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大语文阅读之做人与处世你是否缺少同情心_第1页
高中大语文阅读之做人与处世你是否缺少同情心_第2页
高中大语文阅读之做人与处世你是否缺少同情心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你是否缺少同情心你怎么光有文明,没有底蕴呢?夏天是美国的多事之秋,接连发生4起恶性枪击案件。最严重的一起是越南裔人闯进纽约州的美国公民协会,枪杀了13人,其中有4位中国公民身亡。本来纽约州斯卡斯代尔初中的一堂课,不会引起美国人多大的关注.但是当惨烈的枪击案发生后,人们无法预知下一场枪击案会发生在哪里。感到无限困惑的时候,当地一家小报对斯卡斯代尔初中开设“同情教育课"的报道,理所当然地引发为一场上至州议员,下至普通市民的关注。美国不缺少财富,不缺少完备的法律,但稀缺同情,稀缺对生命的尊重.而这所初中所倡导的,让每个孩子做善良的孩子,不参与任何谩骂,讲人是非,以及社交场合上的侮辱别人的行为。许多人认为,这所初中的教育理念,也许要比9·11的作用更大,可以在许多孩子心中播下与人平和相处的种子,从而减少犯罪.据说,在美国越来越多的人认为.教育的根基是“同情”,已有18个州的学校有形式多样的“同情教育”课程.其实,同情教育并不是什么新鲜事物,在我国,“同情教育”其实就是善良教育,就是孔子所倡导的“仁"。令人遗憾的是,孔子的“仁”学,一度被淡化。代之以“东风吹,战鼓擂,这个世界谁怕谁”这样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教育。可以想象。在这样的染缸中浸泡出来的人,他们会以怎样的目光对待身边的人.我们可以看一组英国的调查。英国《每日邮报》报道,英国教师协会公布了一份对16万老师的调查结果,有三分之二的老师处理过学生拳打脚踢他人的事件,四分之一的老师处理过学生用刀割或刺伤他人的事件。一位接受调查的老师说,一个只有6岁的孩子.竟然持刀闯入老师办公室,用刀划破电脑,还想攻击老师,结果老师不得不报警。这样的孩子如果长大成人,在遭遇别人非议的时候,他将采取怎样的措施,这让人不寒而栗。这一切是如何发生的?英国人认为这是个性张扬,而同情教育滞后的恶果,这是一个国家的不幸,也是一个孩子的不幸。因为一个没有同情心,心中也没有善良的孩子,他会生活在愤懑中,然后他们又把自己的痛苦转嫁给社会和国家.导致一个国家的病态,一个国家的歇斯底里。我们的教育有没有这一课,似乎没有。我们的“同情教育”更多地来源于父母的身传言教,以及孩子本身的天真和善良。但是这样的“同情教育”是不可持续的,孩子非常容易被社会上的一些恶行耳濡目染,最终沾染上恶行,视恶行是理所当然的。这些年来,有许多人倡议开设国学,深谙孔孟之道。但这种声音总是作为一种民间观点出现,难登大雅之堂。许许多多的言论认为,重提孔孟,那是历史的倒退,即使要学,也要与时俱进.而我非常迷惑的是,孔子所说的“仁者爱人”、“仁者无敌”还需要与时俱进吗?这种饱含着普度苍生,具有普世价值的理念,历经几千年而不衰,它需要改造吗?孔老夫子讲“三人行,必有我师”,曾有学者这样解读:三人是善人、恶人和自己。善人是我的老师,他的好处、善行,我要学习:恶人也是我的老师,他的这些恶行。让我常常反省。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几千年前,古人能提出“仁者无敌”的理念,那才叫礼仪之邦,那才叫文明古国。现在我们崇尚素质教育,但素质教育最后沦为应试教育。我们也讲仁者爱人,但又怕自己的孩子在未来的激烈竞争中太过善良,软弱无能,在这样尴尬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孩子,他们更多的是一种参与社会就业岗位博弈的个体,他们虽然具有超强的应试能力、应聘能力以及工作能力,但他们缺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