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月考检测语文试题含参考答案4_第1页
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月考检测语文试题含参考答案4_第2页
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月考检测语文试题含参考答案4_第3页
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月考检测语文试题含参考答案4_第4页
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月考检测语文试题含参考答案4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月考检测语文试题含参考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26分)

(一)现代文阅读一(本题共4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阿Q正传(节选)鲁迅

第七章革命

宣统三年九月十四日一一即阿Q将搭槌卖给赵白眼的这一天一一三更四点,

有一只大乌篷船到了赵府上的河埠头。这船从黑飕越中荡来,乡下人睡得熟,都

没有知道;出去时将近黎明,却很有几个看见的了。据探头探脑的调查来的结果,

知道那竟是举人老爷的船!

那船便将大不安载给了未庄,不到正午,全村的人心就很摇动。船的使命,

赵家本来是很秘密的,但茶坊酒肆里却都说,革命党要进城,举人老爷到我们乡

下来逃难了。惟有邹七嫂不以为然,说那不过是几口破衣箱,举人老爷想来寄存

的,却已被赵太爷回复转去。其实举人老爷和赵秀才素不相能,在理本不能有''共

患难”的情谊,况且邹七嫂又和赵家是邻居,见闻较为切近,所以大概该是伊对

的。

然而谣言很旺盛,说举人老爷虽然似乎没有亲到,却有一封长信,和赵家排

了“转折亲”。赵太爷肚里一轮,觉得于他总不会有坏处,便将箱子留下了,现

就塞在太太的床底下。至于革命党,有的说是便在这一夜进了城,个个白盔白甲:

穿着崇正皇帝的素。

阿Q的耳朵里,本来早听到过革命党这一句话,今年又亲眼见过杀掉革命党。

但他有一种不知从那里来的意见,以为革命党便是造反,造反便是与他为难,所

以一向是“深恶而痛绝之”的。殊不料这却使百里闻名的举人老爷有这样怕,于

是他未免也有些“神往”了,况且未庄的一群鸟男女的慌张的神情,也使阿Q更

快意。

“革命也好罢,”阿Q想,“革这伙妈妈的的命,太可恶!太可恨!……便是

我,也要投降革命党了。”阿Q近来用度窘,大约略略有些不平;加以午间喝了

两碗空肚酒,愈加醉得快,一面想一面走,便又

飘飘然起来。不知怎么一来,忽而似乎革命党便是自己,未庄人却都是他的

俘虏了。他得意之余,禁不住大声的嚷道:

“造反了!造反了!”

未庄人都用了惊惧的眼光对他看。这一种可怜的眼光,是阿Q从来没有见过

的,一见之下,又使他舒服得如六月里喝了雪水。他更加高兴的走而且喊道:

“好,……我要什么就是什么,我欢喜谁就是谁。得得,锵锵!

悔不该,酒醉错斩了郑贤弟,悔不该,呀呀呀……

得得,锵锵,得,锵令锵!我手执钢鞭将你打……”

赵府上的两位男人和两个真本家,也正站在大门口论革命。阿Q没有见,昂

了头直唱过去。“得得,……”

“老Q,”赵太爷怯怯的迎着低声的叫。

“锵锵,”阿Q料不到他的名字会和“老”字联结起来,以为是一句别的话,

与己无干,只是唱。''得,

锵,锵令锵,锵!”“老Q。”

“悔不该……”

“阿Q!”秀才只得直呼其名了。

阿Q这才站住,歪着头问道,“什么?”

“老Q,……现在……”赵太爷却又没有话,“现在……发财么?”“发财?

自然。要什么就是什么……”

“阿……Q哥,像我们这样穷朋友是不要紧的……”赵白眼惴惴的说,似乎

想探革命党的口风。“穷朋友?你总比我有钱。”阿Q说着自去了。

大家都恍然,没有话。赵太爷父子回家,晚上商量到点灯,赵白眼回家,便

从腰间扯下裕褪来,交给他女人藏在箱底里。

阿Q飘飘然的飞了一通,回到土谷祠,酒已经醒透了。这晚上,管祠的老头

子也意外的和气,请他喝茶;阿Q便向他要了两个饼,吃完之后,又要了一支点

过的四两烛和一个树烛台,点起来,独自躺在自己的小屋里。他说不出的新鲜而

且高兴,烛火像元夜似的闪闪的跳,他的思想也迸跳起来了:

“造反?有趣,……来了一阵白盔白甲的革命党,都拿着板刀、钢鞭、炸弹、

洋炮、三尖两刃刀、钩镰枪,走过土谷祠,叫道,‘阿Q!同去同去!’于是一同

去。...

“这时未庄的一伙鸟男女才好笑哩,跪下叫道,'阿Q,饶命!'谁听他!第

一个该死的是小D和赵太爷,还有秀才,还有假洋鬼子,……留几条么?王胡本

来还可留,但也不要了。...

