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病学实验流行病学第五_第1页
流行病学实验流行病学第五_第2页
流行病学实验流行病学第五_第3页
流行病学实验流行病学第五_第4页
流行病学实验流行病学第五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验是验证假设的最好方法

当前第1页\共有93页\编于星期五\10点第一节概述一简史二实验的概念三实验流行病学研究的基本原则四实验流行病学研究的分类当前第2页\共有93页\编于星期五\10点

一简史

18世纪经典的人群流行病学实验研究

JamesLindvitC与坏血病

GeorgeBaker铅与腹绞痛

GoldergervitB与糙皮病第一节概述—简史当前第3页\共有93页\编于星期五\10点1955年

Francis进行的疫苗现场试验是迄今规模最大的人群实验

第一节概述—简史

1979年前后中国医学科学院卫生研究所在东北某地区开展向人群投硒制剂以预防克山病的现场实验苏德隆等在启东进行的水源与肝癌发生关系的类实验(quasi-experiment)当前第4页\共有93页\编于星期五\10点Goldberger关于糙皮病的研究Goldberger的人群实验主要分为两个方面:用限制性膳食(低蛋白质)引起人体糙皮病用改良膳食(增加动物蛋白质)治愈和预防人体糙皮病

防治实验

诱发试验

第一节概述—简史当前第5页\共有93页\编于星期五\10点Goldberger的结论:

糙皮病可以通过适当的膳食来预防,而无需其他因素(如卫生状况)干预。根据富裕人家膳食特征(富人很少患糙皮病)以及流行病学观察结果,提示食物因素为新鲜动物蛋白。该实验研究中可能是鲜肉和牛奶起了保护作用,即它们提供了糙皮病预防因子。第一节概述—简史当前第6页\共有93页\编于星期五\10点

观察:

对自然现象或过程的“袖手旁观”。实验:

对研究对象有所“介入”或“安排”;在一定的条件下,研究者有意改变一个或多个因素,并前瞻性地观察其效应的研究。二概念第一节概述—概念当前第7页\共有93页\编于星期五\10点

实验流行病:

将来自同一总体的研究人群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研究者对实验组人群施加某种干预措施后,随访并比较两组人群的发病(死亡)情况或健康状况有无差别及差别大小,从而判断干预措施效果的一种前瞻性、实验性研究方法。第一节概述—概念当前第8页\共有93页\编于星期五\10点对照的原则随机的原则盲法的原则

三基本原则第一节概述—基本原则当前第9页\共有93页\编于星期五\10点按研究场所划分现场试验(fieldtrial)临床试验(clinicaltrial)按所具备设计的基本特征划分真实验(trueexperiment)

类实验(quasi-experiment)即半实验(semi-experiment)第一节概述—分类四分类当前第10页\共有93页\编于星期五\10点现场试验(fieldtrial)

第一节概述—分类

个体试验

社区试验当前第11页\共有93页\编于星期五\10点

个体分组试验研究的结构示意图第一节概述—分类研究对象(未患病者)实验组(干预组)无效无效有效对照组

有效当前第12页\共有93页\编于星期五\10点现场随机对照试验研究的结构示意图第一节概述—分类选择社区测定基线值,建立监测系统随机选择实验组和对照组

对照组(无干预)

实验组(有干预)迁移

继续监测

迁移失访(结局不知)失访(结局不知)结局可知当前第13页\共有93页\编于星期五\10点

临床试验研究的结构示意图临床试验(clinicaltrial)

第一节概述—分类研究对象(病人)实验组(干预组)无效无效有效对照组

有效当前第14页\共有93页\编于星期五\10点

真实验(trueexperiment)具备这四个基本特征的实验称为真实验

前瞻性研究施加一种或多种干预措施对象必须是来自一个总体的随机抽样人群平行的实验组和对照组第一节概述—分类当前第15页\共有93页\编于星期五\10点

类实验(quasi-experiment)

即半实验(semi-experiment)

不设对照组

设对照组

第一节概述—分类当前第16页\共有93页\编于星期五\10点第二节现场试验研究一定义二原理三设计基本原则与步骤四资料收集与分析五伦理问题六应用实例当前第17页\共有93页\编于星期五\10点

