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本案中原告改变诉称对举证责任分配的影响「案情」2004年6月22日,原告陆某、被告马某(二女,系多年朋友关系)相聚某浴室,被告写下“欠条”一张交与原告,注明“今欠”款10万元,未署明还期。7月3日,原告手持“欠条”亲自到法院立案起诉,要求被告立即归还借款10万元。原告在诉状中称,是6月22日当日借给被告款,现因债主逼债,无奈起诉追款。第一次开庭审理中,原告的代理律师(原告本人未到庭)仍然坚持这一诉称。被告辩称:欠条系“空打”,6月22日未向原告借款,也从未向原告借过款,写欠条是因为原告常对其哭诉债主逼债,心软之下写下欠条,以帮助原告应付一下债主(因为被告是当地有名女款)。在被告及其代理律师的坚持下,法庭要求原告本人到庭参加了第二次庭审。庭审中,原告变更了诉称,承认6月22日当日确实未借款给被告,但系2003年中分三次从银行取款后借给被告,共计12万元,被告当年还了2万,尚欠10万,故在今年6月22日写下欠条。原告对其新的诉称未提供证据,被告也未认可。被告未有证据向法庭提供。「分歧」审理中,围绕原告改变诉对举证责任的分配产生分歧,主要有以下两种意见:1、民间借贷纠纷中,“欠条”即债权凭证,是至关重要的证据。不论原告出自何种考虑而改变了案件发生的事实陈述,都不能改变原告执有欠据这一客观事实。被告作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给原告出具欠据,应预知该行为的后果。现否认借款,必须要有足够的事实证据来支持自己的辨解理由。被告仅有反驳,没有证据,该案举证责任尚未发生转移,必须依法办案,仍应由被告承担举证责任。2、所谓举证责任,是指当事人对自己之事实主张有提出证据加以证实的责任。本案原告基于同样的诉讼请求,先后有两次诉称,提出实质内容完全不同的两个事实陈述(主张),但其证据都是同一张欠条。原告变更事实主张后,应重新提供证据对新的事实主张加以证明,一份证据不能同时印证两个截然不同的证据形成的事实,欠条本身成了有待新事实来证明的待证对象,因而不能再以原有“欠条”作为欠款的定案依据。总之,本案现在的证明责任又回到了原告方。「评析」笔者倾向第二种意见。现将心证过程和法理分析阐释如下。1、原告在第二次庭审中承认2004年6月22日确实未借给被告10万元,是属于对被告“6月22日未向原告借款,也从未向原告借过款”的事实陈述的部分认,该自认同时也是对原告第一次诉称中欠条形成事实的否认。原告改变诉称导致了两个可以认定的结论:一是排除了2004年6月22日借款10万元的事实和法律关系,当日打欠条确系“空打”;二是不能再以6月22日借款10万元的事实陈述来说明欠条,在原告新的诉称即新的事实主张得到证明之前,原告所持的欠条成因不明,并处于待证状态。也就是说原告之诉讼请求所依据的事实处于不明状态。2、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六十四条第一款规定: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二条第一款: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诉讼请求所依据的事实或者反驳对方诉讼请求所依据的事实有责任提供证据加以证明。第二款。没有证据或者证据不足以证明当事人的事实主张的,由负有举证责任的当事人承担不利后果。当事人在庭审中对以前的事实陈述作实质内容的重大改变或事实陈述前后严重矛盾的,属于新的形成事实主张,应就新的事实陈述(主张)提供相应的证据,否则在被告未认可的情况下不能予以确认。因此原告必须就其新的出借事实的陈述即新的诉称举证。3、原告前后两次陈述自相矛盾,又因没有证据而不能自圆其说。按照一般的生活经验和常理分析,出借10万元的民间个人借贷应属“大事”,向法院起诉追款也是“大事”,在庭审中陈述事实更是“大事”,但原告对何时借出款的基本事实都不能确定,在严肃的诉状中竟不能表述清出借款的确定时间和经过,两次庭审陈述的出借时间和经过情况迥然不同,显得儿戏。无疑导致法官对原告诉称的内心确信度的自然下降,相反会提高法官对被告辩称的确信度。4、被告庭审辨认中认为,原告改变诉称系因两个难以自圆其说的现实:一是民间大额无息借贷完全出于信任,6月22日出借,7月3日即起诉,不合情理;二是既然诉称其起诉系因债主逼债,那么原告债台高筑,何以出借巨款。基于这样的辩论意见分析,如果原告不能就新的事实陈述加以举证说明,法官对原告内心确信的杠杆又将随之下滑。5、依法办案不是依“欠条”办案,“欠条”本身并不是已认定的欠款的“事实”,而是一种证据,且形式上是关于“欠款”的证据,并非关于“借款‘的证据,或者说是关于”欠款“法律关系的证据,而非关于”借款“法律关系的证据。法官断案莫不依照出示证据-查明法律关系-认定事实-适用法律的程序。按照《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二款的规定,举证责任包含行为意义上的和结果意义上的举证责任,也即行为责任和结果责任。前者是指当事人就其主张的事实负有提供证据的责任,后者是指在事实真伪不明时,主张该事实的当事人承担不利诉讼后果的责任。行为责任就是提供证据的责任,是伴随主张责任而生的。主张责任是指要求原告起诉必须主张其诉讼请求的原因即依据的事实存在,否则其诉讼请求即失去依据,难免有受败诉判决的危险。本案原告手持“欠条”,并将诉讼请求建立在特定的“借款”的法律关系和事实主张基础上。本来,借款行为确实可以导致欠款的结果,而形成欠款的债务关系,并进而导致“欠条”。借款的说法本身也可与欠条互相印证,有欠条确实无须再证实什么,因而原告已经完成了事实主张的责任和为之提供证据的行为意义上的举证责任,这也是第一阶段的举证责任,有待被告的答辩和反驳中提供证据的情况。本案第一次庭审,被告在空口无凭的情况下,要以“空打”来反驳或抗辩几无可能。法官完全可以凭借高度盖然性原则确信和认定原告的事实陈述,认定原被告双方因借款的法律关系而产生了欠款的债权债务事实,产生了“欠条”,从而支持原告的诉请,而由被告承担结果意义上的举证不利的责任,原告本已胜券在握。