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小学数学教案汇总六篇_第1页
精选小学数学教案汇总六篇_第2页
精选小学数学教案汇总六篇_第3页
精选小学数学教案汇总六篇_第4页
精选小学数学教案汇总六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页共页精选小学数学教案汇总六篇精选小学数学教案汇总六篇小学数学教案篇1一、教材分析^p本节课是四年级下册第二局部的内容,是建立在学生已认识四边形的知识根底上进展的。本课的内容是对四边形进展分类,通过分类让学生理解梯形的特征,并进一步认识平行四边形。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四边形按两组对边是否平行可分为平行四边形、梯形和其它四边形。教材给出的三组图形是根据两组对边是否平行来进展分类的,教材主要是对A组和B组进展研究。教学分类方法后,教材还适时安排了一些练习,旨在培养学生分析^p比拟、抽象概括的才能,进步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才能,并浸透集合的数学思想,开展空间观念。教学目的:1.通过观察、比拟、分类等活动,理解梯形的特征,进一步认识平行四边形。2.知道长方形、正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3.培养观察、比拟和概括才能。教学重点:1.通过观察、比拟、分类等活动,理解梯形的特征,进一步认识平四行边形。2.知道长方形、正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教学难点:通过观察、比拟、分类等活动,理解梯形的特征,进一步认识平行四边形。二、教法、学法以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方法为主,让学生主动参与知识形成过程,有目的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才能。三、教学过程围绕以上总体思路,我设计了“激趣导课——探究新知——稳固应用——课堂总结”四个环节进展教学。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开展。1、激趣导课出示各种四边形:在四边形这个大家族里,你假设仔细观察,会发现它们各有特点,这节课咱们根据四边形各自的特点给它们分分类。(板书:四边形分类)这样,赋于数学知识一定的情境,使学生对数学产生浓重的兴趣和亲切感,促使学生主动地去探究。2、探究新知(1)观察课前准备好的四边形。“观察-比拟”是现代科学探究中常用方法。让学生观察四边形的边有什么特点,再进展比拟。使学生从详细的实物中建立了丰富的表象。(2)小组合作。在独立考虑的根底上,组织学生进展合作交流。并分类摆放,再说一说你分类的根据是什么,这样,学生充分展示自己正确或错误的分类方法。(3)反思评价。学生到前面黑板上演示分法,并说出每一组四边形的特点,再给每一组四边形起一个名字。师生共同概括分类的方法,同时利用集合图把抽象的数学知识形象化,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突出了本节课的重点,打破了教学难点。最后让学生看课本,体验成功喜悦。3、稳固应用。为了稳固所学知识,开展学生思维,我设计了填一填、剪一剪、拼一拼、试一试四个练习题组,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所收获,表达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开展。人人都获得成功的体验。4、课堂总结(1)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2)我们是通过什么方法来把四边形分类的?通过学生自主总结梳理知识,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特别对学习方法的总结有利于学生可持续开展,是开展性教学目的在课时的表达。