以正常人为研究对象,以个体或群体为研究单位,将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将所研究的干预措施给予实验组人群后,随访观察一段时间并比较两组人群的结局,如发病率、死亡率、治愈率、健康状况改变情况等,对比分析两组之间效应上的差别,从而判断干预措施的效果的一种前瞻性、实验性研究方法。一定义第二节现场试验研究—定义当前第18页\共有93页\编于星期五\10点

研究对象是正常人,即未患所研究疾病的人群选择可比性的社区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给实验组施加干预措施随访取得两组人群的结局资料判断或评价干预措施的效果第二节现场试验研究—原理二原理当前第19页\共有93页\编于星期五\10点(一)明确研究目的(二)研究对象的选择(三)确定实验现场(四)样本大小的确定(五)随机化分组(六)设立对照(七)盲法的应用三基本原则与步骤第二节现场试验研究—基本原则与步骤

当前第20页\共有93页\编于星期五\10点(一)明确研究目的(二)研究对象的选择对干预措施有效预期发病率较高干预对其无害能将实验坚持到底依从性(compliance)好第二节现场试验研究—基本原则与步骤

当前第21页\共有93页\编于星期五\10点人口稳定,流动性小,并有足够的数量疾病发病率在该地区较高而且稳定评价疫苗免疫学效果时,选择近期内未发生该疾病流行的地区有较好的医疗卫生条件领导重视,群众愿意接受,协作条件较好(三)确定实验现场第二节现场试验研究—基本原则与步骤

当前第22页\共有93页\编于星期五\10点(四)样本量确定干预措施实施前、后研究人群中研究事件的发生率第I型(α)错误出现的概率第II型(β)错误出现的概率单侧检验或双侧检验研究对象分组数量第二节现场试验研究—基本原则与步骤

当前第23页\共有93页\编于星期五\10点样本量计算:

非连续变量样本量计算:

p1:对照组发生率p2:试验组发生率:(p1+p2)/2Zα:为α水平相应的标准正态差Zβ:为1-β水平相应的标准正态差N:为计算所得一个组的样本大小第二节现场试验研究—基本原则与步骤

当前第24页\共有93页\编于星期五\10点例如:假设对照组的发病率为40%,通过干预措施发病率下降到20%才有推广使用价值,规定α水平为0.01,β水平为5%,把握度(1-β)为95%,本研究为双侧检验,问两组要观察多少人?p1=40%,p2=20%,Zα和Zβ可从表6-1查出,双侧检验时Zα为2.58,Zβ为1.64,=(0.4+0.2)/2=0.3

代入公式:即每组需观察184例第二节现场试验研究—基本原则与步骤

当前第25页\共有93页\编于星期五\10点

不同α或β水平的Zα和Zβ值的标准正态差简表α(或β)单侧检验时Zα(或Zβ*)双侧检验Zα0.0052.582.810.0102.332.580.0251.962.330.051.641.960.11.281.640.20.841.28*双侧检验时Zβ与单侧检验时相同

查表法确定样本大小,首先要提供以下数据:两组中较小率为:20%两组间率之差为:20%α=0.01,β=0.05用查表法(参考有关统计书),每组需样本大小为180例,与公式计算法近似。第二节现场试验研究基本原则与步骤

当前第26页\共有93页\编于星期五\10点

连续变量样本量计算:

σ:为估计的标准差d:为两组连续变量均值之差Zα、Zβ和N所示意义同上述计数资料的计算公式以上公式适用于N≥30时第二节现场试验研究—基本原则与步骤

当前第27页\共有93页\编于星期五\10点例如:假设合理膳食可以使干预组的血清胆固醇水平较对照组降低15mg/dl,已知从其他资料获得胆固醇方差为(25mg/dl)2

,本设计为双侧检验,α水平为0.05、β为0.05,试计算各组样本数。σ为25,d为15,从表6-2查得Zα为1.96,Zβ为1.64,代入公式:即每组需观察72例

查表法,首先计算每组需样本大小为74例,与公式计算法接近第二节现场试验研究—基本原则与步骤

当前第28页\共有93页\编于星期五\10点(五)随机化分组

简单随机分组(simplerandomization)

分层随机分组(stratifiedrandomization)

整群随机分组(clusterrandomization)

第二节现场试验研究—基本原则与步骤

当前第29页\共有93页\编于星期五\10点例如:将10名研究对象随机分配到甲(实验组)、乙(对照组)两组,先将研究对象编号,然后从随机排列表中任选一行数字,取个位数字后,排列如下:

