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春季传染病防控5_第1页
冬春季传染病防控5_第2页
冬春季传染病防控5_第3页
冬春季传染病防控5_第4页
冬春季传染病防控5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冬春季常见传染病的防控高密市疾控中心范建辉2022年3月11日第一页,共九十二页。.2023/6/122培训内容:第一局部传染病根底知识和管理第二局部冬春季常见传染病第三局部托幼机构与学校传染病报告与管理第二页,共九十二页。.2023/6/123第一局部传染病根底知识和管理第三页,共九十二页。.2023/6/124一、传染病定义传染病是由病原微生物(细菌、病毒、立克次体、螺旋体等〕或寄生虫感染人体后产生的有传染性的、在一定条件下可造成流行的疾病。第四页,共九十二页。.2023/6/125传染病常见病症1.发热-由感染性的原因引起,可分为三个阶段1〕体温上升期-可骤然上升至39℃以上,通常伴有寒战;也可缓慢上升,呈梯形曲线。2〕极期-体温上升至一定高度,然后持续数天到数周3〕体温下降期-体温可缓慢下降,几天后降至正常,也可在一天内降至正常,此时多伴有大出汗。2.皮疹-许多传染病在发热的时候伴有发疹时间-疹子出现的时间因病种而异,水痘、风疹最早,伤寒最迟;第五页,共九十二页。.2023/6/126传染病常见病症

分布-疹子的分布也因病种不同而有所差异,水痘的疹子主要分布于躯干;麻疹有科氏斑,皮疹由耳后向四肢躯干蔓延

形态-分4种

①斑丘疹:多见于麻疹、风疹、猩红热等

②疱疹或脓疱疹:多见于水痘、手足口病等

③出血疹:多见于流行性出血热、流脑等

④荨麻疹:多见于血清病、病毒性肝炎等第六页,共九十二页。.2023/6/127二、传染病的特征

1.有病原体

每种传染病都有其病原体,包括病毒、细菌、真菌、螺旋体等。

2.有传染性病原体从宿主排出体外,通过一定方式,到达新的易感染者体内,呈现出一定传染性,其传染强度与病原体种类、数量、毒力、易感者的免疫状态等有关。

第七页,共九十二页。.2023/6/1283.有流行性、地方性、季节性〔1〕流行性按传染病流行病过程的强度和广度分为:散发:是指传染病在人群中散在发生;流行:是指某一地区或某一单位,在某一时期内,某种传染病的发病率,超过了历年同期的发病水平;大流行:指某种传染病在一个短时期内迅速传播、蔓延,超过了一般的流行强度;爆发:指某一局部地区或单位,在短期内突然出现众多的同一种疾病的病人。〔2〕地方性是指某些传染病或寄生虫病,其中间宿主,受地理条件,气温条件变化的影响,常局限于一定的地理范围内发生。如虫媒传染病,自然疫源性疾病。〔3〕季节性指传染病的发病率,在年度内有季节性升高。此与温度、湿度的改变有关。4.有免疫性传染病痊愈后,人体对同一种传染病病原体产生不感受性,称为免疫。不同的传染病、病后免状态有所不同,有的传染病患病一次后可终身免疫,有的还可感染。第八页,共九十二页。.2023/6/129三、传染病流行的根本条件

1、传染源:指病原体在体内生长繁殖并能将其排出体外的人和动物。包括患者、隐性感染者、病原携带者和受感染动物。某情情况下,外环境有时也可能成为传染源。2、传播途径:日常生活接触:如通过手、用具、玩具等虫媒传播:蚊子〔乙脑,疟疾〕跳蚤等3、人群易感性:对某一传染病缺乏特异性免疫力的人称为易感者。以上三个条件是传染病的传播、流行的最根本条件,缺一不可。

第九页,共九十二页。.2023/6/1210(一)传染源

⒈病人作为传染源:

⒉病原携带者作为传染源:⒊动物作为传染源:第十页,共九十二页。.2023/6/1211〔二〕传播途径1.空气传播:2.经水传播:3.经接触传播:包括两类传播方式:A.直接接触传播B.间接接触传播4.经食物传播:5.经土壤传播:6.经媒介节肢动物传播:即虫媒传播,可分两种:A.机械性传播B.经吸血节肢动物传播7.母婴传播:8.血液、体液传播:第十一页,共九十二页。.2023/6/1212(三)易感人群

