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道德与法治-生活中有是非善恶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1页
初中道德与法治-生活中有是非善恶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2页
初中道德与法治-生活中有是非善恶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3页
初中道德与法治-生活中有是非善恶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4页
初中道德与法治-生活中有是非善恶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标分析《生活中有是非善恶》是鲁教版七年级思想品德下册第8单元17课的第一框。初中阶段是形成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时期,如何分辨生活中的是非善恶,是非善恶对个人和社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这些都是极为重要的人生课题。初一学生正处于一个半幼稚、半成熟的时期,他们对这些问题也有朦胧的思考,但是我们生活的世界毕竟是一个复杂的世界,有些事情是不容易分辨的,这就需要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与帮助。教材分析《生活中有是非善恶》是鲁教版教材鲁教版七年级思想品德下册第8单元17课的第一框,它涵盖了两个方面的内容:生活中的是非善恶和是非善恶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本课的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易于学生的理解,而且本课的学习也为下一节课《面对生活中的是非善恶》做好了铺垫。学情分析初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由于自身的生理和心理不够成熟,存在着是非善恶标准不够明确,辨别是非能力差的问题,从现实生活来看很多中学生在盲目从众心理的影响下,容易受到不良诱惑,在是非善恶面前作出一些错误的选择。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经知道了生活中有是非善恶,这为本节课的学习起到了铺垫作用,本节课的学习就是引导学生学会在是非善恶面前做出正确的选择,这对他们走好人生道路具有重要意义。《生活中有是非善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

树立正确的是非观,在社会生活中积极追求真、善、美,

自觉抵制假、恶、丑,做一个正直的人。

2.【能力】增强是非善恶观,提高分析辨别能力。

3.【知识】知道生活中有是非善恶,懂得是非善恶对社会的不同影响。

【教学重点难点】是非善恶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

生活中的是非善恶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既是教学重点,也是教学难点,因为只有让学生了解了生活中的是非善恶对个人和社会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才能用是非善恶来约束自己的行为。

【教材分析】

“生活中有是非善恶”是第十七课《看社会辨是非》的第一节。由“生活中的是非善恶”和“是非善恶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两个层次构成。这两个层次主要是通过大量的事例,使学生从中认识到在我们这个社会中充满了真、善、美,但也存在着假、恶、丑,能够比较客观、全面地认识社会生活。在此基础上,通过对比的方式使学生理解真、善、美和假、恶、丑对社会和个人造成的影响,从而树立正确的是非观,追求真、善、美,抨击假、恶、丑,也为第二个项目的学习打下思想基础。

【教学方法】1、以情境活动引领教学。2、充分借助事例的作用,引导学生阅读、感悟。

3、采用对比的方式进行教学。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导入语:

正象歌中所唱的那样,雾里看花让人难辨真与假。在这纷繁复杂的社会生活中是与非、善与恶、美与丑往往交织在一起。当我们面临生活中的是非善恶,我们该怎样判断、辨别呢?面对复杂的社会生活,我们又应该做出怎样正确的选择呢?当我们学完了本单元后,将会对这些问题做出正确的回答。(板书:生活中有是非善恶)

二、学习新课:

情境活动一:感知生活中的是非善恶(见教材P80页)(大屏幕展示)

1、请你来分辨:分析现实生活中的四个真实事例,分辨出哪些属于真、善、美?哪些属于假、恶、丑?(可让学生在分析的基础上进行分类)

①上述行为,属于真、善、美的是:镜头一、镜头四(分别体现了助人为乐和拾金不昧的美德)

②属于假、恶、丑的是:镜头二、镜头三(纵火少年和出卖亲生女儿的青年夫妇的行为则构成了犯罪)

教师概括:生活中充满了真、善、美,但也有假、恶、丑。

2、认识真、善、美之间的关系

引导学生阅读相关链接:(学生阅读相关链接材料后教师讲述)

生活中的真、善、美并不是孤立地存在的,相互之间是有联系的。

“美”与“真”和“善”是联系在一起的,美以真为前提,以善为基础。只有与真和善连在一起的事物才是美的。

3、观察周围的社会生活和校园生活,列举:(教材P81页材料:采用对比的方式罗列了社会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体现真、善、美的现象:护送过马路的老人、孩子;义务献血;拾金不昧;捐助贫困地区;参加义务劳动、公益活动、助残扶贫等,奉公守法、主动缴纳税款、爱护公共财物等。

体现假、恶、丑的现象:仗势欺人、以大欺小;肆意践踏草坪,故意损毁公共设施、污损洁净的墙壁、在文物古迹上刻字、留言;非法侵占他人财物、偷逃税款;假公济私、收受贿赂;损公肥私等。

(在学生列举、分析的基础上,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生活中充满了真、善、美,但也有假、恶、丑。只要我们留意,就会发现生活中的是非善恶。)

情境活动二:感悟真善美(多媒体展示情境《小明的一天》)

某中学一位七年级学生小明,乘公共汽车上学主动给老奶奶让座,后来发现老奶奶把包忘在了汽车上,于是他把包交给班主任找寻失主。数学测验时同桌张强要看他的答案他没有答应。课间操同学们为贫困生捐款。

吃过午饭,小明来到学校,班主任王老师告诉他:“小明!那位老奶奶已经找到了,你看她还专门写信表扬你呢!咱们学校将组织同学们开展向你学习的活动!”

