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南平市招聘武夷山朱熹研究中心工作人员考试笔试高频考点题库附答案解析_第1页
2022年南平市招聘武夷山朱熹研究中心工作人员考试笔试高频考点题库附答案解析_第2页
2022年南平市招聘武夷山朱熹研究中心工作人员考试笔试高频考点题库附答案解析_第3页
2022年南平市招聘武夷山朱熹研究中心工作人员考试笔试高频考点题库附答案解析_第4页
2022年南平市招聘武夷山朱熹研究中心工作人员考试笔试高频考点题库附答案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7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年南平市招聘武夷山朱熹研究中心工作人员考试笔试高频考点题库附答案解析预祝考试顺利!一.综合题库(共1000题)1.人需要常常静下来,不同的心灵频率会提升你向来惯性的思考领域,你会变聪明,更敏锐,而且更能给出你的见解。在许多次的静下来后,你会闻到来自内心的微妙香气,你将散发出不同的磁场和质感,你会重新看世界,世界也会重新对待你。这段文字意在强调:A.静下来后,你会闻到来自内心的微妙香气,你将散发出不同的磁场与质感B.静下来思考自己,将会令你有不同的境界,更好地发掘自我、认识世界C.不同的心灵频率会提升你向来惯性的思考领域,你会变聪明、更敏锐D.静下来后,在不同的心灵频率里,你会重新看世界,世界也会重新对待你参考答案:B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首先提出人需要静下来,然后分别阐述静下来会给我们带来的好处,第一句讲静下来会变得聪明,更敏锐,更能给出你的见解,强调静下来会提升自己。第二句讲静下来会让我们重新认识世界。文段重点在强调静下来对认识自己及认识世界的好处。第二步,对比选项。B项提到了“发掘自我、认识世界”,更全面。因此,选择B选项。A项:表述片面,只是对第二句话的部分介绍。C项:表述片面,只是对第一句的部分说明。D项:表述片面,只是对第二句的部分说明。2.从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的规律性:A.如上图所示B.如上图所示C.如上图所示D.如上图所示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第一步,观察特征。组成元素不同,优先考虑数量类或属性类。第二行图1与第三行图1都是常考的一笔画图形,考虑笔画数。第二步,九宫格,横向规律较为常见,优先考虑。第一行,从左至右图形的笔画数依次为1、2、3,呈等差规律;第二行,图形的笔画数依次为1、2、3;第三行应用规律,图1为1笔画图形,图3为3笔画图形,问号处应填入2笔画图形,A项1笔画,B项3笔画,D项1笔画,只有C项符合。因此,选择C选项。3.下列各项所描写的人物中,与其他选项不处于同一时代的是(

)。A.“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B.“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C.“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D.“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参考答案:D解题思路:本题考查人文历史。A项正确,“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出自唐代杜甫所作的《八阵图》,是作者咏怀诸葛亮的诗。B项正确,“子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也”出自《三国演义·第一回》,描写的人物是曹操。C项正确,“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出自宋代苏轼所作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是苏轼对周瑜的描写。D项错误,“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出自唐代杜牧所作的《题乌江亭》,本诗是杜牧过乌江亭,写下的咏史诗,针对项羽兵败身亡的史实。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D。4.有“明清古建筑博物馆”之称的三坊七巷街区,有人将其比喻为鱼骨与鱼刺,有人则形容为菩提树叶,或直呼为“非”字形。笔者觉得,它倒更像一片优美的棕榈树枝叶,南后街似叶片的主脉,向西伸出的三条支脉为三坊,向东生出的七条细脉是七巷。由北向南的三坊依次为衣锦坊、光禄坊、文儒坊,七巷的顺序依次为杨桥巷、郎官巷、塔巷、黄巷、安民巷、官巷和吉庇巷。对这段文字的内容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A.三坊七巷的历史B.三坊七巷的走向C.三坊七巷的建筑D.三坊七巷的格局参考答案:D解题思路:文段首先介绍其他人对三坊七巷街区的看法,接着通过“笔者觉得”提出作者的观点,即“像一片优美的棕榈树枝叶......”,通过“主脉”“三条支脉”“七条细脉”以及“顺序依次”等表述可知,文段是对三坊七巷街区“布局”的论述,对应D项“格局”。A项“历史”、C项“建筑”均无中生有,文段没有提及,排除;B项“走向”属于格局中的一个方面,排除。故正确答案为D。【文段出处】《三坊七巷的千年回眸》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第一句谈到对于“三坊七巷街区”的形状,不同人有不同的看法。第二句通过“笔者觉得”给出作者的观点,即阐述“三坊七巷街区”的布局结构。第三句话对作者观点做出解释说明,阐述“三坊”和“七巷”具体的名称。文段第二句话是重点句,论述“三坊七巷”的整体形态及布局。第二步,对比选项。D项中“格局”和文段的重点相符。因此,选择D选项。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对文段主旨的把握。解答本题应对选项中的“历史”“走向”“建筑”“格局”的意思有所了解,再结合文段对三坊七巷排列结构的论述,确定答案。文段首先以他人对三坊七巷街区的看法引出作者观点,即“更像一片优美的棕榈树叶”,后文通过对三坊七巷的具体描述对作者观点加以证明。文段未提到三坊七巷的历史和建筑特点,排除A、C。文段不仅介绍了三坊七巷主脉、支脉、细脉的走向,还具体阐述了其排列顺序,故用“格局”概括更恰当,排除B。故本题选D。5.据某项调查,三到五年驾龄的司机出车祸的概率比新手司机还要高,因为他们经常出于对驾驶技术的自信而忽略对路况的仔细观察。如果上述情况属实,则以下哪项最适合作为上文论述的推论?(

