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七课汉字与书法_第1页
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七课汉字与书法_第2页
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七课汉字与书法_第3页
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七课汉字与书法_第4页
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七课汉字与书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七课汉字与书法第一页,共九十二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文字发明的意义:是人类发展史上石破天惊的大事,它将人们的思维、语言、经验以及复杂的社会现象记录下来,使文化得以传播、世代传承。第二页,共九十二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一、汉字的发展演变1、文字起源传说——“仓颉造字”仓颉文字的发明使文化得以传播交流、世代传承。第三页,共九十二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一、汉字的发展演变1、文字起源传说:“仓颉造字”2、新石器时代:陶器上的刻画符号半坡遗址陶器上的符号

第四页,共九十二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二里头遗址出土陶器上的刻划符号山东大汶口遗址出土的灰陶尊和上面刻画的符号第五页,共九十二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一、汉字的发展演变1、文字起源传说:“仓颉造字”2、新石器时代:陶器上的刻画符号3、商周:甲骨文、金文(籀文)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被称为甲骨文。地位:是已知最早的成熟的汉字。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是从商代开始的。第六页,共九十二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

中药里的惊世发现——甲骨文

相传1899年,中国学者王懿荣在他吃的中药“龙骨”里发现了距今3千多年前的汉字-甲骨文。图为王懿荣。距今约3000多年的商代甲骨文(用刀刻在龟甲、兽骨上面的文字),是迄今所知最古老的成熟汉字。第七页,共九十二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

被王懿荣,刘鄂于1899年秋发现的殷墟甲骨文其总数已达十五万之多,文字总量已超过百万,可识读一千多字。其内容涉及政治、经济、哲学、历史、军事、天文、历法、地理气候、礼仪民俗、医学、文法等。甲骨文已超越原始图画文字阶段,而能以极简单的线条符号创作文字。甲骨文对书法及文字发生意义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性。第八页,共九十二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甲骨文1.用钻在甲骨上钻出深而圆的孔。2.在钻孔的一侧凿出枣核形的槽。3.用燃炽的木枝或金属在钻凿处灼烧,甲骨就会爆裂,出现兆纹——各种形状的裂纹。4.根据兆纹判断吉凶,把卜辞刻在兆纹附近。钻凿卜骨的工具1234第九页,共九十二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甲骨文中的十二生肖鼠牛虎兔第十页,共九十二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龙蛇马羊第十一页,共九十二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猴鸡狗猪第十二页,共九十二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牛骨刻辞为什么说甲骨文是我国目前所知最早的成熟的文字?1、有了较系统的造字方法—六书(象形、会意、形声、指事、假借、转注);2、字形结构基本固定。第十三页,共九十二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

铸造出来的文字—金文

“金文”就是指铸在或刻在青铜器上的铭文。其形式要求庄严、稳重、端肃、有序、精美,以符合“藏礼于器”的礼仪文化的特点。和甲骨文相比,脱去板滞,变化多样,更加丰富了。周宣王时铸成的《毛公鼎》铭、《大盂鼎》铭、《散氏盘》铭是金文中的上乘之作。第十四页,共九十二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

大篆起于西周晚年,同周末铜器上的文字很接近,是春秋战国时期通行于秦国的汉字形体。大篆也称籀文,因见于《史籀篇》得名。大篆的主要特点是:象形符号进一步失去象形性;笔画线条化,匀称、柔婉;构形较复杂,字形趋于方块形,比金文工整。

金文的标准字体——籀文(大篆)第十五页,共九十二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金文、铭文

钟鼎文、籀文西周毛公鼎铭文

第十六页,共九十二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大盂鼎铭文大盂鼎大盂鼎,三足圆鼎,西周康王时制器,清道光初年出土于陕西。鼎腹内壁有铭文19行291字,记载周康王册命贵族盂的史实。金文第十七页,共九十二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籀文秦始皇统一文字前的大篆,即籀文。王国维认为这些文字“左右均一,稍涉繁复,象形象事之意少,规旋矩折之意多”。

