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page11页,共=sectionpages11页2023年湖南省衡阳重点学院附中高考历史适应性试卷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6小题,共48.0分)1.《诗经•商颂•殷武》称颂汤的业绩说:“昔有成汤,自彼氐羌,莫敢不来享,莫敢不来王。”氏、羌是分布于今天陕西西部直至甘肃、青海一带的游牧民族,也向商称臣纳贡。这一记载表明()A.游牧民族对中原文化的向心力 B.中华文明呈现多元一体的特征
C.商在西北地区具备一定影响力 D.商初对西北地区进行直接统治2.西汉初期,汉朝继承秦法中的“生分”政策,夫妻子组成的核心家庭中的妻子(母亲)对家庭财产拥有一定的支配权。西汉中期,汉律将妻子擅自动用家庭财产视为“盗窃”,并作为休妻的原则。这一变化表明()A.律令实现了儒家化 B.家庭私有财产受到保护
C.儒家伦理得到强化 D.尊卑亲疏成为量刑原则3.《唐六典》记载,市令管理市场交易之事,以“三贾均市”管理市场物价。三贾均市,就是由市场官员按商品质量优劣,每十天对物价进行调研、评估,确定三等价格作为市场的物价和官方买卖的物价依据。这一做法意在()A.加强对商业活动限制 B.保障政府财政收入
C.杜绝商家的恶意竞争 D.规范市场交易秩序4.宋朝在州府设通判,重要州府设两名,民户少的州可以不置,但若武官任知州,则必置。通判有自己专属的衙门通判厅,与知州(府)共议政务、同署文书,“有军旅之事,则专任钱粮之责”。据此可知,设置通判的主要目的是()A.规范地方行政 B.防止武人干政 C.提升军事能力 D.削弱州府权力5.北宋文人士大夫批判佛、老异端学说,极力倡导儒家“道统”思想,以此增强儒家经世致用之道对人们精神信念的支配力量;他们上书论政,大力倡导社会改革,由此开创了儒学发展的新局面。究其原因,主要是()A.受官方哲学流行影响 B.源于对国家民族的忧虑
C.西学东渐的文化回应 D.对异族文明的格外警惕6.下表为明清有关江南地区手工业的记述,据此可以认定的历史史实是时间出处记述明隆庆年间《西台漫记》“我吴市民罔籍田业……每晨起,小户数百人,嗷嗷相聚玄庙口,听大户呼织,日取分金为裴餮计”万历二十九年《明神宗实录》“吴民……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相依为命久矣。在官府重税之下,染坊罢而散数千人,机户罢而散者又数千人”康熙十五年《石门县志》“崇德镇油坊二十家,……坊须数十人。镇民少,辄募旁邑为佣”A.江南地区手工业普遍使用雇工 B.江南地区的手工业者负担沉重
C.江南地区手工业领域出现了新的生产方式 D.江南地区手工工场的雇工流动性强7.下表是1840-1847年中国农民购买力指数估算表(1840年的指数=100)。据此可知,鸦片战争后()年份农民所得物价指数银钱比价指数农民购买力指数1840100.00100.00100.001841104.65100.00104.651842104.65109.0995.93184393.02110.6184.10184481.40110.6173.59184577.52121.2163.96184677.52128.7960.19184785.27133.3363.95注:清朝,百姓日常交易用钱,国家赋税则征银。A.出现银贱钱贵现象 B.经济和社会危机日益严重
C.农村发展整体平稳 D.半殖民地化程度逐渐加深8.《蔡锷集•军国民篇》中曾这样写道:“甲午一役以后,中国人士不欲为亡国之民者,群起以呼啸叫号,发鼓击锤,声撼大地。……未几有戊戌变法自强之举,此振兴之自上者也。逾年有长江一带之骚动,此奋起自下者也。同时有北方诸省之乱,此受外族之凭陵,忍之无可忍,乃轰然而爆发者也。”这说明()A.甲午战争引发了戊戌变法运动 B.当时中国社会政局比较动荡
C.义和团运动是自下而上的斗争 D.中国人的民族意识逐渐增强9.1924年8月,孙中山指出,赞成马克思主义的青年志士不了解中国现在的问题首先是贫困,不能照共产党主张的那样马上来均贫富,而是应该在吸取欧美贫富悬殊的教训的情况下节制私人资本,赶快用国家力量振兴实业,发达资本。据此,孙中山意在说明()A.社会主义不能迎合革命需求 B.国共合作助推民生主义发展
C.新三民主义可解决民生问题 D.均贫富是国民革命的终极目标10.1954年7月,毛泽东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出解释:各国现在都要求缓和与和平,只有美国要打仗,帝国主义阵营内部出现了严重的分歧。我们这个时候打出和平的旗号,可进一步分化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关系。这反映了当时的外交工作()A.巩固中苏同盟关系 B.提高了中国国际地位
C.具有革命斗争色彩 D.打破了西方外交孤立11.如图是历史上某一帝国的疆域图,关于该帝国的叙述正确的是()
A.兴起于西亚的小亚细亚 B.诞生了数学家欧几里得和《几何原本》