)A.新手司机的驾驶技术低于三到五年驾龄的司机B.对驾驶技术没有自信的司机会仔细观察路况C.没有仔细观察路况是导致车祸的一个主要原因D.驾驶技术高的司机不容易出车祸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题干本题属于日常结论题,首先抓住题干主要信息。三到五年驾龄的司机出车祸的概率比新手司机还要高,因为他们对驾驶技术的自信,忽略对路况的仔细观察。第二步:逐一分析选项A项,题干只提及三到五年驾龄的司机和新手司机出车祸概率的高低,并未提及二者的驾驶技术,无法推出驾驶技术孰高孰低,不符合题意。B项,根据题干“对驾驶技术的自信而忽略对路况的仔细观察”,而对驾驶技术没自信的会怎样不得而知,不符合题意。C项,题干提及三到五年驾龄的司机出车祸概率高的原因是忽略对路况的仔细观察,可以推出导致车祸的一个原因就是没有仔细观察路况,符合题意。D项,题干中没提到驾驶技术的高低与出车祸概率之间的关系,不符合题意。第三步:再次标注答案故正确答案为C。6.通常情况下,使用高压锅可以大大缩短食物的烹煮时间,节约能源。下列对其所用物理原理的解释正确的是:A.锅内蒸汽的压强增大,导致水的沸点降低B.锅内水的沸点降低,导致蒸汽的压强增大C.锅内蒸汽的压强增大,导致水的沸点升高D.锅内水的沸点升高,导致蒸汽的压强增大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本题考查物理常识。高压锅又叫压力锅,压力煲,是一种厨房的锅具。压力锅通过液体在较高气压下沸点会提升这一物理现象,对水施加压力,使水可以达到较高温度而不沸腾,以加快炖煮食物的效率。用它可以将被蒸煮的食物加热到100℃以上,在高海拔地区,利用压力锅可避免水沸点降低而不易煮熟食物的问题。其优点在于省时及节能,缺点在于不正确操作或有瑕疵时,有可能会爆炸造成伤害。高压锅应用的是“气压和水的沸点成正比”的原理,在高压锅内通过对水加热形成水蒸气,在密封环境下形成高温高压,使高压锅内部气压大于1个标准大气压且水高于100℃时沸腾,这样就会缩短饭做熟的时间。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物理知识。第二步,高压锅把水相当紧密地封闭起来,水受热蒸发产生的水蒸气不能扩散到空气中,只能保留在高压锅内,使高压锅内部的气压高于1个大气压,随着压强的增加,水的沸点将高于100℃,高压锅内部因此而形成高温高压的环境,饭就很快熟了。因此,选择C选项。解题思路:本题考查物理常识。水的沸点受压强影响,当水所受的压强增大时,沸点升高。在标准大气压强下水的沸点为100℃,高压锅的原理相当于把水紧密地封闭起来,水受热后产生的水蒸气不能扩散到空气中,只能保留在高压锅内,于是高压锅内部形成高温高压的环境。由于锅内水蒸汽的压强增大,导致水的沸点提高,这样就可以在较短时间内将食物煮熟。故A、B、D三项错误。故正确答案为C。7.一般来说,自我意识不够完善的人大多有自我中心的倾向,这样的人不能够把自己和周围环境有机地整合起来,考虑问题只能从自我的角度出发,只顾及自己的需要和利益,认为自己的观点就是别人的观点,不能够接受别人的想法。这种过度自我中心的倾向一般就称为自私。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自私的是:A.办公室张主任在评职称前和局里的领导来往很密切B.车祸发生后,过路的行人立刻报了警,并和他们一起将伤者送往医院C.小明妈妈在任职年级主任期间,即使校内经费短缺也经常将一些公共物品拿回自己家中D.张某平时总是爱说别人坏话,因此同事都不怎么喜欢他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第一步,看提问方式,本题属于选是题。第二步,找关键信息。①过度自我中心的倾向;②考虑问题只能从自我的角度出发,只顾及自己的需要和利益,不能够接受别人的想法。第三步,辨析选项。A项:办公室张主任在评职称前和局里的领导来往很密切,没有体现“过度自我中心的倾向”,不符合定义;B项:过路的行人报警并将伤者送往医院,没有体现“过度自我中心的倾向”,不符合定义;C项:即使校内经费短缺也经常将一些公共物品拿回自己家中,体现了“只从自我角度出发”,“只顾自己的需要和利益”,符合定义;D项:张某平时总是爱说别人坏话,没有体现“过度自我中心的倾向”,不符合定义。因此,选择C选项。8.新会员张某购买了北京—上海之间高铁二等座的往返车票,并于1月20日使用车票去往上海,直至2月2日乘坐高铁返回北京。已知北京—上海之间高铁二等座单程票价为553元,且张某未来1年内都未再乘坐火车,则第二年1月31号之前,他有多少积分到期作废?A.553B.1106C.2765D.5530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策略制定。第二步,阅读材料寻找答案。由积分累积规则(4)知:积分在会员实际乘车到站后5日内自动进入本人账户由积分累积规则(5)知:积分自进入账户当日起连续12个月有效,到期未兑换的积分自动作废。张某1月20日使用车票去往上海,积分在1月25日内到账,到来年的1月31日已作废。2月2日乘坐高铁返回北京,在则第二年1月31号之前不够一年不会作废。由积分累积规则(3)知:乘车积分=票面价格×5。北京—上海之间高铁二等座单程票价为553元,相当于553×5=2765积分,则张某在第二年1月31号之前,他有2765积分到期作废。因此,选择A选项。9.行政许可的实施机关可以对已设定行政许可的实施情况及存在的必要性适时进行评价,并将意见报告该行政许可的设定机关。(

)0.正确1.错误参考答案:0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行政许可知识。第二步,根据《行政许可法》第二十条,行政许可的实施机关可以对已设定的行政许可的实施情况及存在的必要性适时进行评价,并将意见报告该行政许可的设定机关。因此,本题正确。10.在人类社会的规范体系中,道德与法律是两种最重要的规范。下列关于二者关系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法律是道德形成的基础,能够为道德规范的制定提供依据B.凡是道德所反对和谴责的行为,必定是为法律所制裁的行为C.法律的调节更具有广泛性,能够渗透到道德不能调节的领域D.凡是法律所禁止和制裁的行为,通常也是道德所反对和谴责的行为参考答案:D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法理学知识。第二步,道德与法律都属于上层建筑,是调整社会关系和人们行为的两种重要手段,是社会规范最主要的两种存在形式,其中法律是最低的道德,道德是最高的法律。所以,凡是法律所禁止和制裁的行为,通常也是道德所反对和谴责的行为。因此,选择D选项。A项:道德是法律形成的基础,能够为法律规范的制定提供依据,法律是道德规范的制度化实践。所以A项“法律是道德形成的基础,能够为道德规范的制定提供依据”的说法是错误的。A项错误。B项:道德是法律的评价标准和推动力量,是法律的有益补充。法律是最低的道德,但道德所反对和谴责的行为,不一定受法律的调整。B项错误。C项:法律与道德所调整和适用的范围,有相互重合的部分,也有相互矛盾的部分,法律是最低限度的道德,遵守这些法律规定,是道德的起码义务。但是法律不干预或是无法干预的领域,道德却可以干预。如个人操守品质或是人际关系,从这个意义上说,道德适用的范围比法律广,所以并不是法律调节的更为广泛。C项错误。11.一个办公室有2男3女共5位职员。从中随机挑选两位参加培训,那么至少有一位男职员参加的可能性是:A.35%B.40%C.65%D.70%参考答案:D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概率问题,属于分类分步型。第二步,从5位职员中随机挑选两位参加培训共有=10(种),那么至少有一位男职员的情况有:1男1女或2男。2男3女中选1男1女有×=6(种);2男3女中选2男有=1(种),根据分类原理,至少有一位男职员的情况共有6+1=7(种),故从中随机挑选两位参加培训,那么至少有一位男职员参加的可能性是,即70%。因此,选择D选项。12.工作或职位的内涵,本来就是一个复杂的组合,每一项工作都有它创意、趣味、多元的一面,更有它辛苦、无聊、重复发生、令人讨厌的一面。许多有才气的人,最后一事无成,不是他才气不足,只是他耐心不够,无法通过无聊、无趣的考验,以至于才气被怨气蒸发了。多少才气纵横但怨气冲天的人,最后成为组织边缘人,成为组织的问题人物,成为领导不得不放弃的马谡。作者通过这段文字所表达的主要观点是:A.人在工作中往往不会一帆风顺B.对工作存在怨气是失败的根本C.有才华的人不一定能在工作中取得成功D.我们应该耐心对待工作中的无聊与无趣参考答案:D解题思路:第一步,读文段找到主旨句。第一句介绍工作或者职位的内涵特点,引出工作无聊、无趣这个话题。第二句和第三句意思是许多有才气的人由于耐不住工作的无聊、无趣而一事无成。文段是围绕工作的无聊、无趣展开的,也就是说工作中如何面对无聊、无趣。第二步,选择与主旨含义相同的选项。D项为文段主旨的同义替换,最符合文段表达的观点,当选。故正确答案为D。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对文段观点的提炼和把握。通过分析可知,文段主要说的是工作中充满了无聊、无趣,如果不正确对待,最后只能一事无成。由此可知,文段主旨应与此相关。注意,表述绝对的、表述片面的、文段中的例子均非文段的主旨所在。文段首先指出工作或者职位中存在无聊、无趣的一面,然后指出许多有才气的人由于耐不住工作的无聊、无趣而一事无成。文段围绕工作中的无聊、无趣展开的,意在说明要正确面对工作中的无聊、无趣。只有D项与此最相符,当选。13.据报道,浑善达克沙地是内蒙古自治区中部和东部的四大沙地之一。处于华北平原正北方。据调查数据和卫星图片分析,半个世纪以来,浑善达克沙漠化土地增加700多万亩,流动沙地从1960年的26万亩增加到现在的450万亩,平均每年增多10万亩,90年代后随着经济发展,十年间年增21万亩,扩展速度惊人,比前30年扩展速度增加了一倍多,目前正以每年1.8公里的速度向前推进,逼近京津。对这段文字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人类活动的频繁是导致浑善达克沙地急剧荒漠化的主要原因B.迄今为止,浑善达克沙漠化土地面积已增至700多万亩C.浑善达克沙地或许是造成京津沙尘暴的影响因素D.浑善达克沙地荒漠化严重形势直逼京津城市参考答案:B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对细节信息的理解与推断。抓住选项中的观点,根据文段中对应内容,对这些观点进行判断。A项,由“90年代后随着经济发展,十年间年增21万亩,扩展速度惊人”可推出。B项,由“半个世纪以来,浑善达克沙漠化土地增加700多万亩”可知,原文是“增加”,而不是“增至”。C项,由“善达克沙地是内蒙古自治区中部和东部的四大沙地之一。处于华北平原正北方”可推出。D项,由“目前正以每年1.8公里的速度向前推进,逼近京津”可推出。故本题选B。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将选项与文段一一对应。第二步,辨析选项。A项对应“90年代后随着经济发展,十年间年增21万亩,扩展速度惊人,比前30年扩展速度增加了一倍还多”,据此可知浑善达克沙地急剧荒漠化的原因是经济发展,也就是人类频繁的活动,正确。B项对应“半个世纪以来,浑善达克沙漠化土地增加700多万亩”,意思是说浑善达克沙漠化土地在原有基础上增加了700多万亩,而非“增至700多万亩”,属于偷换数量,错误。C项和D项均可由“(流动沙地)目前正以每年1.8公里的速度向南推进,逼近京津”得出,正确。因此,选择B选项。14.下列属于我国古代农业水利重大工程的有()。A.都江堰B.郑国渠C.苏北灌溉总渠D.京杭大运河参考答案:AB解题思路:A、B两项正确,战国时期的都江堰和郑国渠属于我国古代农业重大水利工程。C项错误,苏北灌溉总渠由江苏省治淮工程指挥部组织施工,工程于1951年10月开工,1952年5月完成。同时,在总渠北堤外平行开挖排水渠一条,用于排除总渠北部地区的内涝。该工程属于现代水利工程。D项错误,京杭大运河始建于春秋时期,主要用途是南北交通运输,属于交通运输工程,不是水利工程。故正确答案为AB。15.期末考试过后,四位老师对六年级(1)班的英语课成绩分别做出如下结论:甲:“所有学生没有及格的。”乙:“英语课代表王萌萌没有及格。”丙:“学生并不是都没有及格。”丁:“有的学生没有及格。”如果四位老师中只有一人断定属实,那么判断属实的是:A.甲B.乙C.丙D.无法判断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题干中给出了四位老师的四句断言,均为直言命题,可知本题考查的是直言命题的对当关系,寻找存在下反对关系或者矛盾关系的断言,以确定其他断言的真假,即可入手解题。根据题干可知,甲的话“所有学生没有及格的”和丙的话“学生并不是都没有及格”为矛盾关系,必有一真一假,由“四位老师中只有一人断定属实”可知乙和丁的话均为假,可推出所有学生都及格了,丙的话属实。故本题选C。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型。题干有若干论断和真假限定,确定为真假推理。第二步,找关系。甲说的“所有学生没有及格的”和丙说的“学生并不是都没有及格”为矛盾关系。第三步,看其余。根据矛盾关系的特性“必有一真,必有一假”及题干的真假限定,可知:乙和丁说的是假话,根据乙的话为假可知:王萌萌是及格的,由此可知甲说:“所有同学都没及格”是一句假话,则丙的话为真话。因此,选择C选项。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题干。甲:所有学生没及格;乙:王萌萌没及格;丙:有的学生及格;丁:有的学生没及格。第二步:分析选项。四位老师只有一人断定属实,其中甲和丙的话为矛盾关系,必定一真一假,真话在甲丙之中,那么乙和丁的话应当为假。由丁为假可以推出“所有学生考试及格”,说明甲说的是假话、所有可以推出有的,即可以推出有的学生及格,判断属实的应当是丙。故正确答案为C。16.甲与乙是替代商品,甲商品具有需求弹性,假定甲的价格下降,其他条件不变,则乙的需求变动图示是(

