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路基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_第1页
铁路路基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_第2页
铁路路基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_第3页
铁路路基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_第4页
铁路路基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铁路路基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1.编制依据与原则1.1.编制依据1.1.1.有关的合同文件;1.1.2.铁道第三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至××城际铁路《××(吉)施路-02、03》路基施工图;1.1.3.

××铁路有限责任公司的《新建××铁路指导性施工组织设计》;1.1.4.客运专线暂行技术条件;1.1.5.《客运专线铁路路基施工技术指南》TZ212;1.1.6.《客运专线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1.1.7.相关的施工规范;1.1.8.国家有关方针政策,以及国家和地方的相关法律法规;1.1.9.

现场勘测调查资料。1.2编制原则1.2.1.管理人员和施工队伍:组织精干、高效的项目管理机构,调集具有类似工程施工经验的施工队伍。1.2.2.施工组织:采用先进的组织管理技术,统筹计划,合理安排,采用平行流水作业,均衡生产,缩短工期。1.2.3.机械设备配套:采用先进的机械设备组成配套合理、高效的机械化作业线,充分发挥设备的生产能力。1.2.4.施工工艺:结合工程特点,采用成熟的施工工艺,实行样板引路、试验先行。1.2.5.文明施工和环境保护:施工现场实行规范管理,标准化作业,强化施工安全;制定完善的环保、水保措施,确保工程所处环境不受污染和破坏。1.2.6.安全生产:遵循“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原则,使生产全过程受控,制定强有力的措施,将安全事故消灭在萌牙状态。1.2.7.工程质量:牢固树立“百年大计,质量为主”的意识,严格执行规范要求进行施工,制定合理、经济可行的技术措施,确保工程质量处于受控状态。2.编制范围××至××城际铁路工程CJCJ-2标段DK58+410~DK58+××段,全长142.6m。主要内容包括:路堑开挖、路堤及过渡段填筑、路堑基床换填、边坡防护、渗水暗沟等。3.工程概况及主要工程数量3.1.工程概况DK58+××段位于关家沟隧道大里程端,线路以挖方通过丘岭缓坡,地形起伏较大,为耕地,路堑中心最大挖深12.19m,路堑最大边坡高约16.9m。DK58+××段位于关家沟大桥小里程端,线路以填方通过,地势起伏较大,路堤中心最大填高3.9m,最大边坡高为5.02m。路堑基床表层换填0.7m厚级配碎石,详见“××(吉)施路通—05”设计图。路堑边坡坡度:1:1.5;路堑采用路堤式路堑,DK58+××段左侧最下一级,DK58+××段左侧第二级,DK58+××段右侧最下一级均采用M7.5浆砌片石护墙防护,护墙每8.0m一级,坡率1:1.0,于左侧DK58+435处设检查梯,详见“××(吉)施路通—11”设计图,左侧护墙以上路堑边坡采用M7.5浆砌片石拱型骨架护坡,骨架种紫穗槐防护,详见“××(吉)施路通—02”设计图。右侧护墙以上路堑边坡采用种紫穗槐防护,详见“××(吉)施路通—10”设计图;DK58+××段路堑两侧路肩外设C25钢筋混凝土矩形盖板侧沟,底宽0.6m,深0.8m,厚0.2m,侧沟外设3.0m宽平台,平台厚0.3m,平台采用M7.5浆砌片石砌筑,并在侧沟平台及边坡平台上设置种植池,并于边坡平台上设置截水沟。侧沟详见“××(吉)施路通—13”设计图,截水沟及种植池均详见“××(吉)施路通—12”设计图;DK58+××段于侧沟平台下设渗水暗沟,宽1.2m,深2.6m,每30米设一处检查井,于DK58+××段左侧及DK58+××段右侧设引水管,设保温出口,将水排向大里程端,渗沟平纵端面见图“××(吉)施路通—23”设计图;于堑隧连接处设过度段,详见“××(吉)施路通—09”设计图;通信信号电缆槽、电力电缆槽详见“××(吉)施路通—17”设计图及“××(吉)施路通—18”设计图。DK58+××段路堤基床表层填筑0.7m厚级配碎石,基床表层以下填筑2.3m厚A,B组土,并于基床表层下设0.2m厚中粗砂层,中间夹铺一层两布一膜不透水土工布,基床以下填土,换填层底部左侧设渗水盲管,水排向大里程方向关家沟大桥,详见“××(吉)施路通—05”设计图及“××(吉)施路通—01”设计图;路堤边坡坡度:1:1.5,路堑边坡坡度:1:1.5;于路堤DK58+××右侧,DK58+××左侧坡脚外设2.0×2.0m防冻护道;于DK58+××0右侧,DK58+××左侧护道以上路堤边坡,DK58+××右侧,DK58+××左侧护道及护道以下边坡种紫穗槐防护,详见“××(吉)施路通—10”设计图,于DK58+××路堤两侧边坡水平宽度3.0m范围在坡脚到基床表层以下每隔0.6m铺设一层双向土工格栅,详见“××(吉)施路通—03”设计图;DK58+××左侧路肩外设C25钢筋混凝土矩形盖板侧沟,底宽0.6m,深0.8m,厚0.2m,侧沟外设3.0m宽平台,平台厚0.3m,采用M7.5浆砌片石砌筑,并在侧沟平台及边坡平台上设置种植池,并于边坡平台上设置截水沟。侧沟详见“××(吉)施路通—13”设计图,截水沟及种植池均详见“××(吉)施路通—12”设计图;DK58+××路堤填筑前清除0.5m厚的种植土;于路堤两侧设置通信信号电缆槽,及电力电缆槽,详见“××(吉)施路通—17”设计图及“××(吉)施路通—18”设计图;于改DK58+500处设置信号过轨及电力过轨,详见“××(吉)施路通—19”设计图及“××(吉)施路通—20”设计图;路基与关家沟大桥连接处设路桥过度段,级配碎石纵向坡度n=3.0,详见“××(吉)施路通—06”设计图。3.2.地质概况3.2.1.地形地貌DK58+000~DK58+552.60为剥蚀丘陵区,地形起伏变化大,冲沟发育,地表水及地下水丰富,植被茂盛。3.2.2.地质条件DK58+××段地层:粉质黏土:黄褐色,硬塑,厚0.0~0.9m。花岗岩:褐黄色~褐白色,全风化,呈土夹碎块状,厚0.0~9.8m;花岗岩:褐黄色~褐黄色,强风化,呈砂砾状及碎块状,厚大于10.0m。DK58+××~DK58+××段地层:粉质黏土,黄褐色~黑褐色,硬塑,厚0.0~3.0m;花岗岩,灰白色~肉红色,全风化~强风化,呈碎块夹短柱状,厚>10.0m。为Ⅲ类冻胀区。3.2.3.水文地质DK58+××段地下水属基岩裂隙水,勘测期间地下水埋深约为2.1~7.8m,地下水季节性变化幅度约为2.0m,基岩裂隙水主要赋予在基岩的风化裂隙及构造裂隙中。主要有大气降水及地表水渗透补给,地形平缓,坡率小,局部地段水位由右侧流向左侧,总体上地下水由线路左侧流向线路右侧,垂直等高线。地震基本烈度0.10g。土壤最大冻结深度1.92m。3.2.4.气候特征本段路基位于××九台市关家沟村,属中温带大陆性亚湿润季风气候区。按照对铁路工程影响的气候分区,该区为严寒地区。年平均气温5.7~6℃,极端最高温度37~38℃,极端最低温度-42.5~-36.5℃,最冷月平均气温-16.1~-15.1℃,年平均降雨量538.9~579.1mm,年平均蒸发量1389.6~1628.1mm,平均相对湿度63%~67%,年平均风速2.4~3.9m/s,累年最大风速18.3~29.0m/s,最大积雪厚度30~31cm,最大季节冻土深度166~192cm。3.3.主要工程数量主要工程量见“DK58+410~DK58+552.6段路基主要工程数量表”。DK58+410~DK58+552.6段新本段路基主要工程数量表4.施工总体方案4.1施工方案概述根据路基工程数量的分布及土石方调配方案,结合工程现场踏勘了解的情况,路基工程土方、软石挖方地段采用挖掘机挖装,自卸汽车运输的方式施工,将符合填料标准的部分利用作本段填土及A、B组土使用,多余及不符合标准的部分则运至弃土场;强风化石方路堑地段开挖尽量采用挖掘机挖装,对坚硬的石方路堑挖方则采用浅孔微差控制爆破、松动爆破的方式进行爆破,边坡采用光面爆破进行爆破,挖掘机进行挖装,自卸汽车运输。路基填筑施工以“三阶段、四区段、八流程”的作业方式组织施工,全断面水平分层填筑。施工时,运距在100m以内的地段采用推土机施工,运距在100m

