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专业建设方案doc_第1页
学前教育专业建设方案doc_第2页
学前教育专业建设方案doc_第3页
学前教育专业建设方案doc_第4页
学前教育专业建设方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育部财政部重点支持建设专业”申报材料

泰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T泰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TaizhouTeachersCollege学前教育专业建设方案二〇一一年十月目录第一部分专业建设基础1(一)建设背景1(二)现有基础与优势 4(三)存在问题与思考8第二部分专业发展与人才培养目标 9(一)专业发展目标 9(二)人才培养目标 9第三部分建设内容 11(一)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建设11(二)专业教学团队建设16(三)校-园合作体制机制建设18(四)实验实训条件建设 20(五)社会服务能力建设 22第四部分改革举措24(一)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24(二)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26(三)教学方法与手段改革 28(四)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与机制改革 29(五)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改革 30第五部分建设进度及绩效指标 32(一)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建设32(二)专业教学团队建设34(三)校-园合作体制机制建设 35(四)实验实训条件建设 36(五)社会服务能力建设 38第六部分两年建设经费全额预算39附件:学前教育专业建设部分成果一览 41学前教育专业建设方案项目组组长:马春亚,教育与心理科学学院,副教授、高级育婴师叶伟红,泰州师专附属幼儿园,中学高级教师、园长项目组主要成员:徐庆国,教育与心理科学学院,副教授、副校长胡文龙,教育与心理科学学院,副教授、院长刁维国,教育与心理科学学院,教授荣司平,教育与心理科学学院,教授黄红霞,教育与心理科学学院,讲师、高级育婴师朱巧玲,教育与心理科学学院,讲师、高级育婴师徐鸿,教育与心理科学学院,讲师、高级育婴师郭海燕,教育与心理科学学院,讲师、高级育婴师黄娟娟,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副研究员孔起英,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卢素芳,靖江实验幼儿园,特级教师、园长李敏,泰州市艺术幼儿园,小学高级教师、园长黄翠萍,姜堰市第二实验幼儿园,中学高级教师、园长包红英,姜堰市实验幼儿园,中学高级教师、园长第一部分专业建设基础(一)建设背景1.社会背景学前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学校教育和终身教育的奠基阶段,发展学前教育是提高国民素质、促进经济和社会持续发展的需要,事关国家和民族长远未来。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学前教育。胡锦涛总书记明确指示,学前教育是重要的民生工程,要在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时,把发展学前教育作为突破口。温家宝总理要求,制定切实可行的规划和措施,大力发展学前教育,作为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的一项紧迫任务。然而,近年来我国学前教育事业仍然滞后于经济、社会和教育事业的发展需要,不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学前教育需求,“入园难、入园贵”等问题突出,社会各方面反映强烈。据统计,2010年全国学前三年毛入园率仅为50.86%,是我国各级教育中普及率最低的阶段,不仅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而且落后于世界平均水平、周边及经济发展水平相当的国家和地区。学前教育已成为我国整个教育体系的“短板”。有鉴于此,2010年7月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把学前教育专列一章,明确要求积极发展学前教育,提出到2020年基本普及学前教育的发展目标。2.行业背景学前教育发展需要大量的高素质综合型专门人才从事幼儿教育和管理,在社会渴求优质学前教育资源的背景下,学前教育专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同时也对幼教师资与管理的人才规格提出了新的要求,迫切需要大量的具有专业素质和综合能力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2010年11月,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提出了加快推进学前教育发展的十条政策措施。强调加快建设一支师德高尚、热爱儿童、业务精良、结构合理的幼儿教师队伍。完善学前教育师资培养培训体系,办好高等师范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加大面向农村的幼儿教师培养力度,扩大免费师范生学前教育专业招生规模。积极探索初中毕业起点五年制学前教育专科学历教师培养模式。无论在国家还是社会层面,学前教育专业正处于朝阳行业,具有很大的发展前景,需要大量从事幼儿教育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3.区域背景江苏省所在的长三角地区是基础教育相对发达的区域,江苏省率先提出将学前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出台促进和规范学前教育发展系列文件。与日益增长的社会对优质学前教育资源的需求相比,江苏省学前教育事业正待大力发展。《江苏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江苏省将在未来10年大力实施学前教育普及提高工程,2020年学前三年教育毛入园率达98%以上,省优质幼儿园达90%以上。以本校所在泰州地区为例,2011年在岗幼儿教师5729人,距离实际需求尚有缺口接近2/3。2010年12月泰州市发布《泰州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见下表1-1),要达成规划目标,幼教师资数量的增加和质量的提升,两者缺一不可。表1-1.泰州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摘要泰州学前三年毛入园率城市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覆盖率省优质幼儿园市优质幼儿园201196%40%54%84%201598%70%70%90%2020100%80%90%98%泰州是一个正在快速发展的新兴城市,我校在服务地方教育文化事业发展方面一直承担着重要任务,特别是基础教育师资培养和教科研开展等方面,在泰州市教育现代化的发展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已经具备了较强的带动力和影响力。4.人才需求背景2010年江苏省入园幼儿和在园幼儿分别比去年增加6.05万人和12.49万人。专任教师数量与需求的落差进一步增大。许多幼儿园师生比情况未能达到国家和专业标准,班级人数超标情况明显。根据江苏省《2010年度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目前我省幼儿园专任教师具有专科毕业及以上学历的专任教师比例为73.39%。而根据学前教育“国十条”以及江苏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要求(见下表1-2),无论数量及质量,幼儿师范生的培养和幼儿教师的职后培训都存在巨大的发展空间。表1-2.江苏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摘要教师学历比例(江苏省)2009年2015年2020年幼儿教师专科及以上学历(学位)其中:本科及以上学历68%14%90%35%100%60%从目前情况看,社会对学前教育的人才需求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首先,幼教师资社会需求量增加。江苏省幼儿教师缺口很大,幼儿教育的现状与发展规划目标之间存在着较大差距,需要培养大量高素质的幼儿教师。同时,0-3岁婴幼儿教育的蓬勃发展与其师资的明显缺乏构成突出矛盾。学前教育专业市场需求量很大,在未来相当长的时间内将是就业的热门专业之一。