“东西,……直走进去打开箱子来:元宝、洋钱、洋纱衫,……秀才娘子的

一张宁式床先搬到土谷祠,此外便摆了钱家的桌椅,一一或者也就用赵家的罢。

自己是不动手的了,叫小D来搬,要搬得快,搬得不快打嘴巴。……

“赵司晨的妹子真丑。邹七嫂的女儿过几年再说。假洋鬼子的老婆会和没有

辫子的男人睡觉,吓,不是好东西!秀才的老婆是眼胞上有疤的。……吴妈长久

不见了,不知道在那里,一一可惜脚太大。”

阿Q没有想得十分停当,已经发了鼾声,四两烛还只点去了小半寸,红焰焰

的光照着他张开的嘴。“荷荷!”阿Q忽而大叫起来,抬了头仓皇的四顾,待到看

见四两烛,却又倒头睡去了。

第二天他起得很迟,走出街上看时,样样都照旧。他也仍然肚饿,他想着,

想不起什么来;但他忽而似乎有了主意了,慢慢的跨开步,有意无意的走到静修

庵。

庵和春天时节一样静,白的墙壁和漆黑的门。他想了一想,前去打门,一只

狗在里面叫。他急急拾了几块断砖,再上去较为用力的打,打到黑门上生出许多

麻点的时候,才听得有人来开门。

阿Q连忙捏好砖头,摆开马步,准备和黑狗来开战。但庵门只开了一条缝,

并无黑狗从中冲出,望进去只有一个老尼姑。

“你又来什么事?”伊大吃一惊的说。

“革命了……你知道?……”阿Q说得很含胡。

“革命革命,革过一革的,……你们要革得我们怎么样呢?”老尼姑两眼通

红的说。

“什么?……”阿Q诧异了。

“你不知道,他们已经来革过了!”“谁?……”阿Q更其诧异了。

“那秀才和洋鬼子!”

阿Q很出意外,不由的一错愕;老尼姑见他失了锐气,便飞速的关了门,阿

Q再推时,牢不可开,再打时,没有回答了。

那还是上午的事。赵秀才消息灵,一知道革命党已在夜间进城,便将辫子盘

在顶上,一早去拜访那历来也不相能的钱洋鬼子。这是“咸与维新”的时候了,

所以他们便谈得很投机,立刻成了情投意合的同志,也相约去革命。他们想而又

想,才想出静修庵里有一块“皇帝万岁万万岁”的龙牌,是应该赶紧革掉的,于

是又立刻同到庵里去革命。因为老尼姑来阻挡,说了三句话,他们便将伊当作满

政府,在头上很给了不少的棍子和栗凿。尼姑待他们走后,定了神来检点,龙牌

固然已经碎在地上了,而且又不见了观音娘娘座前的一个宣德炉。

这事阿Q后来才知道。他颇悔自己睡着,但也深怪他们不来招呼他。他又退

一步想道:“难道他们还没有知道我已经投降了革命党么?”

1.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摇动”“慌张"''惊惧"等词语,生动地表现出“革命的消息”传到未庄

之后未庄人对于革命的恐惧。

B.“老Q”“Q哥”等称呼,和管祠的老头子“意外地和气”,让阿Q获得了

“革命”中的极大的心理满足感。

C.假洋鬼子与赵秀才去尼姑庵革命,砸龙牌,打尼姑,偷走宣德炉,表现出

二人对革命的投机。D.阿Q相信革命党一定会来找他,他做着收获满满的美梦

睡过去了,醒来后为自己的过失懊恼已。

2.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本文运用大量的心理描写表现阿Q对革命的向往之情,反映了他真实的欲

望,也深刻揭露了他的自私与狭隘。

B.本文围绕着革命展开叙述,故事情节比较完整,这一点与小说前文中《优

胜记略》《续优胜记略》两章大致相同。

C.本文善于运用细节描写来刻画人物,如“赵白眼从腰间扯下裕槌来,交给

他女人藏在箱底里”便活现出他的心机。

D.本文通过夸张、讽刺、幽默的语言,写出了未庄人的众生相,喜剧表象下

的悲剧意味显示了作品的艺术独创性。

3.本文的标题是“革命”,从文中看,阿Q对“革命”有怎样的错误认识?

(4分)

4.结合本文及《优胜记略》《续优胜记略》两章,分析阿Q这一形象及作者

塑造这一形象的目的。(4分)