)。A.B.C.D.参考答案:D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微观经济。A、B项错误,甲与乙是替代品,甲价格下降,甲需求量增加,其他条件不变,那么乙需求量减少。A、B两项体现不出需求量变化。C项错误,图示表示相同价格的条件下,需求量增加,与乙需求量减少不符。D项正确,图示表示相同价格的条件下,需求量减少。故正确答案为D。17.下列关于“小春虫”的推测,错误的是:

A.它具有口和咽的构造,说明它是通过口腔来吞咽食物的

B.它是目前所知的最早的对称动物,为研究动物从非对称向对称进化过程提供了线索

C.它具有成对排列的感觉窝,说明已经能够对外界环境有所感应

D.它具有真体腔,为研究研究真体腔生物的起源提供了线索

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文章,将选项与文章一一对应。

第二步,辨析选项。A项对应“消化道前端有向腹部开口的口部和紧接其后为多层构造的咽壁所包绕的咽道等”,正确。B项对应“发现了5.8亿年前生活在海洋中的两侧对称多细胞动物的化石。这一新发现在古生物学界激起了巨大的波澜,为我们翻开了地球早期生命演化史册的重要一页,首次将两侧对称动物化石的可靠记录提前约4000万年而到了寒武纪之前”,正确。C项对应“一对体腔和成对排列的感觉窝”,正确。D项对应“这一化石是迄今为止已知的最古老的真体腔两侧对称动物化石的代表,而真体腔动物的起源至今仍是科学之谜”,错误。

因此,选择D选项。

18.由于经济在调整过程中,或者由于资源配置比例失调等原因,使一些人在不同的工作中转移而产生的失业属于(

)。A.周期性失业B.结构性失业C.摩擦性失业D.技术性失业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宏观经济。A项错误,周期性失业,又称为总需求不足的失业,是由于整体经济的支出和产出水平下降即总需求不足而引起的短期失业,它一般出现在经济周期的萧条阶段。B项错误,结构性失业主要是由于经济结构(包括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地区结构等)发生了变化,现有劳动力的知识、技能、观念、区域分布等不适应这种变化,与市场需求不匹配而引发的失业。结构性失业是由经济变化导致的,这些经济变化引起特定市场和区域中的特定类型劳动力的需求相对低于其供给。C项正确,摩擦性失业,就是人们为了找到最适合自己爱好和技能的工作而在换工作的过程中发生的失业现象。这是技术性原因而引起的失业,即由于经济在调整过程中,或者由于资源配置比例失调等原因,使一些人需要在不同的工作中转移,使一些人等待转业而产生的失业现象。指劳动者想要工作与得到工作之间的时间消耗造成的失业。D项错误,技术性失业是由于技术进步所引起的失业。在经济增长过程中,技术进步的必然趋势是生产中越来越广泛地采用了资本、技术密集性技术,越来越先进的设备替代了工人的劳动,这样,对劳动需求的相对减小就会使失业增加。故正确答案为C。19.在WINDOWS中完成“磁盘碎片整理”后可释放一定的磁盘资源。(

)0.正确1.错误参考答案:1解题思路:本题考查计算机基础知识。磁盘碎片整理,就是通过系统软件或者专业的磁盘碎片整理软件对电脑磁盘在长期使用过程中产生的碎片和凌乱文件重新整理,可提高电脑的整体性能和运行速度。但磁盘碎片整理其实就是把硬盘上的文件重新写在硬盘上,以便让文件保持连续性。所以并没有释放磁盘资源。故表述错误。20.城市社区是指大多数人从事工商业及其他非农业劳动的社区,它是人类居住的基本形式之一,是一定区域内有特定生活方式并且具有成员归属感的人群所组成的相对独立的社会共同体。根据以上定义,下列属于城市社区的是:A.某地铁工程需要长期施工,施工方在工地搭建了两层的临时工棚,解决2000多农民的住宿问题,并且配有食堂和卫生间、浴室等,一直提供到两年后工程结束B.某小康示范村建的20栋统一规划的别墅,都是农民宅基地自建房,共住了100多人口C.某小区共有住户1000多户,小区虽然是十年前建设的老小区,没有专用停车场,但社区医院和药房等都有配备D.某城中村改扩建工程,几家未达成搬迁协议的住户仍然住在原来的房子中不愿意搬走,形成了一个少数几户人家的小团体参考答案:A解题思路:第一步,看提问方式,本题属于选是题。第二步,找关键信息。①大多数人从事工商业及其他非农业劳动的社区;②一定区域内有特定生活方式并且具有成员归属感的人群所组成的相对独立的社会共同体。第三步,辨析选项。A项:施工方搭建了临时工棚,解决2000多农民的住宿问题,这一群体属于“非农业劳动人群”,并且配有食堂和卫生间、浴室等,一直提供到两年后工程结束,属于“一定区域内有特定生活方式并且具有成员归属感的人群所组成的相对独立的社会共同体”,符合定义;B项:某小康示范村并非城市,不符合定义;C项:某小区共有住户1000多户,这些人群是否属于“从事工商业及其他非农业劳动”并未说明,不符合定义;D项:未达成搬迁协议仍然住在原来的房子中不愿意搬走,形成了一个少数几户人家的小团体,并非是从事工商业及其他非农业劳动的社区,不符合定义。因此,选择A选项。21.面对社区中的突发群体事件,从稳定局面的角度出发,最佳的策略是:A.回应承诺B.增强抗逆力C.提升理性认知D.解决负面情绪参考答案:A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社工知识。第二步,题目中强调从稳定局面角度出发,最佳的策略,四个选项进行比较中,最佳策略应为回应承诺,这样可以尽快的稳定群众的情绪,缓和矛盾,进而达到问题的解决。如果增强抗逆力,可能会进一步激化矛盾,适得其反。提升理性认知在短时间之内很难实现,起不到稳定局面的效果。解决负面情绪和回应承诺比较,回应承诺的效果会更明显。因此,选择A选项。22.微信群

