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等院校音乐欣赏课程教学改革_第1页
普通高等院校音乐欣赏课程教学改革_第2页
普通高等院校音乐欣赏课程教学改革_第3页
普通高等院校音乐欣赏课程教学改革_第4页
普通高等院校音乐欣赏课程教学改革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第页普通高等院校音乐欣赏课程教学改革

一、教材选用和教学内容的优化

我国在实现了“一纲多本”之后,教材的选用一般由各校任课老师决断。由于高校音乐观赏教材种类繁多,加上老师选用教材的任意性较大,故所选教材优劣参半,有些甚至是照搬专业音乐院校的教材,与一般高校音乐观赏课的教育目标有较大距离。

〔一〕应择优选用教材

为确保教材质量,选用全国高校通用和公认的优质教材尤为重要。比如,教育部评比的全国一般高校优秀教材、面对21世纪课程教材、列入“一般高等教育教材建设和改革计划”的规划教材或重点教材、教育部推举教材、获省部级以上嘉奖的教材、近三年新出版且同行公认的优秀教材等。音乐观赏课的教材应主要从上述几类教材中择优选用,任课老师要严把教材质量关。

〔二〕应讨论和处理教材

教材作为实施课程的依据和载体,是最基本的素材性课程资源。其开发和利用的重点就在于讨论和处理教材。目前高校音乐观赏教材在内容上普遍缺少多学科渗透、时代感不强、知识的连续性和系统性不够等方面的不足。对所选教材作进一步的讨论,依据实际教学的需要,在教学内容上进行肯定的拓展、更新,打破教材的局限性,弥补教材的不足,是很有须要的。

1.着重多学科的渗透和综合。多学科渗透、交融的教学内容,对于同学形成立体的知识构架、优化同学的知识结构,获得立体、丰满的艺术体验,掌控和具备从学科综合的整体来理解音乐、分析音乐的方法和技能均是大有裨益的。但是,多学科的渗透和教学内容的综合,不是对拓宽的内容进行简约相加,而是通过各门知识之间的相互开放和渗透,打破教学内容的封闭和孤立,将它们有机地融汇在一起,从孤立型转向联系型。

2.着重教学内容的连续性和系统性。我国的大、中、学校之间目前尚未从音乐的教学大纲、教材、教学内容、教学形式等方面建立一种相互连接的关系,即未能在这三者之间建立起既表达不同教学阶段特点,又保持教育连贯性特点的音乐教育体系。在教学内容上的重复既造成不须要的教学资源糜费,又使音乐教育体系失去科学性、系统性和规范性。因此,音乐老师在充分开发和制造性地运用教材的同时,更需要有效整合教学内容,着重教学内容的连续性和系统性。

3.理解多元文化、弘扬民族音乐、着重时代性。从现今的音乐观赏教材看,有不少教材增加了世界多元音乐文化、20世纪现代音乐作品观赏及通俗音乐的内容,填补了过去音乐观赏教材中这些方面内容的不足。但其强调作曲技术和音乐理论的观赏方法,有径直套用专业音乐院校的观赏方式之嫌。音乐观赏教学当然离不开相关音乐基础知识的教学,但对于非音乐专业的高校生来说,音乐观赏更应当从文化理解的角度,树立同等的多元文化价值观,共享人类文明的全部优秀成果。另外,从本土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与进展两方面考虑,教学内容可结合本土民歌及一些闻名作曲家采纳本土民族音乐特征创作的音乐作品,让同学了解、熟识和喜爱本土民族音乐。同时,还应不断补充、更新教学内容,加强课程内容的时代性,表达传统与现代融合。

〔三〕应积极关注教材建设

“十一五”期间,全国各高校均将进一步加强教材建设的力度,作为一线老师应积极关注国家规划教材和高水平教材的编写,有条件的老师更应争取参加。

二、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的改革

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的改革,不能一味地否定传统,而应当在适当保留并完善传统的基础上,努力探究由知识传授型向多元立体化的转变,实现融技能、鉴赏、现场展示相结合的多元立体教学。对较高水平的同学,还可开展讨论性教学,为同学自主进展和综合素养提高制造条件。

