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第三节 印度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eba7bb24832dde74603bec40ecbf6c80/eba7bb24832dde74603bec40ecbf6c801.gif)
![初中地理-第三节 印度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eba7bb24832dde74603bec40ecbf6c80/eba7bb24832dde74603bec40ecbf6c802.gif)
![初中地理-第三节 印度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eba7bb24832dde74603bec40ecbf6c80/eba7bb24832dde74603bec40ecbf6c803.gif)
![初中地理-第三节 印度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eba7bb24832dde74603bec40ecbf6c80/eba7bb24832dde74603bec40ecbf6c804.gif)
![初中地理-第三节 印度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eba7bb24832dde74603bec40ecbf6c80/eba7bb24832dde74603bec40ecbf6c80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标分析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确定下列教学目标:1.运用地图描述印度的地理位置,指出其主要的地形区。2.通过阅读图文材料了解印度的古代文明及风俗特点。3.运用图表和数据,说明印度人口增长的特点,以及由此带来的人口问题。4.了解印度主要农作物,运用地图说出农作物分布与当地自然条件的关系。5.运用地图说出印度主要工业部门及工业中心。教学重、难点:1、运用图表和数据,说明印度人口增长的特点,以及由此带来的人口问题。2、运用地图说出印度主要工业部门及工业中心。教材分析这一课题选自商务星球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的第八章第三节。本节教材属于世界地理分区部分。“印度”一节是我们邻近的国家和地区中特别选择的一个与我国有着许多共同点的国家,本课内容是根据九年义务教育中学地理教学计划和新大纲编写的,以环境—资源—人类活动为线索,正确阐明人地关系。学情分析学生在之前已学过东南亚、日本等国家的知识,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对区域地理的学习方法有了一定的了解,具备基本的读图能力及从地图和各种统计图表提取、分析、归纳地理信息的能力,但是由于知识面不够宽,信息来源有限,看问题的层次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课题:第八章不同类型的国家印度教学目标:1.运用地图描述印度的地理位置,指出其主要的地形区。2.通过阅读图文材料了解印度的古代文明及风俗特点。3.运用图表和数据,说明印度人口增长的特点,以及由此带来的人口问题。4.了解印度主要农作物,运用地图说出农作物分布与当地自然条件的关系。5.运用地图说出印度主要工业部门及工业中心。教学重、难点:运用图表和数据,说明印度人口增长的特点,以及由此带来的人口问题。运用地图说出印度主要工业部门及工业中心。教学方法:比较法、观察法、讨论法。教具:ppt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欣赏舞蹈,猜一猜是哪一个国家的舞蹈?二、自主思考要求:1、快速浏览导学提纲中的学习目标,明确本节课的学习要求。2、阅读课本第69到74页内容,用红笔在课本上做好圈点勾画,标出自己的疑难问题。3、完成导学提纲上的题目。4、时间:10分钟三、合作议惑同桌之间,交流自学中的疑难问题。小组内,讨论以下问题:1、印度人口数量大,增长快给印度的资源、环境、社会、经济带来了哪些影响?2、结合印度主要农作物的分布说一说印度是如何因地制宜地发展农业的?3、印度的工业分布与原材料分布之间存在什么样的关系?四、激情展示国家:1_____2_____3_____4_____5_____6_____海洋:A______B______C______半岛:D_____河流:E____山脉:F_____从下列图片中说说印度的文明恒河被印度人称为,印度教教徒更是将其尊为。是印度的第一大宗教。