其次,幼教师资学历及素质急待提升。近年来,社会进步和学前教育事业发展要求幼教师资普及合格学历。江苏省明确要求到2015年,幼儿教师具有专科及以上学历比例达到90%以上。社会对幼儿教师的整体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对幼儿教师的需求已经从数量的补充过渡到质量的竞争,这为本专业的发展和提升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近五年以来,全省学前教育本专科专业学生就业率一直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学前专业毕业生供不应求。学生就业范围遍及全省乃至整个长三角地区,甚至一些教育机构提前预定毕业生以满足需求。尤其是苏北及广大乡镇等较不发达地区对学前专业毕业生的需要往往得不到满足。由此可见,目前专科层次的学前专业毕业生数量尚不能满足就业岗位社会需求。可见,江苏省对幼儿教师的需求随着社会发展还会继续保持上升趋势,这为本专业发展提供了极好的契机。江苏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为本专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政策保障和市场基础。因此,培养适应教育现代化形势的具有专科以上学历的学前教育师资成为形势发展的客观要求。(二)现有基础与优势1.专业基础良好,专业特色显著我校学前教育专业创办于1997年,一直是学校主干专业之一。1999年开始招收五年一贯制专科学生。师专成立后从2004年开始,经省教育厅批准招收高中起点三年制专科学生,当年招生47人。2007年起我校采取0~6岁儿童教育师资一体化设计、一站式培养的模式,将三年制学前教育专业分为亲子教育方向与幼儿教育方向。2011年又新增中加合作方向,以及面向兴化市的定向培养方向,既满足薄弱地区学前教育师资需求,也培养具有国际理念、适应发达地区的学前教育师资。至2011年,本专业已培养毕业生765人,目前在校班级19个,在籍学生已达791人。每年各类非学历培训(育婴师、营养师、师资培训等)5000人左右。2008年,本专业被江苏省教育厅确定为“江苏省特色专业建设点”,2010年顺利通过省教育厅特色专业建设验收。通过多年努力,学前教育专业已形成“用服务换取发展,靠特色成就未来”的发展理念,初步构建了“优势定位,全程实践”的办学特色,获得较高的知名度和美誉度。2.人才培养强调应用性和多元化,学生实践能力强为了适应高等教育改革形势的变化以及学前教育事业的需求,2009年与2010年,本专业对人才培养方案连续进行了修订,应用工学交替的组织模式,体现“一体化设计,一站式培养”的思路。新的培养方案具有以下特点:突出实践能力培养,体现0-6岁全程培养的宗旨。更加突出了高职高专学校的特点,以培养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为最终目的,再次增加技能与实践课的比重,调整选修课程,充分发展学生个性。由于拥有良好的技能和素质,许多毕业生顺利考取地方教育编制,比例逐年提高。学生在省内外各项比赛中展露锋芒,多次获得各种奖励,表现出本专业学生优良的素质和扎实的技能。在多元化人才培养上有所突破。在我院原有的三年制和五年制学前教育专业基础上,瞄准市场需求,发展特色优势,进一步划分亲子教育方向与幼儿教育方向。同时不断加强外部合作,与加拿大北方工业学院合作办学,开办了中加合作学前教育项目班。受兴化市政府委托,按照“订单式”培养模式的要求,进行五年制师范生定向培养。3.师资队伍体现优化复合在师资队伍方面,师资学历结构、职称结构、年龄结构以及专业方向结构和学缘结构等均以其多元性体现了优化复合的特色,为专业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本专业现有专兼职教师36名。在26名专任教师中,有教授5人,副教授15人,已具有博士学位的2人,具有硕士学位的12人,高级职称的教师占总教师人数的77%,青年教师双师比例达到100%。其中江苏省突贡专家1人,江苏省“333工程”培养对象1人,泰州市“311工程”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5人。本专业外聘兼职教师共计10名,来自于泰州周边省级示范幼儿园及其他高校,具有丰富的学前教育教学和管理经验,专业知识扎实,实践经验丰富。师资建设充分考虑到教师群体内部专业发展倾向的差异,引导教师在“学术研究型”“课堂教学型”和“实践指导型”三个方面有所侧重,以达到师资效能的最优化。教师的专业方向涵盖了学前教育基础理论、儿童营养与保健、学前教育课程与管理、儿童艺术与体育等方面,形成了整体复合的专业结构。表1-3师资情况统计表专职教师人数26其中正教授5人副教授15人高级职称比例77%讲师6人助教0人专职教师中具有研究生学历的比例27%具有博士学位2人具有硕士学位12人45岁以下教师18人其中博士2人占45岁以下教师比例11%硕士12人66.7%承担本专科教学任务的高级职称教师28人厅局级及校级先进教师数7人校级重点培养教师10人4.课程建设注重实效,教学模式强调创新本专业致力于整合变革教学内容,优化课程结构体系,进一步增大实践课程的比重,校-园共建开发新课程。同时,注重实效将职业能力训练课程与职业资格认证课程纳入教学计划和课程体系之中。积极推进核心课程建设,辐射影响其他课程。2010年“声乐”课程获得国家级精品课程立项,“学前教育学”、“幼儿园活动设计与指导”已建设成为校级精品课程。在教材建设方面,《声乐》教材成为国家级精品教材,《教育学》为高等师范院校公共课程规划教材,《教育诊断的理论与实践》获心理学会优秀成果奖,《教育诊断学》获泰州市哲学社会科学三等奖,校教学成果奖特等,《儿童关键期的理论与实践》获校精品教材立项。目前已初步建立“统编教材+参考教材”、“文字教材+音像教材+多媒体课件”相结合的系列化、立体化教材体系,并制作了与教材配套并有助于促进课堂教学效果的课件。本专业还积极鼓励教师自编教材,已编出《儿童关键期教育》与《儿童故事创作与演讲》,目前已交出版社出版。同时,加强网络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已建成学前教育特色专业网站。确保优质教学资源进课堂。建构以“全程实践”理念为核心的教学模式,突出以学生为主体的思路,形成了“做—学—做”的教学模式,在教学改革实践中形成了“寓理于例、寓知于情、寓能于行”的“三寓”教学法。此外,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提升教学效果,运用多样化教学方法开展差异教学,使“优势定位”与“全程实践”有机融合,发现并发展学生的专业特长优势,从而使每位学生都得到个性化的发展。加强实践教学,安排认知实习、短期流水顶岗,辅以单科课程中的实践教学,5.校内外实习实训条件良好本专业投入大量资金购置仪器设备,改善教学实训条件。目前已有学前教育专业专用的学前儿童心理观察室、儿童游戏室、琴房、形体训练实训室、画室、手工制作室和多媒体教室,近年来,新建了奥尔夫音乐实训室、感觉统合训练室、蒙台梭利教室、儿童心理咨询室等,将现代教学手段引入课堂,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实训效益。此外,进一步完善原有美工技能实训室、书法教室、琴房、形体训练实训室、语音室、机房等。我校目前已建成省级数字技术与艺术设计基地,服务于教师与学生的研究与实践。我专业还与泰州职业技术学院医学系共建人体解剖实验室,实现资源共享。在加强校内教学设施以及师专附属幼儿园建设的同时,本专业还建立了一批校外实践实训基地。我们先后与本地区的四家省级示范幼儿园和七家市级幼儿园、亲子园以及其他多家幼儿园、早教机构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选择优秀幼儿教师担任教育实习指导教师,为学生在实践过程中迅速提高专业素质和能力提供了充分条件和有力保障。6.科研成果丰硕,服务地方发展近两年来,本专业成员先后承担了《通过儿童文学活动促进幼儿多元发展的研究》、《在积极有效的师幼互动中促进教师教育行为变化的研究》、《幼儿园独生子女健康教育的策略研究》、《幼儿园一日活动中渗透健康教育的实践研究》、《家园共育与幼儿发展评价一体化研究》、《泰州地区民间游戏的开发与利用》、《幼儿园的文化建设与教师专业成长的研究》、《在音乐游戏中发展幼儿的主体性研究》、《核心竞争力背景下的高职高专人才资源开发与利用研究》、《从受助到自助:高校贫困生帮扶体系研究》、《泰州市90后心理问题的调查及心理干预策略研究》、《苏中苏北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研究教育策略研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与创新人才培养研究》和《道德激励与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研究》等近20项学术研究课题。其中国家级3项,省级9项,校级6项。近两年本专业教师在《心理科学》、《高教探索》、《教育与职业》、《教育导刊》和《教育探索》等省级以上刊物和各高校学报发表学术论文60多篇,其中核心13篇。加强校-园合作,科研服务地方。本专业教师长期担任泰州市幼儿园教科研课题指导顾问,服务与促进地方幼教事业发展。