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选择性必修一第二单元:官员的选拔与管理第5课秦汉至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官员选拔与管理壹隋唐至两宋时期的官员选拔与管理贰元明清时期的官员选拔与管理叁中国古代历代的官员选拔(选官制演变)中国古代历代的官员管理官员考核监察制度课程标准:了解中国古代官员选拔方式的更迭过程和不同阶段的特征,知道中央集权体制下古代中国的官员考核和监察制度;掌握科举制及其影响。目录CONTENTS小试牛刀:材料所示何种选官制?壹史料1:公门有公,卿门有卿,贱有常辱,贵有常荣,赏不能劝其努力,罚亦不能戒其怠惰。——《礼记》史料2: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有功者显荣,无功者虽富无所芬。——《史记·商君列传》史料3:“故明主之国,无书简之文,以法为教;无先王之语,以吏为师”——《韩非子·五蠹》史料4:汉武帝“初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郡国每岁荐举孝廉,由朝廷加以考核,任命为官,成为定制。——阎步克《察举制度变迁史稿》史料5:(魏文帝)乃立九品官人之法:州郡皆置中正,以定其选;择州郡之贤有识鉴者为之,区别人物,第其高下。——杜佑《通典·选举二》史料6:唐人杨绾云:“近炀帝始置进士之科,当时优试策而已。”科举由应试人于一定时期,投牒自进,按科应试,共同竞争,试后有黜落,中试者举用之,然后为真正考试。——邓嗣禹《中国科举制度起源考》世官制军功爵制以法为教、以吏为师察举制九品中正制科举制温故知新:中国古代历代选官制度的演变壹时代选官制度选拔标准西周至春秋春秋战国至秦统一后两汉魏晋南北朝隋唐至明清血缘世官制军功爵制“以法为教”“以吏为师”察举制九品中正制科举制军功大小向官吏学习律令而为官舆论评价、为官能力家世、道德、才能考试成绩常科特科汉武帝魏王曹丕家世乡里清议思考根据材料,谈谈你对察举制的评价
材料一:汉代察举制“四科取士”为:“一曰德行高妙,志节清白;二曰学通行修,经中博士;三曰明达法令……四曰刚毅多略……皆有孝悌廉公之行。”
——《后汉书·百官志注》
材料二:东汉顺帝六年,河南尹田歆掌握了察举六名孝廉的名额,当权的贵族勋戚争相请托,结果真正名士入选的只有一人,其他五人都是走后门人选的。
材料三:邓禹一家,凡公者2人,侯29人,大将军以下13人,中二千石14人,州郡长官48人,其余官职不可胜数。弘农杨氏四世为三公,汝南袁氏则四世五公。
材料四: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
——《晋书·段灼传》注重品行才学,为两汉政权选拔了大批人才容易任人唯亲,滋生腐败选官权被世家大族操纵后期难以选拔真正的人才积极:局限:①局限:②局限:③探究:汉末选官制从察举制到九品中正制演变原因壹史料1: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
——《乐府诗集·杂歌谣辞·后汉桓灵时谣》史料2:东汉中后期,由于宦官专权,政治腐败,察举选官名实不符,很难选拔到真正的人才。同时,汉末以来,战乱频仍,社会动荡不安,百姓背井离乡,“人士流移,考详无地”,难以掌握士人的真实情况,使察举制无法实施。——赵毅、赵轶峰《中国古代史(上册)》史料3:三国时期,曹操提出“唯才是举”的方针,后魏文帝实行“九品中正制”,实行初期,品第人物能以才德为主要依据。——薛林军、马晓霞《中国古代人才选拔制度的变革及其对教育的影响》地方官举士中央中正官评“状”吏部授官察举制以官举士,随着吏治腐败,已被豪强大族控制,难以选拔真正的人才。战乱环境使得乡里清议无法如常进行,察举制失去实施的基础曹魏统治需要大量人才,“唯才是举”以官取士的局限;豪强氏族的发展。试从选官方式思考九品中正制前后选官效果截然相反的原因?(5)评价:材料:在实行察举的两汉之际,还有考试这样一个辅助性的环节,到了魏晋时代,居然倒退到全凭中正官作出一个模糊评语的地步。既然不能量化考核,必然没有考核标准,结果就是“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
——喻大华《帝制往事》及法弊也,唯能知其阀阅,非复辨其贤愚。所以刘毅云: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南朝至于梁陈,北朝至于周隋,选举之法虽互相损益,而九品及中正至开皇中方罢。
