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浙江东阳市事业单位招考65名工作人员考试笔试高频考点题库附答案解析_第1页
2022年浙江东阳市事业单位招考65名工作人员考试笔试高频考点题库附答案解析_第2页
2022年浙江东阳市事业单位招考65名工作人员考试笔试高频考点题库附答案解析_第3页
2022年浙江东阳市事业单位招考65名工作人员考试笔试高频考点题库附答案解析_第4页
2022年浙江东阳市事业单位招考65名工作人员考试笔试高频考点题库附答案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7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年浙江东阳市事业单位招考65名工作人员考试笔试高频考点题库附答案解析预祝考试顺利!一.综合题库(共1000题)1.水平一体化物流是指同一行业的多个企业,通过共同利用物流渠道,获得规模经济效益、提高物流效率。水平一体化物流须具备物流需求和物流供应的信息平台,要有大量企业参与并存在较多的商品量。根据上述定义,下列选项属于水平一体化物流的是:A.某家具厂要求原材料供应商和产品销售商使用同一家物流公司B.某市屠宰企业将猪、牛肉混放入冷藏车并送往一百多家零售店C.电子城百家商店签订协议,指定其中一家承担电子城送货业务D.某百货公司设立物流中心,统筹安排全公司各类货物发送工作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题干定义水平一体化物流是一种物流方式,分析其主体和特点,再结合选项比较即可解题。水平一体化物流的定义要点:①同一行业的多个企业;②共同利用物流渠道。A项,供应商是提供原材料的企业,销售商是销售成品的企业,两者不属于同一行业,不符合要点①。B项,某市屠宰企业属于单个企业,不属于同一行业的多个企业,不符合要点①。C项,电子城百家商店属于同一行业的多个企业,指定其中一家承担电子城送货业务体现共同利用物流渠道,符合定义。D项,某百货公司属于单个企业,不属于同一行业的多个企业,不符合要点①。故本题选C。解题思路:第一步,看提问方式,本题属于选是题。第二步,找关键信息。①同一行业的多个企业;②共同利用物流渠道。第三步,辨析选项。A项:供应商是提供原材料的企业,销售商是销售成品的企业,两者不属于“同一行业”,不符合定义;B项:某市屠宰企业属于个别企业,不属于“同一行业的多个企业”,不符合定义;C项:电子城百家商店属于“同一行业的多个企业”,指定一家送货,体现了“共同利用物流渠道”,符合定义;D项:某百货公司属于个别企业,不属于“同一行业的多个企业”,不符合定义。因此,选择C选项。解题思路:第一步:抓住定义中的关键词。水平一体化物流的定义包含的重点关键词是“同一行业的多个企业”、“共同利用物流渠道”和“提高物流效率”。第二步:逐一判断选项。A项:原材料供应商和产品销售商不属于“同一行业的多个企业”,

比如做家具的,原材料供应商可能是生产钉子的,但是销售商是卖家具的,两者不是同一个行业,不符合定义;B项:屠宰企业也是单个企业行为,不属于“同一行业的多个企业”,不符合定义;C项:百家商店属于“同一行业的多个企业”,指定其中一家承担送货业务属于“共同利用物流渠道”,能够提高物流效率,符合定义;D项:设立物流中心仍属于单个企业行为,并不是“同一行业的多个企业”,不符合定义。故正确答案为C。2.知识营销是指企业在营销过程中,使企业的广告、宣传、公关、产品注入一定的知识含量与文化内蕴,帮助消费者增加与商品相关并实用的信息与知识,提高他们的消费与生活质量,从而达到推广产品、建立形象、提升品牌竞争力的目的。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知识营销的是:A.某保健品生产企业深入社区为居民开设健康生活讲座,并在讲座中推销其保健品B.某体育用品生产企业为希望小学捐献价值20万元的体育用品,多家媒体报道了这则事迹C.某师范院校派出大学生支教团,在支教的同时宣传教育的重要性,为该校在当地的招生起到了积极作用D.某证券公司股票分析师经常受电视台邀请在电视节目中为广大股民进行股票分析参考答案:A解题思路:第一步:找到定义关键词。“企业在营销过程中”,“帮助消费者增加与商品相关并实用的信息与知识”,“达到推广产品、建立形象、提升品牌竞争力的目的”。第二步:逐一分析选项。A项属于营销过程,“开设健康生活讲座”符合第二个定义要件,“推销其保健品”符合第三个定义要件,是答案;B项不符合“与商品相关并实用的信息与知识”这一定义要件,并且捐款的行为也并非发生在营销过程中,不符合定义;C项“某师范院校”不属于企业,所以不存在营销过程,不符合定义要件;D项属于个人行为,且只是单纯的分析商品,并没有“帮助消费者增加与商品相关并实用的信息与知识”,不符合定义要件。故正确答案为A。解题思路:分析题干定义,发现其涉及定义的条件、手段、结果、目的等要点,在解题时应严格依据这些要点分析选项。知识营销的定义要点:①企业在营销过程中;②注入一定的知识含量和文化内蕴。A项,通过为社区居民开设健康生活讲座来推销保健品,是在营销过程中注入一定的知识含量和文化内蕴,符合定义。B项,某体育用品生产企业为希望小学捐献体育用品,并没有在营销过程中注入知识含量或文化内蕴,不符合要点②。C项,某师范院校的做法,并非企业的营销过程,不符合要点①。D项,股票分析师受邀在电视节目中进行股票分析,并非企业的营销过程,不符合要点①。故本题选A。3.核心能力,指能使公司在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的强项,是其他对手很难达到或无法具备的一种能力。下列不属于核心能力的是:A.某企业不仅能为顾客带来长期性的关键性利益,为企业创造了超过同业平均利润水平的超值利润,更为掌握长期性的竞争主动权奠定了雄厚基础B.索尼公司的小型化产品创新花样迭出;海尔公司的广告销售和售后服务独树一帜;科隆公司的无缺陷制造令人称奇C.某企业为避免由于一线员工不同而导致最终产品或服务的质量产生明显的差异,精心打造出传递品质几乎完全相同的产品或服务的能力D.某企业为提高员工的业务水平,坚持抓员工的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等能力培训,效果显著参考答案:D解题思路:第一步:抓住定义中的关键词。定义中强调“对手无法具备”等。第二步:逐一判断选项。A项中超过同业平均水平的超额利润,B项中的创新花样迭出、独树一帜、令人称奇,C项中几乎完全相同的产品或服务的能力,均符合“对手无法具备”的关键词,因此均符合定义;D项中的对员工的培训,未体现对手无法达到,因此不符合定义。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D。解题思路:第一步,看提问方式,本题属于选非题。第二步,找关键信息。①公司在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的强项;②其他对手很难达到或无法具备的一种能力。第三步,辨析选项。A项:创造了超过同业平均利润水平的超值利润,体现出“其他对手很难达到或无法具备的能力”,更为掌握长期性的竞争主动权奠定了雄厚基础,体现出“公司在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的强项”,符合定义;B项:花样迭出、独树一帜、令人称奇,体现出“其他对手很难达到或无法具备的能力”,这些方式能够帮助企业维持自身的创造力和企业形象,体现出“公司在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的强项”,符合定义;C项:打造出传递品质几乎完全相同的产品或服务的能力,体现出“其他对手很难达到或无法具备的能力”,打造品质如一的产品和服务能够为企业保持良好的信誉奠定基础,体现出“公司在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的强项”,符合定义;D项:企业对员工的培训效果显著,但员工培训对产品的影响和竞争对手培训的结果都未明确,未体现这是“其他对手很难达到或无法具备的能力”,不符合定义。因此,选择D选项。解题思路:本题要求选择不属于核心能力的一项。分析题干定义,发现其关键点为“能使公司在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的强项”“其他对手很难达到或无法具备”,在解题时应严格依据定义的关键点分析选项。核心能力定义的关键信息:其他对手很难达到或者无法具备的能力。A项,为企业创造了超过同业平均利润水平的超值利润,说明该企业具备其他对手很难达到或无法具备的能力,属于核心能力。B项,列举了索尼、海尔、科隆公司的强项,都是其他对手很难达到或者无法具备的能力,属于核心能力。C项,精心打造出传递品质几乎完全相同的产品或服务的能力,是其他对手很难达到或无法具备的能力,属于核心能力。D项,企业对员工进行能力培训,并未涉及公司的强项或其他对手无法具备的能力,不属于核心能力。故本题选D。4.尽管被很多人批评为叶公好龙,但________地说,对那些在丛林、草原和山地上讨生活的传统部族文化的喜爱,其实出自人类血管中翕动的本能,因为我们的祖先在长达二百万年间都过着这种石器时代的野蛮生活,跨入文明不过是近一万年的事情,因此适应原始生活而演化出来的本能与越发复杂的文明世界之间存在严重________,两者的不匹配构成了我们在现代城市生活里绝大多数苦闷与抑郁的________。A.严格

