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1页
高中历史-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2页
高中历史-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3页
高中历史-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4页
高中历史-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的教学设计一、课标要求(1)、知道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2)、了解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二、教材分析:1.本课在整个专题中的地位:中国是世界农业起源中心之一,古代中国发达的农业,不仅为手工业、商业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条件,同时也为中华文明的萌生和发展奠定了最坚实的基础。中国五千年文明的辉煌成就是和农业的发展分不开的。2.教材内容分析:本课结构明确,首先讲述了“农业的滥觞”,明确农业的产业结构:以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说明远古时期起,农业就在经济中占主导地位;其次介绍了农业的古典繁华(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在农业生产发展中起关键作用的生产工具革新及水利工程的建设,明确农业的生产模式:借用牛力耕田和不断改良生产工具、生产技术,使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模式日益完善。第三介绍了耕作方式的演变,特别是春秋战国时期的自耕农经济,明确农业的经营方式: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男耕女织”式的经营方式。【重点】中国传统农业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的发展变化,并由此理解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解决办法:学生自主学习和教师点拨、史料分析相结合,通过图示法、探究法突破难点。【难点】“男耕女织”式的小农经济成为中国古代社会的主要生产方式及其对中国古代社会经济的影响。解决办法:运用相关材料围绕农业生产方式设计教学问题,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增强感性认识的同时,深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从而突破重点。三、学情分析1、鉴于学生经过政治史专题的学习,对高中的历史学习有了一定的感受,同时,学生在小学和初中阶段,对中国古代农业文明的相关传说及知识有一定的了解,因而本节课也有一定的知识基础。(神农氏、十二生肖、大禹治水、牛郎织女的传说)。2、了解学生、研究学生是施教的出发点。依据新课改的要求和学生的心理特征分析,高一学生开始具有相对独立的价值判断能力和独立思考意识,有探究的渴望和信心,但学习方法和习惯还待养成。因此,应该引导他们自主、探究、合作地学习,掌握学习方法,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3、学生注意当前社会比较关注的问题是和谐社会、科学发展观,因此最终的落脚点要回归到了解农业的基本特点,尽快实现农业现代化,解决好三农问题,努力构建和谐社会。四、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中国农业的起源,生产工具的发展及水利系统的完善;掌握中国古代农业精耕细作生产方式的形成及特点;分析理解小农经济经营方式的形成、特点及评价。通过学习,逐步培养学生归纳概括及评价历史问题的能力;通过对材料的解读,培养学生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思维方式与习惯;通过问题探究,激发学生思维火花,逐步培养学生探究、合作的学习方法和能力。【过程与方法】课前引导学生自学、合作探究,教师点拨释疑;通过材料题、讨论题深化教学内容,师生共同归纳总结;逐步建立和形成旨在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学习方法;根据学生认知情况,采用多媒体手段辅助教学。【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中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的历史概况,并体验先民的伟大和中国人民勤劳、奋发的历史,引导学生去关注中国社会的基本问题。