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佛山市南海区房产交易所招考事业编人员考试笔试高频考点题库附答案解析_第1页
2022年佛山市南海区房产交易所招考事业编人员考试笔试高频考点题库附答案解析_第2页
2022年佛山市南海区房产交易所招考事业编人员考试笔试高频考点题库附答案解析_第3页
2022年佛山市南海区房产交易所招考事业编人员考试笔试高频考点题库附答案解析_第4页
2022年佛山市南海区房产交易所招考事业编人员考试笔试高频考点题库附答案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8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年佛山市南海区房产交易所招考事业编人员考试笔试高频考点题库附答案解析预祝考试顺利!一.综合题库(共1000题)1.能够欺骗你的,往往________那些经不起理性检验的谎言和假象,________那些被人刻意选择和过滤之后再告诉你的部分真相。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A.不是就是B.不是而是C.不但是而且是D.与其是不如是参考答案:B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关联词语的辨析和使用。解答这类题目需要首先阅读文段,明确空缺处前后分句之间的关系,然后根据选项进行排除。因此,考生必须熟记常考关联词及其表示的关系。通读句子可知,句中否定了“那些经不起理性检验的谎言和假象”,肯定了“那些被人刻意选择和过滤之后再告诉你的部分真相”。选项中能够表达此种并列关系的只有“不是……而是……”。故本题选B。2.从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的规律性(

)。A.AB.BC.CD.D参考答案:B解题思路:元素组成相似,优先考虑样式规律。观察发现,第一组图形中,第二幅图先顺时针方向旋转90度,再与第一幅图进行求异,得到第三幅图。第二组图形运用此规律,故?处应选择一个第二幅图先经过顺时针方向旋转90度,再与第一幅图进行求异的图形。只有B项符合。故正确答案为B。3.医院

之于(

)相当于

学校

之于

)。A.诊治——教学B.实验——手术C.医生——学生D.查房——课程参考答案:A解题思路:逐一代入选项验证。A项:医院的主要功能是诊治,医院是地点,功能是诊治,构成地点与功能的对应关系;学校的主要功能是教学,学校是地点,教学是功能,构成地点与功能的对应关系,前后逻辑关系一致,当选;B项:医院与实验没有明显的逻辑关系,手术与学校没有明显的逻辑关系,前后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C项:医生在医院里工作,医生是一种职业,构成地点与职业的对应关系;学生在学校里学习,但学生不是一种职业,前后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D项:查房是医院工作人员的一项工作,查房是动词;课程是学校教学的一项内容,课程是名词,前后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故正确答案为A。4.波音737飞机出现后的50年中,航空发动机的直径越来越大,所以新一代的737MAX系列不得不将发动机的安装位置向机翼的前方移动,并尽可能升高,但这又可能会使飞机在飞行中自动向上抬头,导致失速。为解决这一问题,737MAX新增MCAS(机动特性增强系统),在必要的时候实现飞机“自动低头”的功能。但有专家分析,最近737MAX机型接连发生两次空难,可见MCAS系统并不可靠。以下陈述如果为真,哪项可以作为专家的论据?A.不少执飞737MAX机型的飞行员并不熟悉新款MCAS系统,错误操作可能导致事故B.飞机传感器出现故障,使得MCAS接收到错误数据,进而不断执行“自动低头”的指令C.两次空难均显示飞行速度大幅超过限制,进而产生飞机结构无法承受的气动力D.两次空难均显示起飞后,飞行员与MCAS系统争夺控制权,但都没能阻止MCAS的“自动低头”功能,最终导致飞机俯冲参考答案:D解题思路:思路点拨:本题要求选择可以作为专家论据的一项,需首先明确专家的结论,专家的结论为“最近737MAX机型接连发生两次空难,可见MCAS系统并不可靠”,专家的论据需说明MCAS系统的确存在问题。专家的结论:最近737MAX机型接连发生两次空难,可见MCAS系统并不可靠。A项,指出737MAX发生空难的原因是飞行员不熟悉新款MCAS系统,属于另有他因,质疑了专家的结论,不能作为专家的论据。B项,指出737MAX发生空难的原因是飞机传感器出现故障,属于另有他因,质疑了专家的结论,不能作为专家的论据。C项,指出737MAX发生空难的原因是飞行速度大幅超过限制,属于另有他因,质疑了专家的结论,不能作为专家的论据。D项,指出飞行员与MCAS系统争夺控制权,但都没能阻止MCAS的“自动低头”功能,说明737MAX发生空难的确是MCAS系统造成,可以作为专家的论据。故本题选D。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型。根据提问方式中的“作为专家的论据”,确定为加强论证。第二步,找论点和论据。论点:最近737MAX机型接连发生两次空难,可见MCAS系统并不可靠。论据:无。第三步,辨析选项。A项:增加反向论据。该项指出是由于飞行员不熟悉MCAS系统的原因导致事故,而非MCAS系统不可靠,具有削弱作用。B项:增加反向论据。该项指出是由于飞机传感器出现故障导致事故,而非MCAS系统不可靠,具有削弱作用。C项:增加反向论据。该项指出是由于飞机飞行速度超过限制导致事故,而非MCAS系统不可靠,具有削弱作用。D项:增加论据。该项指出MCAS系统会和飞行员争夺控制权,同时还不能发挥很好的作用,所以MCAS系统不可靠,具有加强作用。因此,选择D选项。解题思路:第一步:找出论点和论据。论点:最近737MAX机型接连发生两次空难,可见MCAS系统并不可靠。论据:无。本题只有论点说的是MCAS系统并不可靠,则需补充论据加强论点,即证明MCAS系统不可靠。第二步:逐一分析选项。A项:该项说的是飞行员不熟悉新款MCAS系统,而错误操作可能导致事故,说明空难可能是由于飞行员错误操作导致的,而不是MCAS系统本身存在问题,可以削弱,无法加强,排除;B项:该项说的是飞机传感器出现故障使MCAS接收到错误数据,说明空难可能是由于飞机传感器出现故障导致的,而不是MCAS系统本身存在问题,可以削弱,无法加强,排除;C项:该项说的是两次空难均显示飞行速度大幅超过限制,进而产生飞机结构无法承受的气动力,说明空难可能是由于飞行速度大幅超过限制导致的,而不是MCAS系统本身存在问题,可以削弱,无法加强,排除;D项:该项说的是两次空难均显示MCAS系统主导了“自动低头”功能,最终导致飞机俯冲,说明MCAS系统就是空难产生的原因,加强论点,当选。故正确答案为D。5.甲、乙、丙、丁四人参加了法律知识竞赛问答活动,四人的平均分为82分,甲、乙、丙三人的平均分为80分,丙、丁二人的平均分为85分,那么丙的得分为:A.82分B.85分C.90分D.92分参考答案:A解题思路:根据题意可知,四人参加竞赛总得分分,甲、乙、丙三人竞赛总得分分,则丁竞赛得分分。丙、丁二人平均分为85分,丙竞赛得分分。故正确答案为A。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平均数问题。第二步,甲+乙+丙+丁的总分为82×4=328(分),甲+乙+丙的总分为80×3=240(分),那么丁的得分为328-240=88(分),丙+丁的总分为85×2=170(分),那么丙的得分为170-88=82(分)。因此,选择A选项。6.X型人才是按知识结构划分出来的一种新型人才类型。它用字母“X”形象地反映出这类人才的知识结构特点。其一,X型人才必须系统地掌握两门专业知识;其二,两门专业知识必须有明显的交叉点、结合部。X型人才比较适合做两种专业交叉结合的工作。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各项中属于X型人才的是:A.美国著名投资家查理·芒格有儿童一样的好奇心,又有一流科学家所具备的研究素质和科学研究方法,他的一生都有强烈的求知欲,几乎对所有的问题都感兴趣B.除绘画之外,达·芬奇在天文、物理、医学、建筑、军事、水利、地质等领域都有不朽的成就C.福克斯新闻频道的当家主持Geraldo

