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断学课件-发热_第1页
诊断学课件-发热_第2页
诊断学课件-发热_第3页
诊断学课件-发热_第4页
诊断学课件-发热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定义:

正常人的体温受体温调节中枢调控,使产热和散热过程呈动态平衡,保持体温在相对恒定的范围内。当机体在致热源作用下或各种原因引起体温调节中枢的功能障碍时,体温升高超过正常范围,称为发热。1当前第1页\共有45页\编于星期四\12点概述发热的目的:增加炎性反应抑制细菌生长创造不利环境。2当前第2页\共有45页\编于星期四\12点概述:发热通常不是独立疾病,而是发热性疾病的重要病理过程和临床表现许多疾病常是由于早期出现发热而被察觉的,因而它是疾病的重要信号,甚至是潜在恶性病灶(肿瘤)的信号3当前第3页\共有45页\编于星期四\12点正常体温与生理变异

正常体温:

腋温:36~37°C

口温:36.3~37.2°C

肛温:

36.5~37.7°C

一天中的体温差<1°C。4当前第4页\共有45页\编于星期四\12点正常体温与生理变异正常人一般为36-37℃左右24小时内体温波动范围一般〈1℃

下午,运动、进餐、月经前及妊娠期体温可稍升高老年人稍低于年轻人幼儿脑发育不完善易发热,体温波动大5当前第5页\共有45页\编于星期四\12点体温调节中枢丘脑皮质神经、体液产热散热正常体温发生机制6当前第6页\共有45页\编于星期四\12点产热器官安静时:骨骼肌、肝脏运动或有疾病伴发热时:骨骼肌为主散热器官直接导致发热甲亢、剧烈运动、惊厥、癫痫持续状态等主要是皮肤(对流、辐射、传导、蒸发)广泛的皮肤病变、心力衰竭等发生机制7当前第7页\共有45页\编于星期四\12点下丘脑前部后部密集的温觉感受器少数冷觉感受器刺激散热反应产热反应神经“情报”整合处理的部位体温调节中枢发生机制8当前第8页\共有45页\编于星期四\12点调定点学说:人体的大部分发热均可能与致热原

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有关外源性致热原:病毒、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体、螺旋体、细菌及其毒素、真菌、原虫、抗原-抗体复合物、致热类固醇(如尿睾酮)、尿酸结晶等内源性致热原:IL-1、IL-6、IFN-α、IFN-β、TNF等发生机制9当前第9页\共有45页\编于星期四\12点发生机制

1、致热源性(多数患者的发热是由于致热源引起)外源性致热源内源性致热源体温调节中枢微生物病原体炎症渗出物无菌坏死物、抗原抗体复合物白细胞致热源:白介素、肿瘤坏死因子、干扰素

通过血脑屏障发热通过激活白细胞产热>散热10当前第10页\共有45页\编于星期四\12点2、非致热源性发热体温调节中枢直接受损:颅脑外伤、出血、炎症产热过多的疾病:如癫痫持续状态、甲亢等散热减少的疾病:广泛性皮肤病、心力衰竭、阿托品中毒等发生机制11当前第11页\共有45页\编于星期四\12点病因与临床分类1.感染性发热

>50%

各种病原微生物如病毒、细菌、支原体、立克次体、螺旋体、真菌、寄生虫等12当前第12页\共有45页\编于星期四\12点病因与临床分类2.非感染性发热无菌性坏死物质的吸收:术后、烧伤、出血等抗原抗体反应:如风湿热、药物热、结缔组织病内分泌代谢障碍:如甲亢、脱水皮肤散热减少:如广泛性皮炎体温调节中枢功能紊乱:如中暑、脑出血等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多为低热,常伴有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的其他表现,属功能性范畴。13当前第13页\共有45页\编于星期四\12点常见引起发热的疾病总体分类发热性质病因疾病各种病原体(细菌、病毒、急性、慢性全身或局灶感染感染性支原体、衣原体、螺旋体、发热立克次体和寄生虫等)血液病淋巴瘤、恶组、噬血细胞综合征、白血病等风湿热、药物热、SLE、皮肌炎、变态反应及结缔组织病多肌炎、结节性多动脉炎、结节性脂膜炎、成人Still病等实体肿瘤肾癌、肾上腺癌、肝癌、肺癌等理化损伤热射病、大的手术、创伤及烧伤等神经源性发热脑出血、脑干伤、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等其他甲亢、内脏血管梗塞、组织坏死、痛风非感染性发热感染、肿瘤、结缔组织病最常见14当前第14页\共有45页\编于星期四\12点临床表现1.发热的分度低热

37.3~38℃中等度热38.1~39℃高热

39.1~41℃超高热

41℃以上15当前第15页\共有45页\编于星期四\12点临床表现2.发热的临床过程及特点(1)体温上升期(乏力、肌痛、皮肤苍白、寒战)骤升型:体温几小时内达39~40°C或以上,常伴寒战,如疟疾、肺炎、肾盂炎缓升型:体温逐渐上升在数日内达高峰,如结核、伤寒、布氏杆菌病16当前第16页\共有45页\编于星期四\12点临床表现2.发热的临床过程及特点(2)高热期(皮肤发红并有灼热感;呼吸加快加

剧;开始出汗并逐渐增多)出汗是一种速效的散热反应,但大量出汗可造成脱水,

甚至循环衰竭,应注意监护,补充水和电解质,尤

其是

在心肌劳损患者,更应密切注意。17当前第17页\共有45页\编于星期四\12点临床表现2.发热的临床过程及特点(3)体温下降期(皮肤出汗多,潮湿)骤降:体温几小时内迅速下降至正常,大汗