以上的采用挖掘机配合自卸汽车运输,推土机配合平地机摊铺整平,重型振动压路机分层碾压密实,人工配合修整边坡。路基防护工程随着土方开挖的施工及时安排,上一级边坡开挖好后应及时将边坡防护措施作好,做好上一级边坡的防护工程后方可开挖下一级边坡。路基各结构层的施工都要在施工前进行足够的室内试验,并做试验段,取得可靠的施工参数后,方可进行大面积施工。路基主体工程施工以机械化作业为主,选择性能可靠的大型碾压及运输设备;路基附属工程以人工作业为主。基床表层填料设拌和站加工。基床表层级配碎石随拌随铺筑碾压。4.2.施工组织机构本段路基为我工区的关家沟隧道出口端进洞前的重要工程,根据工程内容及工程数量,并考虑到我工区队伍到位实际情况,由我工区下属的土方二队负责本段路基的施工任务。其组织机构设置情况见“土方二队组织机构图”。4.3.大临工程的分布及总体设计4.3.1.施工便道根据实际情况,本段路基规划1条进场便道,即工区规划1号便道,以保证各种材料及土方调配施工的需要。1号便道在单家油坊特大桥处从贯通纵向主便道引入,为新建便道,便道路面宽度3.5m,面层厚度15cm,横坡2%,双侧设排水沟,采用泥结碎石路面。每隔300米设错车道一处,错车道宽6.5m。便道路面高于原地面50cm。4.3.2.弃土场根据本段路基特点与关家沟隧道共用1处弃土场,位于关家沟隧道出口右侧2km处。根据环保要求,为避免弃土流失,采取先挡后弃的原则,并按设计要求和结合实际条件分阶段安排环保、绿化工程施工。4.4.施工用电生活、施工用电利用当地供电网络,本段路基可与关家沟隧道共用1台630KVA的变压器,采用低压线路向各个作业点输送电力。同时配备40KW发电机1台,为变压器供电盲区供电及备用电源。4.5.施工用水由于租用民房作为工程队营地,生活用水利用当地供水网络,施工用水采用水车运至施工现场4.6.施工测试4.6.1.施工测量施工前已经采用GPS全球卫星定位系统完成设计院提供控制网的复测工作,成果上报已经批复;已经完成DK58+410~DK58+552.6段路基施工控制网布测和复测工作。4.6.2.施工试验路基检测包括强度检测地基系数K30、动态变形模量Evd、静态变形模量Ev2、密实度、孔隙率等由中铁十九局长吉客专第一试验室检测。工区试验室及工地试验室建立完毕,已通过验收,并颁发了试验资质证书。本段路基施工队配试验员一名,在工区试验室的领导下开展工作,具体负责施工现场试验工作。4.7.内业资料现场技术员、质检员负责路基施工内业资料填写、收集、整理工作,并定期归档至工区资料室;施工现场测量、试验资料由负责该段路基的测量、试验人员进行收集、整理工作,归档至工区测试室。内业资料工作由工区资料员负责督促实施。4.8.施工程序本段路基施工程序如下:施工准备—测量放样—清表—土方开挖—防护及临时排水工程施工—原位测试—基床施工—地面排水及相关专业附属工程施工。根据总体施工安排,施工顺序安排以平行流水作业为基本形式,详述如下:(1)统筹安排土石方调配,合理安排施工顺序、工序进度和关键工序的作业循环,做到爆、挖、装、运、卸、压等工序紧密衔接连续作业,尽量避免施工干扰。做到既保证质量和工期,又经济合理。(2)尽量确保路基施工时与过渡段同步进行,过渡段要在构筑物施工完成后立即进行,留足沉降期。(3)挖方和填方交叉平行作业,以使移挖作填能有序进行。(4)路堤挡护工程施工随路基工程的施工而同步进行,深路堑边坡每开挖1个平台,即刻施作一个平台;过渡段的施工与各层路基施工同步进行,路基排水工程及时跟进,并注意与临时排水相结合,以确保路基工程排水通畅,不积水,不冲缺口。(5)路基工程施工前,先行完善临时排水系统及路堑顶的截水沟,排水边沟在路堑开挖完成后及时安排,确保排水畅通,无积水和浸泡路基现象。4.9.土石方调配方案填料根据土工试验资料和地质专业明确的填料分类进行分类调配。土石方调配做到移挖作填,减少施工方,节约用地,与隧道等专业联系互调余缺,合理利用土石方。见附图“路基土石方调配方案示意图”。5.施工方法、关键技术、工艺要点、工艺要求5.1.地表清理、基底处理(1)拆迁改移、清淤、清表对路基施工范围内已确定改移和拆迁的沟渠及其它构造物,按照设计对现场情况进行改移和拆迁;对路基用地范围内的树木进行砍伐,并清除树根,清除树根后的坑穴用路基填料夯填密实;旱地地表耕植土和非适用表土用推土机推铲成堆。清表后对暴露地表进行碾压夯实,并将路基用地范围内的坑穴填平夯实,清表后原地面压实度按设计文件标准执行,设计无规定时则按相应的路基或路床同等压实度标准执行。(2)地基斜坡处理清表后地面纵坡或横坡大于1:5~1:1.25时,将地面作成向内4%坡度的台阶,开挖台阶在地面碾压工序结束后进行,纵坡方向台阶与路基轴线垂直或结构物台背面保持平行,横坡方向台阶面与路基轴线平行,台阶高度等于填方压实层厚度,宽度以1~2m为宜。(3)施工期路基排水对地表过分潮湿或沟塘地段,在路堤两侧护坡道外开挖纵向排水沟,在路基范围内开挖纵横向排水沟,排除积水,切断或降低地下水,并按排水设计或监理工程师的指示进行施工;护坡道外侧的排水沟,在沟的外侧填筑截水土埂,防止水流向路基;路基范围内开挖的横向,排水沟,当为切断或降低地下水位作用时,应回填渗水性良好的砂砾料;路基施工临时排水应与永久性排水系统相结合,避免积水及冲刷边坡。5.2.路堑开挖施工方法及工艺5.2.1.土质及全风化和强风化岩石路堑开挖施工土质路堑及全风化和强风化岩石路堑的开挖方法根据路堑深度和纵向长度,结合土石方调配,开挖可选择横挖法,纵挖法和纵横混合开挖法,土方路堑用推土机、装载机、自卸汽车将挖土方装运至填方段作路堤填料,对土质坚硬地段采用推土机松动器松土施工,遇岩层坚硬地段采用潜孔钻机打眼,松动爆破施工。其施工工艺流程见图5-1。(1)施工准备施工前仔细查明地上、地下有无管线及其它影响路基施工的建筑物,对施工有影响的提前拆除或改迁,同时注意开挖边界以外的建筑物是否安全。开挖前,首先测量放线,依据设计挖深及边坡坡率推算测出开挖边界,并及早完成堑顶截水沟的修建。由高到低,从上而下,由外向里逐层开挖,最后刷坡至边坡线,严禁掏底开挖。剥除开挖区地表植被、腐植土及其它不宜作填料的土层,弃运于弃土场或指定位置。根据测设路线中桩、设计图表定出路堑堑顶边线、边沟位置桩。在距路中心一定安全距离设置控制桩。对于深挖地段,每挖深5米,复测中心桩一次,测定其标高及宽度,以控制边坡的坡率。路堑开挖前首先修好临时、永临结合排水系统,防止雨水浸泡。(2)土方挖方施工程序施工程序:施工放样→开工报验→挖截水沟→自上而下分层开挖→修整边坡→边坡防护→挖至设计标高→基床处理。对软石和强风化岩石路堑选择挖掘机挖装,自卸汽车运输的方式进行开挖施工。短而深的地段采用分层横向开挖法,每层2米左右。采用挖掘机、装载机配合自卸汽车运土。边开挖边修整边坡。长而深的路堑采用纵挖法,先沿路堑纵向挖掘通道,然后将通道向两侧拓宽,上层通道拓宽至路堑边坡后,再开挖下层通道,如此纵向开挖至路基标高。路堑开挖较浅采用单层或双层横向全宽掘进方法,对路堑整个宽度,沿路线纵向一端或两端向前开挖。(3)土方及软石和强风化岩石路堑开挖施工作业要点开挖过程中经常放线检查路堑的宽度、边坡坡度,在机械开挖时坡面预留30cm采用人工刷坡,刷坡工作紧跟,开挖坡面严禁超挖,保持坡面平顺。开挖出的土石运到弃土场堆放。耕植土储存于指定地点用于复耕或植被护坡。弃土场在施工完成后,及时进行地表种植土的覆盖和植被防护。路堑开挖至设计标高上30cm时,改用人工开挖至基底,检测合格后立即进行基床换填施工,严禁基底长时间暴露。这是确保地基质量的关键。路堑开挖至预定标高(含预留厚度)后,平地机整平、压路机碾压一遍后进行冲击碾压夯实,然后进行基础处理。对坡面中可能出现的坑穴、凹槽杂物进行清理,用护坡的同标号浆砌片石或砼嵌补整平。