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9-2020年《高考生物必修三知识提纲》word教案一、细胞生活的环境细胞内液(2/3)1、体液细胞外液(1/3)包括:血浆、淋巴、组织液等(又称内环境)作用: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举例细胞生活的内环境血细胞的内环境是血浆举例细胞生活的内环境淋巴细胞的内环境是淋巴毛细血管壁的内环境是血浆、组织液毛细淋巴管的内环境是淋巴、组织液2、体液之间关系:血浆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细胞内液组织液淋巴3、细胞外液的成分eq\o\ac(○,1)、血浆::水90%,无机盐约1%,蛋白质7%~9%,以及血液运送的物质.各种营养物质,各种代谢废物,气体,激素eq\o\ac(○,2)、组织液、淋巴与血浆的区别::组织液、淋巴的成分和含量与血浆的相近,但又不完全相同,最主要的差别在于血浆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而组织液和淋巴中蛋白质含量较少4、细胞外液的理化渗透压:溶液渗透压的大小:溶液浓度越高,溶液渗透压越高性质:血浆渗透压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细胞外液渗透压大小:主要Na+和Cl-决定酸碱度:正常人的血浆近中性pH为7.35~7.45温度:人的体温维持在370C左右(一般不超过1二、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1、内环境稳态是指:内环境的成分和理化性质都处于动态平衡中=1\*GB3①维持稳态的基础:各器官系统协调一致地正常运行=2\*GB3②维持稳态的调节机制:神经-体液-免疫 eq\o\ac(○,3)人体维持稳态的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2、内环境稳态的意义: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第二章;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细胞体:突起树突:轴突:细胞体:突起树突:轴突:2、神经系统的结构功能单位:神经元3、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反射4、反射的种类: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5、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反射弧6、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有神经节)→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还包括肌肉和腺体)神经纤维上的传导特点:双向传导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基本形式:神经冲动(电信号)静息时电位:外正内负兴奋时电位:外负内正过程:静息电位→刺激→膜电位变化→电位差→局部电流7、7、兴奋传导突触前膜突触间隙-前后膜间的间隙(组织液)突触前膜突触间隙-前后膜间的间隙(组织液)突触后膜一、神经系统一、神经系统的调节突触小泡释放递质突触小泡释放递质兴奋→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兴奋或抑制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刺激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b)过程单向传递:由上个神经元的单向传递:由上个神经元的轴突→下一个神经元的树突或细胞体单向的原因: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c)特点8、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水平衡调节中枢、生物的节律行为脑干:呼吸中枢小脑:维持身体平衡的作用大脑:调节机体活动的最高级中枢脊髓:调节机体活动的低级中枢9、大脑的高级功能:言语区:S、W、H、V如图是完整的反射弧和突触结构1、激素调节:由内分泌器官(或细胞)分泌的化学物质进行调节2、常见的动物激素eq\o\ac(○,1)、生长素的发现向光弯曲的部位:胚芽鞘尖端下部产生生长素的部位:胚芽鞘尖端合成:幼嫩的芽叶发育的种子(色氨酸→生长素)运输:只能从形态学上端到形态学下端,又称极性运输;运输方式:主动运输分布:各器官都有分布,集中的分布在生长素旺盛部位生长素的成分:吲哚乙酸eq\o\ac(○,2)、植物向光性的原因:1、生长素在单侧光刺激下生长素由向光一侧向背光一侧运输,胚芽鞘背光一侧的生长素含量多于向光一侧(生长素多生长的快,生长素少生长的慢1、生长素二、激素种类eq\o\ac(○,3)、生长素的生理作用:两重性,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二、激素种类既能促进生长,也能抑制生长;既能促进发芽也能抑制发芽;既能防止落花落果,也能疏花疏果植物体各个器官对生长素的忍受能力不同:茎>芽>根eq\o\ac(○,4)、应用:扦插枝条生根,顶端优势,横放植物的长势等2、赤霉素合成部位:未成熟的种子、幼根、幼叶 主要作用:促进细胞伸长,促进植株增高;促进种子萌发、果实的成熟。3、脱落酸合成部位:根冠、萎焉的叶片分布:将要脱落的组织和器官中含量较多主要作用:抑制细胞的分裂,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和脱落4、细胞分裂素合成部位:根尖主要作用:促进细胞的分裂5、乙烯合成部位:植物体各个部位主要作用:促进果实的成熟三、植物生长调节剂:人工合成的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调节作用的化学物质第四章种群和群落生态系统的结构层次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同种生物所用种群与无机环境种群:一定区域内同种生物所有个体的总称群落:一定区域内的所有生物生态系统:一定区域内的所有生物与无机环境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生物圈eq\o\ac(○,1)种群密度(最基本的数量特征)植物:样方法取平均值(取样分有五点取样法、等距离取样法);动物:标志重捕法();昆虫:灯光诱捕法;1、种群特征eq\o\ac(○,2)出生率、死亡率:决定种群密度的大小一、种群eq\o\ac(○,3)迁入率、迁出率一、种群增长型eq\o\ac(○,4)年龄组成稳定型预测种群密度的大小衰退型性别比例2、种群的数量变化曲线:如图所示①“J”型增长曲线(增长率为B图)条件:食物和空间条件充裕、气候适宜、没有敌害。