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同步测试基础练习题【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1】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5c91457d401865dc818c85f5ddcbc9ca/5c91457d401865dc818c85f5ddcbc9ca1.gif)
![《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同步测试基础练习题【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1】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5c91457d401865dc818c85f5ddcbc9ca/5c91457d401865dc818c85f5ddcbc9ca2.gif)
![《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同步测试基础练习题【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1】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5c91457d401865dc818c85f5ddcbc9ca/5c91457d401865dc818c85f5ddcbc9ca3.gif)
![《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同步测试基础练习题【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1】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5c91457d401865dc818c85f5ddcbc9ca/5c91457d401865dc818c85f5ddcbc9ca4.gif)
![《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同步测试基础练习题【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1】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5c91457d401865dc818c85f5ddcbc9ca/5c91457d401865dc818c85f5ddcbc9ca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6《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基础练习单选题1.趁中国太平天国运动之际,列强发起第二次鸦片战争;以镇压义和团为名,八国联军联手武装侵略中国。这两次战争的不同点是()A.列强勾结发动侵华战争
B.疯狂掠夺中国人民财产C.条约设定侮辱国民人权
D.加深中国社会半殖民化2.甲午中日战争前30年间,民族资本的总额只有680万元,而甲午中日战争后3年间,民族资本的总额就增加了一倍多。这一变化的出现是因为()A.洋务派引进西方先进技术的诱导
B.清政府放宽对民间办厂的限制C.欧洲列强暂时放松对华经济侵略
D.国民政府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3.近代清廷曾赐给邓世昌母亲一块用1.5公斤黄金制成的“教子有方”大匾,拨给邓家白银10万两以示抚恤。邓家用此款在原籍广东番禺为邓世昌修了衣冠冢,建起邓氏宗祠。与此相关的是()A.三元里人民抗英
B.义和团反帝斗争C.黄海海战
D.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4.甲午中日战争之前,举国上下都相当乐观。清政府的士大夫看来,日本的海军跟北洋水师比起来不值一提,日本的陆军也根本不是湘军、淮军的对手。清政府把临时招来的新兵调往前线。这种情况表明,中国()A.近代化努力收效巨大
B.清军训练有素C.自信轻敌的乐观情绪
D.民族意识觉醒5.李侃编写的《中国近代史》称:“《马关条约》签订后,帝国主义争夺中国的步代大大加快,俄、英等国争先恐后地掠夺在华利权,强租海港,划分‘势力范围’。”这实际上反映了()A.日本是瓜分中国狂潮中的急先锋
B.《马关条约》加剧了中国的民族危机C.列强在掠夺中国过程中相互勾结
D.中国已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6.中国在甲午战争中失败后,梁启超感叹道:“吾国则一经庚申圆明园之变,再经甲申马江之变,而十八行省之民,尤不知痛痒,未尝稍改其顽固嚣张之习。直待台湾既割,二百兆偿款既输,而鼾睡之声,乃渐惊起。”梁启超认为甲午战争对中国社会的主要影响是()A.清政府进行“新政”改革
B.刺激民众忧患意识的产生C.迫使中国扩大对列强开放