小明也高兴的说:“老师这是我应该做的!”班里很多同学围过来。

同学甲:“小明,你拾金不昧的事我们已经知道了,我们一定要好好向你学习!”

同学乙:“小明,你真傻!你为什么要把白白捡到的钱还回去?真是不要白不要!”

同学丙:“小明,听张强说考数学时,你没告诉他答案,你做得很对!我们每个同学都应该这样做,考试的时候坚决不能作弊!

同学丁:“小明,听说,你把自己的笔记本和铅笔盒送给王利了,我也应该把自己不用的一些东西送给他,反正留着也是浪费!”

小明听了同学们的话不好意思的说:“这都是我应该做的!”

问题:剧中展示了同学们对小明真善美行为的评价,那么,你对小明的这些行为是怎么认识的,为什么?

学生交流并回答,分析真善美带来的影响。(指导学生分别从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的角度谈真善美带来的影响)

总结并过渡:同学们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在生活中真善美的行为具有较强的感染力,对于个人来说能够净化人们的心灵,激起人们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加强品德修养,

自觉抵制不良诱惑;对于社会来说有利于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但是我们也不能忽视假恶丑给我们带来的影响。

情境活动三:曝光假、恶、丑(大屏幕展示《小华的经历》)

寒假期间,小华拿着“压岁钱”,到附近的电子游戏厅玩。只玩了几天就把钱输光了,可是他已经玩上瘾了。这时,一个经常来玩的叫张阳的人对他说:“没钱不要紧,我们来赌一赌赛车,你赢了就给你50元钱,好吗?”小华很想玩,又不敢问爸妈要钱。就咬牙答应了,第一场就真的赢了50元钱,他高兴极了。没想到这是陷阱,后来,简直是兵败如山倒,小华欠了张强近千元,张阳就教小华去偷自行车卖,卖了再还债。一天,当小华又去偷自行车时被警察捉住,送进派出所。

思考:小华这样做给自己,他人,社会带来了哪些危害?

请同学们以此为例进行造句

生活中

的行为属于假丑恶的行为,它将会

(让学生列举生活中假恶丑的现象分别给个人、他人、社会带来的消极影响。)

教师讲述:

社会生活中的假、恶、丑现象对社会公共生活和社会发展都会带来消极影响。这些现象危害社会秩序、败坏社会风气;对社会生活中的每个人也都会产生不利影响,会使一些人价值观发生扭曲、铤而走险,违法犯罪。这些消极现象的存在更是给正在成长的未成年人带来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它腐蚀未成年人的心灵,致使少数未成年人精神空虚,行为失范,有的甚至走上了违法犯罪的歧途。

三、我的收获

通过学习,我知道了

,今后我会

总结:同学们,生活中有真善美,也有假丑恶。真善美的行为会给我们个人和社会带来积极的影响,而假恶丑的行为则会给我们个人和社会带来消极的影响。但请同学们相信,真善美是社会的主流,我们要拥有一双慧眼鉴别是非善恶,追求真善美;远离、摒弃假丑恶,以胡锦涛总书记倡导的八荣八耻为准则,不断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和法律意识,过积极健康的生活。为创建和谐社会作出自己的贡献。

在日常生活中,,你打算怎样践行八荣八耻呢?

.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

.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

.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

.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

.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

.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

.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

.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

希望同学们牢记八荣八耻,说到做到,在现实生活中严格遵守,创造有价值的人生,为创建和谐社会作出自己的贡献。评测练习1、2008年5月份,四川省汶川县发生里强烈地震。我校团委组织大家捐款,大家积极行动了起来。这种现象是(A)A、真善美现象B、假丑恶现象C、爱国主义行为D、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2、同班的几个同学好欺负小明,七年级的小刚找到小明,对他说:“你每月交给我50元的保护费,你再遇到麻烦时,我帮你摆平。”小明对小刚早有耳闻,知道他的“名气”,小名应该(C)A、答应小刚,看以后谁还敢欺负我。B、小刚是校霸,要敬而远之,只要不欺负我就行。C、小刚的行为是违法的,要告诉老师让老师想办法帮助他。D、找几个好朋友教训教训小刚,看他还敢不敢打我的主意。效果分析是非善恶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为本节课重难点,为实现此处突破,我第一步为学生提供大量真善美假丑恶的现象,让学生通过初步感知先学会辨别,后自己列举区分这些现象,从而产生一定情感体验;第二步我又通过多媒体课件图片创设大量情境活动,让学生“亲身实践”参与收获并感悟;第三步让学生自主交流思考,讨论探究,深刻体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