但在被告符合情理的反驳和关于“空打”的直接否认下,“自作聪明”的原告及其律师在第二次庭审中自认了被告的“当日未借款”的辩称,并改变了关于事实主张的诉称,详细解释说是一年前分三次从银行取款12万,被告当年还了2万,余款10万今年6月22日打下“欠条”。原告前后两次事实主张的陈述截然不同,一方面印证了被告“空打”的观点,一方面又是对自己原先事实陈述的否认。在原告未提供证据证明其第二次陈述的情况下,两次陈述,以何为准。诚信何在。因而原告陈述的可信度自然下降。原告在欠条形成事实的陈述上前后矛盾、自我否认,作为民间大额借贷事实亲身经历的当事人自己都不能确定或保证自己关于借款事实经过的说法,在其不能自圆其说的情况下,又如何能让法官继续去采信其说法。法官无法再从高度盖然性的角度出发确信并采纳原告的哪一次陈述,说明欠条证明力的下降,一张欠条不可能同时印证两次截然不同的事实主张,欠条只能有待于就新事实主张而提供的证据来证明,欠条本身不再足以证明被告向原告借款的事实。此时,原告就必须为此补强证据(比如调取银行的取款手续,当然银行的取款手续不必然反映出借款的事实),也就是说举证责任开始转移由原告承担。同时,原告改变诉称的行为属于新的事实主张,是为满足其原先的诉讼请求而提出的新的事实主张,根据行为责任的概念,在欠条自身成为待证的对象的情形下,原告应就其新的事实主张举证。本案中,在当事人对“欠条”争议很大而原告对事实的前后陈述又截然不同的情况下,法官尤应注意严格审查双方之间是因何种法律关系而产生了“欠条”。原告改变诉称后,应审查是否因其诉称的新的主张事实产生了债权债务关系,如果不能确定该新的事实主张,就无法获知当事人之间到底存有什么样的法律关系,也无法认定双方存在基于该新的事实基础上的债权债务关系。本案原告在未举证证明其新的事实主张的情况下,“欠条”的成因便不明,原告出借款的事实便不明,就不能以“欠条”来证实借款的事实,因此不能认定原被告之间存在有真实的债权债务关系。“欠条”作为书面证据相对于口头陈述或证人证言来说,虽然具有很大的债权债务证明效力,但本案原告改变了“欠条”来源的事实陈述又未提供相应的证据,导致欠条的成因不明,欠条所能反映的到底是借款的债权债务的法律关系还是买卖、报酬等等的法律关系便不能确定。“欠条”能否反映真实的债权债务关系的举证责任就转移到原告方,而由原告承担。原告应对“欠条”所牵涉的成因、法律关系成立负举证义务,即对其新的诉称举证,而不能再要求被告来证明原告陈述之不实。原告可以再变换出借钱款的时间地点,被告对于不存在的事实承担没有留下任何痕迹的证明责任,实在是勉为其难,让被告承担证明责任是不公平的,有违诚信原则,也是不符合举证责任分配中“否定者没有证明义务”的一般原则的。原告主张另有借款关系和事实存在,就应由其证明此另外事实的存在,而事实存在留有痕迹,由原告证明更为方便,这是符合举证责任分配中“肯定者有证明的义务”的一般原则的,而且这是原告改变欠款事实的陈述所应承担的行为意义上的举证责任。民间借贷纠纷往往错综复杂,这类案件的审理要透过现象看本质。本案被告虽未提供任何证据,但并不能机械的以“欠条”这种“书面证据”不加分析的断定当事人之间存在实际的债权债务关系。本案“欠条”仅仅具备一种欠款的形式,而不具备借款的实质,原告既然以特定的借款作为事实的基础,尤其是在被告关于空打的辩称下作了重大事实陈述的变更,且解释得那么详细,那么原告就负有为此举证的义务。欠条在此成了待证的证据,是待证的对象,而非已认证的事实。本案在原告不能举证说明,无法完成行为意义上的举证责任的情况下,法庭应以“原告提供的证据不足以认定借款的法律关系和事实存在,原、被告之间欠款的债权债务关系难以认定”等为由驳回原告的诉讼请求,也即由原告来承担结果意义上的举证责任。第二篇。行政诉讼中原告的举证责任赢了网遇到诉讼问题。赢了网律师为你免费解惑。访行政诉讼中原告的举证责任一、证明起诉符合法定条件,但被告认为原告起诉超过起诉期限的除外。《司法解释》第二十七条第(一)项规定原告承担"证明起诉符合法定条件"的举证责任,为原告对起诉成立负举证责任提供了依据。行政诉讼法第二条规定,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侵害其合法权益,可以提起行政诉讼。因此,有人认为,只要原告主观上认为具体行政行为有侵权,行政诉讼即告成立。这种观点如果成立,意味着原告无须承担证明起诉成立的义务,显然与《司法解释》规定相悖。笔者认为,行政诉讼法第二条仅规定了当事人提起行政诉讼的条件,而当事人提起行政诉讼,仅仅是起诉成立的必要条件,并不充分。对此,行政诉讼法第四十一条就起诉成立条件作了相应的规定,其中,原告起诉要有事实根据就是条件之一,如果只有原告的起诉,不具备行政诉讼法第四十一条规定的其他法定条件,起诉不能成立。行政案件立案前,行政相对人应当承担证明其符合一定程序要件的举证责任,否则就不能进入以后的诉讼程序,如行政相对人认为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则应提赢了网供证据证明该具体行政行为的存在。具体行政行为具有书面形式的,应在起诉时向法院提交正本或复印件,具体行政行为是口头形式的,则应在起诉时向法院提交证人证言,视听资料等证据。提供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的证据,且被告必须明确适格;案件属于人民法院受案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如果法律、法规规定行政复议前置,还要提供已申请复议及复议结果的证据,如果原告提供的证据证明其起诉符合法定条件,但是被告认为原告的起诉超过法定起诉期限,该举证责任不应由原告承担,原告也不会提供证据证明起诉超期,因此,该举证责任自然由被告承担二、在起诉被告不作为案件中,证明其提出申请的事实。"不作为"行政诉讼,是因被告负有法定职责而不作为,可能侵害原告的合法权益而引起的诉讼。行政机关的行政行为有依申请的行政行为和依职权的行政行为,依申请的行政行为是指行政主体只有在相对人申请的条件下方能作为,没有相对人的申请行政主体便不能主动作出的行政行为。依职权的行政行为是指依据行政机关所具有的法定行政权,不需要行政相对人的申请便可作出的行政行为。《若干解释》规定,原告在起诉被告不作为案件时,证明向行政机关提出申请的事实的举证责任由原告承担。