D.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高涨7.图3为某同学对《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一课进行研究性学习时所采用的材料。该图片可用来说明甲午中日战争()A.日本蓄谋已久
B.中国失败原因
C.日本军力强大
D.中国政府腐畋8.晚清一度出现“同治中兴”的景象。但清朝并未及时变革国家制度,一场令国人痛心的战争证明所谓的“中兴”并未能使中国走上富国强兵的道路。这场战争是()A.第二次鸦片战争
B.八国联军侵华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
D.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9.1896年,朝鲜正式照会清政府,从此正式成立朝鲜帝国,结束以前的朝贡藩属关系。这能反映出()A.清政府主动放弃对朝鲜的控制
B.日本侵略计划的失败C.朝鲜开始成为一个主权国家
D.中国实力在一定程度上的削弱10.甲午战争爆发前,日本与西方国家进行了多次交涉,承诺保证它们在中国的利益,甚至向英国保证不在上海地区用兵。这反映出日本()A.希望西方国家配合作战
B.充分利用了列强间矛盾C.大肆出卖中国国家利益
D.企图从外交上孤立中国11.“战争重组了新的东亚国际关系,……大清国原始制度被震撼,大中华汉民族为中心的一代有识者,毅然投身角逐乱世的政治舞台。”上述材料中的“战争”指()A.鸦片战争
B.太平天国运动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2.观察下图漫画,它()A.揭开了列强侵略中国的序幕
B.反映了英法争夺中国的尖锐矛盾C.刺激晚清朝廷掀起了洋务运动
D.促进了以救亡为主题的民族觉醒13.某次战争后,英国一家报纸评论道:“中国为东方一团大物,势已动摇……今欧洲之人,虽田夫野老,无不以瓜分中国为言者。”这次战争后()A.列强开始深入中国内地
B.中国国际地位大大下降C.中国遭到列强彻底瓜分
D.清廷完全沦为洋人朝廷14.威海战役时,日联合舰队司令伊东祐亨致丁汝昌的劝降信中云:“至清国而有今日之败,固非君相一己之罪,盖其墨守常经不谙通便之所致也。夫取士必以考试,考试必由文艺,于是乎执政之大臣,当道之达宪,必由文艺以相升擢。文艺乃为显荣之阶梯,岂足躋夫实效?”日本之辞或有幸灾乐祸之意,但其语也在客观上反映了()A.当时清朝军纪松弛
B.当时清朝吏治腐败C.当时清朝教育落后
D.日本为发动战争蓄谋已久15.根据所学知识推断,图8漫画揭示的美国对华政策应出现于()A.19世纪中期
B.19世纪末
C.一战期间
D.二战期间参考答案及解析1.【答案】C【解析】两次战争都由多个列强发动,故A项错误;两次战争后都签订不平等条约,攫取大量赔款,故B项错误;《辛丑条约》规定永远禁止中国人成立或参加反帝性质的组织,侮辱了国民人权,故C项正确;两次战争都加深了中国社会半殖民化,故D项错误。2.【答案】B3.【答案】C【解析】根据所学邓世昌在甲午中日战争中的黄海海战中英勇抗敌,壮烈殉国,故C项正确。4.【答案】C【解析】材料反映举国“乐观”情绪,故A项错误;“清政府把临时招来的新兵调往前线”是使用新兵,故B项错误;材料中对海军、陆军的认识和使用新兵集中反映盲目乐观,故C项正确;乐观情绪体现不了民族意识觉醒,故D项错误。5.【答案】B【解析】“俄、英等国争先恐后地掠夺在华利权,强租海港,划分‘势力范围’”说明甲午中日战争之后,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加剧了中国的民族危机,不能说明日本是瓜分中国狂潮中的急先锋,故A项错误;《马关条约》加剧了中国的民族危机符合题意,故B项正确;材料反映说明甲午中日战争之后,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并没有体现列强在掠夺中国过程中相互勾结,并且他们之间依然存在矛盾,故C项错误;中国已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辛丑条约》签订之后,故D项错误。6.【答案】B【解析】清政府进行“新政”改革在八国联军侵华后,故A项错误;据材料“直待台湾既割,二百兆偿款既输,而鼾睡之声,乃渐惊起”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甲午战争刺激了中国民众忧患意识的产生,故B项正确;材料只涉及民族意识觉醒,未涉及中国扩大对列强开放的问题,故C项错误;材料只涉及民族意识觉醒,也没有反映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高涨,故D项错误。7.【答案】B【解析】材料体现了中日两国军舰在吨位、马力与航速上的差距,不能反映日本发动战争的蓄谋,故A项错误;材料体现了中国军舰队在吨位、马力与航速上均与日本军舰存在差距,说明中国武器装备落后于日本,因而可以用来说明中国失败的原因,故B项正确;材料只能体现日本舰队的优势,不能体现日本军力强大,故C项错误;材料仅体现中日两国军舰的差距,不能反映中国政府腐败,故D项错误。