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醛的化学性质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1页
高中化学-醛的化学性质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2页
高中化学-醛的化学性质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3页
高中化学-醛的化学性质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4页
高中化学-醛的化学性质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学设计科目:化学授课教师:授课年级:高二授课地点:课题:醛酮糖类(第二课时)———醛的化学性质教学用具:电教设备:多媒体课件实验仪器:试管、酒精灯、滴瓶、试管架、试管夹、烧杯、火柴、胶头滴管、球棍模型实验药品:乙醛、硝酸银溶液、氨水、酸性KMnO4溶液、溴水、NaOH溶液、CuSO4溶液教学方法:1.学生自主学习与交流研讨、归纳总结2.分组实验活动探究法3.多媒体辅助教学法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多媒体展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新课引入)多媒体展示一名“醉汉”的图片提出问题:酒精中毒的罪魁祸首是什么物质?自学:学习目标思考并回答:酒精中毒的罪魁祸首是“乙醇”从新的问题进入新课的学习(球棍模型)展示乙醛的球棍模型。书写:乙醛的结构简式、结构式、分子式、官能团掌握乙醛的结构特点(投影动画)乙醛的结构式,引导学生思考预测乙醛的化学性质,乙醛可能发生的化学反应及断键位置独立思考,然后讨论预测:乙醛的化学性质引导学生从结构推导性质;初步建立由结构预测化学性质的思路(过渡)本节课我们共同探讨乙醛的加成反应和氧化反应(讲解)不饱和基团与极性试剂的加成历程;羰基与极性试剂的加成示意图(投影)教材P72表2—3-1学生由教材72页自学:醛基与极性试剂的加成反应的历程分析:羰基与极性试剂加成的方式(具体)思考:几种极性试剂的电荷分布;归纳:极性试剂的电荷分布规律探讨学习本节课的难点。通过归纳总结,进一步消化难点。学习本节课的重点知识;初步了解有机合成中增长碳链的方法。(实物展台)学生书写的化学方程式,进行适当评价(提出问题)醛、酮能否与氢气加成呢?分组练习写出:乙醛与三种试剂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推出:醛、酮与氢气的加成,写出化学方程式巩固羰基加成反应历程,学会演绎的学习方法。进一步强化羰基的加成,复习还原反应。(过渡)乙醛可以被还原成乙醇,那么乙醛能否被氧化呢?回忆:乙醛能被氧化的例子强调乙醛不但能被还原,也能被氧化,并为以后学习有机合成及化合物的相互转化作好铺垫。复习旧知识(过渡)乙醛除了以上两个氧化反应外,它还能被哪些氧化剂氧化呢?下面我们以分组实验的形式进行探究(课件投影)三个分组实验1.银镜反应2.与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的反应3.乙醛与酸性KMnO4溶液、溴水的反应认真阅读实验步骤及注意事项,快速记忆试剂的滴加顺序及用量培养学生快速捕捉信息、快速阅读、快速记忆的能力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教师巡视实验结束后引导学生展示实验结果进行分组实验探究,组内同学分工协作,进行实验操作,记录实验现象学生纷纷展示本小组的实验结果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团结协作的精神,并学会探究物质性质的方法(课件投影)实验后的活动探究问题,引导学生思考,组内交流讨论(过渡)同学们请安静,下面我们以小组抢答的形式解决这几个问题先独立思考,后进行小组讨论争先恐后的回答问题,进行实验汇总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联系生产、生活实际,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引导学生记忆银镜反应、与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实物展台)学生书写的化学方程式,进行适当评价依据实验现象、预习、教材74页快速记忆化学方程式在草纸上书写乙醛的银镜反应、与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培养学生利用化学用语解释问题的能力(投影)回扣引入部分的问题:酒精中毒的罪魁祸首是乙醛,乙醇在人体内的代谢过程阅读课件内容了解乙醇在人体内的代谢过程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自己体会:长大后从个人健康出发,不能过量饮酒的原因(归纳总结)引导学生思考回顾本节课所学重要内容(课件展示)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学生争先恐后的总结归纳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对知识点进行升华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概括、整合、归纳问题的能力(课件展示)学案上的随堂训练部分的答案学生对答案,改错,交流讨论错题锻炼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以致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两个习题学生阅读题目并作出相应的解答既检查了学生知识掌握的情况,又培养了学生的自学应用能力作业:预习第三课时糖类认真听老师布置作业锻炼学生的自学能力板书设计:第3节醛和酮糖类(第二课时)——醛的化学性质1.氧化反应a燃烧b催化氧化c被弱氧化剂氧化(银氨溶液、新制的Cu(OH)2悬浊液)d被强氧化剂氧化(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溴水)2.还原反应(加成反应)醛+H2—→醇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了“有机化合物的结构与性质”、“有机化学反应类型”的基础上进行本节课的学习活动会比较顺利。