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
新课导入七子之歌·澳门你可知“MACAU”不是我的真姓?我离开你太久了,母亲!但是他们掳去的是我的肉体,你依然保管我内心的灵魂。三百年来梦寐不忘的生母啊!请叫儿的乳名,叫我一声“澳门”!母亲!我要回来,母亲!新课导入我们刚才听到的歌曲就是由闻一多先生作词的《七子之歌·澳门》,闻一多先生目睹“国疆崩丧,积日既久”,有感于神州故土“失养于祖国受虐于异类”。激荡在诗行的热爱祖国、热盼统一的浓烈情感,在读者中引起了强烈反响。今天,我们来认识这位在反动派面前敢“拍案而起,横眉怒对国民党手枪,宁可倒下去,不愿屈服”的优秀知识分子闻一多先生。
闻一多(1899-1946)——“三重人格”于一身民主战士:他一身正气,抗战蓄髯八年。1943年以后,面对国民党统治的日益腐朽,拍案而起,走出书斋,投身到反对独裁、争取民主的革命洪流中去。1946年7月15日,在昆明被国民党特务刺杀身亡。诗人:新诗集《红烛》(1923)、《死水》(1928)是现代诗坛经典之作。
1925年3月在美国留学期间创作了组诗《七子之歌》,表达了深挚的爱国之情。人物简介学者:1932年到清华任教后,开始全力专攻古典文学。学术著作有《神话与诗》、《唐诗杂论》、《楚辞校补》、《古典新义》等。他整理研究《周易》、《诗经》、《庄子》、《楚辞》等,被郭沫若称为: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地壳()仰之弥高()
兀兀穷年()校补()
锲而不舍()
沥尽心血()赫然()
炯炯目光()群蚁排衙()函寄()目不窥园()
迥乎不同()qiàomíwùjiàoqièlìhèjiǒnɡyáhánkuījiǒnɡ预习检测——字音【目不窥园】典出《汉书》卷五十六《董仲舒传》。原指汉代董仲舒专心治学;三年都无暇观赏花园中的景致。后用以比喻埋头钻研;不为外事分心。形容专心致志,埋头苦读。【兀兀穷年】用心劳苦地一年到头这样做。【锲而不舍】不停地雕刻。比喻有恒心,有毅力。预习检测——解释词语【仰之弥高,钻之弥坚】出自《论语·子罕》原是颜渊对于孔子之道的赞叹,后指努力攻读,深入研究,力求达到极高水平。【迥乎不同】形容差别很大,或完全不一样。【气冲斗牛】形容气势之盛可以直冲云霄。【心不在焉】心思不在这里,指思想不集中。1.整体感知,梳理文章结构。2.赏析精彩语句,揣摩体味其含义和表达效果。3.学习闻一多先生的崇高品格和精神。学习目标朗读要求:读准字音、不漏字、不添字、不错字。朗读课文,梳理文章结构。整体感知
文章从哪两个方面来写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的?各写了闻一多先生说和做的什么特点?整体感知
从学者的方面和革命家的方面来写的。
作为学者的闻一多先生是“做”了再“说”,“做”了不“说”;作为革命家的闻一多先生是“说”了就“做”。写闻一多先生作为学者方面的说和做。写闻一多先生作为革命家方面的说和做。写对闻一多先生崇高品质的高度评价。划分文章结构,并概括每部分的内容。一()二()三()
1-78-1819-20整体感知《唐诗杂论》《楚辞校补》《古典新义》作为学者的闻一多有哪些主要成就?结合文本分析闻一多先生作为学者的形象。著有小组合作,学习第一部分(1-7)(1)他想吃尽、消化尽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化史。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
突出了闻一多先生研究学问,目的是在于救国。
这些细节,表现了闻一多先生的刻苦精神。合作探究结合文本分析闻一多先生作为学者的形象。(2)“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头发零乱”“睡得很少”。
表现出闻一多先生夜以继日的刻苦勤奋精神。合作探究(3)深宵灯火是他的伴侣,因它大开光明之路,“漂白了的四壁”。
(4)他潜心贯注,心会神凝,成了“何妨一下楼”的主人。
表现出闻一多先生刻苦勤奋、专心致志、心无旁骛。
