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河南省开封市敬业中学高三生物上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_第1页
2022年河南省开封市敬业中学高三生物上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_第2页
2022年河南省开封市敬业中学高三生物上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_第3页
2022年河南省开封市敬业中学高三生物上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_第4页
2022年河南省开封市敬业中学高三生物上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年河南省开封市敬业中学高三生物上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甲状腺是人体内重要的内分泌器官,除了分泌甲状腺激素外还可以分泌降钙素来调节血钙浓度。回答下列相关问题:(1)酪氨酸(C9H11O3N)可用来合成甲状腺激素,此外,合成甲状腺激素还需________离子作为原料。当人体体温低于正常值时,甲状腺激素的分泌量会增加以促进糖类和脂肪等物质的_________来增加产热。(2)当人体血钙浓度高于正常值,降钙素可通过下列途径中的_____(填数字)来降低血钙浓度。①使血钙向骨转移,促进骨中钙盐的沉积②使骨中钙盐分解,向血钙转移③抑制肾小管对钙的重吸收④促进肾小管对钙的重吸收

通过上述过程使血钙浓度下降,引起降钙素分泌量________,此过程调节血钙浓度的机制属于_________调节。(3)人体免疫功能失调时,会产生某种抗体与甲状腺细胞膜上的_____________结合,从而引起甲状腺机能亢进,从免疫学的角度分析,该疾病属于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

(1).碘

(2).氧化分解

(3).①③

(4).减少

(5).(负)反馈

(6).促甲状腺激素受体

(7).自身免疫病【分析】甲状腺分泌两种甲状腺激素:甲状腺素和三碘甲腺原氨酸,人体内只有这两种激素含碘,T3比T4少一个碘原子,饮食中缺碘可引起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甲状腺激素(T3、T4)的作用遍及全身所有的器官,甲状腺激素的主要作用是促进物质代谢与能量转换,促进生长发育,甲状腺激素还有促进骨骼成熟作用,也是中枢神经系统正常发育所不可缺少的。【详解】(1)合成甲状腺激素除了需要酪氨酸,还需碘离子作为原料。当人体体温低于正常值时,甲状腺激素的分泌量会增加以促进糖类和脂肪等物质的氧化分解来增加产热。(2)分析可知,①③途径可使血钙浓度降低,②④途径会使血钙升高,因此当人体血钙浓度高于正常值,降钙素可通过①③途径来降低血钙浓度,引起降钙素分泌量减少,此过程属于负反馈调节。(3)人体免疫功能失调时,会产生某种抗体与甲状腺细胞膜上的促甲状腺激素受体结合并发挥作用,导致甲状腺细胞持续的分泌甲状腺激素,引起甲状腺机能亢进,从免疫学的角度分析,该疾病属于自身免疫病。【点睛】本题考查激素调节的内容,综合考查了甲状腺激素的分级调节和反馈调节、免疫失调等相关知识。2.我省黔东南等地一直都有稻田养鱼的传统,建设了“稻一红萍(水生植物)一鱼”立体农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稻—红萍—鱼”构成了该生态系统的一条食物链B.稻田中鱼的引入加快了该生态系统的物质和能量循环C.该生产模式能提高该生态系统能量传递效率D.立体农田是充分利用了空间和资源而发展起来的一种生产模式参考答案:D【分析】农业生态工程,就是在一定的区域范围内因地制宜应用生态农业技术,将多种农业生物生产进一步组装为合理的生态农业系统。农业生态工程有效地运用生态系统中各生物种充分利用空间和资源的生物群落共生原理,多种成分相互协调和促进的原理以及物质和能量多层次多途径利用和转化的原理,从而建立能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保持生态稳定和持续高效功能的农业生态系统。【详解】根据题意,红萍为水生植物,而生产者都应该位于食物链的起点,且鱼有多种,不一定位于一个营养级,因此“稻一红萍一鱼”构成的不是一条食物链,A错误;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能量不能循环,B错误;该生产模式能提高该生态系统能量利用率,但不能提高能量传递效率,C错误;立体农田是充分利用了空间和资源而发展起来的一种生产模式,D正确。

