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黑龙江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研究分析_第1页
对黑龙江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研究分析_第2页
对黑龙江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研究分析_第3页
对黑龙江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研究分析_第4页
对黑龙江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研究分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对黑龙江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研究——基于尚志市长寿乡的实证分析一、引言农民进城是一种历史趋势和规律。我国从20世纪90年代前期开始,就出现了规模高达数千万的农民进城民工潮,他们大量的流入城市,尤其是流入大城市寻求就业时机。据统计,全国农村在外流动就业的人数1998年到达4424万人。数量巨大的民工潮,不仅给交通运输和城市生活秩序造成压力和问题,而且大量农民因不能解决就业问题而往往是无“工〞而反,民工潮问题前几年有了一定的缓和后,在近年又有了一定的压力增加趋势。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大量存在不仅影响农村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农民收入的增加,且已成为制约农村经济及至国民经济开展后劲缺乏的重要因素,并对我国社会的稳定有着直接影响。妥善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有利于实现农业可持续开展,有利于推进整个国家的现代化和实现全国人民的共同富裕,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前提和根底。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逐步的过程,应综合采用多种渠道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向既快又好的方向开展,是迫切需要进一步研究解决的问题。为了准确了解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模式,找准影响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症结所在,我们团队通过在尚志市长寿乡问卷走访调查的形式,最终提出对黑龙江地区新生代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政策性建议和建立一些劳动力技能培训机构的方案。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分析开展经济学的研究证实,在各国开展初期普遍存在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开展,人口从农村流入城市成为经济开展的共生现象。从世界范围看,各国工农差距、城乡差距的缩小是社会经济开展的必然趋势。所以,实现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转移,是全国解决“三农〞问题,顺利实现工业化和城镇化的中心环节。农村劳动力转移是指农村劳动力从土地上别离出来,向非农业劳动力转化的劳动力资源再配置过程。农村劳动力转移包括边际生产率等于零的显性剩余劳动力和边际生产率大于零而小于其消费额的隐性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两方面。转移形式一种是无序转移,另一种是有序转移。前者指农民在毫无职业能力准备,对城市劳动力市场需求无所了解的情况下,盲目流入城市,掀起一股股“民工潮〞,这种转移往往具有自发性、盲目性和不彻底性等特征。后者主要指通过大力开展职业教育与培训,积极有效地开展创业教育,提高农村转移人口的技术技能含量,进而提高适应城市劳动力市场需要的就业能力和自我谋职能力,减少盲目流动和由此造成的诸多社会问题。劳动力的转移和流动实质上是社会人力资源配置和利用方式的变动,人员的流动有利于促进人力资本在空间和时间上的优化配置和再配置,从而使人力资本产出更大的经济价值,推动经济的开展。随着城市工业的改革推进,演化升级,城市失业日趋严重,同时由于农村土地资源稀缺和城乡贫富差距的日益严重,使得中国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显得十分迫切。所以,作为一个典型的二元经济结构的开展中国家,大规模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将是我们国家目前和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就业的主要压力。三、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现状及问题分析〔一〕转移的盲目性和不彻底性当前,我国正处于由方案经济向市场经济的体制转型期,自由、开放、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尚未形成。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也是以“民工潮〞的形式随市场盲目、自发地流动,政府缺乏必要的引导和效劳,农民工的流动整体呈现一种无序性。此外,劳动力素质低下,使其由农业部门向非农部门的转移缺乏稳定性,从而出现转移的“回流〞现象。同时,在我们调查中也发现了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是一种自发性,依靠血缘、有缘、乡缘等一系列关系进行转移。