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区县事业单位第二季度公开招聘工作人员考试笔试高频考点题库附答案解析_第1页
重庆市区县事业单位第二季度公开招聘工作人员考试笔试高频考点题库附答案解析_第2页
重庆市区县事业单位第二季度公开招聘工作人员考试笔试高频考点题库附答案解析_第3页
重庆市区县事业单位第二季度公开招聘工作人员考试笔试高频考点题库附答案解析_第4页
重庆市区县事业单位第二季度公开招聘工作人员考试笔试高频考点题库附答案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8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重庆市区县事业单位第二季度公开招聘工作人员考试笔试高频考点题库附答案解析预祝考试顺利!一.综合题库(共1000题)1.学会质疑并养成质疑的习惯,关键就是多读书、读好书,一旦知识积累多了,视野开阔了,就容易对相关知识的学习理解做到________。革命导师列宁曾说过,不懂黑格尔的全部逻辑学就不能完全理解马克思的《资本论》。事实上,许多知识都有着纵横关联,只有打通其关节,一些疑问才能迎刃而解。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A.触类旁通B.举一反三C.事半功倍D.独出己见参考答案:A解题思路:第一步,阅读并分析文段,找到对确定空缺处所填词含义有帮助的信息。第二步,由横线后的句子可知空缺处所填词语意为学习某类知识的规律会对相关知识的学习理解有所帮助。第三步,分析选项,辨析备选词语的语义,排除与文意不符的C、D;通过辨析“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侧重点,选择与“相关知识”相照应的一项,排除B。由“不懂黑格尔的全部逻辑学就不能完全理解马克思的《资本论》……许多知识都有着纵横关联,只有打通其关节,一些疑问才能迎刃而解”可知,空缺处所填词语意为学习某类知识会对相关知识的学习理解有所帮助。“事半功倍”指做事得法,因而费力小,收效大。与句意不符,排除C。“独出己见”指提出与众不同的见解。与句意不符,排除D。“触类旁通”“举一反三”均比喻只要了解某方面的事物,就能推知通晓其他事物。但“触类旁通”强调“旁通”,指对同类事物互相贯通。“举一反三”强调“反三”,指从懂的一点类推而知其他,不限于同类。由文段中提到的“相关知识”可知,此处强调的是对同类相关知识的理解,“触类旁通”更符合文意,排除B。故本题选A。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语境。根据“许多知识都有着纵横关联,只有打通其关节,一些疑问才能迎刃而解”可知,所填词要表达“了解了一个知识就能解决其他的问题”之意。第二步,辨析选项。C项“事半功倍”形容费力小,收效大;D项“独出己见”指与别人不同地提出自己的见解和主张。两者均不符合语境,排除C项和D项。A项“触类旁通”指懂得了某一事物或道理从而懂得相关的其他事物或道理;B项“举一反三”比喻从一件事情类推而知道其他许多事情。“触类旁通”侧重的是“通”,也就是更侧重结果,“举一反三”侧重过程,A项“触类旁通”更能语境中的“迎刃而解”相照应,更符合语境,排除B项。因此,选择A选项。解题思路:分析文意可知,横线前面,“就容易对相关知识的学习做到”,横线后面“不懂黑格尔的全部逻辑学就不能完全理解马克思的《资本论》”,“许多知识都有着纵横关联,只有打通其关节,一些疑问才能迎刃而解”都在说明对某一知识的学习能够对其他知识的学习有帮助,对应A项,“触类旁通”比喻掌握了某一事物的规律,就能推知同类事物,符合文意,当选。B项,“举一反三”指从懂得的一点,类推而知道其它的,从含义上和“触类旁通”是近义词,只不过从文段内容呼应上,文中“只有打通其关节,一些疑问才能迎刃而解”此处“触类旁通”更好;C项,“事半功倍”指做事得法,因而费力小,收效大;D项,“独出己见”指的是与别人不同地提出自己的见解和主张,二者含义均和文段不符,文中侧重强调对其他知识的作用,排除。故正确答案为A。【文段出处】《质疑,是读书的长跑》2.N中学在进行高考免试学生的推荐时,共有甲、乙、丙、丁、戊、己、庚等7位同学入围。在7人中,有3位同学是女生,4位同学是男生;有4位同学年龄为18岁,而另3位同学年龄则为17岁。已知,甲、丙和戊年龄相同,而乙、庚的年龄则不相同;乙、丁与己的性别相同,而甲与庚的性别则不相同。最后,只有一位17岁的女生得到推荐资格。据此,可以推出获得推荐资格的是:A.甲B.乙C.丁D.庚参考答案:D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型。题干有信息匹配特征,确定为分析推理。第二步,分析条件,进行推理。题干信息确定,优先考虑排除法。整理条件:①4位18岁,3位17岁;②3位女生,4位男生;③一位17岁的女生得到推荐资格由“乙、庚的年龄不同”和①可知,乙和庚是一个18岁,一个17岁;再由“甲、丙和戊年龄相同”和①可知,甲、丙和戊都是18岁;由③可知,排除A项;由“甲与庚的性别不同”和②可知,甲与庚一个男生,一个女生;再由“乙、丁与己的性别相同”和②可知,乙、丁与己都是男生;由③可知,排除B、C项。因此,选择D选项。3.旅游商品,是指旅游者在旅游活动中出于非商业性目的而购买的实物性商品,它不包含维持旅游活动所必需的生活用品。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旅游商品的是:A.小王在尼泊尔买了100个手链、200条围巾准备放到自己在北京经营的店铺里销售B.到欧洲出差的张小姐利用闲暇时间在英国某古董商店购买了一套精美茶具C.某夫妇为了国庆假期的海南五日游到超市购买了一瓶防晒霜和两副墨镜D.李女士在泰国旅游时从小商贩那里得到了很多关于当地美食娱乐方面的信息参考答案:B解题思路:第一步,看提问方式,本题属于选是题。第二步,找关键信息。①旅游者在旅游活动中出于非商业性目的而购买的实物性商品;②不包含维持旅游活动所必需的生活用品。第三步,辨析选项。A项:小王在尼泊尔买了100个手链、200条围巾准备放到自己在北京经营的店铺里销售,属于商业性的采购,不属于“出于非商业性目的而购买的实物性商品”,不符合定义;B项:到欧洲出差的张小姐是利用闲暇时间进行的购买活动,闲暇时间可以理解为进行的是旅游活动,符合“旅游者在旅游活动中”,在英国某古董商店购买了一套精美茶具,属于“出于非商业性目的而购买的实物性商品”,且茶具也不是“维持旅游活动所必需的生活用品”,符合定义;C项:防晒霜和两副墨镜是去海南前买的,不属于“旅游者在旅游活动中出于非商业性目的而购买的实物性商品”,同时防晒霜和两副墨镜是维持海南旅游活动的生活用品,不符合“不包含维持旅游活动所必需的生活用品”,不符合定义;D项:当地美食娱乐方面的信息不属于“实物性商品”,不符合定义。因此,选择B选项。4.联系是指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和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关系。联系具有:

A.客观性

B.普遍性

C.多样性

D.主体性

参考答案:ABC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唯物辩证法知识。

第二步,联系指的是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作用。事物与事物之间,即外部联系;事物内部要素之间,即内部联系。联系的特点:①客观性:事物本身所固有的客观现象。②普遍性:时时有联系,事事有联系。③条件性:联系的形成需要一定的条件。④多样性:形式是多样的。A、B、C项正确,当选。

