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需求的调研报告4篇_第1页
2023年需求的调研报告4篇_第2页
2023年需求的调研报告4篇_第3页
2023年需求的调研报告4篇_第4页
2023年需求的调研报告4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年需求的调研报告4篇

书目

第1篇全市城乡妇女状况与需求的调研报告

第2篇关于农夫工文化需求的调研报告

第3篇农村留守妇女生存状况及其需求的调研报告范文

第4篇服装企业对人才需求的调研报告

全市城乡妇女状况与需求的调研报告

内容摘要:20__年2月,___市妇联系统开展了以“全市城乡妇女状况与需求”为主题的调研活动,基本上驾驭了当前我市妇女的各种状况和思想动向。本文力图透过现象抓住本质,深化分析城乡妇女的现状、成因、后果等问题,为今后开展妇女工作进行一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探究。

立足“党政所急、群众所需、妇联所能”的三维焦点,创建性地开展各项工作,已经成为我市各级妇女组织的共识。20__年2月,市妇联以奉化、江东两地的城乡妇女为典型对象,开展了以“城乡妇女状况与需求”为主题的调研活动,通过问卷调查、召开座谈会、上门走访等形式,发放问卷1200份,回收率达到99,基本上驾驭了当前我市妇女的各种状况和需求。

一、值得确定的方面

(一)“四自”精神已经深化妇女群众心中

新中国成立54年来,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视关切下,各级妇联组织牵头、协调社会方方面面的力气,面对城乡妇女开展各类活动,使“男女同等”基本国策逐步深化人心,“自尊、自信、独立、自强”的精神成为妇女生活的有力支撑。主要表现在:

1、妇女的经济独立意识不断增加,实力不断提高。调查中,城镇、农村中分别有43和45的妇女认为,在家庭经济来源方面自己已和丈夫难分主次;有14.2的城镇妇女已经成为家庭收入的顶梁柱,觉得自己在家庭经济积累中能发挥重要作用的农村妇女比例高达96。

2、妇女的法律意识明显增加,懂得并情愿运用法律武器来爱护自己的权益。调查显示,当权益受到侵害时,分别有45和64的城乡妇女最希望通过法律途径来解决。而当真正发生被侵权事务时,分别只有15.4和7.9的城乡妇女选择了忍气吞声。

3、妇女的自我意识增加,注意追求华蜜美满的家庭生活和自身的健康。从“你认为女性生活中最重要的是什么?”这个问题的回答来看,城乡妇女的选择惊人的相像,依次是“华蜜美满的家庭生活”、“身体健康”和“儿女的健康成长”。同时,有37.2的城镇妇女表示当前最须要的帮助是“自身素养的提高”。分别有49.8和63的城乡妇女表示最希望妇联开展妇女“四自”精神教化。

4、妇女的社会意识增加,情愿参与各种活动。分别有80.3和82的城乡妇女情愿参与社会公益活动。有59的农村妇女已经参与过美化环境、绿化家园、捐款扶贫等社会活动,她们认为妇女参加社会活动的收获依次有:提高了政治觉悟、增加了实践实力、展示了妇女风采、促进了邻里团结等;只有4.5和6的城乡妇女认为在集体活动和社区建设中“没有收获”。值得一提的是,分别有67.3和78的城乡妇女表示情愿参与“中华巾帼志愿者”活动。

(二)妇联开展的各项工作卓有成效

建国以后,各级妇联为推动妇女解放和发展作了不懈努力,尤其是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三项主体活动、四项工程、五项巾帼行动的相继推出和逐步深化,在提高妇女素养和推动妇女事业发展等方面发挥了日益重要的作用。

1、关于农村妇女工作。“双学双比”竞赛活动的知晓率和参加率分别为88和78。农村妇女参与过农业好用技术培训和农函大培训的比例分别为59和54。广阔妇女主动参加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问卷显示现在只有35的农村家庭主要经济收入为在家务农,而务农人员中从事传统农作物生产的只有10。同时已有14.8的农村妇女起先向第三产业拓展,如商品经营、运输、家庭手工作坊等。

2、关于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文明家庭创建活动在城乡的知晓率分别为89.4和84.8,参加率分别为72.5和73,同时分别有58.4和64的城乡妇女,认为这一活动对社区、农村建设有很大或较大的促进作用。在农村,分别有44和41的妇女认可妇女组织开展的各项教化活动的形式和效果。

3、关于妇女权益保障和婚姻家庭工作。调查显示,婚姻自主已经成为主流,分别有27.8和26.3的城乡妇女表示对婚姻很满足,而不满足率分别只有5.2和4。在回答“您的权益是否受到过侵害”问题,分别有45.8和52.6的城乡妇女回答“否”,同时对妇女维权问题的解决结果,城乡妇女的满足度分别为88.1和93。

二、值得重点关注的问题

与此同时,调查还显示,现阶段城乡妇女自身素养与社会需求还存在一些差距,社会环境中某些阻碍妇女发展的因素还严峻存在,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妇女综合素养有待提高,进取过程受到肯定的思想束缚。在回答“认为阻碍妇女进步和发展的最主要缘由”时,城乡农村妇女的首选分别为“学问实力欠缺”和“受教化程度偏低”,并有20的农村妇女认为是“自身进取愿望不强”。在“今后最大的愿望”问题中,分别只有13.8和21.9的城乡妇女选择了“本人事业发展和实力加强”,与之形成显明对比的是,选择“健康聪慧的子女”的城乡妇女比例均高于40。在闲暇时间(除了工作和做家务)只有30.6的城市妇女把参与各种学习作为首选活动。在回答“对单位和社区工作的关切程度”问题时,只有38.3的城市妇女选择了比较关注和特别关注,只有16.4的妇女表示平常最关切的问题是“社会现象和问题”。