总之,本节课的设计也许不够完美,但在利用多媒体课件进展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们会表达出极大地热情,非常投入,获得强烈的感受。这是单纯靠书所达不到的。在这种学习过程中学生获得了更大的自主空间,不仅可以掌握相关的学习内容而且会体验到用多媒体形式表达和组织信息的特点,逐渐掌握通过多媒体形式学习知识的方法,最终形成一种信息素养。小学数学教案篇2教学目的:1、理解比例的意义,认识比例各局部名称,能通过观察、猜测、验证等方法得出分数的根本性质。2、能根据比例的意义和根本性质,正确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3、培养学生猜测与验证、观察与概括的才能。4、让学生经经历探究的过程,体验成功的快乐,收获数学学习的兴趣和信心。教学重点:理解比例的意义和根本性质,能正确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教学难点:自主探究比例的根本性质。教学准备:投影片、练习纸三案设计:学案一、自学质疑[探究任务一]比例的意义1、投影出示几组比,让学生写出各组的比值,二、比例的根本性质教案一、回忆旧知、孕伏新知:1、谈话:同学们,我们已经学过了比的许多知识,说说你已经知道了比的哪些知识?〔生答:比的意义、各局部名称、根本性质等。〕还记得怎样求比值吗?能很快算出下面每组中两个比的比值吗?2、师板书题目:〔1〕4:520:25〔2〕0.6:0.31.8:0.9〔3〕1/4:5/83:7.5〔4〕3:89:27[评析:开门见山,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历入手,方便快捷,循序渐进,为新课做好准备。因为这些题目还要用到,所以不惜费时板书——有效的呈现方式]二、丝丝入扣,深挖比例的意义〔一〕认识意义1、指名口答每组中两个比的比值,在比例下方写上比值。师问:你们有什么发现吗?〔三组比值相等,一组不等〕2、是啊,这种现象早就引起了人们的重视和研究。人们把比值相等的两个比用等号连起来,写成一种新的式子,如:4:5=20:25师:最后一组能用等号连接吗?为什么?数学中规定,像这样的一些式子就叫做比例,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比例〔板书:比例〕[评析:通过口算求比值,不经意间学生就有了发现,有三组式子比值相等,一组不等,如行云流水般引出比例。有效的课堂教学,就需要像这样做好新旧知识的完美衔接。]3、同学们想研究比例的哪些内容呢?〔生答:想研究比例的意义,学比例有什么用?比例有什么特点……〕4、那好,我们就先来研究比例的意义,到底什么是比例呢?观察黑板上这些式子,你能说出什么叫比例吗?〔根据学生的答复,老师抓住关键点板书:两个比比值相等〕同学们说的比例的意义都正确,不过数学中还可以说得更简洁些。板演: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学生议一议,明确:有两个比,且比值相等,就能组成比例;反之,假如是比例,就一定有两个比,且比值相等。5、质疑:有三个比,他们的比值相等,能组成比例吗?[评析:比例的意义其实是一种规定,学生只要搞清它“是什么”,而不需要知道“为什么”。本环节让学生先观察,再用自己的话说说什么是比例,学生都能说出比例意义的关键所在——两个比且比值相等,老师再精简语句,得出概念,注重了对学生语言概括才能的培养。在总结得出概念之后,老师没有嘎然而止,而是继续引导学生议一议,从正反两方面进一步认识比例,加深了学生比照例的内涵的理解。让学生像一个数学家一样真正经历知识探究和形成的全过程,无时无刻不享受成功的快乐!]〔二〕练习1、投影出例如1,根据下表,先分别写出两次买练习本的钱数和本数的比,再判断这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1〕学生独立完成。〔2〕集体交流,明确:根据比例的意义可以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2、完成练习纸第1题。一辆汽车上午4小时行驶了200千米,下午3小时行驶了150千米。(1)分别写出上、下午行驶的路程和时间的比,这两个比能组成比例吗?