之于(

)相当于(

)之于

教学A.符号;黑板B.点赞;教师C.社交;教室D.红包;奖励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逐一代入选项。A项:“微信群”里的人文字沟通时会用到“符号”,“黑板”是“教学”时用到的工具,前后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B项:“点赞”与“微信群”没有必然的逻辑关系,“教师”是“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前后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C项:“微信群”是“社交”的场所,“教室”是“教学”的场所,均是场所对应关系,前后逻辑关系一致,当选;D项:“微信群”里可以发“红包”,为场所对应关系,“奖励”是“教学”的一种方式,为方式对应关系,前后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故正确答案为C。23.某地区举行国学知识初赛,平均得63分,总分是3150分。其中男生平均得60分,女生平均得70分。则参加竞赛的女生和男生各有多少人?A.10,40B.15,35C.20,30D.35,15参考答案:B解题思路:解法一:第一步,本题考查平均数问题,用代入排除法解题。第二步,最简代入,优先代入A选项,70×10+60×40=3100<3150,排除;代入C选项,70×20+60×30=3200>3150,排除。答案应介于A、C选项之间。因此,选择B选项。解法二:第一步,本题考查平均数问题,用十字交叉法解题。第二步,总人数平均得63分,其中男生平均得60分,女生平均得70分,十字交叉如图所示:女生和男生的人数比为3∶7,只有B选项满足。因此,选择B选项。24.从所给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的规律性:A.如上图所示B.如上图所示C.如上图所示D.如上图所示参考答案:D解题思路:第一步,观察特征。元素数量大致相同,样式不同,主要呈现为多个元素摆放的位置和方式不同,考虑静态位置。第二步,两段式,第一段找规律,第二段应用规律。第一段图形均是直线图形在前,曲线图形在后;第二段图形中第一、二个图都是曲线图形在前,直线图形在后,因此问号处应选择一个曲线图形在前,直线图形在后的图形。只有D选项符合。因此,选择D选项。25.以鸟类迁徙为话题的纪录片《迁徙的鸟》向我们完美________了一个自然界的奇迹。虽然大部分地表已被人类改造得________,但在天空中,鸟儿仍是主角,无论雪鹅、野鸭还是云雀,都自有其尊严。“我们需要与自然界和平相处,因为人类不可能________地生活在这个地球上。”导演雅克·贝汉如是说。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A.展示面目全非孤单B.展现支离破碎傲慢C.显示元气大伤自私D.显现体无完肤麻木参考答案:A解题思路:第一步,快速阅读文段,明确空缺处所填词语的含义,第二步,分析选项。第一空,结合词语的含义及此处的修饰对象,排除C。第三步,第二空,根据句意,剩余三个词语较难排除,可选择从第三空突破。第三空,结合此处的句意和词义,即可得出答案。第一空,“元气大伤”通常指人的身体精神状态,在这里形容地表,不恰当,排除C。第三空,由“我们需要与自然界和平相处,因为人类不可能________地生活在这个地球上”可知,文段强调人要与自然万物共同生存和谐相处,“傲慢”“麻木”填入不恰当,“孤单”填入符合文意。故本题选A。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第一空。第一空根据后文“但在天空中鸟儿仍然是主角”可知,第一空体现地表被人类改造的跟原来不一样了。A项“面目全非”指面孔变得完全不是原来的样子,形容改变极大;B项“支离破碎”形容事物零散破碎,不成整体;D项“体无完肤”形容浑身受伤,三者均符合文意。C项“元气大伤”指本源之气(身体内部)受到严重的伤害,难以复原,强调的是内部生命力的创伤,不能搭配“地表”,排除C项。第二步,分析第二空。根据“我们需要与自然界和平相处”可知,人类不能单独生活在这个地球上,该空应该体现“单独”这一含义。A项“孤单”指单身无靠,符合文意。B项“傲慢”指轻视别人,对被人没有礼貌;D项“麻木”指身体某部分感觉发麻甚至丧失感觉,比喻对外界事物反应不灵敏,均不能体现“单独”这一含义,均不符合文意,排除B项和D项。因此,选择A选项。解题思路:第一空,“支离破碎”和“元气大伤”与“大部分地表已被人类改造”不能搭配,排除B、C两项。“面目全非”指面孔变得完全不是原来的样子;也形容事物变化很大,多为贬义。“体无完肤”形容浑身受伤;也形容将某事物或现象的程度完全体现出来,没有一点剩余。此处用“面目全非”更合适。第二空,从“我们要与自然界和平相处”可知,人类不可能“孤单”地生活在这个地球上更合语境。故正确答案为A。26.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有关规定,下列选项中表述不正确的是:A.机动车之间发生交通事故的,由有过错的一方承担责任B.机动车与行人之间发生交通事故的,不管情况如何,都由机动车一方承担责任C.机动车与非机动车驾驶人之间发生交通事故的,有证据证明非机动车驾驶人员违反道路交通法律、法规,机动车驾驶人已经采取必要处置措施的,减轻机动车一方的责任D.交通事故的损失是由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故意造成的,机动车一方不承担责任参考答案:B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道路交通安全法知识并选错误项。第二步,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六条,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造成人身伤亡、财产损失的,由保险公司在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责任限额范围内予以赔偿;不足的部分,按照下列规定承担赔偿责任:机动车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之间发生交通事故,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没有过错的,由机动车一方承担赔偿责任;有证据证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有过错的,根据过错程度适当减轻机动车一方的赔偿责任;机动车一方没有过错的,承担不超过百分之十的赔偿责任;交通事故的损失是由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故意碰撞机动车造成的,机动车一方不承担赔偿责任。因此,选择B选项。27.最近有消费者传言M公司的汽车的动力系统存在技术问题。技术问题的存在会对M公司的声誉造成伤害。如果M公司不试图去检验这一问题,消费者就会对M公司的产品失去信心。但如果M公司去检验并证明汽车的动力系统没有问题,反而会使消费者更加怀疑该公司汽车的动力系统确实存在技术问题。由此可以推出:A.M公司应该向外界承认自己公司的小部分汽车的动力系统存在技术问题B.面对这种传言,M公司最好的策略是召回消费者传言有问题的汽车C.M公司已经无法阻止这种传言对M公司的声誉造成的伤害D.如果有消费者传言M公司的汽车的动力系统不存在技术问题,这种传言也会损害M公司的声誉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型。依据题干特征和提问方式,确定为归纳推理。第二步,辨析选项。A项:题干中论述的是M公司检验或不检验汽车所对应的结果分别是什么,但题干并未给出明确建议,所以“M公司应该承认部分汽车存在问题”,无法推出;B项:题干中论述的是M公司检验或不检验汽车所对应的结果分别是什么,但“M公司召回传言有问题的汽车”,属于M公司的对策,题干内容未涉及,无法推出;C项:由题干可知,M公司不去检验,消费者对其产品就会失去信心,M公司去检验,消费者会怀疑产品确实存在问题,说明无论M公司是否去检验,这种传言都对M公司的声誉造成了伤害,可以推出;D项:消费者传言M公司的汽车的动力系统不存在技术问题,是否会损害M公司的声誉,题干内容未涉及,属于无由猜测,无法推出。因此,选择C选项。解题思路:本题为关联词推导题型。第一步:翻译题干。(1)M公司不去检验→消费者对其产品失去信心;(2)M公司去检验→消费者怀疑产品确实存在问题。第二步:逐一分析选项并得出答案。A、B两项属于过度推测,排除;结合(1)和(2)可知,不管M公司是否去检验这一问题,都无法阻止传言对M公司声誉的损害,可知C项正确,当选;D项无法在题干中找到依据,排除。故正确答案为C。解题思路:本题要求选择能够由题干信息推出的一项,需要准确把握题干的细节信息,不要偏离题干所表达的意思,也不要扩大或缩小题干的范围。根据题干可知,如果M公司不试图去检验这一问题,会使消费者失去信心,从而对公司的声誉造成伤害;而如果M公司去检验并证明汽车的动力系统没有问题,也会使消费者产生怀疑从而对公司的声誉造成伤害,构成二难推理,即无论是否检验均会对公司的声誉造成伤害。故本题选C。28.类比推理是指根据两个(或两类)对象之间在某些方面的属性相似或相同的关系,推出它们在其他方面的属性也可能相似或相同的逻辑方法。以下推理过程没有应用类比推理的一项是:A.由“敲击木桶可以大致判断桶内的酒量”推断出“叩击胸腔可以大致判断胸腔积液的量”B.由“氯霉素可以影响幼龄小白鼠的骨骼发育”推断出“氯霉素可以影响幼儿的骨骼发育”C.由“从这个病人的痰中发现了癌细胞”推断出“这个病人患了肺癌”D.由“颜色鲜艳的蘑菇一般具有毒性”推断出“颜色鲜艳的蛇一般具有毒性”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第一步,看提问方式,本题属于选非题。第二步,找关键信息。①两个(或两类)对象在某些方面相似或相同;②推出它们在其他方面也可能相似或相同。第三步,辨析选项。A项:木桶里有酒,胸腔里有积液,且二者构造相似,满足“两个对象在某些方面相似或相同”,根据“敲击木桶判断酒量”可以推出“叩击胸腔判断积液量”,体现了“推出它们在其他方面也可能相似或相同”,符合定义;B项:小白鼠和幼儿的骨骼发育情况相似,满足“两个对象在某些方面相似或相同”,根据“氯霉素影响小白鼠骨骼发育”可以推出“氯霉素影响幼儿骨骼发育”,体现了“推出它们在其他方面也可能相似或相同”,符合定义;C项:只存在病人一个主体,不满足“两个对象在某些方面相似或相同”,不符合定义;D项:蘑菇和蛇的颜色属性相似,满足“两个对象在某些方面相似或相同”,根据“颜色鲜艳的蘑菇具有毒性”可以推出“颜色鲜艳的蛇具有毒性”,体现了“推出它们在其他方面也可能相似或相同”,符合定义。因此,选择C选项。29.假定一对刚出生的小兔一个月能长成大兔,再过一个月便能生下一对小兔,并且此后每个月都生一对小兔。如果一切正常没有死亡,公兔母兔也比例适调,那么一对刚出生的兔子,一年可以繁殖成(