因此,选择ABC选项。

5.国际社会公认的“第一礼仪”是:A.女士优先原则B.尊重原则C.宽容原则D.入乡随俗原则参考答案:A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文化常识。第二步,“女士优先”是国际社会公认“第一礼仪”。在一切社交场合,每一名成年男子都有义务主动而自觉地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去尊重妇女、照顾妇女、体谅妇女、保护妇女并且想方设法、尽心尽力地为妇女排忧解难。女士优先,不仅仅是顺序上的优先,更包含着尊重女士和帮助照顾女士。因此,选择A选项。6.暗示性提问:指一种带倾向性特定答案的提问方式。假设这个定义是正确的、不容置疑的,则下列属于暗示性提问的是:A.王经理问做过营销工作的小李:“你做过几年营销工作?”B.张某问出国归来的高某:“国外教育怎么样?”C.李某问刚刚通过GRE考试的小张:“什么是GRE考试?”D.医生对一位就诊者说:“为什么要怀疑自己得了抑郁症呢?”参考答案:D解题思路:第一步,看提问方式,本题属于选是题。第二步,找关键信息。①一种带倾向性特定答案的提问方式。第三步,辨析选项。A项:王经理问做过营销工作的小李:“你做过几年营销工作?”,说明小李确实做过营销,不符合“带倾向性特定答案的提问方式”,不符合定义;B项:张某问出国归来的高某:“国外教育怎么样?”,说明张某确实出过国,不符合“带倾向性特定答案的提问方式”,不符合定义;C项:李某问刚刚通过GRE考试的小张:“什么是GRE考试?”,说明小张确实通过了GRE,不符合“带倾向性特定答案的提问方式”,不符合定义;D项:医生对一位就诊者说:“为什么要怀疑自己得了抑郁症呢?”,就诊者并没有体现出其是否得了抑郁症,体现了“带倾向性特定答案的提问方式”,符合定义。因此,选择D选项。7.对菲利普斯曲线描述正确的是(

)。A.横轴表示失业率,纵轴表示通货膨胀率B.短期和长期菲利普斯曲线是相同的C.短期菲利普斯曲线是向右下方倾斜的直线D.长期菲利普斯曲线是向左下方倾斜的曲线参考答案:A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宏观经济。A项正确,菲利普斯曲线是用来表示失业与通货膨胀之间交替关系的曲线。其中,横轴代表失业率,纵轴代表通货膨胀率。通货膨胀率高时,失业率低;通货膨胀率低时,失业率高。B、C、D三项错误,短期和长期菲利普斯曲线是不相同的。短期菲利普斯曲线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表示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在短期内呈负相关;而长期菲利普斯曲线是一条垂直于自然失业率的直线,表示从长期看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之间无关联,即通货膨胀率的上升不会降低失业率。故正确答案为A。8.下列关于二十四节气说法错误的是:A.雨水、谷雨反映降水现象B.立春、春分反映季节变化C.惊蛰、清明反映自然物候现象D.小满、芒种与农作物成熟和收成相关参考答案:B解题思路:本题可用关键词法解答。反映季节变化,至少说明立春和春分分别代表了不同的季节,但事实上两者都属于春季,明显有误。应选B项。A项正确。反映降水量的是:雨水、谷雨、白露、寒露、霜降、小雪、大雪七个节气。B项错误。立春,指春季开始。春分,指春季过了一半,阳光直射赤道上。地球上南北半球受光相等,昼夜长短相等。春分并不是反映季节变化。C项正确。惊蛰、清明反映的是自然物候现象,尤其是惊蛰,它用天上初雷和地下蛰虫的复苏,来预示春天的回归。D项正确。小满是麦类等夏熟作物籽粒开始饱满。芒种是麦类等有芒作物成熟。故本题选B。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二十四节气并选错误项。第二步,反映季节变化的节气分别是:立春、立夏、立秋和立冬。反映太阳高度角变化的节气是春分、秋分、夏至、冬至。由此可见,春分反映的是太阳高度角的变化,不是季节的变化。因此,选择B选项。解题思路:本题考查人文常识。A项正确,雨水、谷雨、白露、寒露、霜降、小雪、大雪等节气反映了降水现象。B项错误,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则反映了春、夏、秋、冬四季的开始;春分、秋分、夏至、冬至是从天文角度来划分的,反映了太阳高度变化的转折点。C项正确,惊蛰、清明反映的是自然物候现象,惊蛰指的是天开始打雷,冬眠动物复苏,预示春天回归;清明表明气候温暖,天气清和明朗。D项正确,小满、芒种则反映有关作物的成熟和收成情况。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B。9.把下面的六个图形分为两类,使每一类图形都有各自的共同特征或规律,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A.①②⑥,③④⑤B.①③④,②⑤⑥C.①③⑥,②④⑤D.①④⑥,②③⑤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本题为分组分类题目。观察发现,题干图形均是由多个封闭面组合而成,考虑图形间关系。图①③⑥中封闭面相包含,图②④⑤中封闭面相交。即图①③⑥一组,图②④⑤一组。故正确答案为C。10.水∶森林∶煤炭A.氮∶蛋白质∶智力B.闪电∶雨∶打伞C.雪∶丰年∶喜悦D.表扬∶自信∶乐观参考答案:A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干逻辑关系。“水”是“森林”形成必不可少的物质,二者属于必要条件关系,“森林”是“煤炭”形成必不可少的物质,二者属于必要条件关系。第二步,辨析选项。A项:“氮”是“蛋白质”必不可少的成分,二者属于必要条件关系,“蛋白质”是“智力”发育必不可少的物质,二者属于必要条件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一致,符合;B项:“闪电”不是“雨”形成的必要条件,“雨”也不是“打伞”的必要条件,晴天也可以“打伞”,排除;C项:“雪”不是“丰年”的必要条件,“丰年”会让人感到“喜悦”,但“丰年”不是“喜悦”的必要条件,排除;D项:“表扬”可以让人感到“自信”,但“表扬”不是“自信”的必要条件,“自信”也不是“乐观”的必要条件,排除。因此,选择A选项。11.小雨在黑板上写下一个数集(1,1/2,1/3,1/4,……1/888),小明每次从中任意选择两个数a和b,并擦掉。记x=a+b,y=a×b,z=x+y。小丽在小明每次将ab擦掉后将数z加入该数集,经过887次操作后,该数值剩下的数是:A.1B.444C.887D.888参考答案:D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基础计算问题,用枚举归纳法解题。第二步,根据题意枚举:若取(1,1/2)经过1次操作后可得1+1/2+1×1/2=2;若取(1,1/2,1/3)操作后可得,1+1/2+1×1/2=2,即(2,1/3);第二次操作可得,2+1/3+2×1/3=3,以此类推,可知该数集依次给出2个数值,其最终计算结果为2;依次给出3个数值,其最终计算结果为3;依次给出4个数值,其最终计算结果为4,所以依次给出n个数值,其最终计算结果为n。第三步,原数集(1,1/2,1/3,1/4,……1/888)给出888个数值,其最终计算结果为888。因此,选择D选项。12.在实际工作中,预算工作存在着失效的危险倾向,如(