(二)现代文阅读二(4题,共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山在那儿

前情梗概:一心想要登山的冯帆曾经在大学组织攀登珠峰,最后导致全队四

人死亡,为了惩罚自己,他决定从此远离陆地,一辈子不登山。但机缘巧合,原

本是为了逃离登山而来到海上的冯帆,遇到了因外星飞船入侵形成的一座比珠穆

朗玛峰还要高两百多米的水山。人类大难临头……

冯帆站在救生艇上,目送着蓝水号远去,他原准备在其上度过一生的。另一

边,在太空中的巨球下面,海水高山静静地耸立着,仿佛亿万年来它一直就在那

儿。

当感觉到救生艇的甲板在水坡上倾斜时,冯帆纵身一跃,跳入被外星飞船的

光芒照得蓝幽幽的海中。他要成为第一个游泳登山的人。

现在,已经看不到海山的山顶,冯帆在水中抬头望去,展现在他面前的,是

一面一望无际的海水大坡,坡度有四十五度,仿佛是一个巨人把海洋的另一半在

他面前掀起来一样。冯帆用最省力的蛙式游着,想起了大副的话。

他大概算了一下,从这里到顶峰有十三公里左右,如果是在海平面,他的体

力游出这么远是不成问题的,但现在是在爬坡,不进则退,登上顶峰几乎是不可

能的,但冯帆不后悔这次努力,能攀登海水珠峰,本身已是自己登山梦想的一个

超值满足了。

这时,冯帆有某种异样的感觉。他已明显地感到了海山的坡度在增加,身体

越来越随着水面向上倾斜,游起来却没有感到更费力。回头一看,看到了被自己

丢弃在山脚的救生艇,他离艇之前已经落下了帆,此刻却见小艇仍然稳稳地停在

水坡上,没有滑下去。他试着停止了游动,仔细观察着周围,发现自己也没有下

滑,而是稳稳地浮在倾斜的水坡上!冯帆一砸脑袋,骂自己和大副都是白痴:既

然水坡上呈流体状态的海水不会下滑,上面的人和船怎么会滑下去呢?现在冯帆

知道,海水高山是他的了。

冯帆继续向上游,越来越感到轻松,主要是头部出水换气的动作能够轻易完

成,这是因为他的身体变轻了。重力减小的其他迹象也开始显现出来,冯帆游泳

时溅起的水花下落的速度变慢了,水坡上海浪起伏和行进的速度也在变慢,这时

大海阳刚的一面消失了,呈现出了正常重力下不可能有的轻柔。

在低重力下,海浪的高度增加了许多,形状变得薄如蝉翼,在缓慢的下落中

自身翻卷起来,像一把无形的巨刨在海面上推出的一卷卷玲珑剔透的刨花。海浪

并没有增加冯帆游泳的难度,浪的行进方向是向着峰顶的,推送着他向上攀游。

随着重力的进一步减小,更美妙的事情发生了:薄薄的海浪不再是推送冯帆,而

是将他轻轻地抛起来,有一瞬间他的身体完全离开了水面,旋即被前面的海浪接

住,再抛出,他就这样被一只只轻柔而有力的海之手传递着,快速向峰顶进发。

他突然想到了蓝水号,意识到船长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应该将船径直驶向

海水高山,既然水坡上的重力分量不存在,蓝水号登上顶峰如同在平海上行驶一

样轻而易举,而峰顶就是风暴眼,是平静的!想到这里,冯帆急忙掏出救生衣上

的步话机,但没人回答他的呼叫。

冯帆已经掌握了在浪尖飞跃的技术,他从一个浪峰跃向另一个浪峰,又“攀

登”了二十分钟左右,已经走过了三分之二的路程,浑圆的峰顶看上去不远了,

它在外星飞船撒下的光芒中柔和地闪亮,像是等待着他的一个新的星球。

冯帆进行了最后的一次飞跃,他被一道近三十米高的薄浪送上半空,那道浪

在他脱离的瞬间就被疾风粉碎了。他正在被吹向气旋的中心。当冯帆飘进风暴眼

时,风力突然减小,托着他的无形的气流之手松开了,冯帆向着海水高山的峰顶

坠下去,在峰顶的正中扎入了蓝幽幽的海水中。冯帆在水中下沉着,过了好一会

儿才开始上浮,这时周围已经很暗了。当窒息的恐慌出现时,冯帆突然意识到了

他所面临的危险。一种熟悉的感觉向他袭来,他仿佛又回到了珠峰的风暴卷起的

黑色雪尘中,死亡的恐惧压倒了一切。就在这时,他发现身边有几个银色的圆球

正在与自己一同上浮,最大的一个直径有一米左右,冯帆突然明白这些东西是气

泡!低重力下的海水中有可能产生很大的气泡。他奋力游向最大的气泡,将头伸

过银色的泡壁,立刻能够顺畅地呼吸了!当缺氧的晕眩缓过去后,他发现自己置

身于一个球形的空间中,这是他再一次进入由水围成的空间。他感觉自己是在乘

着一个水晶气球升上天空。上方的蓝色波光越来越亮,最后到了刺眼的程度,随

着“啪”的一声轻响,大气泡破裂,冯帆升上了海面。在低重力下他冲上了水面

近一米高,再缓缓落下来。

不管怎么样,冯帆想,我登顶成功了。

5.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冯帆负罪逃离登山,后因机缘巧合而攀登海水珠峰,尽管成功登顶的可能

性极小,但能因此而赎罪,所以不后悔。

B.“纵身一跃”,既写出了冯帆跳入水中时的敏捷,也显示出他要登上峰顶、

征服海水高山的毅然决然的坚定信心。

c.“海水高山是他的了”一句,写出了冯帆在察觉被丢弃的救生艇及自身的

情况后重新燃起了登上峰顶的希望之火。

D.结尾“不管怎么样”颇有韵味,结合上文看,既蕴含了冯帆的“攀登”经

历与内心的冲突,又体现了他此时的释然。

6.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小说以时间为序组织安排情节,符合人们对事件的一般认知过程,让读者

对冯帆攀登海水高山的整个过程了解得详细透彻。

B.作者想象丰富在行文中运用比喻和拟人将低重力下的海浪写得形象生动,

也将冯帆在海水中前行的行为烘托得更加壮美。

C.作者善于通过典型动作细节增强小说感染力,浪尖飞跃这一动作既体现了

海水高山的特殊性,又赋予了登水山过程非凡的动感。

D.结尾处写冯帆在危险时回想起曾经攀登珠峰的经历并最终脱困,结构上前

后呼应,同时传达出人不能被过去束缚的核心主旨。

7.小说开头段落(前情梗概)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4分)

8.刘慈欣的科幻小说是“宇宙科学之美和人性之美的自然结合”。请结合小

说具体内容谈谈你对这一评价的理解。(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64分)

(-)文言文基础(本题共8小题,共16分)

9.下列各句中全都有通假字的一项是(2分)

①诏书切峻,责臣逋慢②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③零丁孤苦,至于成立④景

翳翳以将入

⑤终鲜兄弟⑥乃瞻衡宇⑦四十有四⑧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⑨情在骏奔

A.①③⑤⑦B.②④⑥⑧C.②③⑦⑧D.③⑤⑥⑨

10.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思全都与现代汉语意思不同的一项是(2分)

①是以区区不能废远②零丁孤苦,至于成立

③违己交病④既窈窕以寻壑

⑤恨晨光之熹微⑥幼稚盈室

A.①③⑤⑥B.①②③④C.①②④⑥D.②③⑤⑥

1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2分)

