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论阳明心学对儒学理论形态的转型及其启示内容提要宋明时期儒学理论形态从程朱理学向阳明心学的转抽象的未来的整体的利益向具体的现实的日常的利益转型;要从“崇尚先进”的圣贤路径向“凡圣平等”的世俗路径转型。关键词儒学文化阳明心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导路径转型在当前我国社会转型期,人们的思想、文化面貌趋于多样化,我201031010“主流价值观边缘化”成了“未来严峻”的问题之一。从中华民族古往今来的文化传统中可见,能使中华民族具有强大凝聚力的社会核心价值观念,既不是依赖宗教信仰的形式来造就的,也不是通过法制或契约的形式来推行的,主要还是通过道德教化的途径来贯彻的,即所谓“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我们也还需要以这样的途径为主来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导力。一、宋明时期儒学道德教化路径从朱学向王学的转型及对我们的启示自汉代“废黜百家、独尊儒术”以来,直至清亡的二千余年中,儒家思想在中华民族的思想文化领域长期处于正统的地位。从儒学文化在二千余年主导中华文化的考察中可见,在不同的历史社会背景下,道德教化(即核心价值观的社会认同)的有效路径是需要随时调整的,尤其是宋明时期儒学理论形态从程朱理学向阳明心学的转型,对于我们今天如何提升核心价值观的主导力具有借鉴意义。从文化的终极意义上说,关注“现世政治道德哲学区别于其他宗教文化的根本标志仰而起到统率人心的作用。适合了中国封建社会后期人们个体自我意识强化的状况下重建儒家伦理道德权威的历史要求。凌驾于人世、万物之上,决定着人们与事物的命运。但是这个“天理”是脱离世俗的抽象的圣贤境界,人们必须通过“存天理、灭人种人生哲学在追索“人之为人”这个终极问题时,不是为了让人自己来主宰生动活泼的现实世界,而只是为了让人来体验千真万确的“天理”世界,那么即使这种理论构建得十分的精致完备,也同样不能融入心而被人们所信仰,因此同样不管用。明初统治者虽然标榜“理学开国阳明以心学来批判朱学以后社会的主导地位。所以,在明代就有人称赞王阳明说朱理学的理论“革命”来实现的:成贤的终极根据,从天上搬到了个人的心中。“理”是宋明理学的最高范畴,是世界所有事物的最终根据,人们只要按理办事做人,就能“内圣外王”。那么人的主体精神如何他们将人的道德境界,分为“道心”与“人心”两个层次,认为只只有这样才能南。在王阳明看来,程朱提倡“理”是人世道德之源泉,社会秩序之根柢,这没有错。但为什么在实际中许多人总是口是心非,说的是一套,做的又是一套,社会反而因宣扬“天理”而堕落呢?他认为原因不是因为“理”的不正当,而是由于“人心”的不正当。而造成人心不正的这种局面“皆由学术误人之故”,问题出在朱子之学将理高置于人心之上造成人心与天理隔若天壤,使天理不能落实在人们的日常行为和社会风化中。己主观意识指导下的主观见诸于客观的活动意义上说,有其合理“心外无事,心外无理,心外无学向致良知的内修路径。于人而言的,也可以说是由人这一主体赋予的。他举例说,深ft意义只有在与人发生的联系中才得到展示。所以王阳明说理在心中,不在物中,因此不必向心外格物穷理。王阳明自称,他的“致知”说,是“内外合一”之学不但要去创造和丰富自己生命存在的价值和意义,而且进一步通过自我的活动而赋予对象世界以意义,从而艘终构建起一个真正属于自己的意义世界。因而,在王阳明这里,道德教化与修养不再是主体被当地接受外在规范的过程,而是一个通过主体本身内在要求与外部影响交互作用,以实现自我道德小质充分发展的过程,是使社会的理想融合于主体意识,并转化为人格内在要素的过程。我心中虽然,王阳明的这种“从心求理”的道德修养论带有先验主义的色彩,但其关于主体自身与道德规范关系的理论中所体现出来的对道德主体性的彰显,无疑包含着一定的真理性。它启示我们,今天我们强调学习理论、重视以马克思主义来武装思想,从根本上说并非是为了维护某种理论的权威性,也不是为了维护某种统治,而是为了使人们能更好地发挥自己把握世界实现自我的能力。