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锂电正极材料行业研究报告_第1页
2022年锂电正极材料行业研究报告_第2页
2022年锂电正极材料行业研究报告_第3页
2022年锂电正极材料行业研究报告_第4页
2022年锂电正极材料行业研究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42022年锂电正极材料行业研究报告一、锂电正极材料,所有体系都未停下脚步1、锂电池能量密度的决定因素:电极容量与极间电压锂离子电池中,不同正负极活性物质的比容量和对锂电压不同,辅助组元的用量不同,多因素共同影响了电池的质量能量密度可以看出,更高的正极比容量、更高的负极比容量和更高的电池电压(以及更少的辅助组元),是高能量密度电池的理论实现路径。根据储锂的基本原理不同,正负极材料都可以分为相变材料和插层材料两大类。一共四大类材料的比容量和对锂电压范围归:插层型材料总体而言比容量偏低,而相变型材料比容量偏高;正极材料比容量偏低,负极材料比容量偏高。当前规模化应用的正负极材料主体是插层型材料。部分相变型负极材料,以硅为代表,通过掺杂形式获得了少量实际应用(可参见研究报告:负极硅碳,风语黎明);而相变型正极材料,包括氯化物、硫化物、氟化物、碘化物等,虽然科学研究努力不断,但受限于材料动力学因素、综合性能权衡限制等,实际应用成熟度仍然较低。质优价廉的石墨负极,其容量即可实现接近370mAh/g,遑论硅基负极;而相对电压较高(均值3V以上)的正极体系容量仍然在300mAh/g之内。这也使得整个锂电池的活性物质体系内部,正极容量不足、影响电池综合性能的问题显得尤为突出。瓶颈拥有最高地位。体现正极重要性的另外一个明显的例子是,Goodenough老先生凭借对多种正极的发明,位居锂电池领域诺贝尔奖三位得主之首。2、层状材料、尖晶石和橄榄石,商业化应用的正极结构当前广泛应用的插层正极材料根据晶体结构不同,包括了层状材料、尖晶石和橄榄石三大体系。层状正极材料代表如钴酸锂、三元材料;尖晶石正极材料代表如锰酸锂;橄榄石正极材料代表如磷酸铁锂,铁锂和三元两条技术路线长时间相持至今。从铁锂向铁锰锂进军是橄榄石结构正极电池补足能量密度短板的相对切实可行的方法;对于尖晶石结构正极,提升对应电池能量密度、优化综合性能表现的努力也在逐步取得成效。但层状材料的“终局”还不是三元材料。锂含量、比容量和截止电压都可能更高的富锂锰基正极材料,期待着展露真容。二、实用优先还是机理第一?富锂锰基正极的多面性1、材料发现与结构分析:绵延二十年的探索富锂锰基正极材料的发明要追溯到上世纪90年代。研究者认识到,富锂锰酸锂Li2MnO3,或说Li[Li1/3Mn2/3]O2,相当于锰(III)酸锂(LiMnO2)层状结构中1/3的八面体位锰被锂所取代形成的化合物,在4.5V以上的高电压条件下体现出了电化学活性,而且在用部分镍、锰、钴、铬、铁等元素取代八面体位锰-锂对(根据其化学计量比2:1)后,形成的所谓富锂锰基氧化物xLiMO2·(1-x)Li[Li1/3Mn2/3]O2具备超过250mAh/g的初始可逆比容量,和接近5V的高截止电压。这吸引了材料研究者的极大兴趣。研究者们推断,富锂锰基正极材料的高容量高电压特性和其成分、结构、尺寸、形貌等都有不同程度的关联性,所以从材料结构认识、容量电压机理分析,到材料的合成与表征,都非常重要。富锂锰酸锂Li2MnO3中锂层和过渡金属-锂层交替排列,过渡金属-锂层内部锂和锰(IV)规则排列。