)等。A.预算过繁B.预算失控C.目标置换D.效能低下参考答案:ACD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管理学基本原理。第二步,预算工作中存在着一些使预算控制失效的危险倾向。比如存在预算过繁,让预算目标取代了企业目标即发生了目标置换,效能低下的风险。因此,选择ACD选项。A项:预算过繁。由于对极细微的支出也作了琐细的规定,致使主管人员管理自己部门需要的自由都丧失了。所以预算究竟应当细微到什么程度,必须联系到授权的程度进行认真酌定。过细过繁的预算等于使授权名存实亡。A项符合题意,当选。B项:预算失控属于干扰项。B项不符合题意,不当选。C项:目标置换。主管人员只是热衷于使自己部门的费用尽量不超过预算的规定,但却忘记了自己的首要职责是千方百计地实现企业的目标。C项符合题意,当选。D项:效能低下。主管人员常常知道在预算的层层审批中,原来申请的金额多半会被削减。因此,申报者往往将预算费用的申请金额有意扩大,远远大于实际需要。所以必须有一些更有效的管理方法来扭转这种倾向,否则预算很可能会变成掩盖懒散、效率低下的主管人员的保护伞。D项符合题意,当选。13.把下面的六个图形分为两类,使每一类图形都有各自的共同特征或规律,分类正确的一项是:A.①③⑤,②④⑥B.②④⑤,①③⑥C.①②③,④⑤⑥D.②③⑥,①④⑤参考答案:A解题思路:第一步,观察特征。元素组成不同,优先考虑数量。第二步,分组分类,找出两组规律进行分类。题干中①③⑤不是一笔画,②④⑥是一笔画。因此,选择A选项。14.如下图所示,装有水的烧杯放在天平一端,另一端放置砝码使天平平衡。此时再将一根手指放入水中,若手指完全静止在水中且没有触碰烧杯壁和烧杯底部,且水也没有溢出,那么这时天平的状态是:A.继续保持平衡状态B.无法判断C.放置砝码的一端下沉D.放置烧杯的一端下沉参考答案:D解题思路:本题考查物理学中的力学知识,考生可用联想法作答。我们可以极端假设,在天平左侧烧杯中的不是一根手指,而是一块悬浮在水中的木头,即不存在向上的拉力,那么天平左侧因多了木头的重量,会下沉,因此本题答案为D。初始状态下,装有水的烧杯的重力和砝码的重力相等,G(烧杯+水)=G砝码。根据牛顿第三定律,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将手指放入水中后,手指悬浮并静止在水中,此时手指受到了水的浮力和向上作用的拉力,即G手指=F浮+T拉力。(假设T拉力为人对手指的拉力)将烧杯、水和手指看作一个整体,浮力为内部作用力。天平左边的压力大小=G(烧杯+水)+G手指-T拉力。天平右边的力=G砝码=G(烧杯+水)。G手指-T拉力=F浮力>0,故放置烧杯的一端压力变大了,会逐渐下沉。故本题选D。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物理知识。第二步,根据题干的描述,手指伸到烧杯中会受到水的浮力,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手指也会给水一个反作用力。所以,只要手指仍在水中,且没有水溢出,水对于手指的浮力存在,手指对水的压力就存在。具体来说,手指会对液体有向下的压力,所以本来已平衡的天平左盘要下倾。C项正确。因此,选择C选项。解题思路:本题考查科技常识。将一手指放在水中,手指没有触碰烧杯壁和烧杯底部,此时手受到水的浮力。因为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水会受到浮力的反作用力。力会传到天平上,放置烧杯的一端受到的压力增大,所以放置烧杯的一端会下沉。故正确答案为C。15.“据理力争”不是最佳的表达方式,太用力,太急切地想说明道理,反而少了从容淡定。它反映出“力争”者的不够自信,也表明他对听众辨别事理能力的低估。以下与作者表述的观点最接近的是:A.有理不在声高B.公道自在人心C.此时无声胜有声D.针尖不必对麦芒参考答案:A解题思路:文段为“观点+解释说明”结构,首句提出观点“据理力争”不是最佳的表达方式,缺少从容淡定,后文为解释说明部分,文段首句为中心句,强调“据理力争”不是好的表达方式,不用太用力、太急切,要从容淡定些。A项“有理不在声高”指有理不用说的太大声,可对应文段“不要太用力,要从容淡定的表达”,与文段作者的观点最相近,A项当选。B项“公道自在人心”指公正的道理自然存在于众人的心里,指群众对事情的是非曲直知道的清楚明白,首先,语句并非是一种表达方式,其次,语句可理解为公道自在人心,我们根本不用说,而文段表达的是要说,但不用说得太用力、急切,排除;C项“此时无声胜有声”,指有时候不说话比说话更有用,文段并非强调“无声”,而是声音大小,排除;D项“针尖不必对麦芒”比喻双方不必针锋相对,用于形容两者之间的关系,文段并无两者的语境,排除。故正确答案为A。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第一句可以看出“据理力争”指的是用力、急切地说明道理。第二句解释了这种表达方式不好,是因为它反映出“力争”者的不够自信和对听众辨别能力的低估。可以判断本文是“总—分”的结构,观点重在强调不要“据理力争”,不要太用力、太急切地说明道理,要保持从容淡定。第二步,对比选项。A项“有理不在声高”符合文段重点内容。因此,选择A选项。解题思路:由选项可知,本题考查还是对文段主旨的把握。需要考生梳理文段行文思路并概括中心,在此基础上选择与之相符的选项。文段为总分结构,归纳观点句是解题关键。文段首先指出“据理力争”不是最佳的表达方式,之后具体论述这一表达方式的缺点。A项与文段的观点最接近,“有理”对应文段的“据理”“说明道理”,“声高”对应“太用力”“太急切”。B项“公道”不是文段论述内容。文段强调的是声音大小,而非有无声音,C项说法错误。D项强调的是针锋相对,也不是文段论述的重点。故本题选A。16.下面这一段话句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①他的教导在我听来如同空谷足音②张惠老师给了我很大的帮助③给我启示④带我走出困惑⑤在那十三年前的工作学习中A.①③②⑤④B.⑤①②③④C.⑤②①③④D.①③④②⑤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第一步,观察选项,确定首句。⑤句是背景介绍,可以作首句。①句中“他”指代不明,不适合作首句,排除A项和D项。第二步,对比B项和C项。只需确定①②的顺序即可。由文意可知,①中的“他”指代的就是②中的“张惠老师”,顺序应是②①,排除B项。答案锁定C项。第三步,验证C项。意思表达连贯,符合逻辑,C项正确。因此,选择C选项。17.甲酒店向该市出租车司机承诺,为酒店每介绍一位客人,酒店向其支付该客人房费的10%作为奖励。后被人举报。经调查,甲酒店给付的奖励在公司账面上皆有明确详细记录,甲酒店的行为属于()。A.正当的竞争行为B.商业贿赂行为C.限制竞争行为D.低价倾销行为参考答案:A解题思路:A项正确,《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七条第二款规定:“经营者在交易活动中,可以以明示方式向交易相对方支付折扣,或者向中间人支付佣金。经营者向交易相对方支付折扣、向中间人支付佣金的,应当如实入账。接受折扣、佣金的经营者也应当如实入账。”此酒店对给付的奖励有明确详细的记录,属于正当的竞争行为。B项错误,商业贿赂行为是指经营者采用财物或者其他手段进行贿赂,以谋取交易或竞争优势的不正当竞争行为。C项错误,限制竞争行为是指经营者单独或者联合实施的妨碍或者消除市场竞争,排挤竞争对手或者损害消费者权益的行为。新修订的《反不正当竞争法》已经删去了几种“限制竞争行为”的规定,甲酒店的行为不是限制竞争行为。D项错误,低价倾销行为是指经营者以排挤竞争对手为目的,以低于成本的价格销售商品的行为。新修订的《反不正当竞争法》已经删去了“低价倾销行为”的限制,甲酒店的行为不涉及到低价倾销。故正确答案为A。18.李翊君的《雨蝶》中唱到“我破茧成蝶愿和你双飞”,但是蛹破茧而出要经过一个痛苦的过程,才能生出强有力的翅膀,变成美丽的蝴蝶。如果人们将茧剪开,它虽然可以毫不费力的爬出来,但身体十分臃肿,并很快死去。这一现象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A.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会向相反的方向转化B.生命运动的过程是同化和异化的统一C.外因对事物的发展也起决定作用D.促进事物的发展必须遵循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统一参考答案:D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唯物论知识。第二步,客观规律是指事物运动过程中本身所固有的本质的联系和必然的趋势。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它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主观能动性是指人们能动地认识世界和能动地改造世界的实践能力和作用。人在规律面前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于人类。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和基础,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是认识、掌握和利用客观规律的必要条件。题干中,如果出于对蝴蝶破茧而帮它减轻痛苦反而会使蝴蝶过早的死去,就是出于主观考虑而违背客观规律使得事物的发展受阻。D项与题意相符,当选。因此,选择D选项。A项:矛盾转化一般是指矛盾地位的转化。矛盾转化包括:①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之间的转化;②矛盾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之间的转化。题干中未体现任何矛盾的特点。A项与题意不符,不当选。B项:同化与异化亦称“组成代谢与分解代谢”,是生物新陈代谢两个相互联系的方面,是生命的基本特征之一。同化或组成代谢,是生物体把从食物中摄取的养料加以改造,转换成自身的组成物质,并把能量贮藏起来的过程;异化或分解代谢,是生物体将自身的组成物质进行分解,并释放能量和排出废物的过程。通过同化和异化,生物体与环境不断地进行物质和能量的交换。题干中未体现同化和异化的特点。B项与题意不符,不当选。C项: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发展的第二位的原因,是变化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不在事物的外部,而在事物内部的矛盾性。故外因对事物的发展不起决定作用。C项错误。19.下列词语颠倒后意思有所改变的一项是:A.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水来土掩,兵来将挡B.眼观六路,耳听八方耳听八方,眼观六路C.旧的不去,新的不来新的不来,旧的不去D.满招损,谦受益谦受益,满招损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C

