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陋室铭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1页
初中语文-陋室铭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2页
初中语文-陋室铭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3页
初中语文-陋室铭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4页
初中语文-陋室铭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陋室铭》教学设计版本: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授课教师:徐宗国所在学校:泰安第十五中学学习目标:1、了解并记住“铭”这种文体的定义;2、准确流畅地朗诵课文;3、体会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4、理解作者的节操与情怀。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环节:导入课题——走近作者——走进文本:一读准,二读通,三读诵,四读写(赏),五背诵了解背景,导入课题唐代诗人辈出,中唐时期有一位诗人名叫刘禹锡。他因在任监察御史期间,曾经参加了王叔文的“永贞革新”,反对宦官和藩镇割据势力。革新失败后,被贬至安徽和州县当一名小小的通判。按规定,通判应在县衙里住三间三厢的房子。可和州知县看人下菜碟,见刘禹锡是从上面贬下来的软柿子,就故意刁难。先安排他在城南面江而居,刘禹锡不但无怨言,反而很高兴,还随意写下两句话,贴在门上:“面对大江观白帆,身在和州思争辩。”和州知县知道后很生气,吩咐衙里差役把刘禹锡的住处从县城南门迁到县城北门,面积由原来的三间减少到一间半。新居位于德胜河边,附近垂柳依依,环境也还可心,刘禹锡仍不计较,并见景生情,又在门上写了两句话:“垂柳青青江水边,人在历阳心在京。”那位知县见其仍然悠闲自乐,满不在乎,又再次派人把他调到县城中部,而且只给一间只能容下一床、一桌、一椅的小屋。半年时间,知县强迫刘禹锡搬了三次家,面积一次比一次小,最后仅是斗室。想想这位势利眼的狗官,实在欺人太甚,遂愤然提笔写下这篇超凡脱俗、情趣高雅的《陋室铭》,并请人刻上石碑,立在门前。了解文体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叫“铭”,后来就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都是用韵的。走近作者刘禹锡,字梦得,唐代诗人、哲学家,洛阳人,被白居易誉为“诗豪”。我们在小学时曾学过他的一首七言绝句:《望洞庭》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走进文本一读准:读准音、读准节奏1、自由读:面对这样一篇传世奇文,美文,怎能不让人先读为快。请自由朗读课文两遍,不认识的字圈画出来,请教一下同学。估计:馨案牍2、个人读:谁能给大家展示一下自己的朗读。3、听录音:通过刚才的朗读,我们初步领略到了文章的魅力,但与读好这篇文章还有不小的差距,接下来就让我们闭上眼睛认真聆听人教版专家的朗读,仔细听,认真学。4、学习读。为了帮助同学们尽快掌握文章的朗读节奏,老师画出了全文的朗读节奏,请同学们看着屏幕来自由读两遍。5、集体读。(二)二读通:通文意,析主旨学习文言文,读准之后,就是能够准确翻译,以便深入理解文章的要义。请你对照注释做一下翻译,圈画出不理解的地方或者请教你的同学。开始!【通过赞美陋室,表达了作者不慕荣利,保持高尚节操的愿望以及不求闻达,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圈画重点或不明白的字词。你能准确选择吗?下面句中加点的字解释有误的一组()A.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则:就B.斯是陋室,惟吾德馨。惟:由于。C.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入:映入。D.无案牍之劳形。案牍:指官府的公文。展示译文,对照译文再记忆。山不一定要高,有了仙人就著名了。水不一定要深,有了龙就灵异了。这虽是简陋的房子,只是我的品德美好(就不感到简陋了)。青苔碧绿,长到台阶上,草色青葱,映入帘子中。与我谈笑的是博学的人,往来的没有不懂学问的人。可以弹奏朴素的古琴,阅读珍贵的佛经。没有嘈杂的音乐扰乱两耳,没有官府公文劳累身心。它好比南阳诸葛亮的茅庐,西蜀扬子云的玄亭。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小试牛刀:通过刚才的翻译疏通相信你对文章有了进一步的理解,让我们进入下一个环节:小试牛刀。请根据提示迅速找出下面的句子:1、描写陋室环境的句子是:描写陋室交往人员的句子是:描写陋室主任生活情趣的句子是:子欲居九夷,或曰:“陋,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论语·子罕》“有德者居之,则陋室不陋”道出了本文的主旨,而文中也有类似的一句话表达了同样的意思,你知道吗?请大声说出来,然后在你的本子上写一下。由此,看到作者通过居室情景的描绘,意在表达自己安贫乐道、不慕荣利、高洁傲岸的节操和生活情趣。到这儿,你还相信作者笔下的陋室真的是常人眼中的陋室吗?不是,因此,我们完全可以看到作者真正表达的却是陋室不陋,惟吾德馨!这种写作手法就叫托物言志!请看多媒体!(四)三读诵:集体情境朗诵(言为心声,文以明志,根据老师的提示,用你们的理解、你们的声音来朗诵。请全体起立。)假设你就是刘禹锡,你因为受到牵连从京城长安连降三级被贬到偏僻之地安徽省和县,半年之内居室从三间减为2间,从2间减为1间,从1大间减为1小间,你终于忍无可忍,愤笔疾书,写下《陋室铭》,并在县令面前高声吟诵:读!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逐渐体会到了刘禹锡的为人,他虽然被贬,却能够安贫乐道,不与奸佞小人同流合污,性格刚硬,高洁傲岸,你不由得对他生发出景仰之情。读!20年后,你学业有成,经过公平竞选,你成为安徽和县有史以来最年轻的县委书记,报到第一天,你带领县委常委来到刘禹锡故居,凭吊刘禹锡,你有满腹的心里话想对曾经在饱受屈辱的大诗人刘禹锡说。读!真的是气势如虹,酣畅淋漓,痛快!痛快!(五)美文妙仿,趣文共赏千百年来,《陋室铭》以其独特的音韵美在众多的中华优美散文拥有了重要一席。进入新世纪以来,更是吸引了许多教师的目光,他们八仙过海,各显其能,涌现了很多优秀仿写之作。下面请欣赏其中较有特色的两篇。为师铭周金平孩不在多,有才为精。人不在美,有德为本。斯是平淡,唯吾喜欣。教改进课堂,学情入脑深。淡却名和利,做好本职事。可以上上网,打打球。无烟酒之嗜好,无赌毒之迷心。舌种三尺台,耕耘十余载。友人云:“何忧之有?”上课铭无名氏课不在长,瞌睡就行。意不在深,当风则灵。斯是上课,无人在听。老师声回荡,呼噜做奏曲。小说翻得快,纸条传得勤。可以谈网络,画美女。无师声之乱耳,无练习之劳形。人在教室中,魂飘云雾里。众生曰:混日子矣。当堂达标《陋室铭》达标训练1、下边句子的朗读节奏停顿有错误的一项是()。