(二)就业问题不容乐观,低收入家庭比例依旧很高。调查显示,农村夫妻双方都无稳定收入的占36,家庭年收入1万元以下的占50,其中5000元以下的占总数的13。在城市各种不同类型的妇女中,有40.4的妇女平常最关切的问题是“个人工作稳定、收入有保障”,并有48的妇女对就业状况表示不满足;月收入低于600元的占22.7,其中,占总数8.2的表示基本没有收入;家庭年收入1万元以下的占24.5。在“目前最大的困难是什么”问题中,“家庭成员下岗失业”是首选,比例为47.1。同时,部分妇女因为失业而丢失了对自身价值的确定,在接受抽样调查的100名失业在家妇女中,只有4.2的妇女认为事业胜利是女性生活的重要目标,8.3选择了在闲暇时间学习进修,并有76的失业妇女表示不情愿参与志愿者活动。

(三)社会传统观念和性别卑视仍旧严峻影响着妇女的发展。几千年的“男主外、女主内”的传统思想依旧左右着现代人的生活。有69.3的城市妇女认为“影响妇女发展的主要障碍”是来自于“传统观念影响”和“性别卑视”等外因。家务

劳动也是束缚妇女发展的一大缘由,调查中发觉有58的城市家庭中女性担当了主要的家务,而只有9.3的家庭中男性发挥主力军作用。在农村妇女中有36认为家务劳动过重是女性发展最大的制约,有40觉得参加集体活动遇到困难,其中“社会舆论”、“家庭阻力”等外因占了24.1。

(四)流淌人口中的妇女素养与城市发展存在肯定的差距。调查中显示,流淌人口中的妇女是最能适应社会环境的,她们中有51.1的妇女凭自身实力就业和自主创业,并有相当一部分人实现了月收入20__元以上;在就业道路上,她们以1.66次/人·年的频率变动着岗位,是城市其他妇女群体的两倍多。另一方面,这些妇女中,63.6的为初中以下文化程度,且有34.4的从来没有接受到成人教化;18.8的没有稳定的月收入,20.8的表示就业状况不满足;能够在闲暇时间读书看报和学习进修的只有34.4,而以搓麻将打牌度日的有6.25。她们中的很大一部分人是城市建设的“边缘人”,与社区工作存在相当大的隔阂。有49.6的表示不热心和不情愿参与社区公益活动,有9.4的认为妇女在社区活动中没有收获,有18.8的觉得社区和单位的工作与自己毫不相干,有32.3的并不知道文明家庭创建活动。

(五)妇女依法维权工作任重而道远。调查中显示,分别有54.1和40的城乡妇女的权益曾经受过不同程度的侵害。在回答“当前妇女权益受侵害最严峻的问题是什么”时,城市妇女的选择依次是“同等就业”、“劳动爱护”和“医疗保障”,而“人身平安”和“同等参政”也是比较突出的问题。在农村,选择“离婚时财产权益”、“土地承包权”和“土地征用补偿”的妇女最多。大约有32的妇女承认在家庭生活中有被殴打的现象,而认为在发生家庭暴力事务后,应采纳“请双方家庭出面”和“忍气吞声”等内部处理方法的城乡妇女比例高达29.8和27.4。此外,流淌人口中的妇女的权益保障问题也应引起充分重视。调查表明,她们遭遇被侵权和家庭暴力事务的比例均比一般妇女高出15个百分点;问及“家庭冲突的缘由”,她们中有37的认为是来自于经济纠纷、感情问题和吸毒等社会问题,而不是城市原住妇女大多选择的“家庭琐事”。

三、城乡妇女的需求

调研中,我们发觉妇联在妇女群众中的总体形象是良好的,分别有45.5和66的城乡妇女认为妇联是妇女权益的维护者,并有许多人评价妇联为“为妇女排忧解难的娘家人”和“妇女的良师益友”。另一方面,在城市、农村,也分别有23.8和12.5的妇女觉得妇联“联系群众不够,有行政化和机关化的倾向”(在城市,持这种看法的以机关事业单位妇女最多,比例为32.3);分别有15和11的城乡妇女觉得妇联工作应当更加务实高效。

依据调查中的数据分析,城乡妇女对政府工作有着不同的需求。城市妇女相对集中在以下问题上:关注弱势群体、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拓宽就业门路,改造社区外部环境,开展各类教化培训活动。农村妇女的需求则比较丰富,依据选择人数来排列依次为:全面推行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开展教化培训活动,创建接触社会、驾驭信息的机遇,全面推行农村医疗保险制度,组建经济合作组织,开展普法教化,供应法律指导和救济;而选择“干脆进行经济帮扶”的相对较少。由此表明,在生活基本保障的基础上,更多的妇女希望从文化学问、商贸信息等方面得到救济,并有信念和实力通过自我努力实现美妙人生。

城乡妇女最须要妇女组织供应的帮助,首选都是“维护妇女的基本权益”,城市妇女还依次选择了“开展教化培训”、“增加社交联谊机会”、“开展家庭文化活动”、“扶贫帮困”、“供应家政服务”和“调解纠纷及法律服务”。其中,“增加社交联谊机会”最受机关、企事业单位妇女欢迎。离退休妇女对“开展家庭文化活动”最感爱好。农村妇女而后依次选择的是“提高文化素养”、“争取政策扶持”、“开展教化培训”和“开展各种活动”。

