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高考语文小说答题方法技巧(2016原题对照)_第1页
2018高考语文小说答题方法技巧(2016原题对照)_第2页
2018高考语文小说答题方法技巧(2016原题对照)_第3页
2018高考语文小说答题方法技巧(2016原题对照)_第4页
2018高考语文小说答题方法技巧(2016原题对照)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文学类文本复习

小说答题模式与方法技巧

2021/5/912018文学类作品考纲要求1.分析综合C⑴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⑵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2.鉴赏评价D⑴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语句的表现力⑵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⑶对作品表现出来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作出评价3.探究F⑴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丰富意蕴⑵探讨作品中蕴涵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⑶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2021/5/92题类1人物形象题2情节结构题3环境作用(景物描写)题4主题思想题5表现手法题2021/5/93小说出题类型一、本文某段中环境描写的作用是什么?1社会环境的作用,2自然环境的作用二、概括小说的情节三情节的作用。四、情节安排有何技巧好处?五、小说情节有何特点?六、人物描写的具体方法或小说是如何塑造人物形象的或刻画人物的方法是什么?请具体分析。七、概括指出人物的性格特征。八、文中的主人公是一个怎样的人?(形象)请联系文中具体分析九、各种描写手法的作用十、概括文章主旨十一、划线句子在文中的作用十二、构思的好处2021/5/94小说阅读考查的一般设题角度一、自然环境描写的作用(品味精彩语句的表现力、分析表现手法)二、故事情节及其特点赏析(分析作品结构,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分析表现手法)

三、人物的性格特点及塑造人物的艺术手法赏析(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四、小说主题的赏析(概括作品主题)五、对小说社会意义或表达技巧的探究(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丰富意蕴、对作品表现出来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作出评价)2021/5/95

【注意环境描写】

环境是人物活动的舞台,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自然环境——人物活动的具体场景,如地点、气候、时间、景色、场面等。作用:环境本身①提示时间、季节和环境特点,渲染某中气氛;情节②展开、推动情节发展,为后边写某人做某事或人物某特点作铺垫;人物③烘托人物某种性格,或烘托某种心理;主旨④深化暗示某主旨,或暗示故事的结局。

社会环境——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作用:①交待人物活动及其成长的时代背景是:,揭示了各种复杂的社会关系:;②交代人物身份,表现人物某中性格;或影响或决定人物某中性格的社会基础;③揭示社会何种本质特征,揭示某种主题。

2021/5/961.常见题型

(1)就指定的环境描写说出其作用;

(2)找出文中描写环境的句子,分析环境描写对塑造人物或表现主题起到的作用;2021/5/97自然环境描写的作用:

(1)突出季节特征;(2)表现地域风光;(3)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背景;(4)渲染、营造、烘托氛围或气氛;(5)增加或缓和紧张的氛围;(6)奠定感情基调;(7)反映、暗示社会环境;(8)换转或展开情节,推动情节发展;(9)为情节发展作铺垫;(10)前后多次描写,成为行文线索;(11)为下文刻画人物作铺垫;(12)烘托、映衬人物形象;(13)表现人物心理、性格;(14)暗示人物心理转变;(15)象征、暗示人物命运;(16)揭示人物命运的必然性;(17)表达、寄托、象征、暗示、揭示主题;(18)丰富、深化主旨;(19)设置悬念,产生波澜,激发阅读兴趣。2021/5/98示例:【2010年】请对小说画线处景物描写的特点和作用作简要分析。那山也正在春时里,半山的松树,半山的草坡,半山的闲石。春阳暖融融的,温意无尽,枯茎里已冒出青青的芽子。

【答题点拨】特点要答出手法特点及景物特点。

参考答案:(1)特点:采用白描(手法特点)手法描写了万物复苏、春意盎然、生机勃勃(景物特点)的景象。(2)作用:衬托罗永才渐趋温暖的心理感受,暗示了人物心理转变,推动小说情节的发展。2021/5/99环境描写技巧(手法)题环境描写的常见技巧主要有:

1、从描写技巧角度看,有:①细节描写,场面描写,白描(粗笔勾勒,突出特征),细描(精雕细刻、浓墨重彩);②动静结合,虚实结合,正侧结合,点面结合,声色结合,明暗对比,色彩搭配,渲染、衬托、烘托;③借助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来描写;④选取某某具有代表性的事物描写,即点面结合等等。

