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与生活_第1页
社会学与生活_第2页
社会学与生活_第3页
社会学与生活_第4页
社会学与生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社会学与生活第一页,共一百零六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三第一章认识社会学引言:社会学跟我们有什么关系?第一节何谓社会学?第二节社会学的发展第三节主要的理论观点第二页,共一百零六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三引言:社会学跟我们有什么关系“个人只有通过置身与所处的时代之中,才能理解他们自己的经历,并把握自身的命运,他只有变得知晓他所身处的环境中所有的个人的生活机遇,才能明白自己的生活机遇。”第三页,共一百零六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三社会学与我们的关系了解日常生活情境的形态与意义关注大的社会议题第四页,共一百零六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三第一节何谓社会学? 社会学的想象力社会学与社会科学何谓社会学第五页,共一百零六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三一社会学的想象力米尔斯在《社会学的想象力》中,社会学想象力丗一种心智品质,这种品质可以帮助人们利用信息增进理性,从而使他们看清世事。社会学想象力使我们看到,一些看起来是个体的事情,当把它放到社会背景去的时候,却成为社会现象。举例:喝咖啡

第六页,共一百零六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三构成社会学的想象力关键要素在于,能以局外者的角度来观察自己的社会。举例:美国足球与巴厘岛的斗鸡社会学的想象力能是我们超越个人经验与观察,进一步了解更宽广的公众议题。举例:离婚与家庭的重新定义

第七页,共一百零六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三二社会学与社会科学心理学关注心理过程,社会学关注客观的、可测量的社会现象;政治学关注国际关系,政府运作,以及权力与权威的行使,社会学关注组织所具有的共同属性;经济学关注价格、竞争、垄断,社会学关注经济现象的社会基础及其相互关系;人类学关注地方性文化、象征和意义,社会学关注具有普遍意义、可解释的文化现象。第八页,共一百零六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三三何谓社会学?社会学(sociology)就是研究社会行为与人类群体的科学。它主要是研究社会关系对人们态度和行为的影响,以及社会是如何建构与变迁。社会学家的发现也许很像常识,那是因为他们处理的是我们生活中各个层面的现象;但差异在于,社会学家的发现都经过了检验。第九页,共一百零六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三第二节社会学的发展从哲学中脱胎涂尔干的贡献马克斯.韦伯卡尔.马克思当代发展

第十页,共一百零六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三一从哲学中脱胎社会学”一词最早由法国哲学家,社会学家孔德在1838年10月出版的《实证哲学教程》第四卷中正式提出的。

19世纪对法国的知识分子来说,是个动荡不安的时代。在1789年革命的早期,法国的皇室被推翻,接着,拿破仑同样欧洲的企图也被粉碎。如此混乱之际,哲学家开始思考怎末改进社会。奥古斯德.孔德(AugusteComte,1798——1857),作为19世纪初且最具影响力的哲学家。他相信,要发展社会就必须发展社会的理论科学,同时对人类行为进行系统研究。他发明社会学这个术语来代笔研究人类行为的科学。孔德描绘了重建法国社会和一般人类社会社会的宏伟蓝图:建立一种道德共同体,建立“人道教”,相信科学而抛弃信仰和教条。不足:孔德虽然把社会学从纯粹的哲学中脱胎了出来,而且强调社会学的物理学性质,但是《实证哲学教程》的论说仍然是哲学式的。仍然在用演绎的方式阐发对科学,社会以及两者哲学关系的思考。第十一页,共一百零六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三二涂尔干的贡献涂尔干(EmileDurkheim,1858——1917)作为一个犹太人社会宗教领袖之子,涂尔干分别在法国和德国受过教育。他在叙述领域中声誉卓著,并在法国获聘为最早的社会学教授。但是他真正为后丗所称颂的,是他坚持认为人类行为不能只以个人行为存在,而必须要把行为放到社会的范畴中去加以了解。