分歧

基础B.坦白

争执

要素C.公正

错位

根源D.客观

失衡

结局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第一空。由题干中的“很多人批评为”“但”以及后面的“其实是出于本能”可以看出文段中,作者看法与前面的批评观点正好相反,作者其实是在为人类正名,所以第一空应该含有为其解释、为其说话之意。C项“公正”和D项“客观”均有以事实为依据作出判断之意,符合语境。而A项“严格”指的是不容马虎,B项“坦白”指的是如实说出不隐瞒,均不符合语境。排除。第二步,分析第二空。由“原始生活”“本能”和“复杂”“文明世界”之间的鲜明对比可以看出,第二空应含有两者对立或不统一之意。C项“错位”一般指离开原来的或应有的位置,D项“失衡”指失去平衡,两者均符合文意,无法排除。第三步,分析第三空。第三空意思是两者的不匹配造成了苦闷和抑郁,前后两者之间应该有因果关系。C项“根源”指使事物发生的根本原因,符合语境。D项“结局”与文中想表达的意思正好相反,因果倒置,排除。因此,选择C选项。5.假设3只鸡3天下了3个蛋,那么9只鸡9天能下多少个蛋?A.9B.27C.54D.81参考答案:B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基础计算问题。第二步,根据3只鸡3天下了3个蛋,所以9只鸡3天能下3×3=9(个)蛋,那么9只鸡9天能下9×3=27(个)蛋。因此,选择B选项。6.小陈说:“我比小路重”,小路说:“小陈比小张重”,小肖说:“小路比小张重”,小张说:“小肖比小陈重。”已知四个人的体重都不一样,且四人说的都是实话。

可推出最轻的人是小张。

A.正确

B.错误

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型。

题干有明显的信息匹配特征,确定为分析推理。

第二步,分析条件,进行推理。

由题干信息可知:

陈:陈>路;

路:陈>张;

肖:路>张;

张:肖>陈

由上述关系可得出:肖>陈>路>张,所以“最轻的人是小张”,说法正确。

因此,选择A选项。

7.外资入住主要从事的行业中比重最大的行业比其他行业多多少?A.71.24%B.40%C.11.3%D.42.48%参考答案:D解题思路:材料中给出了外资企业主要从事的行业及其比重。题干要求比重最大的行业与其他行业的差值,直接查找最大的比重数据,则其他行业比重=1-最大行业比重,再计算二者差值。外资入住主要从事的行业中比重最大的行业是制造业,占71.24%,则所求为71.24%-(1-71.24%)=42.48%。故本题选D。8.报纸∶新闻A.电影∶电影院B.报刊亭∶报纸C.杂志∶广告D.信封∶信纸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干逻辑关系。“报纸”是发布“新闻”的载体,二者属于载体对应关系。第二步,辨析选项。A项:“电影院”是播放“电影”的场所,而非载体,排除;B项:“报刊亭”是售卖“报纸”的场所,而非载体,排除;C项:“杂志”是发布“广告”的载体,二者属于载体对应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一致,符合;D项:“信封”和“信纸”属于配套使用的对应关系,排除。因此,选择C选项。9.人们常说,沟通能架起心与心的桥梁,而如何有效沟通则需要一定的技巧,下列不能实现有效沟通的是:A.作为信息发送者的管理者有效沟通的技巧B.作为信息传递者的管理者有效沟通的技巧C.作为信息接受者的管理者有效沟通的技巧D.信息沟通的障碍及其排除参考答案:B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管理学基本原理知识并选错误项。第二步,沟通是信息的发送者与信息的接受者之间通过信息而相互作用的过程。在沟通中发送者与信息的接受者作为沟通的主体非常重要。而信息传递者并非沟通的主体,所以信息传递者的管理者的沟通技巧与有效沟通无关。因此,选择B选项。A项、C项:沟通过程的步骤是:①发送者需要向接受者传送信息或者需要接受者提供信息;②发送者将这些信息译成接受者能够理解的一系列符号;③将上述符号传递给接受者;④接受者接受这些符号;⑤接受者将这些符号译为具有特定含义的信息;⑥接受者理解信息的内容;⑦发送者通过反馈来了解他想传递的信息是否被对方准确无误地接受。因此作为信息发送者的管理者有效沟通的技巧和作为信息接受者的管理者有效沟通的技巧对于能否做到有效沟通尤为重要。A项、C项不符合题意,因此不当选。D项:沟通中常常因地位的差异、信息的可信度、认知的偏误、过去的经验、情绪的影响等形成编码与解码的个人障碍,因信息泛滥、时间压力、组织氛围、信息过滤、缺乏反馈等形成组织障碍。为达到有效的沟通,我们应该利用反馈、简化语言、主动倾听等方法克服沟通障碍。D项与有效沟通有关,不符合题意,因此不当选。10.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句是(

)。A.大学生有德者才是合格品,无德无才就会是危险品,引导学生志存高远,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是一名思政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B.由于影视作品拍摄过程中频发爆破事故,广电总局要求从事影视烟火爆破特效作业的单位和相关人员严格筛选,实行资格准入制度。C.大数据云储存、物联网,不仅为政务办公、组织建设提供技术支撑,更是创新社会治理手段的一座富矿。D.如果说铁路是工业时代的基础设施,网络是信息时代的基础设施,那么一套覆盖全社会的征信体系则是信用时代的基础设施。参考答案:B解题思路:A项,没有语病,排除;B项,成分残缺,应在“从事”前加“有关单位对”,当选;C项,没有语病,排除;D项,没有语病,排除。故正确答案为B。11.下列因素中,哪个不属于企业的外部环境因素:A.人口B.营销组合C.人均国民收入D.企业产值参考答案:B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管理学基本原理并选错误项。第二步,企业内部环境是指企业内部的物质、文化环境的总和,包括企业资源、企业能力、企业文化等因素。营销组合是企业的综合营销方案,即企业针对目标市场的需要对自己可控制的各种营销因素(产品质量、包装、服务、价格、渠道、广告等)的优化组合和综合运用,使之协调配合,扬长避短,发挥优势,以便更好地实现营销目标。公司为获得目标市场中希望的反应而设计的一套可控的营销策略。营销组合由影响产品需求的一切措施组成。因此,营销组合属于企业的内部因素。B项错误,但与题意相符,当选。因此,选择B选项。企业外部环境是对企业外部的政治环境、社会环境、技术环境、经济环境等的总称,可分为:自然地理环境、社会环境、经济环境、政治环境、科技环境和文化教育环境。A项:人口数量属于企业外部环境中的社会环境。A项正确,但与题意不符,不当选。C项、D项:人均国民收入、企业产值属于企业外部环境中的经济环境,C项、D项正确,但与题意不符,不当选。12.成年人总是认为孩子思维幼稚、理解力有限,这其实是一种

。得益于蓬勃发展的信息技术和日益便利的交通出行,如今的孩子比以往掌握更多知识,也更加渴望了解世界。阅读可以打开一扇扇门,让他们看见广阔的世界,了解活着的意义,也要面对死亡和失去。而友谊和爱,这些宝贵的品质犹如黑夜中的明灯,终将

