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湖南省中考真题分类汇编10内能、内能的利用附解析教师版_第1页
2021年湖南省中考真题分类汇编10内能、内能的利用附解析教师版_第2页
2021年湖南省中考真题分类汇编10内能、内能的利用附解析教师版_第3页
2021年湖南省中考真题分类汇编10内能、内能的利用附解析教师版_第4页
2021年湖南省中考真题分类汇编10内能、内能的利用附解析教师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1年湖南省中考真题分类汇编10:内能、内能的利用附解析教师版

一、单选题

1.电动机已广泛应用到现代化生活了,如电动汽车、电动摩托车、电风扇,电动耕田机等,对其工

作过程中能量转换表述正确的是()

A.电能转化成机械能B.机械能转化成电能

C.太阳能转换成机械能D.内能转化成机械能

【答案】A

【解析】【解答】电动机工作过程中,消耗了电能,将其转化为机械能,BCD不符合题意,A符合题

意。

故答案为:Ao

【分析】电路的基本结构包含电源、用电器、开关和导线,开关控制电路的通断,电源提供电能,

消耗自身的化学能,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用电器消耗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例如灯泡将电能

转化为内能和光能,电风扇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结合题目分析求解即可。

2.五月五,是端午,吃粽子,挂艾草,划龙舟。俗语中包含的物理知识,正确的是()

A.煮粽子是用做功的方法改变粽子的内能

B.煮粽子的水沸腾后,继续吸热温度升高

C.闻到艾草的气味,说明分子在水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D.划龙舟时,桨对水有作用力,水对桨没有作用力

【答案】C

【解析】【解答】A.煮粽子时通过热传递的方式使粽子的温度升高,内能增大,A不符合题意;

B.水沸腾后,继续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B不符合题意;

C.组成物质的分子都在永不停息的做无规则的热运动,之所以闻到艾草的气味,就是组成它分子在

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C符合题意;

D.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划龙舟时,桨对水有作用力,同时水对桨也有作用力,D不符合题

屈、o

故答案为:C。

【分析】分子在永不停息的做无规则运动,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

3.小汽车已成为大多数家庭出行代步的工具,其发动机大多数为汽油机,下列有关汽油机的说法正

1/18

确的是()

A.汽油机的吸气冲程吸入的是空气

B.汽油机的效率一般比柴油机的效率高

C.汽油机的点火方式是压燃式

D.汽油机的压缩冲程是把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答案】D

【解析】【解答】A.汽油机的吸气冲程吸入的是空气和汽油的混合物,A不符合题意;

B.柴油机是压燃式,一般是柴油机的效率高,B不符合题意;

C.汽油机的点火方式是用火花塞点火,C不符合题意;

D.汽油机的压缩冲程中,活塞向上运动,压缩空气和汽油的混合物,混合物内能增大,温度升高,

是把机械能转化为内能,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内燃机是一种把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装置,内燃机的效率为机械能与燃料完全燃烧释放的

热量的比值,减少能量损耗、使燃料充分燃烧可以提高效率,但效率不会达到100%。

4.生命离不开水,水是宝贵的资源。以下关于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地面上的水变干了是升华现象

B.冬天用热水袋取暖是利用水的比热容大

C.水结冰的过程需要吸热

D.岳阳水资源丰富,我们不需要节约用水

【答案】B

【解析】【解答】A.地面上的水变干,是水由液态变为气态,此为汽化现象,A不符合题意;

B.由于水的比热容大,相同质量的水和其他物质比较,降低相同的温度,水放出的热量多,所以热

水袋用水来取暖,故和水的比热容大有关,B符合题意;

C.水结冰是凝固现象,凝固放热,C不符合题意;

D.水是可再生能源,水资源丰富,但是地球上可以利用的淡水资源是有限的,因此需要节约用水,

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o

【分析】水的比热容大,相同质量的水可以吸收更多的热量,冷却效果更好;相同质量的水可以放

2/18

出更多的热量,取暖效果更好。

5.关于热和能,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热传递时,温度总是从高温物体传递给低温物体