但是《若干解释》对行政机关以职权的行政行为未作具体规定,只是一概而论,依职权的行政行为应由行政机关主动作出,如果要原告再举出证明其提出申请的事实,赢了网则是不科学的,故在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行政诉讼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第四条规定有二项例外,"(一)被告应当依职权主动履行法定职责的;(二)原告因被告受理申请的登记制度不完备等正当事由不能提供相关证据材料并能够作出合理说明的。"上述两项是不作为案件中免除原告举证责任的情形。三、在一并提起的行政赔偿诉讼中,证明因受被诉行为侵害而造成损害的事实。行政赔偿诉讼是追究行政机关承担国家侵权赔偿责任的一种法律制度。行政赔偿诉讼不同于一般的行政诉讼,双方当事人之间已不是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之争,而主要是行政赔偿问题,行政主体该不该赔。赔多少。是原告作为一种主张提出来的,根据谁主张谁举证的原则,举证责任自然应由原告承担。原告在行政赔偿诉讼中应当承担多大的举证责任呢。行政诉讼法对此未作具体规定。审判实践中,在确定损害的存在与否以及损害的范围和程度时,不完全采取被告负举证责任的原则,而是参照民事诉讼的规则,要求行政赔偿请求人对其主张进行举证。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行政赔偿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三十条规定:"原告在行政赔偿诉讼中,对自己的主张承担举证责任。被告有权提供不予赔偿或者减少赔偿数额方面的证据。"可见原告请求行政机关赔偿损失的,应举出证据证明以下事项:(1)原告对行政行为具有违法性负举证责任。国家承担侵权赔偿责任是以赢了网违法归责,只有行政行为被确认违法,行政主体才承担国家侵权赔偿责任,因此,证明行政行为的违法性,是构成行政赔偿的首要条件,可见,由原告承担举证责任是顺理成章的。(2)损害事实的存在,损害事实即实际上已经发生或者一定会发生的损害结果;(3)受损害的程度,即具体损失的数额及计算;(4)受损害的事实与被告的具体行政行为有因果关系;(5)在法定期限内提起赔偿诉讼;(6)单独提起赔偿诉讼的,经行政机关先行处理。四、在无法收集提供证据情况下,可申请法院调取证据。作为行政诉讼中的原告,由于其所处的诉讼地位的不平等,在诉讼中处于弱者地位,其举证能力也是有限的,所以在其无法收集有关证据情况下,可以依法申请法院调取证据。《若干解释》第二十九条规定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有权调取证据:(一)原告或者第三人及其诉讼代理人提供了线索,但无法自行收集而申请人民法院调取的;(二)当事人应当提供而无法提供原件或者原物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行政诉讼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二十三条规定了原告和第三人申请法院调取证据的情形,原告或者第三人不能自行收集,但能够提供确切线索的,可以申请人民法院调取下列证据材料:(1)由国家有关部门保存而须由人民法院调取的证据材料;(2)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个人隐私的证据材料;(3)确因客观原因不能自行收集的其他证据材料。以上均是法律对行政诉讼中原告举证责任的保护,原赢了网告可以充分利用法律行使诉讼权利,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来源:(行政诉讼中原告的举证责任http:///ss/487980.html)诉讼知识.相关法律知识出售、非法提供公民个人信息罪判决书书写格式2018http:///ss/662491.html民事诉讼上诉书范文都有哪些内容http:///ss/662490.html刑事证据的基本特征有哪些http:///ss/662489.html撞死人保释需要多少钱http:///ss/662488.html解除监视居住就是撤案了吗http:///ss/662487.html二审不服还能上诉吗http:///ss/662486.html审查起诉阶段程序http:///ss/662485.html人民法院怎样决定逮捕赢了网职务侵占很难立案吗http:///ss/662482.html哪些情况下被刑拘可以提出赔偿要求http:///ss/662481.html2018年如何办理2018取保候审http:///ss/662480.html公安局立案侦查的期限是多少天http:///ss/662479.html公诉案件不起诉的种类http:///ss/662478.html取保候审、监视居住需要满足哪些条件http:///ss/662477.html检察院作出不起诉的决定需要经过什么程序2018最新http:///ss/662476.html坐牢花钱能保释吗http:///ss/662475.html案子到检察院能取保吗http:///ss/662474.html什么是刑事上诉,刑事案件上诉程序是什么样子的http:///ss/662473.html怎样见到被羁押在看守所的亲友http:///ss/662472.html什么是辩护人的阅卷权赢了网检察院批捕后能取保候审吗http:///ss/662470.html刑事案件速裁程序实施细则http:///ss/662469.html家事审判制度http:///ss/662468.html刑事拘留后可以直接行政拘留吗http:///ss/662467.html刑事案件受害人怎么撤诉http:///ss/662466.html刑事上诉辩护词如何书写http:///ss/662465.html第二审程序的审判原则:上诉不加刑原则http:///ss/662464.html无期徒刑保外就医的条件和程序http:///ss/662463.html被盗多少钱可以立刑事案件http:///ss/662462.html刑事拘留取保候审要交多少钱http:///ss/662461.html