第十八页,共九十二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

汉字的统一——小篆战国时期,中国被划分为七个诸侯国。各国的文字差异很大,就像古老的密码,很难破译。削弱了文字的交流功能,不利于文化发展和生产进步。统一的汉字,促进了中国经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形成了中华民族的强大凝聚力。第十九页,共九十二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

小篆是大篆的对称,也叫秦篆,在大篆的基础上省改而成,是秦统一六国后实行“书同文”政策,在全国推行的标准字体。小篆的主要特点是:笔画比大篆简化,以柔婉、圆转的线条构形;形体呈竖长方形,整齐、匀称;偏旁写法、部位安排有定;象形符号的相形性更差。铸有小篆文字的秦虎符第二十页,共九十二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

监狱里造出的汉字:隶书

隶书,是小篆简便写法,最早流行于秦代下层人物中间。“隶”本是隶人的意思,也就是管罪犯的官吏。秦始皇统一中国初始,严法酷刑,犯法的人很多,因此每天要抄写的报告文件也就很多,于是管件的官吏就用这种早已在民间流行的俗体来写,人们说它是隶人们用的字体,所以把它叫作隶书。秦朝的书叫做秦隶或古隶,到汉代叫汉隶也叫今隶。第二十一页,共九十二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一、汉字的发展演变1、文字起源传说:“仓颉造字”2、新石器时代:陶器上的刻画符号3、商周:甲骨文(目前所知最成熟的文字)、金文(籀文)4、春秋战国:文字紊乱5、秦:“书同文字”小篆(官)、隶书第二十二页,共九十二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秦朝统一文字(以“马”、“安”两字为例)第二十三页,共九十二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小篆廿六年皇帝尽并兼天下诸侯黔首大安立号为皇帝乃诏丞相状绾法度量则不壹歉疑者皆明壹之笔画粗细均等、讲究均匀对称、能给人以整齐美第二十四页,共九十二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一、汉字的发展演变1、文字起源传说:“仓颉造字”2、新石器时代:陶器上的刻画符号3、商周:甲骨文(目前所知最早的成熟的文字)、金文(籀文)4、春秋战国:文字紊乱5、秦:“书同文字”小篆(官)、隶书6、东汉:许慎总结“六书”造字规律结论:汉字的演变过程就是汉字字形逐步

的过程。规范化稳定化第二十五页,共九十二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汉字的发展历程刻画符号金文丰富发展小篆隶书商代商周春秋战国秦朝秦朝甲骨文新石器时代第二十六页,共九十二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二、书艺历程自发阶段魏晋自觉阶段实用性艺术性圆润纤细布局均匀雄放洒脱浑厚深沉王羲之《兰亭序》共二十八行,三百二十四字,章法、结构、笔法都很完美,是他三十三岁时的得意之作。后人评道“右军字体,古法一变。其雄秀之气,出于天然,故古今以为师法”。因此,历代书家都推《兰亭序》为“行书第一”

艺术性出现的原因:1.士人表达自我情意;2.文具的发展改进。3.汉字字形丰富、数量庞大,便于个性化的艺术再创造。第二十七页,共九十二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二、书法艺术的发展(一)条件:(二)特点:(三)发展历程:1、秦汉:小篆、汉隶具美感、多为实用性文字秦小篆圆润纤细,布局均匀;汉承秦隶,但汉隶雄放洒脱,浑厚深沉。由于秦时刚统一文字,所以当时文字比较重视实用性。以笔墨黑白空间和线条刚柔枯润来抒情达意。第二十八页,共九十二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秦绎山刻石(小篆)东汉《曹全碑》(隶书)结字讲究、雄健、体势挺秀给人以疏阔大度之感的独特字体第二十九页,共九十二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二、书法艺术的发展(一)条件:(二)特点:(三)发展历程:1、秦汉:小篆、汉隶具美感、多为实用性文字2、魏晋南北朝:发展为自觉的书法艺术