C.因创立者去世而解体 D.促进了西亚文明与希腊文明深入交流12.英国“南海泡沫”是指1720年由于非理性投资狂潮引发的股价暴涨暴跌、经济和社会动荡的事件;它与1637年的荷兰郁金香投资狂热、1720年的法国密西西比公司股价泡沫,并称为欧洲近代早期的三大“泡沫经济”事件。这些事件说明()A.政府应有效发挥市场监管职能 B.公司成为工商业组织支配形式
C.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具有周期性 D.重商主义政策不适应经济发展13.西方学者贝克特认为:“18世纪的英国,既不是一个自由主义国家,也称不上是民主国家,它实际上是一个帝国……而19世纪资本主义最具活力的美国南部地区,同时也是奴隶制最为盛行、最不自由的地区。”这意在强调()A.资本主义可以存在于多种政体下 B.国家对于资本主义发展的重要性
C.资本主义发展史上有黑暗的一面 D.从多种角度研究资本主义的历史14.在工业化时代,能源消耗量能够反映一国的工业发展水平。如表为1890—1938年英、法、德、美四国能源消耗量(单位:百万吨煤)统计表。其中,丙代表的国家是()国家时间1890年1910年1920年1938年甲147483694697乙145185212196丙71158159228丁36556584A.美国 B.德国 C.英国 D.法国15.瓦尔热涅夫斯基给友人的信中提到:“布尔什维克——列宁主义者的精神和观念很快深入到我们的地区,不断可以听到:‘打倒战争’‘让那些从战争中得利的人去打仗’等口号”。列宁需要得到农民的支持,他给了农民混乱的借口,农民开始肆无忌惮,夺取自己需要的一切。据此可知,俄国农村的这一社会状况()A.实践了《四月提纲》的革命精神 B.引发了严重的粮食危机
C.给布尔什维克提供了壮大机会 D.导致俄国临时政府垮台16.有学者指出,相互叠加的多重危机不仅改变了欧盟内部力量平衡,还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成员国对一体化附加值的看法,欧盟从“利益共同体”转变为“责任共同体”,各方的利益与价值冲突由此加剧。该学者强调的是,欧盟()A.出现了团结与共识的问题 B.一体化程度在不断降低
C.面临着成员国分化的危险 D.国际政治地位遭到削弱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40.0分)17.科技规划
材料一科技规划的理论源自规划科学。20世纪20年代,苏联提出“规划科学”的思想。1930年,苏联科学院首次制订全面的科学研究计划。1931年起,“规划科学”的思想被引入西方。1940年,英国成立国防科学委员会(后扩展为科学研究与发展局),以集中管理国家实验室、工业实验室、高校实验室、私人基金会和非营利机构等科研力量。1945年,该局局长在报告中系统阐释了政府“为何”和“如何”支持科学,强调国家资助基础科学研究的重要性。该报告被视为二战后美国科技政策的蓝图。
材料二新中国成立以来,制定过多个科技发展长期规划。其中,《1956-1967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简称《十二年规则》)和《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简称《规划纲要》)的影响尤为深远。规划方针内容摘要《十二年规划》
(1956年制定)重点发展
迎头赶上从13个方面提出了57项重要的科学技术任务,在目前
人力不足的情况下抓住12个重点;对数学、力学、物理
学、地质学等八门科学的发展方向做了说明;对于少数
重要的空白和薄弱学科的研究机构,如原子能、无线电
电子技术等,必须采取紧急措施,优先给予支持《规划纲要》
(2005年发布)自主创新
重点跨越
支撑发展
引领未来选择任务明确、有可能在近期获得技术突破的68项优先
主题进行重点安排;确定新一代宽带无线移动通信、重
大新药创制、载人航天与探月工程等16个重大专项;超
前部署一批前沿技术,发挥科技引领未来发展的先导作
用;从学科发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等方面对基础研究
进行部署(1)阅读材料一,分析科技规划兴起和发展的时代背景。(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谈谈你对我国《十二年规划》和《规划纲要》的认识。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棉花种植技术传入中国后,自汉至唐,只在今新疆、西南部分地区有零星种植。南宋末,长江流域植棉渐广。元初,“置浙东、江东、江西、湖广、福建木棉提举司,每年向民间征收木棉布十万匹。”黄道婆在松江传授学自南海的技术,改良织机,使这里迅速成为棉纺织中心,“松江棉布,衣被天下”。元明时,各种农书都积极推广植棉和棉纺织技术。棉花种植迅速发展并超过桑麻,棉花成为我国纺织业的主要原料。