B.一块0□的冰熔化成0口的水后,温度不变,内能变大

C.内燃机的压缩冲程,主要通过热传递增加了汽缸内物质的内能

D.物体内能增加,一定是外界对物体做了功

【答案】B

【解析】【解答】A.热传递时,热量总是从高温物体传递给低温物体,而不是温度,A不符合题

意;

B.一块0匚的冰熔化成0口的水后,不断吸热,温度不变,但是内能变大,B符合题意;

C.内燃机的压缩冲程,压缩气体,对气体做功,主要通过做功增加了汽缸内物质的内能,C不符合

题意;

D.物体内能增加,不一定是外界对物体做了功,可以是从外界吸收了热量,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o

【分析】改变物体的内能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做功,外界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增加,物体对外界

做功物体的内能减小,第二种是热传递,热量向外界传递,物体的内能减小,热量由外界传向物

体,物体的内能增加。内燃机的压缩冲程是把机械能转化成气体的内能,内燃机的做功冲程是把气

体的内能转化成机械能。

6.2021年5月29日20时55分,货运飞船“天舟二号”在海南文昌发射场成功发射,并在8小时后

与“天和核心舱”成功实现自主交会对接。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用氢作燃料,是因为氢的热值大

B.“天舟二号”打开太阳能帆板后可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

C.火箭向下喷燃气才能上升,是因为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D.“天舟二号”和“天和核心舱”对接时,两者的动能均为0

【答案】D

【解析】【解答】A.氢相比其它常规燃料,热值更大,较适合做飞船的燃料,A正确,不符合题

意;

B.太阳能板是一种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B正确,不符合题意;

C.火箭向下喷气,根据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可知,气会对火箭一个向上的力,C正确,不符合题意;

3/18

D.“天舟二号”和“天和核心舱”对接时,它们都一直在运动,所以两者都存在动能,D错误,符合题

后、o

故答案为:D。

【分析】运动的物体具有动能,物体的质量越大、速度越大,物体的动能就越大。

7.如图所示,是根据“探究不同物质吸热能力”实验数据绘制的a、b物质的温度-时间图像,实验中

两种物质的质量相同,初温度相同,选用的加热器相同,由图像可知()

A.加热相同时间,a物质吸收热量多,比热容小

B.加热时间相同,a物质的末温度高,比热容大

C.吸收热量相同,b物质温度升高慢,比热容小

D.吸收热量相同,b物质的末温度低,比热容大

【答案】D

【解析】【解答】A.加热器相同,说明加热器相同的时间内释放的热量相同,加热时间相同,故吸

收的热量是相同的,A不符合题意;

B.加热时间相同,吸收相同的时间内,a升温快,说明a的比热容比较小,B不符合题意;

C.吸收热量相同,b物质温度升高慢,a的比热容大,C不符合题意;

D.吸收热量相同,b物质的末温度低,升温比较慢,B的比热容大,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得到的结论:相同质量的物体上升或下降相同的温度,比热容大的物体吸收或放出的热量

多,或,相同质量的物体吸收或释放相同的热量,比热容大的物体温度变化小。

8.生活中许多现象都与我们学过的物理知识有关,下列对物理现象的解释合理的是()

A.摩擦起电是通过摩擦的方式创造了电荷

B.指南针在静止时会指向南北方向,说明地球周围存在磁场

C.高速公路上之所以对汽车有最大限速,是因为速度越大,惯性越大

4/18

D.炎热的夏天,我们在教室里面洒水,是利用水的比热容大的特性

【答案】B

【解析】【解答】A.摩擦起电的实质是电子的转移,不是创造了电荷,A不符合题意;

B.地球本身是个巨大的磁体,周围存在地磁场,指南针在静止时会指向南北方向,就是受到地磁场

的作用,B符合题意;