代表:东晋王羲之“书圣”

《兰亭序》“天下第一行书”第三十页,共九十二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王羲之像王羲之故居——洗砚池王羲之故居位于山东省临沂市,为古典园林式建筑。第三十一页,共九十二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兰亭序》兰亭“飘若浮云、矫若惊龙”第三十二页,共九十二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

王羲之

《平安帖》

释文:此粗平安修载来十余口口人近集存想明日归复悉口口由同增慨。台北故宫博物院藏第三十三页,共九十二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二、书法艺术的发展(一)条件:(二)特点:(三)发展历程:1、秦汉:小篆、汉隶具美感、多为实用性文字2、魏晋南北朝:发展为自觉的书法艺术3、隋唐:达到新的高峰,书法理论日趋成熟代表:草书—张旭、怀素(“颠张狂素”)楷书—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

(“颜筋柳骨”)第三十四页,共九十二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楷书:笔画祥备、结构严整、是规范化、标准化、楷模化的字体。草书:笔画简约、钩连不断、线条流畅、任情纵性。是诸书体中艺术性最强的一种行书:兼具楷书的规矩和草书的放纵,是一种最活跃的字体。既有审美价值,又有实用价值。第三十五页,共九十二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

怀素《千金帖》

中国唐代书法家。俗姓钱,字藏真,零陵(今湖南长沙)人。自幼出家为僧,刻苦临池,采蕉叶练字,秃笔成冢,经禅之馀,从事艺文,喜好草书。好饮酒,酒酣与发,於寺壁裹墙,衣裳器具,无不书之,与张旭合称“颠张狂素”。史称“草圣”。

第三十六页,共九十二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怀素食鱼帖第三十七页,共九十二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欧阳询《化度寺碑》欧阳询,唐初书法家。据史书载,欧阳询“虽貌甚寝陋,而聪明绝伦,读书即数行俱下,博览经史,尤精‘三史’”。早年他专学二王(羲之、献之)书,并吸取六朝北派诸家的长处,勤学苦练,融会贯通,独创一派书风,其书以“险劲瘦硬”著称,史称“欧体”。欧体开创了唐代楷书的先端,对后世影响大,他与虞世南、褚遂良、薛稷并称为“唐初四大书家”。

第三十八页,共九十二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九成宫醴泉铭》可谓欧体楷书的登峰造极之作,欧阳询第三十九页,共九十二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唐.颜真卿《多宝塔碑》局部“颜体”肥硕丰润、刚健雄强、显出雍容大度的气派第四十页,共九十二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颜真卿《祭侄文稿》“天下第二行书”神采飞动,笔势雄奇,姿态横生,得自然之妙第四十一页,共九十二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玄秘塔碑》(局部)柳公权所写楷书,体势劲媚,骨力道健。较之颜体,柳字则稍清瘦,故有“颜筋柳骨”之称。第四十二页,共九十二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张旭的草书较为张扬个性、意绪狂放。怀素继承了张旭的草法,把草书艺术推向了高峰。颜真卿的楷书端庄浑厚、雍容大度。柳公权的楷书则是遒劲森严、另创新意。较之颜体,柳体则稍清瘦,故有“颜筋柳骨”之称。第四十三页,共九十二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为什么唐代会有这种不拘一格的书法风格?它与什么有密切关系?(时代风貌)当时的时代风貌:国家一统,经济发达,文化繁荣,思想开放,兼收并蓄,整个社会充满活力,激荡着一种进取精神,书法也体现出大国盛世气象。第四十四页,共九十二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4、宋代:追求个性,倡导有意无法代表:苏、黄、米、蔡四大家、赵佶(瘦金体)市民阶层兴起,社会生活丰富多样,崇文风气浓厚,又因当时理学的发展,使人们在文艺审美上也出现了新的特点:强调表现心境和意趣。第四十五页,共九十二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诗词均感情豪迈奔放,流畅洒脱。擅长行书、楷书,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蔡襄、黄庭坚、米芾并称“宋四家”。三苏祠是北宋著名文学家苏洵、苏轼、苏辙父子三人的故居,位于四川眉山市。第四十六页,共九十二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黄州寒食诗贴》苏轼