Rivera,毕业于布鲁克林法学院,他认为他的成功与在法学院学习期间获得的与人高效沟通的技巧,以及迅速找到问题核心的思维方法不无关系D.刘小萌上了一所军医大学学习临床医学,本科毕业后考取本校医学心理学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参加工作后在临床做慢性病人的心理干预参考答案:D解题思路:第一步,看提问方式,本题属于选是题。第二步,找关键信息。①必须系统地掌握两门专业知识;②两门专业知识必须有明显的交叉点、结合部。第三步,辨析选项。A项:好奇心并不是专业知识,不属于“系统地掌握两门专业知识”,不符合定义;B项:多门专业知识之间未体现“有明显的交叉点、结合部”,不符合定义;C项:沟通技巧和思维方法不是两门专业知识,不属于“系统地掌握两门专业知识”,不符合定义;D项:临床医学、医学心理学是两门专业知识,并且两门专业知识有交叉点,符合定义。因此,选择D选项。7.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突出地表现在(

)。A.社会意识可以超前于社会存在B.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有反作用C.社会意识反映社会存在D.社会意识诸形式之间的相互影响参考答案:B解题思路: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包括: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以及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三个方面。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首先,社会存在是社会意识的前提和基础;其次,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内容和形式;最后,社会存在的发展变化决定社会意识的发展变化。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从质的方面看,不同性质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起着不同性质的作用;从量的方面看,无论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什么性质的作用,都有程度深浅、范围大小等方式的不同。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的独立性,主要表现为:(1)社会意识的变化发展与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具有不完全同步性;(2)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是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最突出表现;(3)社会意识的发展具有历史继承性;(4)社会意识各种形式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A、C、D项本身说法正确,但不是最突出的表现。故正确答案为B。8.某部门新录用甲、乙、丙三名工作人员,他们各自的籍贯为江苏、安徽、浙江中的某个省。张红、李梅和王芹对他们的籍贯有如下猜测:张红:甲是浙江人,乙是安徽人,丙也是浙江人;李梅:甲是浙江人,乙是江苏人,丙不是江苏人;王芹:甲是江苏人,乙是浙江人,丙也是江苏人。已知,对甲、乙、丙的籍贯,上述三人均猜对1个,猜错2个。根据以上信息,以下哪项是可能的?A.甲是江苏人,乙是安徽人,丙是浙江人B.甲是浙江人,乙是江苏人,丙是江苏人C.甲是安徽人,乙是浙江人,丙是江苏人D.甲是江苏人,乙是安徽人,丙是安徽人参考答案:D解题思路:题干条件不确定,优先采用代入法。将A项代入,张红所说的第一句话错误,后面两句正确,不符合题干要求“猜对1个,猜错2个”,排除;将B项代入,张红所说的第一句话正确,后面两句错误;李梅前两句正确,最后一句话错误,不符合题干要求“猜对1个,猜错2个”,排除;将C项代入,张红所说的三句话均错误,不符合题干要求“猜对1个,猜错2个”,排除;将D项代入,张红第二句话正确其余错误;李梅第三句话正确其余错误;王芹第一句话正确其余错误,符合题干要求,当选。故正确答案为D。解题思路:题干涉及工作人员、籍贯,并给出三个猜测,要求选出工作人员可能的籍贯。如果直接推理比较耗时,可以使用代入法解题,将选项代入题干,如果与题干条件产生矛盾,则排除。代入A项,张红猜对2个,与“三人均猜对1个,猜错2个”矛盾,排除。代入B项,李梅猜对2个,与“三人均猜对1个,猜错2个”矛盾,排除。代入C项,张红、李梅全部猜错,王芹猜对2个,与“三人均猜对1个,猜错2个”矛盾,排除。代入D项,三人均猜对1个,猜错2个,符合题干条件,当选。故本题选D。9.为描述物质状态有时会采用英文字母来表示,下列字母代表的状态对应不正确的是(

)。A.气体——gB.固体——sC.液体——lD.溶液——a参考答案:D解题思路:本题考查科技常识。物质状态是指一种物质出现不同的相,由分子、

原子构成,通常所见的物质有三态:气态、液态、固态。常见的物体状态表示符号为:固态——s(solid);液态——l(liquid);气态——g(gas);溶液——aq(aqua)。因此,ABC选项正确,D项错误。

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D。10.“闪婚”是指男女双方恋爱不到半年就结婚。某研究机构对某市法院审理的所有离婚案件做了调查。结果显示,闪婚夫妻3年内起诉离婚的比例远远高于非闪婚夫妻。由此,该研究机构认为闪婚是目前夫妻离婚的一个重要原因。

下列哪项如果为真,最能削弱以上论证?

A.调查发现,离婚最快的夫妻常常不是闪婚夫妻

B.到该市民政部门办理的协议离婚案件占该市离婚案件总量的70%

C.调查显示,闪婚夫妻婚后感情更加融洽

D.调查显示,恋爱时间过长的夫妻离婚率高于闪婚夫妻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本题要求选择最能削弱题干结论的一项,需首先明确题干的论证结构,找到论据和论点。题干通过研究机构对某市法院审理的所有离婚案件的调查得出论点,即闪婚是目前夫妻离婚的一个重要原因,要削弱这一结论,只需说明研究机构的调查不够科学合理即可。题干论点:闪婚是目前夫妻离婚的一个重要原因。论据:闪婚夫妻3年内起诉离婚的比例远远高于非闪婚夫妻。

A项,讨论的是离婚速度快慢,题干讨论的是离婚率和离婚的原因,属于无关项。

B项,指出离婚更多的是协议离婚而非起诉离婚,说明研究机构的调查样本不够科学合理,所以不能由起诉离婚的闪婚夫妻多就得出闪婚是离婚的重要原因,削弱了题干结论。

C项,讨论的是闪婚夫妻的婚后感情,题干讨论的是离婚率和离婚的原因,属于无关项。

D项,恋爱时间过长的夫妻离婚率高于闪婚夫妻,可能二者的离婚率都很高,都是离婚的重要原因。

故本题选B。

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型。

根据提问方式中的“削弱”,确定为削弱论证。

第二步,找论点和论据。

论点:闪婚是目前夫妻离婚的一个重要原因。

论据:闪婚夫妻3年内起诉离婚的比例远远高于非闪婚夫妻。

第三步,辨析选项。

A项:无关选项。该项讨论的是离婚速度快慢,题干讨论的是离婚率和离婚的原因,论题不一致,排除。

B项:增加反向论据。该项指出离婚更多的是协议离婚而非起诉离婚,所以不能由起诉离婚的闪婚夫妻多就得出闪婚是离婚的重要原因,具有削弱作用。

C项:不明确项。“闪婚夫妻感情融洽”虽然有闪婚不易离婚的意思,但不能否定闪婚会导致离婚,也不能否定它是离婚的一个重要原因,不具有削弱作用。

D项:不明确项。“恋爱时间过长的夫妻离婚率高于闪婚”,可能二者的离婚率都很高,那么就都是离婚的重要原因,不具有削弱作用。

因此,选择B选项。

解题思路:第一步:找到论点论据。

论点:闪婚是目前夫妻离婚的一个重要原因,

论据:闪婚夫妻三年内起诉离婚的比例远远高于非闪婚夫妻。

第二步:逐一分析选项。

A项:离婚速度快慢与题干论点讨论的离婚的原因无关,属于无关选项,排除;

B项:协议离婚案件比例大,则说明起诉离婚案件比例小,它没有代表性,通过论据起诉离婚的情况不能推出论点整体离婚的原因,拆桥削弱,当选;

C项:婚后感情融洽与离婚原因没有必然关系,属于无关选项,排除;

D项:加入了别的对象,但是不能说明闪婚就不是夫妻离婚的一个重要原因,可能两者的离婚率都很高,属于不明确选项,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B。11.杜甫在诗《赠卫八处士》中写道:“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其中的“参与商”指的是:A.人名B.星宿名C.动物名D.物品名参考答案:B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文学知识。第二步,参与商指的是参星与商星,二者在星空中此出彼没,古人以此比喻彼此对立,不和睦、亲友隔绝,不能相见、有差别;有距离。“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的意思是人生旅途常有别离不易相见,就像参星与商星实在难得相遇。因此,选择B选项。12.A.B.C.D.参考答案:B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题干符号间关系。从相同符号的位置入手:位置1、6、7的符号相同;位置2、4的符号相同。并且3、5位置上的符号不同。第二步:判断选项符号间关系。A项:位置1、6、7的符号相同,位置2、4的符号相同,位置3、5的符号也相同,与题干不一致,排除;B项:位置1、6、7的符号相同,位置2、4的符号相同,位置3、5的符号不相同,与题干一致,当选;C项:位置2、4的符号不相同,与题干不一致,排除;

