主导人的行为,于是就有了肯定意义上的网

络行为意识。其中,做到平等待人或尊重他人可以说是形成积极网络行为的基准意识”,可见基准意

识是有了网络行为后的肯定意义上的网络行为意识,文中并未将二者进行比较,谈不上哪个更重要。

故选Bo

3.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本文的论点可以从文章第二段”由于青年是网民的主体,其网络行为对网络空间的文明状况有极大影

响,因此引导他们树立文明的网络行为观,无疑有助于网络行为失范的校正和网络空间的治理,有助

于青年一代的健康成长”得出。

A.是从立法和惩治的角度谈网络文明规范,不是本文内容;

B.讲的是网络基准意识中的两点,不全面;

C.从底线意识讲如何规范网民的文明观念,只是文章的一部分内容,不全面。

故选Do

4.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文章开头先指出制定和遵守相应的网络规则的必要性,“为保证网络空间的有序,制定和遵守相应的

规则是必要的。不仅如此,网络空间还需要每个人对网上的其他人给予应有的尊重”;

接着从青年人的角度提出论点,“由于青年是网民的主体,其网络行为对网络空间的文明状况有极大

影响,因此引导他们树立文明的网络行为观,无疑有助于网络行为失范的校正和网络空间的治理,有

助于青年一代的健康成长”;

然后从“不能做什么”的底线意识角度论述“五不”的具体内容,“归纳学术界对网络失范行为的分

析,我们可以从‘五不’来认识网络行为的底线要求,或以此作为网民尤其是青年们文明上网的负面

清单”,这“五不”分别为“不伤害”“不偷盗”“不造假”“不浪费”“不盲从”;

接着从“能做什么”基准意识角度论述“等效意识”“反身意识”“价值意识”和“契约意识”的

具体内容。

可见文本采取了总分式论证结构,层次清晰,逻辑严密。

5.本题考查学生根据文本内容进行判断、分析的能力。

谈对某种现象的看法,首先要明确这种现象的性质,亮明自己的观点。如针对为炫技故意植入病毒的

行为,明确这种行为不仅违反了网络行为规范,更触犯了法律强制性的禁区,必将受到法律的严惩。

接着可以分析出现这种现象的根源。依据原文“网络空间还需要每个人对网上的其他人给予应有的尊

重。简言之,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由于青年是网民的主体,其网络行为对网络空间的文明状况有

极大影响,因此引导他们树立文明的网络行为观,无疑有助于网络行为失范的校正和网络空间的治理,

有助于青年一代的健康成长”,可以分析出这样的青年不懂得“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缺乏必要的

文明的网络行为观,导致网络行为失范;

然后可以分析他们的这种行为违反了哪些网络规范。依据原文“网络行为者既不要有意作恶,也不能

无意为恶,如在网上进行攻击、谩骂,诋毁他人的名誉,或侵犯他人的安全、自由、隐私和利益等”,

可见他们违反了“五不”原则中的“不伤害”,属于无意作恶,侵犯了他人的安全和利益;

