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和特点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7738a01895d080d399b98cb2a72f1e15/7738a01895d080d399b98cb2a72f1e151.gif)
![2022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和特点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7738a01895d080d399b98cb2a72f1e15/7738a01895d080d399b98cb2a72f1e152.gif)
![2022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和特点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7738a01895d080d399b98cb2a72f1e15/7738a01895d080d399b98cb2a72f1e153.gif)
![2022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和特点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7738a01895d080d399b98cb2a72f1e15/7738a01895d080d399b98cb2a72f1e154.gif)
![2022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和特点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7738a01895d080d399b98cb2a72f1e15/7738a01895d080d399b98cb2a72f1e15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二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和特点第一课时体系构建宏观把握线索一古代农业经济的发展
古代农业发展的主线是小农经济的产生与巩固,包括土地制度的变迁、耕作方式的演进、水利设施的修建等,以家庭为单位、精耕细作是其突出特征。线索二古代手工业的发展
古代手工业主要有官营手工业、民营手工业、家庭手工业三种经营形态,其中纺织业、冶金业、陶瓷业是三大主要行业,以丝绸、瓷器为代表的手工业产品远销海外。体系构建宏观把握线索三古代商业的发展
古代商业发展包括市场形成、市场贸易管理、货币演变、内外贸易、城市商业功能发展等五大要素,其中市场贸易管理是核心内容,时空限制经历了一个由严格到宽松的过程。线索四古代的经济政策
古代的经济政策以重农抑商、“海禁”和闭关锁国为主,前者首倡于商鞅变法,贯穿于封建社会始终,后者仅实行于明清两朝,二者均是资本主义萌芽在中国发展缓慢的重要因素。体系构建宏观把握考点一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考点吃透稳拿满分主干整合时期发展历程原始社会(农业起源)
(1)农业作物:最早培植水稻和粟
(2)耕作方式:刀耕火种
(3)生产工具:有石、木、骨制农具
(4)土地制度:土地归氏族公社所有夏商周(奠定基础)
(1)土地制度:实行井田制,土地国有
(2)耕作方式:石器锄耕
(3)生产工具:出现少量青铜农具
(4)经营方式:千耦其耘,即大规模简单协作考点吃透稳拿满分(续表)(续表)时期发展历程春秋战国(传统农业形成)
(1)耕作方式:铁犁牛耕,铁农具和牛耕得到推广
(2)生产技术:精耕细作,使用垄作法,修建都江堰和郑国渠
(3)土地制度:井田制遭到破坏,封建土地私有制逐步形成
(4)经济形式: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逐渐形成从秦汉至宋元(进一步发展)
(1)耕作方式:铁犁牛耕逐渐普及
(2)生产工具:出现耦犁、耧车、曲辕犁等
(3)耕作技术:出现代田法、耕耙耱技术
(4)水利灌溉:汉代修建漕渠、白渠、龙首渠等,出现翻车、筒车、高转筒车等工具明清(高度发展)
(1)玉米、甘薯等高产农作物被引进和推广,加上广泛植棉,民众的衣食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耕地面积扩大,人口大量增加