专业教师一直以来承担多项我市幼儿教师在职培训任务,并主持数次幼儿园园长与骨干教师培训,每年培养“育婴师”“营养师”等职业技术人才近千人,在泰州市幼教领域辐射示范及带动作用明显。(三)存在问题与思考1.校—园合作共建专业的体制机制还需完善。培养人才的体制机制的研究与改革不够深入,监控体系和有关制度尚不健全。2.课程改革力度需要深化,以建立起符合职业人才培养需要的新课程体系。3.实训条件需进一步改善,以完全满足教学做一体化的要求。4.教学团队力量急需加强,以适应建设重点专业的需要。第二部分专业发展与人才培养目标(一)专业发展目标1.总体目标总体发展目标:立足实践,依托行业,把本专业建成规模适度、特色明显、服务社会发展和学生个体发展的优质专业,争取在五年内办成全省知名,全国有一定影响的品牌专业。2.具体目标在教学中实施“全程实践培养,个体优势定位”的特色人才培养模式;建设一支高水平的、专兼结合的“双师”、“双化”教学科研团队,培养江苏省“青蓝工程”学术带头人1名、江苏省“333工程”培养对象3人,泰州市“311工程”培养对象6人。制定专业教学标准体系和课程标准体系,力争本专业在三年内成功申报省级精品课程2门、省级精品教材1部,成功申报省级教改立项课题2-3个、省市级立项科研课题3-5个,获得省、市级高等教育成果奖3-5个。建成省级示范性实训基地,同时带动专业群相关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整体提高,提升示范同行、服务社会的能力。(二)人才培养目标1.总体目标培养具备良好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品质,具有健康的体魄和健全的人格,以及与该专业相适应的科学文化水平,热爱幼儿教育事业,掌握学前专业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能够从事各类幼儿园、亲子园教育教学工作或幼托事业的管理工作,具备现代教育理念并能从事幼教研究的学前教育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2.具体目标本专业培养学生强调多元化、专业化和应用型、服务型等特点,人才培养具体目标如下:(1)专业能力①系统掌握了学前教育基本理论,具有科学的儿童观和教育理念。②掌握较好的音乐、舞蹈、钢琴、美工、儿童游戏、儿童故事说与编等专业技能技巧。③具备设计和组织幼儿园教育活动、创设和利用环境的能力,能进行教学反思。④具备及时发现幼儿行为问题并妥善解决的能力。⑤具备与家长沟通交流的能力。⑥熟悉幼儿园管理工作的基本内容。⑦具有国际视野,能进行日常英语会话、翻译相关专业资料(中加合作项目班)。(2)方法能力①能制定教师工作计划,提出解决实际问题的思路。②具备教师专业自我更新的能力,并能灵活运用于教育工作实践。③具有创新思维的能力。(3)社会能力①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与教师职业道德,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②具有乐观积极、合群外向、自信敏锐的心理素质;有爱心、细心、耐心、责任心和良好个性特征。③对自然、社会生活和艺术具有一定的鉴赏能力和高尚的生活情操与美的心灵。④具有敬业与团队精神,能够协调人际关系的能力。第三部分建设内容(一)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建设依托发展委员会,建立真实项目来源网络,并通过引入学前教育机构规范的管理模式,完善人才培养模式。1.“优势定位,全程实践”的人才培养模式及课程体系构建进一步完善“优势定位,全程实践”人才培养模式,以工学交替为主要组织方式,坚持“学做合一”,始终做到理论融于实践。前两年在校学习期间充分利用校内外实训基地,循序渐进地安排实训(见习)、短期实习(流水顶岗制),辅以单科课程中的实践教学,在最后一个学期用不少于12周的时间进行教育总实习,保障实践的全程贯通,做到“常流水,不断线”,通过实训、见习、阶段实习、总实习等方式进行融“学—做—学”为一体的综合训练,在学生具备专业的基本知识、技能和素质的基础上强化实践,逐步逐级引导学生完成从学生到幼儿教师、育婴师、幼儿园管理、早期教育机构人员等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的过渡。依据学校顶岗实习管理体系,聘请幼儿园骨干教师担任学生的指导教师,把幼儿园对教师的要求和标准作为学生考核的一部分;同时,指定专业教师担任学生责任教师,负责与学生和幼儿园的沟通联系,以及顶岗实习期间的考核,并同时指导学生实施毕业论文设计,完成整个顶岗实习各项目标。构建与“优势定位,全程实践”人才培养模式相匹配的课程体系,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教学改革为核心,贴近岗位,科学设计课程体系,按照岗位能力要求设计课程模块,课程标准突出职业能力和素质培养,通过校内外实践基地的实习实训进行理论知识学习、实践能力培养、综合素质提高的综合训练,培养学生的理论知识、专业技能水平和沟通、合作、管理等能力,实现全面发展。根据学校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开发流程,构建对应岗位的学前教育专业课程体系。课程结构及课程模块如图:对应岗位的核心专业课程体系结构图岗岗位需求幼儿教师育婴师幼儿园管理人员社区早教服务社会早教机构从业人员1.通识类课程:思想政治、外语、语文、计算机等。2.专业基础理论课程:学前教育学、学前心理学、学前课程论、教育科研方法。3.专业技能课程:声乐、舞蹈、钢琴、手工、书法、绘画、故事说与编等。4.专业素质拓展课程:学前教育政策与法规、当代世界学前教育、特殊儿童的教育等幼儿园教学与保育能力、教研与科研能力等。早教课程开发能力、图书编辑能力、教育培训能力。幼儿园管理与后勤服务能力。社区儿童早教指导能力。0-3岁婴儿照料、护理与教育能力。学前儿童健康、社会、科学、语言、艺术领域课程、儿童游戏论、幼儿园活动设计等。蒙台梭利教育思想与实践、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感觉统合教育、婴幼儿发育与营养、亲子游戏等。幼儿园管理、教育测量与评价、儿童发展与评价、幼儿园环境布置与艺术等。服务心理学、家政学、家庭教育、教育政策与法规等。人际交往心理学、社区服务与管理、市场营销、社交礼仪等。基本素养:普通话二甲、计算机熟练、大学英语四级、三笔一画。专业素养:爱心、细心、耐心、责任心、虚心、钢琴、手工制作。2.校-园合作推进以岗位任务和工作过程为基础的优质核心课程建设通过与学前教育机构专家一起对工作过程分析和项目课程工作遴选,将幼儿园、亲子园工作标准融入项目导向的核心项目课程,并确定专业核心课程职业能力要求,制定课程标准。(1)以精品课程为主线核心项目课程构建,基于职业活动,以岗位能力要求设计课程目标,依据工作任务、工作过程、职业能力选择课程内容的原则开发课程,以典型服务为载体设计工作项目,做到教、学、做合一。根据行业发展趋势和用人单位对人才培养的要求,与发展委员会成员单位共建课程标准与课程内容,增强幼儿园、亲子园对高专教学工作的认同感,并根据幼儿园、亲子园要求及时更新教学内容,为幼儿园、亲子园接受本专业毕业生奠定良好的基础。在目前已形成以国家级《声乐》精品课程为核心的课程体系的基础上,按照学前教育专业课程的性质和培养目标,力争在三年内打造《学前教育学》、《幼儿园活动设计与指导》、《钢琴表演》为省级精品课程;《学前教育科研方法》、《学前儿童艺术教育》、《舞蹈创编》为校级精品课程;《幼儿故事说与编》、《儿童教育关键期理论》、《亲子园活动设计》为院级精品课程,通过精品课程的建设,全面提升学前教育专业的课程建设。举措:=1\*GB3①制定科学的建设规划为充分发挥精品课程的示范作用,实现优质资源共享,在对专业课程评估论证的基础上,选择日常积累深厚、示范性好、辐射面广、影响力强的核心课程进行重点建设,制定“突出优势、分批建设、全面推进”的精品课程建设规划。=2\*GB3②制定有力的建设和保障措施首先,建立项目立项评审制度。为保证精品课程的品质,学前教育专业在精品课程的申报过程中,本着成熟一个建设一个的原则,严格项目的立项与评审。凡参与评审的课程应按精品课程建设指标进行自评,自评合格的课程由系组织校、内外相关专家进行评审,按照公平竞争的原则,选择已具有一定基础的课程进行建设;其次,建立动态监督与指导措施。对于入选的课程要组织相关专家进行动态监督和指导,促进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的有效进行,提高课程建设质量;再次,建立奖励激励措施。对获国家级、省级、校级精品课程的课程负责人及主讲教师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并将其作为职称评聘、评先评优等的主要条件;最后,建立保障措施。对于建设的课程提供相应的启动资金,并尽可能的在人力、物力等方面给予支持与保障。(2)以开发新课程为方向0-3岁婴儿教育是全新的专业方向,它具有学前教育专业的一般特点,又有自身鲜明的特色,如教养并重,重视早期经验与未来发展的辩证关系等。努力建设适应社会对婴儿教育人才需求的课程架构,增设如“儿童营养与发展”、“婴幼儿手工活动”、“蒙台梭利教育思想与实践”、“感觉统合教育”、“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儿童教育关键期理论”等实践性课程。