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相差多少》教学反思_第1页
2022年《相差多少》教学反思_第2页
2022年《相差多少》教学反思_第3页
2022年《相差多少》教学反思_第4页
2022年《相差多少》教学反思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年《相差多少》教学反思

《相差多少》教学反思1

“相差多少”是新教材二年级数学其次学期第一单元的教学

内容。通过比较形象的算线来进行加减法的计算。学生只要画一

根线,将数的位置粗略地标出,是学生自己能完成的草图,能帮

助学生思索,算线清晰、直观,是学生学习数学的“拐杖”,下

面我结合教材,联系实际教学,谈谈体会和收获。

算线是培育学生自主学习的工具,在教学中让学生借助算线

自己探究加、减法:如64+19=和64—19=XX,学生在探究中会出

现下列几种状况。学生自己画算线,对数感的促进、模型的建立

均有好处。有了算线的帮助,学生可以用“补充”和“减去”来

求得两数的差。如用不同的方法直观地算出丽丽与冬冬相差多少

厘米。

(1)补充法:丽丽还必需长高多少厘米才能和冬冬一样高。

(2)减去法:丽丽必需站在多高的凳子上才能和冬冬一样高。

学生从冬冬和丽丽的实例中探究“相差”、“少了多少”、“多

了多少”的关系。这些是学生自己在学习中得出的,这个获得学

问的过程才是最有价值的,算线使学生的思维越来越活跃,对其

自主学习起了主动推动的作用。

学生将原有学问与实力迁移到新的学问与实力中,而算线就

第1页共8页

是学生实现迁移的桥梁和纽带。如477+5=?从77+5=82迁移

477+5=482,算线清晰地显示了迁移的过程,学生自然而然得

出结果,悟出方法。整个过程在老师引导下,学生自己通过画算

线完

成。减法完全由学生独立完成。如903—7=?学生自然而然

的想到先减到整百数“900”,903—3=900在减去余下的4,

900—4=896。有了算线的帮助,对于那些学习实力较弱的学生也

能完成这类计算,使解题过程变得更简洁、更便利,为我们打开

了一个崭新的教学空间。

总之,算线在低年级数学教学中起着重要作用,因为算线让

学生对数学有了更深厚的爱好,学生喜爱算线,擅长运用算线帮

助自己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同时,学生发觉自己所学的算线还能

解答一些课本上未出现的学问,能增加学生学习的自信念,在以

后的学习中会主动挑战自我,这才是教学改革的真谛!

《相差多少》教学反思2

周二一年级数学组上了一节研修课《求两个数相差多少的实

际应用》,上周三上午其次节课,组内老师都没课,大家对这节课

进行了评议,研讨。

评议之前,各位老师定的基调仍旧是:多提不足之处,但对

于值得大家学习的地方也要提示大家关注。评课时众人各抒己见,

畅所欲言,气氛特别融洽热情,大家主动性很高,总结一下大家

第2页共8页

的发言,主要有三大点:

一、本节课的亮点是:老师课前进行了充分的打算,教学设

计新奇,独特,富有儿童情趣。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导入设计好。这节课的重点和难点是让孩子理解求两个数

相差多少的实际问题应当用减法计算,而且要让孩子知道是用大

数减小数。针对本节课的重难点,授课老师从比铅笔的长短,比

彩带长短,这些贴近学生生活的事例入手,复习了比一比的学问,

自然过渡到新课,尤其是通过剪彩带的直观演示,帮助学生顺当

地理解了“相差数”的含义,为后面教学中进一步突出重点,突

破难点做了很好的铺垫。

2、板书设计好。一是依据课堂教学内容的推动,分步板书课

题:相差多少——两个数相差多少——求两个数相差多少的实际

应用,由浅入深,层层递进,强调了不同阶段的教学重点;二是

整个板书工整美观,层次清晰,重点突出。

3、练习设计好。对于低年级孩子来说,留意力简单分散,新

授结束后,学生的留意力起先分散时,授课老师设计了“在教室

找一组数据比大小”的嬉戏活动,这种活动性练习,贴近学生的

生活,具有直观性,趣味性,刚好吊起了学生的胃口。通过练习,

引导学生运用所学学问解决实际问题,巩固了本节课的基本学问,

让学生了解到生活中到处有数学,使学生体会到数学的应用性;

同时又具有拓展性、开放性,培育了学生的创建性思维,也为学

第3页共8页

生学习编应用题打下了基础。

4、教学过程思路清楚,课堂结构严谨,教学密度合理,时间

支配恰当。

二、须要改进的地方,有以下几点:

1、课堂运用的语言要简洁有条理,过渡要自然,语气要抑扬

顿挫,有活力、有激情,富有感染力。这些都须要在平常教学中

长期自我训练,提高课堂教学语言的魅力。

2、教态要亲切,有精神,讲解时双手不宜放在背后或插进口

袋,应双手握于胸前比较好。

3、教学应用题中,对于已知条件和问题要进一步突出,引导

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有序的`思索,已知条件是什么,问题是什

么,怎么样应用已知条件解决问题。

三、值得探讨的问题有:

1、新授内容教学时作一些拓展和延长。补充变式问题:蓝花

再贴几朵就和红花一样多?红花去掉几朵就和蓝花一样多?红花

和蓝花相差几朵?(老师可以先提一个类似问题示范,学生接着提

问题,我在后一堂课的教学中发觉,学生很简单提出相关问题,

有个学生还提出了这样的问题:蓝花再贴几朵就比红花多一朵?)。

在一一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视察发觉:解决问题的

算式都一样,只有答不一样。进一步引导学生思索,为什么会这

样?从而总结出这几个问题的共同特征:都是求两个数相差多少

第4页共8页

的实际应用,只是问法不同,所以解决方法都一样,用减法计算,

大数减小数,答语不同,怎么问就怎么答。通过这样的教学,使

学生对于求两个数相差多少的实际问题有个系统的了解,初步培

育学生的概况实力。

2、对于新教材的教学,备课不仅要看大纲,看教材中的例题

教学,而且要备练习,这特别重要。例如本课的例题及课后习题

中都没有上面所说的变式问题,但在教材后面的复习中出现了。

假如不在新授课上让学生驾驭这些学问点,等到教学复习时,再

讲解习题,往往事倍功半。

3、在本节课复习导入时,有一道练习题,比较三角形(7个)

和正方形(3个)的多少,讲解过程中,授课老师提到三角形比

正方形少是指三角形和正方形比较,以正方形的个数作为比较的

标准,接着老师反问学生:“正方形比三角形少,是以什么作为

标准量的。”课堂上现场大多数学生都能答出“三角形”。少数

老师认为对于一年级学生提到“标准量”这个概念太深了,提出

来探讨。我个人认为,这是可以的。首先,从学生的反应看,学

生可以接受这样一个概念,并对这个概念的含义有模糊的理解;

其次,老师提到这个概念,只是渗透一下标准量的含义,并不要

求学生理解驾驭,要求不高;第三,在比较中,都有个标准量,

渗透这个概念的含义,有利于学生更透彻地理解驾驭本课学问点,

也为以后的进一步学习打下基础。

第5页共8页

总体评价:教学效果良好,这是一节胜利的研修课。

《相差多少》教学反思3

《求两数相差多少的实际问题》是苏教版数学课本其次册的

内容,学生在学习求两数相差多少的实际问题这一内容前,已娴

熟驾驭了简洁的减法计算,理解了减法的意义。初步具有了用一

一对应的形式排列,直观地比出两种物体的个数谁多、谁少,多

几个、少几个的阅历。这里着重利用学问的迁移,通过引导学生

动手操作逐步抽象出求两数相差多少的计算方法,及能用学到的

本事解决实际问题。从而培育学生的动手实力,提出问题、解决

问题的实力;发展学生的思维。本课在设计上力求做到:1.让学

生经验问题的提出和解决过程,体验胜利的喜悦。2.让学生自主

探究、合作沟通,从而解决问题。3.联系实际生活,让学生体会

数学与生活的亲密联系。

1.导入复习铺垫:比多少。苹果和梨比,苹果可以分成和梨

同样多的和比梨多的两部分。让学生知道苹果比梨多4个,也就

是梨比苹果少4个。为学习新知作了很好的铺垫。

2.在新知的探究环节(引导探究、解决问题)中,学生通过

操作,把红花片和蓝花片一一对应排列,比较出红、蓝花片的多

少,并指出红花片比蓝花片多的部分、同样多的部分后,提问:

“假如花片的个数有八、九十个,我们也用排一排的方法比较多

少便利吗?那怎么办?”学生立刻想到了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

第6页共8页

多少可以通过计算来解决。老师通过演示,学生明白了只要去掉

同样多的个数就是多出来的个数。学生也很简单地自己写出了算

式。较好好地实现了学生自己探究发觉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

少)多少用减法计算的教学目的。

3.强调相同的说法。

在学习完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多少用减法计算后,我提问:

“红花片比蓝花片多多少个?”这个问题还可以怎样问?”立刻

有学生举手回答:“蓝花片比红花片少多少个?”我刚好确定,

并指出:这两个问题是一个意思,用同一个式子解答。又问:“还

可以怎样问?”然后出示:“红花片和蓝花片相差多少

片?”“蓝花片再添上几片就和红花片一样多?”

教材不要求学生说“13-8=5(个)”的意思,我也没有要求

学生进一步去理解,课后想想当时学生说出算式的意思已是水到

渠成,这也说明我的教学机灵不够强,假如能让多个学生说出算

式的意思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