著作《劳动分工论》《自杀论》《社会学方法论》第十二页,共一百零六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三三马克斯.韦伯主要观点:我们不能用客观标准的方式来分析研究社会行为,因为这和量体重和测气温截然不同;为了完全了解举止行为。我们必须了解人类行为的主观意图——了解当事人是如何看待与说明他们自己的行为的。理想型(idealtype)科层制第十三页,共一百零六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三四卡尔.马克思在马克思的分析当中,社会根本上厉害相互冲突的阶级。马克思对当代思潮有极大的影响力,他的著作对于后来的俄罗斯、中国、古巴以及越南革命的领袖们,产生了鼓舞和指导作用。马克思所强调的可以影响一个人社会位置的群体归属与结合,正是当代社会学中最重要的主题。第十四页,共一百零六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三五当代发展简.亚当斯罗伯特.默顿第十五页,共一百零六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三简.亚当斯在20世纪初期,美国有许多杰出的社会学家,他们视自己为社会的改革者,专注于有系统的研究,藉以改善腐败的社会。亚当斯便是其中一位著名的女社会学家。她曾与他人共同创立了赫尔会馆。她曾与黑人作家兼教育家艾达.韦尔斯合作成功组织了芝加哥公立学校中种族隔离政策的实施。第十六页,共一百零六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三罗伯特.默顿默顿发展出一套关于越轨行为的理论,经常为各界所用.他认为个人行为受到社会所认同的目标与手段影响.默顿同时强调,我们应该努力结合宏观层次和微观层次来研究社会。第十七页,共一百零六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三中国社会学的发展

在中国知道社会学是什么的人不是很多,其实社会学作为一门学科也不过只有160多年的历史。社会学自诞生之日起就始终处于被误解与纠正误解之中。最早的误解来自于意识形态方面,在工业社会早期,激进的人们把社会学同作为意识形态的社会主义混为一谈,不断压制社会学的发展,甚至到20世纪的初年,这样的误解依然存在。在帕森斯的结构功能主义为“美国梦”的实现者大唱赞歌以后,真正的社会主义国家却把社会学看作了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认为那是为资本主义社会辩护的工具,不仅在前苏联遭到批判,1952年,在中国进行高等教育机构改革的时候,干脆就把社会学专业取消了。

这种处境既是社会学的悲哀,也是社会学的幸运。所谓悲哀,是因为作为一门严肃的.以科学见长的学问始终被作为意识形态的东西随意兴废,一方面有损人类知识探索的尊严,另一方面也为人们正确地认识这门学科制造了混乱;所谓幸运,是因为这门学科毕竟生存下来了,并稳定地成长起来。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人们发现,无论是人类的经济生活还是政治生活,都深深地植根于社会,对社会的探索不仅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对社会学感兴趣的人们,也吸引了主流的经济学家和政治学家,有几位诺贝尔经济奖学金的得主所研究的就是社会经济问题,如家庭经济分析.信息不对成称分析等。

在欧美等发达国家社会学理论研究十分发达,社会学家有着较高的社会地位,社会学研究发达的程度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发展水品的重要标志,但在中国对此重视很是不够,《环球时报》上曾有过这样的报道。中国要想继续保持快速健康的发展,避免走别人的老路就必须高度重视社会学的研究发展,大力宣传社会学,让社会学为中国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要研究和发展社会学就必须弄清楚什么是社会学?究竟什么是社会学,社会学是研究什么的在广大社会学研究者中并没有形成被大家所接受的统一的说法,出现这种难题的原因不是社会学本身有多艰深.有多复杂,以至于其基本道理无法用简单的语言来表达;而是恰恰相反,社会学离我们的生活.工作和学习太近,社会学研究的对象大都是伴随在我们周围的日常社会现象,有些现象在一般人看来简直是司空见惯.再平常不过了,或者简直就没有什么意义。问题是,恰恰就是这些日常生活中很被人们视而不见的社会现象,构成了社会学研究的基本对象,构成了社会学家的基本兴趣点,譬如一些经典的社会学研究议题像自杀.爱情.婚姻和家庭,还有教育.信仰.宗教.劳动.经济生活和权利等等。