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商周更替教学评语(共4篇)_第1页
夏商周更替教学评语(共4篇)_第2页
夏商周更替教学评语(共4篇)_第3页
夏商周更替教学评语(共4篇)_第4页
夏商周更替教学评语(共4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夏商周更替教学评语(共4篇)篇:四季更替设计

青岛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

《四季更替》燕崖中心小学张玉刚

一、教学目标

1、能从“这是什么”、“为什么会这样”等角度对四季循环的现象提出问题。能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四季循环的变化现象作假设性解释。会想办法做四季循环的模拟实验。2、通过观察,知道四季的不同特征。知道四季循环是由于地球公转形成的。知道地球围绕太阳公转,公转一周为一年。体会到宇宙间的天体都是运动的,而且运动是有规律的。3、喜欢大胆想象。愿意与他人合作并交流。二、教学重难点四季更替产生的原因。模拟实验验证四季更替的原因

教学方法:

1、依据《课程标准》中地球与宇宙的相关内容,通过模拟实验等方法,研究地球的公转特点及所带来的影响,及四季的形成。2、新课标要求学生自主学习,不光要教给学生知识,而且要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我将引导学生进行讨论,采用探究式教学法。3、多媒体课件可以创设情境,使课堂更形象更直观,也能更加充分的调动学生的多种感观,提高教学效率。因此,我将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四、学习方法

通过让学生观察身边的四季变化,大胆猜想四季更替的原因,通过相互协作讨论交流,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得出结论,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五、教学准备:

地球仪、手电筒、教学课件

六、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激发兴趣:

同学们,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几幅图片,想不想欣赏一下?(课件展示不同季节图片)图片展示的分别是哪个季节的景色?现在是什么季节,接下来呢?然后呢?再后来呢„„冬天以后呢?(又是春天)这叫什么?(循环)春夏秋冬四个季节是按照规律循环的,这就是四季更替。(二)了解四季更替带来的变化,提出问题

1、根据你的生活经验和知道的有关知识,回忆一下,在不同的季节,各种事物会发生怎样的变化?(指名回答,学生各抒己见)

2、根据学生回答,归纳问题:为什么会有春夏秋冬?为什么夏天热冬天冷?为什么冬天白天短、夏天白天长?为什么四季会更替?师小结:同学们有这么多的问题,这都是和四季有关的问题,对吗?那我们只要解决了四季是怎么形成的这个问题,其他问题就能迎刃而解呢?下面我们就从研究这个问题入手好吗?(三)探索四季更替的成因,大胆猜想

1、学生分组讨论。请同学们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科学知识猜想一下四季更替的原因,把自己的想法在小组内交流一下,最后达成小组意见。2、小组交流。学生交流出四季更替与地球绕太阳公转有关。(设计意图:通过回顾自己阅读的相关资料或听他人说,猜想四季更替可能与什么有关。让学生经历猜想、表达、倾听、交流的科学学习过程。)

3、师:大家都认为四季更替与地球绕太阳的公转有关,那地球公转怎样产生了四季更替呢?让我们先来看相关资料。(课件展示有关地球公转资料)。(四)引导学生推理①通过资料片你发现了什么?地球一边自转,一边绕太阳公转。师提示讲解: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的时间是一年②一年四季最主要的区别是什么?(温度不同)——温度不同说明我们获得的热量不一样,地球上的热量是怎样获得的?(太阳的照射)——直射获取的热量多还是斜射获得的热量多?③仔细观察,地球转到不同的位置,对于地球上某一个地方来说,太阳光照的情况一样吗?有什么不同?由此你联想到了什么?(四季的形成可能与太阳光照不同有关)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根据有关资料、联系事实,通过推理,初步得出结论的科学探索方法。)

(五)模拟实验。看来仅靠猜想和推理还是不够科学的,如果我们能亲眼看一下就好了,那有什么办法才能看一下呢?(做实验)怎么做实验?具体地说说。(模拟实验,模拟地球运动)地球在宇宙中是怎么运动的呢?(一边自转一边绕太阳公转)

1、根据地球公转的有关知识,我们来做一下模拟实验,具体探究一下,四季更替到底是怎样形成的。(1)老师介绍实验器材:地球仪(重点介绍南北半球、赤道),手电筒,各自的作用。(2)实验注意问题:

A、我们生活在北半球,可在北半球某处做个标记,观察地球转到不同位置时的光照情况。(直射和斜射)