研究对象编号12345678910随机数字6154078392所属组别甲乙乙甲甲乙甲乙乙甲

简单随机分组(simplerandomization)第二节现场试验研究—基本原则与步骤

当前第30页\共有93页\编于星期五\10点优点:简单易行,随时可用,不需要专门工具。缺点:要求在随机分组前抄录全部研究对象的名单并编号。因此,研究对象数量大时,工作量大,有时难以做到。但它是理解和实施其他随机分组方法的基础。第二节现场试验研究—基本原则与步骤

当前第31页\共有93页\编于星期五\10点

分层随机分组(stratifiedrandomization)例如:根据实验研究要求,将年龄分成3层,即0~4岁、5~9岁、10~14岁;性别分成2层,即男性、女性;种族分成3层,即汉族、壮族、其他族。共计分成18层,每层研究对象随机分成4组,即甲乙乙甲、乙甲乙甲、甲乙甲乙、乙甲甲乙等组。第二节现场试验研究—基本原则与步骤

当前第32页\共有93页\编于星期五\10点优点:增加组间均衡性,提高实验效率缺点:分组前需要有一个完整的研究对象名单这一点上具有简单随机分组同样的缺点第二节现场试验研究—基本原则与步骤

当前第33页\共有93页\编于星期五\10点

整群随机分组(clusterrandomization)

优点:实际工作中易为群众所接受,抽样和调查比较方便,节约人力、物力,因而多用于大规模调查。缺点:抽样误差大,分析工作量大。第二节现场试验研究—基本原则与步骤

当前第34页\共有93页\编于星期五\10点(六)设立对照

原因:

不能预知的结局霍桑效应(Hawthorneeffect)安慰剂效应(placeboeffect)潜在的未知因素的影响

方式:

安慰剂对照自身对照交叉对照

第二节现场试验研究—基本原则与步骤

当前第35页\共有93页\编于星期五\10点(七)盲法的应用

单盲(singleblind)

研究对象不知分组情况

双盲(doubleblind)

研究对象、研究者不知分组情况

三盲(tripleblind)

研究对、研究者、负责资料收集者不知分组情况第二节现场试验研究—基本原则与步骤

当前第36页\共有93页\编于星期五\10点(一)偏倚的防止1.排除(exclusions)

经过排除后,其结果可减少偏倚,但可能影响研究结果的外推(extrapolationoftheresult),被排除的研究对象愈多,结果推广的面愈小。

第二节现场试验研究—资料收集与分析

四资料收集与分析研究对象当前第37页\共有93页\编于星期五\10点

不合格(ineligibility)不依从(noncompliance)失访(losstofollow-up)2.退出(withdrawal)

实验组成员不遵守干预规程,相当于退出(drop-out)实验组,对照组成员不遵守对照规程而私下接受干预规程,相当于加入(drop-in)实验组。研究对象不遵守实验规程的原因一般有以下几种:①实验或对照措施有副作用。②研究对象对实验不感兴趣。③研究对象的情况发生改变,如病情加重等。第二节现场试验研究—资料收集与分析

当前第38页\共有93页\编于星期五\10点(二)实验效果的主要评价指标

用定性指标并尽可能用客观定量指标测定方法有较高的真实性和可靠性易于观察和测量,易为受试者所接受第二节现场试验研究—资料收集与分析

当前第39页\共有93页\编于星期五\10点有效率(effectiverate)

评价治疗措施效果主要指标

治愈率(curerate)

病死率(casefatalityrate)

生存率(survivalrate)

第二节现场试验研究—资料收集与分析

当前第40页\共有93页\编于星期五\10点有效率(effectiverate)治疗有效例数应包括治愈人数和好转人数

治愈率(curerate)

第二节现场试验研究—资料收集与分析

当前第41页\共有93页\编于星期五\10点

生存率(survivalrate)

病死率(casefatalityrate)

第二节现场试验研究—资料收集与分析

当前第42页\共有93页\编于星期五\10点

评价预防措施效果主要指标

保护率

(protectiverate,PR)

效果指数(indexofeffectiveness,IE)

抗体阳性率

抗体几何平均滴度(GMT)