“天下第三行书”第四十七页,共九十二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苏东坡仅存的一幅行草作品第四十八页,共九十二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黄庭坚(1045--1105)“苏门四学士”之一。以文学著称,尤以书法为世所重。为宋四家之一。黄庭坚书法的最大特点是重“韵”,持重风度,写来疏朗有致,如郎月清风,书韵自高。

第四十九页,共九十二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黄庭坚《黄州寒食诗卷跋》黄庭坚,为宋四家之一黄庭坚书法的最大特点是重“韵”,持重风度,写来疏朗有致,如郎月清风,书韵自高。第五十页,共九十二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黄庭坚书法第五十一页,共九十二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米芾用笔丰肥豪健,宽绰疏朗,字态奇逸超迈

宋米芾《珊瑚复官二帖》第五十二页,共九十二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

米芾精通前人的笔法,因此当时有人嘲笑他是「集古字」。他曾说:「既老而始成家,人见之,不知以何为祖也。」所以在学古方面,米芾的功力无疑是最深厚的,形成他独特的精彩生动,跳跃逸宕的笔法,将其为人的性情与写字时的感受发挥无遗,而每一字的结体都是古人的,每一笔的笔法都是有来历,这也是由复古而变古的一个例证。第五十三页,共九十二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

蔡襄,宋四家中,他年龄辈份,应在苏、黄、米之前。宋四家中,苏、黄、米都以行草、行楷见长,而蔡襄喜欢写规规矩矩的楷书。他的书法浑厚端庄,雄伟遒丽。蔡襄为人忠厚正直,字识渊博,他的字“端劲高古,容德兼备”。第五十四页,共九十二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苏轼——豪放逸丽,追求自然黄庭坚——入古出新,用笔锋利,给人以强烈的节奏感米芾——善写行书,笔力爽利而沉着蔡襄——落笔精丽,使人心醉宋四家中,苏、黄、米都以行草、行楷见长,而蔡襄喜欢写规规矩矩的楷书。第五十五页,共九十二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4、宋代:追求个性,倡导有意无法代表:苏、黄、米、蔡四大家、赵佶(瘦金体)5、明代:强调个性化创造代表:祝枝山、文徵明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市民阶层的壮大,书法呈现平民化、世俗化、个性化趋势。祝枝山书法潇洒风流,如斜雨疾风;文徵明书法温柔婉约,如春日柳莺。第五十六页,共九十二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祝枝山祝允明草书

潇洒风流、如斜雨疾风第五十七页,共九十二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祝允明

后赤壁赋《箜篌引》

第五十八页,共九十二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文征明过庭复语十节卷法度有余、文雅严谨第五十九页,共九十二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文征明

赤壁赋

第六十页,共九十二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4、宋代:追求个性,倡导有意无法代表:苏、黄、米、蔡四大家、赵佶(瘦金体)5、明代:强调个性化创造代表:祝枝山、文徵明6、清代:“馆阁体”抱残守缺、了无生气包世臣、康有为崇尚变革第六十一页,共九十二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馆阁体色泽乌黑、大小一律、形体方正、线条光洁的官场书体第六十二页,共九十二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

汉字字体的楷模:楷书东汉末年,一种新的汉字字体出现了:

汉朝末年,文字形体又由隶书演变成了现在使用的“楷书”。“楷”是楷模的意思,“楷书”就是可以作为楷模的字体。楷书把扁形、方形的隶书变成竖长方形,并且把波折的笔法变为平直。写楷书时得一笔一笔、整整齐齐地写。图为楷书的创始人钟繇第六十三页,共九十二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