数学模型:Nt=N0λt(N0为起始数量,t为时间,λ表示该种群数量是一年前种群数量的倍数)②“S”型增长曲线(增长率为C图)条件:资源和空间都是有限的K值(环境容纳量):在环境条件不破坏的情况下,一定空间中所能维持的种群的最大数量K/2处时,此时种群增长率最大时间群落增长率C时间时间群落增长率C时间群落增长率BKt种群数量/个t1、群落的物种组成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不同群落的物种数目有差别丰富度: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互利共生(如图甲):根瘤菌、大肠杆菌等捕食(如图乙)2、群落的种间关系竞争(如图丙):不同种生物争夺食物和空间(如羊和牛)二、群落二、群落寄生:蛔虫,绦虫、虱子蚤植物与光照强度有关垂直结构动物与食物和栖息地有关3、群落的空间结构:水平结构4、演替: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初生演替:是指在一个从来没有被植物覆盖的地面或者是原来存在过植被,但被彻底消灭的地方发生的演替。如:沙丘,火山岩,冰川泥类型过程:裸岩阶段→地衣阶段→苔藓阶段→草本植物阶段→灌木阶段→森林阶段(顶级群落)次生演替:是指在原有植被虽已不存在,但原有土壤条件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了植物的种子或其它繁殖体的地方发生的演替。如火灾过后的草原,过量砍伐的森林,弃耕的农田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往往会使群落的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速度和方向进行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大于人工生态系统第五章生态系统极其稳定性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大于人工生态系统一、类型:自然生态系统人工生态系统自然二、生态二、生态系统的结构生态系统组成成分生产者(自养生物)主要是绿色植物,还有硝化细菌等消费者主要植食性动物、肉食性动物和杂食性动物异养生物分解者主要是细菌、真菌、还有腐生生活的动物食物链:从生产者开始到最高营养级结束,分解者不参与食物链营养结构食物网1、能量流动eq\o\ac(○,1)、定义:生物系统中能量的输入、传递、转化和散失的过程a、态系统能量的来源:太阳能b、起点:从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开始c、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生产者固定全部太阳能d、能量流动的渠道:食物链或食物网e、能量散失:呼吸作用以热能形式散失的f、生态系统中的能量存在形式:有机物g、能量的去向:①呼吸作用,②被下一个营养级所化③被分解者所利用④一部分未被利用eq\o\ac(○,2)、过程:三级消费者呼吸作用呼吸作用初级消费者三级消费者呼吸作用呼吸作用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分解者生产者太阳能三、三、生态系统的功能eq\o\ac(○,3)、特点:单向的、逐级递减的,传递效率:10%~20%(能量金字塔中底层为第一营养级,生产者能量最多)。2、物质循环eq\o\ac(○,1).定义:组成生物体的C、H、O、N、P、S等元素,都不断进行着从无机环境到生物群落,又从生物群落到无机环境的循环过程。a、碳在无机环境中的存在形式:CO2b、碳在生物群落中的存在形式:有机物c、碳从无机环境进入生物群落的形式:CO2d、碳从无机环境进入生物群落的途径:光合作用e、碳从生物群落进入无机环境形式:CO2和碳酸盐f、碳从生物群落进入无机环境途径:动植物的呼吸用,微生物的分解作用g、碳在生物群落内部循环形式:有机物h、碳在无机环境与生物间循环的形式:CO2eq\o\ac(○,2).特点:具有全球性、循环性eq\o\ac(○,3)、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的关系1)、物质作为能量的载体,使能量沿着食物链流动2)、能量作为动力,使物质能够不断地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循环往返3)、两者相互依存,不可分割,同时进行eq\o\ac(○,4).举例:碳循环(见图)eq\o\ac(○,4).举例:碳循环大气中的CO大气中的CO2库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分解者 物理信息:通过物理过程传递的信息,如光、声、温度、湿度、磁力等可来源于无机环境,也可来自于生物。四、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四、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行为信息:通过动物的特殊行为传递信息的,对于同种或异种生物都可以传递②范围:在种内、种间及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③信息传递作用:a、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离不开信息作用b、生物种群的繁衍也离不开信息传递c、信息还能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④应用:a.提高农产品或畜产品产量。如:模仿动物信息吸收昆虫传粉,光照使鸡多下蛋b.对有害动物进行控制,生物防治害虫,用不同声音诱捕和驱赶动物五、五、生态系统的稳定性1、定义:生态系统所具有的保持或恢复自身结构和功能相对稳定能力抵抗力稳定性抵抗干扰保持原状2、种类恢复力稳定性遭到破坏恢复原状3、原因:自我调节能力(负反馈调节是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能力大小由生态系统的组分和食物网的复杂程度有关但能力是有限度的,超过限度的干扰会使生态系统崩溃第六章、生态环境的保护1、我国由于人口基数大而且出生率大于死亡率,所以近百年来呈“J”型;2、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a、人均耕地减少b、燃料需求增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协同育人新模式的探索与实践路径
- 推动乡村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方案
- 2025年医用射线防护用品装置项目发展计划
- 推动教育评价改革提升体系优化路径
- 生物制造行业未来发展趋势与市场潜力解析
- 2005劳务合同范例
- 全职教练员合同样本
- 排水防涝设施升级改造方案研究
- 买东西写合同样本
- 临时货仓出租合同样本
- 2025年新高考历史预测模拟试卷浙江卷(含答案解析)
- 义乌市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真题2024
- 企业廉洁风险防控课件教学
- T-SDFA 047-2024 混合型饲料添加剂中卡那霉素的测定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 2025年管道工(高级)职业技能鉴定参考试题(附答案)
- T-HHES 010-2024 生产建设项目水土流失危害评估编制导则
- 2025年上海市各区中考语文一模卷【说明文阅读题】汇集练附答案解析
- 自考心理健康教育05624心理治疗(一)打印版
- 《妊娠期合理用药》课件
- 2025年单相电子电能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年人教五四新版八年级数学上册阶段测试试卷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