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樟树)百禾中药材电子交易中心项目报告书_第1页
中国(樟树)百禾中药材电子交易中心项目报告书_第2页
中国(樟树)百禾中药材电子交易中心项目报告书_第3页
中国(樟树)百禾中药材电子交易中心项目报告书_第4页
中国(樟树)百禾中药材电子交易中心项目报告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59/59中国(樟树)百禾中药材电子交易中心项目筹建可行性报告书2016年5月目录1. 项目共识 51.1. 发起单位江西百禾药业有限公司 51.2. 项目概述 52. 建设基础 52.1. 樟树市基本发展情况 52.1.1. 樟树市独特实力简介 62.2. 中国药都--樟树的历史 72.3. 中国药都--樟树的现状 103. 中药材电子交易中心建设时机 113.1. 电子交易平台的发展态势 113.1.1. 国内商品市场现状概述 113.1.2. 国内大宗商品电子交易中心发展和特点 113.1.3. 国内大宗商品电子交易中心的发展分析 123.2. 相关电子交易中心项目分析 133.3. 大宗商品交易市场行业进入高速发展期 143.3.1. 各地政府大力扶持,探索新的发展模式 143.3.2. 证券领域大型机构看好电子交易中心,各地成功并购案例不断 143.3.3. 行业创新模式推陈出新,为经济建设添加活力不断 143.4. 发展大宗中药材现货电子商务,提升中药材流通市场 144. 中国(樟树)百禾中药材电子交易中心发展规划概要 154.1. 中国(樟树)百禾中药材电子交易中心项目定位 154.2. 业务模式规划 164.2.1. 信息资讯 164.2.2. 代理采购服务 164.2.3. 库存管理 164.2.4. 综合物流 164.2.5. 仓单抵押监管 164.2.6. 代垫货款 174.2.7. 结算服务 174.2.8. 检测检验 174.3. 商业推广策略 174.4. 发展阶段规划 185. 产品线与运营模式规划 195.1. 基础模式及其运营模式 195.1.1. 中远期交易 195.1.2. 即期交易 205.1.3. 延期交易 205.2. 基础交易品种规划 215.2.1. 黄精金银花等重点药材 215.3. 拓展模式 215.3.1. 在线现货交易 215.3.2. 仓单融资交易 215.3.3. 在线应收款交易 216. 规则体系与流程规划 226.1. 规则的总体结构规划 226.1.1. 中国(樟树)百禾中药材电子交易中心《库存凭证》管理办法 226.1.2. 中国(樟树)百禾中药材电子交易中心交易商管理办法 236.1.3. 中国(樟树)百禾中药材电子交易中心信息管理办法 246.1.4. 中国(樟树)百禾中药材电子交易中心违规违约处理办法 276.1.5. 中国(樟树)百禾中药材电子交易中心争议处理办法 276.1.6. 中国(樟树)百禾中药材电子交易中心异常情况处理办法 286.1.7. 中国(樟树)百禾中药材电子交易中心商品即期交易交收细则 286.1.8. 中国(樟树)百禾中药材电子交易中心竞价交易管理办法 316.1.9. 中国(樟树)百禾中药材电子交易中心上市商管理办法 336.1.10. 中国(樟树)百禾中药材电子交易中心商品即期交易管理办法 356.1.11. 中国(樟树)百禾中药材电子交易中心中远期风险控制管理办法 376.1.12. 中国(樟树)百禾中药材电子交易中心指定交收仓库管理办法 406.2. 基础业务规则与流程规划 41现货挂牌交易规则 416.2.1. 业务流程 436.3. 主力业务规则与流程规划 456.3.1. 在线竞买 456.3.2. 在线竞卖 466.3.3. 双向竞价 476.3.4. 撮合交易(集合竞价) 486.3.5. 在线招标 496.3.6. 在线专场 507. IT规划 517.1. 硬件环境建设规划 517.2. 交易支撑系统规划 527.2.1. 网上交易 527.2.2. 竞价撮合和行情发布 527.2.3. 行情分析 527.3. 交易管理系统规划 527.3.1. 交易管理 527.3.2. 结算管理 527.3.3. 风险管理 527.3.4. 系统设置 527.3.5. 权限管理 527.3.6. 日志管理 527.4. 交易服务系统规划 527.4.1. 网上交易 537.4.2. 行情发布 537.4.3. 竞价撮合 537.4.4. 行情分析 537.4.5. 结算管理 537.4.6. 风险管理 537.4.7. 权限管理 537.4.8. 日志管理 537.5. 交易参与系统规划 538. 投资结构 538.1. 基础设施投资 538.2. 战略咨询投资 548.3. 技术系统投资 549. 组织规划 549.1. 公司治理和决策机制 549.2. 业务整合及退出规划 559.3. 部门岗位设置规划 559.4. 人力资源规划 5610. 未来展望 57项目共识发起单位江西百禾药业有限公司江西百禾药业有限公司成立于2004年,坐落于素有“药不到樟树不齐,药不过樟树不灵”之美誉的中国药都——樟树,是一家集科研、生产、销售、中药材种植于一体的现代化综合性企业。经过近10年的辛勤耕耘,企业规模不断扩大,已逐步在品牌、网络、管理、质量和价格方面形成了强大的市场优势。并拥有现代化GMP认证的生产基地,产品包含片剂、颗粒剂、酒剂、口服液、糖浆剂、酵素液、酵素粉等系列大健康产品50多个品种,其行销网络遍及全国20多个省级行政区域。2013年公司再次扩大对市场的投入及产品的研发,使“百禾酵能”、“劲力奇”等产品的知名度不断提高,并先后荣获“江西省著名商标”、“重合同守信用先进企业”、“质量信得过先进企业”、“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高新技术企业”等荣誉称号。目前公司为加快企业发展步伐,确定了未来发展规划,于2014年9月正式启动上市进程,将在2017年6月在新三板挂牌上市。通过企业资产证券化,为企业做大、做强打好坚实的基础。。项目概述中国(樟树)百禾中药材电子交易中心是指以供应链管理理论为指导,打破产业界限、区域界限、企业界限,对中药材、中药半成品、中医药食同源原料供应中的商流、信息流、资金流、物流进行全面规划,通过计划、组织、协调和控制等手段,以建立中药材电子交易和供应链各节点企业之间的伙伴关系和战略联盟以及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提高整个电子交易和供应链运作效率和效益、满足客户价值并实现供应链成本最小化为目标的一种资源配置方式。大宗中药材电子交易和供应链管理达到以下目的:满足中药材消费客户的个性化需求,即为用户提供个性化的解决方案。将药材种植、药材采购、加工、运输、库存、生产等环节有机地衔接起来,在相当程度上实现业务流程承接,使各个企业实现资源共享与互补。实现电子交易和供应链所有节点企业共创价值,追求电子交易和供应链整体的利润最大化。中国(樟树)百禾中药材电子交易中心电子交易和供应链节点企业往往分属于不同的地区、不同的行业,政府管制程度、市场竞争程度都有很大不同,他们能够走到一起,必须以利益相连接,以便共享资源、共降成本,共抵风险,提高电子交易和供应链整体效益。