)对兔子。A.144B.233C.288D.466参考答案:A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数列问题,枚举找规律。第二步,根据小兔一个月长成大兔,过一个月生下1对小兔,可得:1月,1对小兔,共1对,2月,1对大兔,共1对,3月,1对大兔1对小兔,共2对,4月,有2对大兔1对小兔,共3对,5月,有3对大兔2对小兔,共5对,……第三步,归纳发现:从3月开始,每月的兔子数均为前两个月兔子数之和(斐波那契数列)。故各月兔子数依次为1、1、2、3、5、8、13、21、34、55、89、144。故一年后为144对兔子。因此,选择A选项。解题思路:先列举出经过一到六个月兔子的对数分别是1、1、2、3、5、8。很容易发现这个数列的特点:即从第三项起,每一项都等于前两项之和。按这个规律写下去,便可得出一年内兔子繁殖的对数:1、1、2、3、5、8、13、21、34、55、89、144。可见一年内兔子共有144对。故正确答案为A。30.古汉语中的“三五之夜,明月半墙”中的“三五”是指(

)。

A.每隔三五天

B.阴历每月初五

C.阴历每月初八

D.阴历每月十五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古汉语中“三五”之意。“三五之夜,明月半墙”出自明朝归有光的《项脊轩志》,意思是:在农历每月十五日的夜晚,明月高悬,照在墙上。由此可知,“三五”指的是阴历每月十五。A、B、C项不符合古汉语中“三五”的释义,应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D。31.“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是诸子百家中荀子的观点。(

)0.正确1.错误参考答案:0解题思路:本题考查人文历史。“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出自荀子《天论》,意思为大自然的运行有其自身规律,这个规律不会因为三皇五帝尧的圣明或者夏朝桀的暴虐而改变。故表述正确。32.俗话说“绳在细处断,冰在薄处裂”,下列与该俗语所蕴含的管理学原理相同的是:A.木桶原理B.丛林法则C.青蛙效应D.蝴蝶效应参考答案:A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管理学基本原理。第二步,“绳在细处断,冰在薄处裂”意思是:绳子通常断在最细的地方,冰层也总是从最薄的地方裂开。比喻在薄弱环节容易出现问题。“木桶原理”:一只木桶想盛满水,必须每块木板都一样平齐且无破损,如果这只桶的木板中有一块不齐或者某块木板下面有破洞,这只桶就无法盛满水。一只木桶能盛多少水,并不取决于最长的那块木板,而是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木板。也可称为短板效应。因此,“绳在细处断,冰在薄处裂”与“木桶原理”所蕴含的管理学原理相同。即任何一个组织,可能面临的一个共同问题,就是构成组织的各个部分往往是优劣不齐的,而劣势部分往往决定整个组织的水平。因此,整个社会与我们每个人都应思考一下自己的“短板”,并尽早补足它。A项正确。因此,选择A选项。B项:“丛林法则”是自然界里生物学方面的物竞天择、优胜劣汰、弱肉强食的规律法则。“丛林法则”与“木桶原理”所蕴含的管理学原理不同。B项与题意不符,不当选。C项:“青蛙效应”指把一只青蛙扔进开水里,它因感受到巨大的痛苦便会用力一蹬,跃出水面,从而获得生存的机会。当把一只青蛙放在一盆温水里并逐渐加热时,由于青蛙已慢慢适应了那惬意的水温,所以当温度已升高到一定程度时,青蛙便再也没有力量跃出水面了。于是,青蛙便在舒适之中被烫死了。青蛙现象告诉我们,一些突变事件,往往容易引起人们的警觉,而易致人于死地的却是在自我感觉良好的情况下,对实际情况的逐渐恶化,没有清醒的察觉。“青蛙效应”与“木桶原理”所蕴含的管理学原理不同。C项与题意不符,不当选。D项:“蝴蝶效应”指在一个动力系统中,初始条件下微小的变化能带动整个系统的长期的巨大的连锁反应。蝴蝶效应是说,初始条件十分微小的变化经过不断放大,对其未来状态会造成极其巨大的差别。有些小事可以糊涂,有些小事如经系统放大,则对一个组织、一个国家来说是很重要的,就不能糊涂。“蝴蝶效应”与“木桶原理”所蕴含的管理学原理不同。D项与题意不符,不当选。33.沟通分为正式沟通和非正式沟通。正式沟通是指在组织系统内,依据组织明文规定的原则进行的信息传递与交流。非正式沟通是一种通过正式规章制度和正式组织程序以外的其他各种渠道进行的沟通。根据定义,下列属于非正式沟通的是:A.组织之间的公函往来B.文件下达C.上级指示D.组织成员之间的私下交谈参考答案:D解题思路:第一步,看提问方式,本题属于选是题。第二步,找关键信息。多定义,考查“非正式沟通”,其关键信息如下:①通过正式规章制度和正式组织程序以外的其他各种渠道进行的沟通。第三步,辨析选项。A项:组织之间的公函往来,属于组织明文规定的原则进行的信息传递与交流,是正式沟通,不符合定义;B项:文件下达,属于组织明文规定的原则进行的信息传递与交流,是正式沟通,不符合定义;C项:上级指示,属于组织明文规定的原则进行的信息传递与交流,是正式沟通,不符合定义;D项:组织成员之间的私下交谈,属于正式规章制度和正式组织程序以外的其他渠道的沟通,符合定义。因此,选择D选项。34.30岁时,纳什突然出现了许多古怪的举动……最终,他因为幻听被确诊为严重的精神分裂症,后来是接二连三的诊治与复发。1962年,当他被认为是________的菲尔兹奖获得者时,他的精神状况却使他与奖项________。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A.无可辩驳饮恨败北B.实至名归擦肩而过C.名正言顺抱憾终身D.理所当然失之交臂参考答案:D解题思路:第一步,快速阅读文段,明确空缺处词语的语义。第二步,从第一空入手分析,由后文“却”可知,纳什并未得到菲尔兹奖,依据词语语义排除B。第三步,辨析第二空三个成语语义,选出能表达他错过奖项意思的一项。第一空,由“却”可知,纳什并未得到菲尔兹奖。“实至名归”指有了实际的成绩或水平就会得应有的声誉,多用于已经得到荣誉的语境,表达奖项是应得的,与题意不符,排除B。第二空,所填词语应表达纳什错过了奖项之意。“饮恨败北”指战争中含恨失败的意思,“抱憾终身”指心怀遗憾地度过一生。二者不合句意,且不能用于“与奖项……”的句式,排除A、C。“失之交臂”指当面错失了机会,符合题意。故本题选D。解题思路:第一步,突破口在第二空。根据文段“他的精神状况却使他与奖项________”,修饰“他与奖项”两者之间的关系。B项“擦肩而过”指挨着肩而溜走,强调没有抓住机会;D项“失之交臂”指擦肩而过,形容当面错过。两项均符合语境。A项“饮恨败北”强调痛恨失败;C项“抱憾终身”强调心存遗憾。两项的主语均为“他”而非“他与奖项”,排除A项和C项。第二步,再看第一空。根据语境,表述的意思是纳什有希望获奖时,他的精神状况却导致他没有得奖。B项“实至名归”指有了真正的学识、本领或功业,自然就有声誉,是对已经获奖的阐述,而文段中纳什还未获奖,不符合语境。D项“理所当然”指应当如此,按道理应当这样。符合语境。因此,选择D选项。解题思路:第一空,表示当时的人对于纳什是否会获得菲尔兹奖的看法,B项“实至名归”是指有了真正的学识、本事就自然有了声誉,用于已经获得奖项的语境,根据后文转折可知其并未获奖,排除。第二空,根据转折词“却”可知,所填词语表示纳什错失了这一奖项,D项“失之交臂”形容错过,符合文意,且形象生动。A项“饮恨败北”是含恨失败;C项“抱憾终身”指心存遗憾,主语常常是人,文段表示“他与奖项”的关系,用在此处搭配不当,排除。故正确答案为D。【文段出处】《约翰·纳什的一生:在得失博弈中获得均衡》35.凡生理上、精神上有缺陷或者年幼的人,不能作为证人。(