B、地球在自转的同时还绕着太阳公转,方向自西向东。地球在公转过程中地轴的倾斜角度约为23.5度,而且倾斜的方向保持不变,地轴北端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地球公转一周的时间为一年。C、因为太阳离我们非常遥远,所以在地球上看太阳很小,手电筒的光就好比是太阳的光,地球上有些地方不能被直射到。D、太阳的光线是向四周发射的,实验时,要让手电筒的光始终照到地球仪上。为了转动方便,同学们可以下位做这个实验,转动时要注意,地球的公转轨道是椭圆形,手电筒和地球仪应在同一个平面内转动。2、学生交流实验结果。(六)师四季形成的原因:

地球在公转轨道面运动时,地轴并不垂直于轨道面,而是有一定的倾斜度,它是斜着身子绕着太阳跑的。太阳直射点不总在赤道上,在南北23.5度之间的区域内来回摆动。当直射点偏到北半球时,北半球获得的太阳光和热多,被太阳照射的时间也长,这时北半球就是夏季了,同时,相对的南半球上被太阳斜射着,南半球便是冬季。地球不停地斜着身子绕太阳公转,便产生了四季更替。因此说,四季更替是地球公转和地球倾斜形成的。(板书:四季更替是地球公转和地球倾斜形成的)(七)拓展活动。实际上古代的劳动人民已经通过观察地球和太阳的运行知道了这些奥秘,并且把将四季分成了二十四个节气,并编写了二十四节气歌。(课件出示二十四节气歌)。知道每句歌词反映的是哪些节气吗?知道在二十四节气是怎样反映农时季节的吗?比如说,我们这里一般哪个节气开始播种小麦?什么节气收割?你还知道哪些这方面的知识?要了解更多有关这方面的知识,让我们课后查阅相关资料去研究一下吧!七、板书设计

23、四季更替地球公转一周是一年

四季更替是地球公转和地球倾斜形成的

第2篇:《16.四季更替》教学设计

《16.四季更替》教学设计

万德镇中心小学

蒋玉岱

2012.11.13【教材简析】

《四季更替》是青岛版科学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太阳地球月亮”中的第3课。本课是在学生了解了地球的自转、对地球的运动有了初步的认识之后,再通过逻辑推理和模拟实验对地球公转所引起的四季变化形成整体、宏观的认识。【教学目标】

1.知道地球的公转带来四季的变化。2.能运用已有的知识对四季更替的形成原因进行推理、假设;会查阅、整理从书刊及其他途经获得的科学资料;能设计四季更替的模拟实验。3.保持和发展想要了解新事物、乐于探究与发现周围事物奥秘的欲望;在活动中愿意合作与交流;能选用自己擅长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想法,进行交流,并能对别人的研究结论提出质疑。【教学重、难点】

1.能运用已有的知识对四季更替的形成原因进行推理、假设。2.能设计四季形成的模拟实验。【教师准备】

地球仪、手电筒、多媒体教学课件、有关四季更替的文字、图片及视频资料。【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师:现在是什么季节?(秋天)师:你是怎么知道的?(同学们发言)

(日历表、天气预报、穿上长袖衣服、果园里、春夏——顺序……)师:我们从各个方面都能感受到季节的变化。下面做一个游戏:观察图片猜季节①出示季节图片。(夏季)(多媒体课件)师:你是怎么知道的?(生畅谈)②出示冬季图片。(冬季)师:你是怎么知道的?(生畅谈)③出示春、秋图片。(生答)

师:季节的变化、最大的区别是什么?生交流(温度的变化)师:一年有几个季节?出现的顺序怎样?(出示春夏秋冬四图课件)首先是春天,然后是……年复一年,春夏秋冬循环出现,我们就叫四季更替。师:同学们明白四季更替的意思了吗?(明白)师:关于四季更替,你们想提出什么问题?(生交流)(引导学生说出为什么会有四季更替)

师:为什么会有四季更替呢?这个问题是很有研究价值,今天我们就先来研究一下为什么会有四季更替。(板书课题:四季更替)

二、猜测假设

师:根据学生已有的经验,猜想一下,为什么会有四季更替呢?(生交流讨论,师巡回指导)

生:离太阳远近不同、地球的公转……(生畅谈)