五、教学方法及手段:(1)教法:情境教学法、问题教学法、直观教学法、指导阅读法;(2)学法:搜集材料,体验情境,探究学习法,阅读学习法。1、阅读法、讨论法,理解古代农具的的发展和水利工程建设的巨大作用。2、归纳法、探究法,归纳农具变化以说明生产力的发展,归纳古代水利设施的特点。六、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展示图片民以食为天----做有“粮”心的人----一滴汗,一粒粮----珍惜粮食,远离浪费----光盘行动-----俭以养德-----珍惜一饭一米,共创节约型社会。“民以食为天”,农业是人类生存的基础。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超过75%,农民的生存和发展是国家建设不可忽视的基本问题,农业的发展对于我国国力的增强具有重大意义,农村的稳定对于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至关重要。今天,让我们翻开中国农业发展的历史篇章,了解中国古代农业走过的历程,关注农业发展的现状,一起构想中国农业健康美好的未来。【设计意图】结合当今社会生活,用学生喜闻乐见、生动直观的图片,很好的融入传统文化教育,给学生以视觉冲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主动性。强调农业的重要性以及珍惜粮食、勤俭节约的理念,在点明本课主体的同时,更好的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提升学生的公民素养,培养其社会责任感,较好的完成教学任务。(二)讲授新课展示课标与重难点:课标要求(1)、知道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2)、了解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重点】中国传统农业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的发展变化,并由此理解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难点】“男耕女织”式的小农经济成为中国古代社会的主要生产方式及其对中国古代社会经济的影响。【设计意图】让学生明确本课的重难点知识,总体上把握本课的知识结构,便于有的放矢的学习。一、农业的滥觞1、图文说史——农业起源材料一:原始生活“未有火化,食草木之食,鸟兽之肉,饮其血,茹其毛。”——《礼记·礼运》材料二:神农氏尝百草传说上古的时候,神农氏“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农作”,成为农业的始祖。(神农尝完百草,为黎民百姓找到了充饥的五谷,医病的草药)得出结论:由采集经济向种植经济发展产生了农业。展示图片,观察思考:农作物的分布在地域上呈现什么特点?在生产力极其低下的情况下,自然条件和地理环境优越的地区——黄河流域,长江流域,形成了最早的农业区。引导学生分析《远古时代粮食品种分布图》(学生读图,找出农作物的分布,并讨论分析)提示:学生能找出南北主要作物及差异,得出:南稻北粟的原始种植结构,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培植粟和水稻的国家之一。2、对联赏析——农业的产业结构特点(1)“五谷丰登”“六畜兴旺”中的“五谷”和“六畜”分别指的是么?(2)以上反映出我国古代农业(产业结构)的什么特点?农谚:五谷丰登。六畜兴旺。(图片)五谷:粟、黍、稻、麦、菽(豆类);六畜:马、牛、羊、猪、狗、鸡。(图片)展示十二生肖的图片:试将十二生肖分类,分别谈谈它们与中国古代农业文明的关系。第一类:“六畜”,即家畜饲养业中的猪、牛、马、羊、鸡、狗,说明这一时期人类已经驯化了这些动物;第二类:与人的日常、社会生活有着密切关系的野生动物虎、兔、猴、鼠、蛇。第三类:人们想像中的动物“龙”——传说中司雨的神物,与农业有着密切的关系。得出结论: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特点一:产业结构:以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 【设计意图】采用“图文说史”、“对联赏析”和“十二生肖的故事”等多种教学手段和方式,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品质,加强学科知识与生活的联系,注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二、农业的古典繁华(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第一展厅:生产工具陈列馆:(用幻灯片展示各种农具,增强感性认识)1、原始社会:“刀耕火种”,石、骨、木制农具。2、商周:青铜农具出现,但还是以石器和骨器为主问题:假如你是展览馆的一名导游,为商周时期农具的概况发表解说词。(学生):商周时期青铜农具出现,制作农具的主要材料还是木、石、骨、蚌等。3、春秋战国:铁农具4、汉唐时期:汉代二牛一人犁耕唐朝农具再次突破——曲辕犁。问题:铁器牛耕的使用有什么影响?(引导学生分析得出)(1)大大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