)0.正确1.错误参考答案:1解题思路:本题考查程序法。根据《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二条规定:“凡是知道案件情况的人,都有作证的义务。生理上、精神上有缺陷或者年幼,不能辨别是非、不能正确表达的人,不能作证人。”题干表述不完整。故表述错误。36.从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规律性:A.如上图所示B.如上图所示C.如上图所示D.如上图所示参考答案:A解题思路:第一步,观察特征。组成元素相似,元素的种类和数量一致,排列组合次序不同,优先考虑样式类遍历。第二步,九宫格,横向规律较为常见,优先考虑。对题干中的图形进行观察发现,第一行图形中的所有元素在第二行均重复出现,第三行缺啥补啥,图形眼部欠缺的图形为两个白色图形,C选项排除;同时对图形的嘴部对比之后发现图形中欠缺的是嘴部上翘的图形,排除D选项;两个耳朵的图形进行对比,发现B选项图形中的耳朵形状,在题干中没有出现过,排除。只有A选项符合要求。因此,选择A选项。37.错觉是完全不符合刺激本身特征的失真的或扭曲事实的知觉经验,生活中,凭知觉经验所作的解释显然是失真的,甚至是错误的。幻觉是在没有相应的外界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下发生的不真实感知。幻觉具有与真实知觉类似的特点,但它是虚幻的。正常人在某些特殊的状态下,如强烈的情绪体验并伴有生动的想象、回忆,或期待的心情、紧张的情绪,或处于催眠状态,都可能会出现幻觉。在入眠或醒觉状态的过程中,也会发生幻觉。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幻觉的是:A.杯弓有蛇影,草木疑皆兵B.相看两不厌,唯有敬亭山C.寝兴目存形,遗音犹在耳D.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第一步:找出定义关键词。错觉:“不符合刺激本身特征”、“失真的或扭曲事实的”、“凭知觉经验所作的解释显然是失真的,甚至是错误的”;幻觉:“没有相应的外界客观事物”、“不真实感知”。第二步:逐一分析选项。A项:杯弓有蛇影,出自东汉学者应劭的《风俗通义·怪神》,意思是将映在酒杯里的弓影误认为蛇;草木疑皆兵,出自《晋书·苻坚载记》,意思是把山上的草木都当做敌兵,符合“不符合刺激本身特征”、“失真的或扭曲事实的”,符合“错觉”定义,不符合“幻觉”定义,排除;B项:相看两不厌,唯有敬亭山,出自唐代李白的《独坐敬亭山》,意思是敬亭山和我对视着,谁都看不够,看不厌,看来理解我的只有这敬亭山了,不符合“失真的或扭曲事实的”以及“没有相应的外界客观事物”,不符合任何一个定义,排除;C项:寝兴目存形,遗音犹在耳,出自魏晋诗人潘安的《悼亡诗三首》,意思是睡下和起床的时候都还能看到你,你的声音仿佛还在我的耳边,表达了对亡妻深深的思念之情,符合“没有相应的外界客观事物”、“不真实感知”,也能对应题干“在入眠或醒觉状态的过程中”,符合“幻觉”定义,当选;D项: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出自南朝王籍的《入若耶溪》,意思是蝉声高唱,树林却显得格外宁静,鸟鸣声声,深山里倒比往常更清幽,不符合“失真的或扭曲事实的”以及“没有相应的外界客观事物”,不符合任何一个定义,排除。故正确答案为C。解题思路:第一步,根据提问方式,确定为选是题。第二步,找关键信息。多定义,考查“幻觉”,其关键信息为:①在没有相应的外界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下发生的不真实感知;②虚幻的;③正常人在某些特殊的状态下,如强烈的情绪体验并伴有生动的想象、回忆,或期待的心情、紧张的情绪,或处于催眠状态,都可能会出现幻觉。第三步,辨析选项。A项:意思是将映在酒杯里的弓影误认为蛇,周边的草木也被认为是敌方的兵,极度恐慌疑神疑鬼。弓、草木是外界客观事物,不符合“没有相应的外界客观事物”,不符合定义。B项:意思是诗人与敬亭山相看而不厌,视敬亭山为人生知己,达到物我和谐、物我相忘的境界。敬亭山是外界客观事物,不符合“没有相应的外界客观事物”,不符合定义。C项:意思是在这种悲伤的追怀和祭奠中,亡妻那端庄的身影仿佛又浮现在诗人眼前,那温柔的嗓音又回荡在耳边。亡妻的身影和声音都是“虚幻的”,是诗人“在没有相应的外界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下发生的不真实感知”,因极度难过、想念而产生的幻觉,符合定义。D项:意思是蝉声高唱,树林却显得格外宁静;鸟鸣声声,深山里倒比往常更清幽。蝉、树林、鸟是外界客观事物,不符合“没有相应的外界客观事物”,不符合定义。因此,选择C选项。解题思路:本题要求选择属于幻觉的一项。分析题干定义,发现其关键点为“在没有相应的外界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下发生的不真实感知”,在解题时应严格依据这些关键点分析选项。幻觉定义的关键信息:在没有相应的外界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下发生的不真实感知。A项,寝兴目存形,遗音犹在耳,意思是在睡梦中和起床时,(亡妻)那端庄娴静的身影,仿佛又浮现在诗人眼前,那温柔婉转的嗓音,依稀又回荡在诗人耳边。诗人在没有外界客观事物的直接作用下,看到了亡妻的身影,听到了亡妻的声音,符合定义。B项,相看两不厌,唯有敬亭山,意思是彼此之间两不相厌的只有诗人和眼前的敬亭山了。敬亭山是真实存在的客观事物,不符合定义。C项,杯弓有蛇影,草木疑皆兵,意思是将映在酒杯里的弓影误认为蛇,将周边的草木误认为敌方的士兵。弓、草木都是真实存在的客观事物,不符合定义。D项,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意思是蝉声高唱,树林却显得格外宁静,鸟鸣声声,深山里倒比往常更清幽。蝉、林、鸟、山都是真实存在的客观事物,不符合定义。故本题选A。38.农民种植小麦,麦子成熟,农民拿出一部分留着吃,一部分拿至市场卖,别人买走农民的小麦,农民获得了货币,然后去购买其他商品,这一过程包含了社会生产总过程中的四个环节,其中(