师:刚才,同学们都大胆提出了自己的猜想,相信每一位同学都有自己的主意。我们的猜想到底对不对?下面,我们一起踏上探究的旅程,进行验证,相信同学们很快就会找出真正的答案。三、实验验证1.认识地球的公转。(1)师:刚才,有同学提出了四季更替与地球围绕太阳转有关,地球围绕太阳旋转又叫做地球的公转。(板书:地球公转)

(2)师:同学们了解地球的公转吗?我们来了解一下地球公转的知识。下面,老师请大家看一段视频,看完后回答你了解到了哪些地球公转的知识。(播放地球公转视频)

(生交流,师演示“斜着身子”、认识教室的北方)师小结:地球公转方向,公转周期,地轴指向等。2.模拟实验。(1)游戏:指生模拟地球的公转。师提示:地球仪代表地球、贴桌面沿圆盘轨道移动。(其他同学认真观察)师:一圈转完了,一年过去了。就在这一年里,地球上发生了春、夏、秋、冬四季的更替。师:同学们,揭开奥秘的时刻到来了。(出示实验名称、器材)出示实验温馨提示和实验记录表。(多媒体课件)

师:重点观察

1、2、3、4四个点时,太阳直射的位置和北半球相应的季节。小组长分好工,开始时动手实验。(2)学生分组实验,教师巡回指导。(3)汇报交流:指生通过展示台汇报实验记录表内容。①为什么说2号观察点是夏天?(生答)4号观察点为什么是冬天?(生答)②帮助学生理解直射和斜射。(出示多媒体课件)

③进一步研究2号观察点和4号观察点,观察光线在地球仪上的直射和斜射。师:把地球仪放在2号观察点上……,再把地球仪放在4号观察点上……(直射,热量多,温度高。斜射,热量少,温度低。)

④区分

1、3号观察点。师:为什么说1号观察点是春天,而3号观察点是秋天?(生答)

师:放在1号观察点,继续运行是夏季……,3号观察点继续运行是冬季……(4)修正实验记录表。(师巡回指导)(5)欣赏视频、巩固知识。师:地球在公转过程中,太阳照射放生了变化,出现了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变化。欣赏一段视频,巩固所学的知识。(出示课件视频2)

师:刚才视频告诉我们:当北半球是夏季的时候,南半球是冬季。正好是……(生:相反的)。师:那么,如果地球在公转过程中,地轴是垂直的,会不会有四季的更替?(生充分交流:不会,因为……)

四、总结提炼

师:因此,地球在公转过程中,地轴的倾斜是很重要的。(板书:地轴倾斜)师:现在明白四季更替的原因了吧?(明白了)谁来回答一下?师:地球在公转过程中,由于地轴的倾斜,才有了地球的四季更替……(师生共同总结出四季更替的原因)

五、自由活动

师:老师搜集了一些四季的美丽图片,大家想不想欣赏一下?(想)(播放“美丽的四季”配乐图片)

师:这是大自然送给我们人类的礼物。大自然好有很多奥秘等待着我们去探索。比如同学们课前提到的为什么……为什么……

师:现在知道你的猜想对不对了吧?谁来起来说?生:我知道了四季更替与……没有关系,与地球公转有关系。地球在公转过程中,由于地轴的倾斜,才有了地球的四季更替。六、拓展延伸师:很好,同学们这节课收获可真不少,其实关于四季的话题还有很多有趣的故事。中国的古代劳动人民,在长期的劳动过程中通过长期观察太阳的照射情况,把四季分成了二十四节气,并编成了二十四节气歌,大家想知道吗?(想)

(课件出示二十四节气歌)(齐读)

师:课后查阅一下二十四节气歌中,每个字代表那个节气,表示什么意思,好吗?师:下课!板书设计:

16、四季更替

地球公转示意图

地球的公转

地轴的倾斜

第3篇:《夏商周的政治制度》教学设计

教版历史必修一(1)《夏商周的政治制度》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目标内容

知识与能力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识记

理解

运用

夏商的政治制度

夏商时期的世袭制;夏商时期基本的国家行政管理制度;夏商的早期政治制度对西周政治制度的影响。夏朝始创王位世袭等制度,并对西周的政治制度有直接影响。探究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以及宗法制对中国社会的深远影响。分析图表史料解读问题探究

中国进入阶级社会的历史源远流长,是世界著名的文明古国。西周的分封制

武王周公的分封;分封制的基本内容。西周分封制的内容及作用。分析图表史料解读问题探究周武王广泛推行分封制是出于巩固统治的需要,是古人政治智慧的体现。西周的宗法制

西周宗法制的内容。西周宗法制的特点及其深远影响。分析图表历史比较问题探究

中国古代的早期国家政治制度带有浓厚的部族色彩,形成了以宗法制为核心的政治制度体系。宗法制是西周又一项重要的政治制度,与分封制密切相关。二、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1.知识结构

