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医学导论中医学的形成与发展详解演示文稿当前第1页\共有89页\编于星期六\22点(优选)医学导论中医学的形成与发展当前第2页\共有89页\编于星期六\22点1.掌握中医学理论体系的组成部分;阴阳五行、脏腑经络、病因病机、诊法辨证、治则方药的基本概念;中医学主要的专科范围;毛泽东同志关于“中国医药学”批示的内容。2.熟悉标志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的四部中医名著的名称;四部名著问世的时间;中医学主要专科的代表著;明清时期中医内科学、外科学的进展;新中国成立后中西医结合取得新成就的主要表现。3.了解《神农本草经》的主要内容;辨证论治的基本概念;中医的治疗原则。当前第3页\共有89页\编于星期六\22点教学内容当前第4页\共有89页\编于星期六\22点目录第一节中医学的基本理论一、中医学理论的形成二、中医学的理论体系三、对中医学发展有重要影响的专著第二节中医学各专科的形成和发展第三节中西医结合与中医药科学的发展当前第5页\共有89页\编于星期六\22点第一节中医学的基本理论一.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1)古代解剖及生理现象的观察(2)长期医疗实践的反复验证(3)古代社会和自然科学的渗透(4)古代哲学思想的影响当前第6页\共有89页\编于星期六\22点中医学理论形成的基础和方法有利的社会文化背景医药知识的积累对人体生命现象和自然现象的观察古代哲学思想对医学的渗透当前第7页\共有89页\编于星期六\22点先民实践,积累经验伏羲氏画卦
神农氏尝百草
黄帝制九针当前第8页\共有89页\编于星期六\22点战国时期,社会变革当前第9页\共有89页\编于星期六\22点老子(道家)
孔子(儒家)墨子(墨家)
韩非子(法家)
孙子(兵家)当前第10页\共有89页\编于星期六\22点医学知识,整理升华临床医疗当前第11页\共有89页\编于星期六\22点养生预防(导引图)当前第12页\共有89页\编于星期六\22点专业医生当前第13页\共有89页\编于星期六\22点
医疗用具砭石
金银针具当前第14页\共有89页\编于星期六\22点
阴阳五行脏腑经络理论体系病因病机诊法辨证治则方药二中医学的理论体系当前第15页\共有89页\编于星期六\22点1)阴阳的概念
阴阳,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事物和现象对立双方的概括。它既可代表两个两个相互对立的事物,也可代表同一事物内部所存在的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内涵】(1)阴阳是指宇宙物质世界两种不同性质的气。(2)阴阳是描述相互关联事物特性的一对哲学范畴。《素问》: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外延】运动的、温热的、明亮的、向外的、上升的、亢进的……——属于阳。静态的、寒冷的、晦暗的、内向的、下降的、抑制的……——属于阴。“一阴一阳之谓道”。1.阴阳学说当前第16页\共有89页\编于星期六\22点2)阴阳归类划分的规律(1)绝对性---同一事物的阴阳二气或同一范畴的阴阳双方,其各自属性是绝对不变的(2)相对性---阴阳的归类划分必须在同一事物,同一范畴中(3)事物的无限可分性---决定了其阴阳二气或其范畴亦随之无限---无限可分《素问·阴阳离合论》:“阴阳者,数之可十,推之可百,数之可千,推之可万,万之大不可胜数,然其要一也。当前第17页\共有89页\编于星期六\22点3)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阴阳的关系)(1)阴阳的互根互存在物质上:同属于一事物(物质)的阴阳两种不同性质的气是相互依存,是互根为一体的。任何一方都不能脱离另一方而单独存在。在哲学范畴上:同一范畴内的两个方面是不可分割的。例如:上下、内外、左右、寒热……(2)阴阳的对立相反在物质上:阴阳二气的功能特性、作用趋向对立相反。例如:阴内聚、成形;阳外趋、活动。《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在哲学范畴上:同一范畴内的两个方面其特性相反。例如:上下、内外、左右、寒热……当前第18页\共有89页\编于星期六\22点(3)阴阳的制约消长(量变)属于同一事物(物质)的阴阳二气不仅相互依存、趋向相反,而且相互制约、变化消长以维持相对平衡。即阴阳平衡、“阴平阳秘”(《素问-生气通天论》)。阴阳失于制约消长则该物质将发生变化,当阴阳离决,则该事物将发生质变而不复存在。阴阳消长变化属量变过程。(4)阴阳的相互转化(质变)阴阳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各自向其对方转化,即阴可以转化为阳,阳可以转化为阴。