(2)生产工具、生产技术不断提高,使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模式日益完善;

(3)推动了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

小结:生产工具的进步反映了精耕细作农业技术的提高,是生产力提高的重要表现,反映了我国人民适应改造自然的勇气和智慧。【设计意图】通过生产工具陈列馆,创设角色体验新情境,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让学生更好的亲近历史,感悟历史。第二展厅:灌溉工具陈列馆展示图片:翻车(三国)和筒车(唐)观察上图,了解灌溉工具的发展历程,思考:哪种灌溉工具的生产效率更高?第三展厅:水利工程陈列馆(展示图片)引导学生理解在农业时代,水利设施的修建是人类战胜自然的重大举措,也是农业精耕细作的基本保障。1、著名的水利工程:著名的水利工程芍陂、都江堰、郑国渠、漕渠、白渠。展示地图让学生比较直观明确这些水利工程的地理位置。重点讲述都江堰水利工程(指导学生阅读课本小字部分内容,了解都江堰的位置,修建时期,基本概况和作用),关中农业发展得益于郑国渠、白渠、漕渠的修建,川西平原发展得益于都江堰的修建。2、治理黄河:历史上黄河为什么经常泛滥?黄河是一条携带大量泥沙的河,上游植被的破坏,泥沙沉淀量增大,使得河床变高,春冰凌,夏雨水易导致黄河中下游泛滥。治理黄河有何重要性?黄河是农耕经济的命脉,而黄河的安流影响朝廷的财政收入、人民生活、政治稳定,历代王朝重视治理黄河。其中,东汉明帝时王景治河泽被后世近800年。3、(出示坎儿井示意图)坎儿井:地下渠道之意。我国古代的三大工程:坎儿井、万里长城、大运河,坎儿井是伟大的地下水利灌溉工程。它早在汉代就已经出现雏形。坎儿井与其他水利设施在地理分布上的不同?西域地区。【设计意图】合理开发、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培养学生从图片中最大限度的获取有效信息,并能归纳概括问题,创造性的实现教学内容的最优化。(自主梳理,尝试默写)1.生产工具的改进(1)原始社会:主要的生产工具是石斧、石铲、木耒、骨耜、石镰等。主要的耕作方式是。(2)商周时代:青铜制品虽然广泛存在,仍是农业生产的重要工具。(3)春秋时期:逐渐代替石制、骨制农具,出现了借助铁农具和的农业耕作方式,大大提高了当时的农业生产效率。(4)唐代:在长江下游一带出现的是自汉代之后农具改革的又一次突破,标志着中国传统步犁的基本定型。2.灌溉工具:、筒车等。3.水利设施(1)春秋战国时期:著名的芍陂、、郑国渠。(2)汉代:漕渠、白渠等。(3)地方特色水利工程:西域地区的是其代表。【合作探究】:试从农具进步的角度来说明生产力的进步?(从材质方面,工艺方面、牵引动力方面、技术的进步方面)(1)从材质方面:石,骨,木---青铜,铁;(2)从工艺方面:打制---磨制----冶炼,铸造;(3)从牵引动力方面:人力----畜力----自然力;(4)犁耕、播种、灌溉技术的进步.得出结论:中国古代农业特点二:生产模式:借用牛力耕田和不断改良生产工具、生产技术,使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模式日益完善。【设计意图】让学生自主梳理、尝试默写和合作探究,面向全体学生,满足不同层次学生发展的需要,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根据教学过程的新情况、新变化,及时解决学生遇到的新问题,培养学生自我解决问题以及合作探究、团结协作的的能力,鼓励学生实施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三、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1.耕作方式的变化材料一:甲骨文“(王)大令众人曰,(xié)田。”材料二:战国时,李悝说:“今一夫挟五口,治田百亩,岁收亩一石半,为粟百五十石。”问题:从材料一到材料二所反映的耕作方式有何变化?大规模简单协作-----自耕农经济千耦其耘-------个体农耕2.自耕农经济(个体小农经济):拥有部分土地,以家庭为单位经营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是中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天仙配》:你耕田来我织布,我挑水来你浇园,寒窑虽破能避风雨,夫妻恩爱苦也甜。材料一:农夫早出暮入,耕稼树艺,多聚菽粟,此其分事也。妇人夙兴夜寐,纺绩织纴,多治麻丝葛绪缪,此其分事也”。