D项:位置1、6、7的符号相同,位置2、4的符号相同,位置3、5的符号也相同,与题干不一致,排除。故正确答案为B。13.从所给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的规律性:A.AB.BC.CD.D参考答案:B解题思路:解法一:元素组成不同,无明显属性规律,考虑数量规律。观察发现,图形出现多边形,考虑数线,线数量依次为:4、9、8、7,无规律,但是外轮廓的线条数依次为:3、4、5、6,呈递增规律,所以“?”处图形外轮廓的线条数应该为7。四个选项的外轮廓线条数分别为4、7、8、8,只有B选项符合规律。故正确答案为B。解法二:元素组成不同,无明显属性规律,考虑数量规律。观察发现,图形出现多边形,考虑数线,线数量依次为:4、9、8、7,无规律。同时发现,图形多次出现线条交叉的情况,考虑数点,点数量依次为:3、8、7、6,因此发现题干每幅图的线数量与点数量的差都是1。四个选项线数量与点数量的差分别为:1、2、0、4,只有A选项符合规律。故正确答案为A。备注:本题不严谨,但是外轮廓的线条数3、4、5、6,呈等差数列的规律,不太可能是巧合,且这个规律更加直观明确,应该是出题人精心设计过的,所以我们粉笔更倾向通过外框边数选到B项。14.春秋∶寒暑∶一年A.妇孺∶老幼∶生命B.荏苒∶蹉跎∶岁月C.东西∶南北∶方向D.冷热∶干湿∶温度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干逻辑关系。“一年”由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组成,“寒暑”指冬夏,“春秋”与“寒暑”属于并列关系,二者与“一年”属于包容关系中的组成关系。第二步,辨析选项。A项:“妇孺”当中的“妇”是妇女的意思,与“老幼”有交集,二者属于交叉关系,排除;B项:“荏苒”指时间渐渐过去,常形容时光易逝,与“岁月”属于主谓关系,“蹉跎”指光阴白白地过去,与“岁月”属于主谓关系,排除;C项:“方向”由“东西”和“南北”组成,“东西”和“南北”属于并列关系,二者与“方向”属于包容关系中的组成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一致,符合;D项:“冷热”用来形容“温度”的高低,二者属于对应关系,“干湿”用来形容湿度的大小,并非形容“温度”,排除。因此,选择C选项。15.太多的

,使得孩子缺乏自主;太多的

,使得孩子难以承受;太多的

,使得孩子失去动力;太多的

,使得孩子不知约束。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A.关爱满足享受溺爱B.干预期望责备迁就C.唠叨攀比反思许诺D.在意计划躲避表扬参考答案:B解题思路:第一空,“使得”表明横线前后为因果关系,横线处对应“缺乏自主”,即不能自由的选择行为,对应B项“干预”,即参与本未参与的事情。

A项“关爱”、C项“唠叨”、D项“在意”均和“缺乏自主”无关,无法形成因果关系,排除。第二、三、四空,代入B项验证,“期望”太多会导致孩子难以承受,“责备”太多会导致孩子失去动力,“迁就”太多会导致孩子不知约束,代入后均可与后文形成对应,当选。故正确答案为B。【文段出处】《教育出一个优秀的孩子,就是投资自己的后半生》解题思路:第一步,阅读文段,分析横线处和其后句子的逻辑关系。第二步,先看第一空,所填词语应与“缺乏自主”呼应,表达父母对孩子的事情管得过多之意,排除不符合文意的A、C、D。第三步,验证其他空。第一空,所填词语与“缺乏自主”相对应,强调家长对孩子管得过多,使孩子失去了自由。“关爱”“唠叨”“在意”不能体现这一层意思,排除A、C、D。“干预”填入符合文意。验证第二空,“太多的期望”与“难以承受”的结果对应。第三空,“太多的责备”和“失去动力”的结果也对应。第四空,与“不知约束”相对,应该是家长过于纵容孩子的行为,“迁就”与此意思吻合。故本题选B。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第一空。根据“使得孩子缺乏自主”可知,前后是因果关系。A项“关爱”形容关心爱护,符合文意。B项“干预”指干涉,过问,符合文意。C项“唠叨”指闲聊或漫无目的地说个不停,也会对孩子的自主性带来影响,符合文意。而D项“在意”指的是留心,注意,不符合文意,排除D项。第二步,分析第二空。“太多的________,使得孩子难以承受”,同样是因果关系。A项“满足”指对某一事物感到已经足够,与“难以承受”无法构成因果关系,排除A项。B项“期望”指对人或事物的未来有所等待和希望,即期望越高孩子压力越大,符合文意。C项“攀比”指不顾自己的具体情况和条件,盲目与高标准相比,也可能给孩子带来压力,符合文意。第三步,分析第三空。“太多的________,使得孩子失去动力”,同样是因果关系。B项“责备”指批评,指摘,可以理解为对孩子有太多的批评,孩子可能有逆反心理进而失去动力,符合文意。C项“反思”指反省,与“孩子失去动力”这一结果没有关系,排除C项。答案锁定B选项。第四步,验证第四空。“迁就”指降低要求,曲意将就,“太多的迁就,使得孩子不知约束”符合文意。因此,选择B选项。16.(

)对于教师相当于(

)对于树木A.学生小鸟B.校长小草C.医生鲜花D.学校森林参考答案:D解题思路:分别将选项代入题干,分析词项间的逻辑关系,前后关系一致的即为正确选项。代入A项,教师教学生,小鸟在树上栖息,前后关系不同。代入B项,教师和校长为交叉关系,小草和树木是并列关系,前后关系不同。代入C项,教师和医生为并列关系,广义的树木包括鲜花,二者不是并列关系。代入D项,教师在学校里;树木在森林里,前后关系相同。故本题选D。17.400,360,200,170,100,80,50,(

)A.10B.20C.30D.40参考答案:D解题思路:第一步,项数较多,考虑多重数列。第二步,观察数列发现,可两两分组,400-360=40,200-170=30,100-80=20,组内两两做差得到的数列是公差为﹣10的等差数列,下一项为20-10=10,所求项为50-10=40。因此,选择D选项。18.常用的输入设备有:A.键盘B.鼠标C.扫描仪D.绘图仪参考答案:ABC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计算机网络知识。第二步,输入设备是向计算机输入数据和信息的设备。键盘,鼠标,摄像头,扫描仪,光笔,手写输入板,游戏杆,语音输入装置等都属于输入设备。因此,选择ABC选项。D项:输出设备是计算机硬件系统的终端设备,用于接收计算机数据的输出显示、打印、声音、控制外围设备操作等。常见的输出设备有显示器、打印机、绘图仪、影像输出系统、语音输出系统、磁记录设备等。所以,绘图仪处于输出设备的一种,而不是输入设备。D项错误。19.劳动合同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或者劳动合同期限不满三个月的,不得约定试用期。(

)0.正确1.错误参考答案:0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劳动法。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十九条第三款规定:“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或者劳动合同期限不满三个月的,不得约定试用期。”故表述正确。20.(

对于

熟练

相当于

敏捷

对于

)A.熟悉;迅速B.操作;迅捷C.谙熟;灵动D.娴熟;灵敏参考答案:D解题思路:分别将选项代入题干,确定逻辑关系。A项:“熟悉”指知道得清楚,“熟练”指精熟老练,二者无明显逻辑关系,“敏捷”指“迅速”而灵敏,与“迅速”属于近义关系,前后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B项:“熟练”与“操作”属于偏正关系,“迅捷”指迅速“敏捷”,与“敏捷”属于近义关系,前后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C项:“谙熟”指熟悉,与“熟练”无明显逻辑关系,“灵动”指活泼不呆板,富于变化,与“敏捷”无明显逻辑关系,排除;D项:“娴熟”形容对某种事物或工作很“熟练”,与“熟练”属于近义关系,“灵敏”指反应快,能对极其微弱的刺激迅速反应,与“敏捷”属于近义关系,前后逻辑关系一致,符合。因此,选择D选项。21.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逸闻轶事B.箭拔弩张C.忧柔寡断D.纷至踏来参考答案:A解题思路:第一步,A项没有错别字。第二步,B项“箭”改为“剑”。第三步,C项“忧”改为“优”。第四步,D项“踏”改为“沓”。因此,选择A选项。逸闻轶事:指世人不在知道而感兴趣的传闻和故事。剑拔弩张:指形势紧张,一触即发。优柔寡断:犹疑;不果断。纷至沓来:纷纷到来;连续不断地到来。22.木俑源于战国楚地。汉代木俑集中出土于甘肃、四川、两湖和江苏。江苏出土的汉代木俑类型多样,有仪仗俑、侍俑、伎乐俑以及动物俑,显示出楚文化的重要影响,江苏木俑制作延续了楚国木俑制作方法,但在线条刻画上整体偏圆润,在发饰、服饰等方面,也与楚俑表现出明显差异,在木俑组合上,西汉早、中期木俑以兵士类仪仗俑为主,侍俑为辅,有一定数量的乐舞俑;中晚期以生活类俑为主,舞俑、乐俑基本消失;部分汉墓仅出现动物俑,楚俑“镇墓兽”职能在汉代木俑中已经淡化。关于江苏汉代木俑,下列说法与原文不符的是:A.受到楚文化的影响B.制作方法与楚俑类似C.外形与楚俑存在差异D.没有“镇墓兽”俑参考答案:D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将选项与文段一一对应。