这种变化属质的变化。当前第19页\共有89页\编于星期六\22点4)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1.说明组织结构:《素问》“人生有形,不离阴阳”。2.说明生理活动:《素问》“阴平阳秘,精神乃治”。3.说明病理变化:阴阳失调。4.用于疾病的诊断:《素问》“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5.用于疾病的治疗:《素问》“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当前第20页\共有89页\编于星期六\22点1)五行的概念:五行即金、木、水、火、土,宇宙间的一切事物,都是由木、火、土、金、水五种基本物质的运动及变化所构成。2.五行学说“水火者,百姓之所饮食也;金木者,百姓之所新生也;土者,万物之所资生,是为人用”。当前第21页\共有89页\编于星期六\22点2)五行各自的特性木曰曲直:能屈能伸,舒展升发。火曰炎上:温热、升腾、明亮土爰稼穑:受纳、承载、生化金曰从革:肃杀、收敛、发声水曰润下:滋润、向下、寒凉、闭藏当前第22页\共有89页\编于星期六\22点木曰曲直——引申为凡具有生长、升发、条达、舒畅等性质或作用的事物,均归属于木
木曰曲直——引申为凡具有生长、升发、条达、舒畅等性质或作用的事物,均归属于木当前第23页\共有89页\编于星期六\22点火曰炎上——引申为凡具有温热、向上等性质或作用的事物,均归属于火
当前第24页\共有89页\编于星期六\22点土爰稼穑——引申为凡具有生化、承载、受纳等性质或作用的事物,均归属于土当前第25页\共有89页\编于星期六\22点金曰从革——引申为凡具有沉降、肃杀、收敛等
性质或作用的事物,均归属于金
当前第26页\共有89页\编于星期六\22点水曰润下——引申为凡具有滋润、下行、寒凉、闭
藏等性质或作用的事物,均归属于水当前第27页\共有89页\编于星期六\22点3)事物属性的五行归类五行自
然
界
五色五音五味五化五气五方五季木青角酸生风东春火赤徵苦长暑南夏土黄宫甘化湿中长夏金白商辛收燥西秋水黑羽咸藏寒北冬当前第28页\共有89页\编于星期六\22点五行人体
五脏五腑五官形体五志五声变动木肝
胆
目
筋
怒
呼
握
火心
小肠
舌
脉
喜
笑
忧
土脾
胃
口
肉
思
歌
哕
金肺
大肠
鼻
皮
悲
哭
咳
水肾
膀胱
耳
骨
恐
呻
栗
当前第29页\共有89页\编于星期六\22点当前第30页\共有89页\编于星期六\22点4)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五行的相生与相克五行的相乘与相侮
相生:没有生,就没有事物的发生和成长相克:没有克,就不能维持正常的协调关系下的变化与发展相乘:乘即乘虚侵袭,相克太过相侮:侮即恃强凌弱,相克的反向,又叫“反克”当前第31页\共有89页\编于星期六\22点(一)说明五脏的生理功能及其相互关系1、说明五脏的生理功能2、说明五脏之间的相互关系相生:肝疏泄有助心行血---木生火相克:肾之阴精可抑制心的阳气---水克火(二)说明五脏病变的相互影响(传变)1、子母相及的传变母病及子:如肺病及肾子病及母:如肝病及肾2、相乘相侮的传变包括相乘和相侮两个方面。原因:某一方的功能过亢或虚弱5)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应用当前第32页\共有89页\编于星期六\22点(三)用于疾病的诊断
1、从色、味、脉来诊断本脏病。如:面色青,喜食酸,脉弦---肝病2、分析五脏疾病的传变情况。如:脾虚病人,面见青色、脉弦---木乘土3、判断疾病的预后《医宗金鉴》:“已见其色,得起其脉,得克者死,得生者生。”(四)用于疾病的治疗
1、控制五脏疾病的传变。《难经》:“见肝之病,则知肝当传之于脾,故当先实其脾气。”2、确定治疗原则(1)根据相生关系:“补母泻子”。《难经》:“虚者补其母,实者泻其子”。(2)根据相克关系:“抑强扶弱”3、制订治疗方法(1)药物疗法:如滋水涵木法,抑木扶土法等。(2)针灸疗法穴位:井、荥、俞、经、合(五腧穴)五行:木、火、土、金、水虚证---取母经的母穴或本经母穴,补法实证---取子经的子穴或本经子穴,泻法当前第33页\共有89页\编于星期六\22点1)脏腑学说,即脏象学说。脏腑是中医学对内脏的总称,包括五脏(心肝脾肺肾)、六腑(胆胃大肠小肠膀胱三焦)和奇恒之腑(脑髓骨脉胆和女子胞)。脏象学说是以五脏为中心探讨人体各脏腑、组织器官的生理功能、病理改变及其相互影响的学说。脏腑学说包括三方面:1、解剖学基础;2生理和病理基础;3、丰富的临床经验。五脏的生理功能是生化和储藏精、气、血、津液及神。六腑的生理功能是受纳腐熟水谷,传化和排泄糟粕。注意:中医学所指的脏腑,其名称虽然与现代医学的相同,但其生理作用和病理生理的内涵则不完全相同。3.脏腑经络学说当前第34页\共有89页\编于星期六\22点构成人体的核心完成人体主要功能相互间密切联系脏象学说疏通全身气机