2、从写景角度看,有:①感觉角度——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触觉等(形、声、色角度);②观察角度——定点观察、移步换景、仰视、俯视、平视;③写景顺序——分层写景(由远及近,由近到远;由高及低,由低及高;由内及外,由外及内等等)。④写景的变换,移步换景。2021/5/910乌米坐在门旁的石头上,她的身材匀称颀长,白发苍苍。她那布满细小皱纹的脸,已被太阳晒成了棕褐色。层层叠叠的石堆,年久失修的半塌的土屋,在炎热的蓝天衬托下的阿伊——偑特里山的灰色峰顶,以及在太阳照耀下寒光熠熠的大海,所有这一切在老人周围形成了一种肃穆静谧的气氛。在乌米脚下的山坡上,有一些零零落落的村舍。透过果园的绿树丛看去,它们那五颜六色的屋顶,酷似一个被打翻了的颜料箱。从山下不时传来马具的叮当声,还有潮水拍击海岸的沙沙声。偶尔还可以听到聚集在集巿上咖啡馆附近的人们的喧嚷声。在这儿的山顶上是一片宁静,只有淙淙的溪水,伴随着还在六年前已经开始了的乌米的幽思漫漫的歌声。2021/5/911示例:【2008年】指出第5自然段中景物描写所采用的手法,并简析该段景物描写的作用参考答案:(1)手法:①衬托(以动写静,以景衬人);②分层写景,远近高低结合。(2)作用:①烘托出肃穆静谧的气氛;②突出乌米孤独无助的处境;③暗示人物的命运。2021/5/912例题(2009)从修辞手法的角度,对文中画线句子的景物描写进行赏析。

远岸丁香、连翘在灯光下更加似雪如金,近岸海棠正在盛期,粉嘟嘟的花朵挤满枝头,好不热闹。

参考答案:①运用比喻,描绘丁香、连翘在灯光下晶莹璀璨的艳丽之美;②运用比拟(或“拟人”),形容海棠盛开时争奇斗艳的勃勃生机。2021/5/913(2016)8.作者描绘了八十年代中期游湖所见景色,用意是(3分)

【答案】

①同眼前所见形成强烈对比,巨大的反差能给读者心灵造成震撼;②很好地印证了文章的开头,使开头的比喻更真切,更有说服力;③抒发作者内心的感情,更好地表现作品的主旨2021/5/914【第二部分

情节类题型】

一、情节梳理题

(一)这类题型主要考查对小说故事情节的梳理概括能力,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理清小说的结构层次,即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2、寻找贯穿小说的线索;

3、抓住小说中的重要场面、重要事件2021/5/915(二)这类题型的提问形式主要有:

1、概括小说的主要情节或梳理小说的脉络。

2、文中共写了哪几件事,请依次加以概括。

3、概括小说某一环节的内容(如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四部分中的某一方面)。

4、简要概括人物、事件变化的过程。5、这篇小说的情节是如何展开的?请概括回答。2021/5/916例题1、2010年广东卷《面包》:请概括小说的主要情节。

参考答案:①妻子发现丈夫凌晨在厨房;②妻子仔细观察后发现丈夫偷面包;③厨房对话中,妻子没有揭穿丈夫的谎言;④第二天妻子找借口把自己的面包匀给丈夫。2021/5/917例题3、2011年安徽卷《巴尔塔萨的一个奇特的下午》:请用简明的语言梳理这篇小说的脉络。

参考答案:做好鸟笼——拒卖鸟笼给老大夫——送鸟笼给彼贝——台球房醉酒2021/5/918注意:5、这篇小说的情节是如何展开的?请概括回答。

这种提问形式在答题格式上与前四种是不同的,很容易误解为“概括小说的情节”,因此遇到此类题时要特别注意辨析。这类提问形式的完整规范的答题格式一般为:①正确指出小说的线索;②正确指出小说展开故事情节的方式;③分条分点概括故事情节的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尾。当然,“分条分点概括故事情节的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尾”这一步需要根据题目的具体要求作恰当的取舍2021/5/919例如2009年高考四川卷小说阅读《想象》第15题:这篇小说的故事情节是怎样展开的?请概括回答。

参考答案:以“想象”为线索,以心理活动描写为主要方式来展开故事情节。2021/5/920二、情节作用题

(一)这类题型主要考查对情节作用的概括、分析、鉴赏能力,提问形式主要有:

1、文章开头/中间/结尾写某某情节,有什么作用?

2、某情节对全文情节的展开有什么作用?

3、小说写某某情节,这样安排有什么作用?2021/5/921需要从以下五个方面来考虑:

1、从情节与小说环境的关系角度考虑,常用术语:突出(烘托、交代)人物活动的环境,使环境更具典型性等;

2、从情节与其他情节的关系角度考虑,常用术语:埋下伏笔,设置悬念,线索,铺垫,照应,推动情节发展,使情节曲折生动,对比,衬托,承上启下等;

3、从情节与人物形象的关系角度考虑,常用术语:塑造了„„的人物形象,表现了人物„„的性格或精神,刻画了人物„„的心理,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充实等;

4、从情节与小说主题的关系角度考虑,常用术语:揭示(表达、寄托、暗示)了„„的主题,深化主题,突出主题,丰富主题等;