第二步,辨析选项。A项对应“显示出楚文化的重要影响”,符合原文。B项对应“江苏木俑制作延续了楚国木俑制作方法”,符合原文。C项对应“但在线条刻画上整体偏圆润,在发饰、服饰等方面,也与楚俑表现出明显差异”,符合原文。D项对应“楚俑‘镇墓兽’职能在汉代木俑中已经淡化”,原文说的是“镇墓兽”的职能淡化,而不是没有“镇墓兽”,属于曲解文意,与原文不符。因此,选择D选项。23.王某开车违章被交警张某拦住,当场罚款100元,下列对本案分析正确的选项是:A.当场罚款至少应当是由两位民警在场B.罚款100元应当适用一般处罚程序C.交警张某对王某当场罚款100元合法D.交警张某在征得王某同意后,可以当场罚款100元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道路交通安全法知识。第二步,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一百零七条,对道路交通违法行为人予以警告、二百元以下罚款,交通警察可以当场作出行政处罚决定,并出具行政处罚决定书。故交警张某对王某当场罚款100元合法。C项正确,当选。因此,选择C选项。A项:王某开车违章被交警张某拦住,被当场罚款100元的行政处罚,适用于简易程序,简易程序不需要由两位民警在场。A项错误,因此不当选。B项:根据法律的相关规定,作出当场处罚决定的适用于简易程序。罚款100元,是当场作出的,应当适用简易程序,故罚款一百元适用一般程序说法错误。B项错误,因此不当选。D项:行政处罚是行政主体单方面的行政行为,不需要征得行政相对人的同意。交警张某在征得王某同意后,可以当场罚款100元,说法错误。D项错误,因此不当选。24.研究人员完成了两项记忆实验,实验一中参试者学习40组单词,实验二中参试者学习一系列手指信号。两实验中,只告诉一半参试者10小时后将接受测试,实际上所有参试者都将接受测试。只安排一部分参试者在学习和测试之间小睡。结果发现,睡觉组参试者比不睡觉组参试者表现更好;事先被告知要进行测试的参试者,测试成绩也比较高。因此,研究人员认为,睡眠有助于大脑储存对将来有用的记忆信息。如果以下各项为真,最能反驳该结论的一项是:A.实验一中参试者都是记忆力较好的、在某语言专业学习的年轻人B.有些被告知要进行测试的参试者,小睡时没有睡着,他们无意识地在大脑中复习所学过的内容C.安排小睡时间的参试者,均为年龄较小的少年,而众所周知,人在少年时期的记忆力比较好D.实验二中部分小睡的参试者以放松的心态参加考试,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本题要求选择最能反驳题干结论的一项,需首先明确题干的论证结构,找到论据和论点。题干通过记忆实验得出结论,即“睡眠有助于大脑储存对将来有用的记忆信息”。要反驳该结论,可以说明实验结果是另有他因。题干由“睡觉组参试者比不睡觉组参试者表现更好,事先被告知要进行测试的参试者测试成绩也比较高”推出“睡眠有助于大脑储存对将来有用的记忆信息”。A项,指出实验一中参试者的整体情况,而非一个实验中部分参试者的情况,不能反驳题干结论。B项,指出有些参试者没睡着,但有些参试者的情况对题干结论的反驳力度较弱。C项,指出安排小睡的参试者均为年龄较小的少年,而人在少年时期的记忆力比较好,说明实验结果是另有他因,反驳了题干结论。D项,指出实验二部分参试者心态放松,但部分参试者的情况对题干结论的反驳力度较弱。故本题选C。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型。根据提问方式中的“反驳”,确定为削弱论证。第二步,找论点和论据。论点:睡眠有助于大脑存储对将来有用的记忆信息。论据:研究人员完成了两项记忆实验,结果发现,睡觉组参试者比不睡觉组参试者表现更好;事先被告知要进行测试的参试者,测试成绩也比较高。第三步,辨析选项。A项:削弱论据。该项指出安排小睡的参试者都是记忆力较好的少年,说明不一定是睡眠起到了作用,而有可能是参试者本身具有较强的记忆力,具有削弱作用。B项:不明确项。该项只提到实验二中部分小睡的参试者,但是仅仅能说明一部分参试者,并不能完全说明两组测试者的整体情况,不具有削弱作用。C项:不明确项。该项只提到实验一中的参试者,不能完全说明两组测试者在两次实验中的整体情况,不具有削弱作用。D项:不明确项。该项只提到有些被告知要进行测试的参试者情况,不能完全说明两组测试者在两次实验中的整体情况,不具有削弱作用。因此,选择A选项。解题思路:本题为削弱题型。第一步:找到论点论据。论点:睡眠有助于大脑储存对将来有用的记忆信息。论据:研究人员进行了两项记忆实验,结果发现,睡觉组参试者比不睡觉参试者表现更好;事先被告知要进行测试的参试者,测试成绩也比较高。第二步:逐一分析选项。C项中安排小睡的被试者都是记忆力较好的少年,这说明该组在睡眠后测试结果更好,有可能是因为被试者本身记忆力好,而不一定是睡眠起的作用,削弱了论点,是本题答案。A项只提到实验一中的参试者;B项只提到有些被告知要进行测试的参试者;D项只提到实验二中部分小睡的参试者,这些都只代表睡觉组参试者及事先被告知要进行测试的参试者中的一部分,不能完全说明两个参试者的整体情况,无法有力地反驳论点。故正确答案为C。25.2017年9月22日,我国新一代远洋综合科考船“科学号”在执行任务中,在南海海域首次发现了裸露在海底的“可燃冰”。下列关于可燃冰的说法,正确的是:A.可燃冰是无机化合物B.可燃冰是一种黑色固体C.可燃冰的主要成分是乙烷D.可燃冰又称“天然气水合物”参考答案:D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化学知识。第二步,可燃冰,又称“天然气水合物”。是分布于深海沉积物或陆域的永久冻土中,由天然气与水在高压低温条件下形成的类冰状的结晶物质。1体积“可燃冰”可贮载100~200体积的天然气。因此,选择D选项。A项:可燃冰又称天然气水合物,是有机化合物,其主要成分是甲烷。天然气水合物在自然界广泛分布在大陆永久冻土、岛屿的斜坡地带、活动和被动大陆边缘的隆起处、极地大陆架以及海洋和一些内陆湖的深水环境。A项错误。B项:可燃冰通常存在于岩石的孔隙或裂隙中,呈分散状、结核状、层状或块状产出,其颜色随分子结构的不同而有白色、淡黄色、琥珀色和暗褐色等多种。B项错误。C项:可燃冰是天然气与水的化合物,主要成分是甲烷。燃烧后几乎不产生任何残渣,污染比煤、石油、天然气都要小得多。C项错误。26.有一则报道说:那些认为动物园安全管理措施已十分齐备的人,面对下面的新闻报道应当清醒了。昨天,一名男子掉入猴山中,幸而管理人员及时赶到,驱散猴群,将该男子送往医院抢救,才没酿成严重后果。因此,应进一步健全动物园的安全措施。以下哪项能够最有效地反驳上述报道的观点?A.据报道,该男子是具有自杀倾向的抑郁症患者B.该男子落入猴山是极其偶然的事件,该动物园已有十年未发生此类事件C.该动物园已经建立突发事件应急处理体系,管理人员具有快速反应能力D.该动物园的安全措施已通过有关部门的验收,目前仍处于安全状态之下参考答案:A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型。根据提问方式中的“反驳”,确定为削弱论证。第二步,找论点和论据。论点:应进一步健全动物园的安全措施。论据:昨天,一名男子掉入猴山中,幸而管理人员及时赶到,驱散猴群,将该男子送往医院抢救,才没酿成严重后果。第三步,辨析选项。A项:增加反向论据。男子是具有自杀倾向的抑郁症患者,掉入猴山的原因是男子具有自杀倾向,而不是动物园安全设施的问题,具有削弱作用。B项:增加论据。即便是偶然事件,但是也说明动物园的安全措施有一定问题,具有加强作用。C项:无关选项。选项论述动物园已经建立突发事件应急处理体系,与论点应进一步健全动物园的安全措施无关,论题不一致,排除。D项:不明确项。目前仍处于安全状态之下是人为界定,是否需要进一步健全不明确,不具有削弱作用。因此,选择A选项。27.为了躲避日军的搜捕,王鲁

