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教案合集6篇-1_第1页
科学教案合集6篇-1_第2页
科学教案合集6篇-1_第3页
科学教案合集6篇-1_第4页
科学教案合集6篇-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页共页科学教案合集6篇科学教案合集6篇科学教案篇1教学目的1.理解银河系的组成,银河系的特点和形状,银河系的直径和厚度,太阳系在银河系中的位置。2.通过计算体会银河系确实非常非常大,知道光年是长度单位。3.通过上网、查阅书刊以及其他信息理解银河系更多的信息。4.通过动手制作银河系模拟示意图进一步体会银河系的形状。5.使学生意识到宇宙之大,从而培养学生宽广的胸怀。教学准备1.老师、学生均搜集相关银河系的资料,包括图片、文字、视频、网页等。2.小组活动材料:硬纸板、沙、抹布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理解学生对银河系的理解情况〔1〕老师提问:同学们,你们看过天上的星星吗?它们是什么样的?〔2〕学生讨论并答复。〔3〕老师提问:晴朗的夏夜,仰望天空,你是否发现天上有一条比拟亮堂的光带,它是什么?〔4〕老师谈话:人们把这条光带叫“银河”,你们通过搜集资料理解了银河的哪些情况?2.汇报自己搜集的资料,进一步理解银河的情况〔1〕学生汇报自己搜集的资料。〔2〕小组活动:每个学生将自己知道的或搜集资料得到的有关银河的情况写下来,然后进展小组讨论,小组内将大家认同的看法归为一类,将有争议的看法归为另一类。〔3〕小组汇报,老师板书〔4〕根据小组的汇报,将汇报结果汇编成的班级记录:对于银河一样的看法对于银河的不同意见…………〔5〕老师谈话:你们形成的共识都是正确的吗?存在的争议到底谁的看法对?3.老师出示相关资料〔文字、图片、有条件的可用视频〕,学生学习〔1〕老师出示自己准备的资料供学生学习。〔2〕提问:根据这些资料,你理解了银河的哪些情况?〔2〕简单归纳并且板书银河的根本信息。〔3〕同学们对银河系理解的记录,哪些是对的?哪些不对?4.学习课本上的资料〔1〕谈话:刚刚同学们通过搜集资料理解了许多银河的情况,下面请同学们翻开课本,看课本上给我们的资料。通过学习你们又有哪些收获?〔2〕学生看课本上的资料。〔3〕汇报自己的收获。〔4〕老师提问:谁能说说牛郎织女的故事?〔5〕老师谈话:银河大约包含20xx亿颗星体,其中恒星大约1000亿颗,太阳就是其中典型的一颗。人们把由众多恒星组成的这一天体系统称为银河系。〔6〕提问:银河系有什么特点?〔主要让学生理解银河系形状像一个扁平的盘子,更像运发动投掷的铁饼。银河系中心被一庞大而近于球形的晕所包围。〔7〕提问:从哪里可以看出银河系是一个相当大的旋涡状星系?〔银河系的直径约为80000光年。中间部位厚度约为6000光年〕〔8〕谈话:通过上面的研究,大家对银河系的理解如今是怎样的?〔9〕学生答复本节课的收获,其他同学互相补充。5.老师介绍目前人们对银河系探究的状况,小结本节课的教学情况6.布置作业课后继续搜集银河系的资料,理解更多银河系的信息。第二课时1.导入上一节课我们学了些什么?回家后你又搜集到了哪些资料?2.提出研究问题观察银河系的图片,理解银河系的的特点。老师提问:银河系到底有多大?如何让大家清楚明白的知道银河系的大小?什么是光年?3.理解光年的概念〔1〕谈话:为了理解银河系的大小,先必须理解光年?谁知道什么是光年?〔2〕光年是计算天体间隔的单位,1光年等于光1年所走的间隔。光的速度是每秒30万千米,算一算,1光年等于多少千米?〔3〕全班同学计算。〔4〕请同学到黑板上写出自己的计算过程,并向全班同学讲解。1光年=300000×60×60×24×365=94608000000004.计算银河系的直径、中间部位的厚度〔1〕谈话:我们知道了1光年等于9460800000000千米,那么,银河系的直径是多少千米呢,中间部位的厚度是多少千米呢?〔2〕学生计算。〔3〕汇报计算结果。银河系的直径是80000光年=300000×60×60×24×365×80000中间部位的厚度是6000光年=300000×60×60×24×365×6000〔3〕谈话:通过刚刚的计算你们有什么发现?〔4〕学生汇报。〔5〕老师小结:通过刚刚的计算,我们发现银河系确实非常非常大。太阳系在整个银河系中只不过是大海中的一颗小水滴,更不用说我们的地球了,我们每一个人就更加渺小了,因此,我们要正确对待自己,不要因为有了一点成绩就觉得了不起,同时还要有宽阔的胸怀,不要因为一点小事就斤斤计较。