——杜佑《通典》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概括你对九品中正制的评价思考积极:将选举权收归中央,有利于巩固中央集权。局限:注重家世,逐渐形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的局面,压制了社会阶层的流动性。温故知新:隋唐时期科举制的形成历程壹明经科主要考帖经,旨在检测应试者记诵儒家经典的能力。进士科主要考经史和时务策,后改以诗赋为主,较能体现应试者的文才学识。
▲
西安大雁塔唐代进士题名帖元仁宗·延祐复科隋唐至明清时期科举制的发展演变历程壹北京·进士题名碑元隋唐两宋明清1905年清末新政废除分为制举和常举,考试合格吏部任官“取士不问家世”◎拆去糊名弥封①籍贯信息②三代脚色③所习经典◎锁院制度◎誊录制度“天子堂”保和殿恢复科举比例不高乡会殿三级考试明南北中卷明清科举知多少?壹湖州史上最后一位状元—钮福保浙江乌程(今浙江吴兴县)人。字右申,号松泉,榜名福保。清道光十八年(1838)状元,与三甲第四十名曾国藩同榜。钮福保在高取状元之后,授翰林院修撰,掌修国史。道光十九年,奉命出任江南乡试副主考官。第二:榜眼第三:探花P31思考点:为什么说科举制是一种更完善的选官制度?壹史料1:科举制度的最大优点是从根本上打破了豪门世族对政治权力的垄断,使国家行政机构的组成向着尽可能大的社会面开放。
——王炳照《中国科举制度研究》史料2:天子重英豪,文章教尔曹;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少小须勤学,文章可立身;满朝朱紫贵,尽是读书人——汪洙[唐]《神童诗》史料3:科举制度“为所有西方国家以考试录用人员的文官考试制度提供了一个遥远的榜样。”——崔瑞德《剑桥中国隋唐史》史料4:贞观初放榜日,上私幸端门,见进士于榜下缀行而出,喜谓侍臣曰:“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
──[唐]王定保《唐摭言》将官员选拔任命权收归中央,加强和巩固了中央集权扩大了用人范围,打破世家大族垄断官场的局面,有利于阶层间的流动提高官员文化素质;促进社会重学风气的形成科举制以考试取人,相对公平公正,被西方文官考试制所借鉴中国古代选官制度小结朝代制度标准演变趋势西周至春秋春秋战国秦朝两汉魏晋南北朝隋唐至明清世官制血缘荐举功劳制才能、军功“以法为教、以吏为师”明习法律察举制品德和才能九品中正制家世科举制才学1.选官标准:2.选拔方式:3.选拔趋势:4.实质:品行家世→学识才能地方举荐→中央考试选拔体系化、公开化、制度化、公平化把官员的选拔权收归中央,加强中央集权中国古代官员的管理——考核篇贰考满与考察考满:依年限分为“初考”“再考”和“通考”考察:外地官员三年一次的朝觐考察和京官六年一次的京察。上计制记薄汇总,御史审核;上计考核的结果是官员赏罚的依据流于形式门阀士族势力强大,战乱频仍,虽然制定了相应的考核法规,但大都流于形式。接受考核巡察九品以上官员每年要考核,地方官每年要派员向中央报告,或由皇帝遣使到州县巡行考察。四善二十七最以品德和才能为标准考核官员,分为九等,依据考核结果确定官员升降考课制度包括三年一次的京察和大计,分别考察京官和外省文官。秦汉魏晋南北朝隋朝唐朝明朝清朝中国古代官员的管理——考核篇贰四善二十七最
名词解释:上计制
战国秦汉时期地方官年终向中央汇报的制度。中央的重要官吏和地方的首长,每年要把自己管辖地区的户口、垦田、赋税等预算数字写在木券上,上报国君,并把木券剖分为二,国君持右券,臣下持左券。到年终,国君根据右券亲自考核,根据考核结果予以升降赏罚。上计制度的建立意味着中央对地方财政控制的加强。◎江苏连云港尹湾汉墓木牍《集簿》史料1:大小之官,悉由吏部,纤介之迹,皆属考功。
——《隋书·儒林传》史料2:及三岁,不限中外职任,但非曾犯入已赃,令审官院磨勘以闻,当议迁陟。
——宋真宗诏书中国古代官员考核制度小结朝代考核制度考核标准特点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宋朝明朝清朝上计制土地人口、财政收入、治安情况流于形式吏部考核品德、才能制定了严格的考核制度政绩考满和考察政绩、贪酷和不作为京察和大计才能、操守、政务1、考核方法与考核法规完善2、考核重德尚能3、据考核结果奖惩激励4、监察监督人员介入考核过程中国古代官员的管理——监察(秦汉)篇贰中央御史大夫郡监御史中央御史大夫郡国刺史秦朝汉朝“御史大夫,秦官,位上卿,银印青绶,掌副丞相。”——《汉书·百官公卿表》今且令人案行之,举劾不从令者,致以律,论及令、丞。——睡虎地秦简《语书》“诏书旧典,刺史班宣,周行郡国,省察治状,黜陟能否,断治冤狱,以六条问事,非条所问,即不省。”——汉·《六条察郡之法》刺史监察:位低权重,监察两千石以上官员;但不直接处理地方行政事务中央御史中丞中国古代官员的管理——监察(隋唐)篇贰隋唐监察:中央设御史台,长官御史大夫;对地方唐太宗将全国划分十道监察区汉武帝:十三部州刺史唐太宗:十道监察御史出都,若不动摇山岳,震慑州县,诚旷职耳。