他们面向世界,走向未来。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A.成见推动B.偏见引领C.误读促进D.误解带动参考答案:B解题思路:本题可从第二空入手,搭配“他们”,且对应前文“宝贵的品质犹如黑夜中的明灯”可知,横线处要体现品质如明灯一般,带领指引着孩子走向未来,B项“引领”指引导带领,且与“他们”搭配得当,保留;A项“推动”指使事物启动或前进,使工作展开,常搭配社会、经济等,如推动社会进步、推动经济发展等,一般不与人搭配,排除;C项“促进”指促使进步并推动发展,常见的搭配有促进生产等,且品质如明灯是没办法推动孩子面向世界的,排除;D项“带动”指引导着前进,常见的搭配有沿海带动内地、先进带动后进等,而品质如明灯是不能带头运动的,排除。验证第一空,根据指代词“这”对应前文成年人的观点,且根据后文“如今的孩子比以往掌握更多知识,也更加渴望了解世界”可知,成年人对孩子的认识是错误的、片面的。B项“偏见”指片面的见解、成见,符合文意,当选。故正确答案为B。【文段出处】《儿童文学创作的重要主题》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第一空。根据第一空后面的“如今的孩子比以往掌握更多知识,也更加渴望了解世界”可知,第一句话应该表达成年人“认为孩子思维幼稚、理解力有限”是一种错误的看法。A项“成见”指对人或事物所抱的固定不变的看法,可能正确也可能错误,不符合语境,排除A项。B项“偏见”指片面的、偏颇的见解,携带着主观意识情感看问题。C项“误读”指错误的解读。D项“误解”意思是理解得不正确。三者均符合语境。第二步,分析第二空。根据“品质犹如黑夜中的明灯”可知,要填入的词语应该具有“指引”的特征,B项“引领”指指引、带领,符合语境,当选。C项“促进”指促使前进,推动使发展,不符合语境,且与后面的“他们面向世界”搭配不当,排除C项。D项“带动”指通过动力使有关部分相应地动起来,语境中没有“动力”的意思,不符合语境,排除D项。因此,选择B选项。解题思路:第一步,快速阅读文段,了解文段大意。第二步,先看第二空,由“犹如黑夜中的明灯”可知,所填词语要体现品质如明灯一般,带领指引着孩子走向未来。辨析备选词语的语义,排除A、C、D。第三步,验证第一空。先看第二空,由“这些宝贵的品质犹如黑夜中的明灯”可知,所填词语要体现品质如明灯一般,带领指引着孩子走向未来。“推动”指使事物前进;使工作展开。其常与“社会”“经济”等词语搭配,如推动社会进步、推动经济发展等,一般不与人搭配,排除A。“促进”指促使前进;推动使发展;不含有带领指引之意。“带动”指引导着前进;带头做并使别人跟着做。两词填入均不符合文意,如明灯般的品质不能“促进”或“带动”孩子们面向世界,排除C、D。验证第一空,由“如今的孩子比以往掌握更多知识,也更加渴望了解世界”可知,成年人对孩子的认识是片面的。“偏见”指偏于一方面的见解;成见。其填入符合文意,当选。故本题选B。13.下列选项中,属于资源税的是:A.增值税B.房产税C.土地使用税D.城市维护建设税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宏观经济知识。第二步,资源税指的是开发利用国有资源的单位和个人为纳税人,以重要资源品为课税对象,旨在消除资源条件优劣对纳税人经营所得利益影响的税类,包括矿产资源税和城镇土地使用税等。资源税是以各种应税自然资源为课税对象、为了调节资源级差收入并体现国有资源有偿使用而征收的一种税。由此可知,土地使用税属于资源税。因此,选择C选项。A项:增值税是以商品(含应税劳务)在流转过程中产生的增值额作为计税依据而征收的一种流转税。A项错误。B项:房产税是以房屋为征税对象,按房屋的计税余值或租金收入为计税依据,向产权所有人征收的一种财产税。B项错误。D项:城市维护建设税是我国为了加强城市的维护建设,扩大和稳定城市维护建设资金的来源,对有经营收入的单位和个人征收的一个税种。D项错误。14.下列括号内的词语在古代和现代含义相同的是:A.阡陌(交通),鸡犬相闻B.(君子)于役,不知其期C.唯有寒潭菊,独似(故园)花D.父母孔爱,(妻子)嬉兮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语言文字知识。第二步,“唯有寒潭菊,独似故园花”出自《晚憩田家》,是唐朝诗人骆宾王的作品。意为只有这寒潭的菊花,好似故乡的花儿,带来一点故乡的气息。与现代含义意思一致,指旧家园、故乡或古旧的园苑。因此,选择C选项。A项:“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出自魏晋诗人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意思为田间小路交错相通,鸡鸣狗吠的声音此起彼伏。“阡陌(交通)”的“交通”是指交错相通;而交通一词现在指各种运输和邮电事业的总称。A项错误。B项:“(君子)于役,不知其期”出自于《诗经》中的《国风·王风·君子于役》,意思为丈夫服役去远方,服役长短难估量。这里边的君是指丈夫。在古代君子还指古代国家最高统治者,俗称君主;也代指对别人的尊称;而现在指的是有道德、学问修养极高之人的统称。B项错误。D项:“父母孔爱,妻子嬉兮”出自于唐朝柳宗元的《愬螭文》,意思为父母很相爱,妻子和儿女嬉戏玩耍。这里边的“妻子”古义指妻子和儿女;而今义指男子的正式配偶。D项错误。15.根据《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办案规则》,下列案件属于人事争议仲裁受理范围的有(

)。A.国家机关与公务员之间因履行聘用合同发生争议B.事业单位与工作人员之间因终止人事关系发生争议C.事业单位人事任免、奖惩等发生的人事争议D.正在接受审查尚未结案的人员发生的人事争议参考答案:AB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其他。根据《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办案规则》第二条规定:“本规则适用下列争议的仲裁:(一)企业、个体经济组织、民办非企业单位等组织与劳动者之间,以及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与其建立劳动关系的劳动者之间,因确认劳动关系,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福利、培训以及劳动保护,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等发生的争议;(二)实施公务员法的机关与聘任制公务员之间、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机关(单位)与聘任工作人员之间因履行聘任合同发生的争议;(三)事业单位与其建立人事关系的工作人员之间因终止人事关系以及履行聘用合同发生的争议;(四)社会团体与其建立人事关系的工作人员之间因终止人事关系以及履行聘用合同发生的争议;(五)军队文职人员用人单位与聘用制文职人员之间因履行聘用合同发生的争议;(六)法律、法规规定由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以下简称仲裁委员会)处理的其他争议。”故正确答案为AB。16.根据已知图形规律,选择最合适的答案(

)A.如上图所示B.如上图所示C.如上图所示D.如上图所示参考答案:A解题思路:第一步,观察特征。图形组成元素不同,优先考虑数量类或属性类,题干中每幅图形均包含有直线,考虑数直线。第二步,一条式,从左到右找规律。所给图形中每幅图形的直线数量依次是3、4、5、6、?,呈现等差规律,问号处需要填入的图形直线数量应为7,A项符合,当选。因此,选择A选项。17.我国古代帝王由于各种目的进行迁都,下列哪次迁都的目的在于加强军事防御力量(

)。A.盘庚迁殷B.平王东迁C.孝文帝迁都洛阳D.朱棣迁都北京参考答案:D解题思路:本题考查人文历史。A项错误,“盘庚迁殷”是商朝中期盘庚继位后,为了挽救政治危机,决定迁都于殷(今河南安阳)。B项错误,“平王东迁”是东周初期周王室把都城由镐京迁到洛邑。当时,周王室日渐衰微,犬戎等游牧民族入侵频繁,加之,自然灾害严重,故决定东迁。C项错误,“迁都洛阳”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北魏孝文帝发动的,迁都的目的是实行汉化,进一步促进各民族之间的交往和经济发展,并在一定程度上巩固北魏政权。D项正确,“迁都北京”是明成祖朱棣发动的,目的是巩固皇位,防止国内反对派再起。南京地处长江下游,在军事防御上处于不利的地理位置,而北平交通便利,形势险要,是汉蒙各族贸易的中心以及北方政治与军事要地。定都于此,可以抵御北方游牧民族的入侵,有利于维护全国统一。故正确答案为D。18.甲乙两地铁路线长1880千米,从甲地到乙地开出一辆动车,每小时行驶160千米,3小时后,从乙地到甲地开出一辆高铁,经4小时后与动车相遇,则高铁每小时行驶多少千米?A.180千米B.210千米C.200千米D.190千米参考答案:D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行程问题,属于相遇追及类。第二步,动车3小时行驶路程为160×3=480(千米),则高铁出发时两车相距1880-480=1400(千米)。第三步,设高铁速度为v千米/小时,由高铁4小时后与动车相遇得,1400=(160+v)×4,解得v=190。因此,选择D选项。解题思路:动车出发3小时共行驶了:千米,此时距离乙地剩余千米。然后4小时后两车相遇,根据相遇问题公式,相遇距离=速度和×时间,则,解得km/h。故正确答案为D。解题思路:动车3小时行驶了160×3=480千米,则4小时高铁和动车共行驶了1880-480=1400千米,每小时共行驶1400÷4=350千米,高铁每小时行驶350-160=190千米,选择B。19.请从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的规律性(