)所代表的环节是起决定性作用的环节。A.农民种植小麦,麦子成熟B.农民拿出一部分留着吃,一部分拿至市场卖C.别人买走农民的小麦,农民获得了货币D.农民用货币购买其他商品参考答案:A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商品与货币知识。第二步,生产、分配、交换、消费是社会生产的四个环节,其中,生产是指人类从事创造社会财富的活动和过程,包括物质财富、精神财富的创造和人自身的生育,亦称社会生产。生产是起决定作用的环节。A项中“农民种植小麦,麦子成熟”描述的是生产活动。因此,选择A选项。B项:分配是指社会的经济资源配置过程。主要是指劳动力、资金或资本、生产资料等资源的分配。是以分工为前提的社会生产按比例进行的物质条件。B项中“农民拿出一部分留着吃,一部分拿至市场卖”属于产品的分配环节。B项与题意不符,排除。C项:交换是指人们相互交换活动或交换劳动产品的过程。主要包括人们在生产中发生的各种活动和能力的交换,以及一般产品和商品的交换。C项中“别人买走农民的小麦,农民获得了货币”属于交换环节。C项与题意不符,排除。D项:消费是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最终环节。它是指利用社会产品来满足人们各种需要的过程。D项中“农民用货币购买其他商品”属于消费环节。D项与题意不符,排除。39.招标∶中标

A.宣传∶推广

B.请示∶批准

C.抽象∶具体

D.支出∶收入

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干逻辑关系。

先参与“招标”,才能“中标”,二者属于时间顺承的对应关系,并且二者的主体不同。

第二步,辨析选项。

A项:“宣传”是“推广”的方式,二者无明显的时间先后顺序,排除;

B项:先“请示”,后“批准”,二者属于时间顺承的对应关系,并且二者的主体不同,与题干逻辑关系一致,符合;

C项:“抽象”与“具体”属于反义关系,排除;

D项:可以先“收入”,后“支出”,也可以先“支出”,后“收入”,二者无明显时间先后顺序,排除。

因此,选择B选项。

40.下列有关公文稿本与法定效用关系界定错误的是:A.草稿是原始的非正式文稿,不具备正式公文的法定效用B.作为复制件的公文副本(如本、复印本等),具有正式公文的法定效用C.试行本即试验推行本,在规定的试验推行期间具有正式公文的法定效用D.定稿是内容已确定、已履行法定生效程序的最后完成稿,具备正式公文效用参考答案:B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公文知识并选错误项。第二步,副本是指再现公文正本内容及全部或部分外形特征的正本的复份或公文的复制本。正本复份具备正式公文的法定效用;公文复制本不具备正式公文的法定效用。B项说法错误,当选。因此,选择B选项。A项:草稿也称为未定稿,是指供讨论、征求意见、修改审核、审批用的原始的非正式文稿,内容未正式确定,不具备正式公文的效用。A项正确,排除。C项:试行本是规范性公文正本的一种特殊形式,即试验推行本,在规定的试验推行期间具有正式公文的法定效用。C项正确,排除。D项:定稿也称为签发稿,是指经审阅修改,由机关单位负责人签发或经一定会议讨论通过正式生效的文稿。其内容已确定,为已履行法定生效程序的最后完成稿,具备正式公文的效用,是制作公文正本的标准依据。D项正确,排除。41.小说∶散文∶水浒传A.三角形∶四边形∶五边形B.医生∶职业∶护士C.学士∶硕士∶博士D.平原∶高原∶东北平原参考答案:D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干逻辑关系。“小说”和“散文”都是一种文体,二者属于并列关系,“水浒传”是“小说”,二者属于包容关系中的种属关系。第二步,辨析选项。A项:“三角形”、“四边形”和“五边形”都是多边形,三者属于并列关系,排除;B项:“医生”和“护士”都是“职业”,二者属于并列关系,二者与“职业”属于包容关系中的种属关系,排除;C项:“学士”、“硕士”和“博士”都是学位,三者属于并列关系,排除;D项:“平原”和“高原”都是一种地形,二者属于并列关系,“东北平原”是“平原”,二者属于包容关系中的种属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一致,符合。因此,选择D选项。42.集体决策指决策的整个过程由两个人以上的群体完成,以下不属于集体决策的好处的是(

)。

A.决策的可接受性较高

B.增加了决策的合法性

C.决策的一贯性较强

D.决策的成本较低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管理学的基本原理。

A项正确,集体决策的结果为少数服从多数,决策的可接受性较高。

B项正确,通过集体决策,可以避免因个人决策带来的失误,增强了决策的合法性。

C项正确,一贯性是要求组织的决策在前后各期保持一致,不随意改变。集体决策决策程序复杂,决策不会随意更改,一贯性较强。

D项错误,集体决策也称专家集体决策。它是根据决策者的人数多少而划分出的一种决策类型。制定决策的主体是专家组成的集体,这种决策方式称为专家集体决策。集体决策需要集中更多的人,相应地决策成本会比较高。

