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人教版二年级下册语文统编本二年级下册《语文园地六》教学设计_第1页
(部编版)人教版二年级下册语文统编本二年级下册《语文园地六》教学设计_第2页
(部编版)人教版二年级下册语文统编本二年级下册《语文园地六》教学设计_第3页
(部编版)人教版二年级下册语文统编本二年级下册《语文园地六》教学设计_第4页
(部编版)人教版二年级下册语文统编本二年级下册《语文园地六》教学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语文园地六设计了“识字加油站”、“字词句运用”、“日积月累”、“写话”、“展示台”、“我爱阅读”6个栏目的内容,内容丰富。“识字加油站”里是与“馆”和“所”有关的两组词语。“字词句运用”栏目有两个内容,一个类似于“我的发现”,提醒学生写字“不要多写或少些笔画”,并注意字的结构;第二个内容是关于词语理解的,对本学期所学的理解词语的各种方法进行一次小结。“写话”则让学生围绕大自然进行发问,并写在卡片上进行交流。“展示台”是在前面单元建立图书角、制定图书借阅公约并遵守的基础上,号召同学们为图书角荐书。“日积月累”安排了唐代诗人李绅的《悯农》。“我爱阅读”的文章《最大的“书”》则通过一个小朋友和地质勘探队员对话的形式,介绍了“大自然”这本需要我们仔细阅读的“书”。(一)读下面的词语,想办法知道加点词的意思。(二)你知道世界上最大的书是什么吗?万两黄金容易得,知心一个也难求。——《曹雪芹》

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增广贤文》教学目标及教学重难点(一)教学目标1.语言目标(1)认识识字加油站中的8个字,了解“馆”和“所”表示的意思,积累带“馆”和“所”的词语。(2)知道写字不多写或少写笔画,并注意字的结构。(3)积累古诗《悯农》(其一)。(4)用各种形式的问句对自然界中的现象进行提问。2.思维目标(1)通过归类识字,能总结类的规律,发展归纳思维能力。(2)能理清课文脉络,提取主要信息,发展概括能力。3.价值目标(1)延续对自然界的好奇心,积极提问,仔细观察和思考。(2)通过想图书角荐书和遵守图书借阅公约的活动,继续培养热爱阅读的学习态度。以家为家,以乡为乡,以国为国,以天下为天下。——《管子·牧民》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二)教学重点1.对识字规律、词语理解方法的归纳和整理,形成理性的学习能力。2.理清课文思路,提取主要信息。(三)教学难点对识字规律、词语理解方法的归纳和整理,形成理性的学习能力。教学流程环节一:识字加油站(预设时间:15分钟)(一)教师课堂行为第十八课《太空生活趣事多》,学生游戏太空之后,实际生活我们能去哪些学习拓展的地点。(二)学生学习活动1.生活情境导入。我们去了太空了解了很多知识,在实际生活中我们还能去哪些地方呢?。2.生活中识字。(课件出示)百学须先立志。——朱熹

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增广贤文》bóguǎnlǎnkējì博物馆展览馆科技馆yùyánjiū体育馆研究所派出所shàozhěn哨所诊所(1)学生看图词语。(2)去掉拼音读词。(3)开火车读词语。(4)情境巩固认字。(课件出示)星期天,我和妈妈出去玩,我们先来到博物馆,哇,里面的藏品真多呀!我们一件一件仔细观察,连连发出惊叹。参观完博物馆,我们来到展览馆,展览馆里人山人海,大家有序参观,秩序井然。我们又来到科技馆,那些机器人啦、天文望远镜啦真吸引人。哎,光参观可不行,我们还得锻炼身体呢,于是,我们就来到体育馆去锻炼身体。下午,我们又去了研究所,由于吃坏了肚,子只好去诊所打了一针。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上云卷云舒。——《洪应明》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5.单个字出现检测:将音节和字连接起来。bóguǎnlǎnyùyánjiūshàozhěn馆博育览诊研究哨5.你发现了吗?这些词语都带“馆”或“所”,你觉得认为“馆”和“所”表示什么意思?你还能再找出带“馆”或“所”的词语吗?6.还可以拓展其他带“馆”或“所”的词语,了解意思。如文化馆、饭馆、理发馆,厕所、卫生所、交易所。(三)设计意图让学生养成留意周围事物、主动识字的习惯。在生活中我们还有什么识字的资源,让学生看图识字联系生活,又在情境中复现,让识字高效有趣。同时注意按类积累词语和推测字义的意识。环节二:字词句运用(预设时间:45分钟)(一)教师课堂行为第十八课《太空生活趣事多》,学生游戏太空之后,实际生活我们能去哪些学习拓展的地点。第十五课《古诗二首》和《雷雨》链接课后字词运用“含”、“迎、“留”。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苏轼