打人不想拘留赔多少钱赢了网刑事案件二审审限如何规定(2018)http:///ss/662458.html被告人拒绝辩护人辩护怎么办http:///ss/662457.html刑事自诉案件的立案标准(2018年)是什么http:///ss/662456.html民事判决书的执行申请书(2018最新)书写格式2018http:///ss/662455.html有法院判决书对方不执行怎么办http:///ss/662454.html刑事辩护律师存在的意义http:///ss/662453.html委托代理人能否申请回避http:///ss/662452.html仲裁裁决书格式范本http:///ss/662451.html离婚诉讼二审会判离婚吗赢了网被刑事拘留6个小时怎么保释http:///ss/662446.html法院简易程序和普通程序的区别http:///ss/662445.html刑事犯罪判刑信用卡透支怎么办http:///ss/662444.html拿上判决书怎么执行http:///ss/662443.html刑事案件立案标准(2018年)http:///ss/662442.html派出所立案后有期限吗http:///ss/662441.html驳回反诉裁定书的事由有哪些http:///ss/662440.html取保候审的相关法律法规规定(2018)2018最新http:///ss/662439.html监视居住是否折抵刑期http:///ss/662438.html70岁老人可以刑事拘留吗赢了网刑事拘留对于年龄有关规定(2018)怎么样的http:///ss/662435.html监视居住最长不得超过多少天http:///ss/662434.html生效民事判决申请抗诉受理审查的期限http:///ss/662433.html检察院批捕通知家属吗http:///ss/662432.html刑事案件定罪条件证据http:///ss/662431.html什么是单位证明,单位证明能否成为刑事诉讼证据http:///ss/662430.html刑事案件处理程序规定(2018)http:///ss/662429.html辩护权有哪些种类http:///ss/662428.html哺乳期可以刑事拘留吗赢了网侦查终结的条件有哪些,对案件的处理又是什么http:///ss/662423.html刑事拘留取保候审后还会被拘留吗http:///ss/662422.html怎样向最高人民检察院申请再审抗诉http:///ss/662421.html什么是法http:///ss/662420.html监外执行收监谁决定http:///ss/662419.html监视居住的法律法规规定(2018)2018最新有哪些http:///ss/662418.html未收到判决书就执行了怎么办http:///ss/662417.html罪轻辩护和轻罪辩护哪个更好http:///ss/662416.html哪些官员职务犯罪需要指定异地管辖http:///ss/662415.html保证期间与保证合同的诉讼时效的区别和联系http:///ss/662414.html取保候审了多久会到检察院赢了网附条件不起诉和相对不起诉的关系是什么http:///ss/662411.html行政拘留7天可以请律师保释吗http:///ss/662410.html刑事案件终止审理的情形有哪些,刑事案件如何申诉http:///ss/662409.html刑事传唤是强制措施吗,刑事传唤不到会怎样http:///ss/662408.html2018年交通事故判决书范本http:///ss/662407.html临时羁押期限是多久http:///ss/662406.html侦查阶段刑事律师如何为犯罪嫌疑人申请取保候审http:///ss/662405.html起诉时被告人死亡怎么办赢了网被拘留15天可以保释吗http:///ss/662399.html法律法规规定(2018)2018最新的可以实行监视居住的司法机关http:///ss/662398.html向检察院申请抗诉需要具备哪些条件http:///ss/662397.html刑事上诉书如何写http:///ss/662396.html被偷多少钱可以立案http:///ss/662395.html刑事案件不起诉意见书第三篇:劳动争议举证责任的分配及举证质证劳动争议举证责任的分配及举证质证的内容《证据规则》第七条规定。“在法律没有具体规定,依本规定及其他司法解释无法确定举证责任承担时,人民法院可以根据公平原则和诚实信用原则,综合当事人举证能力等因素确定举证责任的承担。”《证据规定》第七十五条规定。“有证据证明一方当事人持有证据无正当理由拒不提供,如果对方当事人主张该证据的内容不利于证据持有人可以推定该主张成立。”2002年4月16日起施行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司法解释(一)》”第十三条规定。“因用人单位作出的开除、除名、辞退、解除劳动合同、减少劳动报酬、计算劳动者工作年限等决定而发生的劳动争议,用人单位负举证责任。”该条规定完全同《证据规定》第六条,无突破性规定。《司法解释(一)》与《证据规定》都用“等”字作技术性处理,显得过于简单,可操作性不强。现实中,仍存在着其他劳动争议案件需要用人单位承担举证责任,用人单位处于支配地位,如果用人单位不提供各种发放记录、考核记录及管理记录等,劳动者是无法举证证明的。《司法解释(一)》第二十一条规定:“当事人申请人民法院执行劳动争议仲裁机构作出的发生法律效力的裁决书、调解书,被申请人提出证据证明劳动争议仲裁裁决书、调解书有下列情形之一,并经审查核实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一十七条之规定,裁定不予执行:(一)裁决的事项不属于劳动争议仲裁范围,或者劳动争议仲裁机构无权仲裁的;(二)适用法律确有错误的;(三)仲裁员仲裁该案时,有徇私舞弊、枉法裁决行为的;(四)人民法院认定执行该劳动争议仲裁裁决违背社会公共利益的。人民法院在不予执行的裁定书中,应当告知当事人在收到裁定书之次日起三十日内,可以就该劳动争议事项向人民法院起诉。”此条规定了向人民法院申请裁定不予执行劳动争议仲裁裁决书、调解书的应当承担举证责任。