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D。43.美国的决策者认为,第三次工业革命使得产品升级换代的周期大大缩短,产品一般两年就会更新。每一次产品的重大更新,也预示着原有的核心技术被快速淘汰。因此,年轻人在大学学习的基础知识到毕业时已有很大部分过时了,造成了极大浪费。更何况,传统的、学院式的教学按一个模板培养人,教出的仅是大批高级蓝领,而创新竞争需要的是领导潮流的人才。鉴于此,美国许多大学把创意和实现创意的能力作为培养学生的主攻方向,在创新实验室中,把激情激励、善想象以及辨别、判断、捕捉机会作为重点教学内容。这段文字主要说明:A.第三次工业革命将引领新的人才和知识革命B.美国进行教育革命是适应新的发展趋势的需要C.与以往相比,美国现今的教育发展模式具有更强优势D.美国进行创新模式改革,重点培养年轻人的创新能力参考答案:D解题思路:文段开篇引用美国决策者的观点,指出第三次工业革命使得产品升级换代的周期缩短,原有的核心技术也被快速淘汰,“因此”总结前文,强调年轻人在大学学习的基础知识到毕业时已有很大部分过时,传统的教学模式无法满足创新竞争的需要,“鉴于此”总结整个文段,得出结论,强调美国大学把创意和实现创意的能力作为培养学生的重点,在创新实验室中进行创新教学,故文段为分总结构,重点在尾句的结论,即美国重视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对应D项。A项,对应首句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影响,非重点,排除;B项,“是······的需要”强调美国进行教育革命的原因,非重点,排除;C项,文段未将“现今的”与“以往的”进行对比,强调谁更有优势,属于无中生有,排除。故正确答案为D。【文段出处】《“再工业化”的背后是什么》44.长江拥有水生生物4300多种,其中鱼类400多种(含亚种),170多种为长江特有,是世界上水生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的河流之一。水生生物尤其是鱼类是长江水域生态系统健康状况的标志,而实施长江流域重点水域常年禁捕就是要在一段时间内从根本上停止捕捞利用,这是有效缓解长江生物资源衰退和生物多样性下降危机的关键之举,对改善长江水域生态环境、恢复生态功能具有重要意义。这段文字主要介绍:A.长江水域生态环境修复的意义B.长江水域生物多样性的变化趋势C.水生生物对长江生态系统的作用D.长江流域重点水域常年禁捕的主要原因参考答案:D解题思路:文段开篇论述长江是世界上水生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河流之一,接着通过程度词“尤其是”强调鱼类是长江水域生态系统健康状况的标志,紧接着引出“长江流域重点水域常年禁捕”的话题,强调“长江流域重点水域常年禁捕”能有效缓解长江生物资源衰退和生物多样性下降危机,对于改善长江水域的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故整个文段重点强调长江流域重点水域为何要常年禁捕,对应D项。A项,缺少文段核心话题“长江流域重点水域常年禁捕”,且“环境修复的意义”无中生有,排除;B项,“变化趋势”文段并未提及,无中生有,排除;C项,“水生生物”对应程度词“尤其是”之前的内容,非重点,且缺少文段核心话题“长江流域重点水域常年禁捕”,排除。故正确答案为D。【文段出处】《长江流域重点水域开启常年禁捕》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首先介绍了长江是世界上水生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河流之一,并说明水生生物尤其是鱼类是长江水域生态系统健康状况的标志,接下来用“而”引出文段重点,“长江流域重点水域常年禁捕”是关键举措,以及这一举措的意义。文段话题词为“长江流域重点水域常年禁捕”。第二步,对比选项。D项是对文段主旨句的同义替换。A项、B项、C项均缺少文段话题词“长江流域重点水域常年禁捕”,排除。因此,选择D选项。45.个体生命从家庭生活所习得的情感与社会技能,其核心要素是“道德感”。而且在漫长的生存竞争中,个体生命习得这一感情的能力被神经元编码为一段特定时间的“窗口”,错过这一时段,便难以习得相应的技能,从而极大削弱了个体生命的社会交往能力。关于这段文字,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道德感决定个体的情感与社会技能B.个体能否习得道德感是由神经元编码决定的C.错过特定的时间,个体将无法习的得社会交际能力D.对个体情感和社会技能的培养存在关键期参考答案:D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将选项与文段一一对应。第二步,辨析选项。A项对应第一句“个体生命从家庭生活所习得的情感与社会技能,其核心要素是‘道德感’”,即道德感是个体情感与社会技能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道德感决定个体的情感与社会技能”的说法属于无中生有,A项错误,排除A项。B项对应第二句话“个体生命习得这一情感的能力被神经元编码为一段特定时间‘窗口’”,只能说明神经元编码时间段的重要性,但并不等于“决定性”,B项错误,排除B项。C项对应“错过这一时段,便难以习得相应的技能,从而极大减弱了个体生命的社会交往能力”,说明特定时段对个体习得社会交往能力的重要性,但不等于错过就无法习得,C项偷换概念,排除C项。而从这句话恰好可以判断D项“对个体情感和社会技能的培养存在关键期”表述正确。因此,选择D选项。46.野生动物之间因病毒入侵会暴发传染病,最新研究发现,热带、亚热带或低海拔地区的动物,因生活环境炎热,一直面临着患传染病的风险。生活在高纬度或高海拔等低温环境的动物,过去因长久寒冬可免于病毒入侵,但现在冬季正变得越来越温暖,持续时间也越来越短。因此,气温升高将加剧野生动物传染病的暴发。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支持上述观点?A.无论气候如何变化,生活在炎热地带的动物始终面临着患传染病风险B.适应寒带和高海拔栖息地的动物物种遭遇传染病暴发的风险正在升高C.气温高低与野生动物患传染病风险之间存在正相关性,即气温越高患病风险越高D.寒冷气候可能让野生动物免受病毒入侵,炎热气候却更易导致野生动物感染病毒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型。根据提问方式中的“支持”,确定为加强论证。第二步,找论点和论据。论点:气温升高将加剧野生动物传染病的暴发。论据:热带、亚热带或低海拔地区的动物,因生活环境炎热,一直面临患传染病的风险,生活在高纬度和高海拔等低温环境的动物,因长久寒冬可免于病毒入侵,现在冬季变得越来越温暖,持续时间也越来越短。第三步,辨析选项。A项:无关选项。该项说的是气候不管怎样变化,炎热地带的动物始终面临患传染病风险,与气温升高是否会加剧野生动物传染病的暴发无关,论题不一致,排除。B项:无关选项。该项说的是寒带和高海拔栖息地的动物遭遇传染病的风险在升高,与气温升高是否会加剧野生动物传染病的暴发无关,论题不一致,排除。C项:增加论据。气温高低和野生动物患传染病的风险存在正相关,说明气温越高,患传染病的风险会增大,具有加强作用。D项:无关选项。该项说的是寒冷气候野生动物免受病毒入侵,炎热更容易导致野生动物感染病毒,对比的是寒冷和炎热,而论点主要讨论“气温升高”,说的是气温的变化,论题不一致,排除。因此,选择C选项。解题思路:第一步:找出论点和论据。论点:气温升高将加剧野生动物传染病的暴发。论据:热带、亚热带或低海拔地区的动物,因生活环境炎热,一直面临着罹患传染病的风险。生活在高纬度或高海拔等低温环境的动物,过去因长久寒冬可免于病毒入侵,但现在冬季正变得越来越温暖,持续时间也越来越短。论据讨论的是炎热地区与低温地区对于动物罹患传染病的风险情况,论点讨论的是气温升高将加剧野生动物传染病的暴发,论据论点均在讨论气温与野生动物传染病的关系,话题一致,可以考虑补充论据进行加强。第二步:逐一分析选项。A项:该项指出炎热地带的动物始终面临着患传染病风险,而论点的主体为野生动物;同时该项并未说明气温升高是否会加剧野生动物传染病的暴发,话题不一致,无法加强,排除;B项:该项指出适应寒带和高海拔栖息地的动物物种遭遇传染病暴发的风险正在升高,但并未说明气温升高与野生动物传染病暴发之间的关系,话题不一致,无法加强,排除;C项:该项指出气温高低与野生动物患传染病风险之间存在正相关性,说明气温升高确实会加剧野生动物传染病的暴发,属于补充论据,可以加强,当选;D项:该项指出寒冷气候与炎热气候对野生动物感染病毒的风险存在差异,属于重复论据,无法得知气温升高是否会加剧野生动物传染病的暴发,且是一种“可能”的说法,加强力度小于C项,排除。故正确答案为C。解题思路:本题要求选择最能支持题干观点的一项,解答本题需首先明确题干的论证结构,找到题干观点和论据。题干观点为“气温升高将加剧野生动物传染病的暴发”,题干论据为“热带、亚热带或低海拔地区的动物,因生活环境炎热,一直面临着患传染病的风险,生活在高纬度或高海拔等低温环境的动物,过去因长久寒冬可免于病毒入侵,但现在冬季正变得越来越温暖,持续时间也越来越短”。要支持题干观点,可说明气温升高的确会加剧野生动物传染病的暴发。题干论据:热带、亚热带或低海拔地区的动物,因生活环境炎热,一直面临着患传染病的风险,生活在高纬度或高海拔等低温环境的动物,过去因长久寒冬可免于病毒入侵,但现在冬季正变得越来越温暖,持续时间也越来越短。题干观点:气温升高将加剧野生动物传染病的暴发。A项,指出生活在炎热地带的动物始终面临着患传染病的风险,并未说明气温升高对野生动物传染病的影响,不能支持题干观点。B项,指出适应寒带和高海拔栖息地的动物物种遭遇传染病暴发的风险正在升高,并未说明气温升高对野生动物传染病的影响,不能支持题干观点。C项,指出气温越高野生动物患传染病的风险也越高,说明气温升高会使野生动物患传染病的风险增加,可以支持题干观点。D项,指出寒冷气候可能让野生动物免受病毒入侵,炎热气候却更易导致野生动物感染病毒,但“炎热气候”与“气温升高”并非同一概念,不能支持题干观点。故本题选C。47.政治自由是公民的基本政治权利,是公民参与国家管理的基础和标志。(

)0.正确1.错误参考答案:0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宪法。公民基本政治自由是指公民参与国家政治生活,充分表达自己政治意愿的自由。公民的政治自由是近代民主政治的基础,是公民表达个人见解和意愿参与正常社会活动和国家管理的一项基本权利。故表述正确。48.研究表明,大脑具有自我修复的潜能,继续______这方面的研究,有望最终确认哪些信号可用来促进神经源性反应的_______,而以_______神经发生(即神经元的生成和更新)现象为目标,或可成为一种促进神经元再生的有效治疗方法。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A.增强强化加强B.强化加强增强C.增强加强强化D.加强增强强化参考答案:D解题思路:第一空,与“研究”搭配,“增强”往往与能力、体质、抵抗力、素质等词语搭配,不能搭配“研究”,排除A、C项。第三空,搭配“神经发生现象”,“增强”亦不能与“现象”搭配,排除B项。D项的“强化”指增强某种状态、行为的过程,可以修饰“神经发生现象”,D项正确。验证前两空,“加强”往往与研究、教育、团结等词语搭配,增强“神经源性反应”亦搭配恰当。故正确答案为D。【文段出处】《成人大脑具有自我修复的潜能》

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第一空。该空与“研究”搭配,“强化”和“加强”均可搭配“研究”。A项和D项“增强”往往与能力、体质、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