第二节现场试验研究—资料收集与分析

当前第43页\共有93页\编于星期五\10点

保护率(protectiverate,PR)

n1、n2分别为对照组、实验组人数

P1、P2分别为对照组、实验组发病率Q1=1-P1,Q2=1-P2第二节现场试验研究—资料收集与分析

当前第44页\共有93页\编于星期五\10点

效果指数(indexofeffectiveness,IE)

抗体阳性率

抗体几何平均滴度(GMT)

C:编码滴度为零时,血清稀释倍数之倒数。M:编码滴度之算术均数。第二节现场试验研究—资料收集与分析

或当前第45页\共有93页\编于星期五\10点

治疗措施效果的考核还可用病情轻重、病程长短及病后携带病原状态、后遗症发生率、复发率等指标评价考核病因预防可用疾病发病率、感染率等指标评价第二节现场试验研究—资料收集与分析

当前第46页\共有93页\编于星期五\10点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评价指标常用中间结局变量:

人群认知、态度、行为改变

行为危险因素变化,如控烟、合理膳食、体育运动、高危人群的生活指标等

生存质量变化,包括生理机能、心理机能、社会机能、疾病症状体征、对健康感受和满意程度等主要方面

干预投入、产出效果评价等

第二节现场试验研究—资料收集与分析

当前第47页\共有93页\编于星期五\10点

必须具有科学依据公平选择研究对象获得社区知情同意对照组选择和“善后”处理较长试验期限导致“延误”问题五伦理问题第二节现场试验研究--伦理问题

当前第48页\共有93页\编于星期五\10点

例1:国产血源性乙型肝炎疫苗接种后9年效果评价(中华预防医学杂志,1998;32(4):205)。

(一)目的

采用随机、双盲、有安慰剂对照的试验方法,观察乙型肝炎疫苗接种后9年效果。第二节现场试验研究—应用实例

六应用实例当前第49页\共有93页\编于星期五\10点

(二)对象

(三)方法1、分组

2、预防接种

3、随访和实验室检测

1986年4月,经筛检ALT(丙谷转氨酶)在正常范围,HBV3项指标(HBsAg、抗-HBs和抗-HBc)全阴性者180名,单项抗-HBs低水平(2.1≤S/N<10=者85名,共265名5~9岁小学生作为研究对象。

第二节现场试验研究—应用实例

当前第50页\共有93页\编于星期五\10点

(四)观察的标准1、HBV感染2、病例诊断3、自然加强4、无、弱应答

(五)结果1、资料的完整性2、疫苗接种效果3、在9年观察期间,疫苗和安慰剂组HBV感染情况第二节现场试验研究—应用实例

当前第51页\共有93页\编于星期五\10点第三节临床随机对照试验一定义二原理三基本特征四基本原则五主要用途六注意的问题七应用实例当前第52页\共有93页\编于星期五\10点一定义

在病人中进行的,通过比较治疗组与对照组的结果而确定某项治疗或预防措施的效果与价值的一种前瞻性研究。

第三节临床随机对照试验—定义

当前第53页\共有93页\编于星期五\10点二原理

选定患有某种疾病的病人(住院病人或非住院病人),将他们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对实验组病人施加某种预防或治疗的干预措施后,随访并观察一段时间,比较两组病人的发病结局,从而判断干预措施的预防或治疗效果。第三节临床随机对照试验—原理

当前第54页\共有93页\编于星期五\10点

一种特殊的前瞻性研究

干预(intervention)必须有正确的实验设计在人体上进行的,不能强迫病人三基本特征第三节临床随机对照试验—基本原则

当前第55页\共有93页\编于星期五\10点四基本原则

对照随机化分组盲法试验常使用标准疗法对照

第三节临床随机对照试验—基本原则

当前第56页\共有93页\编于星期五\10点五主要用途

治疗研究诊断研究

筛检研究

预后研究

病因研究

第三节临床随机对照试验—主要用途

当前第57页\共有93页\编于星期五\10点(一)临床依从性六注意问题(二)临床不一致性(三)安慰剂效应(四)向均数回归第三节临床随机对照试验—注意问题

当前第58页\共有93页\编于星期五\10点指患者执行医嘱的程度

(一)临床依从性(clinicalcompliance)第三节临床随机对照试验—注意问题

当前第59页\共有93页\编于星期五\10点

衡量依从性方法:

计数患者剩余的处方药量药物水平测定方法从治疗预期效果分析依从性直接询问病人第三节临床随机对照试验—注意问题

当前第60页\共有93页\编于星期五\10点

低依从性原因:

患者文化素养及医学知识限制疾病症状不明显或轻微,尚未影响患者健康、生活和工作因经济和社会原因不能接受有效、系统的治疗某些治疗过于复杂或疗程太长,患者不易坚持某些措施毒副作用太大,使患者终止治疗医务人员服务态度差或技术水平低,患者不满或失去信任就诊手续繁杂困难第三节临床随机对照试验—注意问题

当前第61页\共有93页\编于星期五\10点

宣教患者遵从医嘱并提高医生人际能力防治措施简单方便提高医疗技术水平,用药高效低副作用将服药习惯的养成与日常生活行为结合起来改进管理,改善医疗服务质量社会和家庭的关怀和支持

改善依从性措施:第三节临床随机对照试验—注意问题

当前第62页\共有93页\编于星期五\10点(二)临床不一致性(clinicaldisagreement)

临床医生在工作中经常发生临床意见分歧即同一医生对同一病人连续几次检查结果,或者不同医生对同一病人的检查结果不相符。第三节临床随机对照试验—注意问题

当前第63页\共有93页\编于星期五\10点

临床不一致性产生原因:

被检查者生理、心理反应差异检查者感觉的生理变异

检查仪器、方法、试剂问题,检查环境中的干扰因素等第三节临床随机对照试验—注意问题

当前第64页\共有93页\编于星期五\10点

减少临床不一致性措施:

创造良好的诊断环境

加强责任心,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加强人员训练,熟练掌握操作技术

统一检查、诊断和治疗标准复查病史,引用资料,避免主观臆断、先入为主邀请专家和不了解病情的医生会诊,核实资料的准确性

用辅助检查技术进行复查第三节临床随机对照试验—注意问题

当前第65页\共有93页\编于星期五\10点

临床不一致性描述:

常用Kappa值,实际一致率与非机遇一致率的比来表示不一致性。例如:甲乙两位眼科医生检查同样的眼底图象100张,结果第三节临床随机对照试验—注意问题

当前第66页\共有93页\编于星期五\10点2名眼科医生对100张眼底图象的诊断结果

甲医生合计轻或无视网膜病中或重度视网膜病乙医生轻或无视网膜病46(a)10(b)56(r1)中重度视网膜病12(c)32(d)44(r2)合计58(c1)42(c2)100(N)Kappa值=55.14%具体计算方法如下:第三节临床随机对照试验—注意问题

当前第67页\共有93页\编于星期五\10点第三节临床随机对照试验—注意问题

当前第68页\共有93页\编于星期五\10点或者用推算公式:第三节临床随机对照试验—注意问题

当前第69页\共有93页\编于星期五\10点根据判断标准可知两者的检查结果具有中度一致性。

判断Kappa一致性的强度Kappa值一致性强度<0

弱0~0.20

轻0.21~0.40

尚好0.41~0.60

中度0.61~0.80

高度0.81~1.00

最强第三节临床随机对照试验—注意问题

当前第70页\共有93页\编于星期五\10点测量值(三)安慰剂效应第三节临床随机对照试验—注意问题(四)向均数回归

当前第71页\共有93页\编于星期五\10点七应用实例

例2:氟罗沙星与氧氟沙星治疗细菌性感染228例临床研究(一)目的用随机对照研究方法,评价氟罗沙星治疗细菌性感染的效果(二)病例的选择标准

(三)排除条件1、有严重的脏器功能不全者2、感染严重者、怀孕和授乳妇女、对喹诺酮类有过敏史者(四)分组

(五)治疗方法

第三节临床随机对照试验—应用实例当前第72页\共有93页\编于星期五\10点(六)疗效及安全性评价1、疗效判断标准为:①痊愈:治疗后、症状、实验室及病原学检查均转为正常②病情明显好转,上述痊愈4项指标中有1项未转正常③进步:病情有好转,但不明显,上述痊愈4项指标中有2项未转正常④无效:治疗72小时病情无好转或有恶化者,痊愈及显效者为有效病例据此计算有效率。2、安全性评价

第三节临床随机对照试验—应用实例当前第73页\共有93页\编于星期五\10点(七)细菌学检查及药敏测定

(八)结果评价1、疗效评价FLX组与OFX组基本情况第三节临床随机对照试验—应用实例当前第74页\共有93页\编于星期五\10点FLX组与OFX组基本情况和感染比较