5.制作银河系的模拟示意图〔1〕谈话:上次课要求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带一些沙和大白纸,下面根据我们所学到的银河系的形状,做一个银河系的模拟示意图。〔2〕学生活动,老师巡视指导。〔3〕展示每一组的成果。〔4〕请组长来评价大家的成果。〔5〕老师小结:通过刚刚的制作,我们发现大家对银河系的形状掌握的很好。同时在活动的过程中,同学们都能团结协作,共同配合,使每一组都获得了成功。6.布置作业进一步搜集银河系的资料和图片,把你认识的银河介绍给大家。科学教案篇2【活动目的】1、初步理解影子是随着光的挪动而挪动等方位变化特征,学会简单的测量方法。2、通过探究活动,培养孩子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才能。3、培养孩子学习的兴趣,好奇心和求知的欲望,开展孩子的观察力,思维力和想象力。【活动准备】1、小电筒每人一个,玩具、胶水瓶、不倒翁娃娃每组一个;2、水彩笔每组一只、小镜子每组一面、记录纸每组一张。【活动过程】1、老师讲故事《树荫》导入主题,激发孩子学习的兴趣。师:为什么太阳火辣辣的,小熊躺在树荫下却很凉快?后来被什么东西烫醒了,你们能告诉小熊它遇到的问题吗?激发孩子探究影子的奥秘。2、老师通过小实验让孩子观察,使孩子懂得影子产生的条件,初步理解影子是随着光的挪动而挪动的。〔1〕老师在事先准备好的桌子上放一个"不倒翁"娃娃玩具,用电筒从玩具的左边照射过去,让孩子知道影子产生必需要有光的照射物体。〔2〕将电筒的光线从左边挪动到玩具的右边,顶部,请孩子们一边观察,一边讨论影子的变化过程。让孩子初步领会影子是随着光线的挪动而挪动的。3、运用各种操作资料,让孩子自己动手操作。孩子每人拿着小电筒,充分运用各种操作材料来寻找影子,进一步理解影子产生的条件及变化的特点。老师在巡回指导的过程中,先指导胆子小的孩子,再指导中等的,最后指导才能强的。孩子们在操作过程中发现了影子的许多机密。〔如:影子一会儿在前面,一会在后面,一会在左,一会在右等等〕。有一个孩子照着照着,突然影子不见了,他觉得很迷惑,原来他把手电筒罩在物体上了。4、帮小熊解决问题:孩子通过小实验,帮助小熊想出了许多好方法〔如叫小熊在树荫下睡觉时,要定时换位置,或搭个小帐篷等〕5、游戏:捉影子,测量影子老师带着孩子们到户外,把孩子们分6个小组,每组选一名才能强的孩子用镜子反射阳光,照在墙上、地上,其他小孩用手捕捉,用脚踩。之后用水彩笔去测量影子的长度,看看捕捉的影子有几支水彩笔那么长,并做好记录。6、延伸活动:老师带着孩子观察幼儿园内榕树,早上、中午、下午的影子,然后用粉笔将其影子的轮廓画下,再作比拟。布置孩子们回家和父母一同玩影子的游戏,使孩子们能发现更多关影子的知识。科学教案篇31、在沙箱或沙池中喷洒适量的水,放上一些玩具和模型。让幼儿自由地玩沙。老师可以引导幼儿:用脚踩一踩,看看湿沙子上留下的脚印什么样?用手捏一捏,试试湿沙子能捏成球吗?用容器、模子扣一扣,看看湿沙子能变成什么样?用筛子筛一筛,仔细观察会出现什么现象?用小棍或手指在沙子上画画、按手印、按各种图型印,比一比,谁的图案最美?用湿沙子筑长城、建城堡……比一比谁建的最结实?谁造的最有趣?2、讨论:干沙子与湿沙子有什么不同?科学教案篇4一.教学目的;1.过程与方法:〔1〕会观察比拟与描绘陶瓷与玻璃的一样与不同。〔2〕会观察比拟与描绘陶和瓷的一样与不同,如硬度不同,外表光滑程度不同,颗粒的粗细不同等。2.知识与技能:〔1〕认识玻璃和陶瓷特点的一样点,如不会生锈、腐烂,不容易深化,容易清洗,都容易被打碎等。它们的不同点是玻璃可再生,而陶瓷不可再生等。〔2〕理解玻璃与陶瓷的用处。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意识到制造陶瓷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一项伟大创造创造。〔2〕体会到科学技术飞速开展的今天,陶瓷的应用还相当普遍。二.教学准备;1.学生自带一些玻璃、陶瓷用品,变色眼镜玻璃片、陶片、瓷片、放大镜、简易显微镜等。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检查学生带来的物品。2.复习引入。〔二〕自主学习:1.让学生说说自己带来的物品是什么做的.,干什么用的。〔1〕学生汇报。哪些物品是用玻璃做的,哪些物品是用陶瓷做的。在些什么用处?〔2〕师生小结。2.研究玻璃和陶瓷。