2.教材内容分析与建议

重点:西周的宗法制与分封制难点: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教材内容分析与建议本课教材主要讲述了中国早期夏商周时期国家政治制度的情况、特点及影响。需要引导学生进行探究的两个主要问题:一是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是什么?二是宗法制对中国社会有什么深远影响?在此过程中需要学生明确的主要概念有二个:宗法制和分封制。这一时期年代较为久远,对学生而言相对陌生,一些概念上的理解也显得深奥困难些。建议在教学过程中补充适当的资料如文字、实例、实物、图表等,帮助学生更形象更准确地理解历史概念的含义,以避免单纯地用概念来解释概念,使学生的理解失之于空洞,滞之于表面。在“夏商的政治制度”一目中,需要明确以下三个问题:①夏朝建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始创王位世袭等制度。在学习此目之前,可引导学生简单回忆原始社会的一些基本情况,如禅让制、部落中较为平等民主的人际关系等。目的是为了学习夏朝开创阶级社会各种制度做一铺垫,以便能使学生感受到夏朝政治制度的继承性和开创性相结合的特点。在原始社会,部落联盟的首领选举实行禅让制,在部落联盟内部实行民主选举,“选贤与能”。到禹的时候,夏部落逐渐强大起来,部落联盟首领的权力也越来越大。禹虽然按照传统的禅让制推举伯益为继承人,却不给实权。相反,禹把实权给了自己的儿子启。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了中国第一个王朝──夏朝,禹自己也转化为夏国王。夏是在原始社会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在原始社会,基本的社会关系就是血缘关系。这种社会结构在国家诞生以后被较为完整地保留了下来。因此中国古代的早期国家夏商周三代是一种部族国家,其开创建立的政治制度带有浓厚的部族色彩,形成了以宗法制为核心的政治制度体系。②夏商时期实行王位世袭制,代替了原始社会时期的禅让制。这一部分内容同学们较为熟悉,可略讲过程,重在引导学生分析世袭制的出现对中国有什么深远的影响,使学生明确王位世袭制的确立,是中国原始社会过渡到奴隶社会的重要标志。从此进入了“天下为家”的时代。“公天下”变成了“家天下”。③夏商时期已经有了一套从中央到地方的国家行政管理制度。学习这一部分内容,一些官职名称相对比较陌生。可以补充一些甲骨文的资料和具体的实例来加以说明,如学生比较熟悉的商朝著名的相伊尹、曾被商王封为“西伯”的周文王等,从而使学生明确夏商时期的行政管理制度已经相对成熟,主要职能的划分已经是非常清楚了。夏商时期,最高统治者为王,身边辅佐自己的重臣往往被赐予“相”“尹”“保”等官名,是当时最高的政务官。下面的官员可大致分为事务官(如臣、尹等)、武官(师)和史官(如卜、册、史等)三类。在地方,夏商时期方国林立,周王或商王可封赐方国首领为“侯”“伯”等,并对方国拥有一定的支配权力。如周方国的首领文王就曾被商纣王册封为“西伯”,并赐弓矢斧钺,赐予其征伐的权力。在“西周的分封制”一目中,需要明确以下三个问题:①西周实行分封制的时间始于周武王时期。这一部分内容重在引导学生分析周武王为什么要实行分封制?可以结合分封示意图,补充史料来引导,使学生明确周朝建立以后,周武王广泛推行分封制是出于巩固统治的需要,目的就是为了对西周境内“王”直辖区域以外的广大地区进行有效地统治。商周时期统治者直接治理的城邦,也就是所谓的“国”其实很小,相传商初有三千国,周初有一千八百余国。最高统治者“王”的直辖版图也不大,孟子曾曰“汤以七十里而王,文王以百里为王”。因此对于“王”直辖区域以外的广大地区,周王则因循前代,用分封诸侯的办法来加强对它们的统治。即所谓的“封邦建国,广建诸侯,以藩卫宗周。”