(2)土地兼并严重,租佃关系日益普遍化深化理解考点吃透稳拿满分1.中国古代土地制度的演变及与政治统治的关系(1)古代土地制度的演变①原始社会:土地氏族公社所有制。②商周时期:以井田制为主要形式的土地国有制。③封建社会:土地私有制,包含三种类型,即地主土地所有制(商鞅变法时期确立)、封建国家土地所有制(均田制)和农民土地所有制。考点吃透稳拿满分(2)古代土地制度与政治统治的关系①地主土地所有制:是封建社会统治的经济基础,所以从根本上看,封建政府要全力维护地主阶级的利益。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的存在,又不可避免地导致土地兼并,封建政府往往会抑制土地兼并。不抑制土地兼并,一方面政府的收入会减少,另一方面也会导致阶级矛盾的激化,危及封建政府的统治。②农民土地所有制:虽不占主要地位,但与地主土地所有制一样,也是封建统治的重要基础。封建王朝为发展经济、巩固统治,一般会实行与民休息、轻徭薄赋的政策,提高农民生产的积极性,保证封建国家的赋税收入和力役征派,巩固中央集权统治。否则,封建统治就可能会崩塌。试练1汉代的国有土地称为“公田”,除士兵和服役农民耕种外,还假(租赁)给百姓,征收一定的假税,称为“假民公田”。这一制度的宗旨是(
)
A.冲击地主土地所有制 B.打破“累世公卿”局面C.推动租佃关系的形成 D.稳固小农经济增加租税考点吃透稳拿满分[答案]D[解析]汉朝加强封建土地所有制,故A项错误;“假民公田”是一种经济制度,“累世公卿”是政治现象,且两者不构成直接逻辑关系,故B项错误;租佃关系的形成是在战国时期,汉代租佃关系比较普遍,故C项错误;依据题干中“假民公田”“征收一定的假税”,结合汉初小农经济处于巩固期可知,D项正确。考点吃透稳拿满分试练2屯田制是中国古代由国家利用农民或士兵耕种国有土地、征收一定数额田租的制度。曹魏时期的民屯每50人为1屯,收成与国家分成:使用官牛者,官6民4;使用私牛者,官民对分。屯田农民不得随意离开屯田地。这种民屯的经营模式是(
)A.宗族集体生产 B.田庄规模生产C.个体农户耕作 D.官府募民耕作考点吃透稳拿满分[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所给时间“曹魏时期”以及所学知识民屯以招募流民为主可知,民屯并不是以宗族为单位,故A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田庄规模生产主要存在于东汉豪强地主的庄园中,故B项错误;屯田制是个体农户耕作,但这些个体农户均由官府招募而来,故C项错误;个体农户耕作是中国古代土地私有制确立后的主要耕作方式,但屯田制下屯田民是被编制成军队形式的,这就决定了这些农民是官府招募而来,这种民屯经营模式并非简单的个体农耕,故D项正确。考点吃透稳拿满分考点吃透稳拿满分2.小农经济的地位和影响(1)概念:以家庭为单位,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自给自足的经济形态。(2)地位:是中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是封建王朝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始终在中国封建经济中占主导地位。(3)影响①政治:小农经济是中央集权制度建立的经济基础,中央集权制度又是分散的小农经济的重要保障,强有力的中央集权维护国家统一和社会稳定,以保证小农经济的发展。②经济:小农经济自给自足的特点是重农抑商政策和闭关锁国政策实施的根源。小农经济的脆弱性、落后性,要求统治阶级抑制工商业的发展,防止工商业与农业争夺劳动力。③科技文化:小农经济的发展,促进了与农业相关的科技的发展。中国古代科技成就多集中在农学、天文历法、数学、医学等领域,造就了中国古代科技具有实用性、实践性的特点;同时,小农经济发展的落后性也决定了中国古代科技无法实现根本性的突破,无法发展为近代科技;古代许多文学作品反映了小农经济下人们的理想和憧憬。考点吃透稳拿满分考点吃透稳拿满分④民族心理与家庭伦理观念:小农经济下的中国农民具有忠厚老实、吃苦耐劳、艰苦奋斗的精神,也有狭隘和保守的不足;小农经济的分散性、封闭性、保守性,导致“重男轻女”“安土重迁”等思想观念的产生;同时也铸就了中国古代注重孝道、重视加强邻里和睦的观念。试练3观察下图,它反映了(
)A.我国古代小农经济十分发达B.我国古代手工业十分发达C.我国古代小农经济的基本特征D.我国古代男女的社会地位考点吃透稳拿满分[答案]C
[解析]据图不能得出小农经济发达,故A项错误;从图中只能看出家庭手工业,它并不能代表全部古代手工业,故B项错误;从图中可知男耕女织,这是小农经济的基本特征之一,故C项正确;图中男女都在劳作,看不出他们的社会地位,故D项错误。考点吃透稳拿满分试练4下表为据《汉书·食货志》汇编而成的西汉农民家庭年收入(粮食)与支出情况表。该表信息主要反映出西汉 (