故选D。3.若使某细胞仅具有单纯自由扩散的运输方式,则处理该细胞膜的物质最可能是(

)

A.淀粉酶

B.蛋白酶

C.纤维素酶

D.生长素参考答案:B4.下列关于细胞膜的流动性和选择透过性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流动性的基础是组成细胞膜的磷脂分子和蛋白质分子大多是流动的B.选择透过性的基础是细胞膜上的载体蛋白和磷脂分子具有特异性C.细胞的胞吞和胞吐体现了细胞膜的流动性D.钾离子通过主动运输的形式进入细胞体现了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参考答案:B5.与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的探究实验材料及外界溶液有关的正确叙述分别是①实验材料必须是成熟的植物活组织细胞,②细胞液最好有颜色,便于观察和判断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的程度

③细胞液必须有颜色,否则不能发生质壁分离和复原

④外界溶液的浓度应适中,不能过低或过高

⑤外界溶液必须对细胞无毒害

⑥外界溶液的浓度无特殊要求,任何浓度均可以A.①②,④⑤

B.①③,④⑤

C.①②,⑤⑥

D.①③,⑤⑥参考答案:A6.(01广东、河南卷)叶绿体和线粒体都是重要细胞器,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A.两者都具有能量转换的功能

B.两者都具有双层膜结构C.两者的基质成分与功能不同

D.两者基粒所含酶的种类相同参考答案:答案:D7.某小组用样方法调查草地中某种双子叶植物的种群密度。下列做法错误的是A.随机取样B.选择植物生长茂盛处取样C.根据调查数据估算该种群密度D.根据地段的形状确定取样方法参考答案:B本样方法最主要的是进行随机取样,A正确,B错误;根据调查数据取平均数可估算该种群的的种群密度,C正确;根据地段的不同可因地制宜采用不同的样方法,如五点取样法和等距取样法等,D不正确。8.玉米茎秆细胞中最重要的二糖和多糖分别是 (

)①乳糖和葡萄糖 ②乳糖和麦芽糖 ③蔗糖和麦芽糖 ④糖原和纤维素 ⑤淀粉和纤维素A.①④

B.②⑤

C.③④

D.③⑤参考答案:D【Ks5u解析】玉米是植物,其中属于二糖的化合物是乳糖、蔗糖和麦芽糖,但乳糖是动物体内特有的二糖;属于多糖的化合物有糖元、纤维素和淀粉,其中糖元是动物体内特有的多糖。故D项正确。9.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病毒体内的遗传物质彻底水解后可得到脱氧核糖、磷酸和含氮碱基

B.蓝藻细胞内具有完整的生物膜系统,且能进行光合作用

C.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可能是DNA或RNA

D.原核生物中既有生产者,也有消费者和分解者参考答案:D10.某遗传病的遗传涉及非同源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已知Ⅰ-1基因型为AaBB,且Ⅱ-2与Ⅱ-3婚配的子代不会患病。根据以下系谱图,正确的推断是A.Ⅰ-3的基因型一定为AABbB.Ⅱ-2的基因型一定为aaBBC.Ⅲ-1的基因型可能为AaBb或AABbD.Ⅲ-2与基因型为AaBb的女性婚配,子代患病的概率为3/16参考答案:B11.如图是两种细胞中主要遗传信息的表达过程。据图分析,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甲没有核膜围成的细胞核,所以转录翻译同时发生在同一空间内B.乙细胞的基因转录形成的mRNA需要通过核孔才能进入细胞质C.图中所示的遗传信息的流动方向都是DNA→mRNA→蛋白质D.两种表达过程均主要由线粒体提供能量,由细胞质提供原料参考答案:D12.为了研究植物的初级生产,你将某种植物放到恒温(25℃)、透明、配备有能够探测到在房间内二氧化碳浓度一瞬间的变化的红外气体分析器的实验箱内。首先将叶子完全地暴露在阳光下,测得二氧化碳在每小时每100cm2的叶面积上减少12mg。当用铝箔将实验箱完全覆盖时,箱中的二氧化碳以每小时每100cm2的叶面积4mg的速率增加。那么这种叶子的总生产量是多少?