第十八页,共一百零六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三第三节主要理论观点功能主义冲突论交换理论符号互动论第十九页,共一百零六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三一功能主义视角来源:把社会和生物有机体的类比基本理念:社会的组成部分(如家庭,企业,社区和政府)都是社会的的器官,对社会的整体发挥着作用;强调道德共识在维护社会稳定和秩序中的重要作用。代表人物:马林诺夫斯基帕森斯默顿不足:过分强调社会的一致性和协调性,强调社会的部分有助于社会的整合,使得其解释能力受到重大约束,尤其是在社会内部处于不平静状态条件下,功能主义几乎没有能力进行解释。第二十页,共一百零六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三二冲突论基本观点:社会中的资源丗有限的,因此资源的争夺始终是社会的主旋律,绝大多数社会绝非像功能主义者所描述的那样处于和谐均衡的状态,社会的基本状态就是冲突,秩序是冲突结果。代表人物:达伦多夫柯林斯科塞:“安全阀”机制第二十一页,共一百零六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三三交换理论基本观点:强调对人类行为和心理动机的研究,批判只重视宏观制度和结构或抽象社会的功能主义,倡导在个体层次上研究社会的基本现象,提出社会交换是最好的研究对象。两种不同取向的交换分析策略:从个体层次出发来解释个体的行为和从人际层次(微观结构)层次出发来解释宏观社会结构。霍曼斯(个体层次):成功命题刺激命题价值命题剥夺命题与满足命题布劳(人际层次):从描述交换过程及其在微观层次上的影响开始,试图通过层次的分析来解释宏观社会层次的结构和制度。第二十二页,共一百零六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三四符号互动论理论特点:完全从主观立场出发来讨论人际交往,研究的主要问题是日常生活中的交往,即人是如何使交往产生实质意义的。代表人物及其理论:库利——镜中我戈夫曼——戏剧理论第二十三页,共一百零六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三第二章人的社会化讨论:人之初,性本善?第一节环境与遗传第二节社会化理论第三节社会化的影响因素第五节无法速成的社会化第二十四页,共一百零六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三讨论:人之初,性本善?性善论性恶论无善无恶论善恶皆有论第二十五页,共一百零六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三第一节环境与遗传环境的影响遗传的影响环境与遗传的交互作用第二十六页,共一百零六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三一环境的影响伊莎贝尔的案例狼孩的故事灵长类研究启发:只关心婴儿的生理需要是不够的第二十七页,共一百零六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三二遗传的影响双生子研究奥斯卡与杰克的案例第二十八页,共一百零六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三三环境与遗传的交互作用先天遗传为社会化提供了可能性后天环境将这种可能性变为现实性第二十九页,共一百零六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三第二节社会化理论库利的镜中我理论米德的自我理论弗洛伊德的人格发展理论皮亚杰的发生认知论第三十页,共一百零六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三一库利的镜中我理论(looking-glassself)发展自我认同与自我观念的过程有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我们想象在其他人面前如何表现;第二阶段,想象他人如何评断自己;第三阶段,别人的印象会使我们产生某种感觉。第三十一页,共一百零六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三二米德自我的理论在孩子出生的最初几个月里,他们并未意识到自己与他人的区别。对自我的认知是在语言的发展和对符号的理解中形成的。“主我”与“客我”客我的发展经历的三个阶段:模仿阶段游戏阶段群体游戏阶段第三十二页,共一百零六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三三弗洛伊德的人格发展理论弗洛伊德将人格划分为三个部分:本我自我超我心理性欲发展的理论是弗洛伊德关于心理发展的主要理论,他将力比多的发展分为五个阶段:口唇期(0—1岁)肛门期(1—3岁)前生殖器期(3—16岁)潜伏期(6—11岁)青春期第三十三页,共一百零六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三四埃里克森的八阶段理论格发展的每个阶段都由“认同危机”产生,通过对危机的解决,人获得了一个稳定的自我,包括对生活的许多基本关怀。