--调节情志活动--促进消化吸收--促进血液循环--促进水液代谢--通调月经贮藏血液和调节血流量推动血液运行(主血)主管精神活动(藏神/主神明)主管消化吸收(主运化)统摄血液(主统血)主呼吸辅心行血促进水液输布和排泄当前第35页\共有89页\编于星期六\22点五脏的功能心:主血脉、“其华在面”,藏神,开窍于舌肺:主气、司呼吸,主宣发、外合皮毛,主肃降、通调水道,开窍于鼻脾:主运化、升清,主统血,主肌肉、四肢,开窍于口、“其华在唇”肝:主疏泄(包括情志和消化),主藏血,主筋、“其华在爪”,开窍于目肾:藏精、主发育与生殖,主水,主纳气,主骨、生髓、“其华在发”,开窍于耳及二阴当前第36页\共有89页\编于星期六\22点2)经络学说经络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经有路径的意思,经脉是经络系统的纵行干线。络,有网络的意思,络脉是经脉的分支,纵横交错,网络全身,无处不致。经络的生理功能:联络组织器官,沟通表里上下;通行气血阴阳;感应与传导;调节机能活动。经络的应用:1、说明病理变化—关系于疾病的发生与传变。2、指导诊断和治疗。经络学说:是研究人体经络系统的生理、病理变化及其与脏腑相互关系的学说,是中医学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灵枢-经脉篇》:经脉者,所以决生死,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当前第37页\共有89页\编于星期六\22点当前第38页\共有89页\编于星期六\22点1)病因概念:破坏人体相对平衡状态而引起疾病的原因。分类:⑴外感致病因素:六淫,风、寒、暑、湿、燥、火疠气,具有强烈传染性的一类外邪⑵内伤致病因素:七情,人的喜、怒、忧、思、悲、恐、惊饮食失宜,饮食不节、饮食不洁、饮食偏嗜劳逸失度,过劳、过逸⑶其他致病因素:痰饮、淤血病因相对性的特点:⑴致病因素的致病与非致病;⑵病理产物与病因《内经》不仅论述了风、寒、暑、湿、燥、火的致病作用,也重视喜、怒、忧、思、悲、恐,惊等情态变化的致病作用《金匮要略》将病因分为三大类:经络受邪、为内因;血脉不通为外因;房室、金刃、虫兽所伤病机方面,《内经》强调内因,《素问》有病机十九条3.病因病机当前第39页\共有89页\编于星期六\22点六淫各自的性质及其致病特点:风邪:风为阳邪、其性开泄、易袭位;善行、数变;风为百病之长;其性主动寒邪:寒为阴邪、易伤阳气;寒性凝滞-痛;寒主收引;寒性清澈暑邪:暑邪致病有明显的季节性:①暑为阳邪,其性炎热;②暑性升散,扰神耗气伤津;③暑多挟湿湿邪:①湿为阴邪,易阻气机,损伤阳气;②湿性重浊;③湿性粘滞;④湿性趋下,易袭阴位燥邪:①燥性干涩,易伤津液;②燥易伤肺火(热)邪:热为温之渐,火为热之极。①火(热)为阳邪,其性炎上;②火(热)易扰心神;③火(热)易耗气伤津;④火(热)易生风、动血;⑤火热易致肿疡当前第40页\共有89页\编于星期六\22点2)病机概念:就是疾病发生、发展与变化的机理内容:邪正斗争: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阴阳失调:是阴阳之间失去平衡协调之简称,是疾病发生、发展的内在根据气机失常:气机运行不畅或升降出入功能失去平衡协调的病理变化,包括:气滞、气逆、气陷、气闭、气脱当前第41页\共有89页\编于星期六\22点1)诊法诊法概念:是指中医诊察和收集疾病有关资料的基本方法,主要包括望、闻、问、切四法
诊法的基本原理: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人体的皮、肉、脉、筋、骨、经络与脏腑息息相关,以脏腑为中心,通过经络通联内外,因而通过审察外部征象,探求疾病的本质四诊合参:指诊察疾病时,必须将望、闻、问、切四诊所收集的资料全面结合分析《丹溪心法》:欲知其内者,当以观乎外;诊于外者,斯以知其内。盖有诸内者,必形诸外。5.诊法辨证当前第42页\共有89页\编于星期六\22点望诊:是医生运用视觉观察病人的全身和局部表现、舌象及排出物等,以收集病情资料的诊察方法,包括:望神、色、形、态闻诊:包括听声音及嗅气味两个方面问诊:是医生通过对病人或陪诊者进行有目的地询问,了解疾病的起始、发展及治疗经过、现在症状和其它与疾病有关的情况,以诊察疾病的方法切诊:包括脉诊和按诊,是医生运用手和指端的感觉,对病人体表某些部位进行触摸按压的检查方法当前第43页\共有89页\编于星期六\22点十问歌一问寒热二问汗,三问头身四问便五问饮食六胸腹,七聋八渴俱当辨九问旧病十问因,再兼服药参机变妇女尤问经带产,迟促闭崩皆可见再添片语告儿科,麻痘惊疳全占验当前第44页\共有89页\编于星期六\22点2)辩证概念:辨证,就是分析、辨认疾病的证候,是中医学认识和诊断疾病的方法。