2006年10月1日起施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二)》(以下简称“《司法解释(二)》”第一条规定:“人民法院审理劳动争议案件,对下列情形,视为劳动法第八十二条规定的„劳动争议发生之日‟:(一)在劳动关系存续期间产生的支付工资争议,用人单位能够证明已经书面通知劳动者拒付工资的,书面通知送达之日为劳动争议发生之日。用人单位不能证明的,劳动者主张权利之日为劳动争议发生之日。(二)因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关系产生的争议,用人单位不能证明劳动者收到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关系书面通知时间的,劳动者主张权利之日为劳动争议发生之日。”(三)劳动关系解除或者终止后产生的支付工资、经济补偿金、福利待遇等争议,劳动者能够证明用人单位承诺支付的时间为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关系后的具体日期的,用人单位承诺支付之日为劳动争议发生之日。劳动者不能证明的,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关系之日为劳动争议发生之日。《司法解释(二)》第一条对“劳动争议发生之日”的举证责任进行了明确的界定,规定在劳动关系存续期间产生的支付工资争议和因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关系产生的争议,由用人单位承担争议发生之日的举证责任,如单位不能举证证明,则按劳动者主张权利的时间为争议发生之日。劳动关系解除或者终止后产生的支付工资、经济补偿金、福利待遇等争议,由劳动者承担“劳动争议发生之日”的举证责任。《司法解释(二)》第十二条规定:“当事人能够证明在申请仲裁期间内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客观原因无法申请仲裁的,人民法院应当认定申请仲裁期间中止,从中止的原因消灭之次日起,申请仲裁期间连续计算。”第十三条规定:“当事人能够证明在申请仲裁期间内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应当认定申请仲裁期间中断:(一)向对方当事人主张权利;(二)向有关部门请求权利救济;(三)对方当事人同意履行义务。申请仲裁期间中断的,从对方当事人明确拒绝履行义务,或者有关部门作出处理决定或明确表示不予处理时起,申请仲裁期间重新计算。”《司法解释(二)》第十二条和第十三条的规定均属对劳动争议仲裁时效可中止、中断的突破性规定,无论是劳动者还是用人单位,如想享受“劳动争议仲裁未过时效”的好处,就必须自行举证主张。《司法解释(二)》第二条规定。“拖欠工资争议,劳动者申请仲裁时劳动关系仍然存续,用人单位以劳动者申请仲裁超过六十日为由主张不再支付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但用人单位能够证明劳动者已经收到拒付工资的书面通知的除外。”该条属于对第一条第(一)项规定的变相强调。在劳动关系存续期间拖欠的工资,且在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劳动者提起劳动仲裁,用人单位能够证明已经书面通知劳动者拒付工资之日至劳动者申请仲裁日已经超过六十日的,人民法院支持用人单位的主张,由劳动者承担超过劳动仲裁申诉期限的不利后果。《司法解释(二)》第三条规定。“劳动者以用人单位的工资欠条为证据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诉讼请求不涉及劳动关系其他争议的,视为拖欠劳动报酬争议,按照普通民事纠纷受理。”该条规定突破了“劳动争议案件先仲裁后诉讼”的一般程序规则,极大便利了劳动者,节约了劳动者所要被拖欠工资的维权时间成本,但劳动者应当承担“用人单位出具的工资欠条”这一证据的责任,否则不能直接按照普通民事纠纷处理。劳动者一般很难掌握未支付工资的证据即“工资欠条”,此类情形多为农民工工资欠条,因此本条款有专门保护农民工工资拖欠争议快速解决的针对性。8、2008年5月1日施行的《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条规定。“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前款规定的仲裁时效,因当事人一方向对方当事人主张权利,或者向有关部门请求权利救济,或者对方当事人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从中断时起,仲裁时效期间重新计算。因不可抗力或者有其他正当理由,当事人不能在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申请仲裁的,仲裁时效中止。从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仲裁时效期间继续计算。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因拖欠劳动报酬发生争议的,劳动者申请仲裁不受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的限制;但是,劳动关系终止的,应当自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提出。”劳动争议当事人应当就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中止中断主张承担举证责任。《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六条规定:“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与争议事项有关的证据属于用人单位掌握管理的,用人单位应当提供;用人单位不提供的,应当承担不利后果。”