(一)婴儿期(约0-2岁):信任与不信任,体验着希望的实现(二)儿童早期(约2——4岁):自主与怀疑,体验着意志的实现(三)学前期(约4——7岁):主动与内疚,体验着目的的实现(四)学龄期(约7——12岁):勤奋与自卑,体验着能力的实现(五)青春期(约12——18岁):同一与自我混淆,体验着忠实的实现(六)青年期(约18——25岁):亲密与孤独,体验着爱情的实现(七)中年期(约25——50岁):代际关怀与自我沉浸,体验着关怀的实现(八)老年期:完善与绝望,体验着智慧的实现人第三十四页,共一百零六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三五皮亚杰的发生认知论在人的早期发展中,对意义的获得并不只是被动的接受信息,而是要对周围的世界感知进行选择和解释,因此人的学习也包括一个积极主动的过程。感觉运动阶段(出生——2岁)前运算阶段(2——7岁)具体运算阶段(7——11岁)形式运算阶段(11——15岁)第三十五页,共一百零六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三感觉运动阶段(出生——2岁)儿童长到4个月左右的时候,还没有能力将自己与周围的客体进行区分。也不能感知自己视野之外的任何存在。当儿童通过接触客体、操作客体以及用身体对环境进行探求,进而逐渐学会把人与物进行区分的过程就是感觉运动。通过这样的活动,儿童理解了周围世界的特征。第三十六页,共一百零六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三前运算阶段(2——7岁)儿童只以自己的观点来解释世界(称之为“自我中心”),;掌握了语言,并试图用语言来表达客体,以抽象形式来表现印象;此时的儿童还不能系统的运用自己的心智能力。第三十七页,共一百零六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三具体运算阶段(7——11岁)儿童掌握了抽象的逻辑概念,并能运用因果逻辑。第三十八页,共一百零六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三形式运算阶段(11——15岁)进入这个阶段以后,孩子能够掌握高度抽象和假设性的概念,譬如能够通过假设和逻辑比较来获得解决问题的办法。第三十九页,共一百零六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三第三节社会化的影响因素家庭学校同辈群体大众传媒职场国家第四十页,共一百零六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三第五节无法速成的社会化讨论:三岁看小,七岁看老。第四十一页,共一百零六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三第三章社会群体第一节人类的群集性第二节初级群体与次级群体第三节群体是如何运作的第三节组织与组织理论第四十二页,共一百零六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三第一节人类群集性《甲方乙方》中刘万成和唐丽君的故事。对群集性的社会学解释:在人类社会中,社会成员都有两种基本需要,一种被称为工具性需要,一种被称为表达性需要。第四十三页,共一百零六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三第二节初级群体和次级群体讨论:如何看待哥们与君子初级群体次级群体第四十四页,共一百零六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三一初级群体又叫直接群体、基本群体或首属群体,指的是其成员相互熟悉了解,因而以感情为基础结成亲密关系的社会群体。典型的初级群体有家庭、邻里、朋友和亲属等等。复杂组织中的一些非正式群体,如军队中的战友群、工厂中的工友小集团以及学校里面的“哥儿们”群体等,也属于初级群体。第四十五页,共一百零六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三二次级群体又叫间接群体或次属群体,指的是社会成员为了某种特定的目标集合在一起,通过明显的规章制度结成正规关系的社会群体。在这类群体中,成员间的感情联系很少,面对面的接触很有限,主要是依据既定的角色联系在一起。其典型是各类社会组织,如军营、学校、大工厂和政府部门等等。