〔一〕综合教学形式,优化课堂教学

在音乐教育史上产生重大影响的很多教学法均着重教学形式的综合。如奥尔夫教学法着重音乐与舞蹈、动作、语言的综合;达尔克罗兹教学法着重每门课程本身不同形式的综合。到了本世纪初,综合性教学方式更为普遍。如德国黑森州学校音乐教学大纲中就特地提出:除倾听和表演音乐以外,与音乐打交道的方式还有以下几种:1.在图画中和用图画与音乐打交道〔通过画画表达自己的想象,接受所听的音乐形象化的联想,用图画将音乐的结构和元素表现出来〕;2.在身体律动中和用身体律动与音乐打交道〔律动游戏、情节表演、哑剧表演、舞蹈等〕;3.在语言中和用语言与音乐打交道〔争论音乐、写诗文说明音乐、将音乐转化为语言、将语言转化为文字等〕。JeromeJHausman在他的《ArtsandtheSchools》中谈到:“就像语言教学能把听、说、读、写综合起来一样,艺术教学也可以把视觉艺术、听觉艺术、触觉艺术等融为一体。”教学形式的综合,能调动同学的多种认知渠道,发掘同学各种潜能,大大提高同学的学习爱好。

〔二〕立足传统,向现代迈进

现代教育技术的飞速进展和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使课程与教材的内涵和外延发生着巨大的改变,人类理解、接受知识的模式,学习的途径和方法也都发生了巨大的转变。在传统施教方法中,知识的传授着重按部就班,这是传统教学方法的优越性,同时也是其局限性,音乐老师应站在素养教育的高度,来看待高校音乐观赏教学的问题。音乐观赏课既要丰富同学的知识,更要引导同学把握学科的思维方法和讨论方法,要留给同学需要的思维空间。除了教学过程中利用多媒体进行各种音像、图画、文字等文件帮助教学活动外,老师还应多以小论文的形式布置作业,指导同学到图书馆、internet上去收集相关资料,然后回到课堂上来争论;或是利用学校网络中老师的网站为同学进行课后的知识巩固、延伸和拓展。培育他们独立性、制造性思维以及运用掌控的信息来解决问题的技能。

〔三〕扩大对外沟通,追求教学实效

一般高校音乐观赏课与其他公共艺术课之间的沟通不深入,与学校其他主体专业之间的沟通不充分,校际之间的沟通不经常,与国内社会文化及国际间的沟通更为稀有,在对外沟通上突显出相对的自闭性。这既不利于音乐艺术教育自身的活水流淌,不利于服务社会,也不利于学校的整体进展。音乐艺术教育处于学校文化乃至社会文化的前沿,一般高校音乐观赏课应积极开展与其之外领域的沟通与合作,加强课程间的联系和综合,不断吸纳音乐艺术的最新成果,吸纳一般高校自然学科、人文学科以及音乐专业院校在教学思路、教学方法上的先进成果和阅历,才能源源不断向同学、向社会传递和渗透它的精神、思想。在这种吐纳的过程中,音乐艺术作品的制造和教育与其对象之间才能形成双向回流。

〔四〕有别施教的两面性

在中国高等教育的进展中,高校教学管理的制度化、标准化,应当说在建立科学、先进的管理模式等方面取得很大成就,但同时也带来了一些负面的影响。比如,教学安排太强调规范性,不区分知识背景结构,不区分学科,不区分新、老老师的差异,同样的'要求,同样的标准。一些不须要的条条框框束缚了老师们的制造力,影响了他们的积极性。我们提得较多的是对同学的因材施教,要求针对同学的不同特点实施有针对性的教学。但教学环节中的差异性和可塑性不仅仅表现在同学方面,针对各具特点的老师,是否也该有别施教呢?例如,知识背景深厚的老师可以以培育同学理性、规律和讨论技能入手,开展讨论型教学;操作、组织技能较强的老师那么可开展试验型教学,培育同学形象、整体、操作技能等。老师应承认差异、扬长避短,在统一性、规范性下查找多样性。