--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材料二1862年林肯颁布《宅地法》规定,缴纳10美元登记费即可领有西部160英亩的土地作为“份地”,耕种5年后即归其所有。法案大大激发了东部贫民、南部“解放黑奴”、欧洲新移民西进的热情。截止1875年,西部各州共吸纳人口400多万人,其中来自德国、法国、意大利、爱尔兰的移民高达100多万。为开垦土地、开发矿山、修筑铁路,许多当地印第安人遭到驱逐、屠杀,被迫迁至荒凉偏僻的“保留地”。
--摘编自田雨《近代美国西进拓荒运动的遗产》材料三1949年新疆和平解放后,中央提出“西进新疆、安边固疆”的号召,要求驻疆部队积极拓荒生产。1950年,进疆部队垦荒5万多公顷,实现粮食大部分自给、食油蔬菜全部自给。1954年10月,中央政府命令驻新疆人民解放军第二十二兵团集体就地转业,脱离国防部队序列,组建“新疆军区生产建设兵团”,其使命是劳武结合、屯垦戍边。此后,全国各地大批复转军人和科技人员“西进新疆”,加入兵团行列。兵团遵循“不与民争利”的原则,保护维吾尔族同胞利益,他们向沙漠要良田,在戈壁建新城。1962年,初步建成2000多公里长的边境沿线林业带。1966年,兵团总人口达到148.54万,拥有农牧团场158个。
--摘编自兰君《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历史与发展》(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元明时期棉花成为中国纺织业原料的原因。(2)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西进拓荒”与中国“西进新疆”的异同。(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新中国“西进新疆”的重大意义。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法语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节录)时间重要事件1380年巴黎的法兰西岛方言被腓力六世指定为国玉语言,王权所在地巴黎的地区方言演变成具有高于其他方言地位的共同日常交际用语。1539年弗朗索瓦一世颁布正式法令,要求王国内所有判决、任命、契约乃至遗嘱都只能以巴黎方言为主形成的法语撰写。1549年文学团体“七星诗社”发表了《保卫与发扬法兰西语言》一文,提出要使法语从其他民族语言中脱颖而出,变得像拉丁语一样高贵。1714年《拉斯塔特条约》签订以后,法语成为了最重要的国际性外交语言,流行于欧洲所有的宫廷和使馆。此后,欧洲的一切国际条约都以法语书写。1791年以杜梅尔格为首的革命者成立了“法语爱好者协会”。他们认为,语言是建构民族过程中凝聚个体与共同体的重要桥梁。——据汤晓燕《16至19世纪法语作为民族语言地位的变化》等整编材料二从19世纪90年代开始,一批中国读书人认为,西人之所以富强,皆因其切音成文、识字者众、民智开通之故。为此,他们开始研制汉语的拼音文字方案。进入20世纪,白话文、语言统一等都迅速成为重要的公共议题,被纳入新政范畴。民国成立后,北洋政府对国语运动给予了大力支持,相继召开了“读音统一会”,颁布了注音字母、《国音字典》、国语罗马字和“新国音”方案。于是各种提倡和推行国语的机关、组织大量涌现。有关语文革新的各种主张,从白话文、废汉字到提倡世界语等,一时众流竞起,国语运动的目标是通过语言文字改革,将中国塑造成为一个现代民族国家。从这个意义上讲,国语运动不但植根于现代场景中,它自身就是面向现代的。——摘编自王东杰《声入心通:国语运动与现代中国》(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法语在法国近代历史进程中的作用。(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末民初国语运动的特点,并分析其形成的原因。三、开放性试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2.0分)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从上图中任选3个及以上相关信息,自拟一主题,运用所选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主题予以阐释。(要求:史论结合,史实准确,逻辑清晰。)
答案和解析1.【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当时位于中原的东方大国商的影响力拓展到陕西西部直至甘肃、青海一带,这些地区的游牧民族向商称臣纳贡,可知其凝聚力强,西北地区具备一定影响力,C项正确;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西北一带的游牧民族向商称臣纳贡,不等于所有的游牧民族都如此,排除A项;
材料主旨是反映商朝的凝聚力,没有体现多元一体的内容,排除B项:
称臣纳贡与间接统治不能等同,排除C项。
故选:C。
