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常州市成考专升本大学语文真题(含答案)_第1页
江苏省常州市成考专升本大学语文真题(含答案)_第2页
江苏省常州市成考专升本大学语文真题(含答案)_第3页
江苏省常州市成考专升本大学语文真题(含答案)_第4页
江苏省常州市成考专升本大学语文真题(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江苏省常州市成考专升本大学语文真题(含答案)学校:________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考号:________

一、单选题(30题)1.李斯的《谏逐客书》选自()

A.《左传》B.《史记》C.《战国策》D.《国语》

2.先秦时期一部最能代表儒家思想的著名语录体散文集是()

A.《论语》B.《孟子》C.《庄子》D.《苟子》

3.《选择与安排》一文的作者朱光潜是我国著名的()

A.语言学家B.文学家C.美学家D.表演艺术家

4.陶渊明《饮酒》中,最富有哲理意味的诗句是()

A.飞鸟相与还B.结庐在人境C.悠然见南山D.心远地自偏

5.下列作品,不属于巴金《爱情三部曲》的是()

A.雾B.电C.风D.雨

6.茅盾的《香市》是一篇()A.A.记事散文B.抒情散文C.写景散文D.回忆性抒情散文

7.采用倒叙方式,并以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交互叙述的小说是()

A.《苦恼》B.《宝玉挨打》C.《米龙老爹》D.《婴宁》

8.

4

柳永《八声甘州》的线索是()。

9.下列是书信体驳论文的是()

A.《陈情表》B.《答李翊书》C.《五代史伶官传序》D.《答司马谏议书》

10.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A.普希金的代表作《驿站长》开创了俄国文学描写小人物的先河。

B.拉伯雷被称为人文主义的“巨人”,其代表作品是《老古玩店》。

C.笛福是英国现实主义小说的奠基人,其代表作品是《鲁滨孙漂流记》。

D.卢梭的《爱弥儿》是一部教育小说。

11.“简单淳朴的生活,无论是在身体上还是在精神上,对每个人都是有益的”,这句话出自()

A.胡适《容忍与自由》B.萧伯纳《贝多芬百年祭》C.爱因斯坦《我的世界观》D.梁实秋《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

12.《大同》选自()

A.《论语》B.《孟子》C.《左传》D.《礼记》

13.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中国消除贫困奖评选表彰活动",旨在评选表彰那些为中国的扶贫事业做出了积极贡献。

B.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立的精神领地,其他人不要以为凭借善良就可以随意闯入。

C.我深切体会到翻译在促进国家民族间的文化交流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是巨大的

D.嘈杂的拍摄现场本来鸦雀无声、一片寂静,大家都用眼神敬意地注视着这位敬业的老导演。

14.《米龙老爹》在叙述方法上的特点是()

A.顺叙方式和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叙述方式交互使用

B.顺叙之中有插叙和第三人称叙述方式

C.倒叙方式和第一人称叙述方式

D.倒叙方式和第一人称与第三人称叙述方式交互使用

15.

13

《陌上桑》是一首()。

16.王实甫《西厢记》是一部

A.元杂剧B.明杂剧C.说唱文学D.传奇

17.

14

《郑伯克段于鄢》的叙事手法是()。

18.成语“祸起萧墙”出自()

A.《孟子》B.《庄子》C.《论语》D.《荀子》

19.梁启超提倡的是()

A.小说界革命新诗运动B.小说界革命戏剧革命C.小说界革命诗界革命D.小说界革命文体革命

20.小说《苦恼》中展示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展示了“人与马”之间的关系。这两方面又构成了()

A.对比关系B.类比关系C.象征关系D.层递关系

21.

14

“贻笑大方”这个成语出自()。

22.《五代史伶官传序》一文通过五代后唐庄宗盛衰兴亡的史实来证明中心论点,运用的表现手法是()A.A.比喻B.夸张C.对比D.象征

23.《北方》一诗选自艾青诗集()

A.《大堰河》B.《火把》C.《北方》D.《向太阳》

24.下列作品中,属于叙事诗的是()A.A.自居易《杜陵叟》B.屈原《国殇》C.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D.陶渊明《饮酒》(其五)

25.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著名历史著作是

A.《战国策》B.《左传》C.《国语》D.《史记》

26.“信誓旦旦”一语出自()

A.《诗经·卫风·氓》B.《短歌行》C.《国殇》D.《行路难》

27.下列作品中属回忆叙事抒情散文的是()

A.《香市》B.《爱尔克的灯光》C.《背影》D.《故都的秋》

28.《李将军列传》一文选自()

A.《史记》B.《汉书》C.《后汉书》D.《国语》

29.下列各句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译文:弈秋是全国最善于下围棋的人。

B.之二虫又何知译文:这两个小虫子又知道什么呢。

C.余自束发读书轩中译文:我自从束起头发在房中读书。

D.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译文:任凭小船随意漂荡,越过茫茫万顷的江面。

30.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你坐在船上,应该是游山的态度,看看四周物色,______,困倦的时候睡在舱中拿出随笔来看,或者冲一碗清茶喝喝。

A.岸旁的乌桕,随处可见的山,河边的红蓼和白苹,渔舍,各式各样的桥

B.随处可见的山,岸旁的乌桕,河边的红蓼和白苹,渔舍,各式各样的桥

C.渔舍,各式各样的桥,随处可见的山,岸旁的乌桕,河边的红蓼和白苹

D.随处可见的山,河边的红蓼和白苹,渔舍,岸旁的乌桕,各式各样的桥

二、填空题(10题)31.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千百年来传诵不绝,被誉为“__________”。