A.每小时每100cm2的叶面积16mg二氧化碳

B.每小时每100cm2的叶面积12mg二氧化碳

C.每小时每100cm2的叶面积8mg二氧化碳

D.每小时每100cm2的叶面积4mg二氧化碳参考答案:A13.基因为MmNn的某高等动物细胞,其减数分裂某时期的示意图如右图所示。下列叙述与该图相符的是A.生物的体细胞中含有8条染色体,2个染色体组 B.产生该细胞的同时,产生的另一个细胞的基因组成为mmNNC.基因n与n、N与n分别在MⅡ、MⅠ期分离D.该细胞分裂后最终形成2种类型的卵细胞参考答案:C

【考点定位】减数分裂和生物的变异14.下列关于动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A.分裂间期有DNA和中心体的复制B.分裂间期DNA含量和染色体组数都加倍C.纺锤体形成于分裂前期,消失于分裂后期D.染色单体形成于分裂前期,消失于分裂后期参考答案:A15.在麦芽糖酶基因的表达过程中,细胞内伴随发生的变化,最可能是下图中的参考答案:C16.下丘脑部分受损(能存活),可能导致的结果是A.听不到声音

B.看不懂文字C.白天体温升高,夜间体温下降

D.身体平衡失调参考答案:C【知识点】神经调节及动物行为产生的生理基础解析:下丘脑是水盐调节和体温调节的中枢,所以其部分受损后,体温调节功能可能会受到影响;C正确。17.下图甲、乙、丙为组成生物体的相关化合物,乙为一个由α、β、γ三条多肽链形成的蛋白质分子,共含271个氨基酸,图中每条虚线表示由两个硫基(—SH)脱氢形成一个二硫键(—S—S—)。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甲为组成乙的基本单位,且乙中最多含有20种甲B.由不同的甲形成乙后,相对分子量比原来少了4832C.丙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且在乙的生物合成中具有重要作用D.如果甲中的R为C3H5O2,则由两分子甲形成的化合物中含有16个H参考答案:C18.某种植物的叶形(宽叶和窄叶)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且宽叶基因对窄叶基因完全显性,位于常染色体上。现将该植物群体中的宽叶植株与窄叶植株杂交,子一代中宽叶植株和窄叶植株的比值为5:1;若亲本宽叶植株自交,其子代中宽叶植株和窄叶植株的比值为A.3:1 B.5:1 C.5:3 D.11:1参考答案:D【分析】根据题意分析可知:某种植物的叶形性状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宽叶基因对窄叶基因显性,所以可设宽叶的基因型为AA和Aa,窄叶的基因型为aa。【详解】植物的叶形性状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将该植物群体中的窄叶植株(aa)与宽叶植株(A_)杂交,子一代中宽叶植株和窄叶植株的比值为5:1,说明该植物群体中的宽叶植株为AA和Aa,比例为2:1.因此,将亲本宽叶植株自交,F1中窄叶植株的概率为1/3×1/4=1/12,则宽叶植株宽的概率为1-1/12=11/12,因此宽叶植株和窄叶植株的比值为11:1.故选D。【点睛】关键:根据亲代植物群体杂交结果为5:1,说明亲代宽叶群体中产生的a配子为1/6,A配子占5/6,结合宽叶群体中存在两种基因型(AA和Aa),进而推出亲代宽叶中AA:Aa=2:1。19.ATP是细胞中重要的高能磷酸化合物。下列有关ATP的叙述,正确的是A.ATP中的能量可以来源于光能或化学能或热能B.ATP的分子简式可以表示为A一P~P~P,任意一高能磷酸键断裂,均可形成A-P~PC.以ATP作为直接能源物质是细胞统一性的表现之一D.叶肉细胞叶绿体产生的ATP和线粒体产生的ATP均可用于各项生命活动参考答案:CATP中的能量可以来源于光能或化学能,但不能来源于热能,A错误。在ATP中,远离A的那个高能磷酸键断裂,形成ADP(二磷酸腺苷),B错误。细胞统一性的表现在以下诸方面:(1)化学组成:组成细胞的元素基本一致,化合物种类也非常相似(水、无机盐、氨基酸、核苷酸等);(2)结构:都具有细胞膜、细胞质、核糖体;(3)增殖方式:通过细胞分裂进行细胞的增殖;(4)遗传物质:都以DNA作为遗传物质,且遗传密码通用;(5)能源物质:以ATP作为直接能源物质,C正确。叶绿体光反应阶段产生的ATP只能用于暗反应阶段C3的还原,不能用于其他生命活动,D错误。20.右图是物种形成的一种模式。物种a因为地理障碍分隔为两个种群a1和a2,它们所处的环境条件不同,经过漫长的进化,分别形成新物种b和c。在此进程中的某一时刻,a1种群的部分群体越过障碍外迁与a2同域分布,向d方向进化。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a1和a2种群都能适应对方生活的环境B.b、c和d在遗传组成上不具有相似性C.c和d不存在地理障碍,却可能存在生殖隔离D.b和c存在的生殖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唯一方式参考答案:C21.突触后膜受体与相应的神经递质结合后,使突触后神经细胞兴奋,在引起该突触后神经细胞兴奋的过程中(