8.【答案】C【解析】“同治中兴”出现于1862—1874年,第二次鸦片战争与材料时间不符,故A项错误;“同治中兴”出现的主要原因是洋务运动的开展,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时洋务运动早已失败,故B项错误;根据“同治中兴”、“未及时变革国家制度”、“未能使中国走上富国强兵的道路”等信息可知这场战争是甲午中日战争,故C项正确;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发生在甲午中日战争之后,故D项错误。9.【答案】D【解析】清政府在甲午战争中战败,《马关条约》中被迫放弃对朝鲜的控制,故A项错误;日本实际上控制了朝鲜,其侵略计划得逞,故B项错误;朝鲜结束与清政府的朝贡藩属关系,但处在日本控制下,并不是一个主权国家,故C项错误;甲午战争后中国在日本的武力威胁下被迫放弃对朝鲜的控制,体现出中国实力在一定程度上的削弱,故D项正确。10.【答案】D【解析】材料体现的是日本保护西方国家在中国的既得利益,不是希望西方国家参战,故A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日本保护西方国家在中国的利益,没有涉及列强之间的矛盾,故B项错误;日本维护的是列强已经获得的利益,不是出卖中国的国家利益,故C项错误;从材料中日本对西方国家的承诺,可知日本会获得西方国家的支持,避免西方国家干涉日本侵华,会使中国失去国际支援,故D项正确。11.【答案】C【解析】“战争重组了新的东亚国际关系,……大清国原始制度被震撼,大中华汉民族为中心的一代有识者,毅然投身角逐乱世的政治舞台”可以判断此战争为甲午中日战争,鸦片战争后并没有太多的人认识到政治改革的必要性,故A项错误;“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内部的农民起义,对国际关系影响不明显,故B项错误;甲午战争改变了亚洲传统的国际关系,日本地位上升,中国地位急剧下降,故C项正确;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之前,国内已经进行了政治改革的尝试,故D项错误。12.【答案】D【解析】材料漫画反映的是甲午战后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A项是鸦片战争后,故A项错误;材料中不仅仅英法争夺中国,故B项错误;洋务运动是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故C项错误;甲午战后,随着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人民兴起了救亡图存的爱国运动,民族意识觉醒,故D项正确。13.【答案】B【解析】从材料中该战争之后,列强开始瓜分中国,可知这次战争是甲午中日战争,列强开始深入中国内地是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影响,故A项错误;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日本等西方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陷入亡国灭种的危机,故B项正确;义和团运动的爆发,粉碎了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没有遭到彻底瓜分,故C项错误;清廷完全沦为洋人的朝廷是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影响,故D项错误。14.【答案】C【解析】当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度跨境电商物流配送服务合作协议书4篇
- 广东电力市场2024年半年报告
- 2025年度体育产业合伙人投资管理合同模板
- 2025年纺织片梭织机合作协议书
- 2025年度房地产项目开发贷款合同范本
- 2025年智能物流运输车辆节能减排服务协议
- 美术教育的社会责任倡导计划
- 生物课程教学设计工作坊计划
- 学生美术能力测评体系建设计划
- 秋季师生互动活动计划
- 膝关节痛风的影像学诊断
- 方案设计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要求模板
- 新中国成立后的中国国防
- 2023-2024人教版小学2二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新教材】
- 浙江省炮制规范2015版电子版
- 小学《体育与健康》体育基础理论知识
- JJG 144-2007标准测力仪
- GB/T 740-2003纸浆试样的采取
- GB/T 7324-2010通用锂基润滑脂
- GB/T 5916-2020产蛋鸡和肉鸡配合饲料
- 妇产科急诊患者院前急救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