分封诸侯并非仅是周初的权宜之策,而是西周的一贯制度。到西周中晚期的时候,周王室还陆续分封了许多诸侯。如周宣王时期分封的申国和郑国等。②西周分封制的主要内容及影响。分封制的内容主要涉及到作为西周的最高统治者周王与被分封的地方诸侯之间双方的权利与义务。分封,就是封邦建国的意思。周王把国都附近的地区划为王畿,由周王直接统治。王畿以外的地区分封诸侯,让他们建立诸侯国,镇守疆土,保卫王室。被分封的诸侯,接受周王的册封和礼器,对周王承担纳贡和朝聘的义务,并随周王参与出征、祭祀、吊丧庆贺等事项。如果诸侯间发生了争执或冲突,则由周王进行调结和处理。周王是全国最高统治者,是诸侯们的共同主子,自称为上天之子,故又称天子。诸侯是周王的臣属,必须服从于周王的命令。对于不尽义务或反抗的诸侯,周王有权进行处罚乃至征讨。周武王死后,在周初的大分封中,起了重要作用的人物是周公。史称周公“立七十一国”,其中本家姬姓五十三,奠定了西周的政治格局。分封制也是一种分级立宗制,不仅仅是周天子分封诸侯,诸侯在其封国内也要进行分封,封其子孙或其他贵族为卿大夫,给予一定的土地;卿大夫在其封地内也要分封,封其后代为士,分给采邑;士以下不再分封。关于分封制的内容,周王与地方诸侯之间的权利与义务关系,学习时最好辅之以具体的实例来说明,如周成王、周康王时期的会盟诸侯;周昭王时期的巡游南方等,以加深学生的理解和认识。关于分封制的影响,可先让学生自己来分析解答,后由老师进行总结,肯定它的积极作用。西周实行分封制,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使西周政权在全国范围内建立起来,加上礼乐制度的制定,协调了贵族中的等级关系,社会得以稳定下来。这些受封的大大小小的诸侯国,分布在天下各地,构织起四通八达的统治网络,形成了对周王室众星拱月般的政治格局。周王室分封宗亲贵族的既定制度,辅之以明确天子权利和诸侯义务的周礼的约束,决定了王室和诸侯之间的内在关系,使中央王国对地方诸侯的纵向联系加强。同时,西周的诸侯国之间或为同宗共祖的宗亲,或为彼此通婚的姻亲,横向联系也比以前密切很多。从强化中央控制能力和促进地方之间的联系两方面来看,西周分封制在历史上是有积极意义的。③西周后期分封制的破坏。这一部分内容可以从楚王问鼎的史料开始,通过设计问题,步步深入地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分析。分封制中封国是世袭的,诸侯在自己的封国之内享有行政、军事、经济等权力,有相对的独立性。这就使得周王无法对诸侯势力进行直接地干涉和控制。随着时间的推移,诸侯间力量的发展与差距越来越大,出现了一些力量强大的诸侯国。西周后期,周王室衰微,礼崩乐坏,逐渐失去了“天下其主”的地位,不仅不能再对诸侯发号施令,反而在政治上、经济上越来越依赖于强大的诸侯。春秋战国时期,强大起来的诸侯国开始“挟天子以令诸侯”,争霸中原。社会的发展变化冲击着旧有的政治制度。周王分封命令诸侯的现象已经成为了过去,分封制逐渐被郡县制取代,慢慢地退出了历史的舞台。在“西周的宗法制”一目中,需要明确以下两个问题:①西周宗法制的主要内容及其特点。中国古代的早期国家(夏商周三代),是在原始社会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在原始社会,基本的社会关系就是血缘关系。这种社会结构在国家诞生以后被较为完整地保留了下来。因此夏商周三代是一种部族国家,其政治制度带有浓厚的部族色彩,形成了以宗法制为核心的政治制度体系。宗法制由原始社会的父系家长制直接演变而来,它是用规定宗族内嫡庶系统的办法,来确立和巩固父系家长在本宗族内的地位,以保证王权的稳定。宗法制是西周又一项重要的政治制度,与分封制密切相关。宗法制的核心内容是嫡长子继承制。即嫡长子继承父亲的宗主地位,庶子进行分封。天子、诸侯、卿大夫的法定继承人首先是嫡子中的长子,庶子即使比嫡子年长,也不能作为继承者,即“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前者是针对嫡子而言,后者是针对众子而言。按照宗法制的规定,周王的嫡长子继承王位,其余的嫡子和庶子应分封到地方去作诸侯;诸侯的嫡长子继承国君位,其余诸子分封为卿大夫;卿大夫的嫡长子继承封号,其余诸子分封为士。嫡长子与分封下去的众子有双重关系,在亲缘上是兄弟关系,在政治上又是君臣关系。分封制下又有大宗和小宗之别。大宗和小宗是相对而言。具体来说,周天子是天下的共主,是所有姬姓贵族的大宗;诸侯对周天子而言是小宗。在封国内,诸侯对卿大夫而言是大宗,而卿大夫对诸侯而言又是小宗。在卿大夫的封地内,对于士而言,卿大夫又成为士的大宗。大宗和小宗的划分,明确了下级贵族臣服于上级贵族、全体贵族服从于天子的政治隶属关系。可以以周公辅佐成王的图片为例进行分析和说明。宗法制只适用于同姓贵族之间,与异姓贵族间的关系则以婚姻为纽带联结起来。周代有“同姓不婚”的约束,姬姓贵族娶妻应娶异姓贵族的女子,而异姓贵族娶妻也多在姬姓贵族女子中寻找。姬姓贵族与异姓贵族互为姻亲的密切关系,是宗法制的重要补充。②西周宗法制的深远影响。关于西周宗法制的影响,可以先提出设问,让学生试着自己分析,老师作补充并进行本课的最后总结。宗法制即宗族法规,是一种权力继承制度,将君位的承传用嫡长子继承制的形式确定下来,完善和巩固分封制,防止贵族之间因为权力的继承问题发生纷争。宗法制下的等级尊卑观念非常严格,等级森严,尊卑有序,它以血缘关系为纽带,以君臣关系为纲纪,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维护贵族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与团结。世袭制、宗法制和分封制一起,构成了夏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的主体,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三、教学设计与案例1.教学设计