辨证的过程即是诊断的过程,也就是从整体观出发,运用中医理论,将四诊收集的病史、症状、体征等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判断疾病的病因、病变部位、疾病性质和正邪盛衰变化,从而作出诊断的过程内容:八纲辨证、气血津液辩证、脏腑辩证、六经辩证、卫气营血辩证及三焦辩证当前第45页\共有89页\编于星期六\22点八纲辨证:八纲指阴阳表里寒热虚实八类证候。通过对四诊所取得的材料,进行综合分析,进而用八纲这八类证候归纳说明病变的部位、性质以及病变过程中邪正双方力量对比等情况的辨证方法气血津液辩证:分析气血津液各个方面的病理变化,从而辨认其所反映的不同证候,包括:气病、血病、气血同病及津液病脏腑辩证:通过四诊收集的资料结合脏腑生理功能、病理表现、八纲、病因、气血等理论对疾病的证候进行分析归纳,借以推究其病机、病位、病性及正邪盛衰状况的一种辨证方法六经辩证:是《伤寒论》辨证论治的纲领,东汉张仲景在《素问-热论》的基础上,结合伤寒病的证候与病变特点总结出来的,主要用于外感病的一种辨证方法。卫气营血辩证:是清代叶天士所倡导的,用于外感温热病的一种辨证方法。三焦辩证:是清代吴塘根据《内经》三焦部位划分的概念,在叶天士《温热伦》卫气营血分证的基础上,结合温热病的传变规律总结出来的。八纲是辨证的总纲脏腑辨证是辨证的基础当前第46页\共有89页\编于星期六\22点6、治则与治法治则:即治疗疾病的总原则。它是在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精神指导下,对临床治疗立法、处方、用药,具有普遍指导意义。治法:是治疗疾病的基本方法,即是治则的具体化。汗、吐、下、和、温、清、补、消当前第47页\共有89页\编于星期六\22点1)预防《素问-四起调神大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素问•上古天真论》: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未病先防注重调养正气养生保健防止邪气侵害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邪之所凑其气必虚
既病防变早期诊治先安未受邪之地注重疾病传变规律《金匮要略》: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其脾当前第48页\共有89页\编于星期六\22点2)治则:治病求本、扶正祛邪、调整阴阳、因时因地因人制宜、同病异治异病同治治病求本
正治与反治:逆其证候性质而治的一种常用治疗法则为正治,又称“逆治”。“寒者热之”、“热者寒之”、“虚则补之”、“实则泻之”从疾病假象而治的一种治疗法则为反治,又称“从治”。“热因热用”、“寒因寒用”、“塞因塞用”、“通因通用”标本缓急急则治标缓则治本标本兼治治标与治本:当前第49页\共有89页\编于星期六\22点扶正祛邪疾病发生正气虚邪气实阴阳偏衰阴阳偏盛扶正祛邪扶正,即扶助正气,增强体质,提高机体的抗邪能力。扶正多用补虚方法,包括用药,针灸,气功,身体锻炼,精神调摄,饮食调养等。祛邪,即是祛除病邪,减轻或消除邪气的毒害作用,使邪去正安。祛邪多用泻实方法,由于邪气不同,部位有异,其治法亦不一样。当前第50页\共有89页\编于星期六\22点调整阴阳---临床治疗的更本法则之一阴阳相对平衡破坏疾病发生阴阳偏盛阴阳偏衰实证损其偏盛虚证补其偏衰当前第51页\共有89页\编于星期六\22点因时、因地、因人制宜因时:根据气候季节特点考虑治疗方法和用药原则因地:根据地理环境特点,选择治疗方法和用药原则因人:根据患者的年龄、性别、体质、生活习惯等的不同特点,进行适当的治疗当前第52页\共有89页\编于星期六\22点同病异治、异病同治同病异治,指同一种疾病,由于病情的发展和病机的变化,以及邪正消长的差异,机体的反应性不同,治疗上应根据其具体情况,运用不同的治法加以治疗。异病同治,指不同的疾病,在其病情发展过程中,会出现相同的病机变化或同一性质的证候,可以采用相同的治法治疗。当前第53页\共有89页\编于星期六\22点《内经》载方13首,《伤寒杂病论》载方269首,为“方书元祖”1406年的《普济方》收方61739首,插图239幅,为最大方书《神农本草经》问世后,方药结合,促进临床医学发展3)治法方药治法:包括治疗大法和具体治法。治疗大法也叫基本治法,它概括了许多具体治法共性,在临床上具有普遍意义,基本的治法包括汗、吐、下、和、温、清、补、消等“八法”。具体治法是针对具体病证而拟定的治法,属于个性的,各具自已特定应用范围的治疗方法。当前第54页\共有89页\编于星期六\22点汗法概念:汗法,也叫解表法,是运用发汗解表的方药,开泄腠理,调和营卫,来逐邪外出,解除表证的一种治疗大法适应证:一切外感疾病初起,病邪在表,症见恶寒发热、头痛身疼、苔薄、脉浮等。临床应用:根据外感表证的表寒、表热的性质不同,可分为辛温发汗和辛凉发汗两类。