成一个有钱商人,最后顺利脱险。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化装B.假演C.化身D.假装参考答案:A解题思路:题干中“王鲁”将自己假扮、伪装成“有钱商人”,目的在于让日军认不出自己本来的身份,因此对应A项,“化装”是指改变装束、容貌,假扮。目的是为了混淆外形,让别人认不出自己的本来身份,而认同此时所装扮成的身份。符合题意,当选。B项,“假演”侧重强调虚假的表演,与文意不符,排除。C项,“化身”指人或事物所转化的种种形象,体现不出“假扮”之意,排除。D项,“假装”指故意表现出一种动作、表情或情况来掩饰真相,无法体现出身份的转变,排除。故正确答案为A。28.下列哪一选项描述的是竞争关系:A.鹬蚌相争B.不见兔子不撒鹰C.螳螂捕蝉,黄雀在后D.鸠占鹊巢参考答案:D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生物知识。第二步,竞争关系: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相互争夺资源、空间等的现象。如杂草和农作物争夺养料和生存空间。成语中“鸠占鹊巢”中的鸠指的是红脚隼,红脚隼经常强占喜鹊的巢,两者为竞争关系。鸠占鹊巢,比喻强占别人的住屋。出自《诗经·召南·鹊巢》。因此,选择D选项。生物因素是指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自然界中的每一种生物,都受到周围其他生物的影响,包括捕食、寄生、共生、竞争、合作等关系。①捕食关系: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作为食物的现象。如七星瓢虫与蚜虫。②寄生关系:一种生物生活在另一种生物的体内或体表,并且从这种生物的体内或体表摄取营养物质维持生存的现象。如水蛭寄生在牛等牲畜体内、菟丝子寄生在其他植物上。③共生关系: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相互有利,离开后一方或双方都难以生存的现象。如清洁虾在鱼类的体表.以吞食细菌为生。④竞争关系: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相互争夺资源、空间等的现象。如杂草和农作物争夺养料和生存空间。⑤合作关系:两种生物共同生活在一起,彼此互为有利的生活关系.两者彼此分开后仍能独立生活。如寄居蟹和海葵。A项:鹬是一种水鸟,常在浅水边或水田中捕食小鱼、昆虫、河蚌等。鹬以蚌为食,两者为捕食关系。A项错误。B项:兔子与鹰是捕食关系。B项错误。C项:蝉与螳螂、螳螂与黄雀都是捕食关系。C项错误。29.与先进轨道交通国家比,国内APM等自动导向轨道交通系统占比还较小;因此,在未来的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中,将形成包括APM在内的多制式轨交系统。那么________,鉴于APM300型无司机胶轮列车的“小编组、大密度、高灵活”特点,将来势必在国内机场摆渡线、城市远郊社区轨交线,景区及大型娱乐园观光线,乃至三四线城市轨道交通系统中________,遍地开花。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A.莫此为甚大展拳脚B.毋庸置疑大马金刀C.未定之天大有可观D.不言而喻大有作为参考答案:D解题思路:第一步,阅读文段,第一空可根据后文逻辑关系找到对确定答案有帮助的提示信息,由此排除错误选项。第二步,通过辨析第二空成语的含义,选择与句意最契合的一项。第一空,由句意及后面的“势必”可知,第一空所填词语应表示一种确定性。“莫此为甚”指某件事情厉害、严重的程度,“未定之天”比喻事情还没有着落或还没有决定。二者填入均不合适,排除A、C。“毋庸置疑”“不言而喻”都含有肯定之意,符合文意。第二空,“大马金刀”形容豪爽,气派大;也形容说话直率锋利,不留情面。不能用来形容APM300型列车在交通系统中广阔的应用前景,排除B。“大有作为”能够极大地发挥作用,做一番贡献,填入符合句意。故本题选D。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第一空。根据上文语境“将形成多制式轨交系统”和下文语境“将来势必”可知,上下文语义承接,第一空填入词语应有表示顺承或自然而然得到的意思。A项“莫此为甚”指某件事情严重、厉害的程度,不符合文意,排除A项。C项“未定之天”比喻事情还没有着落或还没有决定,不符合文意,排除C项。B项“毋庸置疑”事实明显或理由充分,不必怀疑;D项“不言而喻”指不用说就可以明白,形容道理很浅显。两者均符合文意。第二步,分析第二空。根据下文语境“遍地开花”可知,第二空填入词语意思应与之类似,形容事物到处涌现或普遍发展。B项“大马金刀”形容豪爽,气派大,也可以形容说话直率锋利,不留情面,搭配不当,排除B项。D项“大有作为”意思是能够充分发挥才能,做出很大成绩,符合文意。因此,选择D选项。解题思路:第一空,由“在未来的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中,将形成包括APM在内······”、“鉴于APM······的特点,将来势必在······中遍地开花”可知,横线处表示作者对APM300型列车发展前景持积极肯定的态度,B项“毋庸置疑”指事实明显或理由充分,不必怀疑;D项“不言而喻”指不用说就可以明白,形容道理很浅显,均符合文意。A项“莫此为甚”没有什么能超过这个的了,多指不良倾向或形势严重,与文段感情色彩不符,排除;C项“未定之天”比喻事情还没有着落或还没有决定,与文意相悖,排除。第二空,横线处所填成语与“遍地开花”构成并列关系,含义相近,“遍地开花”比喻好的事物到处涌现或普遍发展,因此横线处也要表达出发展好的意思,D项“大有作为”指能够充分发挥才能,做出很大成绩,符合文意,当选。B项“大马金刀”形容豪爽,气派大,或形容说话直率锋利,不留情面,无法与“遍地开花”构成并列,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D。30.下列对诗句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清镜览衰颜”抒发了诗人看到衰老容颜后壮志未酬的悔恨

B.“洒空”摹写动态,描绘雪花纷纷扬扬、漫空飞舞之态

C.“积素”写静,写的是地面上已积起厚厚的一层白雪

D.“深巷静”“广庭闲”不仅渲染雪夜里深巷、广庭环境的清寂,同时也传达出诗人的心境

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第一步,审题干,找出对诗句理解不恰当的一项。

第二步,辨析选项。A项“清镜览衰颜”写出诗人看到衰老容颜后,油然而生迟暮之感,并未体现“壮志未酬的悔恨”,理解不恰当。B项、C项和D项均理解正确。

因此,选择A选项。

31.目前,各地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推出“租购同权”政策,明确赋予符合条件的承租人享有就近入学等公共服务权益,保证租购同权,让广大人民群众早日实现安居宜居。这一政策规定(

)。A.能够更好地保障和维护公民的发展权B.有助于保障公民基本政治权利的实现C.消除了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制度性障碍D.扩大公民权利以充分发扬民主参考答案:A解题思路:本题与政治权利无关,BD项排除;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障碍是多方面的,题目仅提及的是教育方面的一个部分,运用消除的说法过于绝对,C项排除;发展权是个人、民族和国家积极、自由和有意义地参与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发展并公平享有发展所带来的利益的权利。故正确答案为A。32.(本题已过时)我国已经探明含量的矿产有(