建设基础樟树市基本发展情况樟树市地处赣中,跨赣江中游两岸,境内以平原低丘为主,全市总面积1291平方公里,总人口60万,其中城区常住人口23.9万,辖19个乡镇(街道)。樟树因树而得名,因酒而立市,因药而扬名,因盐而闻世,具有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优越的区位和较强的经济实力,历史上是与景德镇齐名的江西四大名镇之一。先后获得“中国产业发展能力百强县市”、“中国县域产业集群竞争力百强县市”、“中国县域商标发展百强县”、“中国最具特色金融生态示范城市”、“中国金属家具产业基地”、“中国药都”、“中国盐化工循环产业基地”、“中国城市创新能力百强县级城市”、“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城市”等荣誉称号。2014年实现生产总值300亿元,增长10.2%;完成财政收入42.05亿元,增长15.2%,列全省第六位,较上年前移一位,其中公共财政预算收入28.29亿元,增长19.7%;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120.1亿元,增长12.5%;完成50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211.7亿元,增长19.7%;引进国内市外资金53.9亿元,增长13.8%;外贸出口1.62亿美元,增长2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7.3亿元,增长13.7%;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1920元,增长12.1%。樟树市独特实力简介历史源远流长。樟树是一座“三县治城、四朝故郡”的历史文化名城。4500—5000年前,“筑卫城”人栖息于此。商周时期建立以吴城遗址为中心的古方国都邑,与中原殷商王朝并存,是吴文化的源头。五代南唐昇元二年(938年)设立清江县,治所在境内的潇滩镇(今临江镇),北宋设临江军、元时改临江路、明代为临江府并沿至清朝。新中国成立后,县治所由临江迁至樟树。1988年12月26日,清江县撤县设立樟树市(省计划单列)。交通区位优越。地处江西“大十字架”生产力布局的“天心地胆”之位,自古就是“八省通衢、四会要冲”的水陆交通要津,距省会南昌76公里,属南昌1小时经济圈范围。浙赣铁路、京九铁路、105国道、千里黄金水道赣江和赣粤高速公路、沪昆高速公路等六大动脉连接清萍、清高、樟抚3条省道,交织成了樟树内外沟通的大交通网络,具有对接长、珠、闽,连接港、澳、台,加速承东启西辐射,便于接受沿海产业转移和发展科技型新兴产业的区位优势。产业特色鲜明。形成了药、酒、盐和金属家具制造四大支柱产业。药业:始于汉晋,成于唐宋,盛于明清,历1800年不衰,享有“药不到樟树不齐,药不过樟树不灵”的美誉,2013年7月,被中国中药协会授予“中国药都”称号,成为全国唯一一个被认定的“中国药都”。全市中药材种植面积18万余亩,道地药材以“三子一壳”(吴萸子、黄栀子、车前子和枳壳)为主,是全国中药材种植基地和国家中药原料生产供应保障基地。中药材专业市场是江西唯一的中药材市场,占地235亩,药材交易辐射全国20多个省市、港澳台及东南亚地区。全市药业企业总数达110家,有6家药品生产企业、7家中药饮片生产企业、32家保健品生产企业通过国家GMP认证,23家药品流通企业通过国家GSP认证,认证企业之多、药品品种之广,在全国县级市中位居前列,为国家新型工业化中医药产业示范基地。酒业:始于商周,宋代诗人陆游曾有诗云:“好酒来清江,嫩色如新鹅”。清代樟树娄源隆酒店酿出好酒,以四个“特”字相标,远销邻省,故名“四特酒”。1959年周恩来总理称赞四特酒“清香醇纯,回味无穷”,1972年邓小平同志品尝后留下了“酒中佳品,味道独特”的佳名。2004年“四特”被评为中国驰名商标,填补了樟树市、宜春市的空白。2012年“四特”品牌荣获2012年度中国酒类十大最具全球竞争力品牌。盐化工业:岩盐储量探明矿区面积133.6平方公里,达103.7亿吨,储量居全省首位。现有晶昊盐化、富达盐化两家制盐企业,其中江西晶昊盐化有限公司年产200万吨,富达盐化有限公司年产80万吨。此外,樟树市规划了占地15平方公里的盐化工基地,被省政府列为省级盐化工基地。目前,基地共有企业31家,包括总投资75亿元的宏宇能源循环经济项目,为全省最大的真空制盐、氯碱、三氯氢硅生产基地,被评为“中国盐化工循环产业基地”。金属家具制造业:以保险设备为主,是继药、酒、盐之后的第四大支柱产业,2012年4月被授予“中国金属家具产业基地”称号。该行业从1973年起步,目前,共有生产及配套企业112家。产品有8大系列300多个品种规格,销售收入约占全国市场份额的30%,其中保险设备产业占全国市场份额的45%。全行业有中国驰名商标3件,中国名牌产品1个,江西省著名商标12件,江西名牌产品6个。文化底蕴深厚。樟树古文化、道教文化、药文化、酒文化、盐文化旅游资源十分丰富。有古文化遗址120多处、新石器时代遗址13处、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处,为江西省“国保”最多的县(市)。其中筑卫城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专家认定是迄今为止保留最完整的新石器时代古城;樊城堆被考古学家命名为樊城堆文化;吴城商代遗址是江南首次发现的商代大规模人类居住遗址,打破史学界“商文化不过长江”的论断,属20世纪100项重大考古发现之一,被命名为吴城文化。阁皂山是中国道教三座名山之一,唐代被誉为“第三十三福地”,与鹰潭龙虎山、南京茅山同为道教圣地,以“道灵、药灵、山水空灵”声名远播,2001年评为国家级森林公园。中国药都--樟树的历史樟树的药业源远流长,是我国历史上最大的药材集散地,距今已有1800多年的历史。自古以来就有“药不到樟树不齐,药不过樟树不灵”之誉。镇郊的阁皂山是一个天然药场,绵延200余里,草木丰茂,盛产各种药材,其中动、植物药材和矿物药材达百余种。早在东汉建安时期,道家张道陵、葛仙翁等即修炼于此。他们一面迷信说教驱邪,一面采药炼丹治病、传授炮制之法。后来葛氏之孙葛洪,总结行医经验,著成《时后备急方》,流传于世。唐宋时期,樟树药业日益发达,采药卖药者日增,药铺、药材行、分庄逐步兴起,并向外省扩张。明朝初年,这里建起一座三皇宫(即药王庙),每逢农历4月28日唐代名医孙思邈生日,就在庙侧设立交易场所,全国各路药商,多云集于此,进行贸易。明末清初,樟树中药铺已发展到200多家,同时,外省药商也来此设立药行,甚至还建有同乡会组织。这样渐渐变成了药材集散中心。至今境内仍有不少保存完好的炼丹井、洗药池、古寺、药庙等胜迹。樟树人采集、炮制中药材世代相传,掌握了许多秘传妙法,无论是炒、浸、泡、炙,还是烘、晒、切、藏,均有独到之处。优秀药工切的药片,“薄如纸,吹得起,断面齐,造型美”,色、香、形、味、效俱佳。