对利用结构推断性质来说,醛、酮是一个很好的实例,具有培养学生由结构推断性质的重要功能,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帮助学生有条理地分析结构,启发他们结合已有的有机化合物的化学性质和反应类型的知识打开思路,推测醛、酮可能发生的反应、所需的试剂、对应的产物等问题。对于有困难的学生,应结合使用教材72页表2-3-1。教师要注意对学生提出的推测结果进行分析点评,及时给予鼓励,以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建立学生的学习信心。效果分析1.学生思维积极活跃,有认知冲突,有多种不同的解决重难点的方法;2.师生交流对话充分,形成民主和谐、相互尊重、合作探究的教学氛围;3.面向全体学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主动性;4.加强化学知识与生产、生活的联系,引导学生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5.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鼓励学生实施自主、合作、探究型的学习。教材分析本节课是鲁科版教材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第2章第3节《醛和酮糖类》的第二课时内容,是一节新授理论课。本节内容是第1章“有机化合物的结构与性质”的延续,是前一课时醛、酮结构的运用,也是后续学习有机合成的基础,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把醇和羧酸等烃的衍生物衔接起来。醛酮在官能团的转化和有机合成中占有核心地位,可以形象的称为“有机合成的中转站”,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节内容的主要特点是充分运用了“结构决定性质”的化学思想方法,用醛、酮的结构来预测它们的主要化学性质。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掌握醛和酮的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2.培养化学实验的基本技能过程与方法:分析醛和酮的分子结构的特点,判断官能团与主要化学性质的关系。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从在玻璃上镀银制镜和检验糖尿病的方法,体验化学与生产生活的密切联系。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醛与极性试剂的加成反应、与氧化剂的氧化反应2.利用“结构决定性质”的方法预测醛、酮可能发生的化学反应教学难点:醛和酮与极性试剂的加成反应、银镜反应的实验课型:新授课评测练习(A)1.下列关于醛、酮加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的书写错误的是()(A)2.某有机物的化学式为C5H10O,它能发生银镜反应和加成反应。若将它与H2加成,所得产物结构简式可能是()A.(CH3)3COH B.(CH3CH2)2CHOHC.CH3(CH2)3CH2OH D.CH3CH2C(CH3)2OH(B)3.某饱和一元醛发生银镜反应时,生成21.6g银,再将等质量的醛完全燃烧生成4.48LCO2(标准状况),则该醛为()A.乙醛 B.丙醛 C.丁醛 D.已醛(B)4.香料茉莉酮是一种人工合成的有机化合物,其结构简式为,下列关于茉莉酮的说法正确的是()A.该有机物的化学式是C10H14OB.1mol该有机物与H2充分反应,消耗H24molC.该有机物属于不饱和酮类物质,能发生银镜反应D.该有机物能发生加成反应,但不能发生氧化反应(B)5.现有A、B、C三种烃的衍生物,其相互转化关系如下:其中C跟石灰石反应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1)A、B、C中所含官能团的名称分别是、、。(2)书写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A—→B的化学方程式为。B—→C的化学方程式为。B—→A的化学方程式为。上述有种物质能发生银镜反应,其离子反应方程式为。(A)6.茉莉醛具有浓郁的茉莉花香,其结构简式如图所示,下列关于茉莉醛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在加热和催化剂作用下,能被氢气还原 B.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C.在一定条件下能与溴发生取代反应 D.不能与氢溴酸发生加成反应评测练习参考答案1.C2.C3.A4.A5.(1)羟基、醛基、羧基(2)2CH3CH2OH+O22CH3CHO+2H2O2CH3CHO+O22CH3COOHCH3CHO+H2CH3CH2OH(3)CH3CHO+2[Ag(NH3)2]++2OH--→CH3COO--+NH4++2Ag↓+3NH3+H2O6.D课后反思本节教学内容是第一章《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和性质》的拓展和延伸,本节内容理论性和实用性较强,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一节,掌握醛酮的结构和性质是系统学习有机化合物知识的关键,也是后续学习有机合成的基础。因此,在教学中应注重学生已有的知识,注意知识的迁移和应用,注重学生对醛酮性质的理解,以及对性质实验的验证和操作。在整节课的教学流程中,学生积极参与,使得课堂气氛异常活跃。学生在学习中不但掌握了基础知识,还培养了观察、实验、总结、归纳、自主的学习方法,而且学生的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得以提高。特别是分组实验的设计,充分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化学的兴趣,还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当然,本节课的教学也有不足之处,例如:教学过程中有些环节设计不太合理,如实验后的讨论环节给学生看讨论题的时间太短;学生练习时间和消化时间少;小组探究没有充分体现组与组之间的竞争等。以上问题在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