施工中严禁乱挖,扰动边坡,必要时对高边坡进行变形观测,以便采取应急措施。5.2.2.岩石路堑的开挖施工石方爆破施工工艺见图5-2。①路堑施工与填方施工相结合,路堑开挖中性能符合要求的弃碴可移挖作填作为填方填料,性能好的片石可以用于浆砌圬工施工。②根据土石方调配方案和运距进行调配和机械机具的选择。③路堑边坡按设计坡率开挖,施工前准确放设边桩、撒石灰连线,开挖过程中要经常放线检查宽度、坡度,及时纠正偏差,避免超欠挖,保持坡面平顺。对坡面中出现的坑穴、凹槽应进行清理杂物,嵌补平整。路堑存在平台时按设计放出平台位置,路堑平台向内做成一定坡度,确保不积水。路堑电力杆槽与路堑同步进行开挖。④路堑采用纵向台阶开挖,较平缓地段上的浅路堑可不分层开挖,深路堑地段采用纵向分台阶开挖,从上到下分层依次进行。开挖时从上而下,纵向开挖。如果岩层走向接近于线路方向、倾向与边坡相同且小于边坡时,逐层开挖,不得挖断岩层,并采取减弱施工振动的措施;在设有挡土墙的上述地段,采取短开挖或跳槽开挖法施工,并设临时支护。⑤石方路堑施工采用钻爆法施工,对深路堑采取深孔爆破和浅孔分台阶爆破相结合的方法,浅路堑采取浅孔爆破。对能用机械直接开挖的软石、土质路堑则采取机械开挖与人工配合开挖。⑥路堑开挖接近基面后准确修理成型。对开挖后稳定性差,易坍塌和风化地段路堑,一般分段竖向开挖到位,及时施工挡护防护工程,或进行临时挡护防护,禁止拉长槽施工。⑦石方开挖根据岩石的类别,风化程度、岩层的产状、倾角和节理发育程度等具体确定爆破方法。对石方面积较大、挖方较深且数量集中地段采用深孔微差松动控制爆破,边坡爆破根据路堑石质采用光面爆破(硬质岩石设计、边坡较陡)或预裂爆破(软岩和中硬岩);对挖深较浅和方量不大的陡峭边坡采用浅孔微差松动控制爆破。5.2.3.深挖路堑施工为减少爆破对成型边坡扰动,减少刷坡整形工作量,在靠近边坡附近采用光面爆破施工。光面爆破施工方法与普通的深(浅)孔爆破相似,只是在爆破参数、装药结构、爆破程序等方面不同。在实际施工时依据具体参数进行设计,编制爆破设计方案。深挖地段,石方面积较大、挖方较深且数量集中,主要采用潜孔钻机钻孔,实施台阶式深孔微差松动控制爆破。对于其余地段挖深较浅和方量不大的边坡、路基面修整采用风动凿岩机钻眼,浅孔微差松动控制爆破。为保证爆破效应,均采用大孔距,小排距,梅花形布孔(邻近系数m=a/b=2.0~2.5),并采用导爆管毫秒雷管实施逐排微差挤压爆破。为提高边坡稳定性和美观程度,在本合同段深挖路堑采用预留光爆层法进行光面爆破,边坡设计有台阶时分台阶进行光爆,设计无台阶时,从路堑顶沿坡面钻孔一次爆破到位。钻孔布置框图见图5-3,图中Ⅰ、Ⅱ、Ⅲ、Ⅳ为开挖顺序。5.3.基床以下路堤填筑施工方法及工艺路基填筑施工按照“三阶段、四区段、八流程”施工工艺进行。机械化、短区段、快速、流水作业施工,并且集中力量尽快整段成型,以减少雨水影响,为紧后工序提供条件。其施工工艺见图5-4。(1)施工准备路线复测、放样:开工前进行路线复测,包括中线控制桩、水准点的复测。在开工之前进行施工放样,现场放出路基中线和边线、坡口、坡脚、边沟等具体位置。上场后,认真调查可利用的条件、取土场填料资源,结合路堑挖运土方,全标段统筹规划,优化调配方案。路基地基处理并经检验合格后,即可进行基床下路堤填筑施工。(2)土工试验上场后按照监理工程师的要求,由中心试验室对有关填料和地基处理场区内的土质进行土工试验,测试填料含水量、液限、塑性指数、天然稠度、密度、相对密度、击实度、承载比等指标,并进行灰土配料试验和标准击实试验,为路堤填方施工提供各项试验数据,据此确定施工工艺及检测标准。(3)路堤填筑工艺性试验在大面积施工前,必须进行填筑工艺性试验,且试验段长度≥100米,宽度为路基设计宽度。通过试验,获取机械的选型及组合方式、碾压遍数及碾压速度、工序、每层填料的厚度等,以指导施工。(4)路堤填筑施工方法土方填筑按横断面全宽纵向水平分层填筑压实。路基两侧超填宽度不小于50cm。施工时采用挖掘机或装载机配合自卸汽车运输,推土机整平,使用试验获取的振动压路机组合设备进行压实。填土的松铺厚度、压实遍数、最佳含水量,应严格按试验的参数进行施工。(5)路堤填筑的施工步骤如下:①填料选择:路基填料必须满足规范和设计要求的标准。②分层填筑:根据以往路基填筑的试验段成果,路基施工松铺厚度应为:不大于35cm,松铺厚度可用车数控制,在摊铺完成后,通过挖探检测。松铺厚度控制不好,将严重影响压实效果,实际施工中按照现场工艺试验获取的摊铺厚度施工。在施工中始终坚持“三线四度”,三线即:中线、两侧边线,且在三线上每隔20米插一小红旗,明确中线、边线的控制点;四度即:厚度、密实度、拱度、平整度。控制路基分层厚度以确保每层层底的密实度;控制密实度以确保路基的质量及工后沉降不超标;控制拱度以确保雨水及时排出;控制平整度以确保路基碾压均匀及路基面不积水。③摊铺整平:采用推土机摊铺整平后平地机精平,以路基面无明显的局部凹凸为原则。路基平整面做成向两侧4%的横向排水坡。④洒水晾晒:填料碾压前,进行含水量检测,并控制在施工允许含水量范围内,再进行碾压。当填料含水量较低时,采取洒水措施。当含水量过大时,可采取在取土场内挖沟拉槽降低水位和晾晒的方法以降低含水量。⑤碾压夯实:严格按照试验获取的压路机组合、碾压遍数、碾压速度沿线路方向进行。各区段交接处要互相重叠压实。纵向搭接长度不小于2.0米,横向碾压重叠不小于0.4米或压路机滚轮的1/3。为保证路肩压实度,边缘处多碾压1遍,最后静压一遍。⑥断面控制:填方断面坡脚边线按超填宽度进行控制,为保证断面几何尺寸准确无误,直线段边桩设置间距20m,曲线段边桩设置间距10m,每隔20~50m用标竿和红色施工绳作成标准几何断面进行量测控制。⑦检查签证:每层填土压实后,按规定频率进行压实度检测,检测指标为地基系数K30和孔隙率n或压实系数K。检测项目合格后,方可进行下一层施工。⑧路基整修:包括路基高度、宽度、横坡、平整度、边坡等整修内容。严格按照设计结构尺寸进行,对于加宽部份在整修阶段人工挂线清刷夯拍。5.4.基床施工方法及工艺5.4.1.基床底层施工填料选用:基床底层填A、B类填料,施工时对填料进行取样,检验测定合格后方可选用。填前准备:对基床底层下承层验收合格后,方才进行基床底层填筑。预铺进行压实试验,并取得相关技术参数指导施工。填筑过程:填筑时采用横断面全宽,纵断面分层填筑压实。每层厚度按试验段数据为依据,严格控制分层厚度及填料粒径(不大于10cm)。填筑时采取先低后高,先两边后中间的顺序。分层压实采用重型压路机进行压实,各区段交接处相互重叠压实,纵向搭接长度≥2.0m,纵向行与行压实重叠≥0.4m,每层碾压时不断整平,人工配合推土机整平,对局部级配不良地点进行人工调配,保证碾压平整、密实。每层填筑前,先对下层进行质量检测,检验合格后再进行上层施工。其它填筑要求与基床以下路堤填筑施工相同。5.4.2.基床表层施工基床表层级配碎石施工工艺流程见图5-5。(1)级配碎石生产级配碎石采用稳定土拌合机进行厂拌法生产,拌合场内不同粒径的碎石分别堆放,电子自动计量,电控加水。级配碎石根据击实试验测定最优含水量,为考虑级配碎石在运输、摊铺中含水量的损失,拌制时适当调高0.5~1%。(2)级配碎石填筑施工参数试验在大面积填筑前,根据初选的摊铺、碾压机械及试生产出的填料,进行现场填筑压实工艺试验,确定填料级配、施工含水率、松铺厚度和碾压遍数、机械配套设备、施工组织。试验段长度不小于200m。(3)级配碎石运输采用自卸汽车运输级配碎石料,根据摊铺能力、运输线路、运距和运输时间,以及拌合站生产能力,选用自卸汽车的数量,保证拌合站连续生产。自卸车装料按其载重量装足,并按指定地点和顺序卸料。使用电子计量地磅控制级配碎石用量。在运输过程中尽量避免中途停车和颠簸,以确保混合料不离析,为防止水份过量流失,应视天气情况考虑是否采用苫盖,雨天不得施工。(4)级配碎石摊铺、平整基床表层填筑前应检查基床底层几何尺寸,核对压实标准,不符合标准的基床底层应进行修整,达到基床底层验收标准。基床表层的填筑按验收基床底层、搅拌运输、摊铺碾压、检测修整

