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水林一糖尿病神经病变的中医治疗演示文稿_第1页
方水林一糖尿病神经病变的中医治疗演示文稿_第2页
方水林一糖尿病神经病变的中医治疗演示文稿_第3页
方水林一糖尿病神经病变的中医治疗演示文稿_第4页
方水林一糖尿病神经病变的中医治疗演示文稿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方水林一糖尿病神经病变的中医治疗演示文稿当前第1页\共有52页\编于星期五\19点优选方水林一糖尿病神经病变的中医治疗当前第2页\共有52页\编于星期五\19点一:DPN诊疗规范

定义: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是指在排除其他原因的情况下糖尿病患者出现周围神经功能障碍相关的症状和(或)体征。

最多见为:慢性远端对称性感觉运动性多发性神经病变也即“狭义DPN”AndrewJ.M.Boulton,MD,FRCP;DiabeticNeuropathies-AstatementbytheAmericanDiabetesAssociation;DIABETESCARE,VOLUME28,NUMBER4,APRIL2005DPN应该为排除性的诊断当前第3页\共有52页\编于星期五\19点糖尿病诊断10年内常有明显的临床糖尿病神经病变的发生,其发生率与病程相关。在吸烟、年龄超过40岁以及血糖控制差的患者中神经病变的患病率更高。流行病学

神经功能检查发现60%-90%的病人,有不同程度的神经病变,其中30%-40%的患者无症状。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在1991年1月~2000年12月对24,496例DM患者的分析发现神经病占60.3%,1型44.9%,2型61.8%。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慢性并发症调查组;1991-2000年全国住院糖尿病患者慢性并发症及相关大血管病变回顾性分析;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第24卷第5期当前第4页\共有52页\编于星期五\19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分型12345远端对称性多发性神经病变非对称性的多发局灶性神经病变局灶性单神经病变多发神经根病变自主神经病变

是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最常见类型

或称为单神经病变,可累及单颅神经和脊神经

同时累及多个单神经的神经病变称为多灶性单神经病变(或非对称性多神经病变)

最常见为腰段多发神经根病变主要为L2、L3和L4等高腰段的神经根病变

糖尿病自主神经病变(DAN)是糖尿病常见的并发症可累及心血管、消化、呼吸、泌尿生殖等系统。当前第5页\共有52页\编于星期五\19点病因和发病机制主要因素氧化应激遗传因素…神经生长因子(NGF)缺乏维生素缺乏环境因素代谢紊乱血管性缺血缺氧病因与发病机制:目前尚未完全阐明自身免疫因素当前第6页\共有52页\编于星期五\19点病理学无髓神经纤维轴突变性甚至消失

病理学改变有髓神经纤维髓鞘节段性或弥散性皱缩或脱髓鞘;朗飞氏结结间长度改变

节段性脱髓鞘轴突变性当前第7页\共有52页\编于星期五\19点诊断—

病史,症状及体征病史详细询问病史,包括性别、年龄、糖尿病类型及病程、糖尿病家族史、吸烟史、饮酒史、既往病史等。远端对称性多神经病变自主神经症状:四肢末端麻木,刺痛,感觉异常,呈手套或袜套样分布,多从下肢开始,对称发生,夜间加剧体检:足部皮肤色泽黯淡,汗毛稀少,皮温较低;痛温觉、振动觉减退或缺失,腱反射正常或仅轻度减弱,运动功能基本完好。心血管症状:直立性低血压,无痛性心肌梗死,或猝死。体温调节和出汗异常:表现为出汗减少或消失,导致手足干燥开裂,继发感染。其他症状:常表现为消化系统症状;以及泌尿生殖系统症状。症状及体征当前第8页\共有52页\编于星期五\19点诊断标准—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明确的糖尿病病史;在诊断糖尿病时或之后出现的神经病变;临床症状和体征与DPN的表现相符;以下5项检查中如果有2项或2项以上异常则诊断为DPN:温度觉异常;尼龙丝检查,足部感觉减退或消失;振动觉异常;踝反射消失;神经传导速度(NCV)有2项或2项以上减慢排除其它病变(如颈腰椎病变、脑梗、格林巴利综合征等)综合诊断排除性诊断当前第9页\共有52页\编于星期五\19点诊断标准—