5、从情节与读者感受的关系角度考虑,常用术语:设置悬念,跌宕起伏,引人入胜,吸引读者注意力,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引发读者思考等2021/5/922这类题型的规范的答题格式一般为:作用点+体现点。所谓“作用点”是指作用是什么,一般要用术语来答;所谓“体现点”是指这个作用在文中是如何体现出来的.2021/5/923例题2011年高考安徽卷小说阅读《巴尔塔萨的一个奇特的下午》第14题:小说的结尾部分,写了从来没喝过酒的巴尔塔萨喝得酩酊大醉,这样安排有什么作用?根据小说,请从两个不同的角度谈谈你的见解。

参考答案:1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醉酒的行为使读者对勤劳、纯朴、善良的巴尔塔萨有了更深的认识,发现他还有爱面子、冲动等性格特点,认识到巴尔塔萨性格的复杂性。2使情节更为曲折。做好鸟笼期待出手却拒绝卖出鸟笼,想卖高价却无偿送出鸟笼,这样的情节已曲折生动;“醉酒”让主人公欠下债务,狼狈不堪,使情节再生波澜,引人入胜。3使主题更加丰富。为满足一个孩子的快乐送出鸟笼,体现了主人公的善良本性,弘扬了善与爱的主题;从来没喝过酒却喝得酩酊大醉,表现出这个小人物不得不面对现实的种种无奈,反映出人们的良好愿望与现实生活之间常常存在着矛盾。4使环境更具典型性。小说中共有三个场景:巴尔塔萨家赏鸟笼,蒙铁尔家送鸟笼和台球房醉酒。台球房是唯一的公共场所,醉酒情节把场景从家庭空间移到社会空间,集中展示了社会下层百姓真实的生活状态和心理状态。2021/5/924情节结构安排(情节运行方式)

情节运行方式:

(1)基本模式: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2)设置悬念

(3)埋下伏笔

(4)铺垫照应

(5)摇摆:一波三折。情节跌宕起伏,曲折生动。

(6)出乎意料又在情理之中:“出乎意料”说明情节发生突转,“情理之中”说明前文有伏笔、铺垫、照应。2021/5/925提问形式主要有:

1、小说关于某某情节安排很有特色,请作简要分析。

2、小说在情节构思上的艺术特色有哪些?请结合文本分析。

3、本文情节“构思精巧,扣人心弦”,请结合作品内容分析这一特点。

4、请简要赏析某某情节。

2021/5/926情节安排的技巧

1、就全文看:一波三折。作用:引人入胜,扣人心弦,增强故事的戏剧性、可读性,或是设置线索(双线索),贯穿全文,使复杂的情节条理清晰;

2、就开头结尾看:首尾呼应。作用:使小说结构紧密完整;

3、就开头看:

A、倒叙式。作用:制造悬念,引人入胜;

B、设疑式。作用:提出疑问,设置悬念,引起读者的思考,引出下文情节,突出人物形象,揭示小说的主题;

C、写景式。作用:交代故事发生的环境,渲染气氛,奠定基调,烘托人物心情;

4、就结尾看:

A、出人意料式结局(突转式结局/欧·亨利式结尾)。作用:使平淡的故事情节陡生波澜;与前文的伏笔、铺垫相照应,使人觉得又在情理之中;更好地突出、深化主题;

B、令人伤感的悲剧式结局。作用:更好地塑造人物性格;更好地突出、深化主题;这种结局令人感动、令人回味、引人思考;

C、令人喜悦的大团圆式结局。作用:给读者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空间,耐人寻味;喜剧性的结尾与主人公、作者的意愿构成和谐的一体,给人以欣慰、愉悦之感;这样的结局凸显出美好人性,反映出人类追求美好的愿望;

D、留白式结局。作用:故事情节戛然而止,留给读者广阔的想象空间,能更好地深化主题。

5、其他技巧特点,如误会、巧合、伏笔、照应、悬念、铺垫、对比、衬托、先抑后扬、先扬后抑等。2021/5/927另一类提问形式主要有:

1、小说关于某某情节安排很有特色,请作简要分析。

2、小说在情节构思上的艺术特色有哪些?请结合文本分析。

3、本文情节“构思精巧,扣人心弦”,请结合作品内容分析这一特点。

4、请简要赏析某某情节。2021/5/928小说阅读《翻浆》第11(3)题:本文情节“构思精巧,扣人心弦”,请结合作品的内容和结构分析这一特点。

参考答案:①前后铺垫照应。路面翻浆的交待与后文行车状况的前后铺垫照应,凸显了故事的环境;“拎着一个系着鬃绳的袋子”与后文“突然触到鬃毛样的粗糙,我意识到这正是搭车人袋子上那截失踪的鬃绳”的前后铺垫照应,起到解开悬念的作用。②悬念迭出,情节跌宕。青年的突然出现,引起人们的猜忌,他在车厢里又有一系列动作让人以为他要偷东西,扣人心弦。③结局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在猜忌中开始情节,在伤害中发展情节,在震撼中解开悬念,扣人心弦。④在高潮中结尾,余味无穷。以“我的心像凌空遭遇寒流,冻得皱缩起来”一句戛然而止,给人震撼,引人深思。2021/5/929(2016)小说以“电话”为枢纽连接人物、安排情节。这样处理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