)A.Na+通过被动运输到突触后膜内

B.K+通过被动运输到突触后膜内C.Na+通过主动运输到突触后膜内

D.K+通过主动运输到突触后膜外参考答案:A神经细胞钠离子浓度比膜外低,受到刺激时,细胞膜对钠离子的通透性增加,钠离子内流,使兴奋部位膜内侧阳离子浓度高于膜外侧,表现为内正外负。【考点】神经细胞钠钾离子的浓度,动作电位的形成机制。22.下列有关突触的叙述,正确的是()A.神经元之间通过突触联系B.一个神经元只有一个突触C.突触由突触前膜和突触后膜构成D.神经递质能透过突触后膜参考答案:A【考点】突触的结构.【分析】一个神经元的轴突末梢经过多次分支,与下一个神经元的树突或者细胞体形成突触;突触是由突触前膜、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三部分构成的;传递过程:轴突→突触小体→突触小泡→递质→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下一神经元).【解答】解:A、一个神经元的轴突末梢经过多次分支,与下一个神经元的树突或者细胞体形成突触,故A正确;B、一个神经元可以与多个神经元联系,形成多个突触,故B错误;C、突触是由突触前膜、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三部分构成的,故C错误;D、神经递质释放到突触间隙,作用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使后一个神经元兴奋或者抑制,并在作用完成后很快被分解,故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突触的知识,难度中等,理解突触的结构以及神经递质在突触处的传递.23.下图表示病菌感染人体后,免疫细胞进行应答的部分过程,甲、乙、丙、丁表示不同细胞,1、2、3、4、5、6表示免疫过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图中甲细胞为T细胞,丁细胞为记忆细胞B.丙细胞内发生了转录和翻译过程C.经6过程后,丙细胞产生的抗体多、速度快D.当人体感染HIV后,图中所表示的免疫过程会全部消失参考答案:D据图分析,甲细胞为T细胞,丁细胞为记忆细胞,A正确;丙为浆细胞,其能够分泌抗体,细胞内发生了转录和翻译过程,B正确;7→6过程表示二次免疫过程,浆细胞产生的抗体多、速度快,C正确;人体感染HIV后,T细胞被破坏,但图中少数病毒可以直接刺激B细胞,所表示的免疫过程不会全部消失,D错误。24.甲地因森林火灾使原有植被消失,乙地因火山喷发被火山岩全部覆盖,之后两地均发生了群落演替。关于甲、乙两地群落演替的叙述,错误的是

