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12古诗三首课件设计(3课时)_第1页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12古诗三首课件设计(3课时)_第2页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12古诗三首课件设计(3课时)_第3页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12古诗三首课件设计(3课时)_第4页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12古诗三首课件设计(3课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示儿》

学习古诗方法:知诗人,解诗题;抓字眼,明诗意;想意境,悟诗情;颂诗句,背诗文。知诗

人陆游:南宋诗人。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12岁即能诗文,一生著述丰富,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等数十种存世。陆游具有多方面文学才能,尤以诗的成就为最。自言“六十年间万首诗”,今尚存九千三百余首。他的诗抒发政治抱负,反映人民疾苦,表现出渴望恢复国家统一的强烈愿望。解

题《示儿》

示:给人看

1127年

,

宋徽宗、钦宗二帝,包括皇后,嫔妃,皇子,公主等皇室成员和机要大臣等都被金人俘虏北上。徽宗第九子康王赵构即位,被迫迁都于临安,史称南宋。陆游就生活在这个时代

,儿时的他备受流离迁徙的痛苦,且目睹了金兵强盗为非作歹,滥杀无辜,沦陷区的老百姓生活在水生火热之中,这在他幼小的心灵深处埋下了仇恨的种子。而南宋统治者向金人求得了暂时的安定后就纵情享乐,花天酒地,这更促使他念念不忘收复中原。为报仇雪耻,他曾从军九年,积极抗金。以后虽多次复职做官,但由于他积极主张抗金,就一直受到投降派的压制和排斥而多次失去官职。可不管个人遭遇多么不幸,他始终为国家前途、人民命运担忧。86岁临终之时写下了千古绝唱——《示儿》。

写作背景:颂诗句示儿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

示儿——陆游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抓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示儿陆游本来就知道

祖国统一

对祖先的祭祀。

你的父亲。指淮河以北沦陷在金人手里的地区。明诗

意示儿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本来就知道人死了就什么都不知道了,只是因为不能看见全中国统一而感到悲伤。有朝一日,宋朝的军队向北收复中原失地的时候,家祭时不要忘了(把收复中原这件事)告诉你的父亲。想意

“家祭无忘告乃翁。”虽然痛彻心扉,但是诗人还渴望有一天祖国统一。希望有一天儿孙把这个消息告诉他,以告慰他的在天之灵。想象一下,在病床上,他如何嘱咐自己的儿孙呢?悟诗情①诗中哪个字最能表现陆游当时的心情?(悲)他为什么而悲?(不见九州同)②他最大的牵挂是什么?(收复失地)最大的愿望是什么?(北定中原日)③他到死还不忘国家统一,可见,他是一个怎样的诗人?热爱祖国,至死不渝(3)一位86岁高龄的老人在临终之际还念念不忘祖国的统一,此时此刻你能体会到诗人是怀着怎样一份感情写下这首诗的吗?结合资料体会一下。(悲痛、悲愤、悲伤……)

这首诗写出了诗人毕生的心事和无限的希望,以遗嘱的口吻,表达了他对收复失地、血洗国耻、统一祖国的无比渴望之情。悟诗情背诗

文示儿

宋陆游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陆游在不同时期的爱国诗作名句,再一次来感受陆游的爱国情怀。课外延伸

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

—《观大散关图有感》陆游20岁位卑未敢忘忧国。

—《病起书怀》陆游51岁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京有感》陆游68岁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

—《诉忠肠》陆游80岁一闻战鼓意气生,犹能为国平燕赵。

—《老马行》陆游82岁课外延伸

一位怀着满腔爱国之情的老人,带着他的毕生的遗憾和无限的希望离开了,陆游盼望南宋统一的愿望实现了吗?《题陆放翁诗卷后》床头孤剑空有声,坐看中原落人手!青山一发愁蒙蒙,干戈况满天南东。来孙却见九州同,家祭如何告乃翁?

〔宋〕林景熙从诗中你看到南宋统一吗?家祭如何告乃翁林景熙也是南宋著名爱国诗人。南宋灭亡后,他再读陆游的《示儿》,不由得感慨万端,于是沉痛地写下了一首《书陆放翁书卷后》:作为林景熙,他亲眼目睹、亲身经历了“统一”,但这却是在异族屠刀铁蹄之下的残酷“统一”,而不是陆游念念不忘的宋室的“统一”。是的,现在九州已经“同”了,应该说这是陆游的理想,可却是“同”在元人的干戈之下,子孙们在家祭之时又怎么可以告诉九泉之下的“乃翁”呢?拓展延伸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南宋.陆游)

三万里河东入海,

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

南望王师又一年。

[注释]

1.将晓:天将要亮。2.三万里河:指黄河。“三万里”形容它的长。3.五千仞岳:指西岳华山。“五千仞”形容它的高。古人以八尺为一仞。4.遗民:沦陷区的百姓

5.胡尘:指胡人骑兵的铁蹄践踏扬起的尘土,指金朝的暴政。6.王师:指宋王朝的军队。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陆游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唐】杜甫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都表达了诗人的爱国之情。《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和《示儿》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是通过喜来表达的,写作者听到失地收复的喜讯后极度的喜悦和急切还乡的心情;《示儿》是通过悲来表达的,写作者临终前的牵挂,他所念念不忘的是没有见到“九州同”。相同点:不同点:爱国诗句集锦:

1、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盖棺。

——陆游《病起书怀》

2、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曹植《白马篇》

3、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过零丁洋》

4、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王昌龄《从军行》拓展总结

同学们,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我们应该像诗人陆游那样胸有祖国,抱效祖国。让我们再次深情吟诵他的压卷之作——《示儿》吧。

《题临安邸》

《示儿》陆游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南宋比北宋少的领土临安汴梁自读要求:1、要求读正确、读通顺2、读后借助课文注释,想想这首诗的大概意思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题临安邸》

林升公元1126年,金人攻陷北宋首都汴梁,俘虏了徽宗、钦宗两个皇帝,中原国土全被金人侵占。赵构逃到江南,在临安即位,史称南宋。南宋小朝廷并没有接受北宋亡国的惨痛教训而发愤图强,当政者不思收复中原失地,只求苟且偏安,对外屈膝投降,对内残酷迫害岳飞等爱国人士;政治上腐败无能,达官显贵一味纵情声色,寻欢作乐。走进背景林《题临安邸》林升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直把杭州作汴州。直:作:简直当作(他们)简直把杭州当作老家汴州。清明上河图清明上河图我们再来看看这些权贵们逃到杭州后,杭州又成了什么样子呢?谁能用一句话来回答????山外青山楼外楼,杭州美景西湖歌舞几时休?!!!质问:西湖歌舞几时休?痛恨:直把杭州作汴州。你感受到了诗人一颗怎样的心在跳动啊?体悟诗情????《题临安邸》

(宋)林升

感情背诵课后作业1.背诵并默写这首古诗2.说说《题临安邸》这首诗的意思,它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3.面对醉生梦死的南宋权贵,面对忧国忧民的爱国诗人,你想对谁说些什么?己亥杂诗

作者:龚自珍(1792年8月22日~1841年9月26日)清代思想家、文学家及改良主义的先驱者。27岁中举人,38岁中进士。曾任内阁中书、宗人府主事和礼部主事等官职。主张革除弊政,抵制外国侵略,曾全力支持林则徐禁除鸦片。48岁辞官南归,次年暴卒于江苏丹阳云阳书院。他的诗文主张“更法”、“改图”,揭露清统治者的腐朽,洋溢着爱国热情,被柳亚子誉为“三百年来第一流”。著有《定庵文集》,留存文章300余篇,诗词近800首,今人辑为《龚自珍全集》。著名诗作《己亥杂诗》共350首。龚自珍纪念馆北京浙江写作背景《己亥杂诗》是清代诗人龚自珍创作的一组诗集。己亥为清道光十九年(1839年),这一年作者48岁,因厌恶仕途,辞官离京返杭,后因迎接眷属,又往返一次。在往返京杭的途中,共写了315首七绝,总题《己亥杂诗》,是一组自叙诗,写了平生出处、著述、交游等,题材极为广泛,其中第5首及第220首被我国中小学语文课本收录。己亥杂诗

清龚自珍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注释】指道光十九年(1839年)。这一年是龚自珍辞官南归,后来又北上迎接家属,在短途中写了三百五十首短诗,这是其中的第二百二十首。己亥:己亥杂诗

清龚自珍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注释】

九州:指中国。

生气:焕发生机,生气勃勃。

恃风雷:恃,依靠。风雷,本指风神、雷神,这里比喻疾风迅雷般的社会变革。己亥杂诗

清龚自珍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究:毕竟。【注释】喑:哑。比喻在高压政治下,大家都不敢说话。己亥杂诗

清龚自珍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注释】天公:天帝,在这里指清朝皇帝。

重抖擞:重新振作精神。己亥杂诗

清龚自珍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注释】不拘一格:不拘守一定的规格。

降:赐予,给予。这里有选用、产生的意思。【译文】

只有风雷激荡般的巨大力量才能使中国大地发出勃勃生气,然而朝野臣民噤口不语终究是一种悲哀。我奉劝天帝能重新振作精神,不要拘守一定规格降下更多的人才。

这是一首出色的政治诗。全诗层次清晰,共分三个层次:第一层,写了万马齐喑,朝野噤声的死气沉沉的现实社会。第二层,作者指出了要改变这种沉闷,腐朽的观状,就必须依靠风雷激荡般的巨大力量。暗喻必须经历波澜壮阔的社会变革才能使中国变得生机勃勃。第三层,作者认为这样的力量来源于人材,而朝庭所应该做的就是破格荐用人材,只有这样,中国才有希望。诗中选用“九州”、“风雷”、“万马”、“天公”这样的具有壮伟特征的主观意象,寓意深刻,气势磅礴。诗人热情地呼唤社会变革,而且认为这种变革越大越好,大得该像惊天动地的春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