同时,过渡金属酸锂LiMO2和钴酸锂、三元材料一样具备经典的层状结构,M代表不同离子的混合简称,各个过渡金属离子的排列顺序是随机的。所以,经典的X射线衍射(XRD)手段可以看到富锂锰基正极中规则的层状结构衍射峰,也可以看到富锂锰酸锂的衍射峰,位置在大约20度到25度处。为了直接观察清楚富锂锰基正极材料的微观结构,研究者使用了各种表征手段,包括高分辨率透射电镜(HRTEM)、明场扫描透射电镜(SBF-STEM)、高角度环形暗场扫描透射电镜(HAADF-STEM)、选区电子衍射(SAED)、延伸X射线吸收精细结构(EXAFS)、核磁共振(NMR)、电子能量损失谱(EELS)等等。部分研究工作认为该材料是固溶体,也有相当多研究工作发现了LiMO2六方相和Li2MnO3单斜相的细微差别。当前对富锂锰基正极材料结构相对一致的认知是,该材料是富锂锰酸锂和经典层状锂金属氧化物形成的超晶格结构,在纳米尺度上是均匀的两相化合物。当然,原子排布级别细微结构的观察统计意义较弱;富锂锰基正极材料的结构和成分、合成手段之间的关联度也有待进一步研究。2、容量-电压变化机理:多原子参与,有顺序倾向的复杂过程富锂锰基正极材料在约2.0V-4.8V区间内具有的超过250mAh/g的比容量是其最诱人的性能特点,但是这一容量至今尚无法在较多次循环过程中得到有效保持。所以,富锂锰基正极材料的容量-电压变化机理也需要非常细致深入的研究。富锂锰基正极材料的首次充电曲线可以观察到两个不同的区域。在4.5V以内,传统层状结构LiMO2中的镍和钴化合价升高,同时常规层状结构中的锂离子从正极脱出嵌入负极,Li2MnO3层中的部分锂离子也脱出进入层状结构(事实上发挥补锂剂作用)等。在4.5V以上出现的新平台则被多数研究者归因于Li2MnO3层(和该层在高电压下体现出电化学活性相应)的贡献,包括部分锰的变价,部分结构氧流失为氧气并形成氧空位,-2价氧失电子变为-1价氧提供电荷补偿,锂离子从过渡金属层中脱出形成Li2O并使得材料结构重排为传统层状结构,锂、锰、氧有复杂的电荷补偿关系等。也有实验研究结果同时验证了上述理论归纳的“部分正确性”。富锂锰基正极继续循环,突出的特征是放电平均电压持续降低。有研究工作认为,材料体系会在锂、氧脱出基础上,先后发生过渡金属持续从层状结构中脱出(甚至进入电解液)、形成不可逆的尖晶石相等过程,该过程影响了放电平均电压。(如果过渡金属中心离子持续脱出,正极的容量也会受到影响。)另外,晶体结构的变化会造成应力累积。最后,也有研究工作旗帜鲜明地认为,充电的电压平台是因为Li2MnO3表面活动(氧气析出、碳酸盐分解等)导致的,体相中并不存在晶格氧的氧化还原。换言之,Li2MnO3起到的是某种“催化”作用,而非晶格氧的氧化还原“贡献”作用。研究者还以一系列表征结果说明,富锂材料晶格氧的氧化还原反应和传统层状材料晶格氧的氧化还原反应光谱特征相近,这个特征Li2MnO3并不具备。所以,和磷酸铁锂、三元材料、锰酸锂不同,也和磷酸铁锰锂、四元正极、镍锰酸锂不同,我们必须在基础理论尚未完备、核心科学工作仍在进行的条件下,研究分析富锂锰基正极材料的合成、改性,及性能表现与优化的手段,试图获得材料结构稳定可控,容量、电压、循环、倍率性能可以满足应用需要的富锂锰基正极。而所有在富锂锰基正极材料研究过程中付出努力、取得成果的学者,无疑也是真的勇士。3、合成、改性和体系适配:在三元正极巨人的肩膀上就晶体结构、主要成分而言,富锂锰基正极和三元正极的近似度很高。其合成手段包括固相法、共沉淀-煅烧法、溶胶凝胶-煅烧法、水热法、自蔓延燃烧法等,但鉴于富锂锰基正极的结构复杂,内部过渡金属原子并未均处于化学等同位置,各类液相混合手段是适宜的。