)A.传统农业的精耕细作B.耕织结合的经营方式C.生活成本的居高不下D.小农经济的根基脆弱考点吃透稳拿满分家庭人口项目数量(单位:钱)5人收入粮食8500支出赋役2989日常开支7950[答案]D
[解析]
A项中的精耕细作,与材料主题“农民家庭年收入(粮食)与支出”不符,故A项错误;材料中只有“粮食”,有耕无织,故B项错误;C项忽视了材料中“赋役”,不符合题意“该表信息主要反映出”,故C项错误;据材料中的“5人”可知材料反映的是小农经济,表格中的支出超过了收入,说明了小农的生活艰难,故D项正确。考点吃透稳拿满分考点吃透稳拿满分3.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和影响(1)原因①北方长期战乱,南方相对安定,为南方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利的社会环境。②北方大量劳动人民为了躲避战乱而南迁,充实了南方的劳动力,并且带去了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技术,尤其是铁犁牛耕在南方地区得到推广。③政治中心的南移(如南朝和南宋)或者东移(如明朝和清朝),加快了南方的开发。政权中心位于南方时,统治者为了维护统治,采取了一系列有利于经济发展的措施。④南方自然条件优越,适合农业发展,而且对外贸易条件比北方优越。考点吃透稳拿满分(2)影响①对城市交通、贸易的影响:经济重心的南移,推动了南方沿海、沿江城市的迅速发展,海上交通和运输有了很大的改善,促进了海上贸易的发展;经济重心南移完成后的元、明、清时期,南方工商业城市增多,商品经济发达,一直影响至今。②对人口分布的影响:北方人口的南迁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经济重心的南移,而经济重心的南移又反过来吸引了北方人口的南迁。③对人才教育的影响:经济重心的南移,促进了南方地区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④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经济重心南移,导致南方某些地区过度开发,一定程度上破坏了生态环境,影响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试练5下表为宋代各地书院的数量情况表。该表说明当时 (
)A.江南地区经济文化比较繁荣B.陆王心学成为主流思想C.政府选拔官员以南方人为主D.经济重心已经开始南移考点吃透稳拿满分四川湖南湖北河北山西陕西河南江苏安徽317017344112920浙江江西贵州广西广东福建海南上海香港1562241104085241[答案]A
[解析]由材料中表格信息可知,宋代南方书院数量明显多于北方,此时经济重心逐渐转移到南方,南方经济发达推动文化繁荣,故A项正确;宋朝时程朱理学是主流思想,故B项错误;根据史实可知因经济重心南移推动文化重心南移,宋朝科举考试选拔官员时以南方人为主在表格中无体现,故C项错误;唐朝中后期经济重心开始南移,故D项错误。考点吃透稳拿满分试练6明清时期,宗族组织在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普遍出现。但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华北地区直至清代中后期宗族组织的发展依然较为迟滞,结构松散,规模有限,几乎没有族产,祠堂也很少见。造成宗族建设“南强北弱”现象的主要因素是 (
)A.战乱对南北方影响程度不同B.宗法观念强弱存在地域差异C.儒家进步思想影响区域变化D.地区经济文化发展水平有别考点吃透稳拿满分[答案]D
[解析]元末明初与明末清初的战乱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北方宗族建设,但不是造成宗族建设“南强北弱”的主要因素,故A项错误;宗族建设不仅与宗法观念有关,更重要的是与经济文化发展水平有关,故B项错误;明清之际的儒家进步思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南方宗族建设,但不是造成宗族建设“南强北弱”的主要因素,故C项错误;明清时期江南地区经济发达,文化教育水平较高,更有利于宗族建设,而北方却因经济落后于南方,无法承担宗族建设的负担,故D项正确。考点吃透稳拿满分考法1依托历史情境描述,分析西汉农耕经济的发展情况典例1[2018·全国卷Ⅱ]西汉文景时期,粮食增产,粮价极低,国家收取的实物田租很少甚至免除,但百姓必须把粮食换成钱币,缴纳较高税额的人头税。富商大贾趁机操纵物价,放高利贷,加剧了土地兼并、农户流亡。这反映出当时(