-----—《墨子》引导学生分析得出:(1)材料一反映了我国古代怎样的经营方式和特点?方式:“男耕女织”式的自耕农经营方式特点:①以家庭为单位;②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男耕女织式的经营方式;③自给自足(2)结合所学知识,这种生产经营方式是如何形成的?①生产工具和耕作技术的进步;②私有土地的出现;材料二:小农经济下的农民,拥有一定的土地、农具或耕畜等生产资料,具有生产积极性。他们的经营规模很小。农民在自己有限的土地上,努力提高耕作技术,为我国农业的精耕细作出了贡献。但在封建地主阶级的沉重剥削下,农民需要承担沉重的徭役,小农经济十分脆弱,每遇灾荒瘟疫,多数农民家庭就会陷于贫困,失去土地或破产流亡。——人教版《必修二》第7页材料三:明中叶后,新的经济因素(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在江南地区的部分生产部门中存在。耕织结合、自给自足的经济结构在全国范围仍居主导地位,阻碍了商品经济和新经济因素的发育成长。——岳麓版《必修二》第28页(3)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评价小农经济?(引导学生分析得出)积极:(1)自给自足,生产积极;(2)在封建社会前期适应生产力发展,促进封建经济发展。消极:(1)规模小,难扩大再生产;(2)天灾人祸,容易破产;(3)到封建社会后期,阻碍商品经济发展。通过这一评价,使学生认识到小农经济经营规模小,生产条件不足,有必要、有可能多投入劳动,进行精耕细作,这也是我国古代农业长期领先世界的主要原因;自耕农是国家赋税徭役的主要承担者,因此封建统治千方百计维护这一体制,在农耕时代早期起过积极的小农经济,到封建社会后期就对社会发展起阻碍作用了。【设计意图】根据学生的学情,创设不同的材料情境,采用灵活、多样、求实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有明确的问题导向,突破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并能整合不同版本的教材,进行知识的系统和整合,提高学生的能力,发散学生的思维。【思维拓展】我们今天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经济是不是小农经济?从生产规模和分户经营看,我们今天的农民依然以小规模的一家一户进行经营和生活,本质上仍属于小农经济;但其性质又不同于以往的小农经济,今天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下的经济并不是完全封闭的,而是社会主义市场体系下的小农经济。得出结论:中国古代农业特点三:经营方式: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男耕女织”式的经营方式。【学以致用】走出农业的古典繁华,步入现代。当今中国农村人口膨胀,农民生活条件急需提高,如何处理好“三农”问题是中国社会走向和谐健康发展的重要课题,回顾中国古代农业的发展历程,结合农业发展的现状,谈谈你的看法和建议。思路提示:1.精耕细作和现代科学相结合;2.因地制宜,发挥各地特色优势;3.保护生态环境,坚持可持续发展;4.完善水利设施,政府重视。总结: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特点:1、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2、生产工具、生产技术不断进步、牛耕使用,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日益完善。3、男耕女织式的经营方式。我国农业有着悠久的历史,在世界众多文明古国中,很早就形成了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体系。中国农耕文明经济形态的产生和发展,既得益于东亚大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地理生态环境,也和生产工具的不断改进、水利工程的兴建有关。从耕作方式上看,自春秋自耕农经济出现后,以家庭为生产单位、“男耕女织”式的小农经济就成为中国古代社会的主要生产方式。了解我国古代农业的特点和发展规律,必将有助于实现中国式的农业现代化,建设和谐的社会主义小康社会。【设计意图】鉴古至今,总结升华,让学生把本课所学的传统农业概况,上升到一个情感的高度,更好的体会传统文化教育和社会责任感。作为新时代的我们,有义务“珍惜一饭一米,共创节约型社会”,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和谐社会。【板书设计】略七、评价量规项目好(10,8)较好(8,6)需努力(6,5)老师评价互评自评预习学案完成情况依据教材内容,基础知识完成准确,整理较清晰,体现古代绘画的有关线索完成部分内容,知识基本准确,整理基本清晰基本没有完成内容,仅局限于阅读课本,只进行少量的知识填充