)。A.AB.BC.CD.D参考答案:B解题思路:元素组成不同,且属性无明显规律,优先考虑数量规律。观察后发现每幅图形都出现直角,考虑数直角的个数,呈现1、4、9、16的规律,分别是1的平方,2的平方,3的平方和4的平方,因此接下来的选项应体现5的平方,即25个直角的选项。A项12个直角,B项25个直角,C项22个直角,D项8个直角,只有B符合。故正确答案为B。20.下列文学常识中,正确的有:A.在文学作品中,“桃李”一般代指学生,“杏林”一般代指医学界B.“婵娟”和“嫦娥”都可代指月亮C.“留取丹心照汗青”中的“汗青”指的是布帛D.“拙荆”是旧时丈夫对自己妻子的谦称参考答案:ABD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文学知识。第二步,A项:“桃李”代指学生,正所谓“桃李满天下”。“杏林”出自董奉治病救人的典故,一般代指医学界。A项正确,符合题意,当选。B项:古代,月亮的别称有玉兔、嫦娥、婵娟等。B项正确,符合题意,当选。D项:拙荆又作“山荆”,“荆室”,或简称为“荆”,是旧时丈夫对妻子的一种谦称。“荆”为一种灌木,在古代还用来制作妇女的发钗,称为“荆钗”。荆钗布裙,指以荆枝为钗,粗布为裙,形容妇女简陋寒素的服饰。后来还演变成对自己妻子的谦称。D项正确,符合题意,当选。因此,选择ABD选项。C项:“留取丹心照汗青”中的“汗青”即竹简,借指历史书册,而不是指布帛。C项错误,不符合题意,不当选。21.某船从甲地驶向乙地,逆水而行,船速每小时8公里,3小时到达;后从乙地驶向甲地,船速每小时2公里,7小时到达。若不计空气阻力影响,船速每小时6公里,从乙地驶向甲地,则(

)小时可到达。A.2B.3C.4D.5参考答案:B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行程问题,属于流水行船类。第二步,设甲乙两地的路程为S,水速为V水,乙地到甲地需要t小时,根据题意可得:S=3×(8-V水)=7×(2+V水)=(6+V水)t,解得V水=1,S=21,t=3。因此,选择B选项。流水行船中:顺流速度=船速+水速;逆流速度=船速-水速22.①河马的皮肤看起来光滑发亮,但实际非常脆弱②这是因为在色素分子的作用下,黏液会从最初的无色渐变为红色,继而成为棕褐色,形成“终极防护层”③所幸河马拥有另一种皮下腺体,能分泌出具有双重功能的黏液

④这种腺体分泌时不像出汗,倒像是在流血⑤河马没有汗腺,不能流汗,又没有毛发的保护,所以皮肤在炙热的阳光下很快就会干裂

以上5个句子重新排列,语序正确的是:A.①⑤③④②B.①⑤③②④C.⑤③②④①D.⑤①③②④参考答案:A解题思路:对比首句,①句提出河马皮肤看着光亮实际脆弱的话题,⑤句在解释河马皮肤脆弱的原因,故①句应在⑤句之前,排除C、D两项;对比A、B两项,③②④句的顺序有差别,④句的“这种腺体”是指③句的“河马拥有另一种皮下腺体”,②句是对④句的“倒像是在流血”的解释说明,故此三句的顺序为③④②,排除B项。故正确答案为A。解题思路:本题考查语句排序。第一步,快速浏览5个句子并观察选项据首句较难排除选项,可通过抓关键词、关键句、逻辑关系确定分句间顺序。分析可知,④的“这种腺体”是指③的“河马拥有另一种皮下腺体”,②是对④的“倒像是在流血”的解释,故此三句的顺序为③④②,排除B。⑤是对①“非常脆弱”的原因解释,故⑤应排在①后面,排除C、D。故本题选A。23.野草属于乡间大地。在城市里被水泥丛林挤得难有