)。A.137种B.138种C.157种D.147种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本题考查社国情社情。我国矿产资源丰富,已经探明储量的有157种,其中钨、锑、稀土、钼等探明储量居世界首位。故正确答案为C。注:此题已过时,无正确答案,本题仅供参考。33.从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的规律性。A.AB.BC.CD.D参考答案:B解题思路:观察发现,题干中图形都存在空白区域,优先考虑图形的封闭区域数。题干图形的封闭区域数依次是3、4、5、6,因此问号处图形的封闭区域数应该为7。故本题选B。34.(1)主演带病演出并获广泛好评(2)主演因病缺席了几次排练(3)节目效果因此受到影响(4)话剧社加紧排练节目(5)话剧社接到汇报表演的通知下列选项中排序正确的是:(

)A.5-1-2-3-4B.4-5-3-1-2C.2-3-1-5-4D.5-4-2-3-1参考答案:D解题思路:第一步:先确定逻辑关系最为明显的逻辑顺序。观察题干,五个事件主要围绕话剧社汇报表演的事件展开。逻辑关系先后顺序比较明显的是事件(1)(2)(3),应先是主演生病缺席排练,从而导致节目效果受影响,后主演带病演出重新获得好评,应此顺序是(2)(3)(1),排除A、B项。第二步:逐一对照选项并判断正确答案。根据第一步,C、D两项符合,判断(5)(4)是首项还是尾项,话剧社接到汇报表演通知后,话剧社加紧排练,在排练中出现主演生病事件,故(5)(4)应在前面,排除C项。故正确答案为D。35.细菌是所有生物中数量最多的一种,下列属于细菌的是:A.螺旋藻B.噬菌体C.乳酸菌D.酵母菌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生物医学知识。第二步,细菌是生物的主要类群之一,属于细菌域、细菌界。也是所有生物中数量最多的一类。细菌的形状相当多样,主要有球状、杆状,以及螺旋状。细菌也对人类活动有很大的影响。一方面,细菌是许多疾病的病原体,然而,人类也时常利用细菌,例如乳酪及酸奶和酒酿的制作,乳酸菌属于细菌。因此,选择C选项。A项:螺旋藻是植物,不属于细菌。A项错误。B项:噬菌体是病毒,不属于细菌。B项错误。D项:酵母菌是真菌,不属于细菌。D项错误。36.(