C.高速公路上之所以对汽车有最大限速,是为了限制汽车的动能大小;惯性大小与物体的速度无

关。C不符合题意;

D.炎热的夏天,我们在教室里面洒水,是利用水汽化时要吸收热量,不是利用水的比热容大,D不

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o

【分析】地球存在磁场,叫做地磁场,磁极的南极在地理的北极,磁极的北极在地理的南极,利用

磁铁可以指示南北两个方向。

9,下列现象和推断不符合实际的是()

现象:抽去玻璃板,两瓶中的气体都会变成红棕色。推断:分

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B.现象:稍稍用力向上拉玻璃板,弹簧测力计示数变大。推断:分子间只有引

力没有斥力

5/18

现象:棉花被点燃。推断:外界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增大,温度升高

现象:当塞子跳起时瓶内出现白雾。推断:物体对外界做功,物体

内能减小,温度降低

【答案】B

【解析】【解答】A.抽去玻璃板后,两瓶中的气体逐渐混合,属于扩散现象,说明气体分子在不停

地做无规则运动,A正确,不符合题意;

B.缓慢向上提拉与水面接触的玻璃板,弹簧测力计示数变大,分子间同时存在引力和斥力,分子间

距离较大,表现的是分子间的引力,B错误,符合题意;

C.将活塞迅速下压,压缩气体做功,使筒内的气体内能增大,气体温度升高,达到硝化棉的燃点,

使硝化棉燃烧,C正确,不符合题意;

D.向烧瓶内打气,当瓶塞跳出时,瓶内气体膨胀对外做功,温度降低,内能减小,水蒸气液化形成

白雾,说明物体对外界做功,物体内能减小,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o

【分析】分子之间存在引力和斥力,例如相互压紧的两个铅块很难被拉开,肥皂泡的收缩都证明了

引力的存在,物体很难被压缩,证明了分子间存在斥力。

10.辣椒萝卜是湖南人最喜欢的食品之一,制作辣椒萝卜首先需将新鲜的萝卜切条,然后将萝卜条

放在太阳下晾晒两三天使其变成萝卜干,再拌上剁辣椒和盐,腌制8至10天即可食用。下列说法中

正确的是()

A.晒萝卜利用了太阳能来做功

6/18

B.腌制好的萝卜内外都又辣又咸,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C.萝卜干没有内能

D.萝卜条变干是因为水升华了

【答案】B

【解析】【解答】A.萝卜吸收了太阳能,使萝卜温度升高,水分蒸发加快,因此晒萝卜利用了太阳

能来进行热传递,A不符合题意;

B.腌制好的萝卜内外都又辣又咸,是辣椒和盐扩散进了萝卜干,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B符合题意;

C.一切物体都有内能,萝卜干也有内能,C不符合题意;

D.萝卜条变干是因为水蒸发了,是汽化现象,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o

【分析】分子在永不停息的做无规则运动,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

11.天气越来越炎热,妈妈给小伟买了一个手持式充电小风扇,下列与小风扇有关的说法中正确的

是()

A.小风扇的工作原理是电磁感应

B.小风扇工作时,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C.小风扇充电时,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D.小风扇的效率不可能达到100%

【答案】D

【解析】【解答】A.小风扇的工作是电动机带动风扇转动,原理是通电导线在磁场中受力的作用,A

不符合题意;

B.小风扇工作时,消耗电能,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B不符合题意;

C.小风扇充电时,消耗电能,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C不符合题意;

D.任何机械的效率都不能达到100%,小风扇的效率也不可能达到100%,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7/18

【分析】电路的基本结构包含电源、用电器、开关和导线,开关控制电路的通断,电源提供电能,

消耗自身的化学能,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用电器消耗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例如灯泡将电能

转化为内能和光能,电风扇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结合题目分析求解即可。

12.如图所示,荷叶上的水珠如颗颗珍珠一般,摇一摇荷叶,水珠会很快滑落,荷叶上竟然滴水不

沾。关于荷叶上水珠的一些说法,正确的是()