“四区段”和拌合、运输、摊铺、碾压、检测试验、修整养护“六流程”的施工工艺组织施工。摊铺碾压区段的长度应根据使用机械的能力、数量确定。区段的长度一般宜在100m以上。各区段或流程只能进行该区段和流程的作业,严禁几种作业交叉进行。级配碎石的摊铺采用摊铺机、推土机和平地机。每层的摊铺厚度按工艺试验确定的参数严格控制,一般基床表层按三层全断面填筑施工,第一层、第二层级配碎石采用推土机初平,平地机终平;顶层采用摊铺机摊铺,根据摊铺机的摊铺能力配置运输车,减少停机待料时间。底层摊铺采用平地机进行,顶层采用摊铺机进行摊铺。采用平地机摊铺时,必须在路基上采用方格网控制填料量,方格网纵向桩距不宜大于10m,横向应分别在路基两侧及路基中心设方格网桩。顶层采用2台摊铺机一前一后联合梯队作业,摊铺时,经常检查控高钢丝和调整传感器,防止标示桩移位;保持整平板前的混合料高度不变,螺旋分料器80%的时间在工作状态,防止粒料离析。减少停机、开机次数,避免运料车碰撞摊铺机,设专人指挥卸料,在摊铺机料仓还余半仓料时,运输车及时缓缓接上仓,慢速将料卸入料仓,卸完后立即开走。在摊铺过程中由人工及时消除粗细集料离析现象。(5)碾压整形后,当表面尚处湿润状态时立即进行碾压。如表面水分蒸发较多,明显干燥失水,应在其表面喷洒适量水分,再进行碾压。用平地机摊铺的地段,应用轮胎压路机快速碾压一遍,不平整处再用平地机整平和整形。碾压时,应采用先静压、后弱振、再强振的方式,最后静压收光。直线地段,应由两侧路肩开始向路中心碾压;曲线地段,应由内侧路肩向外侧路肩进行碾压。沿线路纵向行与行之间重叠压实不应小于40cm,各区段交接处,纵向搭接压实长度不应小于2m,上下两层填筑接头应错开不小于3.0m。横向接缝处填料应翻挖并与新铺的填料混合均匀后再进行碾压,并注意调整其含水率,纵向应避免工作缝。碾压后的基床表层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局部表面不平整应补平并补压。(6)接缝处理①混合料全断面摊铺不留纵向接缝。②同日施工的两个工作段的衔接,从整形到碾压都进行搭接施工,搭接长度控制在一个桩位长度。③每天施工最后一段时,在整形结束后,人工将末端修齐,放置与施工层压实厚度相同的方木,第二天施工时,去除方木并用人工将下承层清扫干净。④用摊铺机摊铺混合料时,靠近摊铺当天未压实的混合料,可与第二天摊铺的混合料一起碾压,但应注意此部分混合料的含水量,必要时,可人工补洒水,使其含水量达到规定要求。(7)检测试验①颗粒级配合理的级配易于压实,施工中每填筑2000m3级配碎石抽检一次颗粒级配、颗粒密度、黏土团及其他杂质含量、细长扁平颗粒含量;并进行一次级配碎石填料的重型击实试验,保证级配曲线圆滑,含水量较佳,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调整。②压实质量检测基床表层填筑应采用K30、n、Evd三项指标控制,压实质量应符合设计标准规定。对填筑压实质量可疑地段,应根据工程质量控制的需要,增加检验的点数。③外观检查沿线路每20米对路肩高程、路肩至中线、路基宽度、横向路拱检查一次,每10米用2.5米靠尺检查路基平整度。基床表层外形尺寸允许偏差符合验标的要求。5.5.过渡段施工方法及工艺过渡段是路基工程与其它工程的衔接过渡部位,本段结构物密集,各种类型的过渡段较多,包括路桥过渡段、路堤与横向结构物过渡段、堤堑过渡段、路隧过渡段。控制好路基过渡段的施工质量是保证路基施工质量的关键。为了保证过渡段填筑质量,过渡段与相邻路堤应按水平分层同时填筑,并将过渡段与其连接路堤同时碾压,按大致相同的高度进行填筑,并需结合各工点的实际情况进行现场工艺试验。5.5.1过渡段形式与适用条件(1)路堤与桥台过渡段过渡段采用倒梯形,填料采用级配碎石加3%~5%水泥,形式见图5-6。(2)堤堑过渡段堤堑过渡段分为纵向过渡段和横向过渡段两种。①纵向过渡段路堤与岩石路堑(不易风化的硬质岩)连接时,在路堑一侧顺原地面纵向开挖台阶,台阶高度0.6m左右,过渡段采用级配碎石掺3~5%水泥,顶部宽度2m,纵向坡度1:2,形式图5-7;路堤与土质和软质岩层路堑连接时,过渡段顺原地面坡面纵向挖成1:2的坡面,坡面上开挖台阶,台阶高度为0.6m左右,形式图5-8。②横向过渡段当靠山侧的路堑为土质、全风化硬质岩时,横向过渡段形式见图5-9。当靠山侧的路堑为微风化~弱风化硬质岩时,横向过渡段采用级配碎石掺3~5%水泥分层填筑,形式见图5-10,压实标准满足规范要求。(3)路堑与隧道过渡段过渡段采用倒梯形,长20m,底宽5m,过渡段采用级配碎石掺3~5%水泥分层填筑,过渡段范围基床表层采用级配碎石掺3~5%水泥填筑,压实标准满足相应部位的标准。过渡段形式见图5-11。5.5.2.施工工艺及方法5.5.2.1路堤与桥台过渡段过渡段与紧临的路基同步填筑,级配碎石加3%~5%水泥采用拌合站集中拌合,自卸汽车运输,尽可能采用推土机、平地机、压路机作业,对于靠近台身和墙身处机械不能到位的地方,采用小型振动夯进行振压(每层松铺度控制在20cm以下)。路堤与桥台过渡段施工工艺流程见图5-12。基坑清理:对基坑进行清理,做到基坑底部无先期施工中所产生的垃圾及松土(杂土)。浇注素砼:进行一次连续浇注C15砼,砼浇注严格遵照砼施工操作规程。砼施工完成后做好养护工作。地基表面再次清理:待基坑砼达到一定强度后,对过渡段其它先期已经处理过的地基表面再做清理。施工测量:首先对其路基中线进行定位,对其标高进行精确测量并计算出过渡段所要填筑的实际高度,以此为依据并同时参照设计图上的相关数据,对其同一水平填筑层的不同填料所填筑范围进行详细计算,并进行实际测量放样。分层填筑:拌和好的级配碎石要尽快运到铺筑现场,由桥台向路基方向、由中心线向路基两侧按顺序依次进行填料的填筑工作。每层填料的松铺厚度以预先试验所得数据为准,填筑前需将台背的无砂砼渗水板施做好,同时解决好软式透水管的排水出口问题。平整碾压:对摊铺的级配碎石遵循“先两侧后中央,先静压后振压,时速2km/h,作业面不调头不转弯”的原则进行全断面碾压,人工处理坑洼和集料窝。填筑的级配碎石在碾压作业时,如表面水分已蒸发干燥,必须在静压后适量洒水湿润表面,再振动碾压。采用压路机碾压的遍数为“静压2遍—弱振1遍—强振3遍—弱振1遍—静压2遍以上。碾压时,压路机轮迹重叠1/3,并保证边缘及加宽部分压实到位,压路机不易到达的部位,采用冲击夯进行局部处理。质量检测:压实质量标准符合规范要求,每层碾压后压实若达不到要求,要分析原因,重新补压,直到满足要求。5.5.2.2.路堤与路堑过渡段路堤与路堑过渡段施工工艺流程见图5-13。过渡段路堑一侧原地面沿路基中线进行纵向开挖,严格按照路堤与路堑连接过渡段形式设计图所示标准及尺寸进行施工。在施工过程中对松动岩石及浮石加以处理或清除。施工放线,首先应对其过渡段路基中线进行定位,再测出路堑顶面与路堤底面之间的高差。按设计要求计算出级配碎石坡脚所在位置。过渡段台阶开挖,其宽度及高度符合设计要求,台阶表面应平整,并稍向内倾。根据过渡段路堤一侧不同部位不同填料,由路堑向路堤方向按顺序依次进行填料的铺设工作,每层填料的松铺厚度一般以预先试验所得数据为准。每层填料利用人工及推土机松铺填筑完成之后,根据试验段所得出的压实数据及标准进行碾压,使其达到设计规定的压实标准。在靠近路堑台阶范围内,由于大型碾压设备无法施工,采用小型冲击夯进行夯实,其振压遍数以达到设计要求的压实标准为准。待该填筑层压实工作完成之后,需对设计要求的各项指标进行检测,检测合格后进入下一层施工。5.5.2.3.路堑与隧道过渡段路堑与隧道过渡段采用倒梯形,长20m,底宽5m,过渡段采用级配碎石掺3~5%水泥分层填筑。路堑与隧道过渡段级配碎石填筑施工方法及工艺与路桥过渡段相同。5.6.支挡及防护施工方法及工艺5.6.1拱型骨架施工本段骨架护坡类型均为拱型,设计骨架净距:宽×高=3m×3m,拱部骨架截面为L型号,宽0.4m,主骨架截面为U型,宽0.6m。骨架嵌入路堤边坡深0.6m,外露截水槽,宽0.1m,高0.1m,设条形基础,底宽0.8m,深1.0m。地面(护道)以上高度1.0m范围内采用M7.5水泥砂浆砌片石护坡防护,厚0.3。骨架、镶边、基础、边坡平台、踏步均采用M7.5浆砌片石就地砌筑。拱型骨架护坡砌筑工艺见图5-14。路基成型后人工刷坡,砌筑骨架前按设计要求在每条骨架的起迄点挂线放样,然后开挖骨架沟槽,沟槽尺寸根据骨架尺寸而定。挖槽后从坡脚向上砌筑片石,截水槽部分采用C15砼预制块砌筑。骨架完成后,种紫穗槐防护。拱型骨架镶边沿线路方向每隔2m设泄水孔一个,采用φ0.05mPVC管,以4%坡度向外排水,进水侧采用0.3×0.3m的透水土工布包裹。