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说对于马克思主义达到了“真学、真懂、真信、真用”的境界。人们追求崇高的人生之乐,从遵循绝对真理的苦修苦炼转向从“七情之乐”中寻找“心之本真”。终结果要么是驱人以奴性为美德、要么是让人以虚伪为能事,是不可能真正引导人走向善的道德境界的。与程朱不同,王阳明在肯定心以理为本的同时,还以身说心,认为心之所以具有主宰性,是与人能感觉世界的感性能力紧密相联的耳目口鼻四肢亦不能,故无心则无身,无身则无心得与此紧密相联的还有一个在道德修炼中体验人生之乐的问题。理主要是指精神的愉悦。王阳明也将乐规定为心之本体,但他始终以又不能将本体之乐与七情之乐混而为一,必须反回到真乐,实现对于感性之乐的自我超越,在这种超越中,净化声、色等感性之乐,以及“本体之乐”与“七情之乐”关系的理论,对于当下人们也是适用的,它可以为我们“自觉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培养高尚道德心的他律论,也有别于陆象ft“的完整的道德内化过程。在儒学的理论形态上实现了根本性的变统理学中“道心”与“人心了正统理学所不具备的功能。二、借鉴阳明心学道德内化论看当代中国社会核心价值观主导路径的转型所谓价值观是人们以自身主体的需要为标准,对自身之外的事物价值观念体系是社会文化的核心,而信仰则是价值观念体系的核心。信仰作为价值观念系统的核心,是对世界和人生“应当”怎样的设问、追求与回答,即所谓的终极追求。我们说提升社会核心价值观的主导力,说到底,就是信仰重建的问题,即要使人们将社会改革开放推动的当代中国社会的转型是“经济一政治一文化一社会”整个社会结构模式的转型和进步,因此必然要求人们核心价值体系的更新,从而在信仰问题上作新的审视。信仰重建是当代中国通过改革开放实现社会转型的最高精神诉求。而当代中国人信仰重建的实质是对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的理想目标在实际生活中实现状态的再认识和修行践履,是对中国文化传统和人类文明的再认识,是贯彻落实当代中国“以人为本”社会核心价值观在实践层面上的必然要求。一般说来,人们的价值观表现为社会价值观与个人价值观两个方面。个体价值观是个人对周围事物的意义、重要性的总评价和总看法。社会价值观是人们以群体和他人为中心的价值观,它既是对各种客观存在的经济社会政治结构和发展状况的反映,也是对人们理想中的个人发展目标和社会关系状况的期盼。一方面,人们的个体价值观受社会价值观的规范和制约;另一方面,社会价值观只有通过转化为个体价值观才能起到引领和调控社会的作用。一个具有社会感召力的社会整体价值观,一定是一个能够有效融入人的个体心灵的价值观。所以,如何让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通过观念内化,转化为个人价值观,这是当前信仰重建的关键所在,也是提升核心价值观主导力的根本所在。一个社会人们的个体价值观念与社会主流价值观趋向一致是一的:首先,是由于新中国成立以来,视“一大二公”为社会的先进体制,所以特别强调整体利益、整体价值的社会,而且个体对社会道德的践行主要是笼罩于政治诉求的途径实现的,致使这种社会价值观使人感到它是一种高高在上的政治道德教条,与个体日常生活形成了某种对峙。其次,计划经济时代是社会群体本位时期,个体沉没在社会整体利益的汪洋大海之中,很难有表现机会;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经济体制和政治民主体制的不断推进和完善,人们的主体自觉性越来越得以焕发,人们从自身个体需要出发,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寻求着利益的最大值。这样,当下人们现实的个体价值观已经不是传统社会道德观念的直接转化,而是个体力图实现个人主体价值的良心自足。