妇女群众对妇联工作的需求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社区妇女需求呈现多元化趋势。“维护妇女合法权益”和“为妇女办实事办好事”同时成为首选,社区妇女的其他选择依次是:“为群众排忧解难”、“提高科学文化素养”、“提高心理素养”、“提高思想道德素养”等,其中选择“提高科学文化素养”的以企业单位妇女为最多,比例为56.2。同时,选择“组织妇女开展社交联谊活动”、“帮助妇女追求华蜜生活”、“参加社区精神文明建设”的妇女比例均在15以上。

2、农村妇女的需求相对集中。分别有60和54的妇女认为,“维护妇女儿童的合法权益”和“引导农村妇女向二、三产业转移”是当前农村妇女工作的重中之重。选择“开展双学双比活动”、“开展调研反映状况”、“农村文明家庭建设”的比例均超过20,值得回味的是,选择“开展教化活动”的农村妇女只有1.6。农村妇女对“双学双比”活动提出了新的要求,她们认为这项活动的重点应当在组织开展农业好用新技术培训、创新发展网络组织、畅通信息渠道,进行法律等现代好用学问教化,开展优秀典型宣扬教化等,同时,大约有20的妇女对“帮助申请小额资金贷款”、“指导发展绿色食品生产”和“指导申报农夫技术员职称”等选择特殊感爱好。

3、妇联系统的维权工作应多管齐下。调查显示,城市妇女很赞成建立社区妇女维权网络(比例为37.2),其中企业单位妇女的呼声最为剧烈(比例高达58.3),紧随其后的需求依次为:电话询问、建立妇女避救中心和信访接待。在农村,有51的妇女认为妇代会主任的法律学问水平亟需提高。同时,无论是在城市还是农村,举方法律学问培训、供应法律询问和救济等措施都很受妇女欢迎。

4、对妇女开展的教化工作,内容和形式都应更加丰富多彩。妇女“四自”精神教化最受青睐,分别有49.8和63的城乡妇女把这一内容作为首选,城市妇女中离退休妇女和机关事业单位妇女的认同率最高,为62.5。而后,城市妇女目前最须要的教化依次为:法律学问、职业实力、妇幼保健学问、心理教化、家庭教化和家政学问;农村妇女的选择略有不同,依次为:家庭教化、健康学问、好用技术、法律学问、心理教化和家政学问。问及“最喜爱的教化方式”时,肩挑工作和生活两副重担的城乡妇女都把“定期发资料”作为首选(比例分别为41.8和59),其次才是“集中培训”(比例分别为27.8和35)。然后城乡妇女的选择各不相同:城市妇女喜爱的方式依次为供应教化信息、专家面对面询问,开通广播电视等远程教化和妇女先进典型巡回报告;农村妇女则将开通广播电视等远程教化和供应教化信息列在前两位,而后才是妇女先进典型巡回报告和专家面对面询问,同时还有9.7的妇女对开设妇女网上教化专页表示感爱好。

城市妇女对妇联工作的载体和渠道特别关注,她们认为最好的活动形式是宣扬和培训,而后依次为:座谈会、健身、学问竞赛、联谊和沙龙(都有超过15的选择率),与之形成显明对比的是,“评比”被妇女群众冷落一旁,只有3.9的妇女认可这一形式。

四、下一阶段妇联工作的重点

针对本次调研所反映出来的城乡各界妇女的需求状况,下一阶段,市妇联系统应当在以下几个方面加大工作力度,进行重点突破。

(一)加大男女同等基本国策的宣扬力度,用先进的性别意识影响领导层、决策层,用“四自”、“四有”精神武装妇女群众

1、要充分发挥各级党校在培育干部中的主渠道作用。要落实省委(20__)25号文件中关于“县以上党校要把马克思主义妇女观和男女同等基本国策纳入领导干部的培训内容”的要求,在党校的各个班次中开设马克思主义妇女观专题课程,使各级领导干部树立起男女同等是促进社会发展的国策意识,能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和解决社会发展中的妇女问题。

2、要通过多种多样的活动载体促进男女同等国策的深化实施。如向各级领导发出有关男女同等和性别意识等内容的调查问卷;与新闻媒体合作,推出以宣扬男女同等基本国策为主题的谈话节目;设立男女同等实事奖,形成促进各系统各单位执行男女同等国策的激励机制。

3、加大宣扬力度,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信息传播功能、教化指导功能和舆论监督功能。健全妇联系统的互联网络,进一步开发潜能,发挥作用。巩固纵向,拓展横向,大力发展跨行业、跨地域、跨学科的敏捷多样的妇女联谊组织,深化社区、农村、厂矿企业的各种类型的妇女群体中,通过各种丰富多彩、寓教于乐的活动,使“四自”、“四有”精神在广阔妇女中扎根开花。

(二)建立女性终身学习体系,促使广阔妇女整体素养的全面提高

女性素养的提高是妇女解放和社会发展的能动力气,新世纪女性的任何权利,包括工作、参政、受教化、婚姻家庭、财产等方面的权利都不能仅仅靠赐予、靠安排、靠干预来完成,关键要提高女性自身的实力,而实力的内核是学问、技能和信念,必需依托完善的女性终身教化体系来实现。

1、创新培训手段,建立全方位、多层次的女性教化格局。一是要巩固基础教化。争取把女性的“四自精神”纳入初中以上教化体系中,培育越来越多的适应时代需求、自强不息、奋勉有为的时代新女性。二是要推动远程教化,激励各地各系统加强与主流新闻媒体包括网络媒体的合作,建设和完善与妇女工作相关的网站(或挂靠在大型公众网站上的妇女工作网页),开展与女性有关的各项专题调研活动,尤其要结合一些大型活动提倡妇女开展网上大探讨活动。三是要完善接着教化。深化开展“巾帼建功”等活动,引导广阔职业女性主动参与各种学习竞赛活动,立足岗位成才奉献,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和竞争实力。