应用汗法的注意事项:(1)汗法的应用,宜汗出邪去为度(2)对于表邪已解,热病后期津亏者,均不宜用(3)上述诸证必须用汗法时,需配伍加用滋阴、养血等药物(4)凡用发汗剂时,服药后应避风寒,忌食厚味及辛辣食物当前第55页\共有89页\编于星期六\22点吐法概念:吐法,也叫催吐法,是利用药物涌吐的性能,引导病邪或有毒物质从口中吐出的一种治疗方法适应证:适用于食积停滞胃脘、顽痰留滞胸膈、痰涎阻塞于气道而病邪有上涌之势者,或误食毒物尚在胃中等病证临床应用:寒药吐法,适用于热邪郁滞于上的病证;热药吐法,适用于寒邪郁滞于上的病证;峻药吐法,适用于邪实于上,病势急迫的病证;缓药吐法,适用于邪实正虚,病在上焦应用吐法的注意事项:(1)吐法是一种急救的方法,最易伤正气,故必须慎用(2)临床中凡见病势危笃,老弱气衰,幼儿、孕妇或产后气血虚弱者,均不得用吐法(3)吐法,一般以一吐为快,不宜反复使用(4)凡给予催吐剂时,吐后宜进稀粥以自养,并加强护理当前第56页\共有89页\编于星期六\22点下法概念:下法,也叫泻下法,是运用具有泻下作用的药物通泻大便,攻逐体内实热结滞和积水,以解除实热蕴结的一种治疗大法适应证:适用于寒、热、燥、湿等邪内结在肠道,以及水结、宿食、蓄血、痰滞、虫积等里实证临床应用:寒下,适用于里实热证之大便不通、热结旁流以及肠垢结滞之痢疾等病证;温下,适用于寒痰结滞、胃肠冷积、寒实结胸及大便不通之病证;逐水,适用于阳水实证;润下,适用于肠道津液不足、阴亏血少的大便不通证;还有通瘀、攻痰、驱虫等。应用下法的注意事项:(1)峻下逐水剂,极易损伤人体正气,故应用时务须注意(2)根据病情和病人的体质,以邪去为度,应中病即止(3)高龄津枯便秘或素体虚弱、脾胃虚弱者以及新产后营血不足而便秘者,皆不宜用下法;妇人经期、妊娠期,均应慎用下法当前第57页\共有89页\编于星期六\22点和法概念:和法,也叫和解法,是用和解或疏泄的方药,来达到祛除病,调整机体,扶助正气的一种治疗大法适应证:外感病中的往来寒热之少阳证,以及内伤病中的肝胃不和、脾不和、肠胃不和及肝气郁结的月经不调及肝木乘脾土之痛泻等脏腑不和病证临床应用:和而兼汗,适用于病偏表而又需和解者;和而兼下,适用病偏里实而又需和解者;和而兼温,适用于病偏寒而又需和解者;而兼清,适用于病偏热而又需和解者;和而兼消,适用于内有积滞又需和解者;和而兼补,适用于正气偏虚而又需和解者应用和法的注意事项:(1)凡病邪在表,尚未入少阳者,慎用和法(2)邪气入里、阳明热盛之实证者,不宜用和法(3)症见三阴寒证者,均不宜使用和法当前第58页\共有89页\编于星期六\22点温法概念:温法,也称祛寒法,是运用温热的方药,来祛除寒邪和补益阳气的一种治疗大法适应证:适用于里寒证。用以治疗寒邪侵及脏腑,阴寒内盛的寒实证;亦用于阳气虚弱,寒从内生的虚寒证临床应用:温中散寒,适用于寒邪直中中焦,或阳虚中寒证;温经散寒,适用于寒邪凝滞经络、血脉不畅的寒痹证;回阳救逆,适用于亡阳虚脱,阴寒内盛的危候。另外,中医临床上常用的温肺化饮、温化寒痰、温肾利水、温经暖肝、温胃理气等治法,亦都属于温法的范围应用温法的注意事项:(1)凡素体阴虚、血虚以及血热妄行的出血证,禁用温法(2)内热火炽、挟热下痢、神昏液欲绝脱者,禁用温法(3)孕、产妇,均应慎用或禁用当前第59页\共有89页\编于星期六\22点清法
概念:清法,也叫清热法,是运用性质寒凉的方药,通过泻火、解毒、凉血等作用,以清除热邪的一种治疗大法适应证:凡外感热病,无论其热在气分、营分、或血分,只要表邪已解而里热炽盛者,均可应用临床应用:清热泻火,适用于热在气分,属于实热的证候;清热解毒,适用于时疫温病、热毒疮溃等证;清热凉血,适用于热入营血的证候。清泻脏腑,适用于邪热入于脏腑,分别有泻肺清热、清心降火、清肝泻火、清泻胃火等不同治法应用清法的注意事项:(1)清热法,易损伤脾胃阳气,故一般不宜久用(2)凡体质素虚、脾胃虚寒,表邪未解、阳气被郁而发热者因气虚或血虚引致虚热证,皆不宜用清法当前第60页\共有89页\编于星期六\22点补法
概念:补法,也叫补益法。是运用具有补养作用的方药,以益气强筋、精益血,消除虚弱证候的一种治疗大法适应证:适用于各种原因造成的脏腑气血、阴阳虚弱,或某一脏腑虚损证临床应用:补气法,适用于脾肺气虚,倦怠乏力,少气不足以息,自汗,脉虚大等症;补血法,适用于血虚与失血的患者,视其血热(宜补血行血以清之)、血寒(宜温经养血以和之)之不同,分别用药;补阴法,适用于阴精或津液不足而引起的病证;补阳法,适用于脾肾阳虚证应用补法的注意事项:(1)运用补法时应注意,对“真实假虚”,应绝对禁补(2)对邪实正虚而以邪气盛为主者,亦当慎用(3)为防止因虚不受补而发生气滞症,故宜在补剂中稍佐加理气药当前第61页\共有89页\编于星期六\22点消法