项第一句的意思是先去了旧的,再来新的;第二句的意思是先来新的,再去旧的。其他选项均为并列关系,前后颠倒之后并不改变语意。故正确答案为C。解题思路:第一步,审题干,找出词语颠倒后意思有所改变的一项。第二步,辨析选项。A项、B项和D三项中的两个词在逻辑上是并列关系,改变顺序之后,整体意思不发生改变。C项中“旧的不去”和“新的不来”两个词语在逻辑上存在先后顺序,第一句是说“旧的先去,新的才能来”,第二句是说“新的先来,旧的才能去”,两句意思有所改变。因此,选择C选项。解题思路:由提问方式可知,本题考查的判断分句间的逻辑关系,一般并列关系的分句顺序可以颠倒而句意不变。且由“有所改变”可知,只要找出两分句不是并列关系的一项即可。C项,“旧的不去,新的不来”意为旧的去了,新的才来;颠倒后,“新的不来,旧的不去”意为新的来了,旧的才去。其他三项均为并列关系,颠倒顺序后意思不变。故本题选C。20.下列图形按照能否一笔画出可分为:A.①⑤⑥,②③④B.①④⑥,②③⑤C.①②⑤,③④⑥D.①②③,④⑤⑥参考答案:A解题思路:第一步,观察特征。组成元素不同,优先考虑数量类或属性类。设问为按照一笔画分组,考虑笔画数。第二步,根据规律进行分组。图①⑤⑥均为一笔画,图②③④均为两笔画。据此分为两组。因此,选择A选项。21.“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一诗出自唐朝诗人李白之手,诗中的“黄鹤楼”位于我国(

)。A.江西省B.陕西省C.湖南省D.湖北省参考答案:D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地理常识。A项错误,江西省南昌市西北部沿江路赣江东岸坐落着滕王阁,是“江南三大名楼”之一。因唐太宗李世民之弟——滕王李元婴始建而得名,又因初唐诗人王勃诗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而流芳后世。B项错误,陕西省省会西安市市中心坐落着钟鼓楼,是西安钟楼和西安鼓楼的合称,是西安的标志性建筑物,两座明代建筑遥相呼应,蔚为壮观。C项错误,岳阳楼坐落在湖南省岳阳市古城西门城墙之上,是“江南三大名楼”之一。岳阳楼作为三大名楼中唯一保持原貌的古建筑,其独特的盔顶结构,更是体现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和能工巧匠的精巧的设计和技能。北宋范仲淹脍炙人口的《岳阳楼记》更使岳阳楼著称于世。D项正确,黄鹤楼位于湖北省武汉市长江南岸的武昌蛇山之巅,濒临万里长江,是国家5A级旅游景区,“江南三大名楼”之一,自古享有“天下江山第一楼”和“天下绝景”之称。黄鹤楼是武汉市标志性建筑,与晴川阁、古琴台并称“武汉三大名胜”。故正确答案为D。22.“乱生于治,怯生于勇,强生于弱”与下列揭示的原理相同的有:A.失之东隅,收之桑榆B.塞翁失马,焉知非福C.不见高山,不显平地D.灯不拔不亮,理不辨不明参考答案:AB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哲学知识。第二步,“乱”与“治”“怯”与“勇”“强”与“弱”是矛盾中对立统一的双方,“乱生于治、怯生于弱”体现了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的原理。A项:“失之东隅,收之桑榆”指在某处先有所失,在另一处终有所得。揭示了得与失之间的转化。A项与题意相符,当选。B项:“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比喻一时虽然受到损失,反而因此能得到好处。也指坏事在一定条件下可变为好事,反之亦然。体现了祸与福之间的相互转化。B项与题意相符,当选。因此,选择AB选项。C项:“不见高山,不显平地”常借指事与事、物与物、人与人之间经过比较,这才看出明显的差距,从而认出高与低、优与劣、强与弱。揭示了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的原理。C项与题意不符,排除。D项:“灯不拔不亮,理不辨不明”意思是灯不经过木棒拨一下灯芯,是不会明亮的;道理不经过辩论,是不会被人所明悟的。体现了因果联系的观点。D项与题意不符,排除。23.春秋:寒暑:一年A.妇孺:老幼:生命B.荏苒:蹉跎:岁月C.东西:南北:方向D.冷热:干湿:温度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第一步:判断题干词语间逻辑关系。春秋和寒暑都用来泛指一年,为比喻象征关系。第二步:判断选项词语间逻辑关系。A项:妇孺和老幼都有生命,为对应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B项:荏苒指岁月易逝,蹉跎指岁月白白过去,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C项:东西和南北都可以用来泛指方向,与题干逻辑关系一致,当选;D项:冷热用来形容温度的高低,干湿和温度无必然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故正确答案为C。24.管理的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等职能相互之间存在明确的界限,彼此独立。(

)0.正确1.错误参考答案:1解题思路:本题考查管理职能。管理各项职能不是截然分开的独立活动,它们相互渗透并融为一体。从管理职能在时间上的关系来看,它们通常按照一定的先后顺序发生,即先计划,继而组织,然后领导,最后控制。然而,这种前后工作逻辑在实践中并不是绝对的。这些管理职能往往相互融合,同时进行。故表述错误。25.某人因为心理疾病尝试了几种不同的心理疗法:精神分析疗法、认知行为疗法以及沙盘游戏疗法。他说:“心理疗法过程让我非常不快乐,因此,这些疗法是无效的。”以下哪项如果为真,将最有力质疑上述的结论?A.几种不同心理疗法所针对的心理疾病是不同的B.尝试多种心理疗法的人要比只尝试一种疗法的人快乐C.同时尝试不同心理疗法能够更容易找到可以起作用的办法D.治疗效果好的人在治疗过程中往往感觉不快乐参考答案:D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型。根据提问方式中的“最有力质疑上述的结论”,确定为削弱论证。第二步,找论点和论据。论点:这些疗法是无效的。论据:某人因为心理疾病尝试了几种不同的心理疗法,心理疗法过程让他非常不快乐。第三步,辨析选项。A项:无关选项。不同心理疗法针对的心理疾病不同与治疗效果没有必然联系,论题不一致,排除。B项:无关选项。选项对比多种疗法与一种疗法的快乐程度,题干强调心理疗法过程与效果的关系,二者之间没有必然联系,论题不一致,排除。C项:无关选项。选项强调如何治疗才能起作用,题干强调心理疗法过程与效果的关系,二者之间没有必然联系,论题不一致,排除。D项:切断联系。切断了论据治疗过程不快乐与论点治疗无效之间的联系,具有削弱作用。因此,选择D选项。解题思路:第一步:找到论点论据。论点:这些疗法是无效的。论据:某人因为心理疾病尝试了几种不同的心理疗法,他说“心理治疗过程让我非常不快乐”。第二步:逐一分析选项。A项:几种不同心理疗法所针对的心理疾病是不同的,和治疗法到底有没有效果无关,排除;B项:尝试多种心理疗法的人要比只尝试一种疗法的人快乐,对比多种和一种疗法所给人的感觉,和治疗法到底有没有效果无关,排除;C项:同时尝试不同心理疗法能够更容易找到起作用的方法,到底心理疗法有没有起作用,从选项中无从得知,无关选项,排除;D项:治疗效果好的人在治疗过程中往往感觉不快乐,直接拆开题干治疗不快乐与治疗无效之间的联系,说明治疗不快乐往往是有效,为正确答案,当选。故正确答案为D。解题思路:本题要求选择最能质疑题干结论的一项,需首先明确题干的论证结构。题干中患者根据治疗过程非常不快乐,推出这些疗法是无效的。要质疑该结论,可以说明论据和论点之间的因果联系是不正确的。题干的观点:心理治疗过程中非常不快乐,因此这些疗法是无效的。A项,不同心理疗法针对不同的心理疾病,但也无法证明这些疗法到底有没有效果,不能质疑题干结论。B项,尝试多种心理疗法要比只尝试一种疗法快乐,但也无法证明这些疗法到底有没有效果,不能质疑题干结论。C项,同时尝试不同疗法更容易找到可以起作用的方法,同样无法证明这些疗法到底有没有效果,不能质疑题干结论。D项,指出治疗效果好的人才会在治疗过程中感觉不快乐,即说明这些疗法是有很好的效果的,有力地反驳了题干患者的观点。故本题选D。26.(