樟树的药师、药工、药商走遍全国药材产地,采集、选购品质上乘的药材原料运回加工,使得樟树的药材品种齐全,质地精良。樟树因此成为全国中药材生产、加工、炮制和经营中心。“药都”的形成,除因其地理条件优越、水路交通发达之外,与其盛产药材,精于药材的种植、炮制、经销和保管,更是密不可分的。阁皂山有天然药材200多种,中外闻名的江枳壳、面枳实,就是当地特产之一。樟树本地,对药材质量的要求非常严格,药材必须纯净,饮片加工务其精细。如今历朝的“药王庙会”已发展成一年一度的全国药材交流大会。每年请柬一经发出,香港、新加坡以及全国各省、自治区、市的药界同仁蜂拥而来。届时的樟树,就成为药的世界、药的海洋。在药都东门外的宽阔坪场上,一片专门用以进行交易活动的富丽堂皇的建筑群拔地而起,总占地面积15000多平方米,可容纳万余人同时进行交易活动。药都樟树,饮誉古今,名冠华夏。樟树药业历史悠久,跨朝越代有1800余年的历史。据史料记载,樟树药业始于汉、晋,成于唐、宋,盛于明、清,吴称"药摊",唐谓"药墟",宋号"药市",明为"药码头",清便有"南北川广药材总汇"之称,故自古则有"药不到樟树不齐,药不过樟树不灵"的美传。

樟树药交会经历了近半个多世纪风风雨雨,成功举办了43届。1958年10月经国家批准,解放后的第一次"樟树全国药材交流会"在原清江县樟树镇的清江饭店举行。到会代表100人,成交金额150万元。

1958年至1965年,共召开10次樟树全国药材交流会,累计到会代表5000多人,成交额达5亿多元。十年内乱,百业凋零,樟交会亦难于幸免,遭受了空前的冲击。停开了十六年。1980年,樟树全国药材交流会中断16年之后又恢复举行,当年11月,樟树召开了第十一次全国药材交流会尽显当代药都风采。此次交流会中西合璧,以三类中药材、中成药、西药、药械为主进行交流。到会单位1041个,代表2673人,交流品种7000多种,成交金额12439万元。1981年,第12次樟交会盛况空前,除台湾外,所有省、市、自治区及13个少数民族均有代表参加。1982年清江县委、县政府决定新辟药材交易市场,以适应发展。新建以高10层的药都宾馆为主体,以及二万五千多平方米为辅助设施的建筑群体和可同时容纳5000人洽谈生意的交易大厅为第一药材交易市场。这个交易市场可接纳万余人参会,有摊位2000余个,大小展馆200多间。

1988年12月,清江撤县设市。市委决定撤消"樟树工作委员会",成立"樟树市药业管理局",担负起振兴药都樟树药市的日常工作和一年一次的全国药材交流会。1989年,新建以药都大厦为主体用于药材交流的15000平方米的建筑群体,交易展馆200多间,摊位2000多个,可接纳8000人以上参会的第二交易场所。会期,第一交易市场与第二交易市场两场可连通为一整体,同时接纳2万人在场内进行洽谈生意和药材交易。

1989年第20次樟交会成交金额首次突破10亿元大关,显示出改革开放后樟树药市强大的生命力。自此以后,每年的药交会参会人数、交流品种、成交金额均直线上升,均全国三大药交会之首。进入九十年代,随着改革开的阵阵春风,全国民族医药行业日新月异,樟交会更是年年创高。

1993年第24次药交会参会人数超过3万,成交金额逾13亿元,盛况空前。恢复"樟交会"的14年来,累计参会人数超18万人,成交金额92亿元以上,居全国三大药市(江西樟树、河北安国、河南百泉)之冠。

1995年10月18日,26次樟树全国药材交流大会隆重开幕,在大会的主要交易场所药都宾馆、药都大厦的第一、第二交易市场内,来自全国各地及新加坡等国的一千八百多家医药集团、公司、药厂和药商共两万多人欢聚一堂,进行热情洋溢、公平友好的交易。在七千多个参展品种中,有一千多个新、特药。大会交易整整进行了六天,成交金额又突破15亿元,仍为全国三大药材交流会之首。1998年,樟树第29次全国药材交流会到会代表集中,人数稳中有增,药厂、药商3千多家,人数逾3万人;交易活跃,参展的药材5000余种,其中成药1800余种,形成药材与成药并存,药品与药械共荣的局面;大会总成交额突破了16亿元。

1999年第30次至2001年第32次药交会的参会人数及成交金额都在以上几届药交会之间徘徊。随着樟树药业的日益发展,樟树规划建设了一个档次高、规模大、硬件设施齐全的新中药材专业市场。新市场的一期工程紧临105国道布局,占地500亩。新市场于2002年基本完工。同年十月,新中药材专业市场成为了樟树第33次全国药材(药品)交易会的主会场。新的场地、新的设施、新的面貌迎来更多的新、老朋友,这届樟交会更是商贾云集,显现出一派勃勃生机。参加大会的厂、商达3500余家,代表人数约3.5万人。场馆爆满,遍地药香。全国著名医药企业、医药批发企业、医药设备制造企业均纷纷参展,大显风采。市场中央建筑面积达八千平方米的"商务会展中心”更是主会场的闪亮点。“中心”一楼安排了160多个3×3平方米的国际标准展位,均被全国各地的参会厂商订购一空,大会在“中心”外设立的800余个药材营销摊位,也被各厂商和个私药商一订而光。整个会场交易活跃,参展品种8500余个,其中新特药占药材药品总数的36%,与往年持平,参会制药机械厂家和药械品种比往年有所增加,尤其是新兴的保健、强身药品大放异彩。这次樟交会成交额逾15.5亿元,接近历史最高水平。

随着会展经济的发展,各地药交会展风起云涌,全国每年大约有近一百余次药交会在各大城市举办。这对缺乏地理优势的几大传统药交会是很大的挑战。2003年的34届樟交会和2004年的35届樟交会面迎着压力,在艰难中固守着传统药交会的阵地。樟树市委、市政府锐意改革,使樟交会年年有创新,届届有突破,始终保持着欣欣向荣的面貌。2005年,樟交会迎来了美好的春天,这一年樟交会首次由江西省人民政府主办,樟树市人民政府承办,极大的提升了樟树药交会的规格,被称为樟树药交会转型的开始。当年的第36届药交会,是江西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实施大开放主战略、加快推进全省医药产业快速崛起背景下举办的一次全国性药交盛会。通过省、市、市三级政府共同努力,统筹协调,做好有关工作。使这届樟交会商贾云集,盛况空前。“层次更高、规模更大、人气更旺、效果更好”成为樟交会的显著特色。这届樟交会内容丰富,好戏连台。除传统意义上的组织药材(药品)大型交易会外,还举办了招商引资洽谈会,进行经济合作项目推介暨签约,本省各设区市都组团到会进行经贸洽谈,有30个招商引资项目。在会上洽谈和签约,合同资金在15亿元以上。同时还举办了中医药产业发展论坛,请国家工程院有关的院士来主讲,共同探讨樟树及全省医药产业发展问题,此外,还有专场文艺演出等大型相关活动。由省政府主办的樟树药交会能够充分挖掘潜力,不断提升展会品牌,促进我省中成药和生物制药业尽快做大做强,进而把樟树药交会办成弘扬药都、宣传江西;光大医药产业、扩大招商引资;打造成一流的专业化、市场化、规范化的全国药界盛会。2006年的第37届樟交会,又写下了新的篇章。这一年樟交会邀请了中央电视台《同一首歌》到樟树,千年药都奏响了时代的华章。《同一首歌》倾情奉献的“走进药都樟树”大型演唱晚会,演绎和传扬了药都文化,更为樟交会添光增色,使代表们感受了不尽的激情和精彩!这一大手笔,在樟交会历史上,在各地其它会展中都是前所未有的,这不仅提升了药都樟树的知名度,也使樟交会又创下了一个新的辉煌!

