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选考区域地理第三部分第20课时中国的自然环境-河流和湖泊课时练习(三)新人教_第1页
高考地理选考区域地理第三部分第20课时中国的自然环境-河流和湖泊课时练习(三)新人教_第2页
高考地理选考区域地理第三部分第20课时中国的自然环境-河流和湖泊课时练习(三)新人教_第3页
高考地理选考区域地理第三部分第20课时中国的自然环境-河流和湖泊课时练习(三)新人教_第4页
高考地理选考区域地理第三部分第20课时中国的自然环境-河流和湖泊课时练习(三)新人教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呵呵复活复活复活第三部分第20课时中国的自然环境——河流和湖泊一、选择题下面是我国两地潜水埋藏深度年变化曲线图。读图回答1~2题。1.图中①、②两地可能分别位于A.东北平原、长江三角洲B.江南丘陵、华北平原C.珠江三角洲、黄土高原D.云贵高原、准噶尔盆地2.图中M处A.受台风影响,降水多,潜水埋藏浅B.受准静止锋影响,降水多,潜水水位高C.受副高影响,降水少,潜水水位低D.受冬季风影响,降水少,潜水埋藏深下面两幅图中A为我国塔里木盆地的某内陆湖,B为湖边的一处绿洲。读图回答3~4题。3.图中湖泊水位最高的季节及补给来源分别是A.春季潜水B.夏季高山冰雪融水C.秋季湖泊水D.冬季大气降水4.A湖泊主要参与的水循环类型及潜水补给湖水的时间分别是A.海陆间循环7月~10月B.陆地内循环10月~次年3月C.海上内循环3月~7月D.陆地内循环3月~10月据研究发现,1970-2000年,青藏高原13个面积较大的湖泊中,有8个面积持续缩小,3个面积增加,另外两个面积基本维持不变。然而,自2003年起,藏南、藏东、藏西、藏东北均发现湖面扩大现象。除范围越来越广之外,单个湖泊水面扩张速度也不断加快。据气象资料显示,青藏高原气温逐步升高且远远高于全球变暖的平均速度,冬季升温尤为强烈。自1998年起,青藏高原的降水量就开始增多,同时,大气云层的覆盖度也不断增加,使得湖面的蒸发量降低。据此回答5~7题。5.青藏高原的湖泊大多数属于A.①B.②C.③D.④6.青藏高原往日“口渴”,今日却“过饱”,下列关于造成今日“过饱”的直接原因分析,不可信的是A.冰川融化B.降水增加C.蒸发减少D.气温升高7.有关青藏高原湖面扩大可能带来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A.解决了农业的用水问题,使干旱的气候得以缓解B.不断上涨的湖面可能淹没部分肥沃的草场C.冰川的消融最终将导致后期水量的减少D.湖面扩大,对地下水的补给增多,对农业生产会更有利读图,回答8~9题。8.我国主要入海河流年总输沙量变化可能是由于A.水土流失现象加剧B.河流沿岸大规模挖沙C.修建水库数量增多D.近十年降水持续偏多9.据图推断,近年我国A.滨海盐碱化趋势减弱B.台风破坏程度明显降低C.沿岸湿地的面积缩小D.河口附近海岸侵蚀后退“中国龙”——黄河哺育了灿烂的中华文明,但其身体上也存在许多“病症”。读图回答10~11题。10.黄河各河段“病症”的成因及对症的“药方”组合正确的是A.“大量脱发”—气候寒冷干旱—加高、加固堤坝B.“腹泻”—地表植被遭到破坏—退耕还林、还草C.“脚肿”—黄土结构疏松,地表崎岖—在下游修筑梯田D.“动脉阻塞”—过度放牧与垦殖—建立自然保护区11.黄河上游进行梯级开发的有利条件是A.地处我国阶梯交界处,河流落差大B.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年降水量大C.地势平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