A.当水珠静止不动时,水珠中的水分子也静止不动

B.很小的水珠就是一个水分子

C.荷叶不沾水,是因为水珠与荷叶的分子之间只有斥力没有引力

D.两滴水珠相遇时能形成一个较大的水珠,说明分子之间存在引力

【答案】D

【解析】【解答】A.当水珠静止不动时,水珠中的水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A不符合题意;

B.很小的水珠由大量的水分子组成的,B不符合题意;

C.荷叶不沾水,是因为水珠与荷叶的分子之间既有斥力,也有引力,C不符合题意;

D.两滴水珠相遇时能形成一个较大的水珠,分子之间存在引力,才会聚集成一个大水珠,故说明分

子之间存在引力,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o

【分析】分子之间存在引力和斥力,例如相互压紧的两个铅块很难被拉开,肥皂泡的收缩都证明了

引力的存在,物体很难被压缩,证明了分子间存在斥力。

13.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小汽车已进入了千家万户,小汽车的发动机一般都是四冲程汽

油机。以下是四冲程汽油机工作示意图,其中做功冲程是()

8/18

【答案】C

【解析】【解答】A.图中进气门打开、排气门关闭,活塞下行,是吸气冲程,A不符合题意;

B.图中进气门、排气门都关闭,活塞上行,是压缩冲程,B不符合题意;

C.图中进气门、排气门都关闭,电火花塞点火,活塞下行,是做功冲程,C符合题意;

D.图中进气门关闭、排气门打开,活塞上行,是排气冲程,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o

【分析】做功冲程的特点是:进气门、排气门都关闭,电火花塞点火,活塞下行。

14.如图所示,是内燃机工作循环中的一个冲程,它是()

A.压缩冲程,将内能转化成机械能

B.压缩冲程,将机械能转化成内能

C.做功冲程,将内能转化成机械能

D.做功冲程,将机械能转化成内能

9/18

【答案】C

【解析】【解答】由图可知,气门都关闭,火花塞工作且活塞向下运动,该冲程为做功冲程,将内能

转化为机械能,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o

【分析】内燃机的压缩冲程是把机械能转化成气体的内能,内燃机的做功冲程是把气体的内能转化

成机械能。

15.下列现象能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的是()

A.大雪纷飞B.稻浪起伏C.炊烟袅袅D.花香袭人

【答案】D

【解析】【解答】AB.大雪纷飞、稻浪起伏都是宏观物体的机械运动,AB不符合题意;

C.烟雾是细小的颗粒,不属于分子,所以炊烟袅袅也是宏观物体的机械运动,C不符合题意;

D.花香袭人是花的芳香分子扩散到空气中被我们闻到,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D符合题

意。

故答案为:D。

【分析】分子在永不停息的做无规则运动,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

16.如图所示是某四冲程汽油机工作循环中的一个冲程,它是()

A.吸气冲程B.压缩冲程C.做功冲程D.排气冲程

【答案】B

【解析】【解答】由图可知,进气门和排气门均关闭,活塞向上运动,即为压缩冲程,ACD不符合题

意,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10/18

【分析】内燃机的压缩冲程是把机械能转化成气体的内能,内燃机的做功冲程是把气体的内能转化

成机械能。

17.下列现象中与分子热运动有关的是()

A.余音绕梁B.尘土飞扬C.桂花飘香D.大雪纷飞

【答案】C

【解析】【解答】A.余音绕梁是指声波在空气中传播,不是分子热运动,A不符合题意;

B.尘土飞扬,尘土是大颗粒,不是分子,故不是分子热运动,B不符合题意;

C.桂花飘香,是气味分子在运动,C符合题意;

D.大雪纷飞,雪不是分子,故不是分子热运动,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o

【分析】分子在永不停息的做无规则运动,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

18.小明用酒精灯将质量为100g、初温为20口的水加热到90口(未沸腾),共燃烧了7g酒精[c

=4.2x1031/(kg口,酒精的热值为q=3xlO7J/kg]。则()