【答案】

1.作为文章的线索,贯穿全文,推动情节发展有条不紊地发展。两人通过电话相知相恋到分离。

2.交代战争时期的特殊环境。俩人因为战争不能经常见面,只能通过电话联络感情。

3.首尾呼应,深化主题,表达了对战争的控诉,同时书写了人性的美好。

4.制造悬念,吸引读者的注意,引发读者的阅读兴趣。情节的发展因为电话的联络而得以层层推进。

5.对塑造人物性格有帮助。两个人的性格特点在一次次通话中得以渐渐丰满起来。

【解析】本题主要考察小说情节的作用。小说情节的作用分为内容和结构两个方面。内容上包括交代环境、深化主题等,结构上包括制造悬念、首尾呼应、线索作用等2021/5/930线索的安排

1、结构全文的线索:人物、事物、事件、情感、时间、空间。

2、分析线索的特点:单线结构、双线结构。

A、双线结构:一明一暗,相互交织,双线必须由一个共同点来连接。

B、寻找途径:抓小说标题、抓小说中的中心词。

2021/5/931双线索的作用:1使复杂的情节条理清晰,集中紧凑;2突出了主人公的形象特征;3鲜明的突出了小说的主旨。2021/5/932考题示例:【《中了大奖》(日本

多爱子)】本文以什么线索结构全文?试分析本文的线索特点。

参考答案:1文章以“大奖”为线索结构全文,是双线结构。2明线:丈夫想中大奖——中了大奖——中奖之后的行动。暗线:妻子想中大奖——中了大奖——中奖之后的行动。3两条线索在最后的两封信中融合,使小说情节结构浑然一体。2021/5/933情节探究题

这类题型主要考查对情节安排的探究分析能力,探究角度主要有情节安排的合理与否、情节安排的作用、情节安排的艺术等,重点探究情节安排的合理性问题。2021/5/934常见的提问形式有:

1、作者在结局上的这种处理是否合理?请结合小说具体内容,谈谈你的看法和理由。

2、有人说,这种安排是最佳选择,如果你同意这种说法,请申述你的理由。

3、有人说,文中故事情节的安排,不尽合理,你是否同意这种说法?请说说你的看法。

4、有人认为小说的××情节是多余的,请谈谈你的看法并简要说明理由。

5、小说结尾(或其它部分)写了××,这样安排有什么作用?2021/5/9352009年高考辽宁卷小说阅读《遗璞》第11(4)题:小说最后描写了蛮儿一帮年轻人

炸掉了遗璞,并用它去修水渠。作者在结局上的这种处理是否合理?请结合小说具体内容,谈谈你的看法和理由。

参考答案:(观点一)作者在结局上的处理是合理的。①从情节上说,遗璞村人为之自豪的石头被一群年轻人突然炸掉,这样的处理可以产生出人意料的艺术效果;②从主题上说,“没有用”的遗璞是一种守旧思想与生活方式的象征,这样的处理有助于小说思想内蕴的表达;③从时代上说,这样的处理符合20世纪80年代初期改革开放的精神,有现实意义。(观点二)作者在结局上的处理是不合理的。①从情理上说,遗璞村人世世代代视为宝物的东西,被一群年轻人轻易的炸掉,不合情理,违背了生活的逻辑;②从叙事上看,炸掉遗璞修水渠的必要性并没有在小说中明确的饿交代出来,缺乏艺术上的逻辑性;③从现实上讲,这种结局也不符合保护文物、合理开发的现代观念。2021/5/936一、人物形象概括题

这类题型主要考查对人物形象特点、心理、情感的概括归纳能力,解题思路:

1、从故事情节的发展变化中把握人物性格。情节往往是人物性格的形成发展的过程。

2、从人物之间的矛盾冲突中认识人物性格。在激烈的矛盾冲突中,人物的思想性格往往反映得最充分最深刻。

3、从描写手法中认识人物性格。作品对人物的肖像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细节描写等,都是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和性格特征的。

4、借助历史背景、社会环境、自然环境、活动场景及人物关系来认识人物性格。

5、注意从作者对人物的介绍和评价中把握人物基本特征。2021/5/937提问形式主要有:

1、文中某某是一个怎样(什么样)的人物形象?请结合文中具体内容进行分析。(或:结合全文,简要分析文中某某的形象。)2、某某人物形象具有哪些(什么样的)特点或品质(精神、思想等)?请结合文章内容概括分析完整规范的答题格式:答题格式是每概括出一个特点,就分析出一个特点,即:①个性特征A+分析;②个性特征B+分析;③个性特征C+分析„„。2021/5/938答题示例:【2011年全国新课标卷现代文阅读《血的故事》第11(3)题】“外省郎”彭先生有哪些特点?请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①有担当,明大义。在老丈人危难时,以亲情、和睦为重,不计前嫌,施以援手,最终赢得信任。②执著隐忍。面对老丈人的排斥,不轻言放弃,不莽撞行事,捍卫了自己的爱情。③幽默乐观。说话风趣,与人为善,遇事能有良好心态。2021/5/9392016(3)小说中的王有福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6分)