为什么?(2)分别写出上、下午行驶的路程的比和时间的比,这两个比能组成比例吗?为什么?[评析:这两道练习题既帮助学生稳固了比例的意义,学会根据比例的意义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又让学生进一步体验到比例在生活中的应用。这一环节,一学生对于“为什么”设计到了正反比例的知识,老师也不失时机予以评价,不但使该生兴致勃勃,也引得其他学生投来艳羡的目光,生成地精彩!]3、刚刚我们先写出了比,然后再写出了比例,你觉得比和比例一样吗?有什么区别?〔引导学生归纳出:比例由两个比组成,有四个数;比是一个比,有两个数〕4、认识比例各局部的名称〔1〕板书出示:4:5前项后项〔2〕板书出示:4:5=20:25〔3〕假如把比例写成分数的形式,你能指出它的内、外项吗?课件出示:4/5=20/25[评析:由练习题中先写比、再写比例,自然引出比和比例的的区别,再由比的各局部名称到比例的各局部名称,环环相扣、自然流畅、一气呵成。]5、小结、过渡:刚刚我们已经研究了比例的意义及其各局部名称,也知道了比例在生活中有很多的应用,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研究比例是否也有什么规律或者性质,大家有兴趣吗?三、探究比例的根本性质1、投影出示:你能运用3、5、10、6这四个数,组成几个等式吗?〔等号两边各两个数〕2、独立考虑,并在作业本上写一写。学生组成的等式可能有:10÷5=6÷3或10:5=6:3;3÷5=6÷10或3:5=6:10;3:6=5:10;5×6=3×10……根据学生答复,师相机引导并板书:3×10=5×63:5=6:103:6=5:105:3=10:66:3=10:5……3、引导发现规律〔1〕还有不同的乘法算式吗?〔没有,交换因数的位置还是一样〕乘法算式只能写一个,比例却写了这么多,这些比例一样吗?〔不一样,因为比值各不一样〕〔2〕那么,这些比例式中,有没有什么一样的特点或规律呢?仔细观察,你能发现比例的性质或规律吗?〔3〕学生先独立考虑,再小组交流,探究规律。〔板书: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评析:“运用这四个数,你能组成几个等式”,不同的学生写出的算式各不一样,也会有多少之别,这里充分发挥交流的作用,让每一个学生的考虑都变成有用的教学资。考虑到直接探究比例的根本性质学生会有困难,老师作了适当的引导,通过乘法算式和比例式的横向联络,让学生在变中寻不变,从而探究出性质。]4、验证猜测:师:这是你的猜测,有了猜测还必须验证。〔1〕请看黑板上这几个比例的内项的积与外项的积是不是相等?〔学生进展验证,纷纷表示内项积等于外项积〕〔2〕学生任意写一个比例并验证。师巡视指导。师:有一位同学也写了一个比例,他认为这个比例的内项积与外项积是不相等的,大家看看是什么原因?板书:1/2∶1/8=2∶8众生沉思片刻,纷纷发现等式不成立。生:1/2∶1/8=4,而2∶8=1/4,这两个比不能组成比例。师:看来刚刚发现的规律前要加一个条件——在比例里〔板书〕,这个规律叫做比例的根本性质。[评析:给学生提供大量的事例,要求他们多方面验证,从个别推广到一般,让学生学会科学地、实事求是地研究问题。]5、考虑4/5=20/25是那些数的乘积相等。课件显示:穿插相乘。6、小结:刚刚我们是怎样发现比例的根本性质的?〔写了一些比例式,观察比拟,发现规律,再验证〕[及时总结评价,不但可以帮助学生理清知识脉络,而且可以让他们感受创造的快乐,树立学习的信心。尤其是老师的评价:科学家也是这样研究问题的!更给了学生无上的荣耀!]四、反应提升完成练习纸2、3、4附练习纸:2、下面每组中的两个比能组成比例吗?把组成的比例写下来,并说说判断的理由。14:21和6:91.4:2和5:10让学生明确可以通过比例的意义和根本性质两个途径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3、判断下面哪一个比能与1/5:4组成比例。①5:4②20:1③1:20④5:1/44、在〔〕里填上适宜的数。①1.5:3=〔〕:412:〔〕=〔〕:5[评析:习题的安排旨在比照例的意义和根本性质进展进一步的稳固和应用,第4题中第②题属于开放题,答案不唯一,意在进一步让学生体验和感悟数学的“变”与“不变”的美妙与统一。]