本题考查了夏商周的政治制度,要求学生阅读史料并结合所学作出回答。
本题考查了夏商周的政治制度,要求学生具有解读材料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2.【答案】C【解析】材料表明西汉初期妻子对家庭财产有一定的支配权而到了西汉中期,妻子对家庭财产没有了支配权,可知妻子的地位在降低,这符合儒家思想中的夫为妻纲的内容,所以儒家伦理得到强化,C项正确;
律令实现了儒家化是唐代的《唐律疏议》而材料是西汉,排除A项;
材料强调的是妻子对家庭财产的支配权从有到无,和家庭私有财产受到保护无关,排除B项;
材料强调的是妻子对家庭财产的支配权从有到无,与怎样的量刑原则无关,排除D项。
故选:C。
本题考查了儒家思想的发展演变,要求学生阅读史料并结合所学作出回答。
本题考查了儒家思想的发展演变,要求学生具有解读材料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3.【答案】D【解析】唐朝时期设置令管理市场交易,按照商品质量将物价定位三等,这些做法的目的是规范市场的交易秩序,D项正确;
材料反映的是对商业活动的管理,并非对商业活动的限制,排除A项;
对物价进行规定,与保障政府财政收入没有直接关系,排除B项;
材料中并没有涉及商家的恶意竞争,而是通过令管理市场,规范交易秩序,排除C项。
故选:D。
本题考查古代市的变迁,让学生阅读史料并结合所学作出回答。
本题考查古代市的变迁,考查学生分析材料信息和运用知识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4.【答案】D【解析】依据材料可知,反映的是宋代在地方州府设通判的情况和通判的职能。通过材料中“与知州(府)共议政务、同署文书”“有军旅之事,则专任钱粮之责”等信息可以看出通判监督和制衡知州,削弱其权力,以加强中央集权,故D项正确。
设通判的目的不是规范地方行政,故A项错误;
设通判并不是防止武人干政,而且这一说法与“若武官任知州,则必置”不符,故B项错误;
通判掌握监察职能,而且从材料可以看出通判监督和制衡知州,不是为了提升军事能力,故C项错误。
故选:D。
本题考查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解题的关键信息是“与知州(府)共议政务、同署文书”“有军旅之事,则专任钱粮之责”,结合北宋设置通判的职能和目的分析。
本题考查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侧重考查学生解读分析材料、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5.【答案】B【解析】由材料“北宋文人士大夫批判佛、老异端学说,极力倡导儒家‘道统’思想,以此增强儒家经世致用之道对人们精神信念的支配力量”“他们上书论政,大力倡导社会改革”,可见文人士大夫具有忧国忧民的情怀,B项正确;
理学至南宋末期才被采纳为官方哲学,时间不符合,排除A项;
西学东渐是西方的学术思想被中国借鉴使用,最初传播西方学术的是传教士,发生于明末清初,排除C项;
由材料“批判佛、老异端学说”,老子不属于异族文明,排除D项。
故选:B。
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宋明理学,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对宋明理学知识的把握。
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宋明理学,旨在考查学生解读材料、分析理解、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6.【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明清有关江南地区手工业”表格可知,《西台漫记》记载了“听大户呼织,日取分金为裴餮计”、《明神宗实录》记载了“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相依为命久矣”、《石门县志》记载了“镇民少,辄募旁邑为佣”,三则记载都体现了手工工场和雇佣关系,说明江南地区手工业领域出现了新的生产方式即资本主义萌芽,C项正确;
材料不能体现普遍使用雇工、也没有涉及手工业者负担沉重,排除AB项;
材料没有涉及雇工的特点,排除D项。
故选:C。
本题主要考查了中国古代经济,要求学生结合中国古代经济的特征及影响来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了中国古代经济,侧重考查考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准确把握材料主旨的能力。
7.【答案】B【解析】从材料中的“农民购买力指数”可以看出,农民的购买力在下降,而“农民所得物价指数”下降,说明农民获得的东西价值减少,这些说明农民生活较之前更困难。从“银钱比价指数”可以看出,银钱比价下降,说明白银减少,大量外流,国家财政出现问题,因此综合以上的分析可得鸦片战争后经济和社会危机日益严重,B项正确;