在中国书法史上占有特殊地位,唯一能和大书法家王羲之互相抗衡,先后辉映的,就是颜真卿了。颜真卿的真书雄秀端庄,结字由初唐的瘦长变为方形,气势开张,方中见圆,具有向心力。用笔浑厚强劲,善用中锋笔法,饶有筋骨,亦有锋芒,一般横画略细,竖画、点、撇与捺略粗。这风大气磅礴,多力筋骨,具有盛唐气象。现存书法作品有《多宝塔碑》等。第六十四页,共九十二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

欧阳询的书法成就以楷书为最,笔力险劲,结构独异,后人称为“欧体”。骨气劲峭,法度谨严,于平正中见险绝,于规矩中见飘逸,笔画穿插,安排妥贴。第六十五页,共九十二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

书法初学王羲之,后学颜真卿,取精用宏,加以遒劲丰润,自成一家。他的字在唐穆宗、敬宗、文宗三朝一直受重视。文宗皇帝称他的字是“钟王复生,无以复加焉。”柳公权书法以楷书最着,创造了自己的柳派。其遒媚劲健的书体,可以与颜书的雄浑宽裕相媲美,后世有“颜筋柳骨”之美誉。

穆宗尝问公权笔何尽善,对曰:“用笔在心,心正则笔正。”第六十六页,共九十二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

在楷书和草书产生之际,楷草之间还有一种字体也在流行,就是“行书”。行书的字体既不象楷书那样一个一个的呆立着,又不象草书那样一个一个的在奔跑,而是象云、象水那样慢悠悠地不停地流动着,所以,叫“行书”。行书易写、易认、易于流行,实用性很高。最擅长写行书的是晋代书法家王羲之,称“书圣”。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的《兰亭序》《丧乱帖》

快速书写的字体(一):行书第六十七页,共九十二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在隶书成为汉代通行的主要字体的同时,又出现了一种写得简便、潦草的字体,叫做“草书”。草书是隶书快写而简便的结果。“草”是潦草、快捷的意思。主要是用来起草文稿和写信。由于写得比较快,所以在书写过程中有的省去了字形的一部分,有的把一些笔画连在一起。到唐朝以后的“狂草”,则更是难以辨认。“狂”就是漫无章法,随心所欲。这种几乎无法辨识的“狂草”实际上不再是一种实用的书写字体了,而只是一种艺术观赏形式罢了。

快速书写的字体(二):草书第六十八页,共九十二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

怀素,僧人,好饮酒,每当饮酒兴起,不分墙壁、衣物、器皿,任意挥写,时人谓之“醉僧”,是继张旭之后的又一大草书家,有“颠张醉素”之称。评论说:“如壮士拔剑,神彩动人。”

第六十九页,共九十二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张旭,“草圣”,唐代大书法家。以草书而闻名。唐朝文宗皇帝曾向全国发出了一道罕见的诏书:李白的诗歌、张旭的草书、斐旻的剑舞可成为天下的“三绝”。第七十页,共九十二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第七十一页,共九十二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朝代时代风貌书法名家艺术特色魏晋南北朝汉字发展为自觉的书法艺术隋唐盛事气象张旭、怀素狂放不羁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宋市民阶层社会生活丰富多彩追求个性忽略法度有意无法明祝枝山、文征明个性化创造清世运转衰

书法艺术的发展历程王羲之社会危机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规范法度第七十二页,共九十二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我们再来欣赏帝王及领导人的的书法作品:《温泉铭》唐太宗此碑立于太宗死前一年。原石早佚,一九00年发现于敦煌石窟,现藏于法国巴黎图书馆。《温泉铭》书风激跃跌宕,字势多奇拗。俞复在贴后跋云:“伯施(虞世南)、信本(欧阳询)、登善(褚遂良)诸人,各出其奇,各诣其极,但以视此本,则于书法上,固当北面称臣耳。”对其评价极高。第七十三页,共九十二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宋徽宗书法——瘦金体笔画瘦细而有弹性、字形一般呈长形、张弛有度、有秀美雅致、舒畅洒脱的感觉,通篇法度严谨、一丝不苟。第七十四页,共九十二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