该条仍然建立在“谁主张谁举证”的基本原则之上,只是规定“与争议事项有关的证据属于用人单位掌握管理的”才由用人单位负责提供。第三十九条中又规定:“当事人提供的证据经查证属实的,仲裁庭应当将其作为认定事实的根据。劳动者无法提供由用人单位掌握管理的与仲裁请求有关的证据,仲裁庭可以要求用人单位在指定期限内提供。用人单位在指定期限内不提供的,应当承担不利后果”。《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六条和第三十九条的规定,使得在劳动争议的任何事项中只要是属于用人单位掌握管理的证据,都应当由用人单位提供。有人认为上述两条规定加重了用人单位的举证责任,也有人认为这是“举证责任倒置”,笔者不以为然,此种情形属于法律对提供证据责任的合理分配,“用人单位负责提供证据”与“用人单位负责举证”完全是两个概念,并不能等同。劳动关系有隶属性或人身依附性的特征。许多证据掌握在用人单位一方,而作为被管理者或行为承受者的劳动者对这些证据是不可能具有举证能力的,专属被用人单位掌握的证据材料自然应由用人单位应当提供,用人单位提供这些证据可以用来证明自己的主张,也可能这些证据在提供后被劳动者用作证据,这些证据包括有利于用人单位的证据,也应包括有利于劳动者的证据。这里的“不利后果”也不完全是“举证不能的不利后果”,即用人单位不提供本来应由用人单位提供的证据的不利后果。内容提要。wto的争端分两种类型,即“违法之诉”和“非违法之诉”。在“违法之诉”中,申诉方的举证责任较小,被诉方的举证责任较大,其举证责任与我国法律规定的“举证责任倒置”有些类似。在“非违法之诉”中,申诉方应承担主要的举证责任,被诉方的举证责任相对较小。这种举证责任既不同于我国民诉法中的举证责任,也不同于wto《反倾销协议》中规定的举证责任。其举证的关键在于证明被诉方的措施是否违法及不违法是否给相对方造成严重损害或严重损害威胁。wto争端解决机制的法律文件主要有wto协定的附件二,即《关于争端解决规则与程序的谅解》(以下简称dsu)。此外,还有gatt第22、23条规定、《关于关贸总协定第22条的规定》(即《关于解决影响某些缔约方利益的问题的程序决定》)、《关于补充关贸总协定第23条的规定》(即《发展中国家与工业化国家之间解决争端的特别程序》)、《就争端解决程序采取行动的决议》、《关贸总协定争端解决机制规则和程序改进的决议》、《东京谅解》、《关于〈服务总协定〉中部分争端解决程序的决定》等。①在上述法律文件中,虽然没有关于举证责任及其后果的专门文件规定,但其关于举证责任的规则还是明确的,而且在关贸总协定和wto处理的各类争端的案例中,形成了一些原则。这些原则成为wto处理有关争端的依据。本文试图根据上述法律文件的规定,并结合有关的案例对wto争端解决机制中的举证责任加以论述,希望能对我国在处理wto争端时有所帮助。一、申诉方的举证责任wto争端可分为两种类型。一类是“违法之诉”,是指投诉国认为它依照关贸总协定直接或间接享有的利益由于被控国违反关贸总协定规定的行为或措施正在蒙受损失而提出的起诉;另一类是“非违法之诉”,是指关贸总协定缔约方认为另一缔约方采取的不与关贸总协定抵触的措施正在对它依照总协定直接或间接享有的利益造成丧失或损害而提出的投诉。②对于不同类型的争端,申诉方的举证责任是不一样的。(一)“违法之诉”中申诉方的举证责任在“违法之诉”中,申诉方的主要举证责任是证明被诉方所采取的措施违反了wto适用协定相关条款的规定。1960年,关贸总协定缔约方全体裁定,与gatt不一致的措施被推定为造成了利益的丧失或损害,并且由被控方来证明事实并非如此。这一原则被正式规定在《东京谅解》中。该谅解的附件《对关贸总协定争端解决方面(第23条第2款)习惯做法的公认叙述》第五条规定:“违反关贸总协定的规定被认为构成表面证据确凿的损害或丧失的情况”。③dsu第3条第8款对这一原则作了更加明确的规定。“如果存在违反根据有关协议规定所应承担义务的行为,则该行为被视为事实上构成利益丧失或损害的案件。这就意味着可以正常地推定,即违反这些规则对有关协议的其他当事成员方造成不良影响。在这种情况下,要由受指控的成员方来驳回指控”。④该条表明:申诉方只需要证明被诉方违反了某一适用协定项下的义务即可,不需要证明其因此而受到的利益上的丧失或损害,这种利益上的丧失或损害是根据被诉方的“违法”而推定成立,不需要申诉方证明。我们可以将之称为“利益丧失或损害的事实推定”。例如:在日本与欧盟、加拿大、美国关于酒类饮料的纠纷案中,欧盟、加拿大、美国诉日本对它们出口酒类饮料的征税高于国内同类产品,实行了歧视原则,违反了gatt1994年第3条第2款。专家小组在报告中指出:申诉方承担举证责任证明:第一,这些产品是类似产品;1第二,对这些外国产品所征的税高于对国内产品所征的税。并裁决申诉方的理由成立。⑤在这个案例中,专家小组没有要求申诉方证明其利益丧失和损害的事实客观存在。而最典型的案例则是美国等国诉欧共体牛肉进口限制措施违反dsu、spm及gatt案。在该案中,因涉及到非常复杂的技术问题,因此,举证责任的确立和划分就明显非常重要。本论文由无忧论文网整理提供gatt和wto专家小组在处理案件的实践中,往往将这一推定绝对化,使之成为一种不可反驳的推定。1987年usbananas一案中,尽管欧共体在反驳时指出:美国从未向欧共体出口任何香蕉,因此不可能遭受任何贸易损害。专家小组仍然裁定:“欧共体对一系列wto协定中义务的违反,构成了dsu第3.8条意义上的利益丧失或损害的初步证据,⋯⋯假使这一推定能够被反驳,在我们看来欧共体没能成功反驳关于其对gatt、gats以及许可证协议规则的违反导致的申诉方利益的丧失或损害的推定。”尽管欧共体对专家小组的这一裁决提出了上诉,上诉机构仍裁定,找不到任何推翻专家小组裁定的法律基础。因此,被诉方因其违反某一适用协定而反驳申诉方利益丧失或损害事实不成立在理论上是可以的,但在实践中几乎没有任何实际作用。至今没有一例成功的反驳就证明了这一点。(二)“非违法之诉”中申诉方的举证责任和“违法之诉”中申诉方的举证责任相比较“,非违法之诉”中申诉方的举证责任要复杂得多。《1979年谅解》附件《对关贸总协定争端解决方面(第23条第2款)习惯做法的公认叙述》第五条规定:“实际上,只有当缔约方认为其依照总协定的利益正在受到丧失或损害时,它才去援用第23条如果援用第23条的缔本论文由无忧论文网整理提供约方指控某项不违反总协定的措施正在对它依照总协定享受的利益造成丧失或损害,它必须提出具体的正当理由。”