闻一多先生潜心学术,不畏艰辛、治学严谨,在学术上取得累累硕果。学者——闻一多小组总结起稿政治传单群众大会演说参加游行示威自主学习第二部分(8-18)课文记叙了作为革命者的闻一多的哪三件事?结合文本分析闻一多先生作为革命家的形象。(1)他“说”了就“做”。言论与行动完全一致。(2)“闻先生大无畏地在群众大会上,大骂特务”。(3)他“说”了:“我们要准备像李先生一样,前脚跨出大门,后脚就不准备再跨进大门。”(4)他“做”了,在情况紧急的生死关头,他走到游行示威队伍的前头,昂首挺胸。
我们可以看出闻一多先生是言行一致、无私无畏、勇于献身的爱国志士。自主学习结合文本分析闻一多先生作为革命家的形象。臧克家简介
臧克家(1905--2004)诗人,从小受家庭影响,喜欢古典诗歌和民歌。1932年开始写新诗,以一篇《老马》成名,1933年出版了第一部诗集《烙印》,这是他最具影响的作品。此后,他陆续出版的诗集,长诗有《罪恶的黑手》、《自己的写照》、《泥土的歌》、《生命的零度》等十多部。
臧克家于1930年在青岛大学学习期间,是闻一多先生的高足,经常出入于闻一多的办公室和家中,向老师请教;闻一多也很赏识臧克家,1932年回清华任教后写信给臧克家说:“得一知己,可以无憾,在青岛得到你一个人已经够了。”可见相知之深。1933年臧克家准备出版诗集《烙印》,因当时名不见经传,书店不愿出版他的诗集。闻一多联络王统照等人,替他出资发行《烙印》,又在大型杂志上撰文介绍。闻一多先生遇难后,臧克家撰写《我的先生闻一多》以示悼念。知遇相惜亦师亦友三本书(学者)三件事(革命家)《唐诗杂论》《楚辞校补》《古典新义》起稿政治传单群众大会演说参加示威游行选材--讲究典型性这六件事把闻一多先生的严谨刻苦的治学态度、无私无畏的斗争精神、澎湃执着的爱国热情、言行一致的高尚人格都表现出来了。写法探究一:闻一多先生的事迹很多,作者为什么只选取这六件事来写?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兀兀穷年沥尽心血诗兴不作潜心贯注心会神凝仰之弥高钻之弥坚不动不响无声无闻迥乎不同一反既往反对独裁争取民主警报迭起形式紧张慷慨淋漓昂首挺胸长须飘飘运用四字短语:结构整齐,节奏感强,耐人寻味。找出文中的四字短语,体会其作用。写法探究二:遣词造句运用对偶句:句式整齐匀称,节奏感强,读起来琅琅上口,铿锵有力,富于音乐美,易于记忆。找出文中的对偶句(对句),体会其作用。。写法探究二:遣词造句(1)人家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2)目不窥园,足不下楼。(3)不动不响,无声无闻。(4)动人心,鼓壮志。(5)气冲斗牛,声震天地。(6)他,是口的巨人。他,是行的高标。拓展延伸
闻一多先生,这位卓越的学者,言行一致的民主战士,受到中华儿女的敬仰。读完本文,请你为闻一多先生写一句墓志铭。
这篇文章不是人物传记,却记叙了闻一多先生的主要事迹,表现了他崇高的品格,高度赞扬了他的革命精神。课堂小结1.课后作业:完成课后第二题(限时10—15分钟)2.拓展性作业(选做)阅读《太阳吟》3.前置性作业(预习《回忆鲁迅先生》)作业要求:1.联系实际,真情实感。2.规范书写,字迹清晰。3.限时完成,提高效率!作业布置孙权劝学
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荀子《劝学》第一课时1.了解《资治通鉴》及司马光等文学常识,熟记重要的文言词语及句式,理解文章大意。(重点)
2.分析人物的对话,把握人物的性格特点。(难点)
3.学习规劝的艺术——善劝,明白后天学习的重要性,勉励自己重视学习,养成读书的好习惯。(素养)学习目标作者介绍知识备查
司马光(1019—1086年),字君实,号迂叟。北宋政治家、史学家。陕州夏县(今属山西)人,世称涑水先生。“王安石变法”以后,司马光离开朝廷十五年,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著有《司马文正公集》《稽古录》等。
《资治通鉴》是北宋司马光主编的一部编年体通史。历时十九年完成,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间的史事。内容以政治、军事和民族关系为主,长于描写战争。宋神宗认为此书“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即以历史的得失作为鉴诫来加强统治,所以定名为《资治通鉴》。作品介绍知识备查背景资料知识备查