2、以创业和创新为主要内容,加快建设女性职业技能教化体系。一是整合各种教化资源,发挥妇联的组织优势,探究社会力气办学。深化基层调研了解各系统各地区妇女的不同需求,推出“菜单式”培训模式。二是充分运用各级巾帼家政服务中心和职业介绍机构的力气,广泛收集就业信息,了解就业需求,分析就业趋势,为制订科学的女性职业教化规划奠定基础。三是争取成立___女子职业技术学院,提倡各地加快步伐创建妇女职业技能培训基地,围绕社会需求、紧跟时代发展,组织妇女参与对口培训,熬炼成为港城现代化建设的有用人才。

3、提倡形成社会、学校、家庭三位一体的学习氛围。联合社会各界力气,面对各界妇女开展宣教服务。一是努力在各种新闻媒体中开设妇女工作专栏,依据形势发展须要联合策划各种活动,为宣扬男女同等基本国策建立长期的舆论窗口。二是进一步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辐射效应,组建巾帼先进事迹报告团赴各地开展巡回宣教活动,由具有一技之长的巾帼志愿者组成各具特色的宣讲团,深化社区、农村开展帮教服务。三是要开展家庭上网学问普及活动,联合有关部门单位实施“百万家庭网上行”安排,帮助更多的家庭驾驭网络学习手段,更多的妇女提高信息化生活水平,努力创建更迅捷、广袤的妇女工作网络体系。

(三)在社会转型期的特别背景下,妇联组织在保障妇女劳动权利方面要发挥重要作用

1、努力为推动妇女就业工程争取各种政策、法律和社会各界的支持。主动开展各种调研工作,刚好驾驭妇女就业方面的状况,通过提案议案,促进各种有利于女性成才和发展的地方性政策法规的出台;并通过推动立法、监督执法等途径,促使其不断完善和落实。同时,要多方筹措女性创业扶助资金,一是建立巾帼创新业小额贷款制度,努力争取各级党政支持,划拨肯定的资金用于帮助建立巾帼创新业小额贷款制度,各级妇联与金融单位联合做好考察和发放工作。二是设立创新业启动基金,号召全市各级妇女组织和巾帼志愿者主动捐款、捐书、捐物,通过滚动扶持的方式,全部用于扶助失业妇女创办再就业项目。

2、宣扬教化,帮助妇女转变择业观,提高创业和再就业的竞争实力。深化实施女性再就业“12345安排”,突出重点做好宣扬教化工作。一是要建立健全巾帼再就业培训网络。在各县(市)区建立巾帼再就业培训基地和创新业指导机构,面对城镇失业妇女和农村失土妇女供应各种服务。二是要强化舆论宣扬工作,综合运用各种传播媒体把“创建新岗位、创建新业绩、创建新生活”精神传播到各界妇女中,尤其是失土失业妇女中去。三是要着重做好女性创业意识教化,大力培植一批各种类型的巾帼创业先进典型,举办各种女性创业意识和实力的培训班。

3、协调服务,主动拓宽就业门路,为妇女就业和创业供应实质性的服务。一是多方寻求就业信息,接着举办好各种层次的女性就业专场洽谈会,聘请一批热心人士作为巾帼创新业特邀信息员,向社会广泛开展创业金点子有奖征集活动。二是推出爱心互助行动,倡议城乡文明家庭、巾帼文明示范岗、农村妇女先进典型等与失业失土妇女结对互助。三是主动发展非正规就业,开发适合妇女家门口就业的新岗位,如城乡联合开发农业龙头企业的无公害、优质农产品配送直销项目,组织成立巾帼售报队、礼仪队、保洁队、联防队等,扶持失业妇女开发社区托幼、养老、接送等再就业领域。

(四)加强调查探讨工作,构筑和完善社会化维权格局,为广阔城乡妇女创建同等发展环境

代表和维护妇女权益,促进男女同等,是妇联的基本职能。下一步,要健全和完善妇女权益保障社会化工作网络,注意宏观维权的前瞻性与微观维权的实效性相结合,努力提高维权工作的法制化、群众化、社会化、制度化水平。

1、常常开展妇女问题调研工作,争取在“热点、难点、重点”问题上有所突破。一要抓住妇女群众反映最剧烈、要求最迫切的问题,协调有关

方面,竭诚为基层办实事、解难事、做好事,切实担当起妇女群众的娘家人职责。二要联合宣扬、司法等各有关部门,发动各地各系统的妇女干部和巾帼志愿者深化开展普法教化和维权服务,推出一些便民措施和制度,如:向社会发放妇女维权服务“一卡通”,公开公、检、法、司和妇联等几个单位的服务热线和服务内容,推出各种维权联动工作制度,如服务承诺制、首问责任制、信息报告制度和联席会议制度等。三是要紧扣发展主题,为妇女参加“创建新岗位、创建新业绩、创建新生活”的详细实践供应各种有效服务,为妇女同等参加社会竞争创建良好的环境。

2、创新工作方法,整合社会资源,形成比较完善的妇女儿童维权网络。一是要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各种维权服务机构,如妇女法律救济中心、妇女儿童伤情鉴定托付受理中心、妇女信访投诉中心、妇女法律服务热线、妇女特邀陪审员制度等。二是要主动开展“不让家庭暴力进社区”创建活动,预防为主,调解为先,深化社区和农村,建立和完善妇女儿童维权站、心理询问中心、警务室等基层维权机构,成立各具特色的反家庭暴力妇女庇护中心,为妇女群众刚好供应心理、法律等方面的服务和救济。三是要依靠全社会的力气,发挥大众传媒的作用,在各大新闻媒体开拓妇女儿童维权专栏,建设先进的性别文化,综合运用各种渠道和手段努力实行。