一切从学生的就业出发,以保证学生在市场上的竞争力。3.校-园合作共建专业教学资源库利用发展委员会成员单位在生产技术与工艺方面的优势,与其共同开发实训教材、实训指导书等专业教学资源。将幼儿园、亲子园具有可操作性的活动项目、活动素材、管理文件等逐一收集,补充实训教学和双证书教学资源库。收集幼儿园、亲子园活动设计案例。在与幼儿园、早教机构的合作中,收集和积累活动案例,包括幼儿园活动设计和婴儿活动设计的案例,甚至包括成功与不成功的案例。与《幼儿园活动设计与指导》、《婴幼儿活动设计》等课程匹配,三年内完成教学案例50个。建立精品课程网站。围绕国家级、省级精品课程建设,精心研制并推广共享课程资源库,为相关单位提供优质服务。为满足精品课程建设的需要,在已建的精品课程网站基础上,进一步充实内容,完善网络教学平台。加大教材建设力度。与幼儿园、亲子园共同开发实训教材、实训指导书等专业教学资源,经过3-5年的努力,形成一整套适用专科层次教学、理论与实践并重、重点突出、形式多样、载体多元的教材体系。2011年首先实现《幼儿故事说与编》、《儿童教育关键期理论》、《亲子园活动设计》等主干课程教材在校内立项,争取省级立项,并力争2013正式出版。开发教学课件。配合精品课程建设,积极开发《蒙台梭利教育思想与实践》、《幼儿园活动设计与指导》、《婴幼儿艺术能力发展与培养》、《0-3岁婴幼儿语言发展与培养》多媒体教学课件5种。4.引入园所文化与管理标准,将职业素质教育贯穿培养过程始终按照学前教育行业发展要求和职业岗位所必备的素质要求,发挥专业课教师在学生道德素质培养中的主观能动性,将道德和素质教育融入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与园所一起制定素质教育教学计划(含入学阶段、文化教育阶段、专业教育阶段、顶岗实习阶段),将学生职业道德、敬业精神、工作态度等思想道德素质要求放在专业人才培养的首要位置,提倡“先做人,后做事”,进而加强学生职业素质培养。在项目教学中渗透园所文化,加强对学生项目运行的管理,以职业活动为导向,做到课程标准与职业资格标准的接轨,实现课程标准与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协调。使学生能够以主人翁的姿态,将职业视为事业,做到敬岗爱业,进而精业乐业。5.扩展订单培养依据发展委员会成员单位对人才的标准,结合学校实施的考试制度改革,挑选知识、能力、综合素质较好的学生,组成单独的订单培养班级,按照校-园共同制订的人才培养标准实施具有幼儿园、亲子园针对需求的订单培养教学。在此基础上配备优势师资及配套资源,并给予订单培养生优先组织境内外学习交流机会,为订单培养生毕业后直接进入相关学校就业打下良好基础。(二)专业教学团队建设紧紧抓住引进、培养、使用、提高环节,提倡教学与科研相结合,逐步形成一支数量充足、素质优良、结构合理、专兼结合、充满活力的师资队伍,建成一支省级优秀专业教学团队,并通过教学基地的辐射作用提高地方学前教育发展水平。经过三年建设,使本专业省级专业带头人达到2名,从企业聘请1名技术专家担任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达到5名,实现教师100%具备“双师”素质,专兼结构比例达到2.57:1。具体见表2-1。表2-1师资队伍建设表项目师资队伍现状师资队伍预期目标增量指标专业专任教师人数26人30人+4人长期聘用兼职教师人数13人20人+7人专兼比例2:11.7:1+15%专兼职教师中级以上职称人数39人50人+11人专兼职教师中级以上职称比例100%100%“双师”素质教师人数32人36人+4人“双师”素质教师比例83%100%+14%1.培养高层次专业带头人通过外出专业培训、课题研究培训、学校交流、承担专业建设任务、核心课程教学任务等途径,通过选派专业带头人到学前教育机构兼职锻炼和专业培训,使其积累实际工作经历,丰富专业知识,吸收国内外先进的教育理念、学前教育活动新思维、新方法。在现有两名专业带头人的基础上,将其中1名建设成为省级专业带头人,并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1名专业带头人申报省级教学名师。在全面提高专业带头人的能力素质的同时,有效带领团队进行专业的建设与改革。2.聘请学前教育机构专家任专业带头人聘请1名聘在学前教育机构担任过园长的行业资深专家1名担任专业带头人,引领专业发展方向,带领专业组教师了解行业最新需求,协助实施“访问教师”培训计划(2名/年);挖掘专业及专业群的资源产能,协助完成专业及专业群建设项目。聘用的专业带头人在探索研究工学交替的人才培养模式、创建校-园合作机制、扩宽真实项目资源平台、应用课题研究等方面起到指导作用。3.引进和培养骨干教师通过外出专业培训、参加国内外学术研讨、学校交流合作、完成学前教育机构课题项目或交流项目等形式,引进和培养骨干教师5名,及时掌握行业发展方向,具备课程建设与研发能力。通过专业带头人或园所专业专家对口培养、专业培训和企业实习等方面不断加强骨干教师的培养,使之成为专业建设、课程开发、横向课题研发、新技术推广的核心力量,承担核心课程教学任务、开展对外培训、形成一定的教改成果,能够主持专业课程开发和精品课程建设,指导青年教师。4.“双师素质”教师的培养建立“双师素质”教师培养机制、保障机制和动态考核机制,加强“双师素质”教师培养的过程管理。通过加强校内外实训基地的建设,构建双师素质教师培养平台,使本专业教学团队双师素质教师达到100%。有组织选派优秀骨干教师和管理人员担任发展委员会成员单位的兼职教学或管理,合作开展项目研究与攻关。安排青年教师到园所一线,在园所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充分的顶岗实践锻炼和专业培训,尽快提升青年教师的双师素质和实践能力。5.兼职教师队伍的建设有计划聘请园所专家担任专业带头人或实践指导教师,共同参与教育教学过程,发挥校-园双方各自优势共同承担人才培养任务。聘请20名幼儿园、亲子园一线教师担任外聘教师,承担实践类课程的授课,指导学生的实践工作,以充分挖掘学前教育机构资源,深化和扩大学校和园所的合作力度。在此基础上建立兼职教师资源库。将兼职教师纳入专任教师管理与考核体系,要求兼职教师带项目进入教学环节,建立兼职教师阶段性项目课程学院、专业带头人、教研室联合抽检制度,并与兼职教师所在园所进行联合管理,定期将兼职教师的教学质量考核结果通报相关企业,依此校企双方共同进行绩效考核。根据人才培养方案的进程,对所有兼职教师实施提前1个学期进行教学任务预编排和教学任务提前2周确认制度,并在此基础上对每个教学环节预备相应的替补兼职教师,及时化解兼职教师自身岗位工作与承担教学任务时间上的冲突。(三)校—园合作体制机制建设建立由泰州市政府、学校和泰州地区主要幼儿园、亲子园等学前教育机构组成的发展委员会,积极探索地方政府、学前教育机构、学校紧密合作的校-园合作长效机制,共同建设学前教育专业群,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在发展委员会的统筹下,整合校-园教学资源,建成泰州实践教学基地,制定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标准,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其具体内容有:1.政-校-园共同培植学前教育新的生长点通过校-园合作指导委员会搭建对接行业的平台,推进专业与行业深度合作。由泰州市政府牵头,组织泰州各地教育局以及主要学前教育机构和我校共同商议成立发展委员会相关事宜,明确组织机构与三方职能与责任,探索在地方政府的支持下,幼儿园、亲子园和学校紧密合作的长效机制,服务专业建设和泰州地方学前教育事业发展。2.校-园共建专业实践教学基地通过校-园合作指导委员会,依托发展委员会成员单位资源,建设以“泰州师专附属幼儿园”(校中园)为代表的一系列实践教学基地,并为在此基础上实施工学结合教学组织方式提供保障。3.明确校-园合作职能,切实进行校-园合作目标管理在原有校-园合作的基础上,实施学前教育专业校-园合作院长负责制和校-园合作专业带头人联系制度,并在以上前提下开展校-园合作项目的立项申报及实施,校-园合作成果总结,校-园合作资料的建档等相关工作。制定《学前教育专业校-园合作目标管理办法》,将校-园合作的相关工作进行量化管理,完善考核办法,对承担校-园合作体制机制相关项目建设任务人员的工作成效进行考评。4.利用发展委员会资源,建立真实项目来源网络充分利用发展委员会成员单位生产项目资源,制订《成员单位项目定期联系制度》,通过不断从泰州师专附属幼儿园、泰州市艺术幼儿园、泰兴市机关幼儿园等企业引入学前教育活动设计项目实现校-园合作建设学前教育专业真实项目来源网络,通过校-园共同监督,学院、专业及项目组的共同管理,建立项目实训管理机制,形成学前教育机构规范化管理的真实工作环境。通过师生项目组完成大量的真实项目,形成良性循环的专业“技术”推广与服务体系。为运行工学交替的人才培养模式,提高教师服务企业的能力奠定基础,并推动实践性项目设计成果的应用转化。5.继续推行“订单”培养与泰州市政府、各用人单位共同制定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标准,基于发展委员会开展订单培养,在现有的兴化定向生培养工作的基础上,按照参加“订单”培养的发展委员会成员单位要求组织生源,培养合格的毕业生,使“订单”培养比例达到30%以上。(四)实验实训条件建设本专业将突出重点,内建外联,节支挖潜,规范管理,确保实训条件能满足教学需要。