的野草,即便得到了点滴瘠薄的土地,也生长得

,茎叶上积满了灰尘,一副失魂落魄的样子。那些生长在乡间大地上的野草,则

地在风中低语,在雨中吟唱。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A.一席之地没精打采肆意B.弹丸之地垂头丧气适意C.一隅之地奄奄一息恣意D.栖身之地萎靡不振惬意参考答案:D解题思路:本题可从第三空入手,由“野草属于乡间大地”“在城市里······那些生长在乡间大地上的野草”可知,“则”在此处表达转折关系,第三空所填词语应与前文的“失魂落魄”语义相反,体现出野草在乡间大地生长得比较舒适自在的含义。B项“适意”指自在合意,D项“惬意”形容心情感到愉快畅快,愉悦、舒畅或者是满意,均符合文意,保留;A项“肆意”指不顾一切由着自己的性子,C项“恣意”指放纵,不加限制,任意,均与后文的“低语”“吟唱”无法对应,程度过重,排除。第二空,搭配“生长”,且由“一副失魂落魄的样子”可知,野草在城市中生长得并不好,D项“萎靡不振”形容精神不振,意志消沉,符合文意,保留;B项“垂头丧气”形容因失败或不顺利而情绪低落的样子,多与情绪搭配,置于此处与“生长”搭配不当,排除。第一空,代入验证,根据“被水泥丛林挤得”可知,野草在城市中很难有生存之地,D项“栖身之地”指暂时居住的地方,符合文意,当选。故正确答案为D。【文段出处】《乡间野草》解题思路:第一步,突破口在第二空。根据“即便得到了点滴瘠薄的土地”可知,这些野草生长得并不好。而选项中B项“垂头丧气”形容因失败、不顺利而情绪低落、萎靡不振的样子。C项“奄奄一息”形容气息微弱临近死亡。文中并没有“失败”“临近死亡”的意思。所以,排除B项和C项。A项“没精打采”形容精神不振,提不起劲头;D项“萎靡不振”形容精神不振,意志消沉。均符合文意。第二步,分析第三空。根据“在风中低语,在雨中吟唱”可知,这是一种比较舒适、愉悦的状态。A项“肆意”意思是任性,任意。D项“惬意”形容心情感到愉快畅快,愉悦或舒畅或者是满意;称心;舒服。由此可见,D项符合文意。第三步,验证第一空。“栖身之地”指暂时居住的地方,符合文意。因此,选择D选项。解题思路:第一步,快速阅读文段,了解文段大意。第二步,先看第一空,填入词语应能表达在城市里的野草被水泥丛林挤得很难有生存空间之意,据此排除A、B、C。第三步,验证后两空。第一空,句意是野草属于乡间大地,在城市里的野草被水泥丛林挤压得很难有生存空间。“一席之地”指很小的一块地方或一定的位置。“弹丸之地”指狭小的地方。“一隅之地”指偏僻狭小的地方。三者均强调地方小,而文意强调的是有生存之地,排除A、B、C。“栖身之地”指暂时居住的地方,填入形容野草在水泥丛林里很难有生存之地恰当。验证后两空:第二空,“萎靡不振”指精神颓丧,不振作,填入与“瘠薄”“茎叶上积满了灰尘,一副失魂落魄的样子”对应恰当;第三空,由“在风中低语,在雨中吟唱”可知,句意是表达生长在乡间大地上的野草舒适的状态,“惬意”填入恰当。故本题选D。24.我国当代快速城市化的一个明显问题是地方文化特色逐渐丧失。城市的文化特色是城市竞争力的根本所在,各城市在千百年的发展中形成了丰富的地方文化和各具特色的城市风貌,这些历史文化特色是城市的文化竞争力和经济竞争力的主要来源,也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保护好这些历史文化特色,就是在保护人类文明。这段文字意在说明:A.快速城市化与城市的文化保护存在冲突B.保护城市的文化特色意义十分重大C.文化特色是城市竞争力的重要体现D.参考答案:B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对文段主旨的把握,解答本题需要梳理文段行文思路。本文为指出问题—分析重要性—给出对策的结构,对策是文段论述的重点。文段由当代快速城市化中存在地方文化特色逐渐丧失的问题,引出城市的文化特色的重要地位,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给出对策“保护好这些历史文化特色,就是在保护人类文明”,因此文段旨在说明城市的文化特色的重要意义。B项表述与此相符,当选。A、D两项在文段中并未体现,C项是迷惑项,文段只是以此为基础强调城市文化特色对人类文明的重要意义。故本题选B。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先讲了快速城市化使地方文化特色逐渐丧失,然后阐述了城市文化特色的重要性,尾句揭示文段重点“保护好这些历史文化特色,就是在保护人类文明”。文段为“分—总”结构,重点在尾句,强调保护城市历史文化特色的重要性。第二步,对比选项。B项是文段重点的同义替换。因此,选择B选项。解题思路:此题属于中心理解题。文段属于总-分-总结构,首先点明地方特色文化丧失,然后详细论述地方特色文化与城市、与人类文明的关系。文段末句揭示主旨,强调了保护历史文化特色的重要意义。因此,结合选项应该选择B。文段指出了地方文化特色的逐渐丧失是快速城市化中的一个明显问题,A项中“存在冲突”在文中无支持依据;C项是文段片段的同义复述,没有体现文段主旨;D项中的“速度非常惊人”在文中无从体现。故正确答案为B。25.道是梨花不是,道是杏花不是。白白与红红,别是东风情味。曾记,曾记,人在武陵微醉。(《如梦令》——严蕊)道是春来花未,道是雪来香异。竹外一枝斜,野人家。冷落竹篱茅舍,富贵玉堂琼榭。两地不同栽,一般开。(《昭君怨》——郑域)上述两首词分别描写的是:A.梨花和杏花B.梅花和梨花C.桂花和菊花D.桃花和梅花参考答案:D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文学。第二步,“道是梨花不是,道是杏花不是。白白与红红,别是东风情味。曾记,曾记,人在武陵微醉。”这几句词典意思是:“说它是梨花又不是梨花。说它是杏花它也不是杏花。花瓣白白又红红,难道是春风特有的情味?曾记得,曾记得,武陵渔人被陶醉。”此词所咏为红白桃花,是桃花的一种,就是同树花分二色的桃花。此词绝不同于一般滞于物象的咏物词,它纯然从空际著笔,空灵荡漾,不即不离,写出红白桃花之高标逸韵,境界愈推愈高远,令人玩味无极而神为之旺。“道是春来花未,道是雪来香异。竹外一枝斜,野人家。冷落竹篱茅舍,富贵玉堂琼榭。两地不同栽,一般开。”这几句词的意思是:“说它是花。春天却未到来。说它是雪,却幽香无比。冒着严寒,傍着竹林,在乡村的农舍绽放。无论是生长在荒野人家还是在亭台水榭的富贵之乡,都是一样的盛开。”这是一篇不同凡响的咏梅佳作。此词不仅描绘了梅花的外貌,而且揭示了梅花的品格,并以此暗示了作者本人虽怀才不遇却不肯放弃操守而随波逐流的情怀。据此可知,第一首词描写的是桃花,第二首词描写的是梅花。因此,选择D选项。解题思路:本题考查人文常识。“道是梨花不是,道是杏花不是。白白与红红,别是东风情味。曾记,曾记,人在武陵微醉。”这几句词典意思是:“说它是梨花又不是梨花。说它是杏花它也不是杏花。花瓣白白又红红,难道是春风特有的情味?曾记得,曾记得,武陵渔人被陶醉。”此词所咏为红白桃花,这是桃花的一种,就是同树花分二色的桃花。此词绝不同于一般滞于物象的咏物词,它纯然从空际著笔,空灵荡漾,不即不离,写出红白桃花之高标逸韵,境界愈推愈高远,令人玩味无极而神为之旺。“道是春来花未,道是雪来香异。竹外一枝斜,野人家。冷落竹篱茅舍,富贵玉堂琼榭。两地不同栽,一般开。”这几句词的意思是:“说它是花。春天却未到来。说它是雪,却幽香无比。冒着严寒,傍着竹林,在乡村的农舍绽放。无论是生长在荒野人家还是在亭台水榭的富贵之乡,都是一样的盛开。”这是一篇不同凡响的咏梅佳作。此词不仅描绘了梅花的外貌,而且揭示了梅花的品格,并以此暗示了作者本人虽怀才不遇却不肯放弃操守而随波逐流的情怀。据此可知,第一首词描写的是桃花,第二首词描写的是梅花。故正确答案为D。26.甲乙两人进行自行车比赛,甲每小时骑12千米,乙每小时骑11千米,乙比甲多骑了20分钟,结果乙比甲多骑了2千米,则乙总共骑了(

)千米。A.25B.24C.22D.20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行程问题,属于基本行程类。第二步,20分钟=小时,设甲骑了x小时,乙骑了(x+)小时,根据题意可列式:11×(x+)-12x=2,解得x=,乙骑了+=2(小时),则乙总共骑了11×2=22(千米)。因此,选择C选项。27.下列不属于影响管理幅度的因素的是:A.工作本身的性质B.信息反馈情况C.下属工作能力强弱D.员工的数量参考答案:D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管理学基本原理知识并选错误项。第二步,影响管理幅度的主要因素有:①职务的性质;②工作能力强弱;③工作本身的性质;④标准化和授权程度;⑤信息反馈情况。由此可知,员工的数量不属于影响管理幅度的因素。因此,选择D选项。28.需求是指(

)。A.需求量B.供给量C.购买数量D.愿意购买且有能力购买的量参考答案:D解题思路:需求是指居民在某一特定的时期内,在某一价格水平下,愿意购买且有能力购买的量。需求是购买欲望与购买能力的统一,二者缺一不可。故正确答案为D。29.某剧院有15排座位,后一排比前一排多2个座位,最后一排有40个座位。这个剧院共有多少个座位(

)。A.320B.390C.416D.440参考答案:B解题思路:根据题意可知,每排座位构成一个末项为40,公差为2,项数为15的等差数列。根据等差数列通项公式,可知第15排的座位数,则,根据等差数列求和公式,可得该剧院共有个座位。故正确答案为B。30.赫兹:频率A.法拉:电容B.焦耳:功率C.牛顿:压强D.电阻:欧姆参考答案:A解题思路:第一步:判断题干词语间逻辑关系。“赫兹”是国际单位制中“频率”的单位,二者为对应关系。第二步:判断选项词语间逻辑关系。A项:“法拉”是国际单位制中“电容”的单位,二者为对应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一致,当选;B项:“焦耳”是“能量和做功”的国际单位,“瓦特”是国际单位制中“功率”的单位,焦耳和功率二者无明显逻辑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C项:“牛顿”是“力”的国际单位,“帕斯卡”(简称帕)是国际单位制中表示“压强”的基本单位,牛顿和压强二者无明显逻辑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D项:“欧姆”是“电阻”的国际单位,但二者与题干顺序相反,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故正确答案为A。31.19世纪末,物理学上的三大发现是相对论、量子力学、宇宙学。0.正确1.错误参考答案:1解题思路:本题考查科技常识。19世纪末,物理学的三大发现是X射线(1895年)、放射线(1896年)、电子(1897年)。这三大发现证明了原子具有内部结构,提供了探索微观世界的基本工具,揭开了物理学革命的序幕,它标志着物理学的研究由宏观进入到微观,标志着现代物理学的产生。(1)X射线是由于原子中的电子在能量相差悬殊的两个能级之间的跃迁而产生的粒子流,是波长介于紫外线和射线之间的电磁波。是德国物理学家W.K.伦琴于1895年发现,故又称伦琴射线。X射线的存在证明了原子内部机构的存在。(2)天然放射性是指天然存在的放射性同位素,其能够从不稳定的原子核自发地放出射线而衰变形成稳定元素的属性。是1896年法国物理学家亨利•贝可勒尔在研究磷光材料时发现。而这也说明了原子内部存在结构。(3)1897年,剑桥大学卡文迪许实验室的约瑟夫•约翰•汤姆森在研究阴极射线时发现电子,电子也成为最早发现的基本粒子。故表述错误。32.已知“如果小明去上海,那么小红或小青也去上海”为真,则以下选项必然为真的是:

A.如果小红不去上海,那么小明不去上海

B.如果小青不去上海,那么小明不去上海

C.如果小红和小青都不去,那么小明不去上海

D.如果小明不去上海,那么小红和小青均不去上海

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型。

根据题干关联词“如果……那么……”,确定为翻译推理。

第二步,翻译题干。

①小明去上海→(小红或小青)去上海

第三步,进行推理。

A项:“小红不去上海”是对①后件“或关系”一部分的否定,根据或关系特性“全假才假”,所以无法断定属于“肯后”还是“否后”,故得不出必然结论,无法推出;