本课教材主要讲述了中国早期夏商周时期国家政治制度的情况、特点及影响。重点需要学生掌握是两个问题和两个概念。两个问题包括:

一、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是什么?二、宗法制对中国社会有什么深远影响?两个概念包括:宗法制和分封制。其中关于分封制与宗法制的学习和理解既是本课的重点,又是难点所在。新课的导入可以由学生比较熟悉的王位世袭制开始,向学生说明这种制度历史可上溯至公元前2070年建立的夏朝,由此导入对夏商周时期政治制度的学习。在学习夏朝的建立时,应突出它的历史过渡性。一方面从原始社会过渡到奴隶社会,开始创立阶级社会的各种制度;另一方面,由于脱胎于原始社会,不可避免地带有原始社会的痕迹,许多制度保留了浓厚的部族色彩。讲述分封制时,首先西周代商的历史要交代清楚,这是以后讲述西周实行分封制和宗法制的一个大的时代背景,应简明提及。在学习分封制时,应引导学生从目的、内容、作用等方面来进行探究。除了设计环环相扣的问题之外,还可以辅以史料分析、看图论史等方法来加深理解。还可以拓宽学生的思维,就中西方的分封制进行比较,来加深对此的了解和认识。学习宗法制的内容,应突出其核心内容嫡长子继承制。除了对概念进行准确地解释之外,还可以选取典型的材料或史实来让学生进行分析。从分析中层层深入地了解其本质及其影响。2.教学案例

案例一新课的导入

老师:在中国封建社会,有一项重要的政治制度,相信大家不会太陌生。那就是世袭制。谁能给大家解释一下世袭制的含义,能举出一个实例吗?学生:(回答)

老师:世袭制作为中国古代一项非常重要的政治制度,它的历史可谓是渊源流长。早在公元前2070年夏朝的时候,世袭制就已经产生了。它和西周时期的分封制、宗法制等共同组成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主体。那么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有哪些?这些制度对中国社会又有什么深远的影响呢?带着这些问题我们共同来学习中国早期夏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案例二学习夏朝的建立时老师:大禹治水,为民造福的故事同学们都不会陌生。那是一个兢兢业业、一心为公的大禹。由于他的德高望重,根据传统的禅让制,舜到了晚年,传位于大禹。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朝。这时的大禹还会是以前的那个大禹吗?请同学们观看教科书第4页的插图,这是已经做了夏国王的大禹。观察一下他的装束、神态,你觉得这时的夏禹,他的身份和地位是不是已经发生了某些变化?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为什么会发生这种变化呢?学生:(回答)老师:这时的大禹因为自己权势的强大,已经从部落联盟首领转变为夏国王了。他死了以后,并没有根据原始社会传统的禅让制传位给伯益,而是传位给自己的儿子启。就这样,禅让制被世袭制所取代。中国社会也由“天下为公”的时代进入到了“家天下”的时代。案例三讲述分封制时