【答案】(6分)①性情谦卑,甚至有点窝囊;见了晚辈,也要鞠躬,说话谦和;②胆小怕事,有点狡黠;撞了玻璃偷偷溜掉,别人问起也不敢承认;③有点固执,但不失本分善良;怀疑酒店诚意,承认自己责任,不愿借机发财。(每答出一点得2分。意思答对即可。)2021/5/940(二)概括、分析人物心理和情感

提问形式主要有:

1、概括、分析人物心理

刻画人物心理的主要方法:A、心理概述,就是作者对人物的内心活动直接叙述;B、内心独白,就是人物自己站出来把内心活动和盘托出;C、梦境和幻觉,通过人物的梦境和幻觉来展示心理;D、借助环境衬托心理,既有乐景乐情、哀景哀情的正衬,也有乐景哀情、哀景乐情的反衬;E、通过刻画人物的神态、语言、动作等综合手法来暗示和表现人物心理。要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描写来分析人物心理,有时还要结合作品的大背景和具体的情景来分析。每一神态、动作或语言的描写要与所表现出的心理一一对应,不能张冠李戴。2021/5/941概括、分析人物心理(1)某某内容体现了人物怎样的心理?

答题示例:【2010年广东卷《面包》】文中的画线部分分别体现了丈夫怎样的心理?

参考答案:①表现了丈夫寻找借口欲掩盖真相的心理。②体现了丈夫内心的慌张与不安。③“头深深埋下去”说明丈夫不敢面对妻子,体现了他矛盾的心理。一方面妻子确实吃不饱;另一方面,不接受面包,自己又饥饿难忍。

(2)概括某某人物的心理变化过程。

答题示例:【2011年江西卷《晚秋》(亚美尼亚)埃·格林】简要概括瓦萨卡发现小包后经历的心理变化过程。

参考答案:心动——紧张——惊恐——慌乱——失望——轻松2021/5/9422、概括、分析人物情感

(1)某某内容表现了人物什么样的情感活动。

答题示例:【2011年江苏卷《“这是你的战争!”》】文中的手帕细节描写表现了人物什么样的情感活动?请具体说明。

参考答案:(1)面对洋溢着爱国热情要做志愿者的学生,递手帕的行动表现了孟弗之作为老师的嘉许与关爱。(2)学生的递、接,表现了志同道合的同学间的忘形与契合。(3)学生间的递、接、还,表现了彬彬有礼的师生在民族大爱的感召下情感的水乳交融。2021/5/943二、人物形象作用题

这类题型主要考查对人物形象塑造的作用的分析概括能力,提问形式主要有:文中某某人物形象的作用是什么(有什么作用)?请结合文章内容作简要分析。

这类题型可以从三个方面来思考:

1、从与其他人物的关系来看,即对其他形象塑造的作用:对比、衬托,突出人物形象特点;

2、从与故事情节的关系来看,即对故事情节发展的作用:贯穿全文线索、推动情节发展;

3、从与文章主题的关系来看,即对文章主题表现的作用:揭示、突出主题。

2021/5/944具体来说,人物形象可以分为三类:主人公、次要人物、线索人物。这三类人物形象的作用也不尽相同:

1、主人公是文章塑造的核心人物,能够揭示、突出、深化主题;

2、次要人物能够对比、衬托、烘托主人公,突出主人公的特点,使主人公形象更加鲜明,也能够推动情节的发展或者造成情节的陡转;

3、线索人物是特殊的次要人物,有对比、衬托、烘托、线索、揭示主题的作用。2021/5/945人物形象作用题

这类题型主要考查对人物形象塑造的作用的分析概括能力,提问形式主要有:文中某某人物形象的作用是什么(有什么作用)?请结合文章内容作简要分析。

这类题型可以从三个方面来思考:

1、从与其他人物的关系来看,即对其他形象塑造的作用:对比、衬托,突出人物形象特点;

2、从与故事情节的关系来看,即对故事情节发展的作用:贯穿全文线索、推动情节发展;

3、从与文章主题的关系来看,即对文章主题表现的作用:揭示、突出主题。2021/5/946答题示例:小说塑造石丁这一形象的作用是什么?请结合全文作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①衬托了胡笛的坦诚相待和不卑不亢(与胡笛的坦诚相待和不卑不亢形成对照),突出胡笛的率直和坦诚。②突出了主题,通过写石丁在画中作“暗记”,表现出对胡笛的不信任,批评了社会上存在的“信任”缺失现象2021/5/9472016(2)