三、量化评价指标和多元化的评价形式

由于音乐教育观念、教育目标的转变都会影响对教学的评价,同时恰当的教学评价会对课程建设、对教育观念转变起到促进作用。依据目前对一般音乐教育“建立评价指标多元、评价形式多样,既关注结果,更重视过程的评价体系”的趋势,在动态的教学过程中应努力探究、完善课程评价机制,促进同学的进展,提高老师的教学水平。

〔一〕量化教学方法评价指标体系

教学质量评价标准中,教学方法评价指标模糊,在着重教学方法的改革与进展方面明显力度不够。评价中,仍主要看板书是否工整,层次是否清楚等;对是否融汇学科前沿知识、引入自己的科研成果,详细方法的多样化、性格化等方面多为空白。笔者认为,很有须要量化教学方法评价标准,增加教学方法评价标准的确定性、可操作性,能使教学评价体系朝立体化、制度化、标准化进展的同时,各个层次评价体系的构建更为完备,之间的进展更为均衡。

〔二〕建立全面的音乐艺术教育的考核、评价系统

建立全面的音乐艺术教育的考核、评价系统,从教学工作量、对同学艺术团体的指导、参加学校及社会艺术实践活动、同学学习成果、学术讨论水同等方面设立相应指标,考核评价一般高校音乐艺术老师业绩,旨在调动其由狭隘的专业教育向综合素养教育转变中的积极性,发挥主导作用。

〔三〕评价形式多元性和组合的多样性

音乐审美感受力评价和理论知识评价相结合,在对其感受技能评价的基础上,可采用口头分析、写小论文等形式来促进理论分析技能的提高。

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着重学习过程和学习立场的考察,促进学习积极性的发挥。可采纳课堂问答、争论,学习调查问卷、单元作业、课程论文、笔试等方式反馈学习效果,进行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既了解同学在学习过程中的学习立场和学习方法,又关注同学学习目标完成的质量和程度,以量化评价和质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对同学做出整体性的学习评价。

四、全面提升师资素养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假如老师业务精良且颇具开拓创新精神,培育出合格、优秀的人才就具备了重要前提和须要的条件,教育事业持续健康进展才有充分的保障。

〔一〕提高学历层次和业务素养

面对学科背景各异的教学对象,综合性高校音乐观赏课要求音乐老师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业务技能,自身在历史、天文、地理、绘画、建筑等方面的文化底蕴也极为重要。因此,老师要有探究意识和学习技能,不断提高学历层次、拓宽知识结构。同时,通过进修、访学等多种方式勤奋钻研音乐表演技艺,积累丰富的演唱、演奏曲目。积极拓展各种渠道,为提升专业业务素养、艺术技能、表演技能和教学技能制造条件。

〔二〕科研教学相长和加强学术沟通

科研要联系教学、服务教学、促进教学;教学亦激发科研、激发制造,教学科研互补、教学科研相长。同时,应加强学术沟通,扩展视野,了解本事域最新学术动态,有利于在前沿领域开发新的讨论课题。

〔三〕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和教育技术的最大优势

虽然近几年电化教学已有很大进展,多媒体教室的设备也越来越先进、齐全,但没有现代教学理念,光靠改善硬件条件根本无法取得应有的教学效果。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应用的立足点是,“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同学的学习方式、老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同学的学习和进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学环境和有利的学习工具。”①我们应当认识到现代信息技术的巨大作用,又要看到它的本质。音乐老师不仅要娴熟掌控多媒体技术,更重要的是要探究信息技术与音乐教学的结合点,应具备充分开发和利用网络资源,多层面拓宽、挖掘音乐观赏教学深度的技能。只有依据课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