)A.重农抑商政策未能实行 B.自耕农经济发展受阻C.粮价低抑制了生产热情 D.富商大贾操纵税收突破高考考点吃透稳拿满分[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西汉初期的社会经济状况。根据材料,文景时期虽然农民要缴纳的实物田租较少,但高额人头税和富商大贾的经济行为导致土地兼并严重,可以得出自耕农经济发展受阻的结论,故B项正确。未实行重农抑商政策与史实不符,故排除A项;农民流亡是因为土地兼并现象严重而非粮价低,故C项错误;材料中反映了富商大贾操纵物价而非税收,故D项错误。考点吃透稳拿满分变式1据《后汉书》记载,东汉时“豪人之室,连栋数百,膏田满野,奴婢千群,徒附万计。船车贾贩,周于四方,废居积贮,满于都城。琦赂宝货,巨室不能容”。这反映了当时豪强地主经济(
)A.已成为社会经济的主体B.具有综合性经营的特点C.破坏了自然经济自给性 D.推动了对外贸易的开展考点吃透稳拿满分[答案]B
[解析]
《后汉书》只是描述了东汉时豪强地主经济的存在,无法反映A项结论的正确性;材料“船车贾贩,周于四方,废居积贮,满于都城。琦赂宝货,巨室不能容”说明了东汉田庄经济的综合经营性,故B项正确;东汉时期的豪强地主经济本身就是自然经济的一个典型表现,故C项错误;D项在材料中未体现,故D项错误。考点吃透稳拿满分考法2通过社会现象的变迁,分析经济重心南移的影响
典例2[2015·全国卷Ⅰ]
宋代东南沿海地区出现了一些民间崇拜,如后来被视为海上保护神的妈祖、被视为妇幼保护神的临水夫人等,这些崇拜得到朝廷认可,后世影响不断扩大。这反映出(
)A.朝廷不断鼓励海洋开发B.女性地位逐渐得到提高C.东南沿海经济社会影响力上升D.统治思想与民众观念趋向一致考点吃透稳拿满分[答案]C
[解析]本题以宋代的民间崇拜为切入点,考查学生分析材料与综合应用的能力。宋代经济发达,东南沿海地区航海业发展,妈祖和临水夫人是东南沿海居民为了保护生产、生活和生命财产安全而形成的民间崇拜,并得到政府的认可,说明了东南沿海地区经济地位的提升,故答案为C项。A项在材料中未体现,排除;朝廷认可民间崇拜女神并不能说明女性地位得到提高,排除B项;朝廷认可民间崇拜与发展经济增加政府收入有关,不能表明统治思想与民众观念趋向一致,排除D项。考点吃透稳拿满分变式2书院是古代民间的教育机构。比较唐代、宋代书院分布图(图中数字为各地的书院数量),由此可推断出的结论是(
)考点吃透稳拿满分A.宋代书院的分布范围趋于平衡B.政治中心与文化中心日趋一致C.文化教育中心随经济重心南移D.书院的制度化趋势在不断加强考点吃透稳拿满分[答案]C
[解析]据宋代书院的分布图可知南方书院数量多于北方,故A项错误;据材料,宋代政治中心所在地浙江的书院数量远低于非政治中心的江西,故B项错误;对比唐宋书院分布可知宋代南方各省书院数量远远高于北方各省,结合唐末经济重心南移的趋势可以推断文化教育中心随经济重心南移,故C项正确;材料仅仅显示各省书院数量没有说明书院制度,故D项错误。考点吃透稳拿满分考法3依托图表数据的分析,理解自耕农经济的发展情况典例3[2017·全国卷Ⅲ]
下表为唐代后期敦煌某地土地占有情况统计表。据此可知,当时该地(
)A.自耕农经济盛行 B.土地集中现象突出C.均田制破坏严重 D.农业生产效率提高考点吃透稳拿满分土地规模(亩)户数户数比例20以下2417.3%20—13010374.1%131—300107.2%300以上21.4%小计139100%[答案]A
[解析]本题以唐代后期敦煌某地土地占有情况统计表为切入点,旨在考查学生提取有效信息、准确描述和解释历史现象的能力。表格中显示,多数农户占有土地较少,说明当地盛行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自给自足的自耕农经济,故A项正确;表格中,占有20亩以下土地的户数占17.3%,占有20—130亩土地的户数占74.1%,这说明该地土地集中的现象并不突出,故B项错误;均田制下,大量农户采用小农户个体方式耕种,表格内容无法体现均田制破坏严重,故C项错误;依据表格信息,无法得出农业生产效率提高,故D项错误。考点吃透稳拿满分考点吃透稳拿满分变式3下表为太湖地区东晋至清代水灾、旱灾次数比较表。根据下表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推测出(
)朝代每百年内水灾次数每百年内旱灾次数东晋7.91.9南朝7.61.8隋唐4.92.6吴越4.61.1北宋14.88.8南宋20.415.6元18.86.5明27.012.8清25.015.6A.隋唐政治制度完善导致水旱灾害较少
B.两宋时期水旱灾害较多导致经济倒退C.经济发展水平与水旱灾害次数成正比
D.农耕经济发展致使生态环境遭到破坏考点吃透稳拿满分[答案]D