糖尿病自主神经病变诊断标准DCAN诊断指标体位性血压变化握拳试验心率变异性Valsalva试验其他糖尿病自主神经病变:目前尚无统一诊断标准,多为排他性诊断24h动态血压检测频谱分析当前第10页\共有52页\编于星期五\19点处理—

预防预防

代谢控制控制血糖纠正血脂异常控制高血压加强足部护理选择合适的鞋袜经常检查并取出鞋内可能存在的异物

正确洗脚和护脚,每日洗脚秋冬季节可用润肤霜涂擦足表面汗脚可撒些滑石粉定期进行筛查及病情评价在诊断为糖尿病后至少每年筛查一次长期使用二甲双胍的患者应重视潜在VitB12的缺乏早期筛查糖尿病程较长或合并有其他微血管并发症的患者应该每隔3-6个月检查早期发现,早期干预,延缓进展当前第11页\共有52页\编于星期五\19点处理—

治疗病因治疗早期积极有效神经修复血糖控制抗氧化应激α-硫辛酸改善微循环改善代谢紊乱其他神经修复甲钴胺积极控制血糖是治疗DPN最根本和最重要的手段早期积极有效的进行神经修复与积极严格地控制血糖同样重要,也是DPN必不可少的干预措施。当前第12页\共有52页\编于星期五\19点神经纤维再生,神经功能修复节段性脱髓鞘(常见)轴突变性(常见)神经损伤

髓鞘再生

由近及远由薄变厚第8天18个月朗飞结结间长度变短神经损伤循环反复神经传导速度以1m/s/年的比例减慢神经修复—

是个漫长的过程糖尿病神经病变Axondegenerationandrescue.NeuralRepairandplasticity.CambridgePress2006:293-302;CellMolLifeSci.2003;0:11-20;TextbookofNeuralrepairandRehabilitationvol1;Diabetologia2000;43:957-973

当前第13页\共有52页\编于星期五\19点处理—治疗对症治疗缓解患者疼痛症状甲钴胺,α-硫辛酸第一阶梯用药新一代抗惊厥药加巴喷丁等TCAs:阿米替林,SSRIs等阿片类止痛药羟考酮,曲马多等局部止痛治疗传统抗惊厥药卡马西平等通常有以下方法可以治疗DPN患者的疼痛症状

当前第14页\共有52页\编于星期五\19点糖尿病神经病变的诊疗流程四肢麻木、疼痛、感觉异常等糖尿病患者痛觉、温度觉、压力觉、振动觉、踝反射症状筛查其他检查NCV、QST、心率变异性分析、体感诱发电位评估风险有神经病变症状无神经病变症状高风险低风险病史、血糖控制、血压、血脂等随访糖尿病自主神经病变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排除其他周围神经病变排除其他自主神经病变治疗1.对因治疗血糖控制神经修复抗氧化应激改善微循环改善代谢2.对症治疗甲钴胺&α-硫辛酸抗惊厥药TCAs止痛药治疗当前第15页\共有52页\编于星期五\19点预后丧失痛温觉→烫伤、冻伤以及疼痛伤害而不自知,加上自身存在微循环改变→糖尿病足→截肢积极有效的早期干预可显著降低微血管并发症的发生,可有效改善症状并延缓DPN的进一步发展致残猝死改善预后不能正常感知心肌缺血→缺失保护性反应→心梗→猝死。当前第16页\共有52页\编于星期五\19点二:2010年ADA指南

糖尿病神经病变的定义、分类、诊断标准及治疗

当前第17页\共有52页\编于星期五\19点2005ADA2010ADA定义与分类主要根据发病部位分类主要根据发病机制分类;诊断排除性诊断;主要依靠神经症状和体征(针刺觉、温度觉和振动觉)提出诊断标准:症状/体征和神经传导功能(疑似/亚临床/确诊)严重程度评估无根据受累神经纤维范围进行分级[0级、1级(1a/1b)和2级(2a/2b)]2010ADA关于糖尿病神经病变(DN)内容的更新DSPN:远端对称性多发性神经病变SolomonTesfaye,etal.DiabetesCare.2010;332285-2293AndrewJ.M.etal.DiabetesCare.2005;28(4):956-962当前第18页\共有52页\编于星期五\19点糖尿病神经病变急性感觉性慢性感觉运动性颅神经躯干肢体近段肌萎缩与慢性炎性脱髓鞘神经病变共存DN的定义与分类:

2005ADA指南主要根据发病部位分类AndrewJ.M.etal.DiabetesCare.2005;28(4):956-962心血管神经病变胃肠道神经病变等自主神经病变全身对称性多发性神经病变局灶或多灶性神经病变当前第19页\共有52页\编于星期五\19点局灶性或多发局灶性神经病变(主要由神经缺血缺氧引起)糖尿病多发性神经病变(DPN)卡压性如正中神经,尺神经,腓神经远端对称性多发性神经病变

(DSPN)

(典型

DPN)多发病灶

“多发性神经炎”神经根病变腰骶,胸和颈单神经病变非典型

DPNs自主神经DN的定义与分类

2010ADA指南主要根据发病机制分类SolomonTesfaye,etal.DiabetesCare.2010;332285-2293AndrewJ.M.etal.DiabetesCare.2005;28(4):956-962(主要由糖毒性/脂毒性/氧化应激等引起)当前第20页\共有52页\编于星期五\19点高发病发病率高达60.3%诊断率低起病隐匿:30-40%DPN患者早期无症状易漏诊:>50%轻中度DPN患者被漏诊高危害致残:降低生活质量致死:危及患者生存DPN现况,陷入“高难”困境

当前第21页\共有52页\编于星期五\19点“高难”困境:DPN发病率高1991年1月~2000年12月,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在全国30个省/市和自治区内分泌科、24,496例住院DM患者中进行统计分析糖尿病人群中DPN的发病率为60.3%2型糖尿病患者发病率更高达61.8%患者%1.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慢性并发症调查组.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2002;24:447-51.当前第22页\共有52页\编于星期五\19点“高难”困境:DPN诊断率低起病隐匿:神经功能检查确诊DPN的患者30%~40%无症状[1]末梢感觉丧失多缓慢进展且无症状,却增加了足溃疡和截肢的风险[1]易漏诊:>50%轻中度患者被漏诊[2]1.

2007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HermanWH,etal.DiabetesCare,2005;28(6):1480-1481当前第23页\共有52页\编于星期五\19点“高难”困境:DPN带来严重隐忧降低患者生活质量——致残糖尿病是非意外事故所致下肢截肢的最常见的原因,占所有下肢截肢中的40-70%,这意味着每30秒就有一个肢体因糖尿病而被截肢[5,6]85%的糖尿病足最终截肢[1]糖尿病累积再截肢率逐年增高:1年26.7%,3年48.3%,5年60.7%[2]

危及患者生存——致死70%糖尿病病人截肢5年内死亡[3]自主神经病变5年内死亡率约50%[4]1.

2007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DiabetesCare29:566–570,20063。SchofieldCJ,etal.DiabetesCare200629:2252-2256.4,ToytyJP,etal.Diabetes,1996,4(5):308-315..5.Lancet.2005Nov12;366(9498):1719-24.6.IDF(Internationaldiabetesfederation).Positionstatement:Thediabeticfoot:amputationsarepreventable当前第24页\共有52页\编于星期五\19点中国是认识糖尿病最早的国家之一。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所著的《黄帝内经》中,就对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主要表现、病因病机、预后转归等进行了系统论述。隋唐时期甄立言的《古今录验方》更明确指出“消渴病”口渴多饮、尿有甜味。唐代孙思邈《千金方》、王焘《外台秘要方》则认为消渴病患者脾虚或肾虚,导致水谷精微下流,所以尿甜。三:中医对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病因病机认识当前第25页\共有52页\编于星期五\19点其后,历代医家对糖尿病病因病机的认识又不断深化,可以说在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中医药治疗,包括食疗、运动、针灸、推拿等非药物治疗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建国以来,随着中医和中西医结合临床科研工作的深化,中医药治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又取得了一系列新成果,初步显示出了我国医学中医和中西医结合的优势。

当前第26页\共有52页\编于星期五\19点

糖尿病的病因,与饮食失节、情志失调、劳倦过度、外感邪毒、药石所伤等有关。体质因素是内因,为发病的基础;饮食失节等是发病的外因,是条件。外因作用于内因而引起发病。其中,饮食失节包括过食甘肥、辛辣、烧烤等,中医认为饮食不节可内伤脾胃,内生湿热、痰火,或导致胃肠积热,内热伤阴可发生消渴病。当前第27页\共有52页\编于星期五\19点至于其基本病机,可归纳为多种病因导致的内热伤阴,中医学认为,内热是邪热,《内经》称之为“壮火”,而“壮火食气”,邪热可伤阴耗气,日久可导致气阴两虚,阴损及阳,更可导致阴阳俱虚。由于久病入络,气阴两虚、阴阳俱虚以及气滞、痰湿、痰火、湿热等,均可导致血淤,特别是全身脏腑器官络脉淤结,于是就成为糖尿病多种血管神经并发症特别是微血管并发症发生发展的病理基础。