〔1〕用放大镜观察、铅笔敲、互相刻划以及其他工具,研究比拟玻璃和陶瓷的不同点与一样点。还可以用到其他的方法。〔2〕学生研究后汇报。〔3〕老师演示用其它的方法比拟玻璃和陶瓷的不同点和一样点。用酒精灯加热玻璃管后会变软,而陶瓷不会变软;玻璃可以再加工,而陶瓷不能再加工。它们都可以作为盛东西的容器,而且保存效果好,因为他们不会生锈、腐烂。〔4〕师生共同小结小结玻璃和陶瓷的不同点和一样点。3.比拟陶片和瓷片有什么不同。可以用互相刻划比拟软硬,放大镜观察颗粒的大小。从而区别陶与瓷。4.古代人是怎样创造陶瓷的。〔1〕介绍中国的陶瓷技术。中国是陶瓷的发地。在英文中“陶瓷”与“中国”是一个词,“ahina”。〔2〕学生阅读P56的图,想象古代人是怎样创造陶瓷的。〔3〕小组交流。〔4〕个别同学汇报交流。5.介绍陶瓷和玻璃的广泛用处。〔三〕课后作业。用泥土制作一个陶瓷模型。科学教案篇5【教学目的】科学概念:音量是由物体振动的幅度决定的,振动幅度越大,声音就越强;振动幅度越小,声音就越弱。音高是由物体振动的频率决定的,振动的频率越快,声音就越高;振动的频率越慢,声音就钺低。过程与方法:能使物体发出强弱和上下不同的声音,对听到声音的不同进展描绘,对物体在发出不同声音时的振动状态进展描绘,把物体的振动状态和发出的不同声音联络起来。情感、态度、价值观:形成擅长观察,并把事物的特点和性质相联络的习惯。【教学重点】认识到音量是由物体振动的幅度决定的,音高是由物体振动的频率决定的。【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从实验中分析^p得出音量是由物体振动的幅度决定的,音高是由物体振动的频率决定的。【教学准备】分组材料:钢尺、4个同样的被子内装有不同量的水、实验记录纸、1根橡皮筋、3个长短不同的铁钉等【教学过程】一、引入在第一节课中我们曾听到过大小不同的音叉发出的不同的声音,本节课我们要继续来研究声音的变化。二、观察比拟声音强弱的变化1、使钢尺发出声音:出示钢尺:你能想方法使钢尺发出声音吗?注意:拨动钢尺时,防止尺子与桌子发声。2、研究钢尺幅度大小与音量之间的关系要求:轻轻拨动钢尺,观察描绘钢尺发出的声音;用力拨动钢尺,观察描绘钢尺发出的声音。重复3次,并记录下表。反应交流:交流本小组的预测和实验结果,并对结果作简单的分析^p。3、分组实验1〕如何使橡皮筋发出声音呢?出示一块木板上钉两个钉子,两个钉子之间绑一根橡皮筋的装置。2〕把橡皮筋拉紧点,拨弹;稍稍放松些,拨弹。比拟:橡皮筋发出的声音有什么变化?如何描绘橡皮筋发出的声音的变化呢?交流反应:皮筋松,振动慢,发出的声音低。皮筋紧,振动快,发出的声音高。振动快慢用音高表示,音高的单位是赫兹〔Hz〕。三、拓展你还知道哪些变化,也可以使物体发出的声音发生变化吗?科学教案篇6教学目的1认读本课词语,体会重点词语的意思。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明白但凡要多动手,多理论,别盲目相信权威。教学重难点理解重点句,明白道理。教学准备老师:生字、词语卡片,杯子,金鱼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做小实验教学过程一、提问导入:1一次,一位科学家向几个小朋友提出了一个非常奇怪的问题,一个叫玛利亚的小朋友发现这个问题是错误的。那科学家为什么要向小朋友提出这个错误的问题?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讨论!学习之前,我们先来和课文中的汉字娃娃打打招呼。2认读生字3读词语二、朗读课文,感悟内容1齐读课文,边读边考虑:科学家向小朋友提出了一个什么问题?2读后交流〔1〕科学家提出了什么问题?引导学生读读第一自然段。〔2〕你觉得这个问题奇怪吗?哪儿奇怪?〔3〕指导读,读出奇怪的语气来。3小朋友是怎么议论的呢?〔1〕根据小朋友的发言,相机理解抢着说〔2〕你还有不同的答案吗?刚刚大家都争着发表了自己的意见,这就是课文里说的哪个词语?议论纷纷。〔3〕分角色朗读第二自然段。4引读第三段(1)玛利亚觉得他们都没有说对,但又说不出什么道理来。因此,她的心里充满了疑问,课文里第三自然段有一个词告诉了我们?赶快去找找吧!理解满腹疑惑(2)妈妈怎么说?5玛利亚动手实验,发现了什么?读第四自然段,勾画有关的句子。6是这样的吗?我们也来做做这个实验。(1)演示实验。理解水漫出来了(2)这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