本文选自《资治通鉴》卷六十六(中华书局1956年版)。题目是编者加的。文章所叙述的故事发生在三国之初。孙权大将周瑜和刘备在赤壁之战中大破曹操军队,不久周瑜病死江陵。鲁肃代替周瑜辅佐孙权,劝孙权将荆州借给刘备,刘备很快又取得益州,形成了曹、刘、孙三方鼎峙的局面。孙权劝吕蒙注意学习的故事就发生在此时。编年体:指以年代为线索编排有关历史事件的体例。编年体是以时间为经,以史事为纬,按年、月、日顺序记述史事,比较容易反映出同一时期各个历史事件的联系。以编年体记录历史的方式最早起源于中国,代表作有《春秋》《左传》《资治通鉴》等。知识备查文学常识知识备查
孙权(181-252年),字仲谋,三国时吴国的创建者。他从兄长孙策遇害身亡之日起,在五十多年的时间内占据江东。他最大的功绩就是开发了东南地区,促进了东南地区经济的繁荣发展。人物资料知识备查
吕蒙(178-219年),东吴国大将。字子明,汝南富陡(今安徽阜阳)人。少年时不读书,以胆气称,后接受孙权劝告,读了许多兵书、史书,智勇双全。倍受孙权、鲁肃的信赖。鲁肃死后,吕蒙掌管东吴军事,率军暗袭荆州,擒杀关羽父子,名扬三国。杀死关羽后,吕蒙不久病死。知识备查
鲁肃(172—217年),三国时吴国名将、政治家。字子敬,临淮东城人。鲁肃出身士族,为孙权所敬重。他主张联刘抗曹,助周瑜大破曹军于赤壁。周瑜死后,鲁肃代领其军,继续与刘备维持友好关系。读一读预习检查qīnɡqǐyésuìshèshú卿涉猎岂邪遂孰词语解释预习检查吴下阿蒙:刮目相待:拭目相看,用新的眼光看待。泛指学识浅薄的人。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整体感知1.朗读课文,朗读时读准字音,注意节奏和断句。整体感知朗读课文,借助课下注释疏通文意,并理清主要内容。整体感知留:国号、年号、地名、书名、人名等可以保留,直接使用;替:用现代汉语双音节词替代古代汉语单音节词;调:调整语序,使其符合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补:补充省略部分,使意思完整;删:删去无实在意义的词,不译。翻译五字法方法指导整体感知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
为博士
邪!从前,当初,这是追述往事的习惯用词。对某人说,常与“曰”连用。古代君对臣的爱称。朋友、夫妇之间也以“卿”为爱称。推托。当道,当权。古时王侯的自称。事务。研究儒家经典。经,指《易》《书》《诗》《礼》《春秋》等书。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语气词,后写作“耶”。整体感知但当涉猎,见往事
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粗略地阅读。只,只是。了解历史。见,了解。往事,指历史。语气词,表示阻止,相当于“而已”“罢了”。表示比较选择,哪里比得上?于是,就。从事学习。整体感知
译:当初,孙权对吕蒙说:“你现在当权管事了,不可以不学习!”吕蒙用军中事务多来推辞。孙权说:“我难道想让你研究经书当博士吗?只应当浏览群书,了解历史罢了。你说事务多,谁比得上我事务多呢?我经常读书,自认为大有益处。”吕蒙于是开始学习。整体感知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
吴下
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
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到,等到。经过。才干和谋略。不再是。即“议论”,谈论。泛指吴地。吕蒙的小名。另,另外。拭目相看,用新的眼光看待他。刮,擦拭。对朋友辈的敬称。知晓事情。读书人。于是。连词,表承接。整体感知
译:到了鲁肃来到寻阳的时候,鲁肃和吕蒙议论,十分惊奇地说:“以你现在的才干和谋略来看,你已经不再是原来那个吴下阿蒙了!”吕蒙说:“士别三日,就要用新眼光看待,长兄知道这件事多么晚啊!”鲁肃于是拜见吕蒙的母亲,(与吕蒙)结为朋友就分别了。3.请同学们概括本文的故事情节,理清课文思路。整体感知