⑦dsu第26条“《1994年关贸总协定》第23条第1款所述类型非违法之诉”的第一款第一项规定:“投诉方应该提供详细的正当理由支持其对某项不与有关适用协定冲突的措施所提出的任何投诉。”⑧在“违法之诉”中,申诉方只需要证明被诉方违反了gatt/wto协议中的某一适用协议即可,不需要提出具体的正当理由。而在“非违法之诉”中,申诉方提出起诉必须满足一个前提、三个条件。一个前提是非违法之诉是否可适用于有关适用协定。对于这一点,取决于各具体协定是否会有非违法之诉条款,即在具体协定中,允许对缔约方的不违反协定的行为提出申诉。在wto各具体协定中《,服务贸易总协定》明文规定了此种条款《,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定》则规定在wto成立后5年内不适用非违法之诉,大多数贸易协定似乎允许适用非违法之诉。⑨三个条件是:第一,wto成员采取了不与有关适用协定冲突的某种措施;第二,投诉方认为该适用协定直接或间接地赋予其利益;第三,由于该项措施,投诉方的利益受损或该协定的目标受阻。•lu一个前提是申诉方提出申诉的法律依据,三个条件是申诉方必须加以证明,即申诉方须承担的举证责任。最2典型的案例是“美日之间彩色胶卷案”。二、被诉方的举证责任(一)“违法之诉”中被诉方的举证责任在“违法之诉”中,被诉方的举证责任主要是:第一,证明其采取的措施没有违反gatt/wto的有关协议;第二,虽然违反了gatt/wto的有关协议,但没有给申诉方造成利益上的丧失或损害。对于第一点可以从两个方面来加以证明:(1)其措施本身符合gatt/wto的有关规定;(2)其措施属于gatt/wto协议中的例外,在援用例外规定时,还要进一步证明其援用的例外规定与该例外规定条款的导言部分不相抵触,不是对例外条款的滥用。这一举证规则在下述案例中得到了证实。1993年12月15日,美国环保局通过了《“燃料及燃料添加剂———改进的和传统的标准”的最后规则》,该规则规定:在美国境内的汽油销售方面,对国产汽油与进口汽油之间、不同汽油的进口国之间适用不同的质量标准。美国环保局制定的这一规则遭到了委内瑞拉、巴西等国的反对。双方经过磋商没有达成解决方案。委内瑞拉和巴西分别向wto争端解决机构(dsb)提出申诉。美国被诉称不按照国民待遇原则对待从委内瑞拉、巴西进口的汽油,违反了gatt1994年第三条第四款。美国则引用gatt1994年第20条(b)、(d)、(g)的例外来进行抗辩。专家小组认为美国的汽油规则不属于gatt1994第20条(g)所描述的“例外情形”,并建议争端解决机构要求美国修改汽油规则中与gatt1994不相符合的有关规定。美国不服专家小组的报告并提起上诉。上诉机构经过审查,撤销了专家小组的上述结论,认为美国的汽油规则属于gatt1994第20条(g)的范围,但却进一步指出,专家小组没有审查其是否符合gatt1994第20条及导言的要求,在法律上是错误的。上诉机构认为,援引gatt1994年第20条时,不仅要符合该条中某一款的规定,而且还要符合该条导言的要求,防止对gatt1994第20条“一般例外”的滥用。由于美国没有提出令人信服的理由证明其采取的措施的必要性和合理性,上诉机构最后裁决:美国的汽油规则不符合gatt1994第20条导言的要求,建议争端解决机构要求美国修改汽油规则。对于上述第二点即其措施虽然违反了gatt/wto的有关协议,但没有给申诉人造成利益上的丧失或损害,几乎是不可能被证明的。如前述,对于“违法之诉”已形成了一个利益上的丧失或损害成立的推定。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成功地推翻这一推定的案例。(二)“非违法之诉”中被诉方的举证责任在“非违法之诉”中,举证责任主要在申诉方,被诉方的举证责任较小,仅对其提出的抗辩理由提供证据。其抗辩的理由主要是:第一,申诉方的申诉没有可适用的协议;第二,申诉方所引用的适用协定没有赋予其直接或间接的利益,被诉方所采取的措施与申诉方无关;第三,被诉方所采取的措施没有导致申诉方的利益受损或申诉方所援引的适用协定的目标受阻。被诉方的抗辩理由是在申诉方提出的申诉理由成立的情况下才需要证明其成立,否则,被诉方不用举证抗辩,专家小组或上诉机构也会驳回申诉方的申诉。三、第三方的举证责任和专家小组或上诉机构对证据的收集(一)第三方的举证责任在gatt/wto争端的处理过程上,常常有第三方加入,且在已处理的争端案件中,大多数都有第三方加入。为了使第三方的利益得到与申诉方和被诉方相同的法律保护,谅解第10条“第三方”规定:“争端当事各方的利益及与该争端有关任一适用协定其他成员国的利益应在专3家小组程序中得到充分考虑。在专家小组处理的事项中有实质利害关系且就此通知争端解决机构的任何成员国(谅解称之为”第三方“),应有机会让专家小组听取意见并向专家小组提供书面答复”。(《谅解》第10条)虽然上述规定没有明确指出第三方应承担的举证责任,但从上述规定中不难看出,要想成为争端的第三方,必须首先是在争端所涉及的适用协定中有利益存在,其次是在专家小组受理的事项中享有重大利益。也就是说,第三方需要证明自己在争端所涉及的适用协定中存在利益,在专家小组受理的事项中享有重大利益,这就是第三方须承担的举证责任。第三方如不能证明上述利益的存在,即举证不能,就不能成为争端的第三方。(二)专家小组或上诉机构对证据的收集作为受理和处理争端的专家小组或上诉机构是没有举证责任的,但可以依法收集证据。gatt/wto的法律文件中虽没有要求专家小组或上诉机构举证的规定或意思表示,但为了查明事实,公正裁决,专家小组或上诉机构在认为必要时可以自行收集证据或将涉及科学、技术等复杂问题交由专家或专家组进行审查并提出意见供专家小组考虑。《谅解》第13条“获取资料的权利”规定:“每个专家小组有权向其认为适当的任何个人或机构获取资料和专门意见。本论文由无忧论文网整理提供任何成员国应对专家小组索取其认为必要和正当的资料的任何要求作出迅速充分的答复。各专家小组还可以从任何有关来源索取资料并可以咨询专家以获得他们对该事项某些方面的意见。关于争端一方所提出的科学或其他技术性事项的事实问题,专家小组可以请求专家审查组提供一份书面咨询报告。”。•lv从上述规定可以看出,收集有关的证据及向专家咨询是专家小组或上诉机构的权利,wto的任何成员国应予以配合。