易感人群是对某种传染病缺乏特异性免疫力而易感的人群,其中个体称为易感者。人群作为一个整体对某种传染病容易感染的程度称为人群易感性。第十二页,共九十二页。.2023/6/1213〔四〕影响传染病流行过程的因素构成流行过程必须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三-个根本环节,但传染病能否发生以及流行程度,受社会因素和自然因素的影响;1.自然因素的影响:包括土壤、气候、地理、动植物等,2.社会因素的影响:如社会制度、生产劳动条件、居住生活条件、风俗习惯、医疗条件、文化、经济、人口移动、社会动乱、战争、宗教信仰等社会因素具有扩大传染病流行,制止传染病的发生、蔓延、以至消除的双重性。第十三页,共九十二页。.2023/6/1214四、传染病的防治措施传染病的防治措施是指预防、控制和消灭传染病的具体方法,主要是针对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三个环节采取的综合措施。包括预防性措施和控制性措施。

(一)预防性措施预防性措施是指在尚未出现疫情之前,针对可能存在病原体的实体和可能受病原体威胁的易感人群所采取的措施。

第十四页,共九十二页。.2023/6/12151.改善卫生条件:消除外环境中可能存在的疾病传播因素或使其无害化,是预防传染病的根本措施。因此,必须改善城市卫生面貌,保持饮水卫生,加强食品卫生监督,实施粪便、垃圾管理和无害化,做好消毒、杀虫、灭鼠工作。2.开展健康教育:面向全社会,发动群众自觉的改善不利于健康的行为和习惯,讲究公共卫生公德,建立起科学、卫生的生活方式,提高自我保健意识。健康知识对控制和预防传染病是一种重要的途径,是国内外公认的一种低投入高效益的方法。3.做好免疫规划工作:免疫规划是通过预防接种的方法来提高人体免疫水平的一种特异性预防措施,可以有效的预防相应的传染病,是控制和消灭传染病的重要手段之一第十五页,共九十二页。.2023/6/1216〔二〕控制性措施:是指疫情出现后,防止疫情扩散,尽快平息疫情的措施。1.疫情管理:对所发生的每一例传染病病人及疑似病人都应按规定及时报告、登记。疫情报告是传染病的主要来源,是控制和消除传染病的重要措施。报告种类:甲类、乙类、丙类传染病。2.疫情控制(1)消灭传染源:病人:应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只要做到“五早〞,才能控制传染病,防止传染病在人群中蔓延。第十六页,共九十二页。.2023/6/1217病原携带者:应做好登记,定期随访观察。密切接触者:是指与传染源有过接触且可能已受感染而处于潜伏期的人。对接触者都应进行检疫。如甲类传染病应进行留验观察,乙类和丙类传染病那么实施医学观察,可正常工作和学习,但要接受体检,测量体温,做病原学检测和必要的卫生处理,如潜伏期较长的传染病,对其接触者可实行预防接种。动物传染源:检疫、屠宰、燃烧、掩埋、消毒等处理第十七页,共九十二页。.2023/6/1218(2)切断传播途径:主要是针对传染源污染的环境所采取的措施;呼吸道传染病主要通过空气飞沫污染环境,通风和空气消毒那么是重点;肠道传染病的病原体从肠道排出,应对粪便、垃圾、污水进行处理,并培养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预防性消毒是针对可能受致病菌污染的场所和物品进行消毒,是最常用的措施。(3)保护易感人群当发生传染病时,采取被动免疫是保护易感者的有效措施。应急接种、锻炼身体等第十八页,共九十二页。.2023/6/1219第二局部冬春季学校常见传染病第十九页,共九十二页。.2023/6/1220冬春季学校常见传染病种类手足口病肺结核流行性感冒麻疹风疹流行性腮腺炎水痘猩红热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第二十页,共九十二页。.2023/6/1221一、手足口病手足口病虽然5-7月份为发病顶峰,但往往在春季便开始呈现流行爆发趋势。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以柯萨奇A组16型(CoxA16)、肠道病毒71型(EV71)多见)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多发生于学龄前儿童,尤以3岁以下年龄组发病率最高。病人和隐性感染者均为传染源,主要通过消化道、呼吸道和密切接触等途径传播第二十一页,共九十二页。.2023/6/1222主要病症表现为手、足、口腔等部位的斑丘疹、疱疹。少数病例可出现脑膜炎、脑炎、脑脊髓炎、肺水肿、循环障碍等。致死原因主要为脑干脑炎及神经源性肺水肿。多由EV71感染引起,