概念:消法,也叫消导法或消散法,包括消散和破消两方面。是运用消食导滞、行气、化痰、利水等方药,使积滞的实邪逐步消导或消散的一种治疗大法适应证:适用于气、血、食、痰、湿(水)所形成的积聚、癥瘕、痞块等病证临床应用:消食导滞,适用于饮食不当,脾胃不适,以致饮食停滞的病证;行气消瘀,适用于气结血瘀证;消坚化积,适用于体内痰积痰湿,气血相结,形成痞块积聚癥瘕等病证;消痰化饮,适用于痰饮蓄积的病证;消水散肿,适用于气不化水,水气外溢的病应用消法的注意事项:(1)消法虽不比下法峻猛,但用之不当,亦能损伤人体正气(2)气滞中满之鼓胀;阴虚热病或脾虚泻泄,血枯经闭者慎用(3)凡正气虚而邪实者,在祛邪的同时需兼以扶正当前第62页\共有89页\编于星期六\22点传说“神农尝百草,一日遇七十毒。”神农氏教人们认识了许多植物药。清·徐灵胎:凡药之用,或取其气,或取其味……各以其所偏胜而即资之疗疾,故能补偏救弊,调和脏腑,深求其理,可自得之四气五味升降沉浮归经毒性方药当前第63页\共有89页\编于星期六\22点7、中医学的基本特点整体观念:是中医学关于人体自身的完整性及人与自然、社会环境的统一性的认识:包括认识有机的整体,五脏一体、形神一体;人与自然界的关系,天人一体辨证论治:是中医学认识疾病和处理疾病的基本原则。辨证---将四诊(望、闻、问、切)所收集的症状和体征资料,通过分析、综合,辨清疾病的原因、性质、部位以及邪正之间的关系,概括、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证候)。证(证候)---疾病当前阶段的病理概括。论治---针对证确定治疗原则和方法。因证立法、随法选方、据方施治当前第64页\共有89页\编于星期六\22点三、对中医学发展有重要影响的专著中华医学四大经典当前第65页\共有89页\编于星期六\22点形成标志:先秦两汉时期医学典籍的产生《黄帝内经》(分《素问》、《灵枢》两部)----系统阐述了人体的生理、病理,疾病的诊断、治疗、预防等中医基础理论内容《难经》----解释《内经》的疑难问题,并在理论上有所创新。如诊脉可“独取寸口”《伤寒杂病论》(东汉·张仲景著,晋·王叔和整理为《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两部)----创立辩证论治的理论体系。以六经辩证治伤寒,以脏腑辩证治杂病《神农本草经》----奠定中药学的理论基础。如中药的四气五味、君臣佐使等当前第66页\共有89页\编于星期六\22点基础医学:隋代:巢元方著《诸病源候论》晋代:王叔和著《脉经》宋代:陈无择著《三因极一病证方论》金元时期:金元四大家刘完素---“寒凉派”张从正---“攻下派”李杲---“补土派”朱震亨---“养阴派”明代:赵献可、张介宾等倡“命门学说”清代:王清任著《医林改错》临床医学:晋代:皇甫谧著《针灸甲乙经》唐代:孙思邈著《千金要方》明代:吴又可著《温疫论》清代:叶天士、吴鞠通等创立“卫气营血辨证”、“三焦辨证”治温病当前第67页\共有89页\编于星期六\22点中药学:南北朝:陶弘景著《神农本草经集注》唐代:李绩等编纂《新修本草》元代:忽思慧著《饮膳正要》明代:李时珍著《本草纲目》清代:赵学敏著《本草纲目拾遗》方剂学:东汉:张仲景《伤寒杂病论》---方书之祖晋代:葛洪《肘后方》唐代:孙思邈《千金备急要方》、《千金翼方》宋代:官方修纂《太平圣惠方》、《圣济总录》、《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明清时期:吴昆《医方考》、汪昂《医方集解》和《汤头歌诀》
当前第68页\共有89页\编于星期六\22点第二节中医学各专科的形成和发展1、诊断学6、儿科2、内科学7、五官科3、外伤科8、针灸科4、中医骨伤科学9、药物学5、妇产科10、方剂学当前第69页\共有89页\编于星期六\22点1.诊断学
概念:根据中医学的理论,研究诊察病情、判断病种、辨别证候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一门学科主要内容:诊法、辩证、诊病、病案基本原理:司外揣内见微知著以常衡变基本原则:整体审察
诊法合参
病证结合
辨证求因发展简史:《扁鹊传》“切脉、望色、听声、写形”,而“言病之所在”《黄帝内经》望神、察色、闻声、问病、切脉;内外;辨证学;病证结合《难经》望闻问切,尤重独取寸口《伤寒杂病论》首次确立辨证施治理论
西晋·王叔和《脉经》是现存最早的脉诊专著隋·巢元方《诸病源候论》第一部论述病因病机与证候诊断的专著元杜本编《敖氏伤寒金镜录》是现存最早的舌诊专著明·张介宾《景岳全书》提出“十问歌”、“二纲六变”、“脉神章”。明·李时珍《濒湖脉学》详述27部脉清·吴谦《医宗金鉴·四诊心法要诀》曹炳章《彩图辨舌指南》;陈泽霖《舌诊研究》;朱文锋《中医诊断与鉴别诊断学》、《常见症状中医鉴别诊疗学》等当前第70页\共有89页\编于星期六\22点2.内科学发展史:萌芽(殷商时代)----殷代甲骨文记载:记载心病、头痛、胃肠痛、蛊病。用药酒、汤液治病;商将医学分科为疾医、疡医、食医、兽医奠基(春秋秦汉)----《脉法》,《五十二病方》,《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充实(魏晋金元)----病因学、症状学、治疗学的充实和发展。