A.甲地和乙地发生的演替类型相同

B.若没有外力干扰,甲地可重现森林

C.地衣会比苔藓更早地出现在乙地火山岩上

D.甲、乙两地随着时间延长生物多样性逐渐增多参考答案:A甲地植被消失,地下部分保留,发生的演替属于次生演替;乙生物全部消失,发生的演替属于出生演替,A错误;甲地因气候适宜,若没有外力干扰,可重现森林。,B正确;出生演替最先定居的是地衣,然后是苔藓,C正确;演替的最终结果使生物多样性增加,生态系统稳定性增加,D正确。

25.下图为某植物叶肉细胞内发生的生理过程图解。据图回答:

(1)场所Ⅱ是________

。(2)场所Ⅲ中的C进入场所Ⅰ,需要穿过________层生物膜。(3)在场所Ⅲ中,如果用放射性同位素对B示踪,则同位素最先出现在[]_______中。(4)当光照强度达到某一值时,光合作用的强度不再随光照强度的增加而增加,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

等。(5)长期水淹的植物会出现烂根现象,图中与之有关的物质是[]________

。参考答案:26.小杨对4种实验材料的研究及观察记录见下表,正确的是选项实验材料观察到的结构或现象A胚胎干细胞同源染色体联会B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质壁分离及复原C黑藻叶片叶绿体内结构观察D大肠杆菌有核仁参考答案:B【知识点】细胞的结构及功能综合胚胎干细胞只能进行有丝分裂,不能出现同源染色体联会,A错误;质壁分离及复原的实验中使用的材料是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B正确;黑藻叶片可用于叶绿体的观察,但不能观察内部结构,C错误;大唐杆菌是原核生物没有核仁,D错误。27.题4图为某地东亚飞蝗种群变化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为有效防止蝗灾,应在a点之前及时控制种群密度B.a-b段,该种群的增殖率与种群密度之间呈正相关C.利用性引诱剂诱杀雄虫改变性别比例可防止c点出现D.控制种群数量在d-e水平,有利于维持该地区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参考答案:B从东亚飞蝗的种群数量变化趋势看,O点到b点所对应的时间段,种群的增长大致呈“S”型,a点的数量大约在环境容纳量的一半,此时蝗虫种群有最快的增长速率,故防治时间应在a点之前,A对;“S”型增长的种群增长率一直是下降的,故与逐渐上升以至稳定的种群密度变化不呈正相关关系,B错;利用性引诱剂诱杀雄虫改变性别比例后,蝗虫种群内的雌雄比例失调,导致种群内出生率下降,可防止种群增长至c点,C对;把东亚飞蝗的种群数量控制在较低水平,能使被啃食的植物等生产者较少,使生态系统内的物种组成和数目受影响较小,有利于维持该地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D对。28.在某细胞培养液中加入32P标记的磷酸分子,短时间内分离出细胞的ATP,发现其含量变化不大,但部分ATP的末端P已带上放射性标记,该现象不能说明A.ATP中远离A的P容易脱离

B.部分32P标记的ATP是重新合成的C.ATP是细胞内的直接能源物质

D.该过程中ATP既有合成又有分解参考答案:C29.科学家在细胞中发现了一种新的线粒体因子——MTERF3,这一因子主要抑制线粒体DNA的表达,从而减少细胞能量的产生,此项成果将可能有助于糖尿病、心脏病和帕金森氏症等多种疾病的治疗。

根据相关知识和以上资料,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线粒体DNA也含有可以转录、翻译的功能基因

B.线粒体基因控制性状的遗传不满足孟德尔遗传定律

C.线粒体因子MTERF3直接抑制细胞呼吸中酶的活性

D.糖尿病、心脏病和帕金森氏症等疾病可能与线粒体功能受损相关参考答案:C30.如图表示一个牧场生态系统中各生物之间的营养关系以及它们之间的能量流动关系。A的能量分配是:约20%流向B,其余大部分流向E。据图分析,下列正确的是(

)