)对于聚集之处相当于捷径对于(

)A.荟萃取巧之思B.渊薮速成之法C.辐辏入门之路D.囹圄提升之梯参考答案:B解题思路:本题需要结合代入排除法进行解题,将选项中的词项依次代入题干括号中,构成两组词项,并分析这两组词项的关系,前后关系一致的即为正确答案。代入A项,荟萃比喻英俊的人物或精美的东西汇集,聚集之处是指聚集的地方,二者没有必然联系;捷径比喻能较快地达到目的的巧妙手段或办法,取巧之思是指取巧的想法,二者没有必然联系,前后关系不一致。代入B项,渊薮比喻人或事物聚集的地方,即聚集之处;捷径即速成之法,前后关系一致。代入C项,辐辏指人或物像车辐集中于车毂一样聚集,聚集之处是指聚集的地方,二者没有必然联系;捷径比喻能较快地达到目的的巧妙手段或办法,入门之路是初步学会某些知识或技能的途径,二者没有必然联系,前后关系不一致。代入D项,囹圄指监狱,是罪犯的聚集之处;捷径比喻能较快地达到目的的巧妙手段或办法,提升之梯指提升的借助物,二者没有必然联系,前后关系不一致。故本题选B。37.在数列2,3,5,6,8,9,11,……中,第2018项被11除所得余数为:A.2B.4C.5D.7参考答案:A解题思路:第一步,考虑多重数列,奇数项、偶数项各自成规律。奇数项:2,5,8,11……是公差为3的等差数列;偶数项:3,6,9,12……是公差为3的等差数列。第二步,问的是第2018项,也就是它的偶数项,偶数项是公差为3的等差数列,第2018项是偶数项形成的数列的第1009项,应为3+(1009-1)×3=3027,而3027÷11=275…2。因此,选择A选项。等差数列通项公式:=+(n-1)d38.在管理对象和内容不变的情况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管理幅度与管理层次成正比B.管理幅度与管理者的能力无关C.管理层次与管理效率成反比D.管理幅度与下属人员的能力无关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本题考查行政管理。管理幅度也叫管理跨度或管理跨幅,是指组织中的每个层次所管理人数多少。管理层次是指组织中从最高主管到具体工作人员之间的不同层次。A项错误,当组织规模一定时,管理幅度与管理层次成反比关系。管理幅度增大,管理层次减少。B项错误,管理幅度与管理者的能力有关,通常情况下,管理者能力越强,管理幅度可以越宽。C项正确,管理层次与管理效率成反比,管理层次越少,管理效率越高。D项错误,管理幅度与下属人员的能力有关。在管理对象和内容不变的情况下,管理幅度与下属人员的能力成正比关系。下属能力越强,管理幅度可以越宽些。故正确答案为C。39.蒙太奇是电影创作的主要叙述手段和表现手段之一。电影将一系列在不同地点,从不同距离和角度,以不同方法拍摄的镜头排列组合起来,叙述情节,刻画人物。但当不同的镜头组接在一起时,往往又会产生各个镜头单独存在时所不具有的含义。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各项中没有使用蒙太奇手段的是:A.某部电影把工人群众进厂门的镜头与被驱赶的羊群的镜头组接在一起B.某部电影的开头以不断翻阅日历的方式表现时间的流逝C.某部电影先展现了春天冰河融化的镜头,然后切换到工人示威游行的镜头D.某部电影结尾的两个画面是一位孤单的母亲的身影和另一个家庭其乐融融的画面参考答案:B解题思路:第一步,看提问方式,本题为选非题。第二步,找关键信息。①在不同地点,从不同距离和角度,以不同方法拍摄的镜头;②不同的镜头组接在一起;③产生各个镜头单独存在时所不具有的含义。第三步,辨析选项。A项:将工人和羊群的镜头拼接,符合“将在不同地点拍摄的镜头组接在一起”,两个镜头单独看只代表各自的具体含义,若放在一起,会产生象征意味,符合定义;B项:没有拼接镜头,即便是把翻阅日历的镜头组接在一起,不存在“在不同地点,从不同距离和角度,以不同方法拍摄的镜头”,且单独看翻阅日历和组接在一起看都是表示时间的流逝,并不具有不同的含义,不符合定义;C项:将冰河融化和工人游行示威的镜头拼接,符合“将在不同地点拍摄的镜头组接在一起”,两个镜头单独看只代表各自的具体含义,若放在一起,会产生象征意味,符合定义;D项:将形单影只与合家欢乐的镜头拼接在一起,符合“将在不同地点拍摄的镜头组接在一起”,两个镜头单独看只代表各自的具体含义,若放在一起,有对比突出的意味,符合定义。因此,选择B选项。解题思路:第一步:找到定义关键词。“将一系列在不同地点、从不同距离和角度,以不同方法拍摄的镜头排列组合起来”。第二步:逐一分析选项。A项:“工人群众进厂门的镜头”和“被驱赶的羊群的镜头”组接,体现了将不同的地点拍摄的镜头组合,符合定义,排除;B项:“不断翻阅日历表现时间的流逝”没有体现不同地点、距离、角度等拍摄方式,不符合定义,当选;C项:“春天冰河融化的镜头”和“工人示威游行的镜头”的切换,体现了将不同的地点拍摄的镜头组合,符合定义,排除;D项:“一位孤单的母亲的身影”和“另一个家庭其乐融融的画面”是两个不同的镜头,出现在了一部电影的结尾,体现了将不同的地点拍摄的镜头组合,符合定义,排除。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B。解题思路:本题要求选择没有使用蒙太奇手段的一项。分析题干定义,发现其关键点为“将一系列看似无关的单个镜头组接在一起,产生各个镜头单独存在时所不具有的含义”,在解题时应严格依据定义的关键点分析选项。蒙太奇手段定义的关键信息:将一系列不同地点、不同距离和角度、不同方法拍摄的镜头组合起来,产生与单个镜头不同的含义。A项,工人群众进厂门的镜头和被驱赶的羊群的镜头看似无关,但将两者组接在一起会产生与单个镜头不同的含义,使用了蒙太奇手段。B项,春天冰河融化的镜头和工人示威游行的镜头看似无关,但将两者组接在一起会产生与单个镜头不同的含义,使用了蒙太奇手段。C项,以不断翻阅日历的方式表现时间的流逝,并未体现将不同的镜头组接在一起,不符合定义。D项,一位孤单的母亲的身影和另一个家庭其乐融融的画面,将两者组接在一起会产生与单个镜头不同的含义,使用了蒙太奇手段。故本题选C。40.①在辽阔的关东大地,三大怪之一是姑娘叼个大烟袋,旧时老一些的女人都是略有一支两支的②另外,一支烟袋往出一伸,往往把家里上下或祖上的繁华气派也一并展览③大烟袋中间为柄,柄须中空,一头上装烟的锅子,这锅子比铜钱大得多,另一头是烟嘴④这烟袋还有一用,就是用来打小孩,小孩不听话,即使那祖母本来坐得有几尺远,也能伸出烟袋打到⑤在上一个年代里生活的女人,也未必是人人都爱烟袋,也许只是风气使然⑥此地烟袋特指装了烟的长柄器具,而非男人们随身携烟之口袋,有一尺或者两尺多长,拇指头粗细将以上6个句子重新排列,语序正确的是:A.⑤①③⑥④②B.④③⑥①⑤②C.①⑥③⑤②④D.③⑥⑤④②①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观察各项首句,①句中由“在辽阔的关东大地”这一状语开头,起到背景铺垫的作用,比较适合作为文段首句,且该句引出了文段的论述主体“三大怪之一是姑娘叼个大烟袋”。⑥中的代词“此地”指代的为①中提到的“关东大地”,二者应捆绑。②③④⑤分别介绍了烟袋的特征、作用等,应置于①⑥之后,进行详细展开说明,C项顺序正确。故正确答案为C。【文段来源】《姑娘叼着大烟袋》41.FOLWSJWFSJLOA.ETMUJCUEJCMTB.KLTMJCTKJCMLC.IVXUJWUIJVXWD.RHTMUQUMRHQT参考答案:A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干字符间的关系。从左往右数,部分位置存在字符相同的特点,其中1号和8号、2号和12号、3号和11号、4号和7号、5号和9号、6号和10号位置上的字符相同。第二步,辨析选项。A项:1号和8号、2号和12号、3号和11号、4号和7号、5号和9号、6号和10号位置上的字符相同,与题干字符的逻辑关系一致,符合;B项:3号和11号位置上的字符不同,排除;C项:2号和12号位置上的字符不同,排除;D项:1号和8号位置上的字符不同,排除。因此,选择A选项。42.下列物理现象与地球自转无关的是:A.昼夜更替B.日月星辰四季方位的变化C.在北半球,水自然形成的漩涡是逆时针方向的D.在北半球,物体从高空自由下落,存在落点偏东的现象参考答案:B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地理常识并选错误项。第二步,日月星辰四季方位的变化是因为地球围绕太阳公转形成的。地球公转的轨道是一个椭圆的形状,太阳始终位于一个焦点上。地球在不断公转的过程中,地轴与公转轨道始终会保持66°34′的交角,即地球始终是斜着身子绕太阳公转。因为地球公转的原因,致使太阳直射点在地球表面发生变化从而形成四季。而日月星辰方位之所以变化也是四季更替,从根本上是由于地球公转形成的。所以B项与地球自转无关。因此,选择B选项。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地球自转的相关知识。考生在备考与之有关的地理知识时,要掌握以下两点:一是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即地球自转产生昼夜更替、地方时和区时及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转;二是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即地球公转会引起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四季更替和五带的划分。地球自转是指地球绕地轴自西向东的转动,从北极点上空看呈逆时针旋转,从南极点上空看呈顺时针旋转。A项不选。地球自转会产生地转偏向力。在北半球,地转偏向力向右,引起气流向右偏,所以北半球的气旋是逆时针方向的,水流的旋涡也是如此。B项不选。落点偏东是指高空自由下落的物体落地点会比起点稍微偏东的现象。落点偏东是由于地球自西向东自转引起的。随地球自转而具有的线速度,一定大于地面上物体的线速度,因此物体从高处下落时相对于地面必然有一个偏东的速度,其落点自然就会偏东。C项不选。昼夜现象产生的原因在于地球是一个不发光且不透明的球体,而昼夜更替现象产生的原因在于地球的自转。昼夜更替是由于地球自转而产生的白昼与黑夜以一个太阳日为周期进行交替。地球在自转的过程中,面向太阳的一面是白昼,另一面则是黑夜。D项当选。古人通过日月星辰方位的变化来确定季节的变化,如民谣所唱:斗柄指东,天下皆春;斗柄指南,天下皆夏;斗柄指西,天下皆秋;斗柄指北,天下皆冬。四季的变化与地球的公转相关。故本题选D。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地理国情。A项错误,日月星辰泛指宇宙的天体,日月星辰四季方位的变化也就是地球绕着太阳公转,转一圈是四个季节,每个季节的位置不同。日月星辰四季方位是由于地球公转引起的。B项正确,由于地球是一个既不透明、也不发光的球体,所以在同一时间里,太阳只能照亮地球表面的一半。向着太阳的半球是白天,背着太阳的半球是黑夜。由于地球不停地自转,昼夜也就不断地更替。C项正确,落体偏东是由于地球自西向东的旋转引起的。由于随地球自转而具有的线速度,一定大于地面上物体的线速度。所以该物体下落时必然相对地面有一个偏东的速度,落点自然就会偏东。D项正确,在北半球,由于地球自转所形成的自转偏向力是向右的,因此水自然形成的漩涡是逆时针方向的。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A。43.①波兰.匈牙利和捷克加入北约②西班牙加入北约③联邦德国加入北约④土耳其和希腊加入北约⑤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加入北约A.④③②①⑤B.③①②④⑤C.③②④①⑤D.④②③①⑤参考答案:A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几个国家加入北约的时间,按照时间顺序进行排列。观察选项,确定首句应从③④中选择。③联邦德国于1955年5月5日加入北约,④土耳其、希腊于1952年2月18日加入北约,所以首句应为④,排除B、C两项。第二步,观察分析剩余选项,第二句应从②③中选择。②西班牙于1982年5月30日加入北约,③联邦德国于1955年5月5日加入北约,所以应该先③后②,排除D项。因此,选择A选项。①波兰,匈牙利和捷克于1999年3月12日加入北约,②西班牙于1982年5月30日加入北约,③联邦德国于1955年5月5日加入北约,④土耳其、希腊于1952年2月18日加入北约,⑤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于2004年3月29日加入北约。44.你晚上回家打开家门时发现屋内没有灯光,但闻到浓浓的煤气味,这时的你应该:A.马上到屋外空旷处打报警电话B.不得打开和关闭任何电器C.关闭煤气和电源总开关D.及时查找漏气原因参考答案:AB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生活常识。第二步,煤气的主要成分是一氧化碳,一氧化碳是易燃易爆气体,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温能引起燃烧、爆炸。同时一氧化碳容易与血红蛋白结合,造成煤气中毒,危及生命。A项:煤气泄漏环境下,打电话容易出现电火花,所以在煤气泄露的屋内打电话容易引发爆炸,故需要到屋外空旷处打报警电话。A项正确。B项:开关电器会产生电火花,有引发煤气爆炸的风险,故不得打开和关闭任何电器。B项正确。因此,选择AB选项。C项:关闭煤气能防止煤气进一步扩散产生更大的危险,但是关闭电源开关会产生电火花造成煤气爆炸。除非电源总开关在房间外,这时才可以利用室外开关进行断电。表述不准确。C项错误。D项:屋内没有灯光,此时无法及时查找漏气原因,应先让屋内煤气尽快散去再查找漏气原因。D项错误。45.文字:表达(