虽说通过这些渠道能获得一些用工信息,但是在整个市场经济中,也会出现一些信息部对称,从而使求职本钱增高。表1东三省按产业分就业人数地区就业人员(万人)构成(合计=100)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全国77480.030654.021109.025717.039.627.233.2辽宁2098.2698.2534.7865.333.325.541.2吉林1143.5511.0227.8404.844.719.935.4黑龙江1670.2775.6343.0551.646.420.533.0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表1说明,2021年全国劳动力第一、二、三产业的就业人数比例分别是39.6%、27.2%和33.2%。但是,黑龙江省的劳动力第一、二、三产业的就业人数比例分别是46.4%、20.5%和33.0%,第二、三产业的就业人数,明显小于全国平均水平。这说明我省的农村劳动力还很富裕,其具有不彻底。〔二〕文化程度的局限性在我国,制约着我国快速开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是文化水平普遍程度还不够高。尤其在农村,由于家庭对教育的不重视和农村教育水平的落后,使得农村人民的文化程度普遍不高,这导致农村开展缓慢,城乡差距拉大,贫富差距更加明显,使得更多的社会问题更加突出。同时,这也是制约着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有效转移的一个重要因素。表2东三省按性别分的15岁及15岁以上文盲人口地区15岁及文盲文盲人口占15岁以上男女人口男女15岁及以上男女人口(人)人口的比重(人)(%)全国9744334871134873197573119596561357.774.0211.52辽宁34259170521720711932789153.481.635.32吉林2173510946107909642866784.442.626.28黑龙江30280152361504412593329274.162.186.16★注:本表“文盲人口〞指15岁及15岁以上不识字及识字很少人口。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由上表可知,2021年,在东北三省中,黑龙江省15岁及15岁以上的文盲人数最高,其比重为4.16%。可见,劳动者素质低下已构成制约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瓶颈〞因素。在此次调查中,我们走访了尚志市长寿乡共100户外来务工家庭,其文化教育程度如下列图所示。图1农民素质情况分布我们可以看出,在农村大局部人是初中文化水平,只有7%的人数拥有大专以上的学识,由分析知,这主要是由于农村教育体制的不够完善,落后的教育观念以及高额的教育经费,极大的不利于农村经济的开展,严重阻碍了农村的城镇化进程。所以,要想真正改变农村的贫穷面貌,必须让更多的剩余劳动力学习技能本领,掌握更高深的生产知识,而不是单纯地廉价出卖劳动力。〔三〕转移方向具有局限性我国自50年代以来一直实行严格的城乡分割的户籍管理制度,这就从制度上人为地把城市和农村分割开来。加之近几年,经济制度的改革,使得城市失业人口剧增,进一步加重了城市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排斥。改革开放以来,异军突起的乡镇企业,成为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主渠道。到上个世纪末,乡镇企业累计吸纳一亿左右的农村劳动力就业,年均吸纳近600万人。且自1985年开始,农村劳动力大规模转移至乡镇企业,在农业减人不减产的状况下不仅带动了乡镇企业的长足开展,而且由于农村工业资金对农业的反哺作用,农业产值和劳动生产率都得到了数倍增长,1991~2002年12年间的统计说明,农业劳动生产率增长了约1.6倍,农业总产值提高了1.9倍。然而近几年来,由于管理不善、资金缺乏、根底设施差等原因,不少乡镇企业举步维艰,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吸纳力逐渐减弱。表3乡镇就业人数单位:万人年份乡镇企业私营企业个体2005年14272236621232006年14680263221472007年15090267221872021年1545127802167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由表2可知,虽然我国乡镇企业吸纳劳动力的人数在增加,但是增长率逐渐降低,从2007年2.79%的增长率到2021年减小到2.34%。乡镇企业吸纳能力的下降,城市部门的制度排斥,使得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空间极其狭小,逐渐提高了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门槛。同时,黑龙江作为中国最北边的城市,由于其地域因素,导致很多农村剩余劳动力部愿意大范围地转移。所以,用工需求量的东部沿海地带对其吸引力不大。图2长寿乡外出务工人员结构在长寿乡,全乡人口2.8433万人,其中外出务工人数0.1879万人,常年外出务工人数0.1879万人。而在县外省内和省外务工的人数分别为0.0655万人和0.0268万人,分别占其总外出务工比例为7.0%和2.9%。可以看出,在剩余劳动力转移方面,更多的人还是选择近距离的转移,很少有人愿意到县外,尤其是省外去工作,这也导致了劳动力转移的方向狭窄,不能使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四〕缺少相应培训机构随着产业结构的升级,对劳动力素质的要求将越来越高,然而我省农村劳动力的文化素质和技能含量严重制约了劳动力转移的速度。在我省,农村劳动力对自我培训的意识还很淡薄,几乎没有这个意识。要使劳动力资源得以充分利用,就得使就业人员具有一定的知识技能。但是,在调查中发现,对于大多数被调查人员来说,根本没有想过需要接受培训。