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概论-课件_第1页
疾病概论-课件_第2页
疾病概论-课件_第3页
疾病概论-课件_第4页
疾病概论-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疾病概论主要内容健康与疾病疾病的转归发病学病因学2掌握健康、疾病、死亡、脑死亡的概念,脑死亡的判断标准;熟悉病因、条件、诱因及其相互关系,疾病发生发展的一般规律和基本机制;了解疾病经过及转归,脑死亡意义。教学要求3第一节健康与疾病healthanddisease4什么是健康(health)?

Health

indicatesnotonlywithoutanyevidenceofdisease,butalsoastateofcompletewell-being

physically,psychologically

andsocially.

不仅没有疾病和病痛,而且在身体、心理、精神和社会交往上处于完美状态。5生理健康:基本心理健康:激素→抵抗力↑→强壮体魄道德健康:按社会道德行为规范准则约束自己,有辨别真与伪、善与恶、美与丑、荣与辱的是非观念和能力。

巴西著名医学家马丁斯发现:

贪污受贿:癌症、脑出血、心脏病

品行善良,为人正直,心胸坦荡:心理平衡,身心健康。

6什么是亚健康?

介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生理功能低下的状态,处于非病、非健康,可能趋向疾病的状态(诱发病状态)7典型表现食欲不振失眠健忘精神萎靡焦虑易怒疲乏无力8大家应该也有点累了,稍作休息大家有疑问的,可以询问和交流9上网时间越长,亚健康发生率越高10每天吸烟5~20支,发生率达33.33%;发生率>其他人不吃早饭熬夜缺乏运动11亚健康健康疾病12亚健康研究网()13什么是疾病(disease)?机体在一定条件下受病因损害作用下,机体自稳调节紊乱而发生的异常生命活动过程。14换言之,在一定条件下,病因与机体相互作用而产生的一系列损伤与抗损伤斗争的有规律过程,机体出现功能、代谢和形态结构异常,临床表现出不同的症状和体征,机体与外界环境间的协调发生障碍。15机体流感病毒劳累、受凉呼吸道上皮C增生、坏死、粘膜充血、水肿(损伤性反应)免疫反应增强(抗损伤性反应)症状16病理过程与疾病的关系

同一种病理过程可存在于不同疾病中;

一种疾病可以包括多种病理过程17第二节病因学病因学(etiology)研究疾病发生的原因与条件的科学181.疾病发生的原因疾病发生的原因简称病因,又称致病因素,是指作用于机体的众多因素中,能导致疾病发生并赋予该疾病特征性变化的因素。(必要因素)

有病因,并不一定会发生疾病19病因的分类生物性因素:最常见包括

病原微生物(细菌、病毒、真菌、立克次体)和寄生虫致病作用的决定因素

病原体致病力强弱、数量、侵袭力、毒力、逃避或抵抗宿主攻击能力20特点:有一定的入侵门户和定位(甲肝病毒)病原体必须与机体相互作用才能致病病原体作用于机体后,既改变了机体,也改变了病原体21福寿螺广州管圆线虫病SARS病毒22物理因素:包括

机械力、温度、气压、电流、电离辐射、噪声等;特点只引起疾病潜伏期较短(除紫外线、电离辐射外)对器官的致病作用无选择性23烫伤潜水员病24化学性因素:包括

强酸、碱、化学毒物或动植物毒性物质特点:选择性损伤(CCl4、巴比妥类);整个发病过程起作用,但入体后,致病性常改变;致病作用:性质、剂量、作用部位、整体功能状态;潜伏期较短。25河豚26“反应停”所致的儿童“海豹胎”27机体必需物质的缺乏或过多各类必需或营养物质缺乏过剩基本物质营养素微量元素28缺碘→甲状腺肿大维生素D缺乏“忽悠产品”29高糖、高脂饮食氟牙症30遗传性因素基因突变→分子病(血友病)

染色体畸变→染色体病遗传易感性(精神分裂症、高血压、癌症、糖尿病)31先天性因素损害正常胎儿发育的因素(先天性疾病)先天性疾病可遗传,也可不遗传风疹病毒→先天性心脏病、白内障(不遗传)先天性聋哑、先天性愚型等(遗传)32先天愚型儿童33免疫因素超敏反应(变态反应)青霉素→过敏性休克变态反应性疾病(支气管哮喘、荨麻疹)自身免疫性病类风湿性关节炎、全身性红斑狼疮免疫缺陷病艾滋病34精神、心理和社会因素应激性溃疡高血压352.疾病发生的条件指那些能影响疾病发生的各种体内外因素促进或阻碍疾病的发生36结核杆菌条件营养充足生活条件好适当运动营养差生活条件差过度劳累37诱因(precipitatingfactor)

能加强病因作用或促进疾病发生的因素,也属于一种条件。38疾病发生发展中,原因与条件是相对的,是针对具体疾病而言的,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寒冷冻伤感冒关节炎(病因)(条件)39第三节发病学发病学(pathogenesis)