本文写的是吕蒙在孙权的劝说下开始学习,其才略很快就有了惊人的长进而令鲁肃叹服并与之“结友”的故事。孙权劝学吕蒙就学鲁肃赞学精读细研分角色朗读课文,思考:孙权是怎样劝说吕蒙读书的?请结合具体语句加以分析。精读细研孙权一劝“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双重否定句,语气坚决,不容推辞,表现了孙权对吕蒙要求严格,同时又对他十分关心,寄予厚望,孙权语重心长,谆谆告诫。蒙辞以军中多务一劝不成孙权二劝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精读细研“邪”后虽用叹号,但有一种强烈的反问,隐隐可见孙权对吕蒙不听劝诫的不悦神情和责备的意味。“耳”,有降低事情难度、缩小事物范围的意味。“耳”后用了句号,语气变得委婉。
孙权接着以自己的读书情况现身说法,指出学习的可能性,循循善诱,言辞恳切。精读细研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精读细研吕蒙读书有没有取得成效?文中是怎样表现出来的?精读细研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通过鲁肃对吕蒙的赞叹,侧面表现出吕蒙的学识有了进步。“大惊”及感叹语气的句子可见鲁肃当时十分惊讶的神态,吕蒙的变化判若两人,使鲁肃既吃惊、又情不自禁地发出赞叹。
吕蒙以当之无愧的坦然态度,表明自己确实有了很大的进步。鲁肃为之折服,与其“结友”。“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精读细研精读细研结合人物的语言描写、神态描写,我们可以看出孙权、鲁肃、吕蒙各自具有怎样的性格特点?精读细研孙权
平易近人,同时对部下要求严格,在劝吕蒙学习的过程中,表现出了对吕蒙的殷切爱护,又有居高临下的王者权威。鲁肃极像一位忠厚的长者,对吕蒙的进步,毫不掩饰地加以夸赞,又相当真诚,讲礼节。吕蒙胸怀坦荡,机敏自信,能接受别人的正确建议,使自己得到提高,颇有幽默感。精读细研
上一节课我们疏通了文意,了解了故事情节。这节课让我们细读课文,归类学习文言实词、虚词的含义,深入探究课文内容。第二课时合作探究
鲁肃之所以主动与吕蒙“结友”,是因为鲁肃被吕蒙的才略所折服而愿与之深交,表明鲁肃敬才、爱才,二人志趣相投。这最后的一笔,是鲁肃“与蒙论议”的余韵,从侧面进一步表现了吕蒙才略的惊人长进。1.结合课文内容,说说鲁肃为什么与吕蒙“结友”。2.学了课文,你从孙权劝学、吕蒙就学、鲁肃赞学中明白了什么道理或得到了哪些启示?合作探究①开卷有益。②劝人要讲究策略。③不能找借口轻言放弃。④要善于听取他人的建议或意见,知错就改。⑤不要以一成不变的态度看待他人,要以开放的眼光看待事物。⑥不能因事情的繁忙就放弃学习,坚持读书是有益的。⑦抓紧时间,发奋学习。语气词合作探究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大兄何见事之晚乎!()邪:表反问语气,可译为“吗”耳:语气词,可译为“罢了”乎:表反问语气,可译为“呢”称谓词合作探究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大兄何见事之晚乎!()古代君对臣的爱称古代王侯的自称对朋友辈的敬称古今异义合作探究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孤古义:古代王侯的自称;今义:孤单,孤苦。治古义:研究;今义:治理。博士古义: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今义:学位的最高一级。古今异义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即更刮目相待()古义:历史;今义:过去的事古义:另,另外;今义:程度副词,更加合作探究一词多义合作探究当卿今当涂掌事()见见往事耳()动词,掌管动词,了解大兄何见事之晚乎()动词,知晓但当涉猎()动词,应当一词多义合作探究以蒙辞以军中多务()介词,用自以为大有所益()与“为”组成词组,可译为“认为”文言句式合作探究省略句()与蒙论议()省略主语“鲁肃”鲁肃蒙辞以军中多务。倒装句状语后置,应为“蒙以军中多务辞”。概括主题课堂小结
本文写的是吕蒙在孙权的劝说下“乃始就学”,其才略很快就有了惊人的长进,进而令鲁肃叹服并与之“结友”的故事,说明了人只要学习就会有长进,突出了读书学习的重要性和作用,勉励人们努力学习。学后感悟课堂小结