拱型骨架每隔3~4个拱设一道伸缩缝,缝宽0.02m,缝内填塞沥青麻筋,深0.2m。为便于养护,在适当位置设宽0.6m,厚0.6m的M7.5水泥砂浆砌片石踏步,台阶高。踏步两侧的骨架的流水面宽度均为0.2m。拱型骨架施工要求:施工前应清刷坡面浮土,填补坑凹并拍实使坡面平整。骨架砌筑前应按设计形式尺寸挂线放样,开挖沟槽,先砌筑骨架的衔接处,再砌筑骨架的其他部位,应自上向下布置骨架。骨架填土坡面与骨架坡面保持一致。骨架应与截水槽同时施工,施工时要求水泥砂浆饱满,砌筑后边应回填好,夯填密实,防止表水侵入冲毁骨架。种紫穗槐应在紫穗槐适宜生长的季节进行。通信、信号连接中继站至电缆槽的预埋管路不得破坏骨架的整体结构和排水效果。拱型骨架护坡工程所用的砂浆、砼应采用机械拌合。各种水泥砂浆、砼的强度等级和石料的强度均应符合设计要求,并应符合现行《铁路砼与砌体工程施工规范》(TB10210)的有关规定。5.6.2浆砌片石护坡施工浆砌片石护坡、护墙圬工均为M7.5浆砌片石,护坡厚度一般为0.3m,护墙采用变截面形式。浆砌片石施工工艺见图5-15。护坡、护面墙施工前,先将坡面夯实整平,整修成新鲜坡面,并将边坡上的凹陷部分挖成台阶,用砌体相同的圬工砌补,避免出现空洞。然后根据设计图纸测量放线,挖掘机开挖基槽、人工配合清基;浆砌片石选用合格石料,现场机械拌合砂浆,采用挤浆法顺边坡自下而上,挂线砌筑。砌体要错缝砌筑,浆满缝实,表面平整,勾凹缝。浆砌片石护墙基础埋置在路肩线以下不小于1.0m,并不应高于侧沟砌体底面。为增进护墙的稳定性,凡高大于8m的护墙,于护墙中部设置耳墙一道;顶级护墙的墙顶设置墙帽,帽宽1.0m,厚0.25m,并使其嵌入边坡内0.2m,以防地表水灌入墙背。护坡顶设1.0m宽,0.3m厚的帽石。沿线路方向护坡、护墙每隔10~20m设一道伸缩缝,在不同地层连接处设置沉降缝,宽0.02m,护坡缝内填塞沥青麻筋深0.3m,护墙在内、外、顶三边填塞沥青麻筋,深度不小于0.2;护坡及护墙上下左右每隔2~3m交错布置φ0.1m泄水孔,泄水孔采用PVC管,孔后设0.5m×0.5×0.3m砂砾石反滤层(护墙),并在PVC管进水口侧采用0.3×0.3m的透水土工布包裹。护墙高度大于6m时,在墙帽和错台上设置拴绳环,间距5m,于两侧护墙中部设检查梯,双级护墙在上、下检查梯之间设角钢立柱栏杆。各类浆砌片石护坡、护墙工程除设计断面结构形式、尺寸各有不同外,其砌筑施工工艺、方法基本相同。浆砌片石护坡、护墙严格按照设计、规范要求进行质量检测,确保砌体结构尺寸、位置、埋置深度、沉降缝、泄水孔位置等满足要求。5.7.排水工程施工方法及工艺严格按设计要求组织测量放线,标出开挖范围。挖掘机沿沟纵向开挖,困难地段人工开挖,自卸汽车运输,人工整修沟基坑及边坡。侧沟、天沟、排水沟、截水沟、渗沟、灌溉沟的基底,必须埋入密实土层内。天沟、排水沟、截水沟、灌溉沟不应在地面凹坑处通过;必须通过时,应将凹坑填平压实,然后挖沟;并应防止不均匀沉落和变形。所有水沟的边坡必须平整、稳定,铺砌背后及顶部与地层之间,应填塞、封严。浆砌水沟应做到砌缝均匀、砂浆饱满、中缝填塞饱满、勾缝平顺;砌体内侧及沟底应平顺,沟底不积水、不渗漏。5.8.路基相关工程施工方法及工艺5.8.1.电缆槽施工电缆槽施工工艺见图5-16。电缆槽待路基基床表层级配碎石施工完毕后,采用专门开槽机切割电缆槽位基床表层级配碎石,再安装预制电缆槽。施工中采取有效防护措施,确保不损坏、危及路基的稳固与安全。电缆槽及手孔施工顺序如下:(1)电缆槽及手孔的安装应在接触网立柱基础施工完成后进行。(2)级配碎石采用专用机械无水切割。(3)在预埋接地线的位置,C15砼底座与电缆槽底部均预留φ50mm综合接地孔,安装时接入预埋的接地线后,用M7.5水泥砂浆封闭。(4)电缆槽泄水孔采用φ50mmPVC塑料管制作。进水口采用0.2×0.2m透水土工布包裹。电缆槽基础底部采用人工整平,小型振动压路机碾压密实,电缆槽底部铺设中粗砂并采用小型压实机械压实后,再安装电缆槽,电缆槽预留孔内出水口选用干净碎石填充。电缆槽与路基接触面间的缝隙按设计采取防水材料填塞处理。5.8.2.综合接地施工方法预埋钢管、贯通地线等综合接地的施工均与路基本体的施工同时进行,路基填筑施工时按其设计位置准确埋入路基中。其施工工艺流程见图5-17。(1)土质地段贯通地线与路基本体同步施工,埋设在电缆槽下1m深度。贯通地线铜缆采用放热焊接技术,焊接部分采用热塑套管或热塑包覆片防护。(2)石质地段贯通地线设于电缆槽内,采用阻燃PVC管防护。区间每隔50m引出接线板,固定在电缆槽壁上。每隔200m的适宜位置打接地极,要求一般地段接地电阻不大于4欧姆,困难地段不大于10欧姆。5.8.3.过轨钢管施工修筑于路基上的连通管道与路基同步施工,根据各连通管道设计的埋设高程,在基床表层(底层)填筑压实到高于钢管顶部高度后,人工在基床内挖一条与钢管尺寸相当的横沟,将钢管铺设在沟内,用中粗砂回填管周、压实。5.8.4.接触网基础施工(1)当路堤高度填至基础底面标高时,在接触网基础位置上,放置圆形钢模板(模板高50cm,直径大于基础直径0.1m为宜),填满碎石和砂混合料,碎石粒径最大不能超过6cm,高度略低于松铺厚度,在钢模板周围人工填好路堤要求填料后,将钢模板抽出。(2)按正常路堤填筑施工过程压实。(3)当该层压好后,仍将钢模板放在该层表面的基础位置上,重复(1)和(2),直至路堤施工完毕。(4)路堤表层填筑完成后,在接触网、声屏障基础处采用螺旋钻机成孔。(5)成孔完毕后进行下钢筋笼及砼浇注施工。由于钻孔桩桩径较小,底部采用集中投料自密方法(坍落度控制应适宜),上部可采用振动棒振捣,确保砼密实。(6)砼浇筑到表面时安装与接触网支柱、声屏障基础连接的预埋件。5.9.路基施工工艺要求5.9.1.级配碎石、级配碎石加水泥及混凝土、砂浆的拌合要求路基基床表层、过渡段填筑的级配碎石、级配碎石加3~5%水泥等混合料采用场拌法施工;混凝土采用自动计量拌合,砂浆采用机械拌合。级配碎石的生产实行严格的准入及准出制度,水泥、碎石及砂等材料的材质满足要求方能入厂,级配碎石等混合料的级配、含水量及水泥的灰剂量、含水量等满足要求方能出厂。5.9.2.填料及压实标准路基填筑前,清表后应进行原地面压实。路基填筑时,基床、过渡段及基床以下部分路堤的填料与压实标准,以及地基条件等均要满足规范及设计的要求,分层填筑,按卸料、摊铺、碾压、检测分段,按工序监控原则进行施工;基床表层、路堤与桥台过渡段、路堤与横向结构物(立交框架、箱涵等)过渡段、路堤与路堑过渡段采用的级配碎石填筑时,碎石的材质、级配必须符合相关规范要求。5.9.3.路基基床表层采用级配碎石填筑基床表层的材料的规格及压实标准应符合下述技术要求:(1)碎石粒径、级配及材料性能应符合《客运专线基床表层级配碎石技术条件》的规定。颗粒的粒径、级配应符合“基床表层级配碎石粒径级配表”中规定。基床表层级配碎石粒径级配表(2)基床表层级配碎石材料经认真考察当地有关碎石加工场后确定符合设计及《暂规》要求的碎石材料。(3)在粒径大于22.4mm的粗颗粒中带有破碎面的颗粒所占的质量百分率不少于30%。同时用于基床表层级配碎石材料性能需满足:a.①粒径大于1.7mm的集料的洛杉矶磨损率不大于50%。b.②粒径大于1.7mm的集料的硫酸钠溶液浸泡损失率不大于12%。c.③粒径小于0.5mm的细集料的液限不大于25%,其塑性指数小于6%。d.④黏土及其他杂质含量的质量百分率小于等于0.5%。(4)与上部道床碎石及下部填土之间应满足D15¢4d85的要求,当与下部填土不能满足此项要求时,基床表层应采用颗粒级配不同的双层结构,或在基床底层表面铺设土工合成材料。但当下部为改良土时,可不受此项规定限制。(5)压实标准应符合表5-1中的规定。5.9.4.路基基床底层路基基床底层采用A、B组填料,填料的最大粒径不得大于10cm,填料质量必须符合A、B组填料相关标准要求,路基基床底层填料及压实标准详见表5-2中的规定。5.9.5.基床以下路堤原则上应采用A、B组及C组中的块石、碎石、砾石类填料。考虑到本段路堑挖方量大,为降低工程造价,保护环境,基床以下部分填料应尽量采用路、隧弃碴之A、B组及C组中的块石、碎石、砾石类填料,但必须满足颗粒粒度及级配要求,当路基填筑硬质岩石及不易风化的软质岩的碎、块石时,应采用级配较好的材料,不应倾填,分层压实,路基本体填料的最大粒径不得大于15cm;路堤填料的压实标准应满足表5-3中的规定。