A.家叔以余贫苦既自以心为形役

B.虽无丝竹管弦之盛夫人之相与

C.犹蒙矜育不矜名节

D.庭中始为篱,已为墙,凡再变矣轩凡四遭火,得不焚

12.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门衰祚薄祚:福分

B.先妣抚之甚厚抚:抚养

C.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兴:发生,引起

D.审容膝之易安审:深知

13.下列句中加点词的含义,相同的一项是(2分)

A.拜臣郎中谨拜表以闻

B.借书满架或凭几学书

C.修禊事也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

D.尝从人事,皆口腹自役既自以心为形役

14.对下列各句中“以”字的用法分类正确的是(2分)

①云无心以出岫②木欣欣以向荣

③引壶觞以自酌④聊乘化以归尽

⑤请息交以绝游⑥问征夫以前路

⑦农人告余以春及⑧眄庭柯以怡颜

A.①②/③④⑤/⑥⑦/⑧B.①②/③④⑧/⑤/⑥⑦

C.①②④/③⑧/⑤/⑥⑦D.①②④/③/⑤⑧/⑥⑦

15.下列加点字词的活用,分类正确的一项是(2分)

①臣少仕伪朝②外无期功强近之亲③固知一死生为虚诞④是以区区不能废

远⑤使不上漏

⑥园日涉以成趣⑦死生亦大矣⑧群贤毕至⑨倚南窗以寄傲⑩一觞一咏

A.①⑧/②⑤⑥/③⑩/④/⑦⑨B.①③/②⑤⑥/④⑩/⑦⑧⑨

C.①②⑤⑥/③④/⑦⑩/⑧⑨D.①⑩/②⑤⑥/③/④/⑦⑧⑨

16.下列句子中的句式相同的一项是(2分)

A.其制稍异于前今臣亡国贱俘

B.得双石于潭上州司临门,急于星火

C.项脊轩,旧南阁子也轩凡四遭火,得不焚

D.复驾言兮焉求遂见用于小邑

(二)文言文阅读一(本题共5小题,1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陈情表(甲)

逮奉圣朝,沐浴清化。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臣以供

养无主,辞不赴命。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马。猥以微贱,当

侍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诏书切峻,责臣逋慢。郡

县逼迫,催臣上道;州司临门,急于星火。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

私情,则告诉不许: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育,况臣孤苦,特为尤甚。且臣少

仕伪朝,历职郎署;本图宦达,不矜名节。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

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

虑夕。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母、孙二人,更

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今年九十有六,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

之日短也。乌鸟私情,愿乞终养。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

皇天后土实所共鉴。愿陛下矜愍愚诚,听臣微志,庶刘侥幸,保卒余年。臣生当

陨首,死当结草。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

陈情表(乙)

钦惟圣朝,以孝道治天下,禄秩不容及不孝之徒;以仁心怀远人,匹夫无有

不获之愿。况臣事元朝,叨为元臣,幸已逃诛。母年逾耄,孤苦特甚。尤宜恻怛

而钦恤者也。伏望圣慈,收回成命,矜其爱日之短,俾遂归养之图。则臣母子拭

目清平,讴歌德泽,为赐多矣。

今臣四十有九,老母年八十有一。鹤发垂堂,西山之日已薄;弃亲赴任,不

孝之罪弥深。苟违亲而事主,陛下安所用之?果尽奉欢之期,然后复求仕进,以

尽忠罄节,非惟遂人子之私,亦圣朝孝理之道也。

17.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全部错误的一项是(2分)

A.但以刘日薄西山薄:迫近俾遂归养之图俾:使

B.听臣微志听:劝告幸已逃诛幸:希望

C.庶刘侥幸庶:差不多不孝之罪弥深弥:更加

D.责臣逋慢逋:拖欠鹤发垂堂垂:接近、靠近

18.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A.急于星火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

B.不矜名节矜其爱日之短

C.圣朝以孝治天下以仁心怀远人

D.臣之进退西山之日已薄

19.下列各项中对于文化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2分)

A.察:指察举制,是中国古代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它的主要特征由上级或

中央经过考察、选取、试用考核再任命官职。

B.孝廉:汉代所设荐举人才的一种科目。推举孝顺父母、品行方正的人。晋

时仍保留此制。

C.洗马:是古代官名,即太子洗马。秦始置,汉时亦作“先马”,秦汉时为

太子的侍从官,出行时为前导,故名。

D.伏惟:为俯身思想之意。是古代晚辈对长辈或下对上说话时表示恭敬的用

语。多用于奏章、书信。

20.下列对选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文段(甲)句式以四句为主,整齐紧凑,铿锵有力,感情诚挚,具有说服

力,运用“乌鸟私情”“结草报恩”等故事来增加文章的感染力和说服力。

B.文段(甲)字里行间融入了作者强烈的感情,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除了

在“孝”字上大作文章外,还以巧妙的叙事方式,来打动晋武帝。

C.文段(乙)先摆出圣朝“以孝道治天下”“以仁心怀远人”的大道理,是

“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写法,举出“禄秩不容及不孝之徒”的历史和“匹夫无

有不获之愿”的普遍事实。

D.文段(乙)以“西山之日已薄”喻母亲生命衰落,既打动皇上,又暗示自

己报效圣朝有日,“人子”之私与“圣朝”之道兼顾,道理显豁。

21.将上面文言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5分)

(1)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2分)

(2)母年逾耄,孤苦特甚。尤宜恻怛而钦恤者也。(3分)

(三)文言文阅读二(本题共5小题,14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

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

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

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

骸之外。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

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

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

痛哉!