《诸病源候论》,《肘后备急方》,《三因及一病证方论》分内因、外因、不内外因,孙思邈《千金要方》,王焘《外台秘要》等形成(明清)----明代:薛己的《内科摘要》,首先用内科命名;王肯堂《证治准绳》;张介宾《景岳全书》;秦景明《症因脉治》;李宗梓《医宗必读》;《景岳全书》的阴阳互补;《医宗必读》的治泻九法至今仍具重要意义清代:《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医宗金鉴》,《临证指南医案》,《张氏医通》,《证治汇补》,《辨证录》,《医学心悟》,《医林改错》,《血证论》,《外感温热篇》,《湿热病篇》,《温病条辨》现代---《中医内科学》,《中西医结合内科学》,《现代中医内科学》当前第71页\共有89页\编于星期六\22点概念:运用中医学理论和中医临床思维方法研究并阐明内科疾病的病因、病机、证候、诊断、辨证论治规律和转归预后以及预防、康复、调摄等问题的一门临床学科性质:临床专业课,是中医学学科的主干课程,是临床诸学科的基础。其水平很程度上反映了中医床水平的发展水平范围:外感病、内伤病、诊治原则:诊断原则,西医内科疾病诊断--中医内科“证”的确立--据中医证“分型”治疗原则,治病宜早,标本缓急(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标本兼治),脏腑补泻(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泻表安里、开里通表、清里润表。),异法方宜(因人、因时、因地制宜),中西结合当前第72页\共有89页\编于星期六\22点3、外伤科与中医骨伤科学概述:中医伤科学是一门防治人体骨、关节及其周围筋肉损伤与疾病的学科。古属“疡医”范畴,又称“接骨”、“正体”、“正骨”、“伤科”等。中医伤科是中华各族人民长期与损伤及筋骨疾患作斗争的经验总结,具有丰富的学术内容和卓著的医疗成就,是祖国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形成:新石器时代:外科手术器械砭镰已产生,并出现外伤科名医俞跗。《史记·扁鹊仓公列传》载:“上古之时,医有俞跗,治病不以汤液醴灑,镵石挢引、案扤毒熨,一拔见病之应。”南齐龚庆宣《刘涓子鬼遗方》为最早外科专著,日本弘仁时期以本书为教科书唐代蔺道人《仙授理伤续继秘方》为第一部骨伤科专著元代危亦林《世医得效方》-悬吊复位法治疗脊柱骨折,用草乌散麻醉。比英国达维斯早600年明、清异远真人《跌损妙方》-穴位受伤施治;吴谦《医宗金鉴》-正骨八法、攀索叠砖法、腰部垫枕法等现代:理论提高手术进步专病专书当前第73页\共有89页\编于星期六\22点刮骨疗伤当前第74页\共有89页\编于星期六\22点4.妇产科学概述:是运用中医学基础理论与方法,认识和研究妇女的解剖、生理、病因病机、诊治规律,以防治妇女特有疾病的一门临床学科。它是中医临床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形成:萌芽阶段(夏、商、周):甲骨文中有“疾育”(妇产科病);《史记》“坼剖而产”(剖腹产);《周易》“妇孕不育”,“妇三岁不孕”;《诗经》、《山海经》“种子”和避孕的药物奠基时期(春秋战国):出现了“带下医”;《胎产书》最早记载胚胎发育;《黄帝内经》:基础理论,临床病证,记载首张妇科药方(四乌贼骨一芦茹丸,也是妇科病食疗第一方)等雏形时期(秦、汉):《难经》创命门学说及冲任督带理论;《神农本草经》指明治疗妇产科病88种中药,首见“子宫”之名;《金匮要略》奠定妇科治疗学基础,首载外治法;华佗:实施针刺与药物堕胎脉学与胚胎学(三国两晋南北朝):晋《脉经》首见“月经”之名和特殊月经(居经、避年、激经),记载妊娠脉、临产脉,妊娠各期保健要点;南齐《褚氏遗书》:“女虽十四而天癸至,必二十而嫁,皆欲阴阳气完实而交合,则交而孕,孕则育,育而为子,坚壮强寿。”当前第75页\共有89页\编于星期六\22点向专科化(五代隋唐时期):隋《诸病源候论》37-44卷共8卷是论述妇产科病证的,包括经、带、胎、产、杂病共283种证候;唐《经效产宝》是现存产科最完备者;唐《备急千金要方》列“妇人方”为卷首,为“崇本之义”
独立分科,产科迅速发展(两宋时期):世界上最早的独立分科,设置产科和产科教授;陈自明《妇人大全良方》第一部内容全面的妇产科专著
各家学说蜂起(辽夏金元时期):金元四大家,刘完素,提出泻火通经,尤根据妇女不同生理阶段分别重视肾、肝、脾的学术观点影响后世;张子和,总结“贵流不贵滞”的理论,善用“汗、吐、下”逐痰以通经,器械牵引助产方法;李杲升阳泻火,除湿止带。滋阴固气止崩;朱震亨,首次描述子宫形态、真假阴阳人;提出痰湿致经、带、不孕机理;提出黄芩、白术为安胎圣药;创胎法、皮工疗法、补气血以补瘘法等
肾主生殖理论深化(明代):妇科学术发展迅速,专著较多:《女科撮要》、《校注妇人良方》、《广嗣纪要》提出“五不女:螺纹鼓角脉”、《证治准绳·女科》、《景岳全书·妇人规》理论最全面,妇科病完备。对命门学说的发挥,《医贯》描述命门“水火”、《类经》;李时珍对月经和奇经的认识。等
清代:《傅青主女科》影响最大;《达生篇》“睡忍痛慢临盆”;《沈氏女科辑要》、教科书《医宗金鉴·妇科心法要诀》