北宋末年的宋徽宗皇帝赵佶虽说政治昏庸,惑于道术,却是艺事超群,书画兼精。

他的书法特点是:瘦直挺拔,横画收笔带钩,竖划收笔带点,撇如匕首,捺如切刀,竖钩细长;有些连笔字像游丝行空,已近行书。

宋徽宗是历史上最著名的皇帝书画家,其所创书体“瘦金书”,顿挫有致,挺秀清雅,别具一格,代表作有《瘦金千字文》、《草书千字文》、《草书团扇》等。

赵佶(1082-1135)

千字文第七十五页,共九十二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1、汉字的起源和发展演变:图画文字---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2、汉字演变的基本规律:由繁到简、字形字体逐步规范化、稳定化3、中国书法的发展脉络:

A、秦篆汉隶属于自发的书法艺术;

B、魏晋南北朝时发展为自觉的书法艺术;

C、东晋的王羲之成为“书圣”,其行书“飘若浮云,矫若惊龙”;行书楷书草书第七十六页,共九十二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3、中国书法的发展脉络:D、隋唐时期:张旭、怀素的草书狂放不羁;

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的楷书注重规范法度E、宋代:书法艺术追求个性而忽略法度,倡导有意无法。代表: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F、明代:书法艺术更强调个性化的创造。4、中国书法的基本特征:

书法以笔墨的黑白空间和线条的刚柔枯润来抒情达意,通过自由变化的线条和疏密得宜的布局,同时将绘画艺术的情境美和书写的内容融合在一起,成为一种表现士人追求自我理想和个性的独特的艺术。第七十七页,共九十二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探究:汉字发展为自觉的书法艺术后,时代变迁对书法风格的影响?1、魏晋时期发展到自觉阶段:对汉末社会动乱的深刻反思,书法成为士人表达自我对意境、神韵、风骨追求的理想形式。2、隋唐时期达到新高峰:一统盛世,书法既有狂放不羁的草书,也有注重规范法度的楷书。书法理论也日趋成熟.3、宋元时期书法的市民化趋势:宋代重文,市民阶层兴起,社会生活丰富多样,书法追求个性而忽略法度,倡导有意无法。4、明代书法的市民化趋势加强:社会进一步平民化、世俗化,书法强调个性化的创造。书法作品与社会环境之间的关系——一定时期的文化总是一定时期社会存在的反映。第七十八页,共九十二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

传统认为,篆刻必先篆后刻,甚至有“七分篆三分刻”之说。篆刻本身是一门与书法密切结合的艺术。篆刻家的作品与刻字铺师傅刻出的领工资用的印章的根本区别,在于前者是“写”的,讲究章法篆法,后者是靠“描的”,并不计较章法篆法。不研究篆刻不讲究章法刻出的印必然十分僵板。故学习篆刻的同时一定要十分认真地选择篆书碑贴临写,经过一个阶段的训练,便会明显觉得篆印时的便利,不少初学者重刻轻写,往往事倍功半。

篆刻

第七十九页,共九十二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

篆刻是一种特有的传统艺术,从古至今已有二、三千年的悠久历史。

篆刻,顾名思义,即是用篆书刻成的印章,是一种实用艺术品。它又称为“玺印”、“印”或“印章”等,这些称呼都因时而异。早在殷商时代,人们就用刀在龟甲上刻“字”(即我们现在称为甲骨文)。这些文字刀锋挺锐,笔意劲秀,具有较高的“刻字”水平。在春秋战国至秦以前,篆刻印章称为“玺”。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