初级群体与次级群体并非截然分离的第四十六页,共一百零六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三第三节群体是如何运作的每个群体都有界限群体是在一定人群规模的基础上运作的。群体运作还需要规范任何群体中都存在一个领袖。四任何群体中都存在一个领袖。第四十七页,共一百零六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三一每个群体都有界限否则就没有办法区分群体成员和非群体成员。谢里夫的实验结论:任何群体成员都有对自己群体的认同与忠诚,而且,认同与忠诚会因为组织的界限得到强化,尤其是存在冲突的时候。因此边界是群体构成的基本要素,边界的存在使得群体成员的归属感得以强化,并有助于保持群体成员之间的团结和加强群体成员之间的团给和加强群体内部的凝聚力。第四十八页,共一百零六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三二群体是在一定人群规模的基础上运作的。二人群体三人群体五人群体第四十九页,共一百零六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三三群体运作还需要规范阿希的实验结论:群体中存在着强大的遵从压力第五十页,共一百零六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三四任何群体中都存在一个领袖君者,善群也。——荀子第五十一页,共一百零六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三第四节组织与组织理论和群体一样人们对组织也有多种定义,根据司格特(W.RchardScott)的说法,不同研究取向的人会给出不同的定义。但也有一点是共同,那就是人们总是倾向于认为组织是为达成某种目标而组成的社会群体。科层制权变理论种群生态理论资源依附理论新制度主义理论信息技术发展与组织演变科层制第五十二页,共一百零六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三一科层制韦伯最早论述了现代组织机制,即科层制。韦伯认为工业化的首要特点是走向“理性”的社会和经济过程,如果说早期的社会权威主要来自个人魅力和传统社会结构力量,哪么,“理性化”就使得权威的产生走向非人格化和脱离传统。为此他设计了一种理想类型的科层制模式,并将这种模式的特点归纳如下:(一)科层制结构;(二)因职设位,服从效率和管理原则,职位不属于私人所有;(三)分工明确,横向按职能分工,力求职责、权限和任务清晰,使其做到各负其责、各司其职互相配合。(四)规则严密,组织管理和权力分配均建立在一整套为所有成员共同认可和严格执行的正式规则之上,所有成员的活动无一例外地受到这套规则的制约并排除任何情感因素;(五)行政权和立法权分离,权力分等分层,为一个金字塔结构,纵向按职位层层授权;每一级的管理人员必须具有特殊的才能和经过特殊的训练;(六)人员的选拔通过公开竞争进行。第五十三页,共一百零六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三二权变理论权变,即权衡和变通。加尔布雷斯(JayCalbraith)于1973年提出的信息加工模型被认为时宣布了权变理论的诞生。三个命题:不存在所谓的“最好的”组织形式;任何组织形式都不具有同样的有效性;最好的组织方式总是依据组织和环境的关系来确定第五十四页,共一百零六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三三种群生态理论关于组织的基本命题:组织类型(或形态)对环境的适应性决定了组织的存亡。强调三个过程:变异,指组织的创新;选择,指环境选择适宜的组织;存留,之组织的生存。四资源依附理论强调组织对环境的适应和组织的主动性。第五十五页,共一百零六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三四资源依附理论强调组织对环境的适应和组织的主动性第五十六页,共一百零六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三五新制度主义理论(一)塞尔兹尼克的老制度主义在正式结构中,非理性是不可杜绝的,因为非理性来自个人,他们参与组织活动,但不仅仅是为了组织目的;也来源于组织结构,既包括正式的层面也包括非正式系统。(二)新制度主义第五十七页,共一百零六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三新制度主义代表人物:梅约尔儒文与老制度主义的比较;相同点1都对理性模型持怀疑态度;2都认为制度化是一个有条件的过程;3都重视组织与环境的关系;4都要揭示与组织正式结构不协调的方面;都强调文化对组织的影响。不同点1新制度主义不太重视组织内部组织之间的利益冲突,重视的是组织如何通过改善行政结构来对付冲突;2重视组织稳定性和合法性的关系,以及共识的权力性;3关注组织中的非理性部分(如某个部门和操作程序如何称为组织之间的影响因子)、趋同性、文化追求等;4强调制度是一个开放系统,接受环境的影响,许多有影响的压力不仅仅是来自效率的考虑,也来自社会公平和文化的压力等等。