合作学习情况小组内有明确的分工计划,善于与人合作,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并能加以借鉴和运用,完成自己的分工同学之间能互相帮助小组内有分工,但是不明确,主要由三四个同学为主完成,能与人合作,能接受别人的意见,个别同学没有积极参与小组内没有明确的分工,主要由一两个同学完成,缺乏与人合作的精神,难以听取别人的意见,个别同学根本没有参与

发言情况积极举手发言,并有自己独立的思考和准确的见解能举手发言,但是思维含量较少,缺乏准确性发言很不积极,缺乏思维含量【设计意图】这样的评价,力争做到新课程标准所要求的:不仅对学生掌握知识的状况作出评价,而且对学生思维水平、探究能力、情感态度等学习目标达到程度进行综合性、发展性评价。八、教学反思:教完本节课,本人对本课的教学特点进行如下思考:1.本节课以学生的所熟知的节约粮食为契入点,收到化生为熟,化繁为简,化抽象为形象具体的目的,使学生易于接受。2.在教学中,课堂学案以“农业的滥觞——农业的古典繁华(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耕作方式的发展”为主线设计问题。结合教学目标,由浅及深展开问题探究,有利于形成学生的思维主线。3.在充分利用课本资源的基础上,对课本原有的四个子目的内容进行重新整合,教学中又直接贯穿课文思考题的整合,使学生更易于建立知识结构。4.教学目标达成度高,不同层次的学生均有收获;学生思维积极活跃,有认知冲突,有精彩观念,有不同的问题解决方法;师生交流对话充分,教学相长,形成自主和谐、相互尊重、合作探究的教学氛围,反映出浓厚的课堂文化。5.困惑:城市学生对农业陌生,一些概念抽象,虽然以已经形象生动地作了解释,但要真正理解仍需要较长的过程。《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学情分析1、鉴于学生已经经过第一模块政治专题史的学习,对高中的历史学习有了一定的感受,同时,学生在小学和初中阶段,对中国古代农业文明的相关传说及知识有一定的了解,因而本节课也有一定的知识基础。(神农氏、十二生肖、大禹治水、牛郎织女的传说)。2、了解学生、研究学生是施教的出发点。依据新课改的要求和学生的心理特征分析,高一学生开始具有相对独立的价值判断能力和独立思考意识,有探究的渴望和信心,但学习方法和习惯还待养成。因此,应该引导他们自主、探究、合作地学习,掌握学习方法,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3、学生注意当前社会比较关注的问题是和谐社会、科学发展观,因此最终的落脚点要回归到了解农业的基本特点,尽快实现农业现代化,解决好三农问题,努力构建和谐社会。《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效果分析学生当堂学习评测结果还比较不错,对课本的重点主干知识基本能够掌握,通过学习,逐步培养学生归纳概括及评价历史问题的能力;通过对材料的解读,培养学生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思维方式与习惯;通过问题探究,激发学生思维火花,逐步培养学生探究、合作的学习能力。根据学生学习的效果分析,应该注意以下几点:1、要加强课堂教学的灵活性,用书要源于教材又不拘泥于教材,要加强课堂教学中的规律教学,培养学生合作或者自主探究规律的意识。2、注意教材的知识拓展和问题整合,切忌游离于课程标准之外,应该注意历史知识纵横联系。教材知识的整合,应该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便于学生融会贯通,深化理解。3、测评量规要更细化些,鼓励为主,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创新性,构建和谐高效思维对话型课堂。《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教材分析【知识与能力】了解中国农业的起源,生产工具的发展及水利系统的完善;掌握中国古代农业精耕细作生产方式的形成及特点;分析理解小农经济经营方式的形成、特点及评价。通过学习,逐步培养学生归纳概括及评价历史问题的能力;通过对材料的解读,培养学生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思维方式与习惯;通过问题探究,激发学生思维火花,逐步培养学生探究、合作的学习方法和能力。【过程与方法】课前引导学生自学、合作探究,教师点拨释疑;通过材料题、探究题深化教学内容,师生共同归纳总结;逐步建立和形成旨在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学习方法;根据学生认知情况,采用多媒体手段辅助教学。【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中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的历史概况,并体验先民的伟大和中国人民勤劳、奋发的历史,引导学生去关注中国社会的基本问题。