[解析]隋唐的政治制度是三省六部制,这一制度的意义在于完整的相权被分割,避免了权臣大权独揽,有利于加强皇权,与水旱灾害的关系不大,故A项错误。两宋时期,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继续南移并在南宋时完成,太湖地区经济、文化都有很大程度的发展,故B项错误。通过表格可看出元朝时期,太湖流域的水旱灾害比南宋时期要少,“经济发展水平与水旱灾害次数成正比”的表述过于绝对化,故C项错误。从表格中可以看出东晋至五代十国时期(吴越),南方太湖地区水旱灾害次数较少,这一阶段经济重心在北方,南方经济相对落后;从宋代到明清时期,随着经济重心转移到南方,太湖地区水旱灾害次数明显增多,这说明农耕经济发展致使生态环境遭到破坏。故D项正确。考点吃透稳拿满分考点二古代手工业生产的发展主干整合考点吃透稳拿满分时期发展历程先秦(形成)
(1)商周时期实行“工商食官”制度,青铜器的铸造进入繁荣时期
(2)春秋战国时期,官营手工业、民营手工业和家庭手工业三种经营形态并存秦汉(发展)汉代开始用煤作为燃料冶铁;西汉时,丝绸远销欧洲;东汉烧制出成熟的青瓷;东汉杜诗发明水排,用于鼓风冶铁从魏晋南北朝到宋元(繁荣)
(1)魏晋南北朝:出现灌钢法炼钢技术,北朝烧出成熟的白瓷
(2)隋唐:制瓷等手工业技术发展,唐代时形成“南青北白”两大制瓷系统考点吃透稳拿满分(续表)时期发展历程从魏晋南北朝到宋元(繁荣)
(3)宋元:制瓷业兴盛,宋代出现五大名窑,景德镇兴起,元青花大放异彩;黄道婆改进了棉纺织技术明清(辉煌)
(1)生产方式:明代中叶以后,在江南地区某些行业中,民营手工业超过官营手工业,占据了主导地位;在一些商品经济发达的地区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2)手工业产品:明代创制出斗彩瓷和成熟的五彩瓷,清代出现了闻名中外的粉彩和珐琅彩瓷器深化理解考点吃透稳拿满分1.民营手工业经营艰难的原因及明清时期迅速发展的原因(1)经营艰难的原因①市场因素: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具有封闭性,对市场商品的需求量不大。②官营压制:官营手工业占据最有利可图的行业,加之其规模大、技术精,对民营手工业产生了冲击。③政策限制:手工业者社会地位低下,封建政府往往对之征收重税。④社会动荡:民间手工业力量弱小,封建社会的动荡往往对其冲击巨大。(2)迅速发展的原因①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为民营手工业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和技术基础。②农业生产的进步为民营手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原料。③商品经济的发展为民营手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市场条件。④封建人身依附关系的松弛为民营手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劳动力。考点吃透稳拿满分试练1元代时,中国的棉纺织技术与近代英国一样都进行了技术革新,但在中国没有引发与英国相同的革命性效应,反而为自闭创造了条件,其根源是中国(
)
A.小农经济的生产模式 B.农民的购买力低下C.重农抑商政策的影响 D.长途贩运呈现萎缩考点吃透稳拿满分[答案]A
[解析]小农经济具有自给自足、封闭性等特点,这直接导致了民营手工业市场狭小,市场的需要限制了其进行扩大再生产,故A项正确。农民的购买力低下会导致市场的狭小,小农经济是农民购买力低下的根源,故B项错误。统治者采取重农抑商政策的原因在于小农经济是封建社会统治的经济基础,C项并非题干问题的根源,故C项错误。在元朝时期,长途贩运比较发达,如元世祖时开通了会通河和通惠河,D项表述错误。考点吃透稳拿满分试练2明初,景德镇制瓷业有官窑58座,民窑不过20座,但官窑很快衰落下去。到清代,官窑仅6座,民窑的规模和产量远胜官窑。这反映出景德镇制瓷业中 (
)A.官营手工业的生产技术落后B.雇佣劳动提高了生产效率C.官营手工业、民营手工业的地位发生变化D.民营企业采用标准化生产考点吃透稳拿满分[答案]C