感悟一:读了这篇文章,我们从中受到不少启发。首先,我们认识到人不学习是不行的。其次,我们认识到只要肯学,就会有所收获,学有所成。
感悟二:孙权劝学,吕蒙“乃始就学”,且才略进步惊人;方仲永聪明过人,因其父“不使学”而“泯然众人”。年长好学,学有所成;年幼不学,毫无所成,可见学习的重要性。❶记事简练而完整。
写作特色全文只写了孙权劝学和鲁肃“与蒙论议”两个片段,即先交代事情的起因,再写出结果,而不写吕蒙如何好学,他的才略是如何长进的。写事情的结果,也不是直接写吕蒙如何学而所成,而是通过鲁肃与吕蒙的对话,从侧面反映出吕蒙的进步之大。全文只写“孙权劝学”和鲁肃“与蒙论议”两个片段。写孙权劝学,着重以孙权的劝说之言来表现他的善劝,而略写吕蒙的答语和反应;写鲁肃“与蒙论议”,着重写二人一唱一和,互相打趣的对话,略写二人“论议”的内容,并仅以“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一句作结。此外,人物的语言也非常简洁,极富表现力,毫无冗繁之处。❷详略得当,剪裁精当。写作特色吕蒙
(坚决,关心)(自信,自得)(吃惊,赞叹)孙权鲁肃君臣同僚对话为主,言简意丰板书设计课堂检测(1)蒙辞以军中多务
;(2)当涂掌事
;
(3)刮目相待
;(4)及鲁肃过寻阳
;推托当道,当权擦拭到,等到1.解释下列画线词的含义。课堂检测A.①卿今当涂掌事②但当涉猎B.①蒙辞以军中多务 ②自以为大有所益C.①见往事耳 ②风吹草低见牛羊D.①及鲁肃过寻阳 ②秦师过周北门2.下列各句中,画线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解析】A项中,“当”的意思分别为“掌握”“应当”;B项中,“以”的意思分别为“用”“认为”;C项中,“见”的意思分别为“了解,认清”“同‘现’,显现”;D项中,“过”的意思均为“经过”。D
《孙权劝学》选自《
》,这是一部
(体例)通史,编著者是北宋的
。
课堂检测资治通鉴编年体司马光吴下阿蒙刮目相待3.填空。(1)比喻人学识尚浅。(
)(2)另眼相看,用新眼光看人。(
)4.根据下面两句话的意思,在本文中找出相应的成语。A.孙权劝学,既指出了吕蒙学习的必要性,又使用了现身说法,指出“学”的可能性,从而使吕蒙无可推辞。B.鲁肃与吕蒙的对话,既从正面烘托出了孙权劝学的显著成效,也进一步告诉人们读书学习的重要性。C.鲁肃与吕蒙的对话,一唱一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GB/T 26342-2024国际间遗体转运棺柩
-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四章地球上的水及其运动第四节海-气相互作用课件
- 吉林省德惠市第七中学七年级地理上册 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综合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 二年级品德与生活上册 3.3 做个快乐鸟3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
- 2024-2025学年高中政治上学期第4周《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教学设计
- 元稹-《菊花》课件
- 装修甲醛合同(2篇)
- 2020-2024年上海市春考语文真题试卷汇编含答案
- 西南林业大学《地理学》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装在套子里的人 (公开课获奖课件)
- 圆锥曲线的光学性质及其应用-(3)-PPT课件
- 三年级上册语文期中质量分析
- 滚珠丝杠基础知识ppt课件
- (完整版)钢结构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 (高清正版)JJG 342-2014 凝胶色谱仪
- 潜孔钻安全的操作规程
- 印刷品供货总体服务方案
- 新生儿听力筛查PPT幻灯片课件
- 招投标业务工作失误检讨书
- 网吧公司章程范本
- 同一溶质不同浓度溶液混合浓度判断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