A.E从A获得能量的主要方式是捕食B.E→F和F→E是该生态系统所特有的一种营养关系C.C是该生态系统的一种分解者D.减少B中不属于被饲养的牲畜的成分能有效提高牧场产量参考答案:D31.下列对某二倍体生物(2n=16)中进行的正常的减数分裂过程的叙述,错误的是()A.间期结束时细胞中的核DNA数目增加一倍B.姐妹染色单体消失时的细胞中不存在同源染色体C.分裂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交叉互换D.分裂过程中一定出现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参考答案:C【考点】细胞的减数分裂.【分析】减数分裂过程:(1)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染色体的复制.减数第一次分裂:①前期:联会,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②中期:同源染色体成对的排列在赤道板上;③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④末期:细胞质分裂.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①前期:核膜、核仁逐渐解体消失,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②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③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均匀地移向两极;④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解答】解:A、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进行DNA复制,因此间期结束时细胞中的核DNA数目增加一倍,A正确;B、同源染色体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分离,而姐妹染色单体消失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因此姐妹染色单体消失时细胞中不存在同源染色体,B正确;C、分裂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交叉互换,C错误;D、减数分裂过程中一定出现同源染色体的分离,D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细胞的减数分裂,要求考生识记细胞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掌握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变化规律,能根据题干要求选出正确的答案,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32.下表为养鱼对水稻产量和稻田土壤有机质含量影响的实验结果。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处理水稻产量(kg/hm2)土壤有机质(%)稻田养鱼40232.72对照34742.56

A.引入稻田中的鱼同样受到食物和生存空间等因素的限制B.鱼可以吃掉稻田中的害虫和杂草,从而提高了水稻产量C.稻田养鱼使水稻更多的从土壤中吸收鱼粪中的有机质D.稻田养鱼使稻田生态系统中的营养结构复杂程度提高参考答案:C稻田中可提供的食物和生存空间有限,引入稻田中的鱼同样受到食物和生存空间等因素的限制,A项正确;鱼可以吃掉稻田中的害虫和杂草,使能量较多的流向水稻,从而提高了水稻产量,B项正确;鱼粪中的有机质需经分解者分解为无机物才会被水稻吸收利用,C项错误;稻田养鱼增加了稻田中的生物种类,使稻田生态系统中的营养结构复杂程度提高,D项正确。33.动物A和B生活在同一环境中,现研究两者之间的关系,右图表示A、B在120天内的种群数量变化。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物种A和B之间是捕食关系B.在实验条件下两者在116d和120d后均死亡,这种情况在自然条件下一般不会发生C.若物种B突然大幅度增加,物种A被大量捕食而减少,一段时间后物种B由于缺乏食物也会减少

D.在第90d,物种A的种群数量达到最大值,说明环境条件是无限的参考答案:答案:D34.下列试剂在两个实验中的作用相同的是

A.盐酸在“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和“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的变化”中的作用

B.酒精在“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和“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脂肪”中的作用

C.CuSO4在“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还原糖”和“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蛋白质”中的作用

D.蒸馏水在“提取纯净的动物细胞膜”和“探索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中的作用参考答案:A35.家庭酿酒过程中,密闭容器内酵母菌呼吸速率变化情况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0~8h间,容器内的水含量由于酵母菌的呼吸消耗而不断减少B.0~6h间,酵母菌能量利用率与6~12h间能量利用率大致相同C.0~8h间,容器内压强不断增大,在8h时达到最大值D.6h左右开始产生酒精,6~12h间酒精产生速率逐渐增大参考答案:D36.作为系统的边界,细胞膜在细胞的生命活动中有多种功能。下图主要表示了细胞膜的何种功能(