我们将花大力气改善实验实训条件,建设一套以先进理念为指导,以师生专业发展为基点,在全省具有示范价值的实验实训系统。1.进一步完备校内实训条件重视教学硬件环境建设,从多种渠道筹措资金,购置仪器设备,改善教学条件。体现幼教发展的时代性,及时更新教学设施和仪器设备,使用效果良好。基础实训室:新建“感觉统合训练教室”;扩建“儿童心理与行为观察室”与“幼儿活动观察室”,新建紧密型实训基地1家。技能实训室包括:琴房,形体训练实训室,形体训练室,语音室,书法教室,美工技能训练室,微格教学室,文艺排演厅等。仿真实训基地包括奥尔夫音乐教室,蒙台梭利教室,育婴实训室,儿童营养与保健指导室等专业实训室,幼儿活动观察室,仿真实训基地等。根据专业的建设需求,添置先进设备,改善实训条件,实现专业群内设备资源共享。建成“校-园共享”型的持久性实训环境,实现教学的“教、学、做”高度融合,使学生持久性实训学时比例达到95%以上。另外,鼓励教师充分利用实训设备,承接各种形式的科研课题和育婴师、营养师等培训项目,针对专业建设,锻炼师资队伍,提高专业技术水平。2.校—园共创持久性校外实践基地建立在数量与质量上能满足学生见实习需要的校外实训基地,与基地有长期合作协议,并有实质性的合作内容,体现资源共享,为学生就业奠定基础。基地以幼儿园为主体,其办学情况符合示范性幼儿园的标准,包括附属幼儿园、实验幼儿园,满足学生多轮循环,不同层面实习的需要,实现学校和岗位之间零距离人才培养的目标。通过校—园合作共建专业,实现专业实践、顶岗实习在校外实习基地的有序进行。并根据项目课程开出的集中时段,如幼儿园活动设计与指导、蒙台梭利教育思想与实践等课程可集中在合作园所完成教学任务。3.实践性教学的内涵建设(1)开发实训项目利用发展委员会成员单位的项目来源,每年更新项目30个左右,为专业实训体系的完善提供软件支持。构建专业教学资源共享平台,同时建设网上学前教育素材库。(2)完善相关实训基地制度,建立学生实习质量监控体系建立以学校为核心、社会和园所共同参与的实训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由专业教师与园所教师共同对实践教学进行管理,园所教师主要负责实践过程中任务完成质量、业务熟练情况和敬业精神培养,实现过程管理与目标管理相结合,强化对顶岗实习、课程实习等实践教学环节的质量监控,及时分析评价项目教学效果确保学生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的培养。基地和各实习实训场所配备专人进行管理,明确各管理岗位的工作职责,完善各实习实训场所学生实习实训守则、仪器设备操作规程和精密、贵重仪器设备技术档案等。(五)社会服务能力建设充分利用已有的实践优势,彰显社会服务功能。将专业建设与幼儿园发展、社区服务相融合,在幼儿园建设、家庭教育指导、社区早教发展等方面提供专业引领,建立良性互动,有效促进地方学前教育发展。同时,提升教师和学生的专业能力。1.师资培训与教育科研工作指导利用自身专业优势,积极与泰州市教育局与各学前教育机构合作,定期对园所教师进行岗前培训、业务能力提升教育等各类知识和技能培训。同时,指导幼儿园、亲子园开展大量课题研究,鼓励中青年教师参与校外学前教育机构的研究项目,进一步丰富专业成果,引领和服务泰州地区学前教育的发展与改革,更好的发挥社会服务功能。2.继续教育在园所为学生培养职业技能与职业能力的同时,本专业也计划为园所教师和社会成员提供多样化继续教育课程,以及为中职毕业生提供在岗高等学历教育的条件,计划每年招生100人。园所教师与社会成员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选修相关的专业课程,并与在校学生一起接受教育。3.社区服务依托教育信息平台,通过网上共享,与兄弟院校、行业、园所共享网络课程、教学资源库、项目素材库,不断提高相关行业与园所参与积极性,形成良好的校-园互动、人才交流与信息服务平台。推进“阳光热线”工作,为泰州地区广大城市、农村人群及其幼儿家长进行心理咨询和家庭教育咨询,积极为本市家长开展家庭教育讲座,在提高师生的社会服务功能的同时获得广泛的社会效益。多渠道、多层面开展社会服务工作,更好地发挥实践共同体的作用。4.职业培训与技能鉴定利用实训基地、合作园所、教学资源和教学团队的优势,面向社会积极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和技能鉴定。配备专门的培训与技能鉴定管理人员,制定相应的工作方案。第四部分改革举措(一)人才培养模式改革1.优势定位,全程实践本专业以学生就业竞争力为圭臬,着力打造学生全面的专业素质,为他们量身打造最佳的培养方案。经过不断实践和反复论证,学前教育专业“优势定位,全程实践”的培养模式已经形成。具体而言,“优势定位”是在新生入学后,“优势定位”专家团队对每一个学生进行智力特长测试、认知风格测试、气质类型测试、表达能力测试、霍兰德职业倾向测验以及音乐、美术、手工等专业特长测评,根据测评的结果,为每个学生进行优势定位,确定学生在大学期间的专业发展导师,由导师负责学生的优势成长、突破与卓越。学生在就学期间,必须在优势领域中达到比较优异的水准,如在校级、市级甚至省级的各种比赛中获奖,获得行业认可的各种专业证书,如中、高级育婴师证、营养师证、钢琴等级证书、英语A级以上证书等。学前教育专业在个体优势定位思想的指导下,积极实践差异化培养模式,开发学生的潜能,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能,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2.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实质性、制度化参与人才培养全过程在专业建设中为了充分体现师范教育和职业教育的特点,成立“学前教育专业指导委员会”,聘请南京师范大学教科院及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所的专家、优秀的省级示范幼儿园园长以及其他有丰富经验的幼儿教育专家担任委员会委员,请他们为学前教育专业建设出谋划策,对学生能力结构和知识结构的培养提出建设性意见。专业指导委员参与人才培养方案的测评与修订,保证培养方案能够适应专业发展;帮助拓展幼儿园实践教学基地,形成独具特色的实践教学体系;积极支持对毕业生和用人单位的跟踪调查,并在本专业教育教学改革、教师队伍建设等方面给予高水平的指导和帮助。3.建立人才培养方案适时调整机制,实施双证书制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适时调整,基于对市场调研、人才需求预测与产业发展前景分析,并通过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的指导与论证,按照市场需求变化及时对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能力结构、课程结构与内容等方面适时调整,进一步确定幼儿园教师、亲子园教师的岗位任职要求,完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优化系列化项目课程。根据职业岗位任职要求,全面实施双证书制度。将职业资格认证内容纳入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其考核与职业技能鉴定(职业资格考试)接轨。制定《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职业技能考核标准》,施行“双证”乃至“多证”教育,有计划地组织学生进行职业技能训练,引入“小先生制”,安排教师进行专门辅导。围绕职业综合能力要求,建立并不断充实职业技能测试试题库,为学生职业能力训练和考核奠定基础,力争使本专业毕业生双证书获取率达到100%。并提供多个认证模块,供学生根据从业方向和职业生涯可持续发展需要选择。4.完善工学交替教学组织模式在共建“学前教育专业实践教学基地”的基础上切实实施工学交替教学。专业与各用人单位共同对顶岗实习、专业实践、综合实训等教学环节进行管理,对顶岗实习进行评价和考核,并以制度的形式规范合作学校接收专业学生实习、应用项目推广等方面的工作。并通过校-园共同管理,提高学生胜任职业岗位的能力,实现专业人才培养与学前教育机构无缝对接。(1)成立由学前教育机构业务负责人、学院负责人和专业负责人组成的实训指导委员会。实训指导委员会专门负责实习实训和专业实践的指导与协调工作。(2)完善工学交替教学组织实施方案,制订工学交替教学教学进程表,严格按计划开展实践性教学。(3)制定《顶岗实习工作实施方案》,提出指导教师指导要求、辅导员联系情况、实习生阶段性小结和实习鉴定等规范性的要求。(4)在每个顶岗实习单位和工学结合教学基地均实施“双师一员”的实习实训指导与管理人员配比,即学前教育机构实习指导老师与本专业实习指导老师共同指导实习实训,并设立1名校-园联络员负责及时收集反馈实习学生的相关信息。(二)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修改完善,优化课程体系,强化实践教学,贯彻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的指导思想,增强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在课程建设上,依托“全程实践”的理念,突破知识和技能训练的窠臼,注重学生的自我学习和实践能力培养,提供优化整合的课程体系,为全方位提升学生专业素养提供保证。