银钱比价指数反映的是白银减少,而不是银贱钱贵,排除A项;
从“农民购买力指数”“农民所得物价指数”都下降可得出,农村发展受到了冲击,并不平稳,排除C项;
材料只能体现鸦片战争后的国内经济与社会受到影响,但不能体现半殖民地化,排除D项。
故选:B。
本题主要考查了近代中国经济结构,要求学生结合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特征和影响来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了近代中国经济结构,侧重考查考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准确把握材料主旨的能力。
8.【答案】D【解析】依据材料“中国人士不欲为亡国之民者,群起以呼啸叫号,发鼓击锤,声撼大地。……未几有戊戌变法自强之举,此振兴之自上者也……同时有北方诸省之乱,此受外族之凭陵,忍之无可忍,乃轰然而爆发者也”,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甲午战争后,中国出现了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等运动,这说明甲午中日战争使得中国人的民族意识逐渐增强,故D项正确;
AC两项只是反映了材料中的部分信息,不全面,排除;
B项与材料的主旨不符,排除。
故选:D。
本题考查甲午中日战争,解题的关键是解读分析材料,结合甲午中日战争的影响从民族意识觉醒角度分析。
本题以《蔡锷集•军国民篇》的内容为背景材料考查甲午中日战争的影响,理解甲午中日战争是近代中国民主革命和列强侵华的分水岭的含义,侧重考查学生解读分析材料、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9.【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不能照共产党主张的那样马上来均贫富”“在吸取欧美贫富悬殊的教训的情况下节制私人资本,赶快用国家力量振兴实业”结合所学新三民主义史实可知,孙中山指出马克思主义在当时不能解决中国民生问题,而主张节制私人资本的方式解决民生问题,“节制资本”是新三民主义在民生主义方面的内容,即孙中山意在说明新三民主义可以解决民生问题,C项正确;
材料谈及的是民生问题而非说明社会主义与革命需求之间的关系,排除A项;
材料虽涉及民生主义的发展,但未指出其产生原因,无法得出民生主义发展的主要原因,排除B项;
D不是终极目标,排除。
故选:C。
本题考查了三民主义,要求学生阅读史料并结合所学作出回答。
本题考查了三民主义,要求学生具有解读材料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10.【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毛泽东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出解释家之间的关系”及所学知识可得知当时的外交工作具有革命斗争色彩,C项正确;
材料未涉及中苏关系,排除A项;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未能体现提高中国国际地位,排除B项;
打破西方外交孤立是指苏联等国家率先与新中国建交,排除D项。
故选:C。
本题考查我国的外交,需要结合我国外交发展的特征来解答。
本题考查我国的外交,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11.【答案】A【解析】由图中信息可知,整个地中海成为该帝国的内海,联系所学知识可知,该帝国是罗马帝国,A项正确;
BCD项不符合题意,排除。
故选:A。
本题考查了古罗马帝国,要求学生阅读史料并结合所学作出回答。
本题考查了古罗马帝国,要求学生具有解读材料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12.【答案】A【解析】依据材料“是指1720年由于非理性投资狂潮引发的股价暴涨暴跌、经济和社会动荡的事件;它与1637年的荷兰郁金香投资狂热、1720年的法国密西西比公司股价泡沫”并结合所学可知,英国“南海泡沫”事件是指1720年由于非理性投资狂潮引发的股价暴涨暴跌、经济和社会动荡的事件,被后人发展出“泡沫经济”一词,用来形容经济过热而收缩的现象,主要由于英国政府的管理缺位导致的,这说明经济发展需要约束投机行为,政府应有效发挥市场监管职能,A项正确;
“公司成为工商业组织支配形式”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B项;
经济危机的基本表现是供大于求,生产过剩,而世界上的第一次经济危机发生在1825年,排除C项;