B项:“小青不去上海”是对①后件“或关系”一部分的否定,根据或关系特性“全假才假”,所以无法断定属于“肯后”还是“否后”,故得不出必然结论,无法推出;

C项:“小红和小青都不去上海”是对①后件“或关系”的否定,根据或关系特性“全假才假”,所以属于“否后”,根据“否后必否前”可得:小明不去上海,可以推出;

D项:“小明不去上海”是对①的“否前”,否前得不出必然结论,无法推出。

因此,选择C选项。

33.多年来,历史学家普遍认为,胡夫金字塔是奴隶建造的。但近年来,考古学家在胡夫金字塔附近发现了工匠居住的村落及生活设施。这些遗迹表明,那里曾住过几千名工匠,食宿条件有充分保证。考古学家还在附近墓穴中发现了这些工匠的骸骨,同时也发现了一些金属手术器械和死者骨折后得到医治的痕迹。考古学家认为,这表明金字塔是由埃及的自由民建造的,而非奴隶。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支持上述结论?A.古埃及的村落中居住了大量的自由民B.在古埃及,奴隶死后不会在墓穴中安葬C.古埃及自由民的数量足以建造胡夫金字塔D.在这些村落遗迹中还发现了妇女和婴儿的骸骨参考答案:B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型。根据提问方式中的“支持”,确定为加强论证。第二步,找论点和论据。论点:金字塔是由埃及的自由民建造的,而非奴隶。论据:(1)考古学家在胡夫金字塔附近发现了工匠居住的村落及生活设施。这些遗迹表明,那里曾住过几千名工匠,食宿条件有充分保证。(2)考古学家还在附近墓穴中发现了这些工匠的骸骨,同时也发现了一些金属手术器械和死者骨折后得到医治的痕迹。第三步,辨析选项。A项:无关选项。该项只是提及古埃及村落中居住了大量自由民,但未说明建造金字塔的是不是自由民,论题不一致,排除。B项:建立联系。该项说奴隶死后不会在墓穴中安葬,那么说明墓穴中的工匠不是奴隶而是自由民,具有加强作用。C项:不明确项。该项只是说明自由民的数量充分,但是不确定金字塔一定就是自由民建造的,不具有加强作用。D项:无关选项。该项指出村落遗迹中有妇女和婴儿的骸骨,与论点无关,论题不一致,排除。因此,选择B选项。34.从公文内容及秘密程度,以及对公文规定的阅读范围,可以将公文分为多种类型,其中内容虽不涉及秘密,但不宜或不必对社会公开,只限在国内某系统、某部门内部使用的公文属于:A.机密文件B.秘密文件C.限国内公开的文件D.内部文件参考答案:D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行文规则知识。第二步,内部文件是文牍传播工具。一种介于保密性和公布性之间的准保密文件,运转和使用分“条状”范围和“块状”范围。“条状”指文件只在一个纵向管理系统范围内运转和使用,如某工业部所属系统的文件;“块状”指文件只在某个行政区域范围内运转和使用,如某省文件、某县文件等。因此,选择D选项。A项:“机密”是重要的国家秘密,泄露会使国家的安全和利益遭受到严重损害。A项错误。B项:“秘密”是一般的国家秘密,泄露会使国家的安全和利益遭受损害。B项错误。C项:指内容不涉及国家秘密但不宜或不必向国外公布,而只在国内公开发布的文件。C项错误。35.清代,有一商人蔡某的朋友去世了。他差人把朋友的儿子叫来,要给他一千两金子。对方甚感惊讶和不解。蔡某解释说:“钱是你父亲生前寄存在我这里的。”朋友的儿子问蔡某:“我父亲留下字据了吗?他直到临终也没对我说过这事。钱,我不能要。”蔡某说:“没留字据,但字据在我心中,而不在纸上。”通过上述事例,可以推断:A.在社会生活中,有比金子更可贵的东西B.不是社会中的每个人都需要钱C.在社会生活中,只有少数人讲信用D.钱对人们的生活并不重要参考答案:A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诚信文化。第二步,故事中蔡某的朋友将钱寄存在蔡某这里,而没有立字据,体现的是朋友对蔡某的信任;待朋友去世后,蔡某主动把钱还给了朋友的儿子,虽无纸质字据,但是蔡某已将字据放在了心中,这种字据便是诚信。由此可知信任与诚信是高于金钱之上的。因此,选择A选项。解题思路:A项符合题意,通过事例可以看出,在蔡某看来归还他人寄存的钱财,靠的不是一纸字据,而是自己心中的诚信,诚信比金子更重要、更可贵。B、C、D项不能反映出诚信的重要性,均排除。故正确答案为A。解题思路:本题分析题干材料,并结合常理即可解答,难度不大。B、D两项说法过于绝对,显然错误,排除。对比A、C两项,再结合题干内容,蔡某在朋友去世后,没有因为朋友没留字据,就背信弃义的将钱据为己有,A项内容更符合题意。故本题选A。36.根据我国《民法典》,下列表述错误的是:A.民事主体在民事活动中的法律地位一律平等B.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诚信原则,秉持诚实,恪守承诺C.自然人下落不明的时间从其失去音讯之日起计算D.自然人被宣告死亡但是并未死亡的,影响该自然人在被宣告死亡期间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参考答案:D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民事主体知识并选错误项。第二步,根据《民法典》第四十九条,自然人被宣告死亡但是并未死亡的,不影响该自然人在被宣告死亡期间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D项表述错误,当选。因此,选择D选项。A项:根据《民法典》第四条,民事主体在民事活动中的法律地位一律平等。A项表述正确,排除。B项:根据《民法典》第七条,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诚信原则,秉持诚实,恪守承诺。B项表述正确,排除。C项:根据《民法典》第四十一条,自然人下落不明的时间自其失去音讯之日起计算。战争期间下落不明的,下落不明的时间自战争结束之日或者有关机关确定的下落不明之日起计算。C项表述正确,排除。37.通常使用恩格尔系数来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人民生活水平的情况,恩格尔系数越大生活越富裕。(

)0.正确1.错误参考答案:1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国际经济知识。第二步,恩格尔系数是国际上通用的衡量居民生活水平高低的一项重要指标,一般随着居民家庭收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而下降。题干表述有误。因此,本题错误。恩格尔系数公式:恩格尔系数=食品支出总额/家庭或个人消费支出总额×100%38.由于销量过少难以回收药品的研发和生产成本,因此,制药厂生产治疗罕见疾病的药物,就会遭受经济损失。最能削弱上述结论的一项是:A.一些治疗罕见疾病的药物对其他疾病也有良好的疗效B.治疗罕见疾病的药物的研发会推动医学的进步C.相对经济效益,有些制药厂更注重社会效益D.药物生产数量越大,每个单位的药物平均成本越小参考答案:A解题思路:第一步:找到论点和论据。论点:制药厂生产治疗罕见疾病的药物,就会遭受经济损失。论据:由于销量过少难以回收药品的研发和生产成本。第二步:逐一分析选项。A项:对其他疾病也有良好的疗效说明其他疾病对治疗罕见疾病的药物也有需求,即销量不会少,拆断了销量少和罕见疾病之间的关系,为拆桥选项,当选;B项:推动医学进步与论点无关,为无关选项,排除;C项:注重社会效益与论点无关,为无关选项,排除;D项:生产数量与题干中强调的销量概念不一致,题干强调的是销量和成本之间的关系,而非产量和成本之间的关系,因此,为无关选项,排除。故正确答案为A。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型。根据提问方式中的“削弱”,确定为削弱论证。第二步,找论点和论据。论点:生产治疗罕见疾病的药物会遭受经济损失。论据:销量过少难以收回成本。第三步,辨析选项。A项:增加反向论据。该项说明即使是治疗罕见疾病的药物,由于对其他疾病也有疗效,不一定会销量过少,从而不一定会遭受经济损失,具有削弱作用。B项:无关选项。“推动医学进步”与论题“经济收益”无关,论题不一致,排除。C项:不明确项。更注重“社会效益”不代表一定会遭受经济损失,不具有削弱作用。D项:无关选项。“药物生产数量”与“销量”不同,论题讨论的是销量与成本的关系,不是产量与成本的关系,论题不一致,排除。因此,选择A选项。解题思路:题干观点是生产治疗罕见疾病的药物会遭受经济损失,要求选择最能削弱的一项,只要能够说明生产治疗罕见疾病的药物不一定会遭受经济损失即可。题干论点:制药厂生产治疗罕见疾病的药物,就会遭受经济损失。题干论据:销量过少难以收回药品的研发和生产成本。A项,说明即使是治疗罕见疾病的药物,由于对其他疾病也有疗效,不一定就会销量过少,从而不一定会遭受经济损失,削弱了题干结论。B项,推动医学的进步与遭受经济损失无关,属于无关项。C项,药厂注重社会效益与题干论点无关,属于无关项。D项,题干讨论的的销量与成本的关系,生产数量与平均成本的关系与题干无关,属于无关项。故本题选A。39.“手语”