第二十二页,共九十二页。.2023/6/1223病原学肠道病毒适合在湿、热的环境下生存与传播,75%酒精和5%来苏不能将其灭活,对乙醚、去氯胆酸盐等不敏感;对紫外线和枯燥敏感,各种氧化剂(高锰酸钾、漂白粉等)、甲醛、碘酒以及56℃30分钟可以灭活病毒。病毒在4℃可存活1年,-20℃可长期保存,在外环境中可长期存活。第二十三页,共九十二页。.2023/6/1224流行病学1.传染源

人是人肠道病毒的唯一宿主,患者和隐性感染者均为本病的传染源,隐性感染者难以鉴别和发现。发病前数天,感染者咽部与粪便就可检出病毒,通常以发病后一周内传染性最强。2.传播途径肠道病毒可经胃肠道(粪-口途径)传播,也可经呼吸道(飞沫、咳嗽、打喷嚏等)传播,亦可因接触患者口鼻分泌物、皮肤或粘膜疱疹液及被污染的手及物品等造成传播。尚不能明确是否可经水或食物传播。

第二十四页,共九十二页。.2023/6/12253.易感性。人对人肠道病毒普遍易感。不同年龄组均可感染发病,以5岁及以下儿童为主,尤以3岁及以下儿童发病率最高。4.流行特征。该病流行无明显的地区性,全年均可发生,一般5-7月为发病顶峰。托幼机构等易感人群集中单位可发生爆发。肠道病毒传染性强、隐性感染比例大、传播途径复杂、传播速度快,控制难度大,容易出现爆发和短时间内较大范围流行。第二十五页,共九十二页。.2023/6/12263.易感性人对人肠道病毒普遍易感。不同年龄组均可感染发病,以5岁及以下儿童为主,尤以3岁及以下儿童发病率最高。显性感染和隐性感染后均可获得特异性免疫力,产生的中和抗体可在体内存留较长时间,对同血清型病毒产生比较牢固的免疫力,但不同血清型间鲜有交叉免疫。4.流行特征。该病流行无明显的地区性,全年均可发生,一般5-7月为发病顶峰。托幼机构等易感人群集中单位可发生爆发。肠道病毒传染性强、隐性感染比例大、传播途径复杂、传播速度快,控制难度大,容易出现爆发和短时间内较大范围流行。第二十六页,共九十二页。.2023/6/1227临床表现潜伏期:多为2-10天,平均3-5天,病程一般为7-10天普通病例表现

急性起病,发热,口腔粘膜出现散在疱疹,手、足和臀部出现斑丘疹、疱疹,疱疹周围可有炎性红晕,疱内液体较少。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等病症。局部病例仅表现为皮疹或疱疹性咽峡炎。多在一周内痊愈,预后良好。局部病例皮疹表现不典型,如:单一部位或仅表现为斑丘疹。

第二十七页,共九十二页。.2023/6/1228托幼机构预防控制措施。

①每日进行晨检,发现可疑患儿时,要采取立即送诊、居家观察等措施;对患儿所用的物品要立即进行消毒处理;

②出现重症或死亡病例,或1周内同一班级出现2例及以上病例,建议病例所在班级停课10天;1周内累计出现10例及以上或3个班级分别出现2例及以上病例时,经风险评估后,可建议托幼机构停课10天;

③教育、指导儿童养成正确洗手等良好的卫生习惯;老师要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状况;