重商主义盛行于17—18世纪中叶,在工业革命后被自由主义所取代,材料中的事件不能体现,排除D项。
故选:A。
本题考查贸易、金融的变化对人类生活的影响,需要学生阅读史料并结合所学作出回答。
本题考查贸易、金融的变化对人类生活的影响,考查学生分析材料信息和运用知识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13.【答案】A【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及扩展。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世纪即工业革命时期的英国,政治制度兼具民主制、君主制和贵族制,19世纪美国南方盛行奴隶制,其资本主义发展却是最有活力的,贝克特在此强调了资本主义可以存在于多种政体下,A项正确。材料并未说明国家对于资本主义发展的重要性,排除B项;资本主义发展史上有黑暗的一面只是部分信息,并非材料主旨,排除C项;材料并未强调从“多种角度”研究资本主义的历史,排除D项。
14.【答案】B【解析】甲国能源消耗量大,增长速度快,应该是美国,排除A项;
据表格信息可以看出,1890年以后,丙国的能源消耗量增长速度较快,到1938年反超乙丁两国,仅次于甲国,结合所学内容可知,丙国应该是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的德国,B项正确。
乙国高于丁国,所以乙国应该是英国,丁国应该是法国,排除C、D项。
故选B。
本题主要考查第二次工业革命。解答本题需要准确解读图表信息并结合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分析。
15.【答案】C【解析】A项说法错误,排除A项;
严重的粮食危机最主要的原因是战争,排除B项;
根据材料中的口号“打倒战争”“让那些从战争中得利的人去打仗”以及“列宁需要得到农民的支持”等信息可判断,此时俄国处于二月革命后,因为临时政府没有马上解决农村的问题,继续进行帝国主义战争,使得农村进入混乱时期,布尔什维克抓住时机深入农村宣传,逐渐获得了农民的支持,C项正确;
俄国临时政府垮台是其在政治、经济、外交上的不断失败导致的,排除D项。
故选:C。
本题主要考查俄国十月革命,要求学生结合列宁的贡献和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来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俄国十月革命,侧重考查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准确把握材料主旨的能力。
16.【答案】A【解析】A.从材料中“欧盟从'利益共同体’转变为‘责任共同体’,各方的利益与价值冲突由此加剧”可以看出欧盟更加强调责任共担,体现出欧盟内部出现了团结和共识的问题;
B.材料信息没有体现出欧盟一体化程度在不断的降低;
C.材料反映出在认识上出现了不同,并没有面临着分化的危险;
D.材料看不出欧盟国际地位的削弱。
故选:A。
本题主要考查欧洲一体化,要求学生结合欧洲一体化的特点和影响来分析。
解答本题要搞清楚欧洲联合的特点和影响,学生要有一定的结合所学知识理解材料的能力。
17.【答案】【小题1】背景:受“苏联模式”实行自上而下的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两次世界大战期间科学技术获得一定发展;二战中为应对战争需要各国加强对科技研究的管理;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强化国家干预为核心的调整;冷战期间美苏进行军备竞赛。【小题2】1956年,一五计划和三大改造即将完成,我国开始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二战后,科学技术快速发展,但中国经济、科技落后,因此学习苏联经验制定科技发展规划。《十二年规划》提出集中力量解决重点问题,重视基础科学和发展新技术,以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它有利于提高新中国的科技水平,推动了以“两弹一星”为代表的科技成果的涌现,促进了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
进入21世纪,改革开放进一步深化,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经济全球化和社会信息化成为时代潮流,中国面临机遇和挑战,实施“科教兴国”战略。《规划纲要》选择优先主题,确定重大专项,超前部署前沿技术,重视基础研究,强调自主创新。它为我国的科技发展指明了方向,载人航天和探月工程等展示了自主研发和制造的实力,移动支付和人工智能等助推经济快速发展。