A.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B.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C.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D.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2、无丝竹之乱耳A.助词、的

B.代词,它

C.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3、对文章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表现出对仙人生活的羡慕和追求B.表现了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C.表现了身居陋室而怡然由得的心情D.表现了以古代名贤自比的志趣。4、关于“铭”的解释,最准确的一项是(

A、古代人用来警示自己的文字

B、“铭”原来是一种文体,这种文体比较自由,一般不需要用韵。

C、古代刻在器物上抄述功德的文字,叫“铭”后来就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都用韵。

D、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示自己或者称颂功德的文字,叫“铭”,后来就成了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都用韵。5、最能统领全篇大意的句子是(

A、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B、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C、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D、孔子云:何陋之有?6、下面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龙”和“仙”是比喻道德高尚的人。

B、“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渲染了居室恬静的气氛。

C、“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表明了作者对知识分子的歌颂,对无学问人的鄙薄。

D、“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说明了室主人对世俗厌弃。(七)背诵课文1、面对这样短小精悍音韵优美的文章,谁还有理由不把铭记、铭刻在脑中呢?2、齐背课文,下课!学情分析学生经过七年级一年的学习,已初步形成了一定的学习方法,对于文言文的阅读与学习掌握了一定的步骤,而且经过以往的朗读训练,很容易感受到短文的独特之处,容易从朗读中获得学习文言文的喜悦感与成就感,主动加入到背诵、解说、创作等学习活动中来。《陋室铭》教学反思《陋室铭》是一篇名传千古的美文,通过对简陋居室的描绘,极力形容陋室不陋,表达了一种不慕荣利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结合本文的教学过程我有几点反思:

1、文章的教学目标设定符合教材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教学设计能够围绕教学目标进行,落实重点和难点。

2、注重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激发学生的合作探究意识,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比较注重渗透学法的指导,注重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让学生真正学会学习。