五、课后留白同一时间、同一地点,人高1.5米,影长2米;树高3米,影长4米。〔1〕人高和影长的比是〔〕树高和影长的比是〔〕〔2〕人高和树高的比是〔〕人影长和树影长的比是〔〕你有什么发现?为什么同一时间、同一地点两个不同物体高度与其影长的比可以组成比例?请大家课后查找有关资料。[设计意图:数学效劳于生活,在生活中能更好地检验数学学习的成色!“带着问题分开教室”是新课程的理念,没有完美的课堂,缺憾不失为一种美!]六、全课总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最后的时机仍然给学生,学生通过明晰的板书总结的很到位〕小学数学教案篇3教学目的:1、进一步稳固24时记时法的表示方法,及24时记时法简单的时间计算。2、培养学生自己的观察比拟才能,能通过小组合作制作出一张属于自己的周末一天的安排,并通过互相交流,让学生从中受到珍惜时间、合理利用时间的教育。教学重点:体会24时记时法在生活中的应用。教学难点:合理安排作息时间。教学对策:结合详细的生活情境。教学过程设计:一、复习旧知。1、4:00是下午〔〕时16:00是下午〔〕时18:30是下午〔〕时〔〕分2、晚上8时睡觉,第二天6时起床。她睡了〔〕小时。二、理论活动。1、出示小华周末一天的生活安排2、学生分组讨论:从小华的作息时间表中,你理解到哪些信息?3、根据这些信息,你可以提出哪些问题?4、师从中选择出具有代表性的一些问题,如:做家务用了多少时间?做作业用了多少时间?到新华书店购书呢?小组围绕问题进展讨论解决。使学生从中得到更多的启示。○白天14小时,晚上睡觉10小时。午睡1小时10分。○学习2小时,航模制作1小时30分。购书1小时20分。○锻炼、做家务1小时。○娱乐:4小时40分。○每顿饭化费的时间均半小时。5、让学生说说小华这样子安排有些什么好处?或者你认为他在哪些地方安排得很好的?好在哪里?6、指导学生说说安排周末的时候:要合理,科学,充实而有意义。三、那么你会安排你自己的周末吗?假如让你安排你觉得该注意些什么地方?学生自由说说。学生自己动手制作:1、每个学生拿一张纸,自己动手制作自己的周末。2、制作完后再让学生交流一下自己的周末时间安排表,说说好在哪里?也可以让学生在小组里说说。师可以针对学生的各别情况进展评比,鼓励一些安排得特别好的学生。板书设计:周末一天的安排○白天14小时,晚上睡觉10小时。午睡1小时10分。○学习2小时,航模制作1小时30分购书1小时20分。○锻炼、做家务1小时。○娱乐:4小时40分。○每顿饭化费的时间均半小时。课后反思:〔略〕小学数学教案篇4设计说明这局部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简易方程的根底上,复习解方程的过程及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1.关注学生的整体开展。本节课结合复习题,引导学生对方程的知识进展整理和复习,深化了学生对列方程解应用题这类题型的理解,促进了学生原有认知构造的优化。不仅实现了知识的稳固,还培养了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才能。2.注重知识间的内在联络。加强知识间的内在联络,帮助学生构建合理的知识体系,进一步明确用方程解决问题的解题思路,掌握寻找题中等量关系的方法。培养学生用方程解决问题的才能,并能由基此题型拓展开,解决类似的问题,培养学生灵敏运用知识的才能。课前准备老师准备PPT课件教学过程⊙导入,全面回忆1.同学们,我们已经学过了用方程解决问题这局部知识,这节课我们就对这一局部知识进展整理和复习。2.课件出示学习要求。(1)关于用方程解决问题,你学习了哪些内容?(2)你认为哪些内容比拟难,容易出错?(3)你还有什么问题?3.小组进展汇报,全班交流,互相评价。4.回忆用方程解决问题的关键和步骤。(1)说一说,用方程解决问题的关键是什么?(用方程解决问题的关键是找到等量关系式)(2)说一说,用方程解决问题的步骤是什么?①理解题意,找到等量关系式。②找出题中的未知量,设为x,根据等量关系式列出方程。③解方程。④检验。⑤写答语。设计意图:通过谈话质疑,引入复习内容,通过学习纲要,明确学习目的。⊙复习,分项整理1.复习“和倍”“和差”类型题的解法。