A.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开B.控制物质进出细胞C.进行细胞间信息交流D.促进物质的运输参考答案:C略37.下列有关生物体中化合物的正确叙述是()A.腺苷是构成ATP、RNA和DNA的基本成分单位B.抗体、受体、限制性内切酶都是具有识别作用的物质C.蛋白质是细胞的主要能源物质,而淀粉、脂肪是贮能物质D.组成酶的单体是氨基酸或脱氧核糖核苷酸参考答案:B【考点】17:蛋白质在生命活动中的主要功能;1B: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37:酶的概念;3C:ATP的化学组成和特点.【分析】本题是与细胞内蛋白质、核酸、ATP等有关的题目,根据选项涉及的具体内容梳理相关知识,然后分析综合进行判断.【解答】解:A、腺苷是一分子核糖和一分子腺嘌呤组成,是构成ATP和RNA的基本成分,不是构成DNA的成分,A错误;B、一般是受体的化学本质是糖蛋白可以识别信号分子、抗体识别抗原、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切割的是DNA分子的特异性的位点;B正确;C、蛋白质是细胞的主要结构物质,糖类是细胞的主要能源物质,而淀粉、脂肪是储能物质,C错误;D、酶绝大多数是蛋白质,少数是RNA,组成酶的单体是氨基酸或核糖核苷酸,D错误.故选:B.38.科学家用拟谷盗和锯谷盗两种昆虫(以面粉为食)作为实验材料研究生物间的竞争关系,结果如下图所示,以下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拟谷盗的竞争力始终大于锯谷盗

B.图b锯谷盗竞争力增强与细玻璃管有关C.由图推测锯谷盗的个体大于拟谷盗

D.加放细玻璃管对两种昆虫的生活都有利参考答案:C39.某糖尿病患者注射胰岛素无效,尿中仍然含有葡萄糖,可能的原因是①肾小管、集合管病变,对葡萄糖重吸收功能下降②接受胰岛素刺激的受体细胞功能异常③胰岛B细胞受损④胰岛A细胞受损A.②③

B.①② C.①③

D.②④参考答案:答案:B40.下列关于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化石燃料的大量燃烧会导致温室效应、酸雨等环境问题

B.引入外来物种不一定增加当地的生物多样性

C.解决粮食短缺问题的一个重要措施是大量开垦草地等

D.保护森林就是将合理利用森林资源和保护森林资源有机结合起来参考答案:C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共40分。)41.利用建立的诱导体系能够高效地诱导胚胎干细胞向胰岛B细胞的分化。据此回答有关该研究工作的问题:(1)实验用的胚胎干细胞通常取自小鼠的

,取出的胚胎干细胞进行动物细胞培养,这个过程需要向培养液中加入诱导物,两周后,镜检发现培养的细胞呈胰岛样细胞的变化,这一过程称为

,随后,又进行了一系列实验。(2)为检测该细胞是否具有胰岛B细胞的生理功能,进行了胰岛素释放实验,大体实验思路为:控制培养液中葡萄糖的浓度,检测

;图甲表示所得实验结果,据此分析干细胞诱导成功,得到此结论的依据是

。(2分)(3)体内移植实验:将细胞移植到患糖尿病的小鼠体内,测小鼠血糖,结果如图乙所示。胰岛细胞移植实验是否支持胰岛素释放实验的结论?

。在细胞移植时,需用同一品系的小鼠进行移植,其目的是

__。参考答案:(1)早期胚胎(囊胚)

细胞分化(2)检测细胞分泌的胰岛素的量调节血糖浓度,在糖浓度高时,胰岛素分泌多,在糖浓度低时,胰岛素分泌少(2分)(3)支持

防止出现免疫排斥

42.下图表示基因型为AaBb(两对基因位于非同源常染色体上)的动物细胞核内染色体及DNA相对量变化的曲线图。根据此曲线图回答下列问题:(注:横坐标各个区域代表细胞分裂的各个时期,区域的大小和各个时期所需的时间不成比例)(1)图中代表染色体相对数量变化的曲线是

。(2)图中8处B曲线的变化,可表示的生理过程为

,8处以后开始的细胞分裂方式为

。(3)细胞内含有染色单体的区间是

。(4)若该生物体细胞中染色体数为20条,则一个细胞中的DNA

分子数在4—6时期为

条。(5)发生基因分离和自由组合现象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