对于

“聋哑”

相当于

“眼镜”

对于

“近视”,这种类比是成立的。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A解题思路:“手语”可以帮助“聋哑”患者进行沟通,二者属于对应关系,“眼镜”可以帮助“近视”患者看清视野,二者属于对应关系,两组词逻辑关系一致,正确。40.关键核心技术是国之重器,对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保障国家安全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必须切实提高我国关键核心技术创新能力,把科技发展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为我国发展提供有力科技保障。这说明,关键核心技术的创新:A.能够推动生产力的发展B.能够促进人们思维方式的变革C.能够直接保障社会制度的安全稳定D.是对既往科技的否定和对现实科技的肯定参考答案:A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开篇阐述关键核心技术的重要性:是国之重器,对我国经济发展和保障国家安全意义重大,随后阐述切实提高我国关键核心技术创新能力,为我国发展提供有力科技保障,仍是强调关键核心技术的重要性。第二步,对比选项。A项“能够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可以体现“关键核心技术的重要性”,符合文段主旨。因此,选择A选项。B项:“思维方式”文段没有谈及,无中生有。C项:“能够直接保障”表述太绝对。D项:“既往科技”与“现实科技”无中生有。41.野草属于乡间大地。在城市里被水泥丛林挤得难有________的野草,即便得到了点滴瘠薄的土地,也生长得________,茎叶上积满了灰尘,一副失魂落魄的样子。那些生长在乡间大地上的野草,则________地在风中低语,在雨中吟唱。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A.一席之地

没精打采

肆意B.弹丸之地

垂头丧气

适意C.一隅之地

奄奄一息

恣意D.栖身之地

萎靡不振

惬意参考答案:D解题思路:第一步,突破口在第二空。根据“即便得到了点滴瘠薄的土地”可知,这些野草生长得并不好。而选项中B项“垂头丧气”形容因失败、不顺利而情绪低落、萎靡不振的样子。C项“奄奄一息”形容气息微弱临近死亡。文中并没有“失败”“临近死亡”的意思。所以,排除B项和C项。A项“没精打采”形容精神不振,提不起劲头;D项“萎靡不振”形容精神不振,意志消沉。均符合文意。第二步,分析第三空。根据“在风中低语,在雨中吟唱”可知,这是一种比较舒适、愉悦的状态。A项“肆意”意思是任性,任意。D项“惬意”形容心情感到愉快畅快,愉悦或舒畅或者是满意;称心;舒服。由此可见,D项符合文意。第三步,验证第一空。“栖身之地”指暂时居住的地方,符合文意。因此,选择D选项。解题思路:第一步,快速阅读文段,了解文段大意。第二步,先看第一空,填入词语应能表达在城市里的野草被水泥丛林挤得很难有生存空间之意,据此排除A、B、C。第三步,验证后两空。第一空,句意是野草属于乡间大地,在城市里的野草被水泥丛林挤压得很难有生存空间。“一席之地”指很小的一块地方或一定的位置。“弹丸之地”指狭小的地方。“一隅之地”指偏僻狭小的地方。三者均强调地方小,而文意强调的是有生存之地,排除A、B、C。“栖身之地”指暂时居住的地方,填入形容野草在水泥丛林里很难有生存之地恰当。验证后两空:第二空,“萎靡不振”指精神颓丧,不振作,填入与“瘠薄”“茎叶上积满了灰尘,一副失魂落魄的样子”对应恰当;第三空,由“在风中低语,在雨中吟唱”可知,句意是表达生长在乡间大地上的野草舒适的状态,“惬意”填入恰当。故本题选D。解题思路:本题可从第三空入手,由“野草属于乡间大地”“在城市里······那些生长在乡间大地上的野草”可知,“则”在此处表达转折关系,第三空所填词语应与前文的“失魂落魄”语义相反,体现出野草在乡间大地生长得比较舒适自在的含义。B项“适意”指自在合意,D项“惬意”形容心情感到愉快畅快,愉悦、舒畅或者是满意,均符合文意,保留;A项“肆意”指不顾一切由着自己的性子,C项“恣意”指放纵,不加限制,任意,均与后文的“低语”“吟唱”无法对应,程度过重,排除。第二空,搭配“生长”,且由“一副失魂落魄的样子”可知,野草在城市中生长得并不好,D项“萎靡不振”形容精神不振,意志消沉,符合文意,保留;B项“垂头丧气”形容因失败或不顺利而情绪低落的样子,多与情绪搭配,置于此处与“生长”搭配不当,排除。第一空,代入验证,根据“被水泥丛林挤得”可知,野草在城市中很难有生存之地,D项“栖身之地”指暂时居住的地方,符合文意,当选。故正确答案为D。【文段出处】《乡间野草》42.春节期间朋友用手机互发电子红包成为新时尚。已知,小明给他手机通讯录上年龄比自己小的每一位好友都发了红包;小张收到了比小明年龄还大的好友发来的电子红包;小红是小明和小张的共同好友,但没有收到任何电子红包。根据以上信息,可以得出以下哪项?A.如果小张在小明的手机通讯录中,则小张比小红年龄大B.如果小红在小明的手机通讯录中,则小红不比小明年龄小C.小红不在小张的手机通讯录好友中D.小张是小红和小明的共同好友参考答案:B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型。题干有明显的信息匹配特征,确定为分析推理。第二步,分析条件,进行推理。①小明给手机通讯录上年龄比自己小的每一位好友都发了电子红包②小张收到了比小明年龄还大的好友发来的电子红包③小红是小明和小张的共同好友,但没有收到任何电子红包A项:根据已知条件,小张与小红的年龄大小无从得知,排除;B项:根据①、③两个条件,如果小红在小明的手机通讯录中,若小红年龄比小明小,则一定可以收到红包,但小红没收到红包,则说明年龄一定不比小明小,可以推出;C项:小红是小张的好友,但不能保证小张手机通讯录里一定有小红,也不能保证一定没有,根据已知条件,该项的真假无从得知,排除;D项:已知小红是小明和小张的共同好友,但是小张和小明是否是好朋友无法得知,因此无法判断出小张是小红和小明的共同好友,排除。因此,选择B选项。43.从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规律性:A.如上图所示B.如上图所示C.如上图所示D.如上图所示参考答案:D解题思路:第一步,观察特征。组成元素不同,优先考虑数量类或属性类,没有明显数量特征,对称性与封闭性没有明显特征,考虑属性类曲直性。第二步,两段式,第一段找规律,第二段应用规律。第一段,所有的图形都是直线图形。第二段,前两个图形都是曲线和直线共同组成,因此问号也应是由曲线与直线组成的图形,四个选项中只有D选项符合。因此,选择D选项。44.“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说的是草原地区的水平地带性,这是由于地形开阔绵延所造成的天气类型多样的现象。(