(1)课件出示相关练习题,组织学生独立解答后,交流解题过程。小明和妈妈一起集邮,妈妈的邮票数是小明的6倍,妈____小明多100张邮票,妈妈和小明各有多少张邮票?学生独立解答后汇报解题步骤。①画线段图理解题意。②找出题中的等量关系式。妈妈的邮票数-小明的邮票数=100小明的邮票数+100=妈妈的邮票数妈妈的邮票数-100=小明的邮票数③列式解答。解:设小明有x张邮票,那么妈妈有6x张邮票。6x-x=1005x=100x=100÷5x=206x=20×6=120答:小明有20张邮票,妈妈有120张邮票。(2)引导学生小结:在列方程的过程中,有两个未知数时,需要确定一个未知数为x,再根据两个未知数之间的关系,用含有x的式子表示另一个未知数,再根据题中的等量关系式列出方程。3.复习“相遇问题”中的方程的解题方法。课件出示复习题:甲、乙两车同时从A、B两地相向而行,甲车每时行驶75千米,乙车每时行驶85千米。A、B两地相距960千米,求甲、乙两车几时后相遇。(1)引导学生找出题中的条件和所求问题。(2)找出题中的等量关系式。①甲车行驶的路程+乙车行驶的路程=A、B两地的总路程②(甲车和乙车的速度和×相遇时间)=A、B两地的总路程③A、B两地的总路程÷甲、乙两车的速度和=相遇时间小学数学教案篇5教学目的: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初步认识几分之一,会读、会写几分之一,能比拟分子是1的分数的大小;培养学生观察、比拟的才能及操作、表达才能和合作交流的意识;2.过程与方法:让学生经历建立分数概念的过程,体验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的方法;让学生主动去寻求分数,能自己往下写分数;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在体验中获得成功感。教学重、难点:认识几分之一的分数;初步建立几分之一分数的概念。教学用具:各类卡片图,各类折纸。教学流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知:T:小朋友们,我们都知道在奥运赛场上有公平、公正的裁判员,在法庭上有公平、公正的大法官,在学校里老师又用公平、公正的方法来教育我们,你也想做一个公平、公正的裁判员、小法官和小老师吗?〔想!〕那老师就来考考你们。出示:小华、小丽两个小朋友。a:出示6个大苹果,怎样公平、公正来分一分。〔要求学生说出平均分成两份,学生上去分好。〕b:出示四罐牛奶,怎样公平、公正来分一分。〔平均分成两份,学生分。〕c:出示两个汉堡,又该怎样来分?〔齐分,学生上去分。〕〔小结:我们都把它们进展了平均分板书。〕d:出示一个大饼,你能公平公正地来分一分吗?你能用我们已经学过的数来表示吗?揭题:我们要用一个新的数来表示,它叫做分数〔板书〕〔二〕探究新知,不断探究:1.认识。T:刚刚我们把一个大饼通过平均分分成了两份,其中的一份我们就可以用一个分数来表示,这个分数就是。那怎么来书写呢?跟着老师一起写〔学生举起手指一起写〕,先写──表示平均分,再写2表示把大饼平均分成了2份,再写1表示其中的一份,读作二分之一〔齐读两遍,并举起手跟老师一起边演示边说:把大饼平均分成两份,每份是它的二分之一。〕老师拿起分好的大饼:左边这一份是整个大饼的,那右边这一份呢?〔齐说:〕同桌活动:从信封中拿出各种折纸,你能折一折这些图形的吗?〔请学生交流,注意语言的表达。〕T:老师也忍不住想来折一折了〔拿起一个正方形的折纸,随意一折,将它剪下,举起一块说是。〕〔学生反对,强调没有平均分不能用分数来表示。〕T: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有没有碰到过的例子?〔学生交流。〕2.自己再想一个分数,把这个分数折出来,画出来。请学生同桌合作,利用折纸,折出自己想出的一个分数,用画阴影局部的`方法表示好,并请画得最快的几个小朋友将自己的成果展示在黑板上,写上你所表示的分数。〔老师选取局部,一起评价,并说说这个分数所表示的意思,注意学生语言的表达〕〔三〕应用迁移,稳固进步:1.一口气来说一说:2.用手势来判一判:3.根据分数在图中涂阴影,仔细观察,比拟一下这些分数的大小:4.它是一个长方形,把它这样对半平分,再平分在每一块上涂上颜色,你知道每种颜色是整体的几分之一吗?