),49,144,289,484A.1B.4C.9D.11参考答案:B解题思路:第一步,幂次数明显,考虑幂次数列。第二步,将数列写成幂次形式:(

),7²,12²,17²,22²。底数是公差为5的等差数列,则所求项底数为7-5=2,指数为2的常数数列,则所求项为2²=4。因此,选择B选项。27.北极海域浮冰面积逐渐减小,总计缩小达20%左右,使北极熊难以在浮冰上长久立足,加之某些国家对海豹大量捕杀,使本来就不多的北极海豹越来越少,北极熊更难在浮冰上捕食海豹。我们来到北极斯匹兹卑尔根岛西北海岸北纬80度附近一海湾时,惊讶地拍摄到了北极熊捕鱼的全过程。我们看到,北极熊改变了以捕食海豹为生和“不下水”的习性,开始跳下冰冷的海水,抓鱼为食。

这段文字充分表明:

A.聪明的物种更能适应环境

B.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C.北极环境日益恶劣

D.环境变化改变了北极熊的生活习性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的是对文段主旨的提炼和把握。解答这类题目,需要首先分析文段结构,提炼文段关键信息,从而得出文段的主旨。阅读可知,文段主要围绕“北极熊”这一主体来论述的,因此正确答案应与此相关。文段介绍了在不利的环境(浮冰面积减小,食物海豹的数量减少)下,北极熊的生活习性发生了改变(下水,抓鱼)这一现象。文段一直围绕“北极熊”这一主体来论述,选项中与此相关的只有D。A项“聪明的物种”无法体现。文段只讲了北极熊因环境变化改变了生活习性,没有讲到不适应环境而灭绝的现象,所以文段没有充分说明B项的“物竞天择,适者生存”。C项并非文段重点。故本题选D。

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先阐述了北极熊生活环境的改变,一是海域浮冰面积逐渐缩小,二是其他国家的捕杀使得海豹数量越来越少。然后介绍“北极熊捕鱼”的现象,并通过“我们看到”引出结论,即北极熊改变了捕食的习性。文段是“分—总”结构,主旨即生活环境的改变使得北极熊改变生活习惯。

第二步,对比选项。主旨句同义替换对应D项。文段主体为“北极熊”,A项、B项和C项均未提到“北极熊”,与文段主体不一致。

因此,选择D选项。

解题思路:本题为中心理解题。材料整体构成“铺垫解释原因—提出观点”的分—总结构,先叙述北极海域浮冰面积减小、海豹被大量猎杀数量减少的现象,之后引出这些因素造成的影响:北极熊因此而改变生活习性,这是材料的重点,因此这段文字的主旨是环境变化改变北极熊的生活习性。因此,结合选项应该选择D项。A项的重点是“北极环境”,而材料的主要论述对象是北极熊的生活;B项引申过度,材料没有根据;C项“聪明的物种”在材料中并没有体现。故A、B、C三项均不选。

故正确答案为D。28.根据我国宪法规定,下列自然资源只能属于国家所有的是:A.矿藏、水流B.山岭、戈壁C.森林、草原D.荒地、滩涂参考答案:A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宪法知识。第二步,根据《宪法》第九条,矿藏、水流、森林、山岭、草原、荒地、滩涂等自然资源,都属于国家所有,即全民所有;由法律规定属于集体所有的森林和山岭、草原、荒地、滩涂除外。只有A项的矿藏和水流只能属于国家所有。因此,选择A选项。B项:根据《宪法》第九条,矿藏、水流、森林、山岭、草原、荒地、滩涂等自然资源,都属于国家所有,即全民所有;由法律规定属于集体所有的森林和山岭、草原、荒地、滩涂除外。B项中的山岭,由法律规定属于集体所有的山岭不属于国家所有,此项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根据《宪法》第九条,矿藏、水流、森林、山岭、草原、荒地、滩涂等自然资源,都属于国家所有,即全民所有;由法律规定属于集体所有的森林和山岭、草原、荒地、滩涂除外。C项中,由法律规定属于集体所有的森林、草原不属于国家所有,此项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根据《宪法》第九条,矿藏、水流、森林、山岭、草原、荒地、滩涂等自然资源,都属于国家所有,即全民所有;由法律规定属于集体所有的森林和山岭、草原、荒地、滩涂除外。D项中,由法律规定属于集体所有的荒地、滩涂不属于国家所有,此项不符合题意,排除。29.QFLP指:A.合格境内有限合伙人B.合格境外有限合伙人C.合格境外无限合伙人D.合格境内无限合伙人参考答案:B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国际经济知识。第二步,QFLP全称是Qualified

Foreign

Limited

Partner(合格境外有限合伙人,即股权基金的出资人),境外募集、境内投。境外机构投资者在通过资格审批和其外汇资金的监管程序后,将境外资本兑换为人民币资金,投资于国内的PE以及VC市场。因此,选择B选项。30.或者所有客人尽情玩乐,或者有些客人隐藏他们的真实感受,没有坦率的人会隐藏他们真实感受,所有客人都是坦率的人。可见:A.只有表达自己真实情感的人才能尽情地玩乐B.有些客人隐藏了他们的真实感受C.所有客人都尽情玩乐D.尽情玩乐才能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型。根据题干关键词“所有”等,确定为集合推理。第二步,翻译题干。①所有客人玩乐或有的客人隐藏②坦率→¬隐藏③客人→坦率第三步,进行推理。由②③递推,可得:客人→¬隐藏,即“所有客人都没有隐藏真实感受”,否定了①“或关系”其中一支,根据“否定肯定式”,可得:所有客人都尽情玩乐。因此,选择C选项。31.“切割”与“缝补”,“挖掘”与“填埋”对应关系一致。0.正确1.错误参考答案:0解题思路:先“切割”,再“缝补”,二者属于时间顺承的对应关系。先有“挖掘”再有“填埋”,二者属于时间顺承的对应关系,两组词逻辑关系一致,正确。32.某汽车企业在传统车型的基础上新增了自动上锁装置,能保证汽车和车内财产的安全性。因此,这款自动上锁车型的销售量将大大高于传统车型。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对上述推理提出质疑?A.传统车型中有一些最常用的功能并没有在新车型中体现B.新车型使用者与传统车型使用者的生活环境不同C.无论是装有自动上锁的新车型还是传统车型,使用习惯都是因人而异D.该企业生产的这款自动上锁装置获得了专利权,是目前市面上其他汽车所不具备的参考答案:A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型。根据提问方式中的“质疑”,确定为削弱论证。第二步,找论点和论据。论点:自动上锁的新车型的销售量将大大高于传统车型。论据:某汽车企业在传统车型的基础上新增了自动上锁装置,能保证汽车和车内财产的安全性。第三步,辨析选项。A项:增加反向论据。指出传统车型中有一些最常用的功能没有在新车型中体现出来,那么即便自动上锁位置能保证汽车和车内财产的安全性,销售量也不一定高,具有削弱作用。B项:无关选项。“使用者生活环境”与题干论点无关,论题不一致,排除。C项:无关选项。“使用习惯”与题干论点无关,论题不一致,排除。D项:无关选项。“专利权”与题干论点无关,论题不一致,排除。因此,选择A选项。33.下列诗词没有描述生物应激性反应的是:A.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B.我有迷魂招不得,一唱雄鸡天下白C.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D.飞蛾性趋炎,见火不见我。愤然自投掷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生物医学知识并选错误项。第二步,生物的应激性反应是指一切生物对外界各种刺激(如光、温度、声音、食物、化学物质、机械运动、地心引力等)所发生的反应。它是使生物体能趋利避害和趋吉避凶的一种本能反应。“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出自唐代诗人白居易的《大林寺桃花》,主要表达了在喧嚣的尘世之上,四月份的时候百花都已凋谢,可深山古寺之中的桃花才刚刚盛开。用地理学的观点讲,深山海拔高、气温低,花开的晚;诗中指超凡脱俗远离尘世,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由此可见,C项没有体现出生物的应激反应。因此,选择C选项。解题思路:本题考查生物应激性反应,属于多学科综合考查试题,难度较大。多学科综合考查是公务员考试的一大趋势,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考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就本题而言,考生既需要准确记忆生物学科中的基本概念,又需要具备一定的文学素养,能够读懂较为简单的古诗词,同时还需要将两门学科有机结合起来。应激性反应是指一切生物对外界各种刺激(如光、温度、声音、食物、化学物质、地心引力等)所做出的反应。应激性是一种动态反应,是细胞对刺激发生反应的特性,在比较短的时间内完成,其结果是使生物适应环境。A项当选。该句的意思是在人间四月里,百花凋零已尽,高山古寺中的桃花才刚刚盛开。这体现的是环境温度会对植物的生长周期造成影响的自然现象。应激性是一种动态反应,在比较短的时间内完成,桃花盛开有一个较长的周期,不属于应激性。B项不选。该句的意思是我有迷失的魂魄无法招回,雄鸡一叫,天下大亮。鸡的眼睛里的视网膜上只有圆锥细胞,没有或很少有圆柱细胞。圆锥细胞需要较强的光来刺激才能兴奋,所以鸡在夜晚的视力很差,而清晨阳光袭来,基于对光刺激的应激性,公鸡就会做出打鸣的反应。C项不选。该句的意思是天边的明月升上了树梢,惊飞了栖息在枝头的喜鹊;晚风清凉,仿佛带来了远处的蝉叫声。栖息在树枝上的喜鹊被明亮的月光惊走,正体现了生物对光这一外界刺激的反应。因此,该句描述了生物应激性反应。D项不选。该句的意思是飞蛾的本性趋光,只能见到火却见不到自己,像愤然投掷一样飞向火焰。飞蛾扑火体现的是生物的趋光性这一应激性反应。故本题选A。解题思路:本题考查科技常识。应激性是指一切生物对外界各种刺激(如光、温度、声音、食物、化学物质、机械运动、地心引力等)所发生的反应。应激性是一种动态反应,是细胞对刺激发生反应的特性。A项正确,“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出自辛弃疾的《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意为天边的明月升上了树梢,惊飞了栖息在枝头的喜鹊,清凉的晚风仿佛传来了远处的蝉叫声。喜鹊被惊飞,体现了生物应激性反应。B项正确,“我有迷魂招不得,一唱雄鸡天下白”出自李贺的《致酒行》,意为我的魂魄好像迷失在外,招不回来;当长夜过去,雄鸡高唱,天下大白的时候,才会有我的出路。公鸡对光线特别敏感,当天刚刚发亮时,就能感受到光而报晓,体现了生物应激性反应。C项错误,“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出自白居易的《大林寺桃花》,意为人间四月里百花凋零已尽,可是山寺之中,桃花却刚刚盛开。由于地势高的原因,山中的温度一般比平原的温度要低,所以山中的植物达到有效积温所需时间就长,发育就慢。其没有描述生物应激性反应。D项正确,“飞蛾性趋炎,见火不见我。愤然自投掷”出自秦应阳的《飞蛾》,意为飞蛾的本性惯于趋向炎热,只见到火而见不到自己。像愤然投掷一样。飞蛾夜间活动,具有趋光性,属于生物应激性反应。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C。34.99999×77778+33333×66666=?A.9999000000B.6666600000C.66666000000D.9999900000参考答案:D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基础计算问题。第二步,原式=99999×77777+99999×1+33333×66666=11111×11111×9×7+11111×11111×3×6+11111×9=11111×11111×(9×7+9×2)+11111×9=11111×11111×9×9+11111×9=11111×9×(11111×9+1)=99999×100000=9999900000。因此,选择D选项。35.分水岭