【重点】中国传统农业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的发展变化,并由此理解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解决办法:学生自主学习和教师点拨、史料分析相结合,通过图示法、探究法突破难点。【难点】“男耕女织”式的小农经济成为中国古代社会的主要生产方式及其对中国古代社会经济的影响。解决办法:运用相关材料围绕农业生产方式设计教学问题,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增强感性认识的同时,深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从而突破重点。《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导学案与评测练习【课标要求】知道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了解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教学难点】(1)中国传统农业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的发展变化,并由此理解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2)“男耕女织”式的小农经济成为中国古代社会的主要生产方式及其对中国古代社会经济的影响。【自主学习】一、农业的起源1.原始农业经历了从到的发展。2.地域差别:农耕经济最早出现在和。3.北方以为主,南方以为主。4.农副产业:逐渐发展起来。二、生产工具的改进和水利设施1.生产工具的改进(1)原始社会:主要的生产工具是石斧、石铲、木耒、骨耜、石镰等。主要的耕作方式是。(2)商周时代:青铜制品虽然广泛存在,仍是农业生产的重要工具。(3)春秋时期:逐渐代替石制、骨制农具,出现了借助铁农具和的农业耕作方式,大大提高了当时的农业生产效率。(4)唐代:在长江下游一带出现的是自汉代之后农具改革的又一次突破,标志着中国传统步犁的基本定型。(5)重要的灌溉工具:、筒车等。2.水利设施(1)春秋战国时期:著名的芍陂、、郑国渠。(2)汉代:漕渠、白渠等。(3)地方特色水利工程:西域地区的是其代表。三、耕作方式的演变1.商周时期:主要的耕作方式是,原因是农具原始,生产力水平低下。2.春秋时期:(1)主要的耕作方式是。(2)特点:①自耕农经济以为单位,与相结合。②勉强自给自足,与市场联系少。③天灾、战乱、苛政容易使自耕农破产。④很难扩大再生产。(3)评价:【合作探究】古代中国农业生产工具的改进和水利设施完善时间生产工具水利设施原始农业商周春秋战国西汉东汉曹魏唐【课堂达标训练】一、选择题1.甲骨文中,黍字出现300多次,稷字出现40次;《诗经》中提到的谷物最多的也是黍和稷。上述材料不能说明()A.甲骨文是研究古代农业的重要资料B.《诗经》中有大量反映农事的作品C.黍和稷是商周时期重要的粮食作物D.古代中国是世界上农业起源最早的地区2.远古时期,传说神农氏“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农作”,反映了这一时期()A.人们以采集经济为主 B.社会经济处于渔猎阶段C.原始农业的出现 D.个体小农经济的产生3.中国是农业古国,每年立春日,都十分重视“鞭牛迎春”这一传统活动,唱词为“一鞭曰风调雨顺,二鞭曰国泰民安,三鞭曰天子万岁春”。这一现象与我国古代哪一耕作方式有关()A.石器锄耕B.刀耕火种C.铁犁牛耕D.千耦其耘4.建国后,在黄淮地区相继出土了一些汉代铁铧和铁犁壁(起松土、碎土、起垅的作用),这些文物可以印证当地在汉代()A.刀耕火种方式已经普及B.耕作农具得到改进C.铁器开始使用于农具制造D.使用了先进的曲辕犁5.《吕氏春秋·上农》载:“是故丈夫不织而衣,妇人不耕而食,男女贸功以长生,此圣人之制也。故敬时爱日,非老不休,非疾不息,非死不舍。”小农经济的这种形态,主要取决于()A.个体分工B.社会制度C.生产能力D.劳动力短缺6.黄梅戏《天仙配》中有这样一段唱词:“……你耕田来我织布,我挑水来你浇园。寒窑虽破能避风雨,夫妻恩爱苦也甜……”,这段唱词反映了小农经济()①农民富裕祥和的生活境况②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③以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基本生产模式④是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A.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①②③④7.祈盼“五谷丰登”“六畜兴旺”是我国劳动人民的一个美好愿望,这反映了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一个特点是()A.