当前第28页\共有52页\编于星期五\19点四:中医药治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特色

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是中医诊治疾病的重要原则。中医药在治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方面,也同样要遵守这些原则。这就形成了中医药重视整体调节、重视综合治疗和重视个体化治疗的特色。当前第29页\共有52页\编于星期五\19点中医认为:消渴病的发生与肾、肝、肺、脾胃等多个脏腑功能失调有关。《内经》强调胃热,汉代医圣张仲景《金匮要略》提出厥阴消渴,并论及肾虚,金元张洁古更以脾虚立论,明清医家则多从肺胃肾论“三消”。所以,治疗方面中医认为必须重视整体调节,除针对内热阴虚基本病机,应给予清热养阴治疗,或在此基础上益气、温阳、行气、活血、化痰外,还需要考虑脏腑功能失调的具体情况,重视补肾固精、健脾补气、舒肝理气、养阴柔肝、平肝潜阳等治法,旨在通过全身性调理,达到治疗糖尿病、预防并发症的目的。当前第30页\共有52页\编于星期五\19点

中医治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特别重视综合治疗,强调中医内治与外治相结合,药物治疗与食疗、运动疗法、针灸、推拿、气功等非药物疗法相结合。临床和药理实验研究发现:人参、玄参、葛根、桑白皮、生地、栝楼、天花粉、枸杞子、地骨皮、麦冬、天冬、玉竹、黄精、黄连、黄柏、苍术、白术、山药、山茱萸、何首乌、玉米须、茯苓、泽泻、黄芪、知母、木瓜、乌梅、苦瓜、夏枯草、鬼箭羽等,对糖尿病及其并发症具有不同程度的治疗作用。当前第31页\共有52页\编于星期五\19点

而中药食疗、八段锦、太极拳、气功锻炼等,同样是很有特色的传统疗法。针灸、推拿等,具有扶正祛邪、疏通气血和调节内分泌、调节免疫、改善微循环等作用,对糖尿病血管神经并发症有一定治疗作用。中药外治包括药浴、中药外敷、熏洗等,可改善糖尿病足临床症状,促进顽固性皮肤溃疡愈合。

当前第32页\共有52页\编于星期五\19点个体化治疗是中医治病的又一特色。中医认为人群体质不同,病因复杂,患病后临床症状表现必然千差万别,治法和选方用药当然也应有所区别。中医称之为“辨证论治”,体现了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的个体化治疗思想。具体辨证方法,宋代以前强调辨方证;金元明清医家多强调三消辨证,口渴多饮为上消,治当润肺生津;多食易饥为中消,治当清胃益阴;多尿尿甜为下消,治当滋阴补肾。当前第33页\共有52页\编于星期五\19点

建国以后,祝湛予教授等提出了分型辨证的思路,主张阴虚火旺证,治以滋阴清热;气阴两虚证,治以益气养阴;阴阳两虚证,治以滋阴助阳;血脉淤阻,治以活血化淤。

吕仁和教授更提出分期分型辨证的思路,主张把糖尿病分为糖尿病前期、临床期、并发症期三个阶段,当前第34页\共有52页\编于星期五\19点在分期的基础上,本着本虚辨证型、标实辨症候的精神,分型辨证,并根据患者本虚标实病情具体情况,或标本同治,标本并重,或治本为主,兼以治标,或治标为主,兼以治本,或先治标,后治本,既要重视患者内热阴虚的基本病机,又要重视患者具体的症候表现。事实上,确实不可能凭一张处方、一剂药物解决糖尿病不同患者和糖尿病不同阶段异常复杂的病情。

当前第35页\共有52页\编于星期五\19点五:中医药防治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优势