第二十八页,共九十二页。.2023/6/1229④教室和宿舍等场所要保持良好通风;定期对玩具、儿童个人卫生用具(水杯、毛巾等)、餐具等物品进行清洗消毒;⑤定期对活动室、寝室、教室、门把手、楼梯扶手、桌面等物体外表进行擦拭消毒;⑥托幼机构应每日对厕所进行清扫、消毒,工作人员应戴手套,工作结束后应立即洗手;⑦托幼机构应配合卫生部门采取手足口病防控措施。第二十九页,共九十二页。.二、肺结核结核病的主要致病菌是结核分枝杆菌,牛分枝杆菌是引起牛发生结核病的分枝杆菌,也可以感染人发生结核病。可累及全身多个器官,但以肺结核最为常见主要病症:本病病理特点是结核结节和干酪样坏死,易形成空洞。临床上多呈慢性过程,少数可急起发病。常有低热、乏力等全身病症和咳嗽、咯血等呼吸系统表现。

第三十页,共九十二页。.流行特征1、传染源:排菌的肺结核病人2、传播途径:肺结核是通过呼吸道传播与传染的。3、易感人群:与尚未被发现或治疗不彻底的肺结核病人有密切接触的人群,如肺结核病人的家庭成员〔尤其是儿童〕、与病人接触的医务人员;在通风不良的环境中集体生活和工作的人群。此外,机体对结核菌抵抗力较弱的人群,如幼儿、老年人、营养不良、尘肺、糖尿病患者、胃切除术后或长期使用免疫制剂者等,肺结核发病较高。第三十一页,共九十二页。.临床表现〔一〕全身病症

1、全身不适、倦怠、乏力、不能坚持日常工作,容易烦躁,心悸、食欲减退、体重减轻。2、发热常是肺结核的早期病症之一,体温的变化可以有以下几种:

〔1〕体温不稳定,轻微的体力劳动即引起发热,经过30分钟休息,也往往不能恢复正常。

〔2〕长期微热,多见于下午和黄昏,次晨降到正常,伴随倦怠不适感〔3〕病灶急剧进展和扩散时,发热更显著,可出现恶寒,发热到达39-40摄氏度。

〔4〕女性病人在月经前体温升高,延长至月经后体温亦不恢复正常。

3、盗汗。在入睡或睡醒时全身出汗,严重者衣服尽湿,伴随衰竭感。第三十二页,共九十二页。.〔二〕局部病症1、咳嗽、咳痰。2、咯血。3、胸痛。第三十三页,共九十二页。.预防结核病的传播1、控制传染源,即及时发现和彻底治愈传染性肺结核患者。2、保护易感人群,为所有新生儿接种卡介苗,密切接触者接受结核病相关检查,给结核菌感染者中的高危人群服用药物进行预防性治疗。3、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以减少传播的可能,如不随地吐痰、注意人口密集场所的通风和环境卫生,锻炼身体以增强体质。

第三十四页,共九十二页。.学校和集体生活环境中发现肺结核病人处理学校和集体生活环境是人群密集区,人们接触密切,而肺结核又是呼吸道传染病,因此在此环境中出现肺结核病人极易造成蔓延,严重时还能造成爆发流行。因此,当学校和集体生活环境中出现肺结核病人,特别是排菌的肺结核病人时,首先要让肺结核病人离开集体环境并接受正规抗结核治疗,其次对接触人群进行必要的检查已发现有无其他人患病,如发现异常,可及时治疗,如无异常,3个月后最好再进行1次检查。