“我”在小说中的主要作用是什么?请简要分析。(6分)

【答案】(6分)①讲述故事:小说故事是由“我”讲述出来的,真实可信;②推进情节:“我”是事件的参与者,由于“我”的提议,情节得以发展变化;③衬托人物:小说主人公王有福的性格,由于“我”的存在而更加鲜明。(每答出一点得2分。意思答对即可。)

2021/5/948三、人物形象技巧题

这类题型主要考查对塑造人物形象的技巧的辨析鉴赏能力,对于这类题型的回答,首先要明确刻画人物形象的技巧有哪些2021/5/949(一)刻画技巧

1、肖像描写。肖像描写是对人物形象的描写,包括人物的容貌、神情、姿态、风度和服饰等。作用是刻画人物的性格特征,表现人物的精神面貌,透露人物的内心活动,揭示人物身份境遇,显示人物性格变化等。

2、神态描写,作用是表现人物在不同境遇中的神情变化,揭示人物内心活动,反映人物的心灵状态、性格特征及思想情感的波动和发展过程,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充实;

3、心理描写,作用是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交代人物的思想基础、行动的内在依据;

4、语言描写,包括对话描写、独白描写等,作用是表现人物性格,反映人物的内心活动,显示人物的身份、地位;

5、动作描写,作用是表现人物的性格、心理、品质、身份、地位、处境、状态等;

6、细节描写,如场景细节描写、服饰细节描写、动作细节描写、心理细节描写、语言细节描写等,作用是刻画、突出人物性格,推动情节发展,营造氛围,渲染时代气氛,深化主题;

7、其他术语:工笔、白描、正面描写(肖像描写、神态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细节描写、白描、工笔)、侧面描写(环境描写、对比、衬托、烘托)、对比、衬托、烘托及修辞手法等2021/5/950(二)提问形式

1、作者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刻画某某人物?请简要分析。或:分析文章对某某人物进行描写的具体方法及其作用。或:文章是如何塑造某某人物形象的?请结合具体内容作简要分析。

这种提问形式主要考查对人物形象刻画技巧的辨别,完整规范的答题格式一般为:①指出表现人物形象的手法是什么;②分析这种手法在文中是怎样体现的;③点出这种手法的作用、效果,即刻画了什么样的人物形象。当然,在具体答题时要根据题目设问的实际情况对这三个步骤稍作顺序上的调整或取舍2021/5/951【2007年】差拨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作者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刻画这个人物?请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差拨是一个利用职权诈取钱财的势利小人。①对比法。②主要表现在对林冲先骂后夸的语言描写上,如先是骂林冲为“贼配军”、“贼骨头”,后来夸林冲为“好男子”、“久后必然发迹”。2021/5/9522、文中对某某人物的某某描写,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这种提问形式主要考查对人物形象刻画技巧的作用的理解,完整规范的答题格式一般为:结构(与上下文关系、对情节发展的作用等)作用+内容(对人物刻画、主题表达的作用等)作用。

答题示例:【

2010高考山东卷《骆驼祥子》(第四章节选)(老舍)】第二段开头对刘四爷的肖像描写,在本文结构和内容上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1)结构上,承上启下,承接上一段对刘四爷的概括叙述,引出虎妞这一形象。(2)内容上,突出刘四爷的虎气性格,使这一形象更加鲜明可感。2021/5/953四、人物形象探究题1、探究人物性格与情节发展的关系

答题示例:(2011江西卷《晚秋》【〖亚美尼亚〗埃·格林】)小说的高潮是中年男人捡走了小包。如果这个人物没有出现,瓦卡萨会不会将小包据为己有?为什么?请结合全文说明理由。

【参考答案】(示例1)不会据为己有,理由:①瓦卡萨的性格使然;②瓦卡萨善良,即使对妻子不满也会自责;③瓦卡萨正直,当看到一个姑娘摘伤者耳环时愤愤不平;④瓦卡萨良知尚存,事后认为自己对小包有所企图是“鬼迷心窍”;⑤瓦卡萨能坚守道德底线,“双脚一直在朝这个他早就该来的地方走”,表明瓦卡萨即使有机会拾到小包也不会据为己有。(示例2)会据为己有。理由:①瓦卡萨的性格及小说中的相关情节使然;②瓦卡萨贫病交加,急需钱解燃眉之急切;③社会不公平导致心理失衡:家庭遭遇拆迁而致贫,不会读书的同学成了有钱人;④周围没人,为瓦卡萨摆脱窘境提供了难得的机遇;⑤当中年男人抢走小包之后瓦卡萨认为是“把他偷光了”,表明瓦卡萨在心里已把小包据为己有2021/5/9542、探究小说的主要人物

这类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思考判断是否是主要人物(主人公):(1)是否运用大量的笔