我们可以概括为四个主要方面:当前第36页\共有52页\编于星期五\19点1:中医药有改善糖尿病及其并发症临床症状的优势。

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临床症状十分复杂,有主观症状,也有客观症状,有糖尿病特有的症状,也有许多疾病共有的症状,但这些症状对患者来说同样都是痛苦,直接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医生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减轻患者痛苦,而中医药确实具有显著改善糖尿病及其并发症患者症状的作用,可显著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当前第37页\共有52页\编于星期五\19点2:减轻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消除或减轻临床症状是中医药治疗糖尿病并发症的主要优势之一。如有些新诊断的糖尿病的“三多一少”症状,糖尿病眼病的视物模糊或飞蚊征或羞明流泪等,糖尿病肾病的疲乏无力和/或水肿等,糖尿病心脏病的心慌心悸或失眠等,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头面部多汗和/或四肢麻木等,糖尿病脑血管病的记记功能低下和/或肢体语言障碍等,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疼痛和/或坏疽等症状,通过中医药辨证论治和/或综合治疗,一般很快可以消除和/或减轻症状,使患患者可以象健康人一样地学习工作和生活,显著提高患者地的生活质量。当前第38页\共有52页\编于星期五\19点3:中医药有整体调节、多靶点作用的特点。

中医药治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有着与西药口服降糖药完全不同的作用。既不像磺脲类降糖药那样通过促进胰岛素分泌降低血糖,也不像双胍类降糖药那样通过改善胰岛素利用降低血糖,也不像拜唐苹那样通过抑制小肠糖吸收降低餐后血糖,而是通过整体调节,通过综合作用而取得疗效。当前第39页\共有52页\编于星期五\19点对于一张中药复方甚至一味中药来说,往往既有减低胰岛素抵抗作用,又有保护胰岛B细胞功能的作用,更有一定的促胰岛素分泌作用和类葡萄糖苷酶抑制剂作用,有的还常常兼有调节血脂、抗凝、改善微循环、保护肝肾功能的作用。

当前第40页\共有52页\编于星期五\19点4:减少西药用量,调节脏腑功能糖尿病并发症患者配合中医药治疗一段时间后,可一定程度地减少西药的用量。此为中医药治疗糖尿病并发症的优势之一。随着糖尿病病程的进展过程,糖尿病并发症患者有的有一种并发症,有的同时兼有几种并发症或合并症,甚至合并各种感染,使病情变得更加复杂。治疗时常常需要几种西药长时间联合使用,造成胃肠道紊乱、皮疹、肝肾功能损害等种种副作用或不良反应。当前第41页\共有52页\编于星期五\19点中医辨证论治的同时,配合针对不同并发症有特异性作用的西药,为一条可行的治疗途径。但即使是小剂量西药配合使用,也要根据辨证唯物主义观点,将中医辨证与西医辨病巧妙地结合起来,在全面考察患者的年龄、身高、体重、病程、并发症的轻重缓急等具体情况,个体化选择相应的降糖西药。当前第42页\共有52页\编于星期五\19点六:中医与糖尿病并发症的治疗当前第43页\共有52页\编于星期五\19点由于所病脏腑不同,活血化瘀药使用又有益气活血、滋阴养血活血和温阳利水活血之别。常用桃仁、红花、赤芍之品.肢体麻目者,伍用桂枝、鸡血藤;糖尿病肾病合用益母草、白茅根;糖尿病心脏病合用丹参、田七;糖尿病脑血管病配伍以全虫、地龙等虫类活血之品。其治疗在强调活血化瘀前提下,应注意依据病位差异、气血阴阳不同选择用药。

当前第44页\共有52页\编于星期五\19点如冠心病者,与参麦散合瓜蒌薤白桂枝汤,痰热甚者,合用小陷胸汤以益气养阴活血化痰开痹;合并心衰者,加用苓桂术甘汤或参苓白术散以温阳培土制水;中风者,与补阳还伍汤或六味地黄汤合用抵当汤以益气活血、滋肾通脉;肾衰者,用真武汤、附子汤或附桂八味丸合用平肝熄风之品以温阳化气利水降压。视网膜病变者,与杞菊地黄汤合用明目之千里光、蜜蒙花、决明子之属。

当前第45页\共有52页\编于星期五\19点1: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肾病(DN):

病机上多立足于气阴两虚,涉及脏腑以肝、脾、肾为主,瘀血贯穿全程。临床上多根据益气养阴,活血化瘀通络,健脾滋肝补肾等方法采用专方专药、成药、单味药等进行治疗。根据文献资料,中医药治疗各期DN不仅能改善临床症状,亦在临床实验室指标上体现了其疗效,各种方法治疗DN的总有效率在73%~95%之间。当前第46页\共有52页\编于星期五\19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