A.水吸收的热量是2.94x1071,效率为14%

B.水吸收的热量是2.94X104J,效率为14%

C.水吸收的热量是2.94x1071,效率为1.4%

D.水吸收的热量是2.94x104,效率为1.4%

【答案】B

【解析】【解答】AC.水吸收的热量是Q11H=cmAt=4.2x103J/(kg•℃)x100x10-3^x

(90℃-20℃)=2.94x10V

A不符合题意;C不符合题意;

BD.燃料完全燃烧释放的热量为Q必=mq=7x10~3kgx3xlOyJ/kg=2.1x1057

效率为77=%X100%=2.94义吗4/x100%=14%

%2.1x10。/

B符合题意;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o

【分析】结合水的质量和温度的变化量,利用比热容公式求解水吸收的热量即可;结合燃料的质

量,利用热值公式求解燃料释放的热量;水吸收的热量为有用功,释放的热量为总功,利用水吸收

11/18

的热量除以燃料燃烧释放的热量即为加热效率。

连通器一

三峡船闸

C.水蒸气的内能转化为木塞的机械能一火箭

发射

D.电流的磁效应一动圈式话筒

动图式话筒

【答案】D

【解析】【解答】A.磁极相互作用相互排斥,应用这一原理的技术是磁悬浮列车,A不符合题意;

B.连通器,两端开口,底部联通,三峡船闸就是应用这一原理,B不符合题意;

C.水蒸气的内能转化为木塞的机械能,而火箭发射也是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C不符合题意;

D.奥斯特实验原理是电流的磁效应,是电流周围存在磁场,而动圈式话筒,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12/18

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o

【分析】磁悬浮列车利用了同名磁极相互排斥的原理;船闸利用了连通器的原理;内能对外做功,

转化为机械能;奥斯特实验中电流周围产生磁场,话筒工作时,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20.如图是我国劳动人民在生产生活中创造和使用的工具,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①汲水的桔榛运用了杠杆的原理

②钻木取火将内能转化成机械能

③司南利用了地磁场对磁体有力的作用指示南北

④篆刻刀的刀刃很薄是为了减小压强

13/18

⑤日皆测定时间利用了光的直线传摇

A.①②③B.①②⑤C.①③⑤D.②④⑤

【答案】C

【解析】【解答】①汲水的桔椽是一根棒子绕着支点转动,故是杠杆,故①正确;

②钻木取火是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故②错误;

③司南是利用地磁场对所处其中的磁体有力的作用是正确的,故③正确;

④镌刻刀是利用减小受力面积增大压强,故④错误;

⑤日辱是利用的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影子,故⑤正确。

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o

【分析1可以绕支撑点转动的工具是杠杆;钻木取火是做功改变内能;司南利用了地磁场的作用;

压力一定时,减小受力面积可以增大压强;日唇利用了光沿直线传播的特点。

二、填空题

21.汽油机的一个工作循环是由四个冲程组成,在冲程中,通过做功使燃料混合物温度升

高;汽油机工作时选择水来降温是因为。

【答案】压缩;水的比热容大

【解析】【解答】压缩冲程时,活塞对燃料的混合物做功,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燃料混合物的内能增

大,温度升高。

水的比热容大,质量相同的水相对于其它液体,在升高相同温度时可以吸收更多的热量,所以汽油

机工作时选择水来降温。

【分析】内燃机的压缩冲程是把机械能转化成气体的内能,内燃机的做功冲程是把气体的内能转化

成机械能;水的比热容大,相同质量的水可以吸收更多的热量,冷却效果更好;相同质量的水可以

放出更多的热量,取暖效果更好。

22.电影《上甘岭》主题曲《我的祖国》中有这样的一句歌词:"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桥两