分析这个问题存的原因有两点:一方面,对于大多数农村劳动力来说,他们意识中认为培训需要钱,同时又觉得对他们未来的工作转换没有影响;另一方面,缺少相应的培训机构,政府在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方面缺少引导作用。图3农村劳动力愿意选择培训机构比例图图3为我们由调查过程中得到的数据比例,可以看出现在农村劳动力对培训机构的认识还不是很彻底,有70%被调查人中都是选择政府或者企业的免费培训。再加上乡镇一带缺少相应的培训机构,使得农村劳动力缺少培训时机,也就减缓了农村劳动力素质和技能提高的步伐。〔五〕就业结构转换严重滞后于产业结构转换中国特殊的工业化政策以及独特的户籍管理制度的双重作用下,中国形成了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严重扭曲的格局,也就是说,我国劳动力的转移,尤其是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不仅速度缓慢,而且与社会经济的开展、经济结构的调整也不协调,二者之间存在严重的脱节或不同步现象。有资料显示,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三次产业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第一产业比重已由1980年的30.1%下降到2000年的15.9%,第二产业比重由48.5%上升为2000年的50.9%,第三产业比重由1980年的21.4%上升为2000年的33.2%,这标志着我国的工业化进程取得了重大进展。然而,我国的就业结构却没有随产业结构的变化而同步变化,第一产业就业比重仍然过大,第三产业就业人数比重相对较小。与一些兴旺国家相比,我国的就业结构存在严重缺陷。1990年前后,兴旺国家第一产业就业人数比重一般在10%以下,而第三产业的就业人数比重都在65%以上;相对兴旺的开展中国家第一产业的就业人数比重一般在20%左右或以下,而第三产业就业人数多数国家在50%以上。而我国在1990年第一产业就业人数比重在60%以上,而第三产业就业人数比重只有18.5%。表4按三次产业分就业人员数年份就业人员〔万人〕构成(合计=100)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2000年36043162191982350.022.527.52001年36513162842022850.022.327.72002年36870157802109050.021.428.62003年36546160772180949.121.629.32004年35269169202301146.922.530.62005年33970180842377144.823.831.42006年32561192252461442.625.232.22007年31444206292491740.826.832.42021年30654211092571739.627.233.2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从表4可以看出,虽然我国就业人数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移逐年增加,但是就业结构变化与产业结构转变的不同步,使得我国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缓慢,城乡关系不协调,大量剩余劳动力滞留农村。四、对我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对策建议〔一〕建立对农村剩余劳动力培训机构建立对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培训机构,可以有效地提高农村劳动力文化素质和职业技能。在目前劳动力需求较大的情况下,通过培训调整劳动力的供应结构,以适应劳动力需求结构的要求。要制定农村劳动力就业培训的总体规划,按市场化、社会化的要求,组建职业培训基地或培训集团,完善农村劳动力职业培训体系,结合当地实际开展特色培训,结合市场需求开展对口培训。全面实施劳动预备制培训,并与职业技能鉴定挂钩。将“政府购置培训成果〞的受益面延伸覆盖到农村劳动力,调动农村劳动力参加培训的积极性。〔二〕加快乡镇企业开展,增大就地转移农村劳动力的载体寻找开展乡镇企业的新契机,增加就业时机当前,由于乡镇企业开展中面临了许多问题,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能力受到了制约。改善乡镇企业的布局,向小城镇集中,由此将产生积极的连带就业效应,将带动小城镇第三产业的开展,同样投资带动的就业将比分散办厂的高出许多。因此,各级政府不但要采取多种措施扶持乡镇企业的开展,还应该进到乡镇企业向小城镇集中,并扶优汰劣,使之形成规模化、优质化,从而吸收更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三〕建立乡镇劳动保障站和劳动信息网络建立乡镇劳动保障站和劳动信息网络,形成农村劳动力的有序流动。这将转变农村劳动力自发、松散的劳务输出形式。通过建立专门的工作机构,将会有组织地开展输出。对进城的外来劳动力,既不能一味消极地去“堵〞,也不能敞开大门,毫无控制地“放〞,要树立“引导〞的思想,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疏导外来劳动力就业,促进外来劳动力有序化流动。要坚持长期动态管理,继续实行流动就业证〔卡〕配套管理制度,与多个部门协调配合,扩大管理覆盖面,加强对输出密集地区、行业的重点控制,掌握流动就业的动态。建立劳务型企业,大力开展弹性就业和阶段性就业。开展全方位劳动保障代理效劳,解除农村〔外来〕劳动力的后顾之忧。要加强劳务输出和流动就业的管理和效劳,事前进行信息引导,组织培训,事中实行统一领导,提供劳动保障,事后开展跟踪效劳活动,分析反应信息,总结经验,促进管理系统的良性运行。〔四〕合理调整经济结构,开发新型劳动密集型产业在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