(二)

上谓侍臣日:“右军之书,朕所偏宝,就中逸少之迹,莫如《兰事》。求见此

书,劳于寤寐。此僧耆年,又无所用。若为得一智略之士,以设谋计取之,必获。”

尚书右仆射房玄龄奏曰:“臣闻监察御史萧翼者,梁元帝之曾孙,今贯魏州莘县。

负才艺,多权谋,可充此使,必当见获。”太宗遂召见翼。翼奏曰若作公使义无

得理臣请私行诣彼须得二王杂帖三数通太宗依给翼遂改冠微服至洛潭,随商人船

下,至于越州。又衣黄衫,极宽长潦例,得山东书生之体。日暮入寺,巡廊以观

壁画。过辨才院,止于门前。辩才遥见翼,乃问曰:“何处檀越?”翼因便前礼

拜云:“弟子是北人,将少许蚕种来卖,历寺纵观,幸遇禅师。”寒温既毕,语议

便合,因延入房内,即共围棋抚琴,投壶握槊,谈说文史,意甚相得。乃日:“白

头如新,倾.盖.若旧,今后无形迹也。”便留夜宿,设缸面药酒、茶果等。江

东云缸面,犹河北称瓮头,谓初熟酒也。酣乐之后,请各赋诗。彼此讽咏,恨相

知之晚,如是者数次,于是诗酒为务,僧俗混然。

遂经旬朔,因谈论翰墨,翼曰:“弟子先世,皆传二王楷书法,弟子自幼来

耽玩,今亦有数帖自随。”辨才欣然曰:“明日来,可把此看。”翼依期而往,出

其书以示辨才。辨才熟详之,曰:“是则是矣,然未佳善也。贫僧有一真迹,颇

是殊常。”翼曰:“何帖?”辨才曰:“《兰亭》」翼佯笑曰:“数经乱离,真迹岂

在?必是响.拓.伪作耳!”辨才曰:“禅师临亡之际,亲付于吾。那得参差?可

明日来看。”及翼到,师自于屋梁上槛内出之。翼见讫,故驳瑕指薇,曰:“果是

响拓书也。”纷竟不定。自示翼之后,更不复安于梁槛,并萧翼二王诸帖,并借

留置于几案之间。自是翼往还既数,童弟等无复猜疑。后辨才出赴邑汜桥南严迁

家斋,翼遂私来房前,谓弟子曰:“翼遣却帛子在床上。”童子即为开门。翼遂于

案上取得《兰亭》及御府二王书帖,便赴永安驿。翼便驰驿而发,至都奏御,太

宗大悦。

2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2分)

A.翼奏曰/若作/公使义无得理/臣请私行诣彼/须得二王杂帖/三数通/太宗

依给翼/遂改冠微服/至洛潭

B.翼奏/日/若作公使/义无得理/臣请私行/诣彼须得/二王杂帖三数通/太宗

依给/翼遂改冠微服至洛潭

C.翼奏日/若作公/使义无得理臣请/私行诣彼/须得二王杂帖三/数通太宗/

依给翼/遂改冠微服至洛潭

D.翼奏日/若作公使/义无得理/臣请私行诣彼/须得二王杂帖三数通/太宗依

给/翼遂改冠微服/至洛潭

23.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2分)

A.癸丑:干支纪年的癸丑年。古人常用十天干和十二地支循环相配来表示年

的次序。结合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生肖系统,可知,永和九年是牛年。

B.倾盖:盖,马车上的伞盖。倾盖指途遇好友,停车靠近交谈,伞盖倾斜相

交,选文(二)指朋友间的亲切交流。

C.旬朔:旬,十日为一旬;朔,农历每月初一。旬朔,十天或者一个月,泛

指不长的时日。

D.响拓:实为“向拓”,是复制法书的一种方法。法书墨迹因年代久远,纸

色沉暗,字迹难辨,故在模制时,须向光照明,以纸覆帖(常用油纸、蜡纸),

勾勒其原字笔画,再以墨笔填充,故而又称“影书”、“影覆”。

24.下列对选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兰亭集序》记叙的是东晋时期名士们的一次大集会,表达了王羲之对人

生的思考。文章融叙事、写景、抒情、议论于一体,文笔腾挪跌宕,语言清畅精

警,富有哲理。

B.选文(一)中的“乐”字维住《兰亭集序》前半部分的内容,既是对雅集

的一种概括,也为下文的“岂不痛哉”蓄势。

C.唐太宗为了得到《兰亭》帖,答应了萧翼的请求,将王羲之、王献之的三

四份杂帖送给了他。D.何延之《兰亭记》叙述的是书法史上的大事,描述了萧

翼入寺寻机得到《兰亭》帖的故事,将萧翼的狡黠写得十分舒展生动。

2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和课内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5分)

(1)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2分)

(2)负才艺,多权谋,可充此使,必当见获。(3分)

26.孙绰《三月三日兰亭诗序》:“耀灵纵辔,急景西迈,乐与时去,悲亦系

之。往复推移,新故相换,今日之迹,明复陈矣。”与选文(一)王羲之的情感

有共通之处,请简要概括。(3分)

(四)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7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江南归附后不仕述怀南宋

舟在中流进退难,发虽种种此心丹。

死为元亮终书晋,生是留侯本事韩。

贫贱不忧知有道,乱离最幸是无官。

岁寒谁似东篱菊,禁得投簪日日看。

27.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首联写船在水中的进退两难暗示自己仕途的进退两难,虽然老迈但赤诚之