2009年樟树第40届全国药交会开幕式暨“中医中药中国行”江西樟树站启动仪式在樟树市药都广场隆重举行,这是此次“中医中药中国行”活动在江西境内开展过程中被选定的唯一一个县级市站点。“中医中药中国行樟树站”系列活动包括启动仪式,科普宣传,专家义诊,健康大讲堂,社区、乡村医生培训等6大方面11项内容,成为了此届樟交会一个闪光的亮点。

2011年第42届樟交会期间,由东阿阿胶股份有限公司等9家医药企业还共同组建了“医药品牌高端俱乐部”,以“新医改下OTC的未来”,举办了“中国医药品牌高峰论坛”。公司、药房、连锁药店200余为代表到会,与会代表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积极探讨医药领域推动品牌建设,谋求行业发展的道路,对促进医药企业严格自律,规范医药行业有序竞争,提升医药行业整体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从而使樟交会的学术板块的活动更为丰富更具实效。多年来,樟交会坚持着每年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举办。樟树的数十家医药生产、流通企业和保健品生产、营销企业及中药材加工和经营企业,以主人翁的精神积极参与樟交会相关工作和活动,使樟交会的规模、人气长盛不衰,樟交会也成为了医药会展的“常青树”。

樟树全国药交会在各方药界同仁的参与和支持下取得了喜人的成绩。在这其中凝聚着各级领导的重视与关爱,展示了药都人开拓进取与时俱进的创业精神;更体现了全国各地药界朋友的热情支持和参与。2013年更是樟树历史性的一年,第44届全国药材药品交易会由国家商务部支持。中国中医药协会正式授予樟树“中国药都”。中国药都--樟树的现状2014年,全市医药工业完成产值111.6亿元,同比增长24%;实现工业增加值27.7亿元,同比增长24%;医药商业实现销售收入105亿元,同比增长20.8%;中药材专业市场实现销售收入36亿元;全行业实现税收3.38亿元,同比增长13.2%;中药材基地面积达18万亩,以枳壳、吴茱萸、黄栀子、车前子等道地药材为主,产量5.42万吨,产值3.96亿元;医药生产企业多。全市有医药企业121家,其中通过国家GMP认证的药品生产企业12家(含饮片生产企业7家),药品剂型有丸剂、片剂、颗粒剂、散剂、酒剂、胶囊剂等29种,计500多个产品,其中有国家级新产品3个,中药保护品种5个,全国独家品种13个,国家专利约400余个,可生产各类饮片品种千余个。拥有保健品生产企业50余家,其中26家拥有保健食品生产许可证。医药流通领域。(1)全市通过了GSP认证的流通(批发)企业27家(含内设商业公司),是全省200余家通过GSP医药流通企业的十分之一强,剔除各集团内设商业公司业绩,2014年销售收入达到105亿元。(2)樟树中药材专业市场是建国初期被国务院认定的全国十大中药材市场之一。1996年,经国家一部三局(卫生部、中医药管理局、工商行政管理局、医药管理局)批准,成为全国l7家中药材专业市场之一,也是江西省唯一的国家级中药材专业市场。目前使用的市场始建于2001年,2003年5月投入使用。市场经营区占地235亩,市场总建筑面积20万平方米,可同时容纳1000户以上药商入市经营。现有16个省(市)、72个县(市)的300余户药商在场内经营,交易额36亿元,上市品种2600余个,辐射全国21个省(市)、港、澳、台以及东南亚地区。(3)樟树药交会,是1958年经国务院批准的三个药交会之一,至今已成功举办45届。从2005年开始,樟交会升格为由省政府主办,对彰显中国药悠久的药文化和产业化优势,宣传中国药樟树,扩大招商引资起到了显著效果。2014年的第45届药交会围绕“创新•传承•合作•共赢”主题,进一步深化市场化办会,参会的医药厂商达1.1万家,同比增长10%,参会代表超10万人,与去年持平;参展企业700余家,同比增长12%,参展品种1.6万余个,同比增长7%;签约项目12个,与去年持平,签约资金46.5亿元,同比增长17.9%;成交额达32.6亿元,同比增长6%。药材种植规模大。全市拥有中药材总面积18万亩,种植面积在全省县级市排名第一,品种以“三子一壳”为主,中药材产量5.42万吨,产值3.96亿元。吴城乡庙前黄栀子种植基地为全省首个通过国家GAP认证的中药材种植基地。成立了“樟树市三皇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等多个中药材专业合作社。庆仁中药饮片公司制定了黄栀子种植国家技术标准,正在进行推广示范;“樟树吴茱萸”和“樟树黄栀子”已成功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医药科研实力强。全市药业产业共有专业技术人员2000余人,其中有中级以上职称人才400余人,副高以上职称人员20余人。有2家专职药品、保健品开发研究企业,仁和集团、药都集团、天齐堂中药饮片、庆仁中药饮片、齐灵药业等企业都有自己的研发机构。仁和集团、天齐堂、德上、康宝、利佳和沐恩堂等企业分别与江西中医大学、武汉大学等科研院所进行了各种形式的合作。医药产品品牌响。全市医药企业拥有中国驰名商标5件,省著名商标55件。2008年,樟树市医药产业集群荣获“中国县域产业集群竞争力百强”称号,成为江西省唯一入选的县域产业集群。2010年,“樟树吴茱萸”成功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2013年,“樟树黄栀子”成功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2013年7月,樟树正式被中国中药协会授予中国药都称号,成为我国唯一被权威部门认定为“中国药都”的县市。产业配套领域全。现有为医药企业提供包装、外包设计、印刷、服务中介的企业50余家,年印刷包装产品销售收入突破5亿元;为医药企业提供货物配送的物流企业50余家,还有为企业提供全程服务的专业性公司1家。政策支持力度大。