墨进行描写和刻画人物;(2)人物形象是否鲜明突出;(3)是否是贯穿全文始终的角色;⑷是否体现了小说的主旨。2021/5/955答题示例:(2010年山东卷《骆驼祥子》(第四章节选)【老舍】)你认为本文的主要人物是哪一个?请结合文本说明理由。

【参考答案】(示例1)祥子。祥子是作者从正面、侧面两个角度着力刻画的一个形象。从正面,运用了动作、语言描写等手法;从侧面,用刘氏父女来衬托祥子,用“别的车夫”与祥子形成对比;用“别的车夫”衬托祥子。(示例2)刘四爷。首先,刘四爷是作者着墨最多的人物,小说从出身、阅历、肖像、动作、语言等多方面刻画了这个形象;其次,刘四爷是贯穿全文始终的角色,有了刘四爷才引出了人和车厂、虎妞、祥子等;再次,写祥子和其他车夫,都是为了突出刘四爷的性格。(示例3)虎妞。虎妞尽管是作者着墨不多的一个人物,但是性格鲜明,且她是联系刘四爷与祥子的关键人物。2021/5/9563、探究小说中人物塑造的意图

这类题可以从人物对人物、人物对情节、人物对主题的作用的角度来探究。

答题示例:(2009年全国卷Ⅲ《孕妇和牛》【铁凝】)孕妇并不认识石碑上的字,也不会写字,却十分努力地描画着它们,后来还感叹:“字是一种多么好的东西啊!”小说这样来写孕妇,有人认为让人感动,也有人认为有些做作。你的看法呢?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观点和理由。

【参考答案】(示例1)这样写让人感动。①突出了孕妇对文化知识的朦胧追求,虽然她不识字,但这不影响她对文化的尊重;②揭示了一个没有文化的农村女人在将为人母时的责任感,在她看来,学会认识这几个字,将来就不担心孩子的提问了;③表现了孕妇认识到文化知识对孩子未来成长的重要性,也表明她在尽可能地弥补自己没有文化知识的不足。(示例2)这样写有些做作。①触动她描画字的原因主要应该是日常生活的需要,而不只是路边的一块废旧的石碑;②孕妇自己不会写字,想临摹石碑上的字;③作为未来的母亲,孕妇不识字,喜欢不喜欢字,其实都不影响她对孩子的责任与爱。2021/5/957【第四部分

标题类题型】

文学类作品阅读要求能“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落实到小说阅读中的“重要词语”是指对营造典型环境、展示故事情节、塑造人物形象和表现中心思想等起重要作用的词语。而对小说标题内涵与作用的解读就是其中之一,同时也是高考小说阅读的命题点之一。2021/5/958一、考查的角度有:

1、理解小说标题的含义。

2、体会小说标题的作用(用意)。

3、拟写小说标题。

4、与探究题结合在一起考查。

其中,对小说标题作用的体会是重点,因为它涵盖了对小说标题含义的理解以及标题的用意的理解2021/5/959三、明确小说标题的考点

对小说标题的考查主要集中如下两个方面:

(一)小说标题的含意(双重或多重)

1、表面意义与真实意义。

2、指代意义与比喻意义。

3、一语双关,双层含义。2021/5/9602016(2)小说以“锄”为标题,有什么寓意?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6分)

【答案】

①从题目来看,该题一语双关,“锄”既是指六安爷的生产工具,又是六安爷的精神支柱。

②从结构上看,锄是贯穿全文的线索。

③从主题上看,锄是农业生产方式的象征,是被工业挤压的毫无生存空间的农村的象征。

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小说以‘锄’为标题,有什么寓意?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这是针对小说标题设置题目,应包含“锄”的含义和作用。作用要从小说三要素着手,综合考虑与人物、环境、情节、主题等的关系。2021/5/9612016(4)小说写的只是战争中的一个小故事,却用了“战争”这样一个大题目,你认为这样处理合适吗?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观点。(8分)

【答案】合适。

1.交代了故事发生的背景。俩人都是因为战争背井离乡,孤身一人,才拿起的电话,从而有了后面的层层推进,看似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的故事发展。

2.“战争”这个题目是一个画龙点睛之笔,文章中看似没有正面描写战争,但其实处处在说战争,两人是因为战争相识、相恋到最后的永别。

3.在艺术手法上,题目“战争”是一个饱含象征寓意的词汇,战争代表着残酷和毁灭,无论多么美好的事物,在它面前都会毁于一旦,这也预示着两人不得善终的结局。

4.在情感表现和人物形象的塑造上,因为“战争”,才使得俩人的性格表现充满矛盾,既防备又坦诚,既克制又浓烈,也从而使得人物的形象更加的立体和丰满。

5.在思想内容上,使小说的主题得到深化,控诉了战争的残酷,讴歌了人性的美好。

6.在艺术结构上,做到了跟前后文的呼应,给读者留下了想象和回味的空间。尤其是最后作者突然挂断的电话,容易引起读者的共鸣和对两人恋情的无限惋惜之情。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小说题目的赏析。此类题应该扣住文学作品本身的各种要素,从小说的人物、情节、主题、情感、艺术手法和艺术结构等角度进行考虑。2021/5/962(二)小说标题的用意(原因、作用、效果、好处)