第三十五页,共九十二页。.2023/6/1236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它不是我们平时所说的普通“感冒〞,是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流感是一个十分古老的疾病,也是人类至今还不能有效控制的世界性传染病。三、流行性感冒第三十六页,共九十二页。.2023/6/1237主要通过空气飞沫传播,它具有起病急、传播快、涉及面广的特点。流感病毒存在于病人或隐性感染者的呼吸道分泌物中,通过说话、咳嗽、喷嚏等方式散播到空气中,他人吸入后即可感染。流行性感冒第三十七页,共九十二页。.2023/6/1238潜伏期1—3天,潜伏期末就具有传染性,患者主要表现为急起高热、畏寒、头痛、乏力、全身酸痛,体温可达39—40℃,持续2—3天后逐渐退热,全身病症渐好,但鼻塞、流渧、咽痛、干咳等上呼吸道病症显著,少数患者可有便秘或腹泻等轻度胃肠道病症,病人呈急性病容,面颊潮红,眼结膜轻度充血,咽充血,流行性感冒第三十八页,共九十二页。.2023/6/1239病程通常为7天,病愈后不携带病毒,不再传染他人。假设不及时治疗或治疗不当,可引起病毒性肺炎以及由细菌、病毒感染的各种肺部疾患,特别是儿童、孕妇、老人以及体弱多病的人群,由于抵抗力弱,感染流感后更容易发生并发症。流行性感冒第三十九页,共九十二页。.2023/6/1240疫苗预防是最有效的措施,在流行前一个月注射流感疫苗,不仅可以有效地预防感染,还可以减轻一旦感染后发病时的病症,也可对流感的并发症有很好的预防作用。流行性感冒第四十页,共九十二页。.2023/6/1241特别提示:流感病毒分甲、乙、丙三型,甲型病毒最易发生变异,人体的原免疫力对变异了的新病毒可完全无效或局部无效,世界卫生组织流感监测中心,通过对世界各地流感疫情的监测,随时掌握病毒变异情况,为每年流感疫苗的生产提供新的抗原成分。流行性感冒第四十一页,共九十二页。.2023/6/1242

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发生在冬春季节。四、麻疹第四十二页,共九十二页。.2023/6/1243传染源与传播途径:麻疹病人是麻疹的唯一传染源,潜伏期为7—21天,在发病前2天至出疹后5天内均有传染性。主要经空气飞沫直接传播,一方面,病人通过咳嗽、喷嚏排除的麻疹病毒悬浮在空气中,形成麻疹病毒气溶胶,经呼吸道感染;另一方面,被麻疹病毒污染的衣物等,可作为机械携带的工具,在短时间、短距离内也可起到传播作用。人类对麻疹病毒普遍易感。第四十三页,共九十二页。.2023/6/1244托幼机构与学校等集体单位,由于学生长期处在人员密集,空间较小,空气不易流通的环境中,又因冬春季节空气寒冷、枯燥,学生在室内活动时机多,易造成尘埃飞扬,呼吸道病原体随尘埃悬浮在空气中,学生对麻疹的易感性比散居人群高,使群体的易感程度增高,虽然学生幼时接种了疫苗,假设原发免疫失败或保护性抗体衰减,一旦遇到空气中麻疹病毒的刺激,仍会被感染。第四十四页,共九十二页。.2023/6/1245病症与危害最早出现的病症为发热、全身疲倦,接着出现两眼发红、流泪、怕光鼻塞、流滴、咳嗽、喷嚏、恶心、呕吐、腹泻等,发病2—3天口腔黏膜上出现外周有红晕的白色斑点,即为麻疹的黏膜斑,1—2天消失。于发病的3—4天后,发热增高,体温可高达40℃。麻疹第四十五页,共九十二页。.2023/6/1246开始出现典型皮疹,从耳后、发际开始,到额、面、颈、躯干及四肢,最后到掌心、足底,2—5天达顶峰。皮疹初为淡红色斑丘疹,疹间皮肤正常,压之退色,严重者皮疹密集呈暗红色,这段时间病症最重。出疹3-5天达顶峰后,发热开始减退,病情缓解,上呼吸道病症减轻,皮疹随之减退,初留浅褐色斑痕,经1—2周消失,第四十六页,共九十二页。.2023/6/1247退疹时面部与躯干皮疹处有糠麸样脱屑,退疹顺序与出疹顺序相同。重型麻疹治疗不及时,容易合并肺炎、心肌炎、脑炎等并发症。轻型或不典型麻疹病症较轻,发热低,上呼吸道病症轻,麻疹黏膜斑不明显,皮疹少而色淡,病程较短,并发症少。麻疹第四十七页,共九十二页。.2023/6/1248第四十八页,共九十二页。.2023/6/1249第四十九页,共九十二页。.2023/6/1250麻疹的预防保持良好的卫生环境,教室、宿舍每天开窗通风,可以用氯制剂定期进行空气、地面、桌椅的消毒,特别是现在这个季节,正值呼吸道传染病活路跃期,更要保持室内空气清洁,教室、学生宿舍要经常进行湿式清扫、通风换气,勤洗手、勤换衣服,毛巾等常用物品经常清洗、消毒、凉晒,同时要加强体育锻炼,增强抗病能力,随时增减衣服,教育学生节假日不要到公共场所或人群密集的地方活动。麻疹第五十页,共九十二页。.2023/6/1251疫情控制措施对病人:做到“五早〞,即:早发现、早报告、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发现病人后,立即让病人停课,回家进行隔离治疗,病人隔离至出疹后5天,伴有呼吸道并发症者隔离期延长至出疹后10天,才能有效控制传染源,防止在学生中传播蔓延。麻疹第五十一页,共九十二页。.2023/6/1252疫情控制措施对接触者:病人周围人群,大到全校,全年级,或病人所在的楼层及周围区域,小到一个班,同宿舍立即进行麻风腮疫苗的应急接种,3天内接种率应到达90%以上,是预防麻疹最有效的措施,可以提高群体免疫力,制止出现大面积流行。麻疹第五十二页,共九十二页。.2023/6/1253疫情控制措施对传播途径:对室内环境进行消毒,喷洒氯制剂,教室、宿舍要开窗通风使病毒迅速排除室外,是最有效的,也是非常重要的措施,湿式扫除,让学生课间到室外活动,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麻疹第五十三页,共九十二页。.五、风疹风疹是儿童时期常见的病毒性传染病,临床特点是:全身病症轻微,皮肤红色斑丘疹及枕后、耳后、颈后淋巴结肿大伴触痛,合并症少见。孕妇在孕早期感染风疹后,病毒可通过胎盘传给胎儿而致各种先天缺陷,称为先天性风疹综合征。第五十四页,共九十二页。.流行病学传染源:人类是风疹病毒的唯一自然宿主,病人是传染源传播途径:主要是飞沫传播。流行特征:多在冬、春季节发病,l~5岁儿童多见,男女发病率均等。母亲的抗体可保护6个月内婴儿不发病。广泛使用疫苗后发病率降低,发病年龄提高第五十五页,共九十二页。.临床表现潜伏期:14~21天,平均18天。前驱期:较短,大多只有l~3天。有低热和卡他病症,多数较轻,常因病症轻微或时间短暂而被忽略。出疹期