对于

相当于

对于

水稻A.山岭;大米B.地质;节气C.界线;作物D.回归线;青稞参考答案:D解题思路:分别将选项代入题干,确定逻辑关系。A项:“分水岭”是指分隔相邻两个流域的“山岭”或高地,故有些“分水岭”是“山岭”,有些“山岭”是“分水岭”,二者属于交叉关系,“大米”是“水稻”加工之后的产物,二者属于对应关系,前后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B项:“分水岭”和“地质”之间无明显逻辑关系,“节气”和“水稻”之间无明显逻辑关系,前后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C项:“分水岭”是“界限”的一种,二者属于包容关系中的种属关系,“水稻”是“作物”的一种,二者属于包容关系中的种属关系,但词语顺序相反,前后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D项:“分水岭”和“回归线”都是界限,二者属于并列关系,“青稞”和“水稻”都是农作物,二者属于并列关系,前后逻辑关系一致,符合。因此,选择D选项。36.聪明∶愚蠢

A.温和∶暴躁

B.弯曲∶笔直

C.聚集∶合并

D.相信∶怀疑

参考答案:ABD

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干逻辑关系。

“聪明”与“愚蠢”属于反义关系。

第二步,辨析选项。

A项:“温和”指不严厉,不粗暴,使人感到亲切,“暴躁”指遇事急躁,容易发怒,二者属于反义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一致,符合;

B项:“弯曲”与“笔直”属于反义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一致,符合;

C项:“聚集”指集合,凑在一起,“合并”指结合到一起,二者属于近义关系,排除;

D项:“怀疑”指疑惑,不是很相信,与“相信”属于反义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一致,符合。

因此,选择ABD选项。

37.甲将车开进自家车库后,因着急上楼取一份材料,未关车库门,车未熄火。邻居乙路过,发现车库无人,就将甲的车开出了小区,上路不久,将一路人撞伤,交警认定乙全责。关于本案,说法正确的是:A.甲和乙分担法律责任B.甲应承担全部法律责任C.甲和乙承担连带法律责任D.乙应承担全部法律责任参考答案:D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民事责任知识。第二步,根据2021年版《民法典》第一千二百一十二条,未经允许驾驶他人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造成损害,属于该机动车一方责任的,由机动车使用人承担赔偿责任;机动车所有人、管理人对损害的发生有过错的,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但是本章另有规定的除外。题干中,邻居乙未经甲同意驾驶甲车,将路人撞伤,且甲对损害的发生没有过错,故乙应承担全部法律责任。因此,选择D选项。38.战术上的后退有时是为了战略上的前进,战术上的前进有时也可能造成战略上的被动。作战时,指挥员应

,巧妙掌握作战节奏,把握战略上的主动权。东晋守将谢石本认为前秦军强大,决定坚守不战,待敌疲惫再伺机反攻。而被迫投降前秦的东晋将领朱序在被派来劝降时,建议东晋乘前秦军尚未全部抵达前线的时机

。于是东晋主动出击,在洛涧大败前秦,成功挫敌锐气。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A.度德量力先声夺人B.审时度势先发制人C.揆时度势旗开得胜D.运筹帷幄出奇制胜参考答案:B解题思路:第一空,根据“有时是为了战略上的前进······有时也可能造成战略上的被动”“巧妙掌握作战节奏”可知,横线处所填成语表示指挥员应根据形势作出相应的战略部署。B项“审时度势”、C项“揆时度势”均指观察分析时势,估计情况的变化,D项“运筹帷幄”常指在后方决定作战方案,也泛指主持大计,均符合文意,保留。A项“度德量力”指衡量自己的德行是否能够服人,估计自己的能力是否能够胜任,横线处强调指挥员对战争形势的分析,而非对自己德行和能力的判断,与文意不符,排除。第二空,根据横线前“尚未”可知,横线处所填成语表示在敌人未到达时,提前部署,抢先行动。B项“先发制人”指争取主动,先动手来制服对方,符合文意,当选。C项“旗开得胜”指战旗一展开就取胜,比喻一举成功或事情一开始就取得成果,D项“出奇制胜”泛指用新奇的、出人意料的办法获胜,侧重新奇,二者均无法体现抢先行动之意,与文意不符,排除。故正确答案为B。【文段出处】《国虽大,好战必亡

淝水之战与朝鲜战争》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第一空。根据“战术上的后退有时是为了战略上的前进,战术上的前进有时也可能造成战略上的被动”“巧妙掌握作战节奏,把握战略上的主动权”可知,战场是瞬息万变的,没有一个固定的战术能一以贯之,所以指挥员应该根据具体的情况制定合理的战术。A项“度德量力”指衡量自己的德行是否能够服人,估计自己的能力是否能够胜任。不符合文意,排除A项。B项“审时度势”指仔细研究并估计时势的特点和变化。符合文意。C项“揆时度势”指审度时势。符合文意。D项“运筹帷幄”指在帐幕中谋划军机,拟定作战策略。体现不出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作战计划之意,排除D项。第二步,分析第二空。根据“于是东晋主动出击”可知,所填成语应表示主动发起进攻之意。B项“先发制人”指争取主动,先动手来制服对方。符合文意。C项“旗开得胜”指一展开军旗就打了胜仗。比喻事情一开始做就取得成功。体现不出“主动”之意,排除C项。因此,选择B选项。39.小翠的叔叔对小翠说:“我在你这么大时,你还是4岁的小毛孩。”小翠对她叔叔说:“等我像你这么大了,你都67岁了,”则小翠比她叔叔小(