有研究认为,在液相法中,水热合成的效果优于溶胶凝胶优于共沉淀。另外,富锂锰基正极材料的性能和粒径也有关联。1微米以下的颗粒相对而言容量更高。综合比较几种正极材料,富锂正极的能量相关性能最高,其他性能指标高镍三元、尖晶石镍锰酸锂各有优势。基于此,对富锂锰基正极材料控制主体元素组分并合成也需搭配各类改性手段,如体相掺杂、表面包覆、表面处理等等,目的包括抑制氧析出、抑制电极-电解质副反应、改善电导等。常用的掺杂元素包括锂位的钾、钠,过渡金属位的钴、钛、锆、铁、铜、锌、锡;氧位的卤素;占据四面体空位的硼等。常用的包覆剂包括简单金属氧化物如氧化钛、氧化锆、氧化铝、氧化锰,复杂金属氧化物等;部分磷酸盐、金属氟化物;部分聚合物;部分其他电极材料甚至固体电解质等。常用的表面处理手段包括溶液处理、气氛煅烧处理等。体相掺杂是非常重要的富锂锰基正极材料改性手段。021年发表于NanoLetters上的文献Cation/AnionCodopedandCobalt-FreeLi-RichLayeredCathodeforHigh-PerformanceLi-IonBatteries用铁、氯分别掺杂过渡金属/阴离子位,取得了较好的性能表现。研究者认为,富锂锰基正极容量退降、电压衰减的原因是电池循环过程中过渡金属溶出和晶格氧释放导致的,而晶格氧的释放和首次循环过程中锰的变价有关。另外,材料的热稳定性也一定程度上影响其性能表现。研究者进一步论述,单类型原子掺杂(取代过渡金属离子/碱金属离子,或取代阴离子)事实上忽视了阴阳离子共取代的交换相互作用。另外,廉价元素掺杂事实上也是更低成本的改性方法。基于此,研究者用铁、氯共掺杂富锂正极材料Li1.2Ni0.2Mn0.6O2,试图同时达到抑制过渡金属溶出及抑制晶格氧释放的效果。研究工作对富锂锰基正极的合成手段是溶胶凝胶法,掺杂铁源是硝酸铁,铁的物质的量0.03(氧为2);氯源是氯化铵,氯的物质的量0.02。电池使用的电解液是6F-EC-DEC的经典体系。研究者归纳,铁、氯共掺杂的富锂正极材料相比于未掺杂的富锂正极材料,以及分别掺杂铁、氯的富锂正极材料,在循环寿命、倍率性能等方面都有相当明显的优势。低倍率0.2C条件下,共掺杂的富锂正极材料其比容量高达230mAh/g;较高倍率1C条件下,容量也达190mAh/g;1C500次循环的容量保持率达到86%。更进一步,在55度高温下1C倍率循环,铁、氯掺杂富锂锰基正极的性能保持了较高的稳定性,80次循环后容量保持率还接近90%。研究者将正极材料的性能表现归因于如下因素:铁、氯共掺杂改善了锂扩散动力学(提升倍率性能),也提升了首效和长循环稳定性;铁的变价(III到IV价)补偿了氧的变价,抑制了正极的容量损失。考虑到研究工作使用的负极材料是相对低容量、高电压的钛酸锂,电解液也并未使用相对昂贵但高性能的添加剂等,该研究工作对应的电池还有进一步改善综合性能的潜力。类似地,也有研究工作分析了钠、氟掺杂的作用,学术文章SynergisticNa+andF−co-dopingmodificationstrategytoimprovetheelectrochemicalperformanceofLi-rich