主要研究疾病发生、发展过程的一般规律和共同机制。40疾病发病学的一般规律损伤与抗损伤因果转化局部与整体411.损伤与抗损伤两者斗争贯穿疾病的始终;两者力量的对比决定疾病的转归;两者无严格界限,可互相转换42疾病时体内的损伤与抗损伤反应43机械力失血BP↓循环血量↓CO↓交感N(+)损伤性变化心率↑收缩力↑维持BP血管收缩微循环障碍休克死亡恢复抗损伤变化442.因果交替原始病因机体相应变化进一步的改变继发另外的变化(+)(-)4546疾病可有两个发展方向

良性循环:通过机体对原始病因及发病学原因的代偿反应和适当治疗,病情不断减轻,最后恢复健康。

恶性循环:即机体的损伤不断加重,病情进行性恶化。473.局部和整体

局部和整体反应互相影响,互相制约学会抓住主要矛盾48痈(局部炎症)痈(糖尿病)49疾病发生的基本机制神经机制体液机制组织细胞机制分子机制501.神经机制直接损害

流脑病毒、脊髓灰质炎病毒神经反射或影响神经递质的分泌

失血→交感神经兴奋→调节心血管系统512.体液机制指某些病因引起体液质或量的变化、体液调节障碍,最后造成内环境紊乱而致病。52体液因子全身性体液因子组胺、激肽局部性体液因子细胞因子内皮素、神经肽IL、TNF53作用方式胰岛素胃肠粘膜上皮的内分泌C关节软骨C54高血压发病的神经体液机制小动脉紧张性收缩心率加快心输出量↑RAAS激活血压升高血管运动中枢交感神经兴奋精神心理刺激大脑皮质下丘脑

神经、体液机制:密不可分553.组织细胞机制致病因素作用于机体后可以直接或间接作用于组织、细胞,造成某些细胞的功能代谢障碍,从而引起细胞的自身调节紊乱。56损伤方式细胞完整性破坏细胞膜功能障碍细胞器功能障碍无选择性损伤有选择性损伤钠钾泵钙镁泵线粒体574.分子机制通过生物大分子特别是核酸、蛋白质或酶受损导致疾病的发生分子病(moleculardisease):指由DNA的遗传变异所引起的以蛋白质异常为特征的疾病58酶缺陷所致的疾病

DNA变异所致的酶异常而引起的疾病例如:Ⅰ型糖原沉积病血浆蛋白或细胞蛋白缺陷所致的疾病

例如:镰刀细胞性贫血5960正常红细胞异常红细胞61受体病

由于受体基因突变使受体缺失、减少或结构异常而引起的疾病例如: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62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LDL受体基因异常

63膜转运障碍所致的疾病

由于基因突变引起特异性载体蛋白缺陷而造成膜转运障碍的疾病。例如:胱氨酸尿症64基因病:基因本身突变、缺失或其表达调控障碍引起的疾病;单基因病(mono-genedisease):由一个基因引起的基因病;多基因病(polygenicdisease):由多个基因共同控制其表型性状的疾病65第四节疾病的转归

Outcomeofdisease疾病转归(prognosis):康复和死亡。主要取决于致病因素作用于机体后发生的损伤与抗损伤反应的力量对比,治疗可影响疾病的转归。66康复(rehabilitation)完全康复:损伤性变化完全消失,机体的自稳调节恢复正常。不完全康复:损伤性变化得到控制,但基本病理变化尚未完全消失,经机体代偿后功能代谢恢复,主要症状消失,有时可留后遗症。心瓣膜疾病→心衰67死亡(death)死亡:指机体作为一个整体的功能的永久性停止,并不意味各组织器官同时均死亡脑死亡(braindeath):是指以枕骨大孔以上全脑死亡作为脑死亡的标准,脑死亡是判断死亡的一个重要标志。68脑死亡的判断标准※※※自主呼吸停止不可逆昏迷脑干神经反射消失瞳孔散大或固定脑电波消失脑血流循环完全停止69脑死亡的意义:有利于判定死亡时间,对可能涉及的一些法律问题提供依据;确定终止复苏抢救的界线,停止不必要的抢救,减少经济和人力消耗;为器官移植创造良好时机和合法依据。70

脑死亡与植物状态临床鉴别71临床关怀与安乐死临终关怀:为临终病人及其家属提供医疗、护理、心理、社会等方法的全方位服务与照顾,使病人在较为安详、平静中接纳死亡。安乐死:患有不治之症的病人在濒死状态时,为了免除其精神和躯体上的极端痛苦,用医学方法结束生命。72谢谢!73侵袭力(invasiveness):指致病因素侵入机体并在体内扩散和蔓延的能力;毒力(virulence):指致病微生物产生内毒素和外毒素的能力;74疾病的概念中下列哪一项较为正确

A、指机体不舒服;

B、指机体出现病变;

C、指机体不健康;

D、指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