3、提高妇女干部整体素养,拓展服务领域,关注特困妇女群体。一要教化引导妇联干部加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创新意识和服务意识,并贯穿到日常的工作和学习中去,探究各种有利于妇女和儿童事业的代表联系制度、工作协调制度和社会监督制度。二要把妇女维权工作做大做实,为各种弱势妇女供应帮助,尤其要关注失足妇女、特困家庭、单亲家庭、老年妇女、低学历缺技能妇女等。三要引导社会各界形成扶贫帮困的氛围,通过成立各种巾帼帮扶志愿者队伍、发起各种帮扶活动、建立便民服务机构等方法,把妇女组织的爱心撒播到更多弱势妇女群众中去。

关于农夫工文化需求的调研报告

文化需求是社会人的一般需求。依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人有生理需求、平安需求、社交需求、敬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五类,依次由较低层次到较高层次。当新生代农夫工物质需求逐步得到满意时,其他方面的需求就会被激发出来,文化需求显得相当突出。

新生代农夫工文化需求现状分析

1.新生代农夫工对文化消遣生活的需求。文化作为一种符号传递着新生代农夫工的精神状态。新生代农夫工已经由生存理性转变到社会理性,物质已经不再是他们唯一的需求,他们的文化精神需求同样迫切。但是由于经济缘由,农夫文化消费实力不强;另外,包括政府部门在内的社会各界,对新生代农夫工的文化需求未赐予足够的重视和关注,把农夫工的需求排斥在外,其文化消遣生活极其单调。调查显示,新生代农夫工休闲消遣方式主要停留在睡觉、听广播等较为原始、低级的消遣方式上。即使有的农夫工起先接触网络等较现代化的消遣方式,他们也大多把网络作为打发时间的工具(闲聊、看电影等),而没有有意识地利用网络在信息传递、文化提升、人际交往等方面的重要功能。新生代农夫工相对单调的文化生活致使他们在价值观上也呈现出保守、落后的特征,大大不利于其市民化进程。

2.新生代农夫工对专业技能的需求。学好一门过硬的技术是大部分新生代农夫工最剧烈的愿望。新生代农夫工的文化水平比传统农夫工虽然有了显著提高,但因为没有一技之长,他们即使有心摆脱出卖苦力的低级打工状态,也普遍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新生代农夫工融入城市生活的第一个“坎”,就是求职过程中的技术门槛,他们普遍陷入一种“技术逆境”。另一方面随着产业的升级,城市现在紧缺技术工人,但求职农夫工80%没有任何技能,远远满意不了市场要求。虽然新生代农夫工已经有了初步的学习意识,但由于学习成本较高以及收益的不稳定性,对于学什么、怎么学,却还存在着许多迷惘和相识上的误区。

3.新生代农夫工对科学文化学问的需求。虽然新生代农夫工文化水平较传统农夫工文化水平有显著提高,但是其平均受教化年限却远远低于城市从业人员,这种差距与农村城市化的进程不相适应。新生代农夫工要想真正融入城市,就要不断学习,接受新学问、新技能,从根本上适应农夫到市民角色的转变。随着新生代农夫工维权意识的渐渐增加和自我意识的觉醒,他们要想顺当地争取自己的权利,必需有相应的法律学问和文化学问与之相匹配,他们的实践须要确定了他们对文化学问的渴求。另外,很多农夫工在城市遭遇到了缺乏科学文化学问带来的困惑和悲观,有些把希望寄予在了下一代身上,希望子女能够接受良好的教化,从而变更自己的命运。

新生代农夫工文化需求缘由分析

1.新生代农夫工受教化程度相对较高,学习欲望剧烈。新生代农夫工与上一代农夫工相比,文化水平都比较高,基本上是初中以上,还有一部分是中学生,甚至有些接受过中专或高技类课程培训,学问面、信息来源比较广。同时在工作过程中,新生代农夫工的学习热忱较高,学问可以变更命运这种观点在新生代农夫工中得到最广泛的认同。他们不仅仅自己有着剧烈的学习欲望,而且对下一代也寄予很大的期望。对学问的渴望使新生代农夫工对文化供应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有的文化状况远远不能满意新生代农夫工的文化需求。

2.新生代农夫工对城市的认同度较高,土地意识淡化。新生代农夫工自身特性改变和技能素养提升,加上农地制度变迁使得他们新生代农夫工的乡土社会认同在减弱,他们大多数人往往干脆从学校进入外出务工行列,有的还是在城里跟着打工父母成长起来的,对于现代产业规律的熟识程度远高于传统农业。同时,他们极力谋求对城市社会的认同,在经验了城市生活及文化氛围的熏陶之后,更感觉到城乡社会的差距,从而表现出对城市社会更剧烈的憧憬。他们不管各种制度性的障碍仍旧存在,转变就业观念、生活方式、消费方式,主动主动地融入城市生活。新生代农夫工对城市生活的憧憬和对文明生活的追求对传统的思想观念、双重制度和限制政策提出了挑战。

3.新生代农夫工职业期望值较高,立足长远发展。新生代农夫工进城务工的目的,更多的不是为了生存而是为了谋求发展。他们有较强的拼搏意识和进取精神,有自己的思想,甚至有明确的职业规划。他们不仅仅满意于挣钱来改善家庭生活,而是要求有所发展。他们更看重个人的实力和机会,信任只要通过个人努力拼搏就能获得胜利。在争取待遇、谋求更大发展空间上,这一代农夫工要求更加干脆。一些新生代农夫工刻苦学习专业技术,以提高就业的竞争实力。他们把务工当做学习、提高、适应的过程,希望通过自身的努力,实现从农夫到工人到更高社会层次的生存方式与人生道路的转变。这要求政府和社会必需重视新生代农夫工对学问和专业技能的渴求,满意他们的发展须要。