其三,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的个体化发展与道德规范的多样化成为客观现实,可是社会整体的道德规范体系的变革创新严重不足,社会道德的价值评价重心并没有及时向个体日常生活下放,导致了社会整体道德规范体系构建的相对滞后,造成社会整体道德评价标准与真实的个人利益的分离,从而使人们形成了价值评价的双重标准,即对他人或在正式场合往往采用传统的社会价值的评价标准,对自己或在私下场合往往采用现实的个体价值评价标准——即良心自认的个体道德评价标准。以上这些说明,随着社会的转型,社会核心价值体系也需要相应转型,从而使社会主流价值观与个体价值观走向一致。在当前社会转型的新形势下,人们之所以会感到社会主流价值观被边缘化,对其有缺少现实关怀的感觉,主要是由于在社会转型期,当代社会的核心价值观无论是在其基本评判体系的构建上、还是其向个体价值观念的转移上,没有实现相应的全面转型。需要首先肯定的是,对于当代中国社会必须坚持的核心价值观,80的新论断,可以说成功地实现了传统社会主义价值观向中国特色社提升社会核心价值观的主导作用的问题,其实质就是社会核心价值观能不能很好地融入广大社会成员的个体价值观,从而指导人生信仰的问题。由此看来,实现在社会核心价值观指引下的社会道德内化路径的转型,是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全社会思想文化领域主导力的关键所在。当前我们社会的核心价值观对于社会思潮的引领作用之所以弱化,主要问题在于它不能很好地通过道德内化路径,使核心价值观有效地向全社会成员个体观念的转移。那么,如何才能实现有效的转型,提升核心价值观社会主导力呢?借鉴阳明心学的思想成果,提出如下几点看法:第一,以王阳明的“心理合一”为境界,在人们如何增强核心价值观认知能力的问题上,从以往依靠单向灌输的方式向提高认识水平与激发主体自觉双向互动的方式转型。所谓王阳明的“心理合一”境界,就是使每个人的“心”与统治者所认定的“理”相一致,其实,这是任何一个社会的统治者都必须着力解决的问题。对此,宋明时期形成了两条不同的路线,程朱主张通过圣人的教化让人们“以理化心强调人们从自己心上来体认天理,要人们努力在日常生活中时时“当年程朱与阳明关于如何让人们认同主流价值观的问题,也成为当代社会所面对的重要问题。在当代社会仍然存在着如何增强人们对于核心价值观认知的问题。计划经济时代,是一个群体为本位社会,由于个体对社会道德的践行,主要是通过政治要求而实现的,不认可与社会整体规范有差异的个体行为,所以,这时的个体价值取向几乎就是对社会主流价值观的直接执行。为了提高人们对于主流价值观的认同水平,我们党依据列宁关于工人阶级不能自发地成为革命者,必须给他们灌输马克思主义的论断,但我们在应用的过程中则把列宁针对实际情况进行灌输的内核抛弃了,不分个性的注入式的理论灌输一度被视为人们接受主流价值观的必要的和科学的途径。这种灌输式的理论学习和思想教育,不是出于为了启迪人的心智,而是为了“舆论一律道德的主体自觉。关于解放人的主体性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学说中的非常重不容否认,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是不能缺少道德教育和思想引导的,但真正合乎人性的文化教育是为了提升和激发人的主体自觉性和自由发展的创造性。具有强烈主体意识的个体,在其人生价值观确立、发展的过程中,始终处于主动选择、评价、摄取的地位。只有当人成为独立自由的个体时,他生命中潜在的创造力才得以充分展开,才能为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积极努力奋发向上;才能勇于践行自己认定的道德标准,才能不断走向道德的自我完善。任何“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普遍真理,都必须具有强烈主体意识的具体的个人化理人心、成为个人的主观意识才能在实践发挥作用。