影响组织趋同的因素:1强制力量,如政府法律法规:2模仿的力量,尤其是组织在面临不确定性的时候,组织的首要策略就是模仿其他组织应对类似不确定性的处理;3规范,如行业规范。第五十八页,共一百零六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三六信息技术发展与组织演变在信息技术基础上的企业重组不仅仅是业务的重组,而是整个组织模式的变革。以空间为例,福柯(MichelFoucault)曾经认为,组织总是表现为一定的空间形式,总要存在于某个地方,可是今天。人们已经突破了对传统物理空间的认识,在某个狭小的高层办公楼签订的合同可以让远在某个角落的生产或交易生效;某笔投资可以24小时在全球的股票交易市场进行不间断交易;这样贸易市场、股票市场就已没有固定的空间,而是流动在世界的上空,变成了若有若无的东西。第五十九页,共一百零六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三第四章婚姻家庭第一节结婚、离婚、复婚第三节何以为家第四节家庭的社会意义第六十页,共一百零六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三第一节结婚、离婚、复婚一婚姻准备与结婚二婚姻的维系、发展与破裂三婚姻禁忌四婚姻形态第六十一页,共一百零六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三婚姻的定义婚姻,作为个人活动结果的生活实体,其定义可概括为:持续的性关系+共同生活。第一个要素既排除了一夜风流,又涵盖了多夫多妻或“同性婚姻”。第二个要素则既排除了“住店式”的性行为(哪怕是长期),又容纳经济、情感和潜在的生育等内容。作为社会设置的婚姻,则是指:(1)两个人是按照社会所要求的契约关系和程序来组建共同生活(当事人的“婚”);(2)双方都与原来的家庭结成确定的关系(当事家庭之间的“姻”)。因此在社会设置中,当事人的地位、角色、权利和义务是最本质和最重要的。性关系和共同生活则在其次。例如,无性生活或两地分居的夫妻并不表明没有婚姻,同样长期包娼也不被认为是婚姻。第六十二页,共一百零六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三婚姻的准备与结婚婚姻的准备可以粗略的分为四个社会化时期:(一)儿童期,“过家家”、扮新郎新娘和大部分性游戏,模仿和寻求的是婚姻情感中的第一要素:亲密。(二)青春期之前,主要是在最初的人际关系之中品味和学习婚姻情感中的另一要素:知心。(三)青春期,对性与性别的认知使得青年在男女的界限中领受婚姻情感中的另一要素:吸引。(四)成年之际,对人生、社会和异性世界有了更多的经验,便开始培养婚姻情感的又一要素:关切与体贴。第六十三页,共一百零六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三讨论1:你如何看待门当户对?第六十四页,共一百零六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三婚姻的准备与结婚婚姻准备中最引人关注的问题就是择偶。它可以用一系列指标群来测度或标定:(一)择偶动机(二)择偶标准(三)通婚圈半径,即择偶的空间范围,常用双方先前居住地之间的直线地理距离来标志(四)通婚者的般配程度,即通常说的门当户对的程度(五)择偶的家庭因素,主要考察三方面:当事人对门当户对的考虑,原家庭对其择偶活动的参与程度,当事人从属原家庭的程度(六)择偶经历,主要考察爱上过、交过朋友、恋爱过以及有过性行为的累计人数第六十五页,共一百零六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三婚姻的准备与结婚对于结婚主要考察下列方面:(一)结婚行为的具体形式(二)结婚投入(三)结婚对双方的价值第六十六页,共一百零六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三婚姻的维系发展与破裂讨论2:决定婚姻状况的因素有哪些?第六十七页,共一百零六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三专家意见尽管可以罗列出无数外界因素的作用,尽管可以强调一个巴掌拍不响,但最终决定婚姻状况的,仍然首先是当事人自己。第一、他(她)必须认定目前的婚姻是自己不可或缺的人生价值。第二、他(她)必须肯于和善于为此付出。第三、他(她)必须拥有促使对方适当互动的能力。否则,可能不仅很难与目前的配偶过好婚姻生活,而且根本就不适于跟任何人结婚。既有的研究结果表明,要想使婚姻长久,夫妻双方必须认识到对方的需求,尊重对方的人格和价值,甚至理解和容忍对方的缺点。