心没有改变。

B.颔联借用陶渊明和张良的典故表达自己对南宋的眷恋、忠诚之心,终究

不愿入仕元朝。

C.颈联写人身处穷困、地位低下却无忧是因能坚守道义,遭遇流离时最幸

运的是没做官。

D.诗人在江南被元占领以后便没有再做官,他借此诗表达离开官场后内心

的失落与伤感。

28.陶潜的《归去来兮辞》中的“三径就荒,松菊犹存”与本诗中的“岁寒

谁似东篱菊”,都写了“菊”,试分析两句在表达意义上的异同之处。(5分)

(五)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7小题,14分,每题2分)

2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项脊轩志》中,与“料是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相似的

句子是:,,。

(2)写李密命运不好小时不幸的两句是:,o

(3)在《陈情表》中,作者用“,"精练、形象地将

自己孤独无助的窘况表达了出来。

(4)《拟行路难(其四)》中运用反问语气表现鲍照忍辱负重、矛盾痛苦的

两句是,。

(5)《临安春雨初霁》中“,”两句写出诗人客居京

华,闲极无聊消磨时光的生活状态。

(6)王羲之在《兰亭集序》中用精练的句子表明自己关于生和死,长寿和

短命的观点的句子是:,O

(7)《归去来兮辞》中表现诗人自斟自酌,享受室中之乐,心情很愉快的句

子是:,o这是真正的隐士之乐,和刘禹锡《陋室铭》中

的“斯是陋室,唯吾德馨”异曲同工。

三、写作(60分)

30.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古代哲学家墨子认为,知识的获取有亲知、闻知和说知三种方式。亲知是亲

身实践从直接经验得到知识;闻知是由他人的语言传授或自己阅读获得知识;说

知是在闻知亲知的基础上通过逻辑推理得到知识。三种方式在人们获取知识的过

程中各有其用,相互联系、转化,又共同助益我们获取知识。

以上材料对我们具有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认识与思

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26分)

(-)现代文阅读一(本题共4小题,12分)

LD(“醒来后为自己的过失懊恼不已”错误,文中“他颇悔自己睡着,但也

深怪他们不来招呼他”,可见,他认为革命党不来招呼他也是有过失的。)

2.B(“大致相同”错,《优胜记略》《续优胜记略》是大致、简单地记录阿Q

的精神胜利法的故事,与本文“围绕着革命展开叙述,故事情节比较完整”不相

同。)

3.①革命意识:革命便是造反,参与革命便是投降革命。

②革命对象:为难和欺负过自己的人,特别是小D和王胡。

③革命目的:报私仇、要东西、娶老婆。

④革命行动方式:盘辫子,穿着白盔白甲,拿着板刀等武器,大声嚷“造反”。

4.(1)形象:①阿Q善于运用“精神胜利法”,表现在自轻自贱、自欺欺人、

欺弱怕硬和对敌人善于健忘几个方面;②他有革命的愿望,但对革命缺乏正确的

认识。

(2)目的:①反映封建统治所造成的国民的愚昧,要画出这样国民的魂灵

来,以引起疗救的注意;②批判资产阶级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妥协性和不彻底性。

(二)现代文阅读二(4题,共14分)

5.A.”但能因此而赎罪,所以不后悔”错误,文中说的是“登上顶峰几乎是

不可能的,但冯帆不后悔这次努力,能攀登海水珠峰,本身已是自己登山梦想的

一个超值满足了",是登山梦想的超值满足而不后悔,不是“赎罪……不后悔

故选Ao

6.D.“同时传达出人不能被过去束缚的核心主旨”错误,应该是传达出要想

成功不仅要不畏险阻,勇于探索,还要战胜自身的负罪感,要勇敢面对新的挑战

这一主旨。故选D。

7.答案:①交代了小说的主人公冯帆和他因负罪感躲避登山的处境,和后面

攀登海水高山的过程形成对照,能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②开篇点题,具体叙述

海水高山的地理位置及情况,为下文具体写冯帆的登顶过程提供背景空间。③突

出了冯帆的形象:战胜自身的负罪感,勇敢面对新挑战。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小说句段在文中作用的能力。小说句段文中作用一般从

三方面考虑:内容上,考虑句段与全文写作内容的关系,与作品主旨、作者情感

和观点的关系;结构上,要注意句子在文章中的位置;表达效果上,多是针对表

达上富有特色的句子,如有特殊表现手法的句子。

8.答案①作者在文中想象了外星飞船入侵,引发了海水的上升,形成了海水

高山,而冯帆在重力减小的情况下最终登上峰顶的艰辛过程,体现了宇宙科学之

美,②冯帆在攀登海水高山顶峰的过程中,战胜了自身对死亡的恐惧,也战胜了

羁绊自己已久的负罪感,体现出人性之美。③宇宙科学之美展示的是想象中的神

秘的事物,颇有诡濡意味;冯帆身上的勇敢、善良的人性之美让其登顶过程显得

非常壮观,二者自然融合在一起,向读者展示出一种壮观的诡濡。

解析:本题考查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的能力。“宇宙科

学之美”指以科学技术、科技文明探索神奇宇宙带来的美感,“人性之美”是人

的精神、品质表现出来的打动人心、感人至深的力量。本题已明确小说内容上的

特色为“宇宙科学之美和人性之美的自然结合”,只需结合文本谈一谈对这种评

价的理解即可。

二、古代诗文阅读(64分)

(一)文言文基础(本题共8小题,共16分)

9.C②“趣”同“取”③“零丁”同“伶仃”,孤独的样子。⑥“衡”同“横”,

横木。⑦“有”同“又”,表示整数之外再加零数。⑧“悟”同“晤”,面对。故

选C。

10.C“区区”,古义:拳拳,形容自己的私情。今义:数量少。“成立”,古

义:成人自立。今义:组织机构开始存在;理论意见,站得住脚。“窈窕”,古义:

幽深的样子。今义:指女子文静而美好。“幼稚”,古义:小孩。今义:形容头脑

简单或缺乏经验。故选C。

11.DA.连词,表原因,因为,由于。介词,使,让。B.定语后置的标志。取

消句子独立性。C.动词,怜悯。动词,看重、推崇。D.副词,总共。故选D。

12.B,句意:先母对她很好。“抚”,爱护,此处为“对待”的意思。故选B。

13.D,A.授予官职,句意:授予我郎中的职位。/奉上,呈上,句意:恭谨

地写表呈报皇上来使您知道。B.书籍,句意:借来的图书堆满书架。/写字,句

意:有时靠着桌子学写字。C.做,举行,句意:(为了做)禊礼这件事。/高高的,

句意:兰亭这个地方有高峻的山峰,茂盛的树林,高高的竹子。D.役使,句意:

过去为官做事,都是为了吃饭而役使自己。/奴役,役使,句意:既然自己的心

灵为形体所役使。加点字含义相同。故选D。

14.C①连词,表修饰。句意:白云自然而然地从山峰飘浮而出。②连词,

表修饰。句意:树木欣欣向荣。③连词,表目的,译为“来”。句意:我端起酒

壶酒杯自斟自饮。④连词,表修饰。句意:姑且顺随自然的变化,度到生命的尽

头。⑤连词,表并列。句意:让我同外界断绝交游。⑥介词,译为“用”、“拿二

句意:向行人打听前面的路。⑦介词,译为“把”、“拿句意:农夫把春天到

了的消息告诉了我。⑧连词,表目的,译为“来二句意:观赏着庭树(使我)

露出愉快的神色。

①②④为连词,表修饰关系,不译;③⑧连词,表目的关系,译为“来”;

⑤连词,表并列关系,不译;

⑥⑦为介词,译为“把”、“拿故选C。

15.D①“仕”,名词做动词,做官。②“外”,名词做状语,在家外。③“一”,

数词的意动用法,把……看做一样。④“远”,形容词做动词,远离。⑤“上”,

名词做状语,从上面。⑥“日”,名词做状语,每天,每日。⑦“大”,形容词做

名词,大事。⑧“贤”,形容词做名词,贤士,贤才。⑨“傲”,形容词做名词,

傲世的情怀。⑩“觞”,名词做动词,喝酒。故选D。

16.B,A.状语后置句,正常语序为:其制于前稍异。无标志词的判断句。B.

均为状语后置句。正常语序为:于潭上得双石。正常语序为:于星火急。C.判断

句,“……也”表判断。无标志被动句。D.宾语前置句,正常语序为:复驾言兮

求焉。“见……于……”,表被动。故选瓦

(二)文言文阅读一(本题共5小题,13分)

17.B,A.全部正确。B.“听”,任从,“幸”,侥幸。句意:满足我微不足道

的心愿;侥幸逃脱罪责。C.“庶”,希望。句意:希望祖母刘氏能够侥幸。D.“逋”,

逃脱。句意:备我逃避命令,有意拖延,态度傲慢。故选B。

18.C,A.比;向。句意:比流星坠落还要急迫;这样看来我在陛下面前尽忠

尽节的日子还很长。B.推崇;怜悯。句意:不顾惜名声节操;怜悯我照顾母亲之

日苦短。C.两个“以”均为用。句意:晋朝是用孝道来治理天下的;用仁爱之心

胸怀天下的子民。D.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的。句意:我的进退;西山的太阳

将落。故选C。

19.A,A."由上级或中央经过考察、选取、试用考核再任命官职”错,察举

制的主要特征是由地方长官在辖区内随时考察、选取人才并推荐给上级或中央,

经过试用考核再任命官职。故选A。

20.B,“还以巧妙的叙事方式,来打动晋武帝”错误,从文中来看,主要还

是通过抒情来打动晋武帝。故选B。

21.(1)我们祖孙二人,互相依靠而维持生命,因此我的内心不愿停止奉养,

远离祖母。“更相”,相互;“是以”,因此;“区区”,自己的私情。

(2)母亲年事已高,尤其孤独苦楚。更应该担心她,体恤照顾她啊。“特”,

尤其;“恻怛”,担心;“钦恤”,体恤、照顾。

参考译文:

甲文:到了晋朝建立,我蒙受着清明的政治教化。前任太守逵,考察后推举

臣下为孝廉,后任刺史荣又推举臣下为优秀人才。臣下因为供奉赡养祖母的事无

人承担,辞谢不接受任命。朝廷又特地下了诏书,任命我为郎中,不久又蒙受国

家恩命,任命我为太子洗马。像我这样出身微贱地位卑下的人,担当侍奉太子的

职务,这实在不是我杀身捐躯所能报答朝廷的。我将以上苦衷上表报告,加以推

辞不去就职。但是诏书急切严峻,责备我逃避命令,有意拖延,态度傲慢。郡县

长官催促我立刻上路;州官登门督促,比流星坠落还要急迫。我很想遵从皇上的

旨意赴京就职,但祖母刘氏的病却一天比一天重;想要姑且顺从自己的私情,但

报告申诉不被允许。我是进退两难,十分狼狈。

我俯伏思量晋朝是用孝道来治理天下的,凡是年老而德高的旧臣,尚且还受

到怜悯养育,何况我的孤苦程度更为严重呢。况且我年轻的时候曾经做过蜀汉的

官,担任过郎官职务,本来就希望做官显达,并不顾惜名声节操。现在我是一个

低贱的亡国俘虏,十分卑微浅陋,受到过分提拔,恩宠优厚,怎敢犹豫不决而有

非分的企求呢?只是因为祖母刘氏寿命即将终了,气息微弱,生命垂危,早上不

能想到晚上怎样。臣下我如果没有祖母,就没有今天的样子;祖母如果没有我的

照料,也无法度过她的余生。我们祖孙二人,互相依靠而维持生命,因此我的内

心不愿废止奉养,远离祖母。

臣下我现在的年龄四十四岁了,祖母现在的年龄九十六岁了,臣下我在陛下

面前尽忠尽节的日子还长着呢,而在祖母刘氏面前尽孝尽心的日子已经不多了。

我怀着乌鸦反哺的私情,乞求能够准许我完成对祖母养老送终的心愿。我的辛酸

苦楚,并不仅仅被蜀地的百姓及益州、梁州的长官所亲眼目睹、内心明白,连天

地神明也都看得清清楚楚。希望陛下能怜悯我愚昧诚心,请允许我完成臣下一点

小小的心愿,使祖母刘氏能够侥幸地保全她的余生。我活着应当杀身报效朝廷,

死了也要结草衔环来报答陛下的恩情。臣下我怀着牛马一样不胜恐惧的心情,恭

敬地呈上此表来使陛下知道这件事。

乙文:圣朝,用孝道治理天下,朝廷不会容忍接纳不孝顺的人做官,用仁爱

之心胸怀天下的子民,普通百姓没有谁不感到有所收获。况且我侍奉过元朝,做

过元朝的臣子,侥幸逃脱罪责。母亲年事已高,尤其孤独苦楚。更应该担心她,

体恤照顾她啊。希望您圣明慈祥,能收回之前的诏命,怜悯我照顾母亲之日苦短,

让我完成奉养母亲给她养老送终的愿望吧!我和母亲一定擦亮眼睛,感恩清平盛

世,给您歌功颂德,感喟皇恩浩荡。

我今年四十九岁,母亲八十一岁,白发深居,多有不便,日落西山,时日不

多,如果抛弃亲人就职赴命,不孝顺的罪名更加深重。如果违背亲情来侍奉主上,

陛下您怎么会重用这样的人呢?果真能陪母亲享尽天伦,然后再就职尽忠,不仅

仅是成全了作为儿子的私心,也是圣朝用孝道治理天下的道理啊!

(三)文言文阅读二(本题共5小题,14分)

22.D,句意:萧翼奏道:“如果充当公家的使节,情义上说是没有理由得到

《兰亭》帖的。臣请求以私事出行到那儿去,需要王羲之、王献之的杂帖三四份。”

太宗依从他的请求,并把王羲之、王献之的帖交给了他。于是,萧翼改变冠戴,

换上民服到洛阳。

23.B,“途遇好友”错。倾盖:指途中相遇,停车交谈,双方车盖往一起倾

斜。形容一见如故或偶然的接触。并非是“途遇好友”。故选B。

24.C,“将王羲之、王献之的三四份杂帖送给了他”错误。根据原文“臣请

私行诣彼,须得二王杂帖三数通,太宗依给”可知,萧翼为了完成任务,需要二

王的杂帖为诱饵,太宗只是把王羲之、王献之的三四份杂帖借给萧翼,用来完成

任务,并非是送给萧翼。故选C。

25.(1)借以纵目观察,开畅胸怀,足以尽情享受所见所闻的乐趣,也足以

酣畅地抒发深渊高雅的情思。

(2)他多才多艺,富有权术、智谋,可以担当这个使命,一定会得到《兰

亭》帖。“负”,享有;“充”,担当;“获”,得到。

26.都抒发了人生苦短,情随事迁,欢乐易逝的感慨。

解析:孙绰的“耀灵纵辔,急景西迈,乐与时去,悲亦系之。往复推移,新

故相换,今日之迹,明复陈矣”,是说“太阳仿佛挥鞭纵马一般,急急地向西落

去,快乐随时间逝去,悲伤油然而生。循环往复,新旧交换,当下的景象,之后

也会变成陈迹”,抒发了人生苦短、情随事迁、欢乐易逝的感慨。

从选文(一)“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

岂不痛哉!”可知,作者王羲之也抒发了对人生短暂、情随事迁、欢乐易逝的感

慨。

参考译文:(二)

皇上对侍臣说:“王羲之的书法,是我特别珍爱的。王羲之的书法作品中,

没有赶得上《兰亭》帖的。我日夜操心,设法见到此帖。(《兰亭》帖对)这个到

了晚年的和尚又没有什么用处。如果找到一个有智慧、有谋略的人,让他设计谋

取此帖,就一定能得到。”尚书右仆射房玄龄奏说:“臣听说监察御史萧翼是梁元

帝的曾孙,如今籍贯在魏州莘县。他多才多艺,富有权术、智谋,可以担当这个

使命,一定会得到《兰亭》帖。”太宗就召见萧翼。萧翼奏道:“如果充当公家的

使节,情义上说是没有理由得到《兰亭》帖的。臣请求以私事出行到那儿去,需

要王羲之、王献之的杂帖三四份。”太宗依从他的请求,并把王羲之、王献之的

帖交给了他。于是,萧翼改变冠戴,换上民服到洛阳,随乘商船顺流而下,来到

越州。又穿上黄衣衫,极其宽大随便,很符合山东书生的身份。傍晚时分,他进

入寺庙,在廊虎间闲步,观赏着壁画。经过辨才的庭院,他在门前止步。辨才远

远看见萧翼,就问道:“哪儿的施主?”萧翼乘机上前作揖行礼说:“弟子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