满意新生代农夫工文化需求的对策建议1.多方推动,丰富新生代农夫工文化生活。尽管新生代农夫工的生活方式已经和城市居民差异不大,但在精神上,他们仍独自结成了一个群体,这个群体和城市文化好像有些格格不入。要满意新生代农夫工的文化需求,使他们尽快融入城市文化,须要政府、社会、企业和农夫工自身共同努力。

一是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政府是丰富农夫工文化生活的主导者,要把丰富农夫工文化生活纳入公共服务范畴,不断增加公共服务的职能。

二是企业要充分发挥农夫工的主体作用。要依据农夫工的须要层次,增加文化活动设施,丰富农夫工的业余文化生活。同时,要组织农夫工开展丰富多彩的业余文化活动,激发农夫工的参加热忱。

三是主动发挥社会组织的重要作用。社区、各级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要常常为农夫工组织一些形式多样的群众性文体活动,满意他们多层次、多方面的文化需求。加强教化培训,全面提高新生代农夫工素养。对新生代农夫工而言,自身素养的凹凸干脆关系着获得资源实力的凹凸,进而影响着他们的社会认同状况和社会融入实力。

一是要对他们进行科学文化学问培训。依据新生代农夫工比较年轻、受教化水平较高、接受实力较强等特点,通过建立和完善多层次新生代农夫工教化培训体系,使他们学习现代科学文化学问,并通过多层次教化体系来引导和组织新生代农夫工接受就业和创业培训,提高其综合素养和职业技能水平。同时开展职业道德教化,把他们培育成为既娴熟驾驭职业技能,又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新型劳动者。

二是扩大新生代农夫工的社交面,加强与其他群体尤其是城市居民的互动沟通。要利用社区、街道办及其他社会团体等资源优势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在沟通和互动中增进了解,促进融合,从而使新生代农夫工在思想观念、行为方式、文明素养等方面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同时,也使城市居民订正对新生代农夫工的偏见,消退卑视,以同等的心态看待并接纳他们。

三是加大对农夫工教化培训的投入。通过政府主导,社会团体协助等方式整合现有的教化培训资源,充分发挥各类教化培训机构和工青妇组织的作用,主动探究政府、企业与社会共同推动农夫工教化和培训的新路径,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开展农夫工职业培训和素养教化,不断提高农夫工整体素养。

农村留守妇女生存状况及其需求的调研报告范文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动,越来越多的农夫离开土地洗脚进城,寻求增收致富的途径。我区这几年在部分街镇实施了万顷良田建设工程,农村家庭承包土地起先整体向农业企业和大户集中,农夫从土地中解放出来后,男人多数外出务工,女人为了照看孩子、赡养老人大多留守农村,这些留守农村的妇女,她们为推动农村社会发展做出了主动贡献,为家庭的和谐稳定做出了巨大的牺牲,但她们也面临很多生存发展问题和实际需求,值得我们共同关注。今年,__市妇联在我区启动了农村留守妇女调研工作,我们依据调研课题,结合党的群众路途教化实践活动,进一步走近农村留守妇女,通过问卷调查、入户走访、实地座谈等形式,对我区10个街镇农村留守妇女的婚姻家庭、生产生活、健康平安、发展需求等状况进行了深化调研,了解了一些实际状况,详细如下:

我区现有人口89万(除化学工业园),其中,女性人口45万,儿童16万,妇女31万。全区约有24万户家庭,据各街镇妇联不完全统计,目前农村留守妇女约0.8万人(统计口径:丈夫一年中累计有半年以上在__市外务工不回家),本次调研,发放农村留守妇女各类调查问卷超千份;召开座谈会十多场,走访360多人次。从调研状况反映:

1、留守妇女年龄结构。20-30岁的妇女占比14.4%;31-40岁妇女占比31%;41-50岁占比35.4%;51岁以上妇女占比19.2%。调查显示,31至50岁是农村留守妇女相对集中的年龄段。

2、留守妇女受教化程度。小学以下文化占比17.9%;初中文化占比49.1%;中学或中专文化占比21.1%;大专以上文化占比11.9%。留守妇女整体受教化水平偏低,年龄越大,受教化水平越低。

3、留守妇女家庭收入状况。留守妇女家庭与夫妻双方均在家务农的家庭相比,经济收入相对稳定,生活相对富足。家庭人均年收入在6500元以内的占比18.3%,在6500-16500元的占比37.1%,在16500元-3万元的占比44.6%。家庭收入主要以丈夫外出打工为主,半数以上留守妇女有自己独立的收入来源,主要源于自己的稳定工作、零散打工、务农、饲养副业等。

4、妇女留守的主要缘由。一方面是我区部分街镇实施万顷良田工程,农村家庭土地向农业企业和种植大户集中,农夫手上基本没有土地;另一方面城市化进程加速,部分地区被征地拆迁,男人外出打工谋生,女人为了照看孩子、赡养老人留守农村。通过调研发觉,30岁以下妇女留守是为了生育、照看孩子;31-40岁妇女留守是要照看年迈的父母和抚育正在成长的孩子;40岁以上妇女留守的主要缘由是一方面丢失了外出务工的年龄及技能优势,另一方面也要照看儿孙辈,也有的是只求生活过得去,不想出去打工。而丈夫外出务工的缘由主要是在家乡找不到收入较高的合适工作,也有的是为了带孩子出去求学等等。