14/18

岸……”表现了我们美丽祖国的大好河山。实际上无风时也能闻到稻花香,这属于物理学中的

现象。

【答案】扩散

【解析】【解答】闻到稻花香,是芳香分子做无规则运动到了空气中被我们闻到,是扩散现象。

【分析】扩散现象是指两种物质的分子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是自发的。

23.安全、清洁、方便的太阳能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和广泛利用。某太阳能热水器内装有质量为

100kg,温度为20□的水,在太阳照射一段时间后,水温升高到601」,则水吸收的热量是

J,这些能量相当于完全燃烧皿天然气放出的热量。[c水=4.2x103〃(kg•久),

q=4.2x107//m3

”天然气/]

【答案】1.68x107;0.4iw

【解析】【解答】水吸收热量为Q=cmAt=4.2x103"kg■℃x100kgx(60℃-20℃)=

1.68x107;

水吸热等于燃料燃烧放热Q=Vq

可计算得天然气体积为展台端繇=

0.4m3

【分析】水吸收热量为有用功,除以加热效率为总功,即为燃料释放的热量,除以燃料的热值即为

燃料的体积。

24.寒冷的冬天,我们可以坐在电火箱内取暖,也可以跳绳使身体发热。前者是通过的方

式改变人体的内能,后者是通过的方式改变人体的内能。(选填“做功”或“热传递”)

【答案】热传递;做功

【解析】【解答】前者是坐在电火箱内取暖,人吸热,觉得暖和,是通过热传递来改变人体内能。后

者是跳绳使身体发热,人在运动,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人体的内能。

【分析】改变物体的内能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做功,外界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增加,物体对外界

做功物体的内能减小,第二种是热传递,热量向外界传递,物体的内能减小,热量由外界传向物

体,物体的内能增加。

25.张家界森林公园内风景优美,其中金鞭溪婉转秀丽,下雨后溪边升起了一层雾,置身其中,宛

如仙境,那么雾的形成属于现象;水还有许多用途,如用水作为汽车发动机冷却液是利用

了水的特点。

【答案】液化;比热容

15/18

【解析】【解答】雾是小水珠,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

水作为汽车发动机冷却液,是相同质量的水每上升1口能够吸收更多的热量。

【分析】气体变为液体的过程是液化现象;水的比热容较大,便于对物体降温。

三、计算题

26.小华家里用的是天然气灶,他尝试估测该灶的效率。小华用容量为5L的水壶装满水,水的初温

是20口,然后将水烧开。烧水前天然气表的示数是2365.02m3,水刚烧开时天然气表的示数变为

2365.12m3,天然气的热值为3.2x107〃m3,水的比热容c=4.2xlO3J/(kgP),当地大气压为标准大气

压。求:

(1)水吸收的热量Q%(不计水的热量损失);

(2)天然气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Q*;

(3)天然气灶的效率小

【答案】(1)解:水的质量m=P水鼠=10x103kg/m3x5x103m3=5kg

水吸收的热量Q=cm)=4.2x103J/(kg-℃)x5kgx(100℃20℃)=1.68x106/

吸mz1

答:水吸收的热量Q吸为1.68x106/;

(2)天然气放出的热量Q.=qV=3.2x107J/m3x(2365.12m32365.02m3)=3.2x1067

答:天然气放出的热量为3.2X106);

(3)天然气灶的效率,=L68X1*=52.5%

“放3.2x10°/

答:天然气灶的效率52.5%。

【解析】【分析】(1)结合水的质量和温度的变化量,利用比热容公式求解水吸收的热量即可;

(2)结合燃料的体积,利用热值公式求解燃料释放的热量;

(3)水吸收的热量为有用功,释放的热量为总功,利用水吸收的热量除以燃料燃烧释放的热量即为

加热效率。

四、解答题

27.简答题。

(1)小明发现自从入夏以来,家中地面瓷砖常常出现小水珠,这种现象通常称为回潮“冒冷汗

请你用物理知识解释一下“冒冷汗’’的原因。

(2)在寒冷的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