5.9.6.过渡段路基本段路基过渡段的形式主要有路堤与桥台过渡段、路堑与隧道过渡段、路堤与路堑过渡段等。(1)过渡段级配碎石填料粒径、级配及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碎石颗粒中针状、片状碎石含量不大于20%;质软、易碎的碎石含量不得超过10%;黏土团及有机物含量不得超过2%,过渡段用碎石的级配范围应符符合表5-4。(2)过渡段填筑压实标准应符合表5-5中的规定。基床表层以下过渡段检验数量:每压实层检验孔隙率3点,基中距路基两侧填筑级配碎石边线1m处左右各1点,路基中部1点;每填高30cm检验动态变形横量3点,其中1点必须靠近桥台或横向结构物边缘处;每填高60cm检验地基系数2点,其中距路基两侧填筑级配碎石边线2m处1点,路基中部1点。5.10.路堑及路堤加固及防护处理5.10.1.复合土工膜施工方法如下:铺设前,应先测定并核对铺设部位。全风化硬质岩路堑地段及土质路堑地段设计路堑基床换填,在基床表层(厚0.7m)底部设一层两布一膜不透水土工布,复合土工布上下各铺设一层厚10cm中粗砂保护层,铺设底面设成4%双向横坡便于向两侧排水。施工时将铺设底面进行整平,确保无突起和尖锐物,然后在平整的底层上铺设,铺设宽度应符合设计要求,铺设时应将复合土工膜拉直,表面应平顺,无凹凸现象,且搭接宽度符合设计要求,然后采用热焊技术进行焊接,并对焊缝进行检查,符合要求后进行下道工序施工,复合土工膜铺设后、未填筑填料覆盖前,严禁闲杂人员和各类机械直接在顶面行走,待覆盖后采用轻型碾压机械压实,待覆盖层厚度大于0.6m后,方能用重型机械压实。5.10.2.土工格栅施工(1)土工格栅施工工艺流程施工准备→地表处理或路基压实→检验合格→铺设土工格栅→铺设填筑土→填筑土压实→检验验收(2)土工格栅施工方法地面或路基面处理压实后,填写报验单,经监理工程师检验合格确认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的施工。土工格栅:自地表起每填筑0.6m高,于路堤边坡3.0m范围内铺设一层双向拉伸塑料土工格栅。采用双向拉伸型,土工格栅(TGSG30-30)每延米纵横向拉伸屈服力≥30KN/m,纵向2%伸长率时的拉伸力≥11KN/m。横向2%伸长率时的拉伸力≥13KN/m。纵、横向5%伸长率时的拉伸力≥15KN/m。必须有产品合格证书。使用前按一定比例送样进行纵向抗拉强度和延伸率试验。进货后,应存放在遮阳通风处,避免因过强紫外线照射导致材料老化,强度损失。清理好的地基或路基经检验合格后,然后铺设土工格栅,土工格栅铺设时要求平整拉直,强度大的方向垂直线路方向,沿线路纵向土工格栅搭接长度≥0.1m,并每隔1.5~2.0m用扎丝捆牢。沿线路横向采用整幅,不宜有接口,当需要接长土工格栅时接口不得超过两处,搭接宽度≥0.5m,采用塑料棒或防锈处理后的钢筋穿别两道进行连接,保证连接强度不小于材料强度。铺设时随铺随覆盖,土工格栅铺设48小时内上铺填料层覆盖。土工格栅上铺设填筑土时采用人工配合机械进行,散铺整平,待上覆不小于0.2m填土后再从两边开始进行纵向压实。(3)注意事项①按设计文件对格栅性能指标的规定要求向生产厂家订购幅宽3.0m,满足设计要求且各向同性(包括强度)的成品,以方便卷制的格栅沿线路纵向铺设,提高工效。②土工格栅与分层路堤填筑同步施工,沿线路纵向搭接不小于30cm,上、下层的接缝应交替错开,相错距离不得小于0.5m。③土工格栅埋设于碎石中,土方填筑碾压时应注意避免尖利的石块可能对格栅造成的损伤,倾卸填筑土方不得对格栅形成冲击。④格栅铺设必须展平、拉紧、插钉固定,并与路基面密贴,为防止格栅外露和与骨架施工时相互干扰,其外缘距边坡应保持0.60m的距离。。格栅的使用与铺设的其它事项按照《客运专线铁路路基工程施工技术指南》执行。6.施工中采用的新工艺和新技术本段路基严格按设计要求施工,根据施工的实际需要,对每个施工工序进行优化施工。在本严寒地区施工过程中,我们将积极采用新工艺、新技术,并组织技术人员进一步研究施工工艺,改良施工方案,为本标段内路基的施工提供宝贵的施工经验。7.总工期及分年、季度形象进度计划及完成投资计划7.1.总工期目标本段路基计划于20××年4月20日正式开始施工,边坡防护及支挡工程随着开挖的进度适时安排,于20××年5月25日完成全部路基工程,于20××年9月1日收尾清理完毕,总历时135天。7.2.施工进度安排我工区由副经理、总工组织主要技术人员对本段路基进行了详细的踏堪,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及本段路基地基加固、挖方、填方、土石方利用等的数量及分布,并结合我工区的机械设备情况,将本段路基划分成2个施工区段,即DK58+410~DK58+490段、DK58+490~DK58+552.6段。施工计划安排时在充分考虑各区段的工程项目、数量的同时,结合各区段的相互关系、土石方调配等进行综合考虑,对新本段路基各区段的施工做了详细的安排部署,各区段工期见下表,具体工期安排见附图“DK58+410-DK58+552.6段路基施工进度横道图”。各阶段工期安排表7.3.分年、季度形象进度计划见附表“分年、季度完成工程数量计划表”。7.4.分年、季度完成投资计划管理利用好工程资金是保证该工程按质按期完成的重要手段,为管好用活建设资金,由计划合同科及财务科依据施工计划监督和管理资金的使用,确保建设资金专款专用,使各项施工管理得以正常进行。投资完成计划见附表“分年、季度完成投资计划表”。8.主要材料、工程设备使用计划和供应方案、保供措施8.1.主要材料使用计划和供应方案、保供措施8.1.1.材料供应计划根据施工进度计划,主要材料供应使用计划见附表“分年、季度主要材料使用计划表”。8.1.2.材料供应方案水泥、中粗砂、碎石由汽车运输至1号混凝土搅拌站集中拌合,然后采用砼运输车运输至施工现场,土工格栅、复合土工布等材料在业主指定的合格供应商内招标采购,根据使用计划由汽车分批运至施工现场。8.1.3材料保供措施1)材料采购实行招投标方式,选取有诚信、有实力的厂家、单位合作,保证材料来源地的质量要求。2)保证材料一定量的储备,并做好防护管理工作。3)材料严格按年、月编制采购、供应计划,并且根据实际施工进度状况调整优化。4)进场材料及时做好报检和试验工作,对于不合格材料产品及时清场并做好补充替换。8.2.主要工程设备使用计划和供应方案、保供措施8.2.1.主要工程设备使用计划为确保工期、质量和安全,根据本段路基施工工程量和特点,拟配备的主要施工机械设备考虑了20%的富余备用量。主要设备使用计划见附表“要施工机械设备使用计划表”。8.2.2.主要工程设备的供应方案和保供措施主要工程设备采用三种方式供应:就近由其他工点调入,新购和租赁。积极与上级部门、兄弟单位联系,加强与社会资源的沟通,在本企业设备不能满足需要时,充分利用社会资源,三种供应方式有机结合,确保所需设备按时进场。机械设备在使用时要加强保养与维护,以保证设备出勤率。9.质量保证措施9.1.质量目标(1)工程质量符合国家和铁道部现行的工程质量验收标准和工程设计文件要求。(2)消灭重大、大质量事故,全部工程确保一次验收合格率100%,主体工程零缺陷,确保部优,争创国优。9.2.质量保证体系严格按照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模式运行,实现和规范项目质量体系工作,提高质量控制和保证能力,使工程质量始终处于受控状态。在工区的领导下,成立以工区经理为组长,工区副经理、工区总工程师为副组长,由各部室负责人工程队队长参加的全面质量管理领导小组,责任到人,督查督办。安全质量科配专职质检工程师,工程队设安全质量检查员,工班设兼职质检员,形成体系完善、责任明确的质量检查体系。并定期、不定期的组织质量检查和质量评比,奖优罚劣。工区经理部设精测队和中心试验室,配专职测量试验人员,根据建设单位及监理要求制定试验工作实施细则,并指导各工程队试验人员工作,各工程队设工地试验室,通过先进的检测试验手段,配合工地质检工程师和监理工程师进行全面的施工质量控制。