如:疟疾、肺炎、输液反应渐降:体温在数日内逐渐降至正常

如:风湿热、伤寒18当前第18页\共有45页\编于星期四\12点热型及临床意义热型:发热患者在每天不同时间测得的体温数值分别记录在体温单上,将数天的各体温点连接成体温曲线。该曲线的不同形态(形状)称为热型不同的发热性疾病常各具有相应的热型根据热型的不同有助于发热病因的诊断和鉴别诊断19当前第19页\共有45页\编于星期四\12点热型及临床意义1.稽留热体温恒定地维持在39~40度以上的高水平,达数天或数周24小时内体温波动范围不超过1度常见于大叶性肺炎及伤寒高热期20当前第20页\共有45页\编于星期四\12点21当前第21页\共有45页\编于星期四\12点热型及临床意义2、驰张热

体温常在39°C以上波动幅度大,24小时内波动范围超过2℃常见于败血症、风湿热、重症肺结核及化

脓性炎症等22当前第22页\共有45页\编于星期四\12点23当前第23页\共有45页\编于星期四\12点热型及临床意义3、间歇热体温骤升达高峰后持续数小时,又迅速降至正常水平;无热期可持续1天至数天,高热期与无热期反复交替出现见于疟疾、急性肾盂肾炎、胆道炎症等一天内发热呈两次升降呈双峰热,见于G-菌24当前第24页\共有45页\编于星期四\12点25当前第25页\共有45页\编于星期四\12点热型及临床意义4、波状热体温渐升至39°

C或以上,数天后又逐渐下降至正常水平,持续数天后又逐渐升高,如此反复多次,又称反复发热常见于布氏杆菌病、结蒂组织病、肿瘤26当前第26页\共有45页\编于星期四\12点27当前第27页\共有45页\编于星期四\12点热型及临床意义5、不规则热发热的体温曲线无一定规律常见于结核病、风湿热、支气管肺炎、渗出性胸膜炎等28当前第28页\共有45页\编于星期四\12点29当前第29页\共有45页\编于星期四\12点热型及临床意义6、回归热:体温急剧上升39°以上,持续数天后又骤降至正常,波幅大似城墙状,高热期与无热期数天后反复规律交替如:霍奇金病、周期热30当前第30页\共有45页\编于星期四\12点31当前第31页\共有45页\编于星期四\12点必须注意

以下情况可使某些疾病的特征性热型变得不典型或变成不规则热

由于抗生素的广泛应用,及时控制了感染因解热药或糖皮质激素的应用,影响热型

个体反应性的不同。如老年肺炎时可仅有低热或无高热32当前第32页\共有45页\编于星期四\12点伴随症状寒战:常见于大叶性肺炎、败血症、胆道炎症、肾盂炎、流行性脊髓膜炎、疟疾、药物热、输液或输血反应等。淋巴结肿大:常见于传单、风疹、淋巴结结核、白血病、淋巴瘤、丝虫病、转移癌等。33当前第33页\共有45页\编于星期四\12点肝脾肿大:常见于传单、病毒性肝炎、疟疾、结缔组织病、白血病、淋巴瘤、黑热病、布氏杆菌病等。昏迷:先发热后昏迷常见于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中毒性菌痢中暑等;先昏迷后发热者见于脑出血、巴比妥类药物中毒。伴随症状34当前第34页\共有45页\编于星期四\12点皮疹:常见于麻疹、猩红热、风疹、斑疹、伤寒、结缔组织病、药物热等。伴随症状35当前第35页\共有45页\编于星期四\12点辅助检查及化验常规检查:血、尿、粪常规,胸片、B超、血沉等感染病:血、中段尿、粪、骨髓及痰等病原体培养;冷凝集试验、嗜异凝集反应、肥达反应、外斐试验、结核菌素试验等;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C反应蛋白;咽拭子、痰、尿、粪涂片查真菌;痰、粪涂片查寄生虫卵;影像学检查感染病灶等36当前第36页\共有45页\编于星期四\12点辅助检查及化验结缔组织病:自身抗体、类风湿因子、狼疮细胞等;蛋白电泳、免疫球蛋白定量;皮肤肌肉或肾组织活检;肌电图等恶性肿瘤:CT、MRI、同位素扫描等影像学检查;支气管镜、胃镜、肠镜等内镜检查;骨髓、淋巴结及相应组织穿刺活检或手术探查、AFP、本—周蛋白等37当前第37页\共有45页\编于星期四\12点辅助检查特别提示:血象检查时应注意嗜酸性粒细胞计数的变化轻度增多:可见于猩红热、何杰金病、结节性多动脉炎及药热等明显增多:常见于寄生虫病或过敏性疾病缺失:是诊断伤寒或副伤寒的有力证据血沉检查特异性不强但伤寒早期血沉一般不加快,有助于和败血症鉴别有时骨髓穿刺应多部位、多次复查血培养标本采集要求①应尽可能在应用抗生素治疗前,于畏寒、寒战期多次采血②采血量应在8ml以上,兼顾厌氧菌及L-型细菌③已接受抗菌素治疗的病人,必要时可停药48~72小时后采血培养或取血凝块培养④对疑诊感染性心内膜炎者,采动脉血培养可提高检出率38当前第38页\共有45页\编于星期四\12点诊断性治疗不能单纯根据治疗结果来肯定或排除所怀疑的疾病,尤其应该避免无原则地或在未经严格观察的情况下对无明确适应症的发热病人使用糖皮质激素作所谓诊断性治疗。★就诊断价值而言,对特效治疗的反应,一般否定的意义较肯定的意义为大★39当前第39页\共有45页\编于星期四\12点选用抗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