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有家畜养殖的传统B.以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C.用牛力耕田使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模式日益完善D.采用“男耕女织”式的经营方式8.下面图一到图二两则史料的变化可以直接用来论证A.我国古代农业经营方式的变化B.我国古代农业耕作方式的变化C.我国古代经济结构的变化D.我国古代手工业技术的进步9.某古代水利工程“旱则引水浸润,雨则杜塞水门。”故记曰:“水旱从人,不知饥馑。”后来,三国时蜀相诸葛亮“征丁千二百人护之”。据此判断,这项水利工程是()A.都江堰 B.郑国渠C.灵渠 D.芍陂10.《墨子》中说:“农夫早出暮入,耕稼树艺……妇人夙兴夜寐,纺绩织纴……”农民如此兢兢业业主要是()①缴纳租税的需要②商品交换的需要③自家基本生活的需要A.①② B.②③C.①③ D.①②③二、非选择题11.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今使乌获、藉蕃(大力士)从后而牵牛尾,尾绝而不从者,逆也。若指之桑条以贯其鼻,则五尺童子牵而周四海者,顺也。——《淮南子·主术训》材料二徐州古丰县,有村曰朱陈。去县百余里,桑麻青氛氲。机梭声札札,牛驴走纭纭。女汲涧中水,男采山上薪。县远官事少,山深人俗淳。有财不行商,有丁不入军。家家守村业,头白不出门……——白居易《朱陈村》请回答:(1)材料一反映了农业技术怎样的进步?有什么意义?(2)材料二反映的是怎样的生产方式?它有什么特点?(3)根据以上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我国古代农业发展需要哪些条件?12.中国是世界农业发源地之一,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人民创造了辉煌的农业文明。阅读材料:材料一汉文帝说:“农,天下之大本也,民所恃以生也。”宋代李靓说:“民之大命,谷来也;国之所宝,租税也。”材料二材料三明清时期人口大幅度增加的过程中,牛耕大量退出,代表唐宋时期先进生产力的江东犁,到明清时已被铁搭所取代。这倒不是因为铁搭有如何的先进性,根本的原因在于铁搭用人,而江东犁用牛。《天工开物·乃粒·稻工》记载“吴郡力田者,以锄代耜,不蓄牛力。会计牛值与水草之资,窃盗死病之变,不若人力之便。”——《太湖地区农业史》材料四历史悠久的中国农业,形成了独特而优良的生产模式。它特别重视在单位面积土地上进行最大限度地投入。讲究轮作、复种、间作套种、加强管理。古代西欧农业经营粗放,粮食收获量与播种量之比一般为3~5倍,而从《齐民要术》看,我国6世纪粟的收获量为播种量的24~200倍,麦类则为44~200倍。——摘自《中国农业百科全书》“农业历史卷”请回答:(1)材料一反映了哪些观点?(2)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中国古代农业发展的原因。(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指出明清时期江南耕作技术发生了什么变化?其原因有哪些?从春秋战国到明清时期,中国古代农耕技术发展缓慢的根源是什么?(4)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第1课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导学案参考答案1.解析:甲骨文是商代出现的文字,其中多次提到“黍”“稷”,可知A项判断正确;《诗经》是西周至春秋时期的诗歌总集,其内容记载说明B项正确;由整个题干材料说明C项也是正确的。而D项内容需与世界其他地区农业起源比较方可推出。答案:D2.解析:本题旨在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神农氏教民农作”反映原始农业的出现。答案:C3.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能力。从材料中“鞭牛”这一信息可知与铁犁牛耕有密切关系。答案:C4.解析: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再认再现能力。注意题干中的限定语“汉代”与此相符的只有B项。答案:B5.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小农经济属于生产关系的范畴,小农经济的经营形态是由当时落后的生产力水平决定的。答案:C6.解析:自然经济存在着自身的局限性即落后性和脆弱性,在自然经济条件下,农民在无天灾人祸的情况下,勉强可以度日,而绝不是富裕祥和的生活。答案:A7.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识记知识的能力,B项正是中国古代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