Li1.20Mn0.54Ni0.13Co0.13O2cathode2020年发表在CeramicsInternational上。研究者认为,钠离子掺杂于锂位可以显著提升晶体结构的稳定性,也可以抑制锂镍混排;氟离子掺杂于氧位可以提升晶体结构稳定性,也可以抑制氧流失并提升正极对微量氟化氢的耐受能力。研究工作使用共沉淀法合成碳酸镍钴锰前驱体,分别(共同)添加碳酸钠、氟化锂、氟化钠后共烧获得原始、钠掺杂、氟掺杂、钠氟共掺杂正极材料。电解液同样是经典的6F-EC-DEC。研究工作获取的正极材料形貌和常规三元正极材料比较相似,都直径接近10微米的二次颗粒。钠、氟共掺杂的富锂正极材料体现出了更佳的首次循环效率和倍率性能,1C循环的容量超过了200mAh/g,0.1C循环的容量接近300mAh/g。相对长时间的循环(1C、300次)劣化了富锂正极材料的性能,容量衰减、电压降低的负面效果因为钠、氟共掺杂对晶体结构的稳定作用被(相对)有效抑制。从上述研究工作中,我们可以看到,恰当的体相掺杂手段对富锂锰基正极材料具有很积极的性能提升作用。研究工作使用的掺杂元素均相对廉价易得,而且电池材料体系也没有被充分优化。我们据此估计,合适的多元素掺杂改性对富锂锰基正极材料的性能提升可能还有相当多的潜力等待发掘。以适当组分进行表面包覆对富锂锰基正极材料性能的提升也有重要作用。2020年发表于AppliedMaerials&Iinterfaces上的论文EnhancedCathodePerformance:MixedAl2O3andLiAlO2CoatingofLi1.2Ni0.13Co0.13Mn0.54O2论述了三氧化二铝&偏铝酸锂包覆对富锂锰基正极性能的提升作用。研究者认为,相当多的简单、复杂氧化物包覆剂具有减少电极-电解液副反应,提升锂扩散效率的积极效果。其中,三氧化二铝是性能可靠的正极保护剂,而偏铝酸锂可以提供三维网状扩散通道。研究工作使用的富锂锰基正极材料通过溶胶凝胶法合成,原料包括醋酸锂、醋酸镍、醋酸锰、醋酸钴等。形成溶胶的温度是90度,形成凝胶的温度是140度,并在500度烘干、900度煅烧。包覆工作通过醇盐浸泡、烘干分解实现。不同的包覆量对应不同的性能表现,3%质量分数包覆剂可以使得样品的首效达到88%;在0.5C倍率下循环300次,还有83%的容量保持率(残余容量186mAh/g)。样品也存在倍率较高时有效容量衰减问题。2020年发表于AdvancedMaterials上的论文DielectricPolarizationinInverseSpinel-StructuredMg2TiO4CoatingtoSuppressOxygenEvolutionofLi-RichCathodeMaterials论述了镁钛尖晶石包覆层在抑制氧析出、保持正极材料表面稳定的作用。研究工作以表面包覆为核心亮点,包覆手段是镁、钛在正极表面的异质沉淀与煅烧。在长达700次的2C高倍率循环过程中,表面包覆了尖晶石的富锂锰基正极材料仍然保持了81%的初始容量,最终容量仍有约150mAh/g。低倍率下材料的容量和前述若干结果类似,随包覆量不同容量在250-300mAh/g之间。研究者将镁钛尖晶石的作用归结为“电介质包覆带来的阻碍电场抑制了阴离子(氧)的释放”。对正极材料进行表面处理也有可能改善其综合性能。2021年发表于AdvancedMaterials上的论文AUniversalStrategytowardthePreciseRegulationofInitialCoulombicEfficiencyofLi-RichMn-BasedCathodeMaterials论述了使用油酸对富锂锰基正极进行处理,形成表面阴阳离子缺陷对,提升材料的首效和倍率性能的方法。研究者论述,使用油酸处理富锂锰基正极材料,可以用合适浓度的氢离子取代部分锂,获得锂缺陷;同时油酸覆盖在正极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