樟树市委、市政府先后出台了《关于培育樟树新中药材专业市场优惠政策的通知》(樟府发[2001]20号)、《关于加快中药产业化发展决定》(樟发[2001]27号)、《樟树市中药产业化、现代化、国际化发展规划》、《关于印发樟树工业开发区优惠政策的通知》(樟府发[2002]4号)、《关于加快医药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试行)》(樟发[2009]25号)、《关于印发樟树市中药饮片暨保健品工业小区建设管理办法的通知》(樟府办发[2012]112号)、《关于印发鼓励中药材专业合作社发展促进药业再上水平的扶持办法的通知》(樟府办发[2013]86号)和《关于印发樟树市扶持保健食品行业发展实施办法的通知》(樟府办发[2013]93号)等多项扶持政策,涵盖了从中药材种植、饮片加工、中成药生产、医药商业流通、药业融资问题以及医药人才落户待遇等各环节全方位的扶持,体现了市委、市政府大力发展医药产业的决心和力度。另外樟树已争取到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关于樟树国家中药原料生产供应保障基地建设实施方案的复函》(工信厅消费函[2013]532号)和江西省国土厅《关于对樟树市利用土地开发复垦新增耕地发展中药材种植业的复函》(赣国土资函[2013]438号),同意并大力支持樟树建设国家中药原料生产供应保障基地和允许樟树市利用复垦新增耕地用于中药材种植。产业发展前景好。一是发展势头好。近五年,我市医药产业平均增速达20%以上,就业人员超2万人,已形成龙头带动,产业集群,品牌响亮的支柱产业。二是发展潜力大。樟树医药产业已列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十大重点支持发展产业,同时樟树建立国家中药原料生产供应保障基地的方案已获国家工信部办公厅同意和大力支持,产业发展潜力巨大。三是发展平台优。为规范并促进中药饮片和保健品的发展,在市工业园规化了“樟树市医药产业孵化创业园”,2014年12月被江西省中小企业局认定为省级小微企业创业园,已有数十家中药饮片和保健品企业入驻。为适应医药产业转型升级,我市正在规划“樟树药都医药物流园”,园区位于樟树高速连接线两侧(仁和大道沿线),规划面积4000亩,一期规划面积2000亩,计划总投资100亿元,作为樟树医药产业升级转型的着力点,园区内主要规划医药物流区(药品交易、电子商务、医药仓储、第三方物流)、中药材市场区、公共服务区(会展、酒店、公共服务设施的建筑群)三大功能区。中药材电子交易中心建设时机电子交易平台的发展态势国内商品市场现状概述国内商品交易中心除三大期货交易中心(上海期货交易中心,大连商品交易中心,郑州商品交易中心)外,还有郑州小麦批发市场(仓单交易)为代表的新中国第五代批发市场从事现货以及远期现货合同交易。系列大宗商品市场的存在,在该大宗商品产业链前端构建了完整的流通系列,不仅完整揭示价格,为相关企业套期保值,而将大宗商品引入金融领域—为商品投资者提供投资工具,从而商品现货市场供求关系也发生变化,这是在国际上以及国内实践客观存在的现象。目前,国内大宗商品现货市场:从地区分布上看,大部分分布在中西部地区,尤其是东部沿海地区。北京、上海、山东、浙江、广西等省区数量较多。从成立时间看,近年来有愈演愈烈之势。从上市品种看,涵盖了农产品、钢材有色、石油化工、橡胶塑料、纺织、中药材等主要大宗产品,甚至有木材、大蒜、苹果、黄酒等品种,上市地一般为上市品种的产区或销区。国内大宗商品电子交易中心发展和特点我国大宗商品电子交易中心始于1997年,经当时国内贸易部(现商务部)批准,国家经贸委等八部委进行联合论证成立的一种新型现货交易模式,即通过网络与电子商务搭建的平台,对相应物品进行即期现货或中远期订货交易的市场。目前,此类市场的管理规范和法律依据主要是2003年7月出台的《大宗商品电子交易规范》和2004年8月人大常委会通过的《电子签名法》。2005年1月8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加快电子商务发展的若干意见》,对促进这类市场的发展也发挥了一定的作用。这类交易中心在我国还属新生事物,发展时间较短,但发展速度很快。据估计,截止2015年底全国已有1024家,交易品种涵盖农副产品(玉米、白糖)、大宗工业原材料(钢材)以及石化产品(石油、塑料、液体化工产品)等。实物交易规模超过30万亿元。同时政府监管日趋完善,行业发展更加有序,供给侧改革为行业发展提供新机遇,交易品种多样化,交易品种发展为652种,其中农产品441种、能源化工类103种、金属类58种、其他类50种,整个市场新老各显其能,市场进入春秋争霸新常态。大宗商品交易中心的产生,一般都基于比较好的现货市场基础。或是位于商品生产地,或是依托现货贸易集散地而产生和发展起来。国内大宗商品电子交易中心的发展分析(1)完善的现代化商品市场体系,是原生品与衍生品市场的有机结合。既以传统的现货市场(原生品市场)为根基,也包括网上中远期电子交易中心、期货市场(衍生品市场)等多层次、多种类型的市场,以满足经济快速发展和企业发展的各种需求。目前我国各层次市场发展并不协调,传统的现货市场比重较大,中远期现货电子交易中心、期货市场等发展滞后。期货市场诞生在发达的现货与中远期仓单市场上,是市场的一种高级组织形式。同时,中远期市场又是完善的现代市场体系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构成整个金字塔体系的塔身部分。我国的中远期电子仓单市场采用了部分期货交易的制度与规则,是市场发展演进的真实需求,向上延伸的同时也提升了底层现货市场的质量,为现货市场高效运转提供了管理风险与发现价格的工具。通过第三方物流的发展与电子商务平台的搭建,此类市场为连接期货与现货市场搭建了一座稳固而可靠的桥梁,一套现代商品市场体系架构已逐渐明朗。首先,此类市场充分发挥了立足现货、提升现货、服务现货的基础功能。现货市场作为现代商品市场体系的“塔基”部分,占有比例最大,参与者最多,是市场不断向上提升的支撑与“基石”。任何商品交易都必须充分立足现货之后,才具备向高层次市场组织形式嬗变与创新的动力和基础,才能发挥衍生品市场应有的功能与效率。无论是大连石油交易中心依托于大连这个东北地区最为重要的石化现货与中远期贸易港口城市、浙江塑料城网上交易中心依托于余姚长期以来“中国塑料城”的现货优势,还是嘉兴茧丝绸交易中心藉助于“杭嘉湖”平原的地理优势与现货基础,发展大宗商品电子交易中心的立足点都是蓬勃发展的现货市场,出发点则是提升与服务现货市场,使其获得更加有效的运行与周转。