5、留守妇女的婚姻状况。大部分留守妇女表示,丈夫外出打工后婚姻基本稳定,夫妻感情和婚姻状况没有因丈夫外出务工而变更;但也有9.6%的留守妇女认为夫妻感情不如以前密切了。半数的留守妇女家庭的丈夫外出务工都能在每月至少回家一次;92.3%的留守妇女家庭的丈夫会把工资交给留守妻子;39.6%的家庭的丈夫会每天与留守妻子联系,48.4%的家庭的丈夫会每周至少与妻子联系一次;而且,大部分是通过电话、网络等联系。这样,留守妻子对丈夫在外打工状况是基本了解的。

6、留守家庭的负担结构。从调查状况看,我区留守妇女家庭中,34.8%的家庭须要赡养、照看1位老人,41.6%的家庭须要赡养、照看2-3位老人;69.6%的家庭须要抚养、照看1个孩子;大多数留守妇女与丈夫的父母共同居住,留守妇女除了照看小孩外,还须要护理老人,由此,赡养老人、抚育子女的家庭义务天经地义的就由留守妇女来担当。

7、留守妇女的社会保障。接近半数的留守妇女已经参与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25%的留守妇女参与了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失地农保、职工社保或其他商业保险,也有15%的留守妇女未参与任何养老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新农合)接近全覆盖,群众医疗参保意识较强。

8、留守妇女家庭冲突纠纷。留守在家的妇女遇到最多的困扰就是邻里纠纷,大家洗脚进城后集中居住,由于素养参差不齐,简单产生邻里冲突;其次是家庭纠纷,大部分儿媳不愿与老人共同居住。

通过调研,我们发觉,我区农村留守妇女虽然留守在家,却担当了重要的家庭角色,既要担当农活(或上班)、家务活,又要照看老人,教化孩子。她们是农村社会稳定的主力军、是家庭生活的顶梁柱。

调研发觉,当前,我区农村留守妇女生存发展主要问题是:

1、文化水平有限,教化子女力不从心。调研发觉,大多数留守妇女文化水平偏低,没有实力辅导子女功课,对子女重呵护缺教化。同时,由于丈夫外出务工,个别孩子缺少父爱,性格敏感、偏执、叛逆,简单遭遇损害或惹祸生非。大多数妇女表示教化子女力不从心,教化子女的实力差已成为留守妇女最愧疚和担忧的事情。

2、独自孤寂持家,缺少文娱活动。受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所限,偏远分散居住的农村妇女文化消遣生活单调,留守妇女精神空虚孤寂,部分留守妇女沉迷于等不良习气。街镇集中居民区、万顷良田集中居住区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较为丰富,据调查,她们生活悠然,经常串门闲聊、看电视打发时间,最喜爱参与街镇、村(社区)组织的文娱活动,热衷于广场舞,其次为打麻将;间或也参与社区或妇联组织的其它活动。

3、多数婚姻稳定,少数出现危机。虽然

交通通信较为发达,留守妇女一般都能和丈夫常常联系,但也有少数家庭,尤其是年轻夫妻,由于夫妻分居,留守妇女把主要精力放在照看年幼子女上,而缺少对丈夫的关切与沟通,导致一些丈夫在外打工出现外遇,婚姻关系出现危机,家暴离婚案件攀升。

调研表明,当前我区农村留守妇女最迫切的需求依次是:帮助居家就业、参加技能培训、改善子女教化、减轻养老负担。

1、实现居家就业是第一愿望。农村群众在家乡就业选择面较小,留守妇女希望政府加快发展本地经济,供应更多的就业机会,帮助丈夫及自己在家乡找到早出晚归、收入较高的工作;一些老年留守妇女希望居家找些零工,挣些零花钱。

2、加强技能培训是关键之匙。半数以上的留守妇女有增收致富的迫切需求,她们希望参与各类培训来提高自身素养,提升自主创业和发展生产的实力,就业技能培训最受欢迎,尤其是31—40岁留守妇女希望通过驾驭一门技能,对于将来道路有更多选择和发展的机会。

3、强化子女教化是迫切需求。大部分留守妇女对子女教化问题感到力不从心,希望政府和社会能够帮助她们解决这个难题,从树立正确的教化理念、提升妇女教化子女实力、强化农村教化资源均衡等方面入手,给农村留守家庭予以实质上的帮助,以利于农村留守孩子健康欢乐成长。

4、解决养老大病负担是最大期盼。调研中发觉,中老年留守妇女(40—50岁)经济负担较重,上有老下有小,她们这一代人的父母大部分没有任何养老保障,自己也是半数没有养老保障,或是养老水平较低,虽然参与了新农合,但一旦家中有人生大病仍会把一个家庭压跨,希望政府和社会加大扶持力度,使她们的负担进一步减轻。

关注妇女,服务妇女,促进妇女发展是妇联组织的基本职能。今年,区妇联结合党的群众路途教化实践活动,主动为区委区政府分忧解难,在改善农村留守妇女生存需求状况方面进行了主动有效的探究。

尽绵薄之力支持巾帼创业,营造良好的创业环境,让更多的农村妇女在家乡创业就业,从而削减农村留守家庭。一是用好市级妇女创业讲堂资源。今年先后动员组织了4个批次的创业女性进修学习,让__创业女性定期充电,实现更好更高层次的发展。(__蔬菜合作社、众筹经营、互联网、来料加工)二是建立市级巾帼农家乐示范基地。争取省市妇联4万元资金对我区__街道“愉人农庄”农家乐基地的发展支持,要求带动周边3户农家乐和20名妇女实现就业。三是争取区扶贫开发协会对创业女性的无息贷款支持。帮助__和__两个妇女创业农业企业的发展生产,并带动当地农村困难留守妇女30多人实现就业。四是发挥区女企协帮困作用。倡议区内女企业家开展献爱心活动,帮助农村大龄留守妇女、单亲贫困家庭妇女在农业龙头企业就近、就地、就便就业,并帮助女农户推销农特产品。五是用好村社区信息平台。在村社区妇儿阵地主动宣扬当地农业龙头企业招工聘请信息,帮助留守妇女实现在家门口打工就业。