因此,所谓的好婚姻就是两个人在容貌、个性、影响力、智力和财富都基本相似的婚姻。第六十八页,共一百零六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三婚姻的维系发展与破裂中国正处于急剧转型期,婚姻领域中的悲喜剧也大多源于转型中的不适应:婚内两性地位与角色在变化。夫妇共同生活目标更难于确立。婚姻目标日益浪漫化。婚姻质量变化。离婚率的变化。第六十九页,共一百零六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三婚姻形态在西藏过去,一位女性可能会同时嫁给一位以上的男子,而这些男子通常是亲兄弟的关系,这样的制度允许儿子分享家族内适合耕种的有限好地。霍兰族(Hopi)的女性只要把自己的东西搬到门外,就代表她要与丈夫离婚。在初步兰岛(TrobriandIsland),一对男女只要公开坐在门廊下,吃着新娘母亲准备的番薯叶,就象征他们结婚了。新娘的母亲需维持准备煮好的番薯叶约一年之久,而新郎家则回敬如石斧或陶盆这类珍贵的东西。第七十页,共一百零六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三婚姻形态单偶婚(monogamy),一个男性只和一个女性结婚,并且只有配偶的婚姻。连续单偶婚(serialmonogamy)多偶婚(polygamy),一个人同时拥有许多的丈夫或妻子的婚姻形态。一夫多妻制(polygny)

一妻多夫制(polyandry)第七十一页,共一百零六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三婚姻禁忌一婚姻禁忌:兄妹婚父母子女婚表亲婚姻二同类婚:具有共同社会特征的人之间建立的婚姻讨论3:如何解释婚姻禁忌?第七十二页,共一百零六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三第四节何以为家家庭通常被理解为一种社会组织单元,单元中的成员主要来自血亲关系或由婚姻构成的非血亲关系或模拟血亲关系。传统的家庭模式非传统家庭模式第七十三页,共一百零六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三一传统的家庭模式:(一)核心家庭,由夫妻及其未成年子女组成;(二)主干家庭,由夫妻、夫妻的父母或者直系长辈以及未成年子女组成;(三)扩大家庭,由核心家庭或者主干家庭加上其他亲属组成。第七十四页,共一百零六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三二非传统家庭模式(一)单亲家庭;(二)单身家庭;(三)重组家庭;(四)丁克家庭;(五)空巢家庭第七十五页,共一百零六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三第四节家庭的社会意义功能论的观点冲突论的观点第七十六页,共一百零六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三一功能论的观点(一)生殖:一个社会要持续存在,就必须替补死亡的成员。从这个角度来看,家庭通过生殖的功能来维持人类的存续。(二)保护:儿童有极长的依赖期,这需要其他较年长成员的协助。在所有的文化中,都是家庭在担负最终保护与养育儿童的责任。(三)社会化:双亲及其他亲属负责监管小孩的行为,并且传递所处文化的规范、价值观以及语言。(四)规范性行为:虽然性行为因时因地皆有所不同,然而在一个社会里不论是那个时期与那种文化价值观,家庭都会为合宜的性行为做清楚的定义。(五)情感交流:理想中,家庭能够提供家人温暖且亲密的的关系,并且让家人感到满足与安全。当然,家庭成员也可以从其他地方获得情感交流,比如同辈学校或是职场,也有些人会觉得家是个不快乐的地方。然而,家庭与其他社会设置不同,家庭有义务提供家人情感上的需求。我们会期望亲人的理解与照顾,当我们需要他们时,他们总能陪在身边。(六)提供社会地位:我们从“家庭背景”以及父母和亲属的社会地位,继承属于这个家庭的社会位置。家庭提供新生婴儿种族与族群的先赋地位,决定了这名新生儿在社会层化体系中的位置。除此之外,家庭资源的多寡也会影响到儿童将来追求,某些机会的能力。第七十七页,共一百零六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三二冲突论的观点家庭助长了社会的不平等:家庭强化了对妻子与小孩的控制权;家庭是主张社会不公平的经济单位。第七十八页,共一百零六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三讨论:家庭会消失吗?第七十九页,共一百零六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三家庭会消失吗认为家庭会消失的理由:一多数工业化国家的生育率出现负增长,作为一个生育单元,家庭对于社会的意义在消失;二社会本身的变化使得家庭作为社会化的主要场所的意义在下降;三人类对性的宽容、离婚率的急剧上升、同居群体的发展也已经昭示着家庭对性行为约束的失败;经济生活的多元化早已使得原始的家庭分工失去了意义,所以,家庭的经济意义已经消失。