衍生品诞生于原生品,又服务于原生品。一切市场交易组织形式的创新最终都是为现货市场的繁荣发展服务。大宗商品电子交易中心的基础功能正是体现在提升与服务现货市场的层面上。以中药材类电子交易中心为例,由于我国中药材类期货品种缺乏,现货市场提升需求十分迫切,现有电子交易中心应抓住机会、找准定位,获取更大发展。(2)电子交易市场为期货市场培育了品种、培育了市场、培育了投资者。在立足、提升与服务的基础上,具备条件进行期货交易的品种,将稳步向期货市场过渡,这是市场发展的必然趋势。浙江塑料城网上交易中心的LLDPE中远期现货交易活跃,就为大连顺利推出LLDPE期货品种创造了有利的市场条件;嘉兴茧丝绸网上交易中心的生丝及干茧中远期交易规模可观、辐射范围广泛,将其进一步规范化提升至期货品种并在合规期货交易中心交易的必要性及可行性十分巨大。可以看出,现有大宗商品电子交易中心在自身发展阶段,无形中为“塔尖”的期货、期权等高级市场组织形式培育了品种、市场与投资者。在目前期货市场品种创新缓慢的情况下,现有电子交易中心起到了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应继续鼓励其快速规范发展。(3)大宗商品电子交易中心集信息流、现金流与物流服务于一体。这些市场不仅是交易场所,而且是一个综合信息服务平台,是信息流汇聚、整合与发布的场所。除了将市场自身产生的交易信息及时公布外,还有专门的信息收集和分析人员,将有关行业的国内外市场供求信息、海关信息以及相关商品的运输信息进行整理、分析,提供给客户进行经营决策参考。同时,各市场根据交易商品区域分布,设有委托的定点仓库和合作的物流企业,为客户实物交收提供服务,逐步实现网上交易、就近交收。中国资本市场需要OTC市场,中国商品衍生品市场同样需要OTC。如果说我国在天津滨海新区建立OTC式的电子化场外交易中心以求形成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结构的话,那么我国的商品衍生品市场同样需要电子化OTC市场来满足不同参与者的各种交易需求。大宗商品电子交易中心多数采用中远期现货网上订货的交易形式,则在一定程度上扮演了场外OTC市场的经济角色,在提升现货市场的交易效率与交易质量的同时,弥补了场内期货市场因法规框架制约而导致的创新不足跟不上现实需求的发展缺陷。因此,中国商品衍生品体系呼唤OTC市场,大宗商品电子交易中心责无旁贷。全球网络化电子交易中心大联网、大融合是趋势所在,美国的Globex(全球电子交易中心)就是典型代表。大宗商品电子交易中心连接现货与期货市场,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规范发展与超常规发展相结合,将趋势性地占领现代商品市场体系制高点。相关电子交易中心项目分析以大连石油交易中心为例,大连是东北地区重要的石化中心城市,这是大连石油期货、远期现货市场发展的重要产业基础。2005年大连市的石油加工能力就已达到3000万吨,加工量达1968万吨。同时大连是国内最大的石油仓储基地之一,目前已建和在建的原油和成品油仓储设施规模超过1200万吨。另外,大连已经成为中国北方最重要的石油及成品油集散地,拥有三大港口油品中转设施群,2005年经大连港口岸中转进口的原油和下海的成品油总量已经达到4500多万吨。宁波“中国液体化工交易中心”的产生,是依托于镇海液体化工产品有形现货市场和镇海港口液体化工产品的物流基础设施;“嘉兴茧丝绸交易中心”则地处我国杭嘉湖平原中心地带最大的丝绸生产、加工基地和现货集散地;“余姚塑料城网上交易中心”则以余姚的“中国塑料城”为依托,该塑料城是目前国内最大的塑料原料产品集散地,其有形批发市场十多年来年现货成交量一直位居国内之首。“亳州中药材电子交易中心”依托的是安徽亳州中药材集散地优势。这些市场选择传统贸易中交易量较大、具有代表性的商品及规格作为交易品种,基本反映了现货贸易的特点和现实的交易需求,实现了大宗商品电子交易中心与现货批发市场相互促进互动发展的市场格局。在众多交易品种中,中药材交易市场近年来也进入发展时期,以安徽亳州为例,依托亳州的中药材集散地优势,在2014年10月批准成立了亳州中药材商品交易中心,以传统的中药材交易为基础,努力发展新型中药材电子交易服务,为古老的中药材在当今经济浪潮下找到新的动力和活力。大宗商品交易市场行业进入高速发展期各地政府大力扶持,探索新的发展模式2015年开始,各地政府加大了对现货行业的扶持力度,仅2015年一年,有超过100家大大宗商品交易场所揭牌开业运营。大宗商品交易场所之间与各地政府之间纷纷联合,各地政府利用各自的区域优势和资源,推出各种创新交易平台,创新交易模式,为行业注入活力。证券领域大型机构看好电子交易中心,各地成功并购案例不断保税科技(600794)4000万收购江苏化工品交易中心20%股权2015年7月生意宝(002095)参股宁波港液体化工交易市场2015年11月宏达新材(002002)12.7亿收购广东塑料交易所95.64%股权……行业创新模式推陈出新,为经济建设添加活力不断2015年,现货交易平台崛起,交易模式除了传统的挂牌交易外,市场交易模式进行了多样探索,目前有即期现货、商城交易、现货发售、柜台交易、连续交易、易货交易、竞价交易、现货拍卖、招投标交易、订单交易、专场交易、微盘交易、现货直购、连售交易、现货定制、产品众筹、商品期权等,为市场提供无限活力。发展大宗中药材现货电子商务,提升中药材流通市场如何把丰富优质的中药材资源做成樟树精品,将国药瑰宝做强做大畅销海内外,这就是如何破解中医药营销市场瓶颈,发展中医药产业所面临的头等大事。所以说,积极打造中药材大宗商品电子市场,是发展中药材物联网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这里所指的中药材大宗商品电子市场并不是一般理解上的大宗商品交易市场,而是指在江西省区域内,以众多中药材生产资料市场或大宗商品交易市场为实体支撑并集成提升的区域贸易功能体现。对江西省来说,建设中药材大宗商品电子市场就是中药材物联网功能提升的概念,是增强江西省经济影响力和辐射力的一个重要载体。