:耳后、枕部及颈后淋巴结肿大伴有触痛,持续1周左右;皮疹在淋巴结肿后24小时出现,是多形性,大局部是散在斑丘疹,也可呈大片皮肤发红或针尖状猩红热样皮疹,开始在面部,24小时内普及颈、躯干、手臂,最后至足部;常是面部皮疹消退而下肢皮疹方现,一般历时3天,出诊后脱皮极少。第五十六页,共九十二页。.预防隔离期为出疹后5日采用风疹、麻腮风疫苗预防,效果肯定。注射疫苗后,98%易感者可获终身免疫。第五十七页,共九十二页。.六、流行性腮腺炎

流行性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所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以腮腺的非化脓性肿胀和疼痛为特征。腮腺炎病毒除侵犯腮腺外,还能引起脑膜炎、脑膜脑炎、睾丸炎、卵巢炎和胰腺炎等。第五十八页,共九十二页。.流行病学传染源:早期患者及隐性感染者。患者腮腺肿大前7天至肿大后9天,能从唾液中别离出病毒。有脑膜炎的可以从脑脊液中别离出病毒。传播途径:主要是飞沫传播。流行情况:世界性疾病,全年可发病,但以冬、春为主。患者主要是学龄儿童,无免疫力的成人也可发病。感染后免疫力较持久。第五十九页,共九十二页。.1.腮腺肿痛〔双侧腮腺肿大约占75%〕。边缘不清,压痛明显。颌下腺和舌下腺也可受累肿痛。体温上升可达40℃。2.颧骨弓后〔腮腺所在部位〕酸痛或胀痛,进食或吃酸性食物时胀痛更为明显。3.腮腺管口可见红肿,但无脓性分泌物。4.除腮腺炎外,病者可出现脑膜炎、睾丸炎、卵巢炎、胰腺炎、乳腺炎等,可伴随腮腺炎先后出现。第六十页,共九十二页。.预防措施隔离患者直至腮腺肿完全消退为止,预防的重点是应用疫苗对易感者进行主动免疫。目前国内外应用麻腮风减毒活疫苗。第六十一页,共九十二页。.七、水痘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临床上以皮肤黏膜分批出现迅速开展的斑疹、丘疹、疱疹和结痂为特征。第六十二页,共九十二页。.流行病学