【体验印度风俗】【人口大国】印度的人口增长特点是:印度人口众多造成的影响:【想一想】印度的妇女可以天天穿着漂亮的纱丽,为什么?在我们居住的城市能够天天穿着这种纱丽吗?孟买多年平均各月气温和降水量图孟买多年平均各月气温和降水量图看图思考:1.印度属于哪一种气候类型?2.其气候特点是什么?热带季风气候的雨季与旱季月份风向吹向降水季节6~9月10月~次年5月季风对印度水旱灾害的影响:水灾旱灾西南风的变化【水旱灾害频繁的国度】【发展中的工业】印度主要有哪些工业部门?工业中心和原料产地有何关系?五、点评总结1、这节课我掌握了哪些知识?2、我认为哪几幅地图是重要的,分别能够告诉我们什么信息?3、我疑问都解决了吗?六、课堂检测要求:1、独立地、迅速地完成导学提纲上的题目。2、完成以后认真检查,并举手示意。【随歌谣学地理】印度文明古国有印度,工业发展很迅速;北部边境喜山驻,恒河平原中间铺;西南季风送雨露,早来晚走水灾苦;因地制宜种作物,绿色革命改技术;孟买大港产棉布,黄麻织物疙瘩粗;班加罗尔在南部,信息高速通印度。七、板书设计第三节、印度一、文明古国二、人口大国三、农业大国四、工业大国八、课后反思教学反思印度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早在4000多年前,印度就形成了统一的国家,肥沃富饶的印度河平原、恒河平原孕育了灿烂的古代印度文明,它凝聚了东方的智慧,散发着精神的魅力,印度与中国地缘关系密切,文化交流源远流长,两国都有悠久的历史与文明这节课在教学设计上我认为有以下几个优点:1.本节课的最大特点是重视了印度人文地理知识在学生头脑中的生成。注重了地理知识的前后联系与引导推理,使学生自然而然的掌握了地理知识,顺理成章的去记忆地理知识。充分利用多媒体来进行演示,图文配合使学生的直观感受与理性思维相结合,使学生在认识气候、地形条件对农业发展的影响和工业的布局与资源分布的关系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2.本节课重视引导,设计了较多的活动,重视学生的参与,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锻炼了学生的分析、推理和思考能力。本课的不足:1.在课堂上学生的分析推理能力还是较差,不能够通过地理事物的相互关系来理解、记忆地理知识,要分层次对学生进行指导,力争全面提高不同层次的学生,关爱照顾最不会学习的学生。2.尽可能的理论联系实际。让教学贴近现实生活,用生活的知识来学习地理!努力方向:多关注学生的学习中的思想动态,及时交流,帮助每一名学生取得优异的成绩。评测练习《新西游记》里的孙悟空重返“西天”圣地,惊奇地发现:“西天”改称为南亚,“天竺”改称为印度;“印度河”干流却没有流经印度;佛教发源地绝大多数人不信佛教;络绎不绝的人群在参观一个用白色大理石砌成的古建筑,听说这是古代一个皇妃的陵墓……据此完成1、2题。
1.印度河干流流经的国家是()
A.印度 B.巴基斯坦
C.埃及 D.朝鲜2.“白色大理石砌成的古建筑”是下图中的()
A.① B.② C.③ D.④印度农业部发布消息称,印度2010~2011年度的粮食产量达到2.415亿吨,创历史最高纪录。读“印度资料图”,完成3、4题。3.印度农业部称,印度粮食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度环境安全管理借读生实习协议-@-1
- 咨询服务居间协议
- 衢州波形沥青瓦施工方案
- 鞍山2024年小升初数学试卷
- 药品配送应急服务方案
- 陇南电梯内部装潢施工方案
- 代签工程质保金合同范例
- 茂名工厂道路划线施工方案
- 公司出售股权合同范例
- 单招湖南数学试卷
- 2025中国南光集团限公司校园招聘高频重点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机加工行业安全生产风险辨识及控制清单
- 江苏省苏州市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八年级数学期末模拟卷(一)(无答案)
- 【历史】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复习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 社区中心及卫生院65岁及以上老年人健康体检分析报告模板
- 化工过程安全管理导则AQT 3034-2022知识培训
- 第02讲 导数与函数的单调性(教师版)-2025版高中数学一轮复习考点帮
- 2024届新高考语文高中古诗文必背72篇 【原文+注音+翻译】
- 中华人民共和国学前教育法
- 2024年贵州公务员考试申论试题(B卷)
- 三年级(下册)西师版数学全册重点知识点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