为确保质量目标的实现,成立完善的质量保证组织机构,制定有效的制度和超前预防预控措施,不断完善质量保证体系和质量自检体系,随时接受甲方监理工程师的监察、检验,确保实现工程质量目标。质量保证体系详见“质量保证体系框图”。9.3.质量管理组织机构建立健全质量管理组织机构,成立以工区经理任组长,工区总工程师为副组长的质量管理领导小组,工区设安全质量科,配备专职质检工程师,工程队设专职质量检验员,工班设兼职质量检验员。全面负责本项目质量管理工作,对施工全过程进行质量检查,在施工过程中自下而上按照“跟踪检测”、“复检”、“抽检”实施检测工作。其主要职责是:确保国家、行业、建设、监理等关于工程质量方针、条例、规定和要求的落实,确保本标段质量保证体系的有效运行,定期对工程质量和创优规划进行检查评比和指导。质量组织机构详见“质量保证组织机构图”。9.4保证工程质量的措施9.4.1组织措施(1)选派具有丰富施工经验、懂技术、精管理的人员担任项目经理,由技术精湛、经验丰富的专业人员担任总工,组建精干高效的项目机构,保证工程的领导力量。(2)调集具有类似工程施工经验、技术力量强、设备过硬的施工队伍投入本段工程施工,以高素质的施工队伍、精良的施工设备和雄厚的技术力量保证工程质量。(3)建立健全“横向到边,纵向到底,控制有效”的质量保证体系。工区设安全质量科、第一试验室,配齐专职质检工程师,施工队设专职质检员,工班设兼职质检员。施工中严格实行“三检制”,形成项目、工区、队、工班、作业人员五级质量自检流程。见“自检小组业务流程图”。(4)建立以项目总工程师为首的技术责任制,健全技术管理体系,实行项目部、工区及施工队三级技术质量管理机制。(5)将路基作为土工结构物精心组织、精心施工,严格按照工程质量标准进行管理,落实责任制、质量负责制,完善施工自检、监理检查、验收的质量保证体系。9.4.2管理措施9.4.2.1.PDCA循环控制质量积极推行全面质量管理,采用PDCA循环控制原理,通过质量计划(P)、实施(D)、检查(C)、处置(A)四个阶段,使工程质量在计划控制下逐步上升,实现预期质量目标。9.4.2.2三阶段控制质量项目质量管理严格执行三阶段控制质量程序,即事前控制、事中控制、事后控制,通过三阶段控制,确保工程质量控制始终处于监控状态。(1)施工前的质量控制依据ISO9000标准,结合工程特点,制订项目质量计划,做好机构设置、试验室建立、专业人员配备、施工材料调查和检验、施工设备选型、场地布置、技术交底、图纸审核、规范标准和图表选定等工作。(2)施工中的质量控制组织业务精湛的测量人员进行测量控制。严格按照质量管理体系中对测量质量控制的要求,实行从放线到竣工“一条龙”质量控制程序,严格执行复核制度、交底签认制度、向监理工程师报批制度,以“放准,勤复测,点、线、面通盘控制”的方法,确保测量工作的准确无误。按照“设计、施工互动”的原则。施工图设计中编制关键工序的施工工艺设计,指导施工。施工和检测数据,及时反馈给设计,不断修改完善设计,通过互动不断循环上升,达到提高工程质量的目的。严格按照施工组织设计和操作规程,高起点、高质量地做好每一道工序的“第一个”,将每个“第一”的检验数据结果定在全优起点上,并以此做样板,通过高标定位的全方位控制手段,确保每道工序、每部位、整项工程最终达到优良标准。通过严把过程检验和试验关,保证工程施工的每一段、每个部位的质量在施工的过程中受到控制。严格按照“过程检验和试验控制程序”的内容和要求保证三级验证制度的效能;及时组织质检员、施工人员和有关技术人员对各工序进行自检,按有关规程规范进行检验、试验、标识和记录;对出现的问题,及时组织有关人员进行研究分析,订出纠正和预防措施,以确保达到其实施效果;并及时通知甲方和监理单位,经现场认可后,才能进行下一工序的施工。积极开展全面质量管理活动,把工程的质量重点、难点和特殊点列为技术攻关项目,发动群众集思广益,把好各道工序的质量关,达到设计图纸、技术文件和验收规范规定的技术要求和质量标准。(3)施工后的质量控制每项工序质量控制结束后,要及时对控制结果进行评价和对质量偏差进行纠正。为了消除不合格的原因,防止不合格的再发生,应按照纠正措施控制程序对不合格进行评审,分析原因,制订纠正措施,跟踪和记录纠正措施的结果,并对其有效性做出评价。9.4.2.3“三全”质量控制“三全”控制质量指全面控制、全过程质量控制和全员控制。从每个环节上全面控制工程质量,从质量源头抓起,实现施工图设计、材料采购、施工组织准备、检测设备标定计量、施工过程检验试验、工程质量验收、工程竣工与交付、工程回访与维修的全过程控制,保证质量总目标的实现。9.4.2.4建立健全质量管理制度建立和完善质量管理制度,坚持按章办事,严格质量执法。(1)工序自检制度建立项目经理部、工区、施工队三级自检机构,加强工序质量内部检查。工程队严格执行“自检、互检、交接检”的“三检制”,发现问题及时处理纠正,并由队质检员记入施工日志。(2)检测试验制度检测试验工作是控制质量的关键,必须严格工作程序,规范操作方法,把好工程质量源头关。(3)现场材料进场检验制度严格控制各种原材料的质量,把好进料质量关。见图“原材料质量检测试验流程图”。各类建筑材料运到现场后,物资设备部开出材料取样通知单,由试验人员进行现场取样试验,达不到标准的材料,坚决清退出场;各种原材料、半成品均应有出厂合格证、产品质量证明书和试验报告。进场后分类别堆码存放,并挂牌标识检验和试验状态,以防止误用和实现可追溯性。(4)质量检验评定制度各级质量检验工程师应熟练掌握各项工程的检查验收和评定标准与程序,严格按施工规范和验收标准检查评定。对完工的检验批、分项、分部、单位工程及时检验评定,作为全线创优和考核依据。分项工程施工完毕后,各分管工程负责人及时组织班组进行分项工程质量评定工作,并填写分项工程质量评定表抄报交项目经理部的安全质量部,安质部与队有关人员对分部工程进行评定,将结果抄报监理工程师,安质部与监理工程师共同对单位工程进行评定。(5)工艺流程设计制度针对客运专线质量标准要求高的特点,在开工前,由工区总工程师组织有关部门进行工艺流程设计,并对施工队进行技术交底,使各施工工艺规范化、标准化。9.4.3.经济措施坚持优质优价的原则,定期对工程质量进行检查评比,对质量优的单位和个人实施奖励,对不合格工程坚决推倒重来,对造成质量问题的单位和个人严加惩处。9.4.4.技术措施9.4.4.1施工设计文件(图纸)审查(1)组织技术人员认真会审设计文件和图纸,全面仔细了解和掌握工程施工技术标准,提出进一步优化和完善施工图设计的建议。(2)进场后,详细审查设计文件是否有遗漏内容,设计方案、技术措施能否满足质量要求,施工是否便利,对设计推荐的施工方案进行充分讨论,补充完善并形成图纸会审记录。9.4.4.2施工准备阶段质量控制施工准备阶段重点做好原材料、砼配合比选择。派出采购人员进行市场调查和综合评价,确定合格的供应商,做到“先检验合格,后采购使用”;编制主要工序操作规程和作业指导书;针对砼耐久性的要求,重点做好砂石料的碱骨料反应试验。组织全体员工对新标准、新规范、新技术和强制性要求进行培训。9.4.4.3路基工程质量保证措施(1)路基施工严格执行国家、铁道部颁布的规范、规程、规定的标准和要求,同时必须满足长吉客运专线路基设计文件对路基各部分提出的技术要求,确保路基的强度与变形符合要求。(2)工前对现场的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进行调查核对,若与设计不符,及时会同监理、设计单位修改设计,确保工程质量。(3)根据设计院所交控制桩点进行全线贯通复核测量,无误后按二级导线、四等水准标准设置自用测量控制网。(4)建立信息反馈制度,施工中发现不良地质或地质与设计不符时,及时报监理和设计部门,及时修改设计,调整施工方案。(5)建立完善的检测(如路堑基床条件质量检测等)、动态监测(路基沉降变形、路堑边坡变形监测等)系统,以指导施工及试运营期的养护维修。(6)路基施工完成后至少留6个月的沉降观测期,施工组织上,紧前安排高填方、高路堑地段。确保有足够的沉降完成时间,满足工后沉降要求。(7)各类填料施工前均进行填筑工艺试验,以及质量检测方法、质量控制标准的试验,重点研究各类填料的颗粒粒径控制方法及合理的级配范围等试验,确保路基的填筑施工质量。编写工艺实施细则做为路基填筑的控制标准。正式填筑施工时严格按工艺标准作业。(8)各种不同地基条件下的不同地基加固措施施工前均进行工艺性试验,确保施工质量以及地基加固处理措施的有效性,满足工后沉降的控制要求。