)0.正确1.错误参考答案:1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地理国情知识。第二步,“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描写的是云贵高原的地理现象。“一山有四季”是指在山地出现的垂直自然带现象。由于云贵高原地形高度变化大,气温随着海拔的升高而降低,在山区不同的高度会出现不同的气温,进而产生了不同的植物类型、自然面貌。“十里不同天”是指云南属于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降水较多,雨季明显;阴天多,日照少。其次由于气温差异较大,导致一山出现不同的天气现象。故题干中“草原地区的水平地带性”表述错误。因此,本题错误。水平地带性和垂直地带性是自然地理环境地域分异的主要表现。水平地带性是指自然地理环境各组成成分及自然综合体大致沿纬线或经线方向延伸的规律性;垂直地带性是自然地理环境各组成成分及自然综合体随地势高度增加而发生相应的垂直分异的规律性。45.古人记月除常用的序数法外,还以物候的特点来命名,或以孟、仲、季来命名每季的三个月。那么,下列对应关系正确的是:A.孟春——桃月B.仲夏——荷月C.仲秋——桂月D.季冬——菊月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本题用排除法解答。依据题干可知孟春为一月,与其对应的物候显然无桃花,A项可排除。季冬为十二月,与其对应的物候显然没菊花,D项可排除,以降低选择难度。根据孟、仲、季命名每季的三个月,依次为:孟春、仲春、季春,孟夏、仲夏、季夏,孟秋、仲秋、季秋,孟冬、仲冬、季冬。以花命名的月份别称分别为:一月(柳月)、二月(杏月)、三月(桃月)、四月(槐月)、五月(榴月)、六月(荷月)、七月(巧月)、八月(桂月)、九月(菊月)、十月(阳月)、十一月(葭月)、十二月(梅月)。桃月对应的是季春,荷月对应的是季夏,菊月对应的是季秋。A、B、D三项对应错误,故本题选C。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传统月份的表达。第二步,秋季包括农历七月、八月、九月,按照孟、仲、季来命名每季的三个月,孟秋是七月,仲秋是八月,季秋是九月。农历八月为桂花盛开的时节,故用桂月代指农历八月。C项对应正确。因此,选择C选项。解题思路:A项孟春是正月,桃月是农历三月,排除;B项仲夏是农历五月,荷月指的是农历六月,排除;C项仲秋和桂月都是农历八月,当选;D项季冬是腊月,菊月是农历九月,排除。故正确答案为C。46.我们绝大多数人既不是有大笔财产可继承的“富二代”,也不是中了千万大奖的幸运儿,所以还是要咬紧牙关,去承担属于自己的那份责任,毕竟我们有父母需要赡养,有柴米油盐需要开支。但我们并非没有希望,我们希望通过今天的努力,能够得到职位的升迁,能够获得更丰厚的收入,然后让自己和家人过上更加富足的生活。________________。他们没有甘于啃老,没有不劳而获,只是用自己的汗水和智慧来让自己和家人过上更好的生活。这种普通的劳动者所迸发出来的力量,是推动整个社会往前发展的力量,是撑起我们这个时代更加美好的基石。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A.我们是非凡的普通人,都在努力生活着B.为小小的希望努力,是踏实而幸福的C.一个努力生活的人,是值得尊敬的D.每个人,都有一颗坚强而勇敢的心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本题考查语句的填充与衔接。对于此类题目,保持前后文的话题统一、前后照应是其基本原则。横线前论述的是“我们”,横线后以“他们”开头,因此横线部分应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能引出“他们”这一指代对象。分析后文可知,此处的“他们”指的应是努力生活的普通劳动者,且“是推动……的力量,是撑起……的基石”肯定了这些普通劳动者的价值。分析可知,C项的“一个努力生活的人,是值得尊敬的”填入衔接恰当。A项以“我们”开头,衔接后文的“他们”显得突兀,排除。B项只体现出了“努力的积极意义”,概括片面,排除。D项表述过于绝对,且“坚强而勇敢的心”在文中没有体现,排除。故本题选C。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横线处的上下文语境。先从横线位置入手,横线位于文段中间,填入的语句需承上启下。通读文段,前半段讲的是“我们大多数人都是普通人,还是要咬紧牙关,承担属于自己的那份责任”,然后通过转折关联词“但”引出“我们并非没有希望,我们希望通过今天的努力,获得职位、收入等的改变”,就是要做一个努力生活的人。文段后半部分“他们没有甘于啃老,没有不劳而获,只是……更加美好的基石”讲的是普通人对社会做出的贡献。因此填入的语句应表示努力生活的人对社会是有积极意义的。第二步,对比选项。D项“努力生活”可以衔接原文前半段的内容;“值得尊敬”对应努力生活的人对社会的积极意义,话题一致,承上启下,符合上述语境。因此,选择D选项。解题思路:本题为语句填空题,空在中间,横线处所填句子应与上下文构成衔接,空前阐述了对于绝大多数人而言,通过努力可以让自己和家人过上更加富足的生活,空后阐述了努力生活的人没有靠别人且能够推动社会和时代的进步,说明这是值得尊敬的。所以空处句子既要提及上文的“努力生活”又要体现下文的“值得尊敬”,因此对应D项,符合文意。A项,后文主语是“他们”,而此选项主语是我们,主语不一致,排除。B项,文段讨论的核心话题是“努力生活”,“坚强而勇敢的心”无中生有,排除。C项,“踏实而幸福”与后文对社会的贡献无关,排除。故正确答案为D。【文段出处】《女背工的身影是“努力生活者”的缩影》47.甲将游戏机借给乙,乙使用了几天后向甲提出购买要求并签订买卖合同。则该案例中的物权交付方式为(

)。A.现实交付B.简易交付C.占有改定D.指示交付参考答案:B解题思路:本题考查民法典。A项错误,现实交付,是指出卖人将标的物直接置于买受人的实际控制之下,是一种将对动产的直接管领力现实地移转于买受人的物权变动。B项正确,简易交付,是指受让人在动产物权变动前已先行占有该动产的,让与人如设立和转让其动产物权,无需再为现实交付,让与合同生效时即发生物权变动的效力的交付方式,并没有破坏动产物权变动的一般原则,而是在特殊情形下的一种灵活变通。C项错误,占有改定是观念交付的一种。财产出让人将其特定财产让与他人,同时又与受让人约定债权关系并依此仍保留对该财产实际占有的复合法律行为。D项错误,指示交付是指标的物由双方以外的第三人实际占有时,转让人将对第三人的返还请求权让与受让人,以代标的物的实际交付。故正确答案为B。48.下列情形中,不构成无因管理的有:A.下大雪清扫路面,避免行人跌伤B.路遇受伤者,主动送至医院治疗,并支付车费C.将自己的牛误认为是他人的牛而进行伺养D.在旅客运输合同中,司乘人员代管旅客物品参考答案:ACD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债权知识并选错误项。第二步,根据《民法总则》第一百二十一条,无因管理,没有法定的或者约定的义务,为避免他人利益受损失而进行管理的人,有权请求受益人偿还由此支出的必要费用。无因管理的构成条件有:①管理人没有法定或约定的义务,也未受本人委托;②管理人从事管理他人事务的事实行为,包括对他人财产或事务的料理、保护、利用、改良、处分、帮助或服务等,至于管理人自己是否受益则在所不问;③管理人具有为他人管理的意思,其目的在于为他人谋利或免使他人利益受损。A项:“下大雪清扫路面,避免行人跌伤”针对的是所有人,而无因管理针对的特定的人,A项错误,但符合题意,当选。C项:“将自己的牛误认为是他人的牛而进行伺养”并不属于实际上管理他人的事务,C项错误,但符合题意,当选。D项:“在旅客运输合同中,司乘人员代管旅客物品”不符合①,D项错误,但符合题意,当选。因此,选择ACD选项。B项:“路遇受伤者,主动送至医院治疗,并支付车费”符合①②③,B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不当选。49.诗句“土花能白又能红,晚节犹能爱此工。宁可抱香枝上老,不随黄叶舞秋风”所描写的对象是(

)。A.桂花B.昙花C.茉莉花D.菊花参考答案:D解题思路:本题考查人文历史。“土花能白又能红,晚节犹能爱此工。宁可抱香枝上老,不随黄叶舞秋风”这句诗出自《黄花》,作者是南宋女词人朱淑贞,形容菊花的高洁,从一而终,坚守晚节。故正确答案为D。50.饭店:厨师:菜肴A.监狱:狱警:囚犯B.工厂:工人:产品C.舞台:演员:道具D.学校:教师:学生参考答案:B解题思路:本题涉及三个词项间的关系,可以结合遣词造句法和横纵对比法进行解题,将题干三个词项串联成一个句子,在分析选项时需注意对应词项在句子中的位置是否与题干一致,如果存在多个句子结构与题干类似的选项,则需纵向对比分析题干与各选项之间的异同。厨师在饭店里制作菜肴。A项,狱警在监狱里看管囚犯,与题干结构类似,保留。B项,工人在工厂里制作产品,与题干结构类似,保留。C项,演员在舞台上准备道具,与题干结构类似,保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