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中庸》第十五课《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和《太空生活趣事多》链接课后“荡”、“满”、“敬”。第十七课和十八课第二课时注重理解重点词语,渗透理解词语的方法。(二)学生学习活动1.教授课文生字,先让学生观察结构。2.写字规律:注意字是上下结构还是左右结构。3.书写汉字。(出示课件)荡满敬4.荡、整都是上下结构,注意上下结构的字上下要对症,紧密不分家。敬是左右结构,注意偏旁在右边左右同宽。5.课文理解十六课《雷雨》引入,例如:(1)满天的乌云,黑沉沉地压下来。(出示字卡“压”,生读)。(师引导理解“压”)提出问题:是什么压了下来?——乌云。乌云怎么会压下来?你是怎样理解的?常将有日思无日,莫待无时思有时。——《增广贤文》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孟子》这时候你有什么感觉和心情?师:这些感受都是这一个“压”字带来的,你能带着这种感觉读出这一句吗?结合生活实际可以谈一谈,或者查字典解释词语,结合上下文理解等。(2)课文理解第十七课《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学习生字词的时候引入这道题,让学生自读自学这些词语,发现每组词语的特点。老师也可以用词语替换的办法,将这些词语带入课文相应的句子中,进行意思辨析,看是否合适。慌张分辨忠实向导永远惊慌辨别忠诚导游永久你发现了什么?请你填一填。(1)你要是在野外迷了路,可千万别_______________。(2)大自然有很多天然的指南针,会帮助你_________方向。(3)太阳是个________的向导,他在天空给你指点方向。太阳是个忠实的_________,他在天空给你指点方向。(4)北极星是盏指路灯,它_______高挂在北方。良辰美景奈何天,便赏心乐事谁家院。则为你如花美眷,似水流年。——《汤显祖》