)岁。A.18B.21C.23D.25参考答案:B解题思路:解法一:第一步,本题考查年龄问题,用方程法解题。第二步,设小翠今年x岁,她4岁时,是(x-4)年前,此时叔叔也是x岁,故叔叔现在x+(x-4)=2x-4岁。当小翠像叔叔一样大时,是(2x-4-x)=(x-4)年后,此时叔叔的年龄为(2x-4)+(x-4)=3x-8(岁),列方程得:3x-8=67,解得:x=25(岁),小翠比她叔叔小(2x-4)-x=x-4=25-4=21(岁)。因此,选择B选项。解法二:第一步,本题考查年龄问题。第二步,设小翠比她叔叔小x岁,根据叔叔的话可知:x年前小翠4岁;根据小翠的话可知,x年后,叔叔67岁,此时小翠4+2x(岁),列方程:x=67-(4+2x),解得:x=21(岁)。因此,选择B选项。40.熄灭酒精灯时可以用嘴吹灭。(

)0.正确1.错误参考答案:1解题思路:本题考查科技。酒精灯的灯芯和灯芯套之间有一定的缝隙,当用嘴吹正在燃烧的酒精灯火焰,可能将燃烧的酒精蒸气沿着缝隙吹入灯内,引起灯内的酒精燃烧,发生危险。因此,不能用嘴吹灭正在燃烧的酒精灯火焰。应用灯帽盖灭。故表述错误。41.上海张江某IT企业从技术部门选拔2男1女,参加市里举办的科技创新大赛中的三个项目,每人参加一项,已知该部门总共有5男2女,那么选择方法有(

)种。A.60B.120C.180D.240参考答案:B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排列组合问题,属于基础排列组合。第二步,由题意可知从5个男生中选出2个人,2个女生中选出1人后,再将这3个人分配到3个项目中:共有(种)。因此,选择B选项。42.下边的四个图形中,只有一个是由上边的四个图形拼合(只能通过上、下、左、右平移)而成的,请把它找出来。

A.A

B.B

C.C

D.D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本题为平面拼合,拼合方式如下图所示:

故正确答案为A。43.“一丝不苟”对于(

)正如(

)对于“干净”。A.严肃;干净如洗B.马虎;焕然一新C.细致;乌烟瘴气D.认真;一尘不染参考答案:D解题思路:逐一代入选项。A项:一丝不苟指做事十分认真、细致,与严肃无明显逻辑关系,干净如洗指干净的像洗过一样,与干净为近义关系,前后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B项:一丝不苟与马虎为反义关系,焕然一新指改变陈旧面貌,呈现崭新的样子,与干净无明显逻辑关系,前后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C项:一丝不苟与细致为近义关系,乌烟瘴气比喻空气污浊、秩序混乱、风气不正,与干净无明显逻辑关系,前后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D项:一丝不苟与认真,二者为近义关系,一尘不染形容非常清洁干净,与干净为近义关系,前后逻辑关系一致,当选。故正确答案为D。44.在半个世纪前撞上地球的巨大陨石内,科学家们发现了距今70亿年的星尘。这是地球上已知存在的最古老物质。这种古老的尘埃由比我们的太阳更古老的颗粒组成,通过垂死的恒星进入宇宙。这种尘埃最终借着1969年坠落于澳大利亚的默奇森陨石来到地球。这也是研究人员第一次在地球上的岩石中发现太阳前颗粒。在这项新的研究中,研究人员分析了来自默奇森陨石的颗粒。他们把颗粒碾碎后加入酸性物质,以溶解矿物和硅酸盐,从而仅留下太阳前颗粒。最适合做这段文字标题的是:A.太阳前颗粒的价值B.默奇森陨石的由来C.地球上最古老的物质D.陨石的科学研究价值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此文段为说明文,说明文就是围绕某个说明对象来具体阐述的。标题要体现说明对象,所以本文要重点找出说明对象。前两句的意思是,在撞上地球的陨石内发现最古老的物质,提出“最古老的物质”这一话题。文段第二句和第三句讲这种古老物质的构成和由来方式。第四句和第五句讲述了这种古老物质的提炼方式。因此,整个文段都是围绕“古老的物质”这一话题来说明的。第二步,对比选项。C项更符合说明文文段的标题要求。因此,选择C选项。解题思路:文段首先指出在巨大陨石内发现了地球上已知存在的最古老物质,即星尘,接着通过指代词“这种尘埃”指代地球上已知存在的最古老物质星尘,指出其借助陨石来到地球,这也是研究人员第一次在地球上的岩石中发现太阳前颗粒,后文对这一研究进行详细论述,故文段重点围绕地球上最古老的物质来论述,对应C项。A项“价值”、D项“科学研究价值”文段均未论述,无中生有,排除;B项,“默奇森陨石”非重点,文段重在强调借助默奇森陨石来到地球的最古老物质,排除。故正确答案为C。【文段出处】《2020年十大科学新纪录》解题思路:本题考查标题添加,实质上仍是考查对文段主旨的理解。文段主要介绍了科学家们发现了地球上已知存在的最古老的物质的相关信息,作为标题应体现这一内容。文段首先指出科学家在半个世纪前撞上地球的巨大陨石内发现了距今70亿年的星尘,并指出该星尘是地球上已知存在的最古老物质。然后介绍了这种古老尘埃的组成、来到地球的途径以及研究人员的提取方法。综合分析可知,文段主要介绍了这个最古老物质的相关信息,对应C。A项的“价值”、B项的“由来”、D项的“研究价值”文段均未涉及,排除。故本题选C。45.下面不属于我国刑法规定的剥夺政治权利范畴的是(