尤其在历史的大变革时期,当旧的社会道德观念已经失效、新的社会道德评价体系尚未建立,在价值观念的动荡不居之时,往往是作为每个人内心的“道德法庭”坚守住社会道德的底线,从而实现对个体行为的现实调控。其维持底线的基本准则,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要人们通过去私欲来除“心中贼的基础上凝结而成的。事实上,道德创新不是自上而下的抽象道德条目的增删更改,而是日常生活中个体道德突破的良性积累。任何一个社会新道德和新社会价值观的出现和发展,总是首先通过在个体意识(即“良知”)及实践中的新觉醒(即“致良知”),进而突破传统的社会观念,不断向其他个体扩展,最后成为普遍认同的社会道德和社会观念的。第二,以王阳明的“物我合一”为境界,在人们如何接受核心价值观规范作用的问题上,从以往崇尚大公无私的圣贤标准向服务社会与完善自我两者并重的标准转型。所谓王阳明的“物我合一”境界,就是主流价值观的内化与人格的自我完善相一致的境界。或者说,人们对于主流价值观的接受与修养过程,不应是主体被动地服从外在规范的过程,而是一个通过激发主体才能与外部需求的交互作用,从而实现自我道德本质充分发展的过程,是使社会的理想融合于主体意识,并转化为人格内在品质的过程。对我们需要一个什么样的社会主流价值评判标准来统率人心的问题上,宋明时期程朱的要求是“存天理、灭人欲”,成为一个大公无私的人。这个标准曾经也是我们传统的社会主义道德观念所大力倡导的。改革开放之前,我们的道德教育过分强调利他主义的原则,将毫不利己、专门利人、公而忘私等这些属于圣人境界的道德规范,作为全体人民都应当普遍遵循的道德准则,将人们维护自己个人利益的权益也剥夺了。这不是说这些道德规范不应当提倡,而是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他们更需要的是对人之为人的基本道德底线的强调和遵守。这就使我们的道德教育过于空泛,落不到实处。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过程中个体价值的肯定和强调,是克服当前个体道德与社会道德紧张、社会道德规范外在于个体现实行为的值得尝试的重要途径。如果把社会主义道德总是理解为超越个体利益、远离个体感性生活的干巴巴的道德规范,那么这种社会道德就缺乏内在的个体亲近性,就会“高处不胜寒”。正如邓小平同志所说:“不讲多劳多得,不重视物质利益,对少数先进向另一个极端,不能将道德境界仅仅维持在遵守一般的做人底线的道德原则,这就阉割了道德本身所具有的引导和激励民众的作成部分的意义所在。第三,以王阳明的“情理合一”为境界,在人们如何体验核心价值观引领生活的问题上,从以往专注于依照理论教条办事向放眼理想境界与立足快乐人生两者融合的标准转型。生活的快乐中领悟心之本体的“真乐其实,关于如何做到“情理合一”达到人生之乐的问题,在当代中国也仍然是一个困扰人们的问题。在不同的政治大背景下,引导人们走向道德崇高人生快乐的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药品临床试验病历管理规范
- IT公司计算机售后服务体系方案
- 游乐场锌钢护栏施工方案
- 铁路路基施工进度优化方案
- 少先队科技小制作竞赛方案
- 2024年病人监护仪项目成效分析报告
- 电视合作合同范本
- 如何合同范本
- 安徽省皖南八校联盟2025届物理高二第一学期期中综合测试模拟试题含解析
- 2025届黑龙江省大庆十中物理高一上期末学业水平测试试题含解析
- 我的家乡安徽课件
- 社会治理创新案例征集活动申报表
- XX公司员工跟投管理办法
- 道路运输安全事故报告、统计与调查处理制度
- 道亨送电线路三维设计平台使用培训ppt模板
- 民族式摔跤竞赛规则
- 不合理处方登记表
- 国内外利用活性炭处理硫化氢的原理
- 重庆市七年级数学上学期期中试题新人教版
- 08S305-小型潜水泵选用及安装图集
- 吉林省长春市东北师大附中2019-2020上学期——九年级数学大练习题试卷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