科技规划的制定适应了国内外形势和国家发展的需要,规划并促进了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对维护国家安全和推动社会进步发挥了重要作用。【解析】本题考查了中国科学技术的发展,第一问要求学生阅读史料并结合所学作出回答;第二问结合我国《十二年规划》和《规划纲要》分析。
本题考查了中国科学技术的发展,要求学生具有解读材料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18.【答案】【小题1】棉花种植面积扩大;国家政策的推动(或政府的重视);棉纺织技术的改进与推广;农书(农学理论)的推动;黄道婆的贡献。【小题2】同:政府推进;大规模人口迁移,促进西部开发。
异:①美国以缓和资产阶级内部矛盾为主要目的;中国以巩固边疆为核心。②美国既有本国公民也有申请人籍的外国移民;中国以复转军人和科技人才为主。③美国采取立法手段推动;中国通过中央政府行政命令实施。④美国抢占印第安人土地,实行土地私有;中国建立集体农牧场垦荒。⑤美国带有种族歧视;中国突出民族团结,共同繁荣。【小题3】意义:巩固边防,增强民族认同,维护国家统一;促进边疆开发,改善西部生态环境;发展了中国传统屯垦戍边的边疆治理模式。【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中西方经济的发展。第一小问要结合中国古代纺织业发展的特征和影响来分析;第二小问要结合美国西进运动的特点以及我国新疆地区发展的表现来分析;第三小问要结合新中国成立以后新疆经济发展的特点和影响来分析。
解答问题首先要搞清楚中国古代棉纺织业发展的表现和影响因素,其次要搞清楚美国西部大开发的特点和影响,最后要搞清楚中国新疆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因素和产生的影响。
19.【答案】【小题1】作用:推动法国文化的兴盛发展,促进法国民族融合和经济发展;促进了不同民族间文化的交流,促进了国际贸易;提高了法国的国际地位。【小题2】特点:以救亡图存为目的;对汉语的继承和发展;政府作用明显;出现西化的倾向。原因:近代民族危机严重;传统语言文化影响深厚;西学的传播,新文化运动的影响。【解析】本题考查了法国近代法语的发展和清末民初国语运动的相关知识,第一问根据材料“提出要使法语从其他民族语言中脱颖而出,变得像拉丁语一样高贵。”等结合所学文化交流的影响等知识从国内国际两个角度分析;第二问特点根据“从19世纪90年代开始,一批中国读书人认为,西人之所以富强,皆因其切音成文、识字者众、民智开通之故。为此,他们开始研制汉语的拼音文字方案”等材料提取概括信息即可;原因结合清末民初的时代背景从国内和国际两个角度分析。
本题考查了法国近代法语的发展和清末民初国语运动的相关知识,考查了考生依据材料提取概括信息以及调动运用所学相关知识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
20.【答案】示例一:
选取信息:三教合一;李白、杜甫的诗歌;胡旋舞。
主题:隋唐时期的文化呈现多元的特点。
论述:隋唐时期,尤其是唐朝,封建国家大一统,政府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民族交流、交融十分频繁。其具体表现有:三教合一;李白、杜甫的诗歌;胡旋舞。就三教合一而言,经过魏晋南北朝的分裂割据,中国本土的宗教道教,以及外传宗教佛教,均在中国有了广泛的受众,它们与传统儒家思想一起,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就李、杜诗歌与胡旋舞而言,这一时期,唐诗的创作达到顶峰,李白的诗歌体现了盛唐气象,杜甫的诗歌沉郁顿挫,反映了安史之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订购酒的购销合同范本范文
- 专题6 课内阅读 (一)(知识盘点+试题)-2022-2023学年五年级语文下册期末复习
- 城区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工程PPP项目招投标书范本
- 2024路沿石购销合同
- 2024商铺租赁标准合同范本
- 2024电子产品购销合同格式模板
- 2024物业保洁劳务合同
- 2024股权转让委托合同标准范本
- 规划课题申报范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生读本》教学研究(附可修改技术路线图)
- 茶水赠送合同(2篇)
- 康复护理的历史发展
- 烟花爆竹从业人员安全培训试题
- 电梯使用现场类隐患专项排查清单
- 一例下肢静脉溃疡患者的个案护理论文
- 危岩稳定性计算表格-滑移式-倾倒式-坠落式-完整版
- 直播运营团队组织架构及岗位职责解析
- 肝胆外科运用PDCA循环缩短三四类手术患者术后留置导尿的时间
- JCT640-2010 顶进施工法用钢筋混凝土排水管
- 注塑车间平面规划图OK
- 商户洽谈记录表
- 镇卫生院绩效考核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