第八十页,共一百零六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三家庭会消失吗认为家庭不会消失的理由:一家庭仍然是人类本身在生产的基本的、主流的形式;二社会实验证明,家庭的社会化仍具有不可替代性;三人类对多样化性行为的宽容在增加,但这绝不意味着家庭作为对任意性行为的约束在消失,离婚率在增加但很多人又选择了再婚;四作为情感的归属,家庭的重要性在增加;闲暇的增多也使家庭成员有了更多的时间和经历来关注情感,家庭正好成为了人们情感的归属地。第八十一页,共一百零六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三第五章社会问题第一节什么是社会问题第二节社会问题研究的理论第三节主要社会问题分析第八十二页,共一百零六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三第一节什么是社会问题社会问题的含义社会问题的构成要素社会问题的一般特征社会问题的类型第八十三页,共一百零六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三一社会问题含义广义:泛指一切与社会生活有关的问题。狭义:特指社会的病态或失调现象。20世纪40年代中后期,我国社会学家孙本文在《现代中国社会问题》一书中,总结归纳了当时国内外社会学家对社会问题的种种理解,他将这些理解归纳为四种:第一种,从社会变迁和文化失调角度来解释社会问题的产生;第二种,社会问题并无特殊内容,无论什么社会情况,只要引起社会上多数人的注意,并且需要社会集体采取行动来调整和不救的,就是社会问题;第三种,社会学中社会心理学派的观点,认为社会问题不仅是一种见到的现象,而且主要是人们的一种心理状态,是一种价值判断;第四种,孙本文认为社会问题就是社会全体或一部分人的共同生活或社会进步发生障碍的问题。第八十四页,共一百零六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三二社会问题构成要素(一)必须有一种或数种社会现象产生社会失调现象;(二)这种失调影响了许多人的生活;(三)这种引起了多数社会成员的注意(四)这种失调必须运用社会力量才能解决。第八十五页,共一百零六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三三社会问题的一般特征(一)普遍性和变异性(二)复合性和周期性(三)破坏性和群集性第八十六页,共一百零六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三四社会问题的类型普遍性社会问题和特殊性社会问题结构失调性社会问题和功能失调性社会问题第八十七页,共一百零六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三第二节社会问题的理论社会整合理论文化失调理论社会解体理论价值冲突理论第八十八页,共一百零六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三一社会整合理论社会整合(socialintegration),是指社会不同的因素、部分结合成为一个协调统一的社会整体的过程,亦称社会一体化。代表人物:涂尔干帕森斯第八十九页,共一百零六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三二文化失调理论文化失调理论认为,现代的许多社会问题都是由于我们的道德观念不能与我们的技术发展相适应引起的,这种文化严重失调现象是现代社会问题产生的主要根源。代表人物:奥格本第九十页,共一百零六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三三社会解体理论社会解体(socialdisintegration),是与社会整合相对应的一个概念,他是指社会规范对社会成员的约力减弱,社会凝聚力降低,使原有社会秩序无法维持和继续下去,而逐渐被新的社会制度所代替。社会解体理论认为,社会问题源于社会解组,社会解组源于社会变迁。代表人物:托马斯第九十一页,共一百零六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三四价值冲突理论该理论认为,由于所处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地位不同,人们对同一问题会有完全不同的价值评判标准和不同的立场、态度等等,因而在采取某种措施改变某一社会现象时,常常群体间无休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