通过调研了解到的农村留守妇女需求和市场需求,今年我们在全区重点开展初级月嫂培训。一是细心设计留守妇女培训安排。为了确保有人来,使培训对留守妇女有吸引力,我们细心设计课程;为了确保留得住,使留守妇女能全程参加,我们细心选优老师;为了能让留守妇女输的出,我们组织她们参与技能考试,联系家政公司现场聘请。使有条件想就业的农村留守妇女快速流向就业凹地。二是加强与区人社部门的合作。街镇妇联主动协作人社部门,先后在马鞍、龙袍等街道组织农村留守妇女开展家政服务员培训,共培训妇女200多人。三是主动向市妇联争取培训安排。今年主动争取了350个名额人均300元的妇女技能培训安排。四是跨界合作,整镇推动留守妇女培训。先后在__、__、__三个街道引进优质资源,实施整镇推动,免费培训月嫂(育婴员)380多人,使参训中的优秀妇女拿到技术含金量较高的资质证书,培训结束时,省家政协会、市月嫂联合会联合开呈现场聘请会,8家家政公司到场与实训妇女面对面介绍就业行情,发布信息,解惑答疑,签订意向书,使受到培训的妇女学以致用,一方面可以服务家人,促进家庭和谐;另一方面可以服务他人,为家庭增加财宝。

加强与教化、关工委、培训机构的亲密合作,注意对父母尤其是母亲的教化引导,帮助培育合格家长。一是开展网上家长学校教化。加入__市家庭教化公益行动,信托村社区妇儿阵地,从网上家长学校起步,宣扬动员妇女参加学习,驾驭子女教化、家庭关系维护、平安自护、心理疏导、健康生活等急需必备的学问(此项活动已启动)。二是开设学校家教课堂。与教化联手,引进__名师专家、科普专家走进学校,教授家长未成年爱护常识、教授孩子新奇的科普学问,培育孩子健康的心理和人格,培育孩子追求学问的爱好。三是开展亲子嬉戏活动。在母亲节、国际家庭日到来之际,联合共好培训学校开展__名校与我区学生手拉手亲子互动活动,互补沟通育儿阅历,让孩子体验农耕,感恩父母,感恩社会。四是开展伴成长公益活动。全区开办8个春蕾班,其中今年新办2个,救济困难儿童完成学业,建设__留守儿童爱心小屋,建立爱心联系卡,开展一对一的伴成长公益关爱活动,弥补留守儿童父母教化的缺失。五是开展城乡爱心探访活动。联系省儿基会、__音乐台、市妇联、__名校与乌石希望小学共同开展学生爱心探访活动,加强城乡孩子之间互动沟通,开办爱心集市让城市的孩子了解农村的各类农作物,让农村的孩子玩会城里的手工,培育孩子酷爱生活、真诚待人、感恩社会的意识,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化观念,提升教化实力,成为有素养、能担当的好家长、好母亲。

引导留守妇女参加“家和万事兴”家庭文明建设活动,提倡邻里互助、团结友善、知荣明耻、和谐融洽的新风尚,增加留守妇女的华蜜感。一是开展“家和万事兴”家庭文明建设活动。在全区宣扬和选树了10户最美家庭、10

位最美女性,10户最美庭院,10位最美少年,上报市妇联8户最美家庭,参与市最美家庭宣讲团,举荐市“十佳家长”,参与市家庭法律学问竞赛获市唯一的一等奖。通过宣扬新风尚,弘扬了家庭正能量。二是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娱活动。引导留守妇女主动参加秧歌队、锣鼓队、健身队等妇女文艺表演队,在“三八”等重大节日期间,开展了丰富多彩、贴近农村生活的文艺消遣活动,自编融洽邻里关系、家庭关系的小品节目,丰富留守妇女精神文化生活。三是建立社区各类女性互助组织。组织农村妇女成立文化表演队伍100多支,成立家庭矛调队伍50多支,大家在生活上相互关照,精神上相互安慰,闲暇时有共同话题,消遣时有共同爱好,有效缓解留守妇女在生产生活中的压力,增加留守妇女对社区的归属感。四是仔细接访调解家庭冲突纠纷。协作公安部门在全区推行家暴法律告戒书制度,有效制止和削减家暴的发生;发挥巾帼法律救济中心作用,为困难弱势妇女供应询问救济;坚持接访工作首问负责、维权工作接地气,区妇联与街镇部门主动对接,切实化解婚姻家庭冲突30多起;引进了宁姐工作坊培训资源,对婚姻家庭关系调处工作开展培训5期,教会留守妇女处理家庭关系、解决家庭纠纷的正确方法。五是坚守母亲学堂、女性讲堂阵地。扎实开展妇女素养提升教化,培育新时代“四自”精神的新女性。

今年,__区妇联对留守妇女扎实开展了“请让我来关切你,就像关切我自己”的系列关爱活动,主动守护农村留守妇女身心健康,切实减轻贫困家庭生活负担。一是发放“两癌”(子宫癌、)筛查券。向市妇联争取了500张“两癌”免费筛查券,每街镇50张,由各街镇妇联组织农村留守妇女、单亲贫困母亲赴__恒安专科医院进行免费检查,呵护农村留守妇女身心健康。二是争取“两癌”大病救助。主动申报中心财政救助,对全区9名“两癌”患病妇女分别赐予每人1万元的慰问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