最后分析应当如何教育规范这样的青年的网络行为。依据网络基准意识中的“等效意识”,“当线上

虚拟世界出现道德失范行为时,要将其视为与现实世界中的道德失范行为具有等效的实际影响,因此

需要一视同仁地对我们线上和线下的行为提出道德规范要求”,这些青年应当明确线上线下的道德失

范行为具有等效的实际影响;依据“反身意识”,“一个人的不当行为有可能损害到他人时,转换视

角去设想当自己是这种行为的受害人时会有什么样的切身之痛”,他们应当学会换位思考,从而约束

自己伤害他人的行为;依据“价值意识”,“意识到网络作为信息技术的价值负载,从而关注信息技

术使用的道德效应”,他们应当明白不当使用网络可能会产生负面价值;依据“契约意识”,“通过

订立契约的方式来规范各自权利和义务成为重构信任机制的重要方式之一”,这些青年应当通过契约

意识明白自己需要承担的义务。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文本一

放猖

废名

故乡到处有五猖庙,其规模比土地庙还要小得多,土她庙好比是一乘轿子,与之相比五猖庙则等

于一个火柴匣子而已。猖神一共有五个,大约都是士兵阶级,在春秋佳日,常把他们放出去“猖”一

下,所以驱疫也。“猖”的意思就是各处乱跑一阵,故做母亲的见了自己的孩子应归家时未归家,归

家了乃责备他道:“你在哪里“猖”了回来呢?”猖神例以壮丁扮之,都是自愿的。有时又由小孩子

扮之,这便等于额外兵,是父母替他许愿,当了猖兵便可以没有灾难,身体健康。我当时非常羡慕这

种小猖兵,心想我家大人何以不让我也来做一个呢?猖兵赤膊,着黄布背心,这算是制服,公备的。

另外,谁做猖谁自己得去借一件女裤穿着,而且必须是红的。装束好了以后,再来“打脸”。打脸即

是画花脸,这是我最感兴趣的,看着他们打脸,羡慕已极,其中有小猖兵,更觉得天下只有他们有地

位了,可以自豪了,像我这天生的,本来如此的脸面,算什么呢?打脸之后,再来“练猖”,即由道

士率领着在神前画符念咒,然后便是猖神了,他们再没有人间的自由,即是不准他们说话,一说话便

要肚子痛的。这也是我最感兴趣的,人间的自由本来莫过于说话,而现在不准他们说话,没比这个更

显得他们已经是神了,他们不说话,他们已经同我们隔得很远,他们显得是神,我们是人是小孩子,

我们可以淘气,可以嬉笑着逗他们,逗得他们说话,而一看他们是花脸,这其间便无可奈何似的,我

们只有退避三舍了,我们简直已经不认得他们。何况他们这时手上已经拿着叉,拿着察郎当郎当的响,

真是天兵天将的模样了。说到叉,是我小时最喜欢的武器,叉上串有几个铁轮,拿着把柄一上一下郎

当着,那个声音把小孩子的什么话都说出了,便是小孩子的欢喜,我最不会做手工,我记得我曾做过

叉,以吃饭的筷子做把柄,其不讲究可知,然而是我的创作了。我的叉的铁轮是在城一个高坡上(我

家住在城里)拾得的洋铁屑片剪成的。在练猖一幕之后,才是名副其实放猖,即由一个凡人拿了一面

大锣敲着,在前面率领着,拼命地跑着,五猖在后面跟着拼命她跑着,沿家逐户地跑着,每家都得升

堂入室,被爆竹欢迎着,跑进去,又跑来,不大的工夫在乡一村在城一门家家跑遍了。我则跟在后面

喝彩。放猖的时间总在午后,到了夜间则是“游猖”,这时不是跑,是抬出神来,由五猖护着,沿村

或沿街巡视一遍,灯烛辉煌,打锣打鼓还要吹喇叭,我的心里却寂实之至,正如过年到了元夜的寂寞,

因为游猖接着就是“收猖”了,今年的已经完了。

到了第二天,遇见昨日的猖兵时,我每每把他从头至脚打量一番,仿佛一朵花已经谢了,他的奇

迹都到哪里去了呢?尤其是看着他说话,他说话的语言太是贫穷了,还不如不说话。

(有删改)

文本二:

莫须有先生教国语

废名

莫须有先生教国语,第一要学生知道写什么,第二要怎么写,说起来是两件事,其实是一件,只

要你知道写什么,你自然知道怎么写。要小孩子知道写什么,其实很简单,只要你自己是小孩子,你

能懂得小孩子的欢喜你便能引得他们写什么了。

莫须有先生在金家寨小学教国语,有一回出一个“荷花”的作文题,因为他小时喜欢乡下塘里的

荷花、荷叶、藕。凡属小孩子都应该喜欢,而且曾经有李笠翁关于这个题目写了一篇很好的散文,莫

须有先生自己的文章还近于诗,诗则有时强人之所不能,若李笠翁的《芙蕖》能说到荷叶的用处,是

训练小孩子作文的好例子。荷叶还可以拿到杂货店里去包东西。莫须有先生出了荷花这个题目,心里

便有一种预期,不知有学生能从荷塘说到杂货店否?结果没有,莫须有先生颇寂寞,有一学生之所作,

篇幅甚短,极饶意趣,他说清早起来看见荷塘里荷叶上有一小青蛙,青蛙蹲在荷叶上动也不动一动,

“像羲皇时代的老百姓”,莫须有先生很佩服他的写实。

民间有“放猖”“送油”的风俗,莫须有先生小时顶喜欢看“放猖”,看“送油”,现在在乡下

住着,这些事情真是“乐与数晨夕”了,颇想记录下来,却是少暇,因之拿来出题给学生作文,看他

们能写生否,他们能将“放猖”“送油”写在纸上,国语教育可算成功了。作这两个题目的学生很多,

但都不能写得清楚明白,令异乡人读之如身临其境、一目了然。可见文字非易事,单是知道写什么也

还是不行的。小孩子都喜欢“放猖”,喜欢“送油”,然而他们写不出,他们的文字等于做手势而已。

莫须有先生坐飞机以后,已经重来大学执教了,莫须有先生又开始有闲作文章,乃居然写了一篇

《放猖》,此事令他很愉快,好像是一种补过的快乐。

(节选自《莫须有先生坐飞机以后》,有删改)

6.下列对文本一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火柴匣子是日常生活中的事物,文章将猖神庙比作火柴厘子,既强调猖神庙的小,也点出猖神世

俗性的一面。

B.猖兵画花脸后显得有地位,而“我”天生的面反而不算什么,这个对比表达了“我”对猖兵的羡

慕之意。

C.“仿佛一朵花已经谢了”,这个比喻写猖兵的“奇迹”不再,也写“我”因放猖结束而感到失落。

D.文章写了放猖从开始到结束的全过程,结构紧凑,不枝不蔓,这表明“我”对放猖这一活动的记

忆十分深刻。

7.下列对文本二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莫须有先生让学生写荷花时,期待他们从荷花说到杂货店,是因为他希望学生作文时能写到生活

实际。

B.莫须有先生所说的“写生”,是指文章应该把事物写得清楚明白,让对该事物陌生的人读了也能

一目了然。

C.小孩子喜欢“放猖”“送油”,却写不出,这说明作文除了要知道写什么,还要知道怎么写。

D.莫须有先生在乡下时要写“放猖”以记民俗,但未写成,后来弥补了这一过失,所以说是“补过

的快乐”。

8.文本一中画线部分用了多个“跑”字,请简要分析这样写的好处。

9.文本二指出,教小孩子作文要“能懂得小孩子的欢喜”,谈谈文本一是如何实践“能懂得小孩子

的欢喜”这一主张的。

6.A

7.D

8.(1)形象的解说了“放猖”的内涵,就是各处乱跑一阵;(2)连用“跑”字渲染了“放猖”民

俗热闹的气氛;(2)表现孩子对自由自在奔跑的羡慕之情。

9.鬼神祭祀之事在成年人眼中是郑重、严肃,不可亵渎的,作者却将“放猖”习俗置于童真未泯、

稚气天真的孩子的眼底,用儿童一样纯真而敏感的眼睛来观察,用儿童非理性的直觉来体验。(1)

觉得“放猖”的猖兵很神奇,内心羡慕;(2)“放猖”的习俗简直就是一场快乐的闹剧;(3)“放

猖”后要面对热闹后的寂寞;(4)再见昨日的猖兵时有偶像破灭之感。

6.本题考查学生综合赏析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手法的能力。

A.“世俗性的一面”错,由原文“土地庙好比是一乘轿子,与之相比五猖庙则等于一个火柴匣子而

己”可知,将猖神庙比作火柴匣子,就是强调猖神庙的小,“放猖”这一民俗活动具有世俗性。

故选Ao

7.本题考查学生综合赏析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的能力。

D.”后来弥补了这一过失”错,莫须有先生在乡下时要写“放猖”以记民俗,但因“少暇”未写亦

是一种遗憾,不是过失,后来写了一篇《放猖》,就算弥补了这一遗憾。“所以说是‘补过的快

乐'”“所以”强加因果,原文“好像是一种补过的快乐”说的是“好像”。

故选D。

8.本题考查学生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的能力。

划线部分文字记叙的是乡下“放猖”的习俗,一连用了六个“跑”字,“拼命地跑着”“沿家逐户地

跑着”“跑进去,又跑来”“家家跑遍”。

一是形象的照应并解说了“放猖”的内涵,前文有“'猖'的意思就是各处乱跑一阵”:

二是连用“跑”字,再现了“放猖”驱疫习俗中的精彩场景,上演了一场快乐的闹剧,渲染了一种热

烈的氛围,使“放猖”这一民间习俗充满热闹的气氛;

三是“跑”中有一种天地间唯一的自由,表现作为孩子的“我”对他们自由自在奔跑的羡慕之情。

9.本题考查学生探究作品的创作思想和艺术手法的能力。

作者用儿童的视角来写鬼神祭祀之事,用儿童一样纯真而敏感的眼睛来观察,用儿童非理性的直觉来

体验。

(1)内心羡慕:“有时又由小孩子扮之……我当时非常羡慕这种小猖兵,心想我家大人何以不让我

也来做一个呢?”“这也是我最感兴趣的,人间的自由本来莫过于说话,而现在不准他们说话,没比

这个更显得他们已经是神了”“我们简直已经不认得他们。何况他们这时手上已经拿着叉,拿着察郎

当郎当的响,真是天兵天将的模样了”“五猖在后面跟着拼命地跑着……我则跟在后面喝彩”作者记

述“放猖”这一习俗时站在孩子的角度,用孩子童真的视角来看待和感知,写出孩子对猖兵的极大兴

趣以及内心的羡慕之情。

(2)快乐的闹剧:“谁做猖谁自己得去借一件女裤穿着,而且必须是红的”“他们再没有人间的自

由,即是不准他们说话,一说话便要肚子痛的。这也是我最感兴趣的”“沿家逐户地跑着,每家都得

升堂入室,被爆竹欢迎着,跑进去,又跑来,不大的工夫在乡一村在城一门家家跑遍了。我则跟在后

面喝彩”原本严肃、庄重的习俗用孩子的视角来看,简直是一出闹剧,因为孩子感兴趣的地方总是充

满了欢快的气氛。

(3)热闹后的寂寞:“放猖的时间总在午后,到了夜间则是‘游猖'……我的心里却寂寞之至,正

如过年到了元夜的寂寞,因为游猖接着就是‘收猖’了,今年的已经完了”“放猖”是一年一度进行

的,对孩子而言,热闹的闹剧之后自然是寂寞的。

(4)偶像的破灭:“到了第二天,遇见昨日的猖兵时,我每每把他从头至脚打量一番,仿佛一朵花

已经谢了,他的奇迹都到哪里去了呢?尤其是看着他说话,他说话的语言太是贫穷了,还不如不说话”

原本神奇的猖兵在放猖后回归生活的本色,在孩子眼里没有了光泽和神奇,就像自己的偶像梦破灭了

一样。

[2021高考语文全国1卷】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据我知见,姚名达《中国目录学史》是近代西学东渐以来第一部以“中国目录学史”命名,全面、

系统研究中国目录学发展历史的学术专著。与传统的、具有目录学史性质的著作相比,显然受到西方

现代学科理论建构的影响。《中国目录学史》以主题分篇,每篇之下各有若干小节,全书凡十篇。它

不像通常写专史那样,从古到今划分几个发展时期,通过揭示各个时期的特点来展现历史全貌。姚名

达把他组织中国目录学史的方法称作“主题分述法”,其义就是“特取若干主题,通古今而直述,使

其源流毕具,一览无余”。

为什么不用通常的叙述方法来写中国目录学史?因为在他看来,中国目录学虽然源远流长,但发

展进程中“时代精神殆无特别之差异”,就是说二千年来目录学形态在本质上没有跳出刘歆开创的模

式;硬要划分时期,区别特点,“强立名义,反觉辞费”。关于这个问题当然可以见仁见智,中国目

录学史也未芸不可用“断代法”来编写(吕绍虞《中国目录学史稿》即用分期断代法论述),但我们

对他敢于学术创新的肯定是无须见仁见智的。问题在于,姚名达的方法是能够、又怎么能够让中国目

录学“源流毕具,一览无余”呢?其实作者知道这样做也有不足,他说:“盖既分题各篇,则不能依

时代为先后,故忽今忽古,使读者迷乱莫明,尤其大患。”利弊相权,怎么处理?姚名达的理念是:

“体例为史事所用,而史事不为体例所困”;具体对策是:“依史之所宜,采多样之体例”。就是说,

各篇采用适宜各自主题的体制,而不强求一律。

《叙论篇》《结论篇》两篇分居首尾。《叙论篇》首先对“目录”“目录学”等基本概念加以定

义,并对古往今来的目录做了分类,在一一分析目录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后,又划定了目录学的研究

范围,末了详细阐明本书框架结构的组织方法,及其所本的学术理念。提纲挈领,宣示宗旨,很符合

现代学科的规范。《结论篇》以极短篇幅,阐述他对古代、现代和未来目录学的感想和希望,实际上

也是其基本观点的提炼和总括。

首尾两篇之间为全书的主体。其中,《溯源篇》追溯中国目录学的源头——刘向《别录》和刘歆

《七略》。设立这个主题,出于他对中国目录学发展特点的基本认识:两书开创了目录体制和目录分

类的基本模式,传统目录学既受两书庇荫,又长期笼罩在其阴影中,没有重大突破。该篇除详述两书

分类、编目特点外,举凡书籍之产生、传述、整理、校勘等,莫不一一推寻原始,并上溯先秦目录之

渊源,详详细细,原原本本。《溯源篇》以下各篇皆以主题为纲,通古贯今,看似“独立特行”,互

不相干,其实却与传统纪传体史书体制暗合。比如,“志”在纪传体史书中统摄典章制度,《分类篇》

《体质篇》都是讲目录基本制度,编撰体例相当于纪传体的“志”。

《中国目录学史》的理论框架并非无懈可击,但确有创意。姚名达对此亦颇为自许:“对于编制

之体裁,杂用多样之笔法,不拘守一例,亦不特重一家,务综合大势,为有条理之叙述,亦一般不习

见者。”在我看来,这的确不是过分的自诩。

(摘编自严佐之《〈中国目录学史》导读》)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目录学史》既受到西方现代学科理论建构的影响,又与传统史书体制暗合。

B.《中国目录学史》的各篇“采多样之体例”,好处是尊重史事,缺点是强立名义.

C.《叙论》《结论》两篇虽非《中国目录学史》的主体,但对理解全书内容却很关键。

D.姚名达认为,《别录》《七略》有开创之功,而传统目录学长期因循没有重大突破。

2.下列对原文论证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举吕绍虞著作作为对比,意在指出姚名达的方法存在争议,需要反思。

B.文章多次征引姚名达的自述,通过对其理念的解释和评论,步步推进论述。

C.文章对姚名达著作的评述,既有整体概括,又有具体举例,二者相互结合。

D.文章以“据我知见”“在我看来”等语,对观点表述作出限制,立论审慎。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姚名达评估二千年来目录学传统,既立足于历史,又体现出学术批判的精神。

B.与主题分述法相比,使用断代法来写中国目录学史,更能接近历史的本来面貌。

C.《中国目录学史》不墨守成规而有所创新,本文作者对该书的理论框架表示认可.

D.在近代西学东渐的背景下,《中国目录学史》体现出传统学术向现代学术的转型。

1.B2.A3.B

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原文内容的能力。

B.“《中国目录学史》……缺点是强立名义”错误,根据原文“因为在他看来,中国目录学虽然源远

流长,但……硬要划分时期,区别特点,'强立名义,反觉辞费’”可见,并不是《中国目录学史》

强立名义,而是中国一直以来的目录学有“强立名义”的嫌疑,《中国目录学》是跳出了通常的中国

目录学方法创新而作的“主题分述法”,根据主题选用合适体制而不强求一律。

故选Bo

2.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与论证关系的能力。

A.“文章举吕绍虞著作作为对比,意在指出姚名达的方法存在争议,需要反思”错误,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