现代妇科学的发展:当前第76页\共有89页\编于星期六\22点5.儿科概述:中医儿科学是以中医学理论体系为指导,用中医治法与手段,研究小儿生长发育、生理病理、喂养保健、及各类疾病的诊治和预防的一门学科形成:萌芽期(远古~南北朝):小儿医扁鹊,“小儿医”是关于儿科分科的最早记载;《五十二病方》:“婴儿病痫”、“婴儿瘛”。《黄帝内经》:论述了小儿生长发育、体质特点、先天因素致病,泄泻、喘史等病证的诊断与预后形成期(隋朝~宋代):《诸病源候论》,《备急千金要方》--最早记载儿科理法方药的专篇;《颅囟经》--最早的儿科专著;《小儿药证直诀》;《小儿斑疹备急方论》--
善用寒凉,第一部有关痘疹的专著;.《小儿卫生总微论方》--认为脐风和成人破伤风为同一病原,提出了烧灼法断脐的预防方法;等发展期(元朝~至今):金元四大家;《育婴秘诀》,《幼科发挥》,《片玉心书》,《幼铁镜》为儿科专著;《麻科活人全书》--是一部麻疹专书当前第77页\共有89页\编于星期六\22点6.五官科甲骨文时代已有“疾目”,“疾耳”,“疾自(鼻)”的记载战国扁鹊曾作“耳目痹医”晋代有兔唇修补术,隋唐有镶牙、补牙、白内障治疗明、清时期发展《申视瑶函》为眼科专著《口齿类要》为口齿科专著《重楼玉钥》为喉科专著当前第78页\共有89页\编于星期六\22点7.针灸科针灸术是中医学独具一格的治疗方法。作为秦汉以前临证实践最常用的技术,在《内经》、《难经》中已有详细的描述,在实践中还产生了扁鹊、华佗等针灸圣手。经络学说是针灸学的基础魏晋《针灸甲乙经》为第一部针灸专著。共12卷,128篇,定腧穴349个宋金时代王惟一制造了针灸铜人两具,刻穴657个,沿用至今,还撰成《新铸铜人腧穴针灸图经》3卷明代针灸发展为高潮,《针灸大成》记述了针、灸、药灸、辨证施灸现代----当前第79页\共有89页\编于星期六\22点8、中药学概念:中药,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认识和使用的药物,也是我国传统药物的总称。中药学是研究中药的基本理论和各种中药的品种来源、采制、性能、功效及临床应用等知识的一门学科。形成:秦汉时期,诞生了最早的药学专著——《神农本草经》收载药物365种魏晋南北朝时期,最有代表性的本草著作是《本草经集注》载药730种,分七类;诞生了第一部炮制学专著,即雷敩所著的《炮炙论》隋唐时期,出现了第一部官修本草—《新修本草》载药844种,首创图文对照的编写方法,是我国、也是世界上最早的药典著作宋、金元时期,《经史证类备急本草》载药为1500多种,并附方3000余首,不仅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和实用价值,而且具有很高的文献价值;《太平惠民和剂局方》金元时期,《饮膳正要》为食疗专著明朝时期,《本草纲目》为世界医学宝著,被译为曰、法、德、俄文既是医药方面的工具书,又是科技史上的百科全书。清朝时期,《本草纲目拾遗》新增药物最多的本草古籍民国时期,《中国药学大辞典》是我国第一部有重要影响的大型药学辞书现代的本草,《中华本草》集古今药学成就之大成、集中反映现代中药学科发展的当代药学著作当前第80页\共有89页\编于星期六\22点中药的基本特征四气--寒、热、温、凉四种药性五味--酸、苦、甘、辛、咸升降沉浮--升,上升;降,下降;浮,发散;沉,收敛固藏和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型2024年度铁皮棚搭建安全合同
- 酒类采购合同
- 汽车钣金业务场地租赁2024年度合同:业务范围与权利义务
- 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家居控制系统合同(2024版)
- 2024年度工程建设项目合同争议解决合同2篇
- 专业技术人员聘用合同
- 《生物期末考试复习》课件
- 化学必修一课件下载
- 房屋装修承包合同
- 物业保安外包合同
-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43《交通运输业》课件
- 四年级上册数学课件-7.1 整数四则混合运算丨苏教版 (共13张PPT)
- 4.12 阿拉伯帝国 说课课件 2022-2023学年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
- 肠内营养常见并发症其处理
- 谈基坑施工对邻近地铁的影响及保护措施
- 渔光互补光伏项目施工方案设计
- 多功能视讯会议系统项目售后服务方案
- 甲状腺切除术护理查房精编ppt
- DB63∕T 1906-2021 青海省环境卫生精细化管理质量标准
- 新冀美版八年级上册初中美术全册教案(教学设计)
-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 18 牛和鹅 生字笔顺 课件(PPT16页)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