1、点明时间地点,创设故事背景,渲染环境氛围。

2、概括故事情节、暗示比喻象征、揭示小说主旨。

3、结构线索,组织全文;寄托情感,深化主题。

4、铺开情节,呼应细节;对比讽刺,强化效果。2021/5/9631、在理解题目本意的基础上,首先要注意它在文中是否有指代意义或比喻象征意义。

如小说《梦非梦》:“如何理解小说标题‘梦非梦’的含义。”

参考答案:题目的本意是“梦不是梦”,小说内容叙述的是关主任做了个梦,可现实中小李、小金并没有把它当做梦来看待,这是第一层含义;而后关主任竟然也把梦中的事情作为衡量、提拔下级的依据,也就是说关主任也没有把梦仅仅当做梦而已,这是第二层含义)。这两层含义,实际上都是“梦非梦”在文中的指代意义。2、其次要注意它在表面含义之外是否有语意双关或文章主旨意义。

如小说《锁》:“小说题目‘锁’有什么含义?”

参考答案:这里的“锁”表面意思是小说中写的“门锁、双保险锁”

,实际上是文章所要揭示的“人与人之间的心锁”。

2021/5/964(二)概括、分析人物心理和情感

提问形式主要有:

概括、分析人物心理

刻画人物心理的主要方法:A、心理概述,就是作者对人物的内心活动直接叙述;B、内心独白,就是人物自己站出来把内心活动和盘托出;C、梦境和幻觉,通过人物的梦境和幻觉来展示心理;D、借助环境衬托心理,既有乐景乐情、哀景哀情的正衬,也有乐景哀情、哀景乐情的反衬;E、通过刻画人物的神态、语言、动作等综合手法来暗示和表现人物心理。要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描写来分析人物心理,有时还要结合作品的大背景和具体的情景来分析。每一神态、动作或语言的描写要与所表现出的心理一一对应,不能张冠李戴。2021/5/965(二)标题用意答题思路

1、如果以时间、地点、环境为题,则标题可能具有“点明时间地点,创设故事背景,渲染环境氛围,隐含比喻象征意义”的作用。

如小说《黄昏渡》:“作者以‘黄昏渡’为题目有何用意?”

参考答案:(1)标题“黄昏渡”至少包括时间“黄昏”和地点“渡口”,这就点明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为人物创设特定的活动背景。(2)“黄昏”作为故事发生的特定时间,其实

也是一种夕阳西下的景象,加上地点在人迹罕至的荒郊野渡,无形中形成了一幅萧瑟凄清的画面,渲染了萧索的氛围。(3)对于小说主人公老何而言,隐喻他的人生已是“黄昏”,在人生的黄昏幡然醒悟,配合警方抓捕逃犯,守候黄昏迎接美好的明天;同时也隐喻年轻盗贼的命运已到“黄昏”——穷途末路,不可能逃脱法网,给人以警醒作用。2021/5/9662、如果以物件(物象)为题,则标题可能具有“作为结构线索贯穿全文、概括故事情节、寄托作者情感、揭示文章主题、隐含比喻象征意义”的作用。

如小说《炊烟》:“你认为小说为什么要以《炊烟》为标题?”

参考答案:(1)有概括情节的作用,小说中写到饥荒年代吃人时升起的炊烟,让人印象深刻;(2)有隐喻象征的作用,炊烟代表美好的生活,表达作者对温暖宁静生活的向往;(3)有揭示主题的作用,小说中今昔不同生活的对比,能引发读者对生活的思考2021/5/9673、如果以形象特征为题,则标题可能具有“铺开情节,呼应细节;对比讽刺,强化效果”的作用。如小说《白痴》:“结合你对小说的理解,分析作者为什么以“白痴”作为小说的标题。”

参考答案:(1)小说的主人公就是白痴,故事就是围绕发生在白痴身上的事来铺开故事情节的。(2)以“白痴”为题与文中他牙缝里挤出两个字“白痴”相呼应,展现了少年的心路变化历程,突出了作者对不文明行为的无比愤怒。(3)小说中白痴的热心奉献、行为文明、情感丰富,跟正常人的情感冷漠、爱心丧失、无视文明的现象构成了鲜明的对比.(4)以“白痴”为题,具有强烈的讽刺效果,从而能够引起读者深思,深化了主题。

4、如果以问题为题,则标题可能具有“设置悬念,激发阅读兴趣,引人思考”的作用。2021/5/968【第五部分

技巧类题型】

艺术技巧的内容很广泛,包括表达方式、表现手法、修辞手法、结构安排、语言技巧等。

一、表达方式

表达方式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