1.整合变革教学内容,优化课程结构体系把教学内容的改革作为教研活动的重要内容,加强集体研究,注重新观念、新知识的交流与学习,经常收集学生与同行的反馈意见,及时改进。根据信息时代幼教改革对人才培养需要,进一步优化课程体系,强化实践应用性。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1)实践课程的比重进一步增大。本着“基本知识够用、突出实训教学”的原则,压缩基础理论内容,在强化原有专业基本技能训练的同时,增加教学内容中与幼教职业密切相关的知识与技能比重,保证实践课程占整个课程的比例为50%以上,同时增加有关课程中的实践环节。依据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参照学前师资必备的素质要求,将学前教育专业的课程分为五个模块:即公共课模块、专业理论模块、专业教育能力模块、专业技能模块和专业拓展能力模块。“公共课模块”体现在培养计划的“公共必修课程”部分,包括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大学英语、心理健康教育等课程,主要培养大学生必备的基本素质和修养;“专业理论模块”体现在培养计划的“基础与理论课程”部分,包括儿童解剖生理学、学前心理学、学前教育学等课程,为学生奠定学前教育的基本理论基础;“专业教育能力模块”体现在培养计划的“方向课程”部分,主要对学生进行教师教育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帮助学生熟悉幼儿园五个领域的教育教学,并初步掌握实施教育的能力和技能;作为幼儿教师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和技巧,在“专业技能模块”的教学中进行培养和训练,体现在培养计划的“技能与实践课程”部分,包括婴幼儿故事说与编、规范汉字书写艺术、舞蹈创编等课程;“专业拓展模块”体现在培养计划的“选修课程”部分,主要向学生传递幼教新形势、新动态、新信息,引导学生关注幼教事业的现状和发展,并结合学生的特长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除了必修的声乐、琴法、儿童简笔画、幼儿舞蹈创编等单一技能型课程和综合实训课程、各类见(实)习、毕业设计等复合型实践课程外,还设置大量的选修课程,如幼儿园环境布置与艺术、幼儿律动与体操、家政服务等,以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2)校-园共建开发新课程。本专业重视加强学校与幼儿园及其他各类早教机构的交流,探索校-园合作共建的有效模式,从课程设置方面就考虑用人单位的需求。通过与幼儿园及其他各类早教机构的深入交流,我们增设了“奥尔夫音乐教学法”、“蒙台梭利教育思想与方法”、“幼儿园环境布置与艺术”等符合现在幼儿园需求的,体现本专业特色的课程。在课程实施过程中与幼儿园和各早教机构紧密合作,在全程实践的过程中确保学生专业能力的全方位提升。(3)将职业能力训练课程与职业资格认证课程纳入教学计划和课程体系之中。推行“双证”乃至“多证”教育,为学生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构建实用的平台。学生可以参加“营养师”、“育婴师”等职业技能培训,为就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2.推进核心课程建设,辐射影响其他课程以现有国家精品课程“声乐”和校级精品课程“学前教育学”分别带动其他实践课程和理论课程的建设,在目前课程体系的基础上,结合本专业师资队伍的专长,开设一批反映专业特色或跨学科教育的课程。重点建设“学前教育心理学”、“学前教育科研方法”、“幼儿园活动设计与指导”等一批反映专业特色的核心课程和跨学科教育的优质课程。在保持原有优势的基础上,进一步突出“优势定位,全程实践”的人才培养特色,即加强学校与幼儿园的交流,结合幼儿园的现有发展水平和未来发展设计,我们灵活变通,选取适宜的课程教学内容,进一步明确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因材施教,对本专业学生进行因“园”而异的教育。(三)教学方法与手段改革以“全程实践”为指引深化教学改革,突出对学生职业能力和实践技能的培养,坚持理论教学为职业技能服务的原则,构建强化职业技能训练,重点培养和提高学生日后走向工作岗位所需的基本专业技能和综合职业素质的实践型教学方法。1.以“全程实践”为指引强化学生技能培养改变以学校和课堂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充分利用优质资源,突出以学生为主体的思路,探索多种形式的互动式教学。在建设实践性课堂的同时建构类型和层次多元化的实践基地,全方位提升学生的应用能力。在各门学科教学过程中,结合学科自身特点安排专题性参观和模拟操作等实践活动,理论课教学过程与实践操作紧密结合。如“蒙台梭利教育思想与实践”、“学前儿童科学与健康教育”等课程经常让学生到幼儿园进行观摩和实践,锻炼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强化学生技能培养。2.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提升教学效果在全面优化、重组教学内容的同时,不断提高师生现代技术素养,强调教学手段的现代化。专业主要课程配备多媒体课件和电子教案,核心课程建有网络教学平台,积极引导教师和学生利用网络资源来充实教学内容,变单一的言语传授为图像、语音、符号、动画等多种方法综合传递信息,重视直接教与间接教相结合和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改善教学效果,培养学生创造精神。利用校园网将实现教育资源的深度挖掘,扩宽学生的学习空间,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和技术平台。3.运用多样化教学方法开展差异教学本专业积极提倡以教学内容的改革带动教学方法的改革,以教学方法的改革提高教学内容改革的成效。鼓励每位教师及时更新教学内容,体现时代性,实用性,反映学前教育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同时积极探索、创建和移植新的教学方法,如项目学习法、教育实践法、案例分析法等强化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学生的探究型和自主研究型学习模式,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水平,发展学生的专业特长优势,从而使每位学生都得到个性化的发展。(四)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与机制改革通过健全教学管理规章制度,完善教学质量监控机制,强化教学管理队伍建设,逐步推动教学管理走向规范化和科学化,以加强教学建设、推动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1.制定更完善的专业管理制度,完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建立完善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和运行机制,对人才培养全过程进行有效调控。注重加强源头质量监控功能,修订科学合理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注重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教材建设、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加强教学过程管理监控功能,从优化教学过程,完善实验、实习、实训、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等教学环节入手提高教学质量;注重加强教学规章制度执行监控功能。2.切实加强对实践教学过程的全程监控(1)制订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的意见。学前教育专业的教育实践工作主要通过课堂教学、课外训练、幼儿园实践、技能训练与竞赛等途径进行,加强实践过程监控就必须对实践教学的各个环节都做具体规定。(2)制订技能训练标准。对声乐(唱)、琴法(弹)、舞蹈(舞)等本专业基本技能考核项目都制订具体的技能训练标准,同时对各考核项目的考核方法、成绩评定等都做具体规定和要求。(3)加强对实践过程的时间和空间上的管理。循序渐进地安排认知实习(见习)、短期实习(流水顶岗制),辅以单科课程中的实践教学,在最后一个学期用不少于6周的时间进行教育实习,保障实践的全程贯通,同时在课程学习中渗透“学—做(幼儿园、亲子园)—学”,强化实践。在实践空间上,做到校内外实践场所融通共用,为学生提供全方位的实践机会。3.进行人才培养质量跟踪调查,促进专业可持续发展建立相关的毕业生跟踪调查制度,社会需求调研和毕业生质量跟踪调查制度化、经常化。定期开展毕业生跟踪研究。