——《旧唐书·韦思谦传》◎北宋地方权力分配示意图中央:御史台、长官御史大夫;台谏合一
地方:地方划分路为监察区(四监司)◎北宋中央权力分配示意图中国古代官员的管理——监察(宋)篇贰4、元朝:(1)中央:(2)地方:御史台行御史台、肃政访廉司元代监察制度以三台为主干,以二十二道肃政廉访司为网结,颇为严密。独创了行台制度,从中央到地方浑然一体,从组织上保证了对各级官吏实行有效的监察,从而加强了中央集权。5、明朝:都察院监察御史、六科给事中(1)中央:(2)地方:明:改御史台为都察院,罢谏院,设六科给事中,成为六部的独立监察机构,科道并立。地方设十三道巡按御史和各省提刑按察司,同时设督抚,形成地方三重临察网络。御史代皇帝巡按各省特点:御史和六科给事中品级虽低(正七品),但权力很大6、清朝:(1)中央:(2)地方:六科并入都察院,都察院监察百官停止派御史巡按各省◎纪昀,数次出任都察院左都御史清雍正时期,意识到监察机构一分为二有重叠的弊端,给事中与御史分权、科道分设往往导致监察机构之间互相纠举弹劾、争权夺利,影响监察效能发挥,御史雍正元年(1723年),六科给事中被并入都察院,与十五道监察御史合称“科道”,分别负责对京内外官员的监督和纠弹。——陈晓枫、钟盛《中国传统监察法制与司法文明》中国古代官员监察制度小结朝代中央地方特点秦朝汉朝隋唐宋朝元朝明朝清朝停止派御史巡按各省御史大夫监察史御史大夫十三州刺史御史台(御史大夫)御史台、台谏合一地方划分路为监察区(四监司)、通判御史台御史台、肃政廉访司都察院、六科御史巡按各省都察院唐太宗将全国分为10道监察区,派监察官巡回监察1、监察机构设置传承有序2、以政府官员为监察对象3、位卑而权重4、直接隶属于皇帝本课小结: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叁实质:始终围绕着皇权的强化、中央集权的加强而变化,是巩固统治、强化专制的一种手段。以法为教以吏为师四善七十二最2023/5/31官员选拔制度官员考核制度官员监察制度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秦汉——御史大夫宋代——台谏合一秦汉——上计制魏晋南北朝——流于形式隋唐——尚书省吏部明——考满、考察;清:京察、大计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9 古诗三首-从军行(教学实录)-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
- 泰山职业技术学院《导游(领队)安全实务》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泰山科技学院《团队激励与沟通》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泰山护理职业学院《设计初步实践》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5 这些事我来做 教学实录-2023-2024学年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上册统编版
- 2024秋八年级英语上册 Unit 3 Im more outgoing than my sister Section B(3a-Self check)教学实录 (新版)人教新目标版
- 黑龙江省密山市七年级生物下册 4.2.3关注合理营养与食品安全教学实录 (新版)新人教版
- 滨州2024年山东滨州医学院烟台附属医院康复治疗师招聘2人历年参考题库(频考版)含答案解析
- 高中历史 第2单元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世界 第1课 巴黎和会教学实录 新人教版选修3
- 太原理工大学《机器视觉及应用》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高校人力资源管理系统
- 03船舶证书一览表
- 国外发达国家中水回用现状
- 墙体构造设计
- 成人哮喘生命质量评分表
- 相亲相爱一家人简谱
- 数字油画-社团活动记录课件
- 燃气红外线辐射采暖技术交底
- 液压系统课件(完整)课件
- 验收合格证明(共9页)
- 苏强格命名规则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