四、对wto争端解决机制中举证责任的评价gatt/wto争端解决机制所取得的成绩是巨大的。著名的gatt专家———美国乔治城大学教授约翰•h•杰克逊(john•h•jackson)评价说:“gatt的解决争端程序是一个十分成功的国际法律制度。在国际法律制度历史上达到如此辉煌巅峰者,若不算独一,至少是罕见的。这些机制的运作比预料的要好,至少它的成绩比国际法院好。”•lw首任wto总干事鲁杰罗对wto争端解决机制给予了很高的评价,他说:“如果不提及争端解决机制,任何对wto成就的评论都是不完整的。从许多方面来讲,争端解决机制是多边贸易体制的主要支柱,是wto对全球经济稳定作出的最独特的贡献。任何对wto成就的回顾都必须提到该机制,否则,这种回顾都是不全面的。与其前身关贸总协定相比,wto的争端解决机制从一开始就更加强大、有更高的自动性和更高的信誉度。”•lx还有人认为,gatt解决争端机制的成功,堪与它的另一伟大成就———关税减让相媲美,不论是设在海牙的国际法院,还是欧共体法院都相形见绌。•lygatt/wto争端解决机制的巨大成功,与它的举证规则是分不开的,说明其举证规则是较科学和合理的。gatt/wto争端解决机制中关于对“违法之诉”举证责任的规定不同于我国《民事诉讼法》规定的举证规则,即谁主张谁举证。而类似于我国《民事诉讼法》中举证原则的例外即举证责任倒置。在“违法之诉”中,申诉方只需要证明被诉方采取的措施违反了有关的协定就可以推定其利益的丧失或损害事实成立。而不需要像我国《民事诉讼法》的举证规则要求的,不仅要证明行为违法,更重要的是还要证明损害事实的存在及损害事实与违法行为之间的因果联系。它也不同于wto《反倾销协议》中所确定的举证规则。在反倾销案中,申诉方不仅要证明倾销存在,还要证明实质性损害或威胁的存在及两者之间的因果联系。在上述几种举证规则中,gatt/wto争端解决机制“违法之诉”的申诉人的举证责任最小。gatt/wto这样做的目的,不是为了减轻申诉方的举证责任,而是为了促使各成员国遵守gatt/wto协4议,更好地履行gatt/wto的义务。gatt1994第23条清楚地表明了这一目的。该条第1款规定,在即使没有规定禁止采取某一具体措施时,wto成员也要遵守适用协定的原则。•lz而在“非违法之诉中”,即使没有违反gatt/wto协定的规定,也有可能被起诉,gatt/wto这样规定是基于公平和秩序的考虑。eec-wilseeds一案的专家指出:“潜在的理念是,通过关税减让所能合法预期的改善的竞争机会,不仅可能被gatt所禁止的措施而且也可能被与该协定一致的措施所破坏,因此,无论该措施是否与总协定相冲突,受害方都应被赋予救济的权利”。因此,允许将成员方的“非违法”措施诉诸争端解决机构的真正意义在于确保gatt/wto体制的完整性,使每一个成员方在签订协议时所预期的目的能够实现。当然,gatt/wto也考虑到了“违法之诉”与“非违法之诉”的本质区别,因此,将“非违法之诉”作为争端解决机制的一种例外手段,而不是主要手段,并规定了申诉方的严格举证责任。这种“非违法”(在国内法律中与之相对应的是“无过错”)被追究责任在国内法律作为一种例外也是存在的。因此,作为wto的成员方,应严格遵守wto所有协议、规定和文件等,认真履行自己的义务。作为企业,应善于利用wto中的举证规则,有效地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第五篇:民间借贷案件审理中举证责任的分配民间借贷案件审理中举证责任的分配「伴随着经济发展,民间借贷活动异常活跃,而由此引发的纠纷也日益增多。一些借贷活动发生在亲朋好友熟人之间,很多时候碍于情面并未签订书面协议;或者虽然签了书面协议但约定不够详细。一旦发生纠纷,当事人很难举出说服力很强的证据。司法实务中,审理民间借贷案件的一个重点就在于对证据的分析认定,特别是举证责任的分配。举证责任的分配不仅仅是个证据问题,直接关系到案件事实和法律责任认定。本文仅就实践中常遇的几类借贷案件情形谈谈举证责任的分配。」|对借据等债权凭证的举证责任分配原告持借条等债权凭证起诉,被告对债权凭证的真实性提出异议,否认借据上的签名系被告所签。此时如何确定举证责任,特别是申请鉴定义务承担。一种观点认为,应当由原告来承担举证责任,理由是出借方不仅要对借贷内容负有举证责任,同时还应对借款人是谁负有举证责任。因此,应由原告申请鉴定并承担由此产生的法律后果。另一种观点则认为,应当由被告申请笔迹鉴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配电网工程建设安全管理和技术措施
- 2025年台式光纤收发器行业深度研究分析报告
- 2024-2025学年高中英语课时分层作业十九Module5TheGreatSportsPersonalityPeriod3外研版必修5
- 2025年中国亚麻酸胶囊市场运营态势及发展前景预测报告
- 2024-2025学年高中数学第三章概率章末演练轻松闯关含解析新人教A版必修3
- 2024-2025学年高中数学课时分层作业10双曲线的简单性质含解析北师大版选修1-1
- 2024-2025学年高中历史课时作业13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扩大新人教版选修3
- 2025-2030年中国肉鸭配合料行业深度研究分析报告
- 2025年中国鸡尾酒行业市场运行态势及投资战略规划报告
- 中国皮革刀具行业市场全景分析及投资战略规划报告
- 酒店宾客意见表
- 一年级语文《端午粽》说课课件
- NB/T 11261-2023煤矿冻结孔施工及质量验收规范
- 《铸造用增碳剂》
- 婴幼儿伤害预防与处理配套教材电子课件(完整版)
- 线下庭审申请书
- 萃取技术 多级逆流萃取
- 部编版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材培训课件【部编】
- 盆景造型经验
- 2023年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小升初数学试卷(含答案)
- 威风堂堂进行曲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