[解析]材料说的是景德镇制瓷业中官窑和民窑数量在明清两代的变化,没有关于官营手工业生产技术的信息,故A项错误;材料说的是景德镇制瓷业中官窑和民窑数量在明清两代的变化,没有关于雇佣劳动的信息,故B项错误;据材料“明初,景德镇制瓷业有官窑58座,民窑不过20座,但官窑很快衰落下去。到清代,官窑仅6座,民窑的规模和产量远胜官窑”可以得出官营手工业和民营手工业的地位发生变化,故C项正确;材料说的是景德镇制瓷业中官窑和民窑数量在明清两代的变化,没有民营企业采用标准化生产的信息,故D项错误。考点吃透稳拿满分2.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特点(1)历史悠久、分布广、规模大、分工细、种类多。(2)技术世界领先,产品远销欧亚,深受赞誉。(3)多种经营模式,官营手工业、民营手工业、家庭手工业三种模式并存。(4)手工业布局的变化与经济重心南移相呼应。(5)明朝时出现资本主义萌芽性质的手工工场。(6)始终是农业的补充,没有占据经济发展的主导地位。(7)手工业技术世代传习。考点吃透稳拿满分考点吃透稳拿满分试练3下表是不同文献对明清时期松江地区棉纺织业的有关记述。据此可认定的历史事实是,当时(
)A.耕与织走向了分离B.纺纱生产呈现专业化C.商人进入生产领域D.棉纺业出现区域分工记述出处“布成持以易花,或即以棉纱易,辗转相乘”《金泽小志·风俗》“棉纱成纴……卷之成饼,列肆卖之,名布经团”清代褚华《木棉谱》“城中女红悉力纺纱,售之乡民”《上海碑刻资料选辑》[答案]B
[解析]材料中没有提到农耕,故A项错误;材料中三处文献均体现纺纱的发展,故B项正确;材料不能表明商人进入生产领域,故C项错误;材料中体现不了棉纺业出现区域分工,故D项错误。考点吃透稳拿满分试练4明代中后期,松江府的棉纺织业,苏州和浙江湖州、杭州的丝织业,芜湖的浆染业,江西铅山的造纸业以及景德镇的制瓷业闻名全国。这反映了 (
)A.资本主义萌芽范围扩大B.区域经济分工特点明显C.官营手工业生产水平高D.经济重心的进一步南移考点吃透稳拿满分[答案]B
[解析]材料未涉及雇佣关系,无法体现资本主义萌芽,故A项错误;根据“松江府的棉纺织业,苏州和浙江湖州、杭州的丝织业,芜湖的浆染业,江西铅山的造纸业以及景德镇的制瓷业闻名全国”可知,明中后期不同地区手工业特色不同,区域经济分工特点明显,故B项正确;这些行业属于民营手工业,故C项错误;南宋时经济重心转移到江南地区,材料未体现经济重心进一步南移,故D项错误。考点吃透稳拿满分考法1通过对史实描述的分析,认识宋元时期手工业发展的表现典例1[2018·全国卷Ⅰ]
北宋前中期,在今四川井研县一带山谷中,密布着成百上千个采用新制盐技术的竹筒井。井主所雇工匠大多来自“他州别县”,以“佣身赁力”为生,受雇期间,若对工作条件或待遇不满意,辄另谋高就。这反映出当时(
)A.民营手工业得到发展 B.手工业者社会地位高C.雇佣劳动已经普及 D.盐业专卖制度解体突破高考考点吃透稳拿满分[答案]A
[解析]本题旨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本题从北宋前中期井主雇工劳作及雇工对工作条件或待遇的要求入手,考查学生对北宋前中期四川地区经济与社会发展情况的理解。根据材料可知,工匠多来自“他州别县”,若工匠在受雇期间对工作条件或待遇不满,“辄另谋高就”,这说明当时随着民营手工业的发展,出现了工匠供不应求的局面,故A项符合题意;古代中国长期实行重农抑商的政策,商人和手工业者社会地位低下,故B项错误;材料只能说明雇佣劳动在当时已经出现,但不能说明已普及,排除C项;D项内容与史实不符,排除D项。考点吃透稳拿满分变式1西汉政府在丝织业发达地区设置官营丝织作坊,如齐郡有“三服官”主管制作“天子之服”,所属“作工各数千人,一岁费数巨万”。长安有东、西织室,汉元帝时,每年花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家装工程简易协议条款
- 机械设备进口物流代理协议
- 剧院改造贷款协议
- 广告牌运输与安装合同
- 服装物流服务协议模板
- 展览馆混凝土配送承包协议
- 国际体育用品居间协议
- 咖啡馆装修合作协议
- 爬升模板滑膜施工方案
- 便利店水电改造合同
- 阅读理解特训卷-英语四年级上册译林版三起含答案
- 国库集中支付培训班资料-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及业务操作教学课件
- 屋面及防水工程施工(第二版)PPT完整全套教学课件
- 诗词写作入门课件
- 2023年上海青浦区区管企业统一招考聘用笔试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3年高一物理期末考试卷(人教版)
- 2023版押品考试题库必考点含答案
- 空气能热泵安装示意图
-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检验批填写全套表格示范填写与说明
- 最新《工会基础知识》试题库及答案1000题【完美打印版】
- 办公家具项目实施方案、供货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