)。A.选举权和被选举权B.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自由的权利C.担任国家机关职务的权利D.宗教信仰的自由参考答案:D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刑法。根据《刑法》第五十四条规定:“剥夺政治权利是剥夺下列权利:(一)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二)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自由的权利;(三)担任国家机关职务的权利;(四)担任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和人民团体领导职务的权利。”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D。46.卧薪尝胆:勾践A.如嚼鸡肋:杨彪B.洛阳纸贵:孔融C.乐不思蜀:刘禅D.破釜沉舟:刘邦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第一步:判断题干词语间逻辑关系。卧薪尝胆的主人公是勾践,二者是成语典故与主人公的对应关系。第二步:判断选项词语间逻辑关系。A项:如嚼鸡肋的主人公是曹操与杨修,而非杨彪,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B项:洛阳纸贵的主人公是左思,而非孔融,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C项:乐不思蜀的主人公是刘禅,二者是成语典故与主人公的对应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一致,当选;D项:破釜沉舟的主人公是项羽,而非刘邦,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故正确答案为C。47.下列不属于行政许可的是:A.工商部门给某企业颁发营业执照B.交管部门给王某颁发C1驾驶执照C.专利局审核通过后给刘某颁发证书D.司法厅给通过司考的罗某颁发证书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行政许可知识并选错误项。第二步,根据《行政许可法》第二条,本法所称行政许可,是指行政机关根据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申请,经依法审查,准予其从事特定活动的行为。行政许可,是指行政机关根据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申请,经依法审查准予其从事特定活动的行为。行政许可具有以下特征:行政许可是依申请的具体行政行为;行政许可是一种授益性行政行为;行政许可存在的前提是法律的一般禁止;行政许可一般为要式行政行为;行政许可一般为外部行政行为。行政确认是行政主体根据法律、法规的规定或授权,依职权或依当事人的申请,对一定的法律事实、法律关系、权利、资格或法律地位等进行认定、甄别、证明并予以宣告的行政行为。C项专利局审核通过后给刘某颁发证书,属于行政确认,不属于行政许可。C项错误,但与题意相符,当选。因此,选择C选项。48.人的自尊可以划分为有条件的自尊和无条件的自尊。前者是通过达到一些预设的标准来获得的自尊,自我价值感有赖于这些标准的实现,而非自我的本真需要,比如认为拥有美貌才有价值感。有条件自尊者往往并不了解自己的需要,其衡量自尊的标准是内化得来的。如果父母的爱是有条件的,对自己欲求的行为进行奖励,对不欲求的行为进行惩罚,这就把行为标准强加给了儿童。儿童会不自觉地把这种标准当作自己的人生追求。有条件的自尊往往通过强烈的自我意识表现出来,这样的人总是通过他人的眼光来看待自己。与这段文字的意思相符的一项是:A.人的本真需求是有条件自尊的来源B.父母的过分溺爱会损害孩子的自尊C.有条件自尊者往往过于在意外界的评价D.父母给孩子制定行为标准对其成长不利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将选项与文段一一对应。第二步,辨析选项。A项对应文段中第二句话“前者(有条件的自尊)是通过达到一些预设的标准来获得的自尊……而非自我的本真需要”,可知人的本真需求并非是有条件自尊的来源,不符合文意。B项“父母的过分溺爱”这一概念,属于无中生有,不符合文意。C项对应文段最后一句“有条件的自尊往往……这样的人总是通过他人的眼光来看待自己”,可知有条件自尊者往往过于在意外界的评价,符合文意。D项对应文段第四句“父母把行为标准强加给了儿童”,“制定行为标准”和“强加行为标准”并不是一回事,属于偷换概念,且“对其成长不利”属于无中生有,不符合文意。因此,选择C选项。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对细节信息的理解与推断。抓住选项中的观点,根据文段中对应内容,对这些观点进行判断。A项,由“自我价值感有赖于这些标准的实现,而非自我的本真需要”可知,说法错误B项,文段说的是如果父母的爱是有条件的,会使得儿童形成有条件的自尊,由此不能得出“父母的过分溺爱会损害孩子的自尊”,说法错误。C项,由“有条件的自尊往往通过强烈的自我意识表现出来,这样的人总是通过他人的眼光来看待自己”可知,说法正确D项,“对其成长不利”说法过于绝对,说法错误。故本题选C。解题思路:根据文段尾句的表述“有条件的自尊往往通过强烈的自我意识表现出来,这样的人总是通过他人的眼光来看待自己”可知,有条件的自尊者对外界的评价往往过于在意,对应C项。根据第二句内容“前者是通过达到一些预设的标准来获得的自尊······而非自我的本真需要”,可知A项错误。B项“父母的过分溺爱”在原文中没有提到,无中生有,排除。D项“对其成长不利”在文段中没有提到,作者并未对父母制定标准的效果进行评价,排除。故正确答案为C。49.①这几年新建的楼房________,使这座城市更加繁荣。②文艺晚会上他们把自己的表演才能发挥得________。③现在到人才市场应聘的人多。但________要招到真正能胜任工作的人也不容易。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A.星罗棋布

良莠不齐

目不暇接B.目不暇接

淋漓尽致

鱼龙混杂C.鳞次栉比

淋漓尽致

良莠不齐D.层出不穷

目不暇接

鳞次栉比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第一步,突破口在第二空。根据语境,该空应体现他们把自己的表演才能充分发挥出来的意思,B项和C项“淋漓尽致”形容文章或说话表达的很充分、透彻,也可以形容非常痛快,置于此处,可体现他们把表演才能发挥的很充分的意思,符合文意。A项“良莠不齐”指好人和坏人夹杂在一起,不符合文意,排除A项。D项“目不暇接”指东西多,眼睛都看不过来,不符合文意,排除D项。第二步,分析第一空。根据语境,该空与“楼房”搭配,C项“鳞次栉比”多用来形容房屋等密集,符合文意。答案锁定C选项。第三步,验证第三空。根据语境,该空体现应聘的人好的和坏的都有,所以招到胜任工作的人不容易,C项“良莠不齐”符合文意。因此,选择C选项。星罗棋布:形容数量多,分布广。鱼龙混杂:比喻好人和坏人混在一起。层出不穷:形容事情连续出现,没有穷尽。50.这回,将军却没有发觉。他一手扶肩,一手甩开,挺直了腰,迈开大步向前走。他走得那么稳健,又那么________。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A.稳定B.坚强C.稳健D.豪迈参考答案:D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语境。根据“他走得那么稳健,又那么________”可知,空格处词语应与“稳健”构成并列关系,表现将军走路的状态。第二步,辨析选项。A项“稳定”指稳固安定,没有变动,多搭配“物价”“情绪”“局势”等,不能修饰“走路”,不符语境,排除A项。B项“坚强”指强固有力,不可动摇或摧毁,不能搭配“走路”,不符合语境,排除B项。C项“稳健”指平稳有力,与文段词语重复,排除C项。D项“豪迈”指气魄大,勇往直前,能够对应“挺直了腰,迈开大步向前走”,符合语境。因此,选择D选项。51.资本回报率相当于等量的资本在相似技术和相似的风险条件下所能获得的平均市场报酬。(

)0.正确1.错误参考答案:1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资本知识。第二步,资金回报率是指投出或使用资金与相关回报之比例,用于衡量投出资金的使用效果。资本回报率是用来评估一个公司或其事业部门历史绩效的指标,而市场报酬率是市场上所有股票组成的证券组合的报酬率,市场平均报酬率=无风险报酬率+市场平均风险报酬率。所以,本题将资本回报率和市场报酬率相混淆。因此,本题错误。52.近年来,虽然教育主管部门明令禁止,但义务教育阶段择校问题依旧难以杜绝。择校热,其根本原因在于优质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特别是优秀教师的相对集中,让很多地方的“择校”逐渐演变成“择师”。教师流动轮岗是破解择校热的有效途径,是推进教育资源配置均衡的重要举措。这段文字意在说明:A.促进教师队伍均衡发展才能破解择校难题B.优质教育资源失衡导致择校问题屡禁不止C.推进教育资源均衡发展离不开教师流动轮岗D.实现教育资源公平亟需推行教师轮岗制度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第一句话阐述了义务教育择校的问题,第二句话解释择校热的原因,最后一句话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即“教师流动轮岗是破解择校热的有效途径,是推进教育资源配置均衡的重要举措。”文段为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总—分—总”结构。文段主旨句为最后一句,即解决问题的对策。第二步,对比选项。C项为主旨句的同义替换。因此,选择C选项。A项:缺少文段主体“教师流动轮岗”。B项:属于问题本身,偏离重点。D项:“教育资源公平”与原文“教育资源配置均衡”不符,且该项中“教师轮岗制度”与原文“教师流动轮岗”不符,表述不准确。53.治标:治本A.量变:质变B.道德:法律C.承诺:合同D.外貌:修养参考答案:D解题思路:本题只涉及两个词项间的关系,通过分析发现治标是治理表面的问题,治本是治理本质的问题,两者为并列关系。结合选项选出与题干关系一致的一项。治标为表面治理,治本为本质治理,两者是从外在和内在两个角度处理问题的方法,属于并列关系。A项,量变累积到一定程度可以引发质变,两者是程度上的递进关系,不是并列关系,与题干不一致。B项,道德与法律是并列关系,但道德是内心的行事准则,法律是外在的行为约束,两者的位置颠倒,与题干不一致。C项,合同是对双方承诺的一种书面约定形式,两者不是并列关系,与题干不一致。D项,外貌是外在的特质,修养是内在的特质,两者是并列关系,与题干关系一致。故本题选D。54.到2020年底,我国要基本建立垃圾分类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生活垃圾分类模式,在实施生活垃圾强制分类的城市,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达到(

)以上。A.25%B.30%C.35%D.40%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时事政治知识。第二步,2017年3月,住建部、发改委联合发布《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实施方案》,指出到2020年底,要基本建立垃圾分类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生活垃圾分类模式,在实施生活垃圾强制分类的城市,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达到35%以上。因此,C项正确,当选。因此,选择C选项。55.鱼类的附肢为鳍,是游泳和维持身体平衡的运动器官。(

)0.正确1.错误参考答案:0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生物医学知识。第二步,鱼类是最古老的脊椎动物,它的附肢为鳍,鳍由支鳍担骨和鳍条组成,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