老师:请一位同学把第6页的史料读一遍,并翻译成白话文。学生:(回答)老师:我们现在也常提到“问鼎中原”,那么为什么楚庄王和周定王都把焦点集中在“九鼎”上呢?学生:(回答)

老师:当时人们信奉天下之大,共有九州之说。“九鼎”正是对应九州而作。它代表了周王室独一无二的统治天下的地位与权力。诸侯对它除了毕恭毕敬以外,是没有资格来问津的。否则即视之为大不敬,是对王室的蔑视,对王权的挑战。正因为如此,楚庄王的“问鼎”之举才会给周王室和天下人带来如此大的震惊,几乎要兵戎相见了。同时,我们也有必要来分析一下为什么是在周定王的时候会发生这样一件诸侯问鼎的事情?这反映了西周后期,周王与诸侯之间的关系发生了哪些质的变化?学生:(回答)

老师:周王室的衰微,地方诸侯的强大,使得周天子与诸侯间的关系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周天子逐渐失去了“天下其主”的地位,不仅不能再对诸侯发号施令,反而在政治上、经济上越来越依赖于强大的诸侯。而强大起来的诸侯国则跃跃欲试,力图争当霸主。所以才会在周定王时发生楚庄王问鼎事件。四、问题解答

【探究的主要问题】

1.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是什么?解题关键:审清题目,弄清楚题目中所说的“中国早期”主要指的是中国的夏商周时期。思路引领:中国古代的早期国家(夏商周三代),是在原始社会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在原始社会,基本的社会关系就是血缘关系。这种社会结构在国家诞生以后被较为完整地保留了下来。因此,夏商周三代是一种部族国家,其政治制度带有浓厚的部族色彩,形成了以宗法制为核心的政治制度体系。答案提示: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是以宗法制为核心,带有浓厚的部族色彩。2.宗法制对中国社会有什么深远影响?解题关键:首先要掌握宗法制的概念,其次能从概念与中国历史发展的联系中总结出本质的东西来。思路引领:宗法制的概念及影响。答案提示:宗法制将君位的承传用嫡长子继承制的形式确定下来,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防止贵族之间因为权力的继承问题发生纷争,维护贵族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与团结。宗法制成为中国数千年来封建统治者享受特权的凭借,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学思之窗】1.从以上记载,你能否看出商朝的相权力有多大?再同秦始皇等皇帝专制中央集权情况相比,有什么不同?解题关键:首先能从文字记载中读取有效的历史信息,透过现象看清本质;其次要注意历史知识的前后贯通与比较。思路引领:以伊尹代表的相权的大小;皇帝专制中央集权情况下相权的大小。答案提示:商朝时,相的权力之大甚至可以超越国王。但是到了皇帝专制中央集权情况下,皇帝是最高统治者,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丞相对皇帝负责,臣服于皇帝之下。2.楚庄王问鼎的用意何在?解题关键:理解“九鼎”作为一种礼器,在西周时期是王位和权力的象征。思路引领:“九鼎”的象征意义。答案提示:楚庄王问鼎意在向周王室发出挑战,企图争夺王位。【历史纵横】

中国和西方的分封制,在时间和社会性质上各有不同。解题关键:了解中国和西方分封制各自的内容。思路引领:了解中国和西方分封制各自的内容并进行对应比较。答案提示:在时间上,中国的分封制早在公元前11世纪处于奴隶社会的西周时期即已出现;而欧洲国家的分封制,以法国为例,查理大帝实行分封已是公元8~9世纪,欧洲处于中世纪时期,时间上远远晚于中国。在形式上,西方的宗主和附庸之间互有义务,但是附庸对宗主的宗主没有义务,宗主对于附庸的附庸也没有支配权,即所谓的“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而西周时期的分封制则认为周王是全国最高统治者,是诸侯们更是天下人的共同主子。诸侯及其属民都是周王的臣属,必须服从于周王的命令。即所谓的“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探究学习总结】本课测评