〔四〕总结反思,拓展升华:1.今天,你收获了多少,能一起来分享吗?2.课外,请你再去折一折,你还能折出多少分数来?3.你还想知道些什么?小学数学教案篇6教学目的:1、通过由面旋转成体的过程,认识圆柱和圆锥,理解圆柱和圆锥的根本特征,知道圆柱和圆锥各局部的名称。2、通过观察、动手操作等,初步体会“点、线、面、体”之间的关系,开展空间观念。3、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p才能、抽象概括才能和类比才能,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4、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亲密联络,激发学生热爱数学的情感。学具准备:长方形、直角三角形、直角梯形、半圆小旗教学过程:一、沟通点、线、面、体之间关系1、多媒体出示:带着问题欣赏奥运会场景,问题:20xx、8、8奥林匹克运动会在北京召开,当天晚上8:08的开幕式,看了吗?让我们来回忆一下开幕式好吗?这些图中有我们以前学过的图形吗?生活中存在着很多这样的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这些点线面体它们之间有着什么联络?这是我们这节课要研究的第一个任务。〔设计意图:从学生熟悉的奥运会开幕式的镜头入手,很自然的把点线面体这些知识与生活联络起来,使学生深入体会数学来自生活,就存在于身边。〕2、点动成线我们看看燃放烟花的图片,烟花是怎么形成的?〔我们可以看到烟花是很多点运动形成,成了一条条的线〕。看过流星吗?流星划过星空会形成什么?〔演示多媒体〕同学们还可以自己举个象这样的例子吗?〔风扇转动,风扇上的一点快速转动成一条曲线;车轮上的蝴蝶结经过转动后成一条曲线;射击时子弹的运动轨迹〕刚刚同学们举的例子都说明了什么?〔点快速运动可以形成了一条曲线或者直线〕。3、线动成面〔演示多媒体〕奥运会期间,中国迎来了很多运发动和工作人员,这么多人他们只能分住在不同的酒店、宾馆。而各个比赛地点离住所较远,他们要从住所到各个比赛地点,需要用到什么交通工具?〔汽车〕汽车前面的挡风玻璃上的雨刷,雨刷可以看成一条什么?〔线段〕如今让我们来观察雨刷擦玻璃的过程,说说你看到了什么?〔雨刷擦过的面是个扇形,雨刷经过旋转会形成一个平面〕,偏平的油漆刷子,刷子涂过的面是一个什么图形?〔长方形〕可以自己在举个例子吗?〔线编织而成布;卷轴展开时〕刚刚举的例子都说明了什么?经论:线经过运动会得到一个平面。4、面动成体〔演示多媒体〕比赛完了,运发动们回到酒店,他们开门了,你们看酒店的旋转门,观察这个旋转门,你们想象得出这个门经过旋转后成了一个什么图形吗?拿出制作的小旗,有长方形、直角三角形、直角梯形、半圆小旗,这些都是平面图形,先来看长方形,猜猜它转动后成什么图形,〔圆柱〕想不想自己尝试一下?向一个方向旋转,转动小旗。你发现了什么?绕哪里旋转?〔长方形以它的一条边为轴旋转形成圆柱〕。想象一下,下面的两个图形,绕轴旋转,会形成什么样的立体图形?刚刚我们把长方形、直角三角形、半圆小旗,经过旋转分别成了什么立体图形?〔圆锥、圆柱、球体,这些都是我们平时常见的一些立体图形〕这些立体图形是如何得到的?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吗?5、总结能用自己话总结一下点线面体之间的联络吗?〔板书:点———线———面———体〕〔点运动形成线,线运动形成面,面运动形成体。〕圆柱形的压路机经过旋转可以得到一个长方形的面,长方形的面经过折可以得到一条线段,那如何做可以得到一个点呢?点是构成线的根本要素,线是构成面的根本要素,面是构成体的根本要素,这里点是最根本的要素。〔设计意图:利用多媒体把静态的知识转化成动态的知识,使学生在动态中充分感悟点运动形成线,线运动形成面,面运动形成体,很好的开展了学生的空间观念〕二、认识圆柱和圆锥的特征,建立模型颗件展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圆锥、球体,在这些立体图形中,长方体、正方体我们已经研究过它们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