专业负责人亲自登门听取意见,听取用人单位我校人才培养的建议,不断提高人才培养的针对性。(五)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改革从学生学业水平、课程教学质量和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三个方面展开专业教学质量监控评价体系建设。1.学生学业水平的多元化评价完善由发展委员会监控、学生为主、学校、园所、泰州市教育局及同行等多方参与的专业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引入学前教育机构技术考核标准和职业资格认证体系,将园所内部人力资源管理的机制与本专业评价体系相结合,与发展委员会成员共同制订涵盖所有实训项目的考核标准。通过专业理论测试、项目课程评价、毕业(实习)评价、专业综合实训项目和公共文化课程5个环节对学生的职业能力水平、职业素养进行综合评价,注重对教学过程中的实践能力、创新意识等综合素质进行考核。为使学前专业学生学业水平评价更具有灵活性、多样性和实用性,设计多种具有针对性的评价方式,对应多元化评价主体。并根据课程类型和教学进程的实际情况,对某一项目课程采用较为丰富的评价形式,主要包含项目团队内自我评价、项目团队间互评、教师点评分析、教师群体公开评价、学生作品答辩、校企联合考评等等。2.课程教学质量的过程性评价建立由学校、院系和专业教研室组成层次合理、职责明确、权限分明的三级评价机制,对课程教学质量和效果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考核评估。形成对教学多角度的评价,以保证教学评价的客观合理性。对教学过程的不同阶段采取不同层面、不同性质的评价。在教学进程初始阶段,针对教学环境、工作情境、学生学习水平、项目课程设计等进行初步评价,以便了解情况、协调配合,促进因材施教;在教学进程中,对教师的课堂授课质量、学生学习质量、师生关系、教风学风等进行定期的评价,以便及时发现问题,改进教学质量;在教学环节结束时,对教学效果与学习效果、课程教学管理水平等进行系统的总结性评价,并将评价结果与专业建设、课程改革、专业技术职务晋升、评优评先等各项工作密切联系起来。3.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第三方评价本专业引入学校评价和社会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即:学校评价和实习单位评价结合,专业教师评价和园长/一线教师评价结合,理论成绩与实践成绩结合。采用实习指导教师打分、园长评价学生汇演,毕业生就业质量追踪等多种评价形式。通过响应教育部、教育厅组织的专业评估、专业技能抽查、职业技能竞赛,定期组织企业反馈、毕业生回访、第三方数据分析以及组织学生参加各级专业作品展览、竞赛和职业资格认证考试等方式,收集结果数据加以分析,并以此为依据指导专业整改与调整。第五部分建设进度及绩效指标(一)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建设建设项目2012年建设进度与预期绩效2013年建设进度与预期绩效1.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课程体系建设建设进度:通过“政—校合作”以及“校--园合作”,“中加合作”等项目瞄准学前教育专业结构调整的方向,适时调整培养计划,完善幼儿教育方向、亲子教育方向、中加合作(学前教育)等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根据学前教育职业岗位任职要求,强化职业技能训练。建设进度:实施0-6岁学前教育师资培养一体化;进一步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完善课程体系,吸收加拿大北方理工学院先进教学思想和方式,并在国内同类专业中起到示范作用。全面加强学生素质技能训练。预期绩效:1.完成对泰州市与周边幼儿园、亲子园的调研;2.修订人才培养方案,与幼儿园、亲子园等一起制定实践训练计划,完善实习、见习、顶岗实习等制度。3.和加拿大北方理工学院学前教育专家共同调整中加合作方案及人才培养方案。4.和兴化市教育局等部门共同制定五年制学前教育定向委托培养实施方案。预期绩效:1.进一步完善中加合作方案及人才培养方案。2.扩大与其他市(区)的合作力度,优化培养方案。3.在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的指导下,制定法、手工、绘画、音乐、钢琴、幼儿园活动设计等实践项目课程的课程标准;4.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课程体系建设成果总结。2.核心课程建设建设进度:参照幼儿教师职业标准,改革课程内容和课程体系,修订核心课程标准。重点建设《学前教育学》等专业核心课程。建设进度:力争使《学前课程论》通过省级精品课程阶段性检查验收工作;打造一批校级精品课程,为申报一批省级精品课程作准备。预期绩效:1.完成精品课程《学前教育学》等建设实施方案与省级精品课程申报书并立项;2.完成《学前教育科研方法》《学前儿童艺术教育》和《舞蹈创编》建设实施方案与校级精品课程申报书并立项;3.完成《学前儿童艺术教育》《学前儿童语言与社会教育》《学前儿童体育与健康教育》《学前儿童数学与科学教育》等核心课程的实训指导书、项目库、项目进程表等相关教学文件。预期绩效:1.精品课程《学前课程论》建设实施方案与省级精品课程申报书;2.开展校级精品课程建设《学前儿童艺术教育》《学前儿童语言与社会教育》《学前儿童体育与健康教育》《学前儿童数学与科学教育》建设;3.完善精品课程网站与教学资源建设;4.在加拿大北方理工学院学前教育专业课程体系的基础上优化中加合作办学的课程体系。3.教材与教学资源库建设建设进度:更新、完善数字图书资源库,发展学前教育资料室;与幼儿园合作编写、自编部分教材修订一批实训指导书;修订省级育婴师职业资格鉴定资料库。建设进度:继续更新、完善项目资源库,充实学前教育专业图书资料以及文字音像资料。出版部分教材。编写《幼儿手工》实训指导书,完善职业资格教学资源库。预期绩效:1.出版教材《健康教育园本教材》;2.出版《幼儿故事说与编》;3.修订省级育婴师职业资格鉴定题库;4.完善核心课程的课程标准、课件、教学录像、影视学习资源。预期绩效:1.完善数字图书资源库以及资料室建设;2.完善双证书教学资源库;3.出版教材《学前儿童关键期教育理论与实践》,编写《幼儿手工》等3本校本教材。4.教研教改建设进度:实施“实践+理论”教学组织模式;完成省级教研规划课题《儿童文学活动对幼儿发展的多元价值》和《幼儿园独生子女健康教育的策略研究》的研究;申报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与泰州市规划课题。建设进度: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结题;完成高职高专艺术设计类专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研究课题中期检查、结题验收;继续深化“高+低”教学组织模式改革的研究与实践,并认真总结,以此申报院级以上教学成果奖。预期绩效:1.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2008~2009年度立项课题结题1项;2.申报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3.完成省教育厅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课题的结题1项;4.完成省级教研规划课题的结题1项。预期绩效:1.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的课题研究材料和中期检查验收文件;2.完成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课题的研究报,结题;3.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中期汇报。5.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建设进度:建成由学校、社会、实习单位共同制定涵盖所有实训项目的考核标准,并实施从学生学业水平、课程教学质量和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三个方面展开专业教学质量监控评;全面实施“大学生阳光教育工程”。建设进度:在建成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基础上,完善由校领导、院部领导、教师、学生、专业负责人、督导、毕业生、用人单位、家长等多元化的评价主体对学生学习效果、职业素养和教师教学质量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考察和评估。预期绩效:1.参考国家幼儿教师职业标准等,制定教学质量监控指标和课程考核标准。2.完成2012年度各实践项目效果(作品展览)的影像资料建设与评比;3.制定综合素质教育考核标准(含入学阶段、文化教育阶段、专业教育阶段、顶岗实习阶段);4.来自社会、实习单位等第三方的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实施反馈意见与总结。