3、本文注意了以读为主,在朗读过程中,使学生们感受“铭”这种文体的篇幅短小,语句押韵、语言优美的特点,进而对课文的形式美有深刻的认识。还对学生的朗读进行指导,注意对学生适时的点拨,有层次的进行朗读指导,不仅让学生会读还要读好,读准节奏、读出感情、读出韵味,真正把自己融入文章中来,并且注意利用激励性的语言对学生鼓励。特别是采用情境朗读加深了学生的记忆。把握文言文教学的重点:积累文言词汇、句式等常识,准确翻译文章,为以后的文言文学习打好基础。再说,要深入理解文章的内容和思想,就必须理解课文字句,所以我在引导学生利用已有文言知识,借助课下注释,小组合作,自主学习,弄懂文章的此句意思。

5、让学生参与课堂和学习的全过程,做知识和思维的主人。学生对于语文知识的学习,不仅仅限于在课堂上由老师带领的分析,还包括课前对课本的预习,对重点知识的揣摩,对疑难问题的质询。更包括课后对所学知识的消化和演绎。所以,我从预习这个环节抓起,让学生参与学习知识的整个过程,做知识和思维的主人。

6、精心设计问题,并形成一个问题链,让这些问题逐步深入地把整篇文章的内容串联起来,每个问题都让学生从课文内容出发,挖掘其意义,让学生在每一句课文的理解中都绽放出思维的火花,最后运用课文内容的内在联系和前后呼应把它连接在一起,融汇贯通,把全篇课文的讲析内容全部带了出来,在学生头脑中形成了“串珠成链”的整体把握效果。这种方式不仅能活跃课堂气氛,不让人觉得死气沉沉,而且问题与问题之间环环相扣,从屋外到屋内,从景到人到趣,一步步地随着学生自主地交流探讨深入进去,使学生在深入的过程中理解全文。这其中,注重学生的自主参与,激发其竞争意识和学习兴趣。

7、对于课堂的时间安排如再紧凑些,让学生当堂完成练习,更有利于教师对学生学习反馈的掌握。遗憾之处:文言文的教学任重道远,需要教师讲解的地方很多,由于时间的限制,教师不可能将所有的知识进行讲解,这就需要教师敢于放手,多让学生朗读、思考、理解,举一反三,为提高扎实的语文素养打下坚实的基础。效果分析经过一节课的认真教学,学生学习气氛浓厚,兴趣极高,特别是在朗读的过程中非常投入。翻译课文时,能够借助注释自主解决大部分问题,多数学生主动和同桌进行交流,问题讨论中,所有同学都能积极发言,纷纷表达自己的学习体会、难点重点疑问点。在当堂达标训练中,有超过85%的同学能够完成全部6个选择题,并能指出做题的理由。应该说,这节课达到了备课中所制定的学习目标,效果很好。《陋室铭》教材分析本文是一篇优美的抒情短文,通过赞扬简陋的居室,表达了作者不慕荣利,保持高尚节操的愿望和不求闻达,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全文只有9句,寥寥81字,以立意鲜明,构思精巧,韵味深长而脸炙人口,流传百世,显示了它永久不衰的艺术魅力。《陋室铭》是编排在第五单元的课文,是讲读课《短文两篇》中的一篇,另一篇是《爱莲说》。本教材从这一册开始,文言文采用集中编排方式(七年级是分布在各单元中的。本单元的主要教学目标是:养成自觉诵读的习惯,熟悉一定数量的常用文言词语和文言句式,初步培养文言文的语感;让学生自主地学习,用探究的方式由表及里地理解文言文。《陋室铭》达标训练1、下边句子的朗读节奏停顿有错误的一项是()。

A.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B.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C.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D.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2、无丝竹之乱耳A.助词、的

B.代词,它

C.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3、对文章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表现出对仙人生活的羡慕和追求B.表现了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C.表现了身居陋室而怡然由得的心情D.表现了以古代名贤自比的志趣。4、关于“铭”的解释,最准确的一项是(

A、古代人用来警示自己的文字

B、“铭”原来是一种文体,这种文体比较自由,一般不需要用韵。

C、古代刻在器物上抄述功德的文字,叫“铭”后来就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都用韵。

D、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示自己或者称颂功德的文字,叫“铭”,后来就成了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都用韵。5、最能统领全篇大意的句子是(

A、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B、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C、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D、孔子云:何陋之有?6、下面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龙”和“仙”是比喻道德高尚的人。

B、“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渲染了居室恬静的气氛。

C、“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表明了作者对知识分子的歌颂,对无学问人的鄙薄。

D、“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说明了室主人对世俗厌弃。《陋室铭》课标分析(一)教材简介:本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