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特别是进入21世纪后,中国的大宗电子中远期市场如雨后春笋般的发展,他们的诞生有着非常明确的市场定位,即:盘面交易与现货接轨,也就是中远期交易与现货接轨。鲜明的市场定位是区分现货市场与期货市场的标志。也正是这一定位才达到了培育现货市场之目的。但是,一直以来,我们对大宗电子中远期市场称谓总没有脱离现货二字,当然它与二级市场体系划分不无关系,因为它不是期货市场,就只能是现货市场。随着信息化水平的提升和中药现代化的推进,那种分散的、农贸市场摊位的原始交易方式,已不能适应现今中药材流通的需求,市场将快速向现代化交易方式转型。中药材大宗商品市场将形成一个规范化、规模化、集约化、企业化的中药材交易场所。交易市场将按功能分区设置专业经营区,实现电子化经营管理,并配备相应的仓储、运输和质检机构,使交易市场成为兼有交易商铺、中药材检验与检测、电子商务、信息查询、仓储物流等多项功能的流通平台。中药材大宗商品电子市场就是利用Internet网络广域空间快捷优势,创建的一种新型的间于期货市场与现货市场之间的快捷便利市场。中药材交易市场对新型的电子市场交易也非常迫切,因为,中药材及饮片具有价格波动频繁、可长期贮藏、商品品质可以明确评价与划分、大生产与大流通等特点,符合发展中药材大宗商品中间市场的基本要求。因为,中药材大宗商品中间市场,它不是仅仅订单交易非常标准化,而且参与主体必须是在中药材这个行业内,他们利用资金、信息、物流和好的提前交割制度来最大限度地满足现货市场需求,运用中远期定价机制来为广大企业与现货商提供提前定价和规避可能的经营风险。中药材大宗商品电子市场将改变药材传统的人流带动物流交易方式,转向以信息流带动物流,同时,通过电子商务平台建立供需关系,建立“订单农业”,引导中药材生产的规模化、标准化、组织化。通过信息的快速传播交流,对国内外中医药发展进行深层次的动态追踪,在此基础上进行预测性、综合性战略情报的信息分析研究工作,就可解决当前药材产销中存在盲目种植、种植方式落后、中间环节过多等方面的难题。依托全省的中药材资源优势和江西百禾药业有限公司平台,以及中国樟树药材交易城的交易商铺物理空间,选择几种种植面积和交易量比较大、易标准化的中药材原材及饮片,打造一个综合型的中药材大宗商品中间市场。整合现有凌乱散小的中药材交易市场,集成门户网站、电子交易、物流信息、药材云数据交换、标准化、安全生产、行政审批等系统建设综合服务,形成江西省特色中药材资源共享。促进商流、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集聚,形成一个强大的中药材大宗商品电子市场优势,创出一个有国际知名度的江西“樟树药都”品牌,最终使江西成为中国乃至亚洲地区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中药材大宗商品交易、定价、结算和信息等服务中心。通过计算机网络把中药材大宗商品电子市场有机结合起来,使中药的产、供、销和人、财、物信息达到一体化管理这种创新交易服务模式,可以规避药农的种植盲目性和商家建仓压货的经营风险,帮组企业在原料采购上降低生产经营成本,无形中延长了中药材产业链。实现药材种植生产与市场的高效对接,采用电子交易催生出一种崭新的中药材交易商业模式,减少中间环节,提高了特色农产品经济效益,为药农在提升经济效益规避市场销售风险,为政府指导农民种植决策提供依据,并从创新的管理中得到更大的经济效益。中国(樟树)百禾中药材电子交易中心发展规划概要中国(樟树)百禾中药材电子交易中心项目定位中国(樟树)百禾中药材电子交易中心致力于建立一个公正、公平、公开、高效的市场交易环境,并提供交易、信息、质检、仓储、运输、保险、结算等第三方中介服务。中国(樟树)百禾中药材电子交易中心在供需双方充当一个中立者的角色,提供一个交易平台,供买卖双方直接交易签订合同(电子合同)。中国(樟树)百禾中药材电子交易中心提供信息服务,提供在线支付服务;提供各种仓储、运输等物流服务。中国(樟树)百禾中药材电子交易中心通过门户网站发布大量的行业信息促进行业间的沟通,交易平台上集中交易产生的价格生动地反映了市场的供求变化,加快整个供应链上的流动。中国(樟树)百禾中药材电子交易中心通过提供并不断完善的仓储和运输等物流服务,使商品供应环节大幅减少,按需供应、随需采购的可能性不断增加,购销过程中的风险进一步降低,从而使商品的价值得到理性回归,促进商品行业的发展。中国(樟树)百禾中药材电子交易中心为客户开展商品质押业务、开通网上银行服务、规范交易资金管理、建立交易双方信用评估体系,增加交易资金的流量、加快流转速度,解决供应链资金流问题。通过电子交易平台,有效解决信息流、资金流、物流的问题。业务模式规划信息资讯定义:为会员提供及时、全面、权威信息及咨询服务的一种服务项目,内容包括行业信息、企业信息、价格信息、交易信息、到货信息、结算信息、会员信息、港口信息、船务信息、铁路信息等。代理采购服务定义:基于买方对交易中心的委托采购需求,由交易中心直接与双方签订或组织双方签订中药材购销合同,从而解决因买方采购量小、采购渠道有限、处于议价劣势所导致交易无法达成的矛盾,促进中药材交易达成的一种服务项目。诠释:许多中小型买方采购量小,采购渠道有限,在采购过程中处于议价劣势,需要市场能够为他们提供既能满足采购需求,又可提供多种渠道选择的机会;交易中心将采购需求进行汇集,代表众多买方与建立的采购渠道进行供需对接。在合同签署过程中,首先,买方与交易中心签订代理采购协议,交易中心在找到匹配的卖方后,经买方确认,然后,由买方与交易中心签订中药材购销合同,再由交易中心与卖方签订中药材购销合同。库存管理定义:基于降低成本、保障供给的需求,受客户委托,由交易中心建立动态库存,解决药材损耗、场地占用、资金占用等问题的一种服务项目。交易中心保证客户输入中药材和输出中药材的产品品质一致性,并约定产品差异的补偿条款和拒收条件。客户可以根据交易中心库存网络情况选择所需的存货地和交货地。诠释:(1)动态库存建立:当有既要降低库存管理成本、又要保障供给需求时,需方委托交易中心建立动态库存,并允许交易中心在保障供给的条件下调配库存。(2)动态库存扩展应用:当买方需要提前收货时,可委托交易中心利用动态库存提前付货;当卖方暂时无法按时供货时,可委托交易中心利用动态库存及时供货。