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郑和下西洋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1页
初中历史-郑和下西洋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2页
初中历史-郑和下西洋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3页
初中历史-郑和下西洋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4页
初中历史-郑和下西洋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标分析1、知识与能力了解郑和下西洋的史实,让学生知道这是世界航海史上的伟大壮举,引导学生分析郑和下西洋的历史条件和产生的历史影响,培养学生全面的、历史的、辩证的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2、过程与方法在学习郑和下西洋的路线过程中培养识读历史地图的能力和历史想像能力。在观看视频、欣赏图片、分析材料中掌握知识。3、情感态度价值观促进学生加强和亚非拉发展中国家的友好关系的意识。进一步引导学生结合唐宋以来的开放传统和现今的对外开放的成就,增强开放交流的意识。教材分析郑和下西洋在世界航海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在七年级历史(古代史)下册也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这一课上承明朝帝国的繁盛下启近代前夜的危机,而且这一课 也与西方哥伦布航行形成鲜明对比,更加突出郑和下西洋在世界航海史上的重要地位。学情分析七年级学生已经接触过半年的历史,对历史的学习逐渐由陌生变为熟悉,由不感兴趣变得不讨厌学习历史。本节课教师的主要任务是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提高历史学习的课堂效率。郑和下西洋这节课的教学,教师要充分利用地图,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用讲故事、设计表格等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鉴于他们思想活跃,兴趣广泛,善于思考,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力争从教学内容、教学形式、教学评价中体现出趣味性和切近生活的原则。通过教学活动,让学生自主探究、分组讨论,引导他们由浅入深、步步推进,从广度、高度和深度上开拓学生的思维,也有助于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教学设计导入:(幻灯片)展示三幅图片,问学生三幅图片中的人物是谁?他们有什么事迹?三个人物有什么共同点?不管是张骞、鉴真还是玄奘他们都为中外交往做出了突出贡献,那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下明清时期的对外交往,看看有没有类似的人物出现以及对外交往的政策是怎样的。新授:郑和下西洋1、郑和下西洋之目的看下面几则材料,说说郑和下西洋的目的?“今大明王朝,社稷安定,国力雄厚,为宣扬大明国威,朕锐意通四夷,今求才负经纬、谦恭谨密之贤臣远下西洋,宣德化而柔远人,钦此!”(幻灯片)郑和下西洋的珍宝生:宣扬国威和到西洋取宝(幻灯片)介绍郑和郑和,本姓马,小名三宝,云南人,回族。12岁入王府为宦者,明成祖即位后,赐他姓郑,升为内宫监太监,世称三宝太监。(幻灯片)郑和航海路线图,指出西洋的位置,航海的起止点图表:郑和下西洋往返时间及所经国家和地区简表,说出郑和下西洋的起止时间和所到国家活动:想一想郑和下西洋过程中会遇到什么困难?生:暴风雨、海盗、缺粮缺水等2、郑和下西洋的条件师:为了解决这些困难,需要哪些条件呢?生:(1)明朝国家统一政治稳定,有雄厚的经济基础;(2)拥有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船只和航海技术;(3)船上配有航海图和罗盘针;(4)郑和个人才能和不畏艰难、冒险的精神…师:同学们的回答很全面,那我们怎样来评价郑和下西洋呢?3、郑和下西洋的影响材料1:结合课本和中外航海对比表回答生:积极1.郑和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上空前的壮举材料2:明成祖在位时,郑和每次下西洋,随船队来中国的各国贡使、国王等都大量增加。1423年郑和第六次下西洋回航的时候,船上载有16国1200多名使臣及其家属。到永乐晚期,来朝贡的国家超过60多个。生:积极2.郑和下西洋,加强了中国与亚非各国的友好往来和经济交流材料3:郑和下西洋过程中和下西洋后,中国商贩携带丝绸、瓷器等商品前往南洋(即今东南亚)进行交易,其中有一部分人定居下来,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文化知识。生:积极3.郑和下西洋,推动华侨移居南洋,促进了南洋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材料4:永乐帝即位后,调浙江、湖广等五省优秀造船工匠四百余户来南京造巨船。造巨船,并不是为了载重量,而是为了给人“巍如山丘,浮动波上”的观感,以“耀兵异域,以示中国富强”。为了保证造船质量的精良,明成祖不惜“支动天下一十三省的钱粮”。生:消极4.郑和下西洋的目的主要是宣扬国威,不计经济效益,用来输出的物品也大多由官府督造或低价强征硬派,造成大量手工业工匠逃亡。随着明朝国力衰退,远洋航海的壮举也最终被当成“弊政”而遭废止。评测练习1、郑和下西洋的目的主要是()A.探寻新航路B.寻找建文帝的下落

C.宣扬国威和到西洋“取宝”D.到海外进行殖民掠夺2、假如你跟随郑和的船队下西洋,下面哪些地方是船队没有到过的地方()A.印度洋沿岸B.红海沿岸C.非洲东海岸D.地中海沿岸3、郑和下西洋所带来的积极影响有①加强了中国与亚非各国的友好往来和经济交流②壮大了明朝的经济实力③推进了南洋地区社会经济发展④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萌芽()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③④4、在今天,印度尼西亚有个港口城市叫“三宝垄”,马来西亚有座“三宝山”,你知道这些名称与下列哪个历史事件有关?()A.郑成功收复台湾B.郑和下西洋C.戚继光抗击倭寇D.雅克萨之战5、名歌星孙燕姿是来自南洋的华人,回顾历史,中国人大量移民南洋与下列何事关系最为密切()A.唐代始设市舶司B.宋代航海发达C.元代国际贸易兴盛D.明代郑和下西洋6、为你我用大明的积蓄,漂洋过海来看你。(打一历史人物)7、感动中国人物之郑和写一篇颁奖词(简介+贡献)效果分析本节课的讲评达到了预期的学习效果,同学们互动较强,课堂学习氛围较浓厚,同学们的学习积极性较高,不仅掌握本节课的历史知识,而且锻炼的广大同学们的历史基本能力。课后反思本节课主要学习明朝时期的对外交往,其中重点讲授了郑和下西洋。在讲解过程中必须重难点突出,简单的问题,比如郑和下西洋的时间、起止点、条件学生可以自学,可以略讲。重难点比如郑和下西洋的影响、评价,需要学生合作探究。在探究过程中,需要老师提供必要的材料及必要的指导。为了让学生能够更深切的体会郑和下西洋的地位,我将中外航海家的航行进行对比,为了让学生了解郑和下西洋的影响,选取了恰当的材料。本节课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