1.分封制和宗法制的主要内容和特点是什么?解题关键:深刻理解分封制和宗法制这两个概念。思路引领:分封制和宗法制是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带有浓厚的部族色彩。答案提示:分封,就是封邦建国的意思。周王把王畿以外的地区分封诸侯,让他们建立诸侯国,镇守疆土,保卫王室。诸侯对周王承担纳贡和朝聘的义务,并随周王参与出征、祭祀、吊丧庆贺等事项。周王是全国最高统治者,是诸侯们的共同主子,自称为上天之子,故又称天子。诸侯是周王的臣属,必须服从于周王的命令。宗法制由原始社会的父系家长制直接演变而来,它的核心内容是嫡长子继承制。即嫡长子继承父亲的宗主地位,庶子进行分封。嫡长子与分封下去的众子有双重关系,在亲缘上是兄弟关系,在政治上又是君臣关系。2.分封制和宗法制对西周的统治起了什么作用?解题关键:深刻理解两个概念的含义。思路引领:由概念本身的含义出发,去挖掘它们的内在作用。答案提示:分封制和宗法制互为表里,既防止贵族之间因为权力的继承问题发生纷争,又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维护贵族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与团结。既强化中央控制能力,又促进地方之间的联系。学习延伸

1.请分析,上面西周的封侯共有几类?与课文中所述是否相同?同时思考,当时西周统治者为什么要这样做?解题关键:能正确理解史料的记载,并能进行归纳与总结。思路引领:从所封诸侯的身份和地位入手,归纳诸侯的分类。答案提示:西周所封诸侯共有三类:同姓(姬姓)王室、异姓功臣和先代贵族。与课文中所述相同。当时西周统治者这样做的目的在于安抚人心,加强自己的统治。第4篇:《地球的自转和昼夜更替》教学设计《地球的自转和昼夜更替》教学设计

本单元教学内容概述:《地球的自转和昼夜更替》是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地球的运动》的第一课。我们已知昼夜现象的形成跟太阳光的照射,地球是球体,球体不断自转这三个因素相关。学情分析:

一部分学生能够认识到这些,但大多数学生还不能。而这一课恰恰不是为了让学生掌握形成昼夜交替的原因,而是让学生对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昼夜交替现象做出比较合理的解释,让学生展示他们对昼夜现象的看法。而关于昼夜现象形成的因素——地球自转、公转等方面的知识将安排在本单元的后几课进行具体的解说和学习。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得出并记住地球自转的方向、周期,公转的轨道、方向和周期;通过观察讨论理解昼夜更替的原因;通过观察讨论知道地轴倾斜的方向和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及昼夜长短的变化。2.初步学会运用地球仪和太阳模型演示地球的自转,并说明昼夜更替现象;初步学会运用地球公转轨道仪演示地球的公转,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和昼夜长短的变化,了解四季变化的原因。3.通过观察地球的运动,初步了解许多地理现象都与地球的运动有关,说明物质是运动的,物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教学重点:

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方向及周期,公转的轨道。教学难点:

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及昼夜长短的变化。教具准备:地球仪和有支座的小红球、地球公转轨道仪。课件:自制的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演示软件。教学过程:1、复习提问:

(1)南北半球的分界线是哪条纬线?(2)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穿过地心的轴叫什么?2、导入新课:前几节课,我们从静态角度认识了地球。事实上,地球如同宇宙中的所有物质一样,一刻不停地运动着。你知道地球运动有哪两种基本形式吗?这节课我们就来通过观察和讨论,从动态龟度去认识地球。板书:地球的自转和昼夜更替

一、地球的自转和昼夜更替

师:同学们你们桌前放置的是地球仪和有支座的小红球。地球仪底座上有一运动开关。地球仪的外面有一个黑白两色玻璃罩,白色的代表昼半球,是向着太阳的;黑色的代表夜半球,是背着太阳的。比地球仪要小得多的小红球代表太阳,当然实际中的太阳要比地球大得多。观察讨论一:1.地球沿什么方向绕地轴自转?自转一周是多长时间?在北极上空俯视,地球呈顺时针方向旋转,还是呈逆时针方向旋转?若在南极上空俯视呢?2.地球是不透明的球体,假定它是静止的,地球表面向着太阳的一面和背着太阳的一面各有什么现象?而地球自转又会产生什么地理现象呢?①学生观察、讨论。②教师指导:使每个同学都亲自动手,学会操作、演示、使用,并得出结论。③教师小结:(边演示)地球自西向东绕地轴自转,自转一周是一天。在北极上空看,地球呈逆时针方向旋转;在南极上空看,地球呈顺时针方向旋转。地球自转时,地球表面转到向着太阳的一面就是白昼,转到背着太阳的一面就是黑夜,由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