丈夫志四方,有事先悬弧,焉能钧三江,终年守菰蒲。——《顾炎武》6.读句子。要求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这三个句子,可以同桌之间互读,可以自由读。7.在读的过程中注意加点的词语,先根据语境猜一猜加点词语的意思,然后再借助工具书查一查,看看自己猜得是否正确。8.班级汇报交流。提示:(出示课件)喧闹:喧哗吵闹。造句:我喜欢安静,不喜欢这喧闹声。暗示:不明白表示意思,而用含蓄的言语或示意的举动使人领会。造句:接到了暗示,他赶紧走向前。泄露:透露出去。造句:他不小心泄露了秘密。(1)查字典,查字典是最直接的方法,用这个方法我们可以很快知道这个词语的意思。(2)造句,我们可以把词语放到句子,里根据语境来判断这个句子的意思......(三)设计意图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尽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刘备1.结合课文要写的生字,归纳写字方法,写字时留心观察,不多写或者少些笔画,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2.汉字书写结构很重要,间架结构帮助孩子更好的观察字形,写好汉字。3.低年级阅读要求学生会简单提取信息,能够理解重点词语。利用每节课渗透语用方法,让学生逐渐掌握,并向中年段阅读理解过度。环节三:写话(预设时间:30分钟)(一)教师课堂行为“写话”的内容分散到整个单元课文的学习中,随课文的具体语句(诗句)进行具体的提问。单独完成可以丰富些。第十七课《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和《太空生活趣事多》让学生大胆质疑,课后进行写话。1.结合课文提出质疑2.根据自然大胆质疑动脑思考写下质疑(二)学生学习活动1.结合课文提出质疑。以家为家,以乡为乡,以国为国,以天下为天下。——《管子·牧民》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旧唐书·魏征列传》质疑:太阳中午的时候为什么在南边?质疑:太阳为什么是忠实的向导?质疑:怎样找到北极星?(课件演示)为什么是指路灯?(理解“永远”)质疑:你有什么问题要问问“大树”吗?质疑:在太空中趣事真实性和实际情况……2.根据自然大胆质疑。(1)读一读小朋友的疑问。(2)同桌之间互相说一说。(3)小组交流你的疑问。(4)班级汇报。为什么会刮风、为什么会打雷、天上的云为什么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形状等。3.动脑思考写下质疑。(1)写的时候,要认真观察,除此之外,还要查找资料或者向别人请教。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旧唐书·魏征列传》

大丈夫处世,不能立功建业,几与草木同腐乎?——《罗贯中》(2)写的时候要注意语言要简洁,中心要突出,把问题要交代清楚。(3)引导学生根据指导指导写话。(4)学生写话后,自评,互评。(5)评选出优秀作品,进行全班通读。4.十万个为什么:围绕大自然,提出自己的为什么,写在卡片上。环节四:展示台(预设时间:约20分钟)(一)教师课堂行为说明:该项活动与从第一单元即开始的“快乐读书吧”结合起来,作为本学期开展的系列读书活动环节之一。如果仅结合本单元内容展开教学,具体操作如下:第十七课《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结合《最大的“书”》在生活实际中把班级图书角利用起来。(二)学生学习活动1.阅读图书。——《最大的“书”》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尽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

吾日三省乎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2.建立图书角每人给班级带五本好书。3.怎样管理?我们该怎样管理好这个图书角呢?下面,请同学们开动脑筋想一想,看谁想的办法又多又好。4.小组合作5.班级汇报6.班级公约同学们,我们班建起了一个图书角。(出示课件)教师根据组长汇报进行总结:我们可以把书分类摆放,这样方便借阅。我们还要制定《图书借阅公约》、《图书管理守则》等,让大家知道该怎样爱护图书,希望人人遵守。(三)设计意图语文学生就是从书本到生活中的实际运用,语文综合实践性活动开展,让学生在阅读图书的热情下,还要学分享,重珍惜。环节五:日积月累(预设时间:15分钟)(一)教师课堂行为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信者行不果。——墨翟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易经》第十五课《古诗二首》加入古诗《悯农》在学生欣赏自然风光的同时让学生懂得“情”并发问,进行深入思考。(二)学生学习活动悯农(其一)【唐】李绅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1.借助拼音读古诗。2.简介作者(课件出示)李绅(772-846),汉族,字公垂,亳州谯(今安徽省亳州市谯城区)人,生于乌程县(今浙江省湖州市),中书令李敬玄曾孙。青年时曾在润州无锡(今属江苏)惠山寺读书。27岁考中进士,补国子助教。与元稹、白居易交游甚密,他一生最闪光的部分在于诗歌,他是在文学史上产生过巨大影响的新乐府运动的参与者。作有《乐府新题》20首,已佚。著有《悯农》诗两首:“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脍炙人口,妇孺皆知,千古传诵。《全唐诗》存其诗四卷。3.你在诗中看到哪些画面。百学须先立志。——朱熹

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增广贤文》4.后两句作者描写情感,提出疑问。5.全班背诵,测试学生背诵情况。(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