预期绩效:1.开展校级领导、二级学院领导、教师、学生、专业负责人、督导、毕业生、用人单位、家长参与学生学习效果和教学质量评价方式改革;2.教学质量评估指标体系的建构;完善第三方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实施制度;3.完成2013年度各实践项目效果(作品展览)的影像资料建设与评比;4.多元化评价实施方式改革总结;(二)专业教学团队建设建设项目2012年建设进度与预期绩效2013年建设进度与预期绩效1.专业带头人的培养建设进度:制定专业“双带头人”培养计划;聘用1名学前教育行业资深专家作为专业带头人。建设进度:专业带头人带动本专业的整体教师队伍实践能力水平的提升。预期绩效:1.修订、完善专业带头人培养方案;2.聘用1名学前教育行业资深专家作为专业带头人;3.专业带头人赴加拿大等国学习;4.专业带头人对口培养2名青年教师。预期绩效:1.专业带头人对口培养2名青年教师;2.专业带头人主持2项目开发;3.专业带头人主持省级以上科研或教改项目的立项文件(1项以上);4.在专业领域有一定的影响,在校企合作.专业建设中起引领作用。2.骨干教师培养建设进度:外引内培多名骨干教师;骨干教师赴国内外学习;去幼儿园亲子园等早教机构实践锻炼。建设进度:引进高层次骨干教师;参与幼儿园地、亲子园教学、管理与研究;形成一个梯队。预期绩效:1.骨干教师均取得高级育婴师等职业资格证书。2.骨干教师培养对象作为核心成员参与省级以上科研或教改项目的相关材料、文件(1项);3.骨干教师主持院级以上精品课程建设,并作为主讲教师参与省级以上精品课程建设。预期绩效:1.每名骨干教师培养对象完成对地方学前教育教研工作指导;2.骨干教师培养对象赴加拿大学习学前教育专业知识与技能;3.骨干教师培养对象参加国内专业培训或学术交流。3.双师素质培养建设进度:明确“双师素质”的标准,初步建立“双师素质”教师培养机制、保障机制和动态考核机制;将教师安排到幼儿园、亲子园等单位实践工作锻炼。建设进度:完善“双师素质”的标准、“双师素质”教师培养机制、保障机制和动态考核机制;校-园合作,教师的教学与科研和幼儿园、亲子园紧密结合。预期绩效:1.90%教师具备育婴师职业资格证书;2.教师每年承担实训辅导;3.教师完成对外教育科研服务;4.教师在早教机构实践锻炼;5.教师主编的项目实训指导书.预期绩效:1.100%教师具备育婴师职业资格证书;2.教师完成对外教育科研服务;3.教师在早教机构实践锻炼和顶岗锻炼;4.教师主编的项目实训指导书;5.教师承担“生产性实训”不少于20课时/人·年。4.兼职教师队伍建设建设进度:聘请园所兼职教师;充实兼职教师库。聘请有丰富园所工作背景,能承担科研课题项目的行业专家;聘请园所优秀的一线教师担任顶岗实习指导教师。建设进度:建立兼职教师资源库;新聘兼职教师;指导实践课程教学和顶岗实习;兼职教师通过考核获得教师资格证书.预期绩效:1.聘请园所兼职教师5名;2.兼职教师库人数达到15名;3.聘请有丰富园所工作背景,能承担科研课题项目的行业专家8名;4.聘请园所优秀的一线教师担任顶岗实习指导教师,指导学生的实习工作,并协助完善实训课程标准1门/人。预期绩效:1.建立20人规模的兼职教师资源库;2.新聘请兼职教师5人,指导实践课程教学和顶岗实习;3.兼职教师能承担50%的专业课程;4.90%的兼职教师通过考核获得教师资格证书;5.组织兼职教师参与教研教改,申报校级以上教研课题1项/人。(三)校-园合作体制机制建设建设项目2012年建设进度与预期绩效2013年建设进度与预期绩效1.地方人民政府合作工作建设进度:和兴化市人民政府共同培养五年制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积极探索与地方地府紧密合作的定向培养机制,共同建设学前教育专业,实现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发展。建设进度:不断完善地方政府、学校紧密合作的合作长效机制,提高专业服务地方学前教育的能力,引领地方学前教育发展。预期绩效:1.完善“政府+学校+幼儿园”合作机制;2.完善五年制兴化市定向培养筹备方案、建设实施方案及筹备组织机构;3.深化与兴化市政府定向培养五年制学前教育师资的合作,力争与其他市(区)建立合作。预期绩效:1.五年制兴化定向培养阶段性成果汇报。2.拓展与高港、泰兴、姜堰、靖江等政府的合作,加大定向培养力度,签订与其他市(区)合作意向并具体实施。2.国际合作项目建设进度:与加拿大北方应用理工学院合作举办的特色专业,培养能适应现代学前教育事业发展与改革需要的国际化应用型幼教双语人才。建设进度:继续巩固与加拿大北方应用理工学院合作举办的特色专业,培养能适应现代学前教育事业发展与改革需要的国际化应用型幼教双语人才。预期绩效:1.完善中加合作培养方案和人才培养计划。2.与加拿大北方理工学院共同制定各项管理制度。3.与加拿大北方理工学院共同培训师资队伍。预期绩效:1.中加合作培养方案和人才培养计划;2.建设中加合作学前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3.深化与加拿大北方理工学院的合作,开展与其他国家的合作。3.合作就业建设进度:继续加强与园、所的合作,加大定向培养力度,促进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在地方幼儿园就业。预期绩效:1.2012届学前教育专业就业率达99%;2.完成2012届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反馈;3.加大订单式培养的力度,新增就业基地2处以上。建设进度:加大定向培养力度,促进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在地方幼儿园就业,构造实习-就业一体化模式。预期绩效:1.2013届学前教育专业就业率达99%;2.完成2013届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反馈;3.新增就业基地3处。(四)教学实验实训条件建设建设项目2012年建设进度与预期绩效2013年建设进度与预期绩效1.儿童心理与行为观察室建设进度:在儿童心理测量室基础上,补充儿童行为观察所需器材。初步投入学生实验实训使用。建设进度:完成儿童心理测量与行为观察课程与专业课程体系的嵌入,系统投入学生实验实训使用。预期绩效:1.监视器、扩大机、萤幕,将儿童心理测量与行为观察纳入专业课程体系,形成课程教学实施方案;2.设备完好率95%以上。预期绩效:1.合理编排学生实习时段,实训教学周均达2学时;2.进行社会培训;3.设备完好率95%以上。2.蒙台梭利教室建设进度:初步投入婴儿教育方向课程应用。建设进度:完成实训室的建设,系统投入婴儿教育方向课程应用。预期绩效:完成实训室基本建设;2.将蒙台梭利教具操作纳入专业课程体系,形成课程教学实施方案;3.实训教学周均6学时以上;4.设备完好率95%以上。预期绩效:1.实训教学周均8学时以上;2.向社会开放蒙台梭利教室,每年社会培训达到500人以上;3.设备完好率95%以上。3.艺术教育与多媒体实验室建设进度:建立实验室,购买材料与工具。建设进度:建立艺术教育与多媒体实验室,重点培养学生艺术创作能力和儿童动画创作能力。预期绩效:1.初步完成实训室基本建设;2.实训教学周均8学时以上。预期绩效:1.完成实训室基本建设。2.实训教学周均10学时以上。4.奥尔夫音乐教室建设进度:优化奥尔夫音乐教室,投入学生实验实训使用。培养学生演奏奥尔夫乐器的能力。建设进度:完成实训室的建设;培养学生对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熟练掌握,开展对外培训。预期绩效:1.完成实训室基本建设;2.完善奥尔夫音乐教学法课程;3.完成教学任务平均6课时/周;4.设备完好率95%以上。预期绩效:1.实训教学周均8学时以上;2.向社会开放奥尔夫音乐教室,每年社会培训达到500人以上;3.设备完好率95%以上。5.感觉统合训练室建设进度:初步投入学生实验实训使用。培养学生操作感统器材的能力。建设进度:完善感觉统合训练室的建设,系统投入婴儿教育方向课程应用;开展对外培训。预期绩效:1.完成实训室基本建设,面积20m2.完成教学任务平均6课时/周;3.设备完好率95%以上预期绩效:1.实训教学周均8学时以上;2.每年社会培训达到500人以上;3.设备完好率95%以上。6.早期教养指导与潜能开发实验室建设进度:建设0-3岁早期教养与潜能开发实训室,初步投入实验实训使用。进行育婴师资格认证相关培训工作。开展对外培训。建设进度:完成育婴室的建设,系统投入学前教育课程应用;进一步扩大对外培训规模。预期绩效:1.选择供应商,购买器材;2.完成教学任务平均6课时/周;3.设备完好率95%以上。预期绩效:1.完成实训室基本建设;2.实训教学周均8学时以上;3.每年社会培训达到500人以上;4.设备完好率95%以上。7.儿童游戏功能与玩教具开发实验室建设进度:建设儿童游戏功能与玩家具开发实验室,购买角色游戏玩具、建构游戏玩具、益智游戏玩具、体育玩具,供学生指导和观察幼儿游戏,促进学生对幼儿玩教具设计与制作能力的提高。建设进度:建设儿童游戏功能与玩家具开发实验室,购买角色游戏玩具、建构游戏玩具、益智游戏玩具、体育玩具,供学生指导和观察幼儿游戏,促进学生对幼儿玩教具设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