)A.康熙:乾隆B.志向:领导C.议论文:论证D.机关:公务员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第一步:判断题干词语间逻辑关系。文字可以用来表达,二者体现了功能的对应关系。第二步:判断选项词语间逻辑关系。A项:康熙和乾隆都是清朝的皇帝,二者是并列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B项:志向的内容可以是成为领导,二者是对应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C项:议论文是一种剖析事物、论述事理、发表意见、提出主张的文体,可以用来论证,二者是功能的对应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一致,当选;D项:机关在这里指办理事务的部门或机构,与公务员是场所的对应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故正确答案为C。46.兴趣:索然无味A.知识:不学无术B.误会:善解人意C.骨气:卑躬屈膝D.礼貌:盛气凌人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分析题干词项间关系,索然无味可以形容没有兴趣。索然无味形容没有什么兴趣。A项,不学无术原指没有学问因而没有办法,现指没有学问,没有本领,不能形容知识,与题干关系不一致。B项,善解人意指的是很能体谅人,很能体贴人、学会换位思考,不能形容误会,与题干关系不一致。C项,卑躬屈膝形容没有骨气,低声下气地讨好奉承,与题干关系一致。D项,盛气凌人指的是傲慢的气势逼人,不能形容礼貌,与题干关系不一致。故本题选C。47.将以下6个句子重新排列,语序正确的一项是:①当前,我国面临着复杂的网络安全压力,我国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正在受到威胁②一个国家的网络安全防御能力,最终是要由攻击者来检验的③网络安全防御技术,就是要在与安全威胁的对抗中持续发展成长④网络安全的本质在对抗,对抗的本质在攻防两端能力较量⑤对抗与较量是技术的对抗,是人的对抗,是一种体系化的对抗⑥我们只有做出深入、扎实的分析,才能避免盲目恐慌,做出有效应对A.①②⑤③④⑥B.⑤①④②⑥③C.④⑤②③①⑥D.③②①⑤④⑥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第一步,观察选项,确定首句。首句不易确定。第二步,观察文段,寻找句子捆绑。①句陈述我国面临网络安全压力话题信息,②句陈述网络安全防御信息,④句提到对抗、较量,⑤句依然陈述对抗、较量,③句陈述网络安全防御,对比之后④⑤句话题信息比较一致,②③句话题信息比较一致,锁定C项。第三步,验证C项。④⑤句先提出网络安全在对抗,而且是技术对抗,接着②③句拓展到国家网络安全防御技术对抗,最后①⑥句承接前文信息并引出我国网络安全话题,且属于“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结构,应捆绑一起。因此,选择C选项。48.植物在自然环境中会遇到生物胁迫,比如食植动物和各种病原微生物的侵害,在进化过程中,植物发展了多种物理和化学防御机制。下列叙述中,不属于植物防御生物胁迫的是:A.玫瑰长刺B.睡莲长出宽大的叶子C.巨魔芋的花散发烂鱼臭虾似的臭气D.伞形科植物释放特殊气味吸引胡蜂捕食其体上的毛毛虫参考答案:B解题思路:本题考查生物常识,可用推理法和排除法作答。根据题干表述可知,生物胁迫包括食植动物和各种病原微生物的侵害,即主要是外界生物的侵害。A项,根据生活常识可推理出,玫瑰长刺可在一定程度上避免被动物食用,和外界生物有关,排除。C、D两项植物均是散发气味,推理出气味会对外界的生物造成影响,即两项均和外界生物有关,排除。生物胁迫是来自其他种类生物的不利于植物生长发育的因素,主要指病毒、细菌和真菌等病原体的侵染,还有线虫、昆虫和食草动物的侵害以及杂草的侵害等。A项属于。玫瑰长刺是为了保护自己的叶、花和芽,不让野外的动物或鸟类把它们吃掉,即保护自己不受或少受外界侵害。其属于植物防御生物胁迫。B项不属于。睡莲喜强光,为了增加接收光照的面积,才长出宽大的叶子,这体现的是生物的适应性,其间并未受到其他生物胁迫。其不属于植物防御生物胁迫。C项属于。世界上最著名的臭味植物为巨魔芋,属天南星科。其开花不久就臭不可闻,使得害虫不能近身,但会有逐臭的苍蝇来访,为之传粉。其属于植物防御生物胁迫。D项属于。当有昆虫取食伞形科植物时,该植物可以释放吸引昆虫天敌的挥发物,吸引天敌来猎捕昆虫。其属于植物防御生物胁迫。故本题选B。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生物常识并选错误项。第二步,巨魔芋的花朵非常艳丽,但却散发出与其他花朵完全不同的味道,有些气味具有独特的尿骚味,有一些闻上去像腐肉的味道,还有一种散发着丁酸气味,因此常被称为“尸臭花”。这些气味能够吸引腐尸甲虫和其他花粉传播者,是为了进行花粉传播而不是防御生物胁迫。因此,选择C选项。解题思路:本题考查科技常识。A项正确,玫瑰是一种叶子嫩绿、多花的植物,而这种植物恰好是许多食草动物喜欢的食物,这便是玫瑰遇到的生物胁迫,为了不被动物吃掉,在进化过程中,玫瑰慢慢生出了又尖又硬的刺,属于物理防御机制。B项错误,睡莲长出宽大的叶子是为了增大光合作用面积,更好的利用阳光进行光合作用,并非是为了应对生物胁迫。C项正确,巨魔芋的花朵开放时,会发出阵阵恶臭,一方面是为了招引苍蝇、甲虫等帮助传粉,另一方面也让一些食草动物无法接近,更好的保护自己,属于化学防御机制。

D项正确,毛毛虫是伞形科植物遇到的生物胁迫,伞形科植物释放特殊气味吸引胡蜂捕食毛毛虫,属于化学防御机制。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B。49.无原则的“花钱消灾”往往为“校闹”现象的滋生提供了土壤,此次《意见》明确禁止不顾法律原则的“花钱买平安”行为。例如,规定在相关责任明确前,学校不得赔钱息事;为避免个别人出于息事宁人的考虑片面加重学校责任,规定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非法干涉纠纷处理。同时,对于“校闹”中实施的违法违规行为,应坚决依法予以惩处,对其实现有力震慑。

这段文字的主旨是:A.“校闹”都是钱闹的B.学校安心办学需要法律的保护C.学校不应当是赔偿的主体D.无论是学校还是其他主体都应守法参考答案:B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先提出无原则的“花钱消灾”的方式解决“校闹”存在问题,接着论述此次的《意见》明确禁止改行为,然后举例论述。最后通过“同时”并列,指出“校闹”中实施违法违规行为应依法处理。文段是并列结构,并列前后均在论述对于“校闹”现象应从法律层面解决。第二步,对比选项。B项是对文段的全面概括。因此,选择B选项。解题思路:文段先指出,出台《意见》明确禁止不顾法律原则的“花钱买平安”行为,接着举例说明《意见》中的详细规定。然后“同时”连接上下文形成并列指出“校闹”中的违法行为也应进行惩处,实现有力震慑。故文段从《意见》明确禁止不顾法律原则的“花钱买平安”行为和惩处校闹中的违法行为两方面,体现出了法律对学校的保护,B项当选。A项,文段没有分析“校闹”产生的原因,排除;C项,学校“赔偿”问题仅是文段内容的一部分,表述片面,排除;D项,“都应守法”这一说法范围过大,偏离主题,排除。故正确答案为B。【文段出处】《依法治理“校闹”,守护校园安宁》50.下列各句运用的修辞手法分析正确的有:A.指导员讲的真来劲,我们都竖起耳朵听(比拟)B.女人坐在小院当中,手指上缠绞着柔滑修长的苇眉子。苇眉子又薄又细,在她怀里跳跃着(拟人)C.上面坐着两个老爷,东边的一个是马褂,西边那个是西装(比喻)D.一个浑身黑色的人站在老栓面前,眼光正像两把刀。刺得老栓缩小了一半(夸张)参考答案:ABD解题思路:第一步,A项“竖起耳朵听”是动物的形态动作,属于拟物,而拟物是比拟的一种,修辞手法分析正确。第二步,B项“跳跃”不属于植物“苇眉子”的动作,通常人才会有的动作,属于拟人,修辞手法分析正确。第三步,C项“东边的一个是马褂,西边那个是西装”属于借代,而不是比喻,修辞手法分析不正确,排除C项。第四步,D项“缩小了一半”属于夸张的手法,修辞手法分析正确。因此,选择ABD选项。51.色调是指图像的相对明暗程度,在彩色图像上表现为颜色,冷色调的颜色在视觉上有收缩、使空间开阔、通透的作用,属于冷色调的是(

)。A.绿色B.黄色C.蓝色D.红色参考答案:AC解题思路:本题考查科技。色调在冷暖方面分为暖色调与冷色调。红色、橙色、黄色、棕色为暖色,象征着太阳、火焰、大地。绿色、蓝色、紫色为冷色,象征着森林、天空、大海。灰色、黑色、白色为中间色。暖色调的亮度越高,其整体感觉越偏暖,冷色调的亮度越高,其整体感觉越偏冷。故正确答案为AC。52.文学评论中,对形式的模仿与内容的抄袭,不应________;对早期的作品和现在的创作,不可________。填入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A.相提并论

等量齐观B.等量齐观

混为一谈C.混为一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