(9)在路基的填前碾压、分层填土压实和填方达到标高后采用冲击压实技术。本标段设计采用冲击压实技术主要用于:路堤地段无复合地基或桩网结构加固地段地基土的填前压实;高填方地段填土的分层压实;土质、全风化岩层路堑挖方地段换填底部压实;路基纵向填挖频繁交替地段的路基面追密压实。(10)填筑从最低点起全断面水平分层填筑,重型压路机分层碾压密实,严格控制填料松铺厚度及碾压遍数。路基填筑摊铺填料时,施工面做成人字形横向排水坡,防止雨后出现积水;填料含水量控制在最佳含水量-3%~+2%时进行碾压,否则进行洒水或晾晒处理。(11)路基填筑时严格控制填料级配,基床底层填补的最大粒径不得大于10cm,路基本体填料的最大粒径不得大于15cm。(12)路基填土压实技术参数,按相关规范、客运专线技术标准执行。(13)路基基床表层、路堤与横向结构物过渡段、路堤与路堑过渡段按施工图及有关规范要求施工,并埋设观测桩,进行工后沉降分析。(14)路堑施工前仔细调查自然状态下山体稳定性质,分析施工期间的边坡稳定性,做好地表排水。路堑开挖加强测量控制,边坡随开挖随成型,保持边坡平顺,减少超挖、欠挖,并早做边坡防护。当路堑基床施工挖至距路基面30cm时,停止开挖,鉴别核对地质情况,然后按基床设计断面测量放样,再统一挖到设计标高。并按设计要求采取压实、换填等措施。(15)防护工程分段快速施工,减少基坑、边坡暴露时间。挡土墙施工分段跳槽开挖,并及时砌筑墙身,挡土墙基础必须置于设计要求的稳定基岩中。(16)坚持工艺过程“三检”制度。每道工序均严格进行自检、互检和交接检,上道工序不合格不能进行下道工序施工。(17)路基标高、宽度、线形及边坡坡度符合设计要求,石方路堑边坡采用光面爆破,边坡平顺稳定,无险石、危石。路基分层填筑,填料、压实度及工后沉降符合《技术规范》要求。(18)砌体砂浆饱满、勾缝平顺,坚实美观。混凝土内实外光,无蜂窝、麻面,预留沉降缝、泄水孔符合设计要求。(19)侧沟、天沟、截水沟、等排水系统畅通,无积水淤泥。10.安全保证措施10.1.安全目标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建立健全安全管理组织机构,完善安全生产保证体系,杜绝安全特别重大、大事故,杜绝死亡事故,防止一般事故的发生。消灭一切责任事故,确保人民生命财产不受损害。创建安全生产标准工地。10.2.安全保证体系及组织机构10.2.1.安全保证体系从多层次、多方位建立健全安全生产保证体系,贯彻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定期不定期地召开安全生产会议,研究项目安全生产工作,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逐级签订安全承包合同,使各级明确安全职责和安全目标,制定好各自的安全规划,达到全员参与,全面管理的目的,充分体现“安全生产、事事相关、人人有责”。施工生产做到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消除隐患,实现安全生产之目的。安全生产保证体系见“安全生产保证体系图”。10.2.2.安全组织机构工区成立以工区经理为组长,工区副经理、工区总工程师为副组长,有关业务部门的领导、工程队队长为成员的安全领导小组。安全领导小组负责安全生产的组织、协调和领导工作。工程队成立相应安全生产领导小组。坚持“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原则,建立健全岗位责任制,从组织上,制度上保证安全生产,做到程序化管理、规范化施工,消灭一切责任事故,确保人民生命财产不受损害,创建安全生产标准工地。全面实现安全目标。安全管理组织机构见“安全管理组织机构框图”。10.3.安全管理制度10.3.1安全生产责任制建立健全各级各部门的安全生产责任制,责任落实到人。各项经济承包有明确的安全指标和包括奖惩办法在内的保证措施。建立安全风险抵押金制度,项目经理部将预留一定额度的安全风险抵押金。对安全事故责任者除按有关规定处罚外,还将扣除安全风险抵押金。10.3.2安全教育培训制度工人在上岗前,进行安全教育,针对本工程的特点,定期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培养安全生产必备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有计划的对重点岗位的生产知识、安全操作规程、安全生产制度、施工纪律进行培训和考核。10.3.3特殊工种持证上岗作业制度对专职安全员、班组长、从事特种作业的爆破工、钢筋工、起重工、电气焊工、电工、场内机动车辆驾驶员等,必须严格按照《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考核管理规则》(GB5306)进行安全教育、考核、复验,经过培训考试合格,获取操作证者才能持证上岗。对已取得上岗证者,要进行登记存档,操作证必须按期复审,不得超期使用,名册应齐全。10.3.4安全检查制度(1)建立定期安全检查制度,规定定期检查日期和参加检查的人员。经理部每月检查一次,工区每半月检查一次,施工队每周检查一次,作业班组每天检查一次,非定期检查视工程情况而定。(2)对检查中发现的安全问题、安全隐患,要建立登记、整改、消项制度。要定人、定措施、定经费、定完成日期,在隐患没有消除前,必须采取可靠的防护措施。如果有危及人身安全的险情应立刻停止施工,处理合格后方可施工。(3)安全检查与完善和修订安全管理制度要结合起来。把安全生产责任制与各级管理者的经济利益挂钩,严明奖惩,保证“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制度真正落实。10.3.5安全评比制度班组在班前要进行上岗交底、上岗检查、上岗记录的“三上岗”和每周一次的“一讲评”安全活动,对班组的安全活动,要有考核措施。10.4.安全保证措施10.4.1.安全施工管理措施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建立健全各项安全生产的管理机构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制定切合实际的安全管理方案和行之有效的安全技术措施,完善安全生产内业资料管理,开展安全标准工地建设。10.4.1.1安全教育管理措施(1)加强安全教育工作,开工前组织干部职工学习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和《铁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特殊作业人员持证上岗。(2)深化安全教育,强化安全意识,坚持安全员持证上岗,施工生产中时刻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3)教育职工在施工现场养成按规定使用个人防护用品的良好习惯,施工负责人和安全检查人员随时检查防护用品穿戴情况,未按规定穿戴防护用品的禁止上岗。(4)推行安全标准化工地建设,抓好现场管理,搞好文明施工。(5)认真实施标准化作业,严格按安全操作规程进行施工,严肃劳动纪律。(6)施工各班组间,建立完善的交接班制度。交班人将本班组工作情况及有关安全问题,向接班人详细交待,并记载于交接班记录薄内,双方签字认可。工地负责人、领工员要认真检查交接班情况。(7)执行日常和定期安全检查制度,认真填报各种安全统计报表,分析安全动态,提高安全管理水平。(8)按照本工程特点,组织指定本工程实施中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案。对各类事故,均要严格按照“四不放过”的原则处理,即:事故原因查不清不放过;责任者和群众未受到教育不放过;没有制定出今后防范措施不放过;事故责任人没受到处理不放过。同时事故发生后要及时按规定上报。10.4.1.2认真做好安全交底和检查落实工程开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