项目FLX组OFX组病例数115113男/女46/6944/69年龄(岁,x±s)51.3±15.650.8±15.7原发病或合并疾病种类单纯性下尿道感染3632单纯性上尿道感染53复杂性尿路感染712慢性尿路感染急性1010下呼吸道感染肺部感染1811支气管感染2727腹腔感染1213肠杆菌科细菌7462绿脓杆菌等假单胞菌属1114不动杆菌的革兰阴性菌108葡萄球菌属革兰阳性菌1828第三节临床随机对照试验—应用实例当前第75页\共有93页\编于星期五\10点FLX组与OFX组治疗尿路感染115例效果比较FLX组和OFX组对尿路感染治疗效果的比较分组例数有效率痊愈率症状好转率细菌清除率疗程(%)(%)(日)(%)(日)FLX组5886.281.02.9±1.792.69.3±4.1OFX组5784.277.22.3±2.286.59.1±3.1将上表整理为:

分组有效无效合计FLX组50(a)8(b)58OFX组48(c)9(d)57合计9817115(n)第三节临床随机对照试验—应用实例当前第76页\共有93页\编于星期五\10点H0:两种药物有效率无差别,即π1=π2H1:两种药物有效率有差别,即π1≠π2该四格表最小理论值为T22=57*17/115=8.43,故按下列公式计算:=0.09查表得p>0.75,说明两组药物效果差别无显著性意义。其余计算方法同上。第三节临床随机对照试验—应用实例当前第77页\共有93页\编于星期五\10点FLX组与OFX组治疗下呼吸道感染88例效果比较FLX组与OFX组对下呼吸道感染治疗的效果比较

分组例数有效率痊愈率症状好转率细菌清除率疗程(%)(%)(日)(%)(日)FLX组4577.842.25.0±2.523±1.38.3±2.6OFX组4381.442.25.1±2.62.9±2.38.7±2.5第三节临床随机对照试验—应用实例当前第78页\共有93页\编于星期五\10点FLX组与OFX组治疗腹腔感染25例效果比较

FLX组与OFX组对腹腔感染治疗效果比较

分组例数有效率痊愈率症状好转率疗程(%)(%)(%)(日)FLX组1291.791.791.75OFX组1392.392.392.35第三节临床随机对照试验—应用实例当前第79页\共有93页\编于星期五\10点FLX组与OFX组各类感染总治疗效果比较

FLX组与OFX组对各类感染总治疗效果比较分组例数有效率(%)痊愈率(%))细菌清除率(%)FLX组11583.567.085OFX组11384.166.485.7=0.0147=0.09=0.0259P=0.903p=0.925p=0.8722、不良反应:3、临床分离菌药敏测定:对FLX组和OFX组分离菌纸片药敏测定结果显示两组细菌对该药的敏感性相仿。(九)结论

第三节临床随机对照试验—应用实例当前第80页\共有93页\编于星期五\10点第四节类实验一定义二原理三研究设计四实例当前第81页\共有93页\编于星期五\10点一定义

完全流行病学实验必须有四个基本特征:对照随机抽样分组干预措施随访观察结局

如果一项实验研究缺少其中一个或几个特征,这种实验就称为类实验。第四节类实验—定义当前第82页\共有93页\编于星期五\10点

二原理

与真实验研究基本一致与真实验研究不同的是:有对照组但没有随机分配没有对照组,作自身前后对照或与已知结果作比较第四节类实验—原理当前第83页\共有93页\编于星期五\10点

三研究设计(一)不对等比较组设计就是没有随机分配的平行对照设计

(二)分组方法

组间分配不是随机的,采用的是配比技术。个体配比成组配比整群配比第四节类实验—研究设计当前第84页\共有93页\编于星期五\10点

(三)样本大小参照社区实验中陈述的样本大小公式

(四)干预随访注意

1、如何确定随访结局

2、避免组间“沾染”(串组)

(五)资料分析方法同现场试验一样第四节类实验—研究设计当前第85页\共有93页\编于星期五\10点

(1)个体配比

基本情况(如年龄、性别、教育程度和社会经济地位等)相似的两个(配比)或多个(配伍)个体,人为地分配进入实验组和对照组。这种分组方法在选择合适的配比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