综合物流定义:基于交易商对物流服务的需求,由交易中心通过整合第三方运输资源,为交易商提供一站式的物流服务的一种服务项目。诠释:交易商与交易中心签订运输委托协议,再由交易中心与运输企业签订运输委托协议,然后,由交易中心协调交易商、运输企业完成整个运输过程。仓单抵押监管定义:基于交易中心与金融机构签订的合作协议以及中药材买卖双方签订的购销合同,由交易中心为交易商和金融机构提供抵押中药材的价值和风险评估服务,为金融机构提供中药材品质和数量的监管服务,从而解决因交易商资金短缺导致无法达成交易的矛盾,促进中药材交易达成的一种服务项目。诠释:交易商资金短缺无法向金融机构融资、金融机构缺乏中药材专业评估无法贷款给交易商;交易商和金融机构需要既有信誉保证又有中药材买卖专业评估能力的信用融资中介,为双方提供价值和风险评估。代垫货款定义:基于买卖双方的长期购销协议,由交易中心分别与买卖双方签订中药材购销合同,满足买、卖各方的结算条件,从而解决由于买卖双方因结算条件无法达成一致所导致的交易无法达成的矛盾,促进中药材交易达成的一种服务项目。诠释:买卖双方虽然签订了长期购销协议,但在结算条件上无法达成一致,买方要求先付货后付款,卖方要求先付款后付货;双方需要有一个共同信任的且具有实力的独立第三方,来满足各方结算条件。结算服务定义:基于买卖双方的中药材购销合同,由交易中心以独立第三方与买卖双方签订委托结算协议,解决由于买卖双方因缺乏结算互信所导致的交易无法达成的矛盾,促进中药材交易达成的一种服务项目。诠释:买方担心付款后卖方不发货以及所发货物的品质和数量出现问题,卖方担心发货后无法收到货款,需要独立的第三方作为结算的信用中介,以控制货、款的结算风险。检测检验定义:根据交易商对检测检验的需求,由交易中心通过引入权威质检机构,并代其委托质检结构完成检测的一种服务项目。商业推广策略为了加快中国(樟树)百禾中药材电子交易中心开发与建设,并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依托江西,面向全国,精心打造中国最大的中药材网上现货商品交易中心。特制订如下营销方案(框架):首先,在市场营销方面,应建立以代理商为核心的市场营销体系,实行区域独家代理制。通过渠道建设,迅速扩大市场规模,不断提高市场占有率。应以江西为中心,然后辐射到周遍地区,最后面向全国和全球。充分利用现有的客户资源优势,迅速建立起区域代理体系的雏型,以点带面,在最短时间内向周遍地区扩展、延伸,最终占领全国市场。其次,充分利用网络(网站)的优势,积极做好网络营销。通过开设网上商铺等手段,提供商品供求信息(包括企业广告),还可以通过手机的“微信平台”,加强与客户的联系和沟通,不断增强“市场”的知名度,全方位树立“樟树中药材交易”品牌。与此同时,通过对企业文化的宣传与传播,逐步树立起自身品牌优势,为“市场”的可持续性发展服务。充分利用好现有的网站资源优势,通过与相关专业网站的友情链接,扩大网站的影响力和知名度,另外,可以通过网站来发展一大批的“信息会员”,使其能够成为“市场”的潜在客户源,逐步建立起客户对“市场”的忠诚度。尽快印制精美的“市场”宣传手册(材料),重点突出我们的特色和亮点(与相关市场的差异性),包括:“交易中心”简介、交易品种和交易形式,给客户一个直观的了解。可以选择合适的周遍区域做一些户外广告(牌),全方位地宣传和介绍“交易中心”。最后,通过各种形式多样的营销活动(包括产品和市场推介会、信息发布会等),尽快提高客户对本交易中心的认知度,培养客户的忠诚度,从而保障交易中心的正常运营和良性发展。建设初期,可以采取每个月召开一次“推介会”的形式,不失时机地推出能够满足市场和客户需求的商品网上交易品种,在最短的时间里,扩大“交易中心”的影响力,不断提高凝聚力,使得更多的业内人士能够比较清楚地了解“交易中心”,真正体会到“交易中心”带给他们的巨大商机和经济利益,最大限度地吸引全国范围的商品现货商来积极参与“交易中心”推出的各种形式的网上交易。加强与相关媒体的密切合作,与之结成战略合作伙伴,从而达到“双赢”或“共赢”的效果,使“市场”不断地做大和做强,最终实现“交易中心”的战略发展目标。 总之,在市场开发与市场营销方面,我们一定要打“组合拳”,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既要讲究战略,更要讲究战术,要突出速度,要充满“狼性”,还应具有敢于刺刀见红的“亮剑”精神,充分发挥团队的作用,同时也要发挥每个人的聪明、才智,创造性地开展市场拓展工作。a、商品贸易展销会,本公司将参加各类活动来提高商品市场的知名度。 b、广告宣传。开展印刷品广告宣传活动,主要发表在杂志、报纸上,配有突出重点的论述宣传,同时还设计出宣传手册,增加宣传效果。c、新闻发布会。由媒体进行采访报导,新闻介绍,和举办新闻发布会。计划聘请一位全日制的公共关系经理来继续从事这一有效的工作。d、年度会议/学术讨论会/行业论坛。参加几个主要商品项目的学术会议。e、贸易刊物、文章报导。市场负责人经常作为商品行业的专业人士参与许多有关本行业的讨论,经常就有关产品和市场问题发表意见。f、直接邮寄。收集客户资料,直接向客户邮寄商品资讯、市场文件等。g、商品标准制定。制定企业标准体系,建立商品认证中心,在行业提升权威。发展阶段规划阶段实现目标第一阶段管理基础年一、管理目标:搭建权威的信息流平台。分布建立区域中药材资源信息数据库、中药材企业数据库、中药材供应链数据库等,向区域内中药材企业,提供信息化咨询、建设、研究服务,帮助其提升信息化水平,逐步建立行业内的专业化地位建立供应链交易系统平台。中药材企业的业务流程可看作是一条由供应商、企业本身、分销网络以及客户等各个环节紧密联接的供应链。因此完成信息流的整合后,需尽快搭建以交易、交收、结算为核心的供应链基础平台,促进中药材供应链上的各供应商、销售代理和客户建立基于平台的、利益共享的合作伙伴关系,最终实现中药材企业供应链结构。设立储运仓库。先期在省内中心仓库;在省外山东、内蒙、江西、设立中心仓库。中心仓库既是当地的中药材储运管理中心,也是交易平台的分支机构,宣传、动员当地的相关企业进入交易平台进行交易。围绕储运仓库建立的配套子系统。客户开发与管理系统、采购与销售系统、资金流管理系统、加工系统、联合物流系统、融资服务系统等服务内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