32.文章有__________的理,没有一定的__________。

33.《九歌》是屈原根据战国时期楚地民间的___________加工而成的组诗,共___________首。

34.李白《蜀道难》:“所守或匪亲,__。”

35.战国时期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是___________。

36.在盛唐诗坛上,王昌龄以擅长__著称。

37.宋人总结_________有“书楚语、作楚声和纪楚地,名楚物”的特征。

38.曹雪芹是我国代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家。

39.辛弃疾在词坛上与________齐名,并称“苏辛”。

40.诗集《北方》的作者是________。

三、文言文阅读(5题)41.根据材料回答下列各题:

和戎诏下十五年,将军不战空临边。

朱门沉沉按歌舞,厩马肥死弓断弦。

戌楼刁斗催落月,三十从军今白发。

笛里谁知壮士心?沙头空照征人骨。

中原干戈古亦闻,岂有逆胡传子孙?

遗民忍死望恢复,几处今宵垂泪痕!

统领全诗的是哪一句?由此可以看出作者写作意图是什么?

42.“见昆山犹之见分宜也”一句影射了什么?(2分)

43.作者通过这个事实揭露了什么问题?

44.“以分宜教分宜”中的“分宜”指的是谁?这里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4分)

45.这段选文在刻画冯谖性格时运用了哪些方法?(2分)

四、现代文阅读(5题)46.(二)阅读作品片段,回答下列33~35题。听他们谈了许多,我心中有点忧郁起来了。这些不辜负自然的人,与自然妥协,对历史毫无担负,活在这无人知道的地方。另外尚有一些人,与自然毫不妥协,想出种种方法来支配自然,违反自然的习惯。同样也那么尽寒暑交替,看日月升降。然而后者却在慢慢改变历史,创造历史。一份新的日月,行将消灭旧的一切。我们用什么方法,就可以使这些人心中感觉一种对“明天”的“惶恐”,且放弃过去对自然和平的态度,重新来一股劲儿,用划龙船的精神活下去?这些人在娱乐上的狂热,就证明这种狂热能换个方向,就可使他们还配在世界上占据一片土地,活得更愉快更长久一些。不过有什么办法,可以改造这些人的狂热到一件新的竞争方面去,可是个费思索的问题。概括这段文字所表达的中心思想。

47.这段文字中,“九斤老太康健”“六斤新近裹脚”“十八个铜钉的饭碗”具有何种象征意义?

48.阅读《风波》中的一段文字,回答下列小题:

“好香的干菜,——听到了风声了么?”赵七爷站在七斤的后面七斤嫂的对面说。

“皇帝坐了龙庭了。”七斤说。

七斤嫂看着七爷的脸,竭力陪笑道,“皇帝已经坐了龙庭了,几时皇恩大赦呢?”

“皇恩大赦?——大赦是慢慢的总要大赦罢。”七爷说到这里,声音忽然严厉起来,“但是你家七斤的辫子呢,辫子?这倒是要紧的事。你们知道:长毛时候,留发不留头,留头不留发,……”

……

七斤嫂站起身,自言自语的说,“这怎么好呢?这样的一班老小,都靠他养活的人,……”

赵七爷摇头道,“那也没法。没有辫子,该当何罪,书上都一条一条明明白白写着的。不管他家里有些什么人。”

七斤嫂听到书上写着,可真是完全绝望了……

这段文字中运用的主要描写手法是什么?

49.

这段文字的结尾有什么寓意?

50.划分这一片段的场面描写层次。(4分)

参考答案

1.B

2.A

3.C

4.D这四句的核心——“心远地自偏”。精神上已经对这争名夺利的世界采取疏远、超脱、漠然的态度,所住的地方自然会变得僻静。“心远”是对社会生活轨道的脱离,必然导致与奔逐于这一轨道上的人群的脱离。

5.C

6.A

7.D

8.A

9.D

10.B

11.C

12.D《大同》选自《礼记.礼运》,《礼记》是儒家学说的经典著作之一,主要记录了战国、秦汉间儒家学派关于礼仪制度的论述。

13.B

14.D

15.A

16.A

17.A

18.C

19.C

20.A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作品中所用的艺术手法,考生应注意积累、识记。

21.A

22.C《五代史伶官传序》全篇将后唐庄宗得天下与失天下的过程对比起来,从而论证了“王朝的兴衰主要在于人事”的论点。因此此处运用的表现手法是对比。

23.C

24.A

25.D解析:鲁迅称赞《史记》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因此选择D项。

26.A

27.C

28.A

29.C

30.B

31.秋思之祖

32.一定法

33.祭神乐歌十一;

34.化为狼与豺化为狼与豺

35.韩非子

36.七苦绝句七苦绝句

37.楚辞

38.淆

39.苏轼

40.艾青41.和戎诏下十五年。(2分)

揭霸南宋统治者的投降主义路线所造成的严重恶果。(2分)

42.影射当朝宰相与严嵩是一丘之貉。

43.揭露了统治阶级内部矛盾斗争的残酷性。

44.“分宜”指的是严嵩。借代。

45.正面刻画如“焚券市义”的典型情节及冯谖的言行;用孟尝君衬托等方法刻画冯谖性格。46.希望湘西人民精神觉醒,放弃过去对自然和平的态度,重新来一股劲儿,用划龙舟的精神来改造自然、改造社会,创造自己的新生活。

47.“九斤老太康健”象征农村的旧貌没有什么变化。“六斤新近裹脚”象征着农村年青一代开始走前辈走过的老路。“十八个铜钉的饭碗”象征着人们仍在贫穷落后之中,修补着几千年来的传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