水痘一年四季都可发生,但在冬、春季发病率较高。传染源:水痘病人是唯一的传染源,自出现皮疹前1-2日至疱疹完全结痂为止都具有传染性。传播途径:因为被污染的衣物、玩具、用具等具有传染性,随意通过飞沫和直接接触可以造成水痘的传播。第六十三页,共九十二页。.流行病学易感人群:本病传染性极强,易感者接触病人后约90%发病。以前未患过水痘的,特别是儿童容易感染,学龄前儿童发病较多。患水痘后可获得持久免疫力,既不会第二次得水痘。潜伏期:14-16天。第六十四页,共九十二页。.临床病症起病后数小时或1-2日出现皮疹,皮疹首见于躯干、头部,逐渐延及面部,最后达四肢。皮疹呈向心分布以躯干为多,面部及四肢较少。开始为粉红色针头大的红色斑疹,数小时内变为突出皮肤的红色丘疹,再经数小时变为水疱,从斑疹、丘疹、疱疹到开始结痂短者仅需要6-8小时。疱疹呈椭圆形,2-5mm大小,初期呈清澈水珠状,以后稍混浊,疱疹壁较薄易破。水疱底部有红晕,当水疱枯燥时红晕亦消退。数日后从水疱中心开始干结,最后成痂,经1-2周脱落。因皮疹分批出现,故在病程中可见各期皮疹同时存在;另外口腔、咽喉、眼结膜、外阴等黏膜也可以出现水痘。第六十五页,共九十二页。.水痘图片第六十六页,共九十二页。.预防最为有效的方法是对易感者进行疫苗接种,有效率到达68%-100%,可以持续10年以上。对接触病人的容易感染的人〔以前未得过,未注射疫苗或免疫力低下者〕应观察3周;第六十七页,共九十二页。.2023/6/1268八、猩红热猩红热是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以发热、咽峡炎、全身弥漫性猩红热样皮疹及脱屑为特征。后期少数病例可发生心肾并发症。[病原学及发病机理]

主要致病菌为A组β型溶血性链球菌,病原体侵入人体后咽部引起化脓性病变,毒素入血引起毒血症,使皮肤产生病变,严重时肝、脾、肾、心肌、淋巴结也可出现炎症性病变。

第六十八页,共九十二页。.2023/6/1269[流行病学及预防]

本病全年可发病,但以冬春为顶峰,主要多见于5~15岁儿童。传染源主要是猩红热病人及带菌者,猩红热病人自发病前一日至出疹期传染性最强。主要通过空气飞沫传播,人群普遍易感,加之红疹毒素有5种血清型,无交叉免疫,故猩红热可再感染。猩红热病人要严格隔离至咽拭子培养阴性为止。

第六十九页,共九十二页。.2023/6/1270临床表现

本病潜伏期1—7日,通常2—3日。初起突然高热,头痛,呕吐,烦躁,咽部疼痛,咽充血极明显,扁桃体肿大或可见脓性分泌物。在起病12—36小时内出现皮疹,先见于颈、胸、腹背,迅即从腋部及腹股沟扩展到四肢。皮疹鲜红,细小密集,有时似点状出血,疹间皮肤通红,压之褪色。第七十页,共九十二页。.2023/6/1271皮疹在2天内出齐,疹盛时皮肤瘙痒。面部发红,但口唇周围苍白(环口苍白圈)。肘前、腋窝、腹股沟等皮褶处因红疹寄集而呈皱褶红线(帕氏线)。舌苔白厚或光剥,舌乳头突出于舌面之上,状如杨梅,称杨梅舌。出疹后一周内见皮肤脱屑,多呈片状,指尖可呈膜样或套样脱皮。

第七十一页,共九十二页。.2023/6/1272预防1、控制传染源。对病人进行6日隔离治疗。对接触者医学观察7日,并可用青霉素肌肉注射进行预防。2、切断传播途径。接触病人时应戴口罩,患者分泌物应随时消毒。流行期间应防止到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3、保护易感者。目前尚无供临床使用的疫苗。第七十二页,共九十二页。.2023/6/1273猩红热典型图片〔草莓舌〕第七十三页,共九十二页。.2023/6/1274猩红热典型图片〔杨梅舌〕第七十四页,共九十二页。.2023/6/1275猩红热典型表现〔口周苍白圈〕第七十五页,共九十二页。.2023/6/1276猩红热典型表现〔全身弥漫性充血〕第七十六页,共九十二页。.2023/6/1277猩红热典型表现〔针尖样皮疹〕第七十七页,共九十二页。.2023/6/1278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简称流脑,是由脑膜炎双球菌引起的一种危害严重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属于国家法定的乙类传染病。脑膜炎双球菌可分为A、B、C、D、X、Y、W135等13个菌群,其中以A、B、C群最常见,我国流行菌群以A群为主。流脑主要发生在冬春季节,病原菌侵入人体后,细菌在患者或带菌者的鼻咽部生长、繁殖,由此进入血液循环,形成败血症,通过血脑屏障进入脑脊髓膜,引起化脓性脑脊髓膜炎。

九、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第七十八页,共九十二页。.2023/6/1279传染源:病人和带菌者是本病的传染源。潜伏期1—7天,一般为2—3天。病人从潜伏期末开始到病后10天内具有传染性。传播途径:脑膜炎双球菌隐藏于病人或带菌者的鼻咽分泌物中,主要借咳嗽、打喷嚏、说话时喷出含有大量病原菌的黏液飞沫,悬浮在空气中,被他人直接从空气中吸入而引起感染和传播人群易感性:人群作为一个整体对传染病容易感受的程度称人群易感性。任何年龄均可感染,发病年龄以<15岁儿童为主,<5岁发病率最高,但流行年发病明显倾向于高年龄组。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第七十九页,共九十二页。.2023/6/1280主要病症与危害:90%的流脑患者临床表现初为低热、咽痛、鼻咽部黏膜充血及分泌物增多,之后体温突然升高,伴寒战、无力、头痛、呕吐、皮肤黏膜出现大小不一、多少不等、分布不均的皮疹,以肩、肘、臀等处多见,皮疹色泽鲜红,后变为紫红;病情严重者淤点、淤斑迅速扩大,中央出现紫黑色坏死或形成大疱,同时病人出现剧烈头痛、频繁呕吐、烦躁不安、颈后疼痛、颈项强直等。通常2—5天后体温降至正常,各种病症逐渐消失,皮疹大局部被吸收,一般1—3周痊愈。治疗不及时可并发中耳炎、关节炎、肺炎、脓胸、心内膜炎、心包炎等。少数患者病情凶险,如不及时抢救,常于24小时内甚至更短的时间内危机生命,病死率高达50%。第八十页,共九十二页。.2023/6/1281加强流脑对的监测和疫情报告,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冬春季节里一旦出现发热、头痛等与感冒相似的早期病症时,立即到医院就医。对病人的密切接触者,立即采用磺胺类药物进行预防投药。对于人口密度高、环境条件拥挤的学校教室、学生居室等集体单位,要勤开窗通风,勤晒衣物,保持良好的通风环境。对学生加强卫生防病宣传教育,催促学生加强锻炼,增加体质,提高抗病能力。开展流脑疫苗免疫接种,是对人群最有效的预防措施,接种疫苗后,机体获得杀菌抗体,可使发病率减少90%预防与控制:第八十一页,共九十二页。.2023/6/1282第三局部托幼机构与学校传染病的报告与和管理第八十二页,共九十二页。.2023/6/1283一、相关法律法规?传染病防治法??学校卫生工作条例??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例??艾滋病防治条例?有关内容?学校和托幼机构传染病疫情报告工作标准〔试行〕?全部内容。?关于加强托幼机构传染病预防控制的通知??托儿所、幼儿园卫生保健管理方法?第八十三页,共九十二页。.2023/6/1284学校托幼机